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棚计算
雨棚计算_精品文档

雨蓬计算:雨蓬计算简图如下:1:截面尺寸:根部:h≥L/12=900/12=75mm,取h=100mm2:荷载计算:恒载:均布荷载: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 0.02×20=0.4KN/M2混凝土板(平均板厚为100mm): 0.1×25=2.5 KN/M2 20mm厚混合砂浆粉底: 0.02×17=0.34 KN/M2 K g=3.24 KN/M2活载:均布荷载: q k=0.5KN/M集中荷载: P=1.0KN/M取1m板宽作为计算单元:g=1.2×3.24=3.89KN/MQ 均=1.4×0.5=0.7KN/MQ 集=1.4×1.0=1.4KN3:内力计算:M KN l Q l g M ⋅=⋅⋅+⋅⋅=86.12121221均 M KN l Q l g M ⋅=⋅+⋅⋅=84.22122集 取M=2.84K N ·M4:配筋计算: 518.0038.0211037.08010009.110.11084.226201=〈=--=⨯⨯⨯⨯==b s c s bh f M εααα 981.02211=-+=s s αγ 2605.10080360981.01084.2mm h f M A y s s =⨯⨯⨯==γ As/(b*h0)=100.5/(1000x80)=0.00126=0.126%最小配筋 率ρmin =45ft/fy %=45x1.27/360 %=0.159%<0.2% As min =0.2%x1000x80=1602mm >25.100mm 取1602mm 配筋,8@200(As=251mm 2) ,分布钢筋6@200。
裂缝验算挑板自重=2.25KN/M 面层恒载=0.8KN/M 活荷载=0.5KN/MM k = (恒活载标准值之和)×L ²/2+FL=(2.25+0.8+0.5)×0.9²=2.88M KN ⋅钢筋的应力σsk=M k/(0.87h0A s)=2.84×106/(0.87×80×251)=162.57计算配筋率ρte= (As+Ap)/A te=0.006<0.010 ρte取0.010钢筋应变的不均匀系数ψ=1.1-0.65f tk/(ρteσk)=0.592ψ,故取值为0.5920.2 1.0αcr=2.1 E s=200000 C=20 d eq= 8最大裂缝宽度ωmax=αcrψσsk (1.9C+0.08d eq/ρte) /E s =0.103<0.3满足裂缝要求。
玻璃雨棚工程量计算规则

玻璃雨棚工程量计算规则
1.面积计算:根据设计图纸的尺寸,计算出玻璃雨棚的水平面积和垂
直面积。
水平面积一般采用长乘宽的方法计算,垂直面积一般采用高度乘
以宽度的方法计算。
2.玻璃量计算:根据设计图纸中所规定的玻璃尺寸,计算出所需的玻
璃片数量。
通常情况下,玻璃片的尺寸与雨棚框架的尺寸相对应,需要注
意计算中的玻璃减损量。
3.框架材料计算:根据玻璃雨棚的结构形式和设计图纸中规定的材料
规格、长度等参数,计算出所需的框架材料数量。
常用的框架材料包括铝
合金型材、不锈钢型材等。
4.螺丝、螺栓等辅助材料计算:玻璃雨棚的固定和连接需要使用螺丝、螺栓等辅助材料。
根据设计图纸中所规定的螺丝、螺栓数量和规格,计算
出所需的辅助材料数量。
5.五金配件计算:玻璃雨棚上常用的五金配件包括角码、托腿、橡胶垫、封边条等。
根据设计图纸中所规定的五金配件数量和规格,计算出所
需的五金配件数量。
6.施工配套工具计算: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一些专用工具,如钳子、
刀具等。
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施工方案,计算出所需的施工配套工
具数量。
7.废品和损耗计算: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材料损耗等原因,会产生一定的废品和损耗。
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和实际情况,合理计算出废
品和损耗量,并在总量上适当增加。
以上是玻璃雨棚工程量计算的一般规则,具体计算过程还需要根据实际项目的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材料的选用和性能要求,以及施工工艺的合理性,确保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实现工程成本的控制和优化。
雨棚计算

