高考考试说明(海南省)——语文
最新海南高考考试说明细则,海南高考考试大纲变化解读

最新海南高考考试说明细则,海南高考考试大纲变化解读2023年海南高考考试大纲未出,以下是2023年海南高考考试大纲说明解读,供广大考生参考查阅。
2023年高考“海南卷”《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已经发布。
经过高三一线教师仔细比对,今年的《考试说明》与去年相比,多个科目无论是考试内容、要求、题型、分值还是试卷结构,都没有明显变化。
只有地理科目必答题部分,由以前设3-4道题改为2道题,分值依然是30分。
据了解,往年呈现在我省高考地理试卷上的必答题一般是3道,每个题的分值都是10分。
今年明确必答题改为2道题后,每个题的分值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比如两个题都占15分,或者一个题占20分另一个题占10分的情况都有可能出现。
可以确定的是,每一道题的分值与往年相比会有所提高。
这对学生复习、应考来说并不会产生影响,只是在答题之时,需更加谨慎一些。
省教育研究培训院有教研员指出,地理必答题的题目减少之后,单个题目的分值提高了,每个题设两、三个问题就有了可能。
从教学实践来看,在单个题目中设置多个问题让学生作答,更能考查出学生的真实学科水平,考查的范围也可以更宽一些。
前两年中,英语学科《考试说明》一直有所调整。
比如,前年取消了单项选择,且新增语法填空这一新题型。
今年就《考试说明》而言没有新的变化,但据往届考生反映,在我省高考英语科目增加语法填空题后,对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没有实质性影响,但对于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感觉得分更难了。
因为,面对以往的单项选择题还可以猜猜看,但面对填空题,不会做就只能留白。
省教育研究培训院有教研员建议,夯实语法基础才是“王道”,尤其是熟悉掌握动词的运用。
语文必考题125分左右选考题25分左右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题类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等。
选择题分值约为30分。
试卷分为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阅读题分为必考题和选考题。
高考语文考试说明示例题答案模板

(4)你认为本文的标题合适吗?请写 出两条理由,并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答:【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探究能力。本文是对重水作介绍说明 的科普文,文章的标题为“古怪的重水”,“古怪”既彰显出了重水的特性, 又能引起读者的兴趣,从这个角度看,本文的标题合适。如认为不合适,可 阐述“古怪”有违文体特征等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示例一:合适。 ①“古怪”一词形象生动,能够引起读者兴趣。 ②“古怪”准确地表现了重水稀奇少见的特点。 ③正文重点写重水与普通水在特性、功用方面的巨大差异,文题一致。 ④重水有多种用途,它既可以用来制造武器,给世界带来巨大灾难;也可以 用于工农业生产,给人们带来巨大利益,是矛盾的统一体。(答出两条即可) 示例二:不合适。 ①虽写了重水与普通水不同的一些特性,但最终目的是写重水的用途,题 文不符。 ②科技说明文应讲究客观性,而“古怪”一词带有主观感情色彩。 ③重水是大自然中的一种物质,具有它自身的特性,无所谓“古怪”。 ④重水与水相似,却比水重,所以称为“重水”并不“古怪”。(答出两条 即可)
Leabharlann 文言文参考译文 刘敞的表字叫原父,是临江新喻人,庆历年间考中进士,在廷试中排第一。 负责誊写校勘的官员是王尧臣,他是刘敞妻子的哥哥,因为有亲属之嫌报名应 试,于是就判定他为第二。刘敞先做了蔡州通判,又入职集贤苑,任尚书考功 一职。 刘敞奉皇帝之命出使契丹,刘敞向来就通晓山道水路,但仍让契丹人带领 着他前行,从古北口到柳河,迂回曲折几乎有一千里路程,契丹人想要夸大道 路险阻遥远。刘敞质问契丹翻译官说:从松亭往柳河方向走,非常直接又不费 力气,不需要多天就可以到达中京,为什么要走老路?契丹翻译官回头看着刘 敞既惊骇又羞愧地说:“确实这样。只是自与大宋通好以来,设置驿站的路线 就是这样,不敢变更。”顺州的山里面有怪异的野兽,长得像马却吃老虎豹子, 契丹人不能认识这种动物,就来问刘敞。刘敞回答:“这就是人们说的‘駁’” 给他们描述駁的声音外形,并背诵《山海经》《管子》的部分内容使契丹人了 解这种动物,契丹人更加的感叹佩服。刘敞出使契丹国回来,请求治理扬州。 扬州的雷塘,是汉代的雷陂。以前是农民的田地。汉之后官府征地蓄水但 是没有拿别的田地来偿还百姓,农田的主人都失去了产业。然而雷塘也决堤残 损无法开展漕运,扬州官员又把它们重新用作农田。刘敞打算根据唐朝原来的 契据,偿还百姓全部资财。发运使规劝他不要这样做,但是刘敞最终还是将田 地给了农民。天长县有个穷人叫王甲的杀了人,已经被备文定案,刘敞召见了 他并发现了他的冤情,王甲害怕衙役,没有胆量澄清自己。刘敞就拿处理农民 曹杜诱的案子来示范给王甲看,曹杜诱无法获得公正的评判,却被罗织更多罪 名。曹杜诱将要被判刑,刘敞说:“这是冤案。”亲自查实审讯曹杜诱。王甲 知道刘敞可以为自己洗刷罪名,才敢说出真相。杀人的人却原来是有钱人家陈 氏。百姓口口传颂,把刘敞视为神仙。
2022年海南高考语文试题试卷及答案

2022年海南高考语文试题试卷及答案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学者进入典籍英译领域时间相对较晚,据现有汉学书目统计,中国典籍译本绝大多数是由西方汉学家或独立、或在中国合作者帮助下完成的。
传教士以降的西方译者为中国典籍的异域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以往的西方译者翻译中国文化典籍时,大多采取迎合译语读者的翻译策略,翻译过程中曲解、误译中国文化之处比比皆是。
此外,中国古代经典文本的语言具有语义的浑圆性、语法的意合性和修辞的空灵性这三大特点,使得绝大多数外国学习者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触及中华文化的内核。
然而,典籍英译的主要目的,是向西方世界介绍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发展,让西方了解真正的中国。
我们应当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典籍翻译实践和接受之间的窘况与差距,从典籍翻译大家身上汲取翻译的智慧,获取前行的指导和力量。
在这方面,对杨宪益、戴乃迭(英国籍)合译的与英国人霍克斯翻译的《红楼梦》译本的比较,是一个值得我们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的课题。
这两个译本于20世纪70年代出版,三位译者皆因此获得巨大声誉,也同时掀起了翻译界此后对两种译本经久不息的对比研究热潮。
在这过程中,我们应深入了解中国典籍的外译事实,客观分析两种译本的优长与不足,将中国的本土经验和理论与西方翻译理论相结合,取其精华,让中国的翻译研究与实践在传承和发展的良性循环中获得升华,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和提高我们讲述中国故事、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时代能力。
(摘编自辛红娟《中国典籍“谁来译”》)材料二:翻译思想是决定译者翻译行为和翻译结果的主因,只有通过其翻译思想,读者才能理解其翻译过程中所采取的种种策略,也才能对这些策略所产生的译文进行更客观的评价。
从霍克思的译本中可见,他对原文采取了大多时候“忠实不渝”、间或背信弃“意”的态度。
2023新高考2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新高考全国Ⅱ卷)

2023新高考2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新高考全国Ⅱ卷)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I卷】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一) 现代文阅读 I (本题共 5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搞好调查研究,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
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我们认识的根本所在。
调查研究成果的质量如何,形成的意见正确与否,最终都要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
毛泽东同志 1930 年在寻乌县调查时,直接与各界群众开调查会,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诸如该县各类物产的产量、价格,县城各业人员数量、比例,各商铺经营品种、收入,各地农民分了多少土地、收入怎样,各类人群的政治态度,等等,都弄得一清二楚。
这种深入、唯实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
领导干部进行调查研究,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和厂矿车间,同群众一起讨论问题,倾听他们的呼声,体察他们的情绪,感受他们的疾苦,总结他们的经验,吸取他们的智慧。
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既要让群众反映情况,也要请群众提出意见。
尤其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更要主动调研,抓住不放。
这样才能真正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收到实效。
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具有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
现在有的干部善于察言观色,准备了几个口袋,揣摩上面或领导的意图来提供材料。
年海南高考语文试题(新高考Ⅱ卷)答案及解析