目录1 基本参数 (1)1.1 雨篷所在地区: (1)1.2 地面粗糙度分类等级: (1)2 雨篷荷载计算 (1)2.1 玻璃雨篷的荷载作用说明: (1)2.2 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2)2.3 风荷载设计值计算: (4)2.4 雪荷载标准值计算: (5)2.5 雪荷载设计值计算: (5)2.6 雨篷面活荷载设计值: (5)2.7 雨篷构件恒荷载设计值: (5)2.8 选取计算荷载组合: (6)3 雨篷杆件计算 (7)3.1 结构的受力分析: (7)3.2 选用材料的截面特性: (9)3.3 梁的抗弯强度计算: (9)3.4 拉杆的抗拉(压)强度计算: (10)3.5 梁的挠度计算: (10)4 雨篷焊缝计算 (11)4.1 受力分析: (11)4.2 焊缝校核计算: (11)5 雨篷埋件计算(后锚固结构) (12)5.1 校核处埋件受力分析: (12)5.2 群锚受剪内力计算: (13)5.3 锚栓钢材受剪破坏承载力计算: (17)5.4 混凝土剪撬破坏承载能力计算: (20)5.5 拉剪复合受力承载力计算: (20)钢结构雨篷设计计算书1基本参数1.1雨篷所在地区:上海地区;1.2地面粗糙度分类等级: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A类:指近海海面和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B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和城市郊区; C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D类: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依照上面分类标准,本工程按B类地形考虑。
2雨篷荷载计算2.1玻璃雨篷的荷载作用说明:玻璃雨篷承受的荷载包括:自重、风荷载、雪荷载以及活荷载。
(1)自重:包括玻璃、杆件、连接件、附件等的自重,可以按照400N/m2估算:(2)风荷载:是垂直作用于雨篷表面的荷载,按GB50009采用;(3)雪荷载:是指雨篷水平投影面上的雪荷载,按GB50009采用;(4)活荷载:是指雨篷水平投影面上的活荷载,按GB50009,可按500N/m2采用;在实际工程的雨篷结构计算中,对上面的几种荷载,考虑最不利组合,有下面几种方式,取用其最大值:A:考虑正风压时:a.当永久荷载起控制作用的时候,按下面公式进行荷载组合:Sk+=1.35Gk+0.6×1.4wk+0.7×1.4Sk(或Qk)b.当永久荷载不起控制作用的时候,按下面公式进行荷载组合:Sk+=1.2Gk+1.4×wk+0.7×1.4Sk(或Qk)B:考虑负风压时:按下面公式进行荷载组合:Sk-=1.0Gk+1.4wk2.2风荷载标准值计算: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计算:wk+=βgzμzμs1+w……7.1.1-2[GB50009-2001 2006年版]wk-=βgzμzμs1-w上式中:wk+:正风压下作用在雨篷上的风荷载标准值(MPa);wk-:负风压下作用在雨篷上的风荷载标准值(MPa);Z:计算点标高:5m;βgz:瞬时风压的阵风系数;根据不同场地类型,按以下公式计算(高度不足5m按5m计算):βgz =K(1+2μf)其中K为地面粗糙度调整系数,μf为脉动系数A类场地:βgz =0.92×(1+2μf) 其中:μf=0.387×(Z/10)-0.12B类场地:βgz =0.89×(1+2μf) 其中:μf=0.5(Z/10)-0.16C类场地:βgz =0.85×(1+2μf) 其中:μf=0.734(Z/10)-0.22D类场地:βgz =0.80×(1+2μf) 其中:μf=1.2248(Z/10)-0.3对于B类地形,5m高度处瞬时风压的阵风系数:βgz=0.89×(1+2×(0.5(Z/10)-0.16))=1.8844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根据不同场地类型,按以下公式计算:A类场地:μz=1.379×(Z/10)0.24当Z>300m时,取Z=300m,当Z<5m时,取Z=5m;B类场地:μz=(Z/10)0.32当Z>350m时,取Z=350m,当Z<10m时,取Z=10m;C类场地:μz=0.616×(Z/10)0.44当Z>400m时,取Z=400m,当Z<15m时,取Z=15m;D类场地:μz=0.318×(Z/10)0.60当Z>450m时,取Z=450m,当Z<30m时,取Z=30m;对于B类地形,5m高度