2020年海南高考语文试题(新高考Ⅱ卷)答案及解析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高考Ⅱ卷)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巴巴看起来一点儿也不害怕。
它不怕把它团团围住的兴奋的小孩,而是十分镇定地接受着加州夏日烈阳的炙烤。
这种漫不经心的态度是能说得通的,因为它就生活在既安全又轻松的环境中。
巴巴是一只肚皮雪白的穿山甲,这种惹人喜爱的动物约莫一只小猫那么大。
它脸颊边缘的一圈毛好似山羊胡,粉色的脸颊下方是一截尖尖的、没有牙齿的口鼻——十分适合吸食蚂蚁和白蚁。
它最具特色的是覆满头、身、四肢和尾巴的鳞片,这些浅橙色的鳞片层层叠叠,形成了一件防御力极强的外套。
构成这些鳞片的成分和你的指甲一样,都是角蛋白。
巴巴是圣迭戈动物园的形象大使,它性格温顺,训练得当,能参与各类公众活动。
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常常把巴巴带到福利院、儿童医院等地方,为患病的孩子带去快乐,并向他们普及关于各类珍稀动物的科学知识。
此时,罗布·奈特正用棉签轻轻擦拭它的脸部边缘,奈特是一名研究微观生命的学者,他研究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特别着迷存在于动物体内或体表的微生物。
开展研究前,他首先得收集它们,收集蝴蝶的人会用网兜和罐子,奈特的工具则是棉签。
他把棉签伸进巴巴的鼻孔,仅仅转上几秒钟,就足以让白色棉签头上沾满来自穿山甲体内的微生物。
巴巴不仅是一只穿山甲,也是一个携带丰富微生物的聚合体:一些微生物生活在它的体内,绝大多数分布在肠道内,还有一些附着在它的脸部、肚子、爪子和鳞片表面。
其实人类身上也寄宿着微生物,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一样——唯一的例外,是科学家在实验室无菌环境下极其小心地培育出来的极少数动物。
2023高考语文新高考卷考试说明(一)

2023高考语文新高考卷考试说明(一)2023高考语文新高考卷考试说明引言•本文旨在对2023年高考语文新高考卷的考试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考生需仔细阅读本文,以便充分了解考试要求和注意事项。
考试形式•2023高考语文新高考卷采用闭卷考试形式。
•考试时间为3小时,总分100分。
考试内容•包括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写作四个模块。
诗文阅读•考察考生对古代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题目涵盖唐宋元明等各个时期的优秀诗作,要求考生理解诗意、鉴赏诗歌艺术。
•考生需阅读并分析诗歌主题、表达手法、词藻运用等。
文言文阅读•考察考生对古代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题目选自古代经典著作,如《论语》、《资治通鉴》等,要求考生理解文言文的用词、句式结构、修辞手法等。
•考生需要分析文言文的意义、主题,并解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观点。
现代文阅读•考察考生对现代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题目包含小说、散文、评论等多种文本形式,要求考生理解文本的情节、人物形象、言语艺术等。
•考生需分析文本中的意义、主题,并阐述自己对文本的观点。
写作•考察考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题目通常为议论文或应用文形式,考察考生思辨、辩证和写作的能力。
•考生需在规定的篇幅内完成作文,确保文笔流畅且观点有力。
考试注意事项1.考生须携带本人有效的身份证和准考证进入考场,并按要求坐在指定的座位上。
2.考生需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并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
3.在考试过程中,严禁交流、抄袭或使用任何违规工具。
4.考试结束后,考生需将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给监考老师。
结语•2023高考语文新高考卷考试是对考生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
•考生应在备考期间注重对诗文、文言文和现代文的理解和分析,并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祝愿所有考生取得优异的成绩,实现自己的高考目标!。
海南语文高考知识点分布

海南语文高考知识点分布海南省高考中的语文科目一向备受考生关注,因为语文科目在高考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语文科目,本文将对海南语文高考知识点的分布进行探讨和总结。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目前海南省高考语文科目的考试形式。
按照最新的高考政策,语文科目分为文言文和现代文两个部分,其中文言文占有相对较小的比重。
在每年的高考中,总分为150分,其中文言文占50分,现代文占100分。
在海南省高考语文科目的知识点分布中,文言文部分主要涵盖了古代文化、古代文学、古代文献等方面的内容。
考生需要熟悉古代文言词汇和常用成语的意义,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作者和相关背景知识,理解并分析古代文言文文章的主题、结构和修辞手法。
此外,还需要阅读古代文献,了解古代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教材及习题集,积累并巩固相关知识。
而在现代文部分,知识点的分布更为广泛和多样。
在文学类文章中,考生需要熟悉现代文学作品的作者和相关背景知识,理解并分析文章的主题、结构、人物形象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需要注意文学常识,如各时期文学流派、文学作品的重要成就等。
此外,还包括了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广告文等非文学类文章的阅读与分析,考生需要掌握相关文章的写作特点、语言表达技巧以及修辞手法。
另外,语文高考还会考察对文化常识的了解和运用能力。
考生需要熟悉中国古代文化、现代文化以及国际文化的相关知识,并能够将其与文章中的内容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
总的来说,海南省高考语文科目的知识点分布涵盖了古代文言文、现代文学、文化常识等多个方面。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注重多方面的知识积累,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练习,提高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此外,中文的语法和写作能力同样也是高考中的重要考察点。
考生需要掌握词语的用法、句子的结构和修辞手法等语法知识,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正确、流畅的写作。
为了提高写作能力,考生可以多写多练,通过模拟题和作文训练,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2017年海南高考各科考试说明详细解读

2017年海南高考各科考试说明详细解读2017年海南高考各科考试说明详细解读今年的海南高考不但夯实了对考生素质的全面考查,对一线教学中存在的轻视文学审美教育的倾向也起到了纠偏作用。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关于2017年海南高考各科考试说明详细解读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2017年海南高考语文科目详细解读海南省教培院中学语文教研员谢炜:增加“古代文化常识”考查调整:现行《考试大纲》中,“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为选考模块,要求学生选择1题作答。
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内容。
解读:“文学类文本”的阅读能力需要长期的熏陶与积累,很难“速成”。
从我省历年考试情况来看,绝大部分的考生在选择题目时会避开“文学类文本阅读”,许多学校也都不重视“文学类文本”的教学。
这次大纲的修改意义重大,不但夯实了对考生素质的全面考查,对一线教学中存在的轻视文学审美教育的倾向也起到了纠偏作用。
调整:“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
解读:这个调整很有必要。
传统文化的教学重在认知、理解和传承,这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核心内容。
这次修订明确提出增加“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意在引导学生掌握必备的文史知识,理解传统文化的精华神韵和价值理念,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调整:在能力目标方面,新的《考试大纲》更加注重考查更高层级的思维能力,如鉴赏评价能力,同时适度增加阅读量,考查信息时代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的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处理能力。
解读:语文学科有着显而易见的综合性和复杂性。
厘清学科的能力目标,有针对性地矫正语文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的某些问题,对于一线教学和备考都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
总而言之,这次考纲修订在命题上强化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对语文教学有特别值得关注和思考的意义。
备考建议语文学科总体考试内容依然在教学的范围之内。
重点是要研究大纲及考试说明,特别是要基于考试内容的变化,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考试说明(海南省)——语文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能力要求
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Ⅲ.考试内容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试验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海南省2007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指导方案》,确定语文科考试内容。
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
必考和选考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一、必考内容
必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识记 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指定编目见附录一)
2.理解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 C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 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语言文字运用
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1.识记 A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表达应用 E
(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3)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4)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5)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6)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
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7)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四)写作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表达运用 E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1.基础等级
(1)符合题意
(2)符合文体要求
(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注:每一个错别字扣1字,重复的不计)
2.发展等级
(1)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
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二、选考内容
选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
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综合 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3.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
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
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3.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Ⅳ.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闭卷,笔试。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题类型: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等。
选择题分值约为30分。
试卷结构:
试卷分为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阅读题分必考题和选考题。
必考题要求考生全部作答,选考题考生只能从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中选择一类作答,不能交叉答题。
必考题125分左右,约占全卷总分值的83%;选考题25分左右,约占17%。
全卷20题左右,结构如下:
Ⅰ卷阅读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
考一般论述类文章,选取1则阅读材料。
3题左右,约10分左右。
(二)古代诗文阅读
7题左右,约35分左右。
分别为:
1.文言文阅读1则,4题左右;
2.诗歌阅读1则,2题左右;
3.名句名篇默写,1题。
乙选考题
以下两类阅读题,考生只能选答其中一类。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材料1则,4题左右。
约25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材料1则,4题左右。
约25分。
Ⅱ卷表达(五)语言文字运用
4题左右。
约20分。
(六)写作。
1题。
6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