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1.000×(Z/10)0.32=1μs1:局部风压体型系数,对于雨篷结构,按规范,计算正风压时,取μs1+=2;计算负风压时,取μs1-=-2.0;另注:上述的局部体型系数μs1(1)是适用于围护构件的从属面积A小于或等于1m2的情况,当围护构件的从属面积A大于或等于10m2时,局部风压体型系数μs1(10)可乘以折减系数0.8,当构件的从属面积小于10m2而大于1m2时,局部风压体型系数μs1(A)可按面积的对数线性插值,即:μs1(A)=μs1(1)+[μs1(10)-μs1(1)]logA在上式中:当A≥10m2时取A=10m2;当A≤1m2时取A=1m2;w:基本风压值(MPa),根据现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附表D.4(全国基本风压分布图)中数值采用,按重现期50年,上海地区取0.00055MPa;(1)计算龙骨构件的风荷载标准值:龙骨构件的从属面积:A=3×1.5=4.5m2LogA=0.653μsA1+(A)=μs1+(1)+[μs1+(10)-μs1+(1)]logA=1.739μsA1-(A)=μs1-(1)+[μs1-(10)-μs1-(1)]logA=1.739wkA+=βgzμzμsA1+w=1.8844×1×1.739×0.00055 =0.001802MPawkA-=βgzμzμsA1-w=1.8844×1×1.739×0.00055 =0.001802MPa(2)计算面板部分的风荷载标准值:面板构件的从属面积:A=1.5×1.5=2.25m2LogA=0.352μsB1+(A)=μs1+(1)+[μs1+(10)-μs1+(1)]logA=1.859μsB1-(A)=μs1-(1)+[μs1-(10)-μs1-(1)]logA=1.859wkB+=βgzμzμsB1+w=1.8844×1×1.859×0.00055 =0.001927MPawkB-=βgzμzμsB1-w=1.8844×1×1.859×0.00055=0.001927MPa2.3风荷载设计值计算:wA+:正风压作用下作用在雨篷龙骨上的风荷载设计值(MPa);wkA+:正风压作用下作用在雨篷龙骨上的风荷载标准值(MPa);wA-:负风压作用下作用在雨篷龙骨上的风荷载设计值(MPa);wkA-:负风压作用下作用在雨篷龙骨上的风荷载标准值(MPa);wA+=1.4×wkA+=1.4×0.001802 =0.002523MPawA-=1.4×wkA-=1.4×0.001802=0.002523MPawB+:正风压作用下作用在雨篷玻璃上的风荷载设计值(MPa);wkB+:正风压作用下作用在雨篷玻璃上的风荷载标准值(MPa);wB-:负风压作用下作用在雨篷玻璃上的风荷载设计值(MPa);wkB-:负风压作用下作用在雨篷玻璃上的风荷载标准值(MPa);wB+=1.4×wkB+=1.4×0.001927 =0.002698MPawB-=1.4×wkB-=1.4×0.001927 =0.002698MPa2.4雪荷载标准值计算:Sk:作用在雨篷上的雪荷载标准值(MPa)S:基本雪压,根据现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取值,上海地区50年一遇最大积雪的自重:0.0002MPa.μr:屋面积雪分布系数,按表6.2.1[GB50009-2001],为2.0。
雨棚面积怎样计算

雨棚面积计算方法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计算雨棚面积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雨棚不仅可以保护建筑物不受雨水侵袭,还能为出入建筑的人员提供一个遮风挡雨的空间。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雨棚面积计算方法。
1. 矩形雨棚
对于矩形雨棚,面积计算非常简单。
只需测量雨棚的长度和宽度,然后将两者相乘即可得到雨棚的面积。
公式如下:
面积 = 长度 x 宽度
2. 三角形雨棚
如果雨棚的形状是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稍微复杂一些。
需要测量雨棚的底边和高度,然后应用下面的公式计算面积:
面积 = 0.5 x 底边 x 高度
3. 梯形雨棚
对于梯形状的雨棚,需要测量上底、下底和高度。
计算公式如下:
面积 = 0.5 x (上底 + 下底) x 高度
4. 不规则形状的雨棚
对于不规则形状的雨棚,可以将其分割成几何形状规则的部分,分别计算各个部分的面积,然后将它们相加得到总面积。
综上所述,无论雨棚的形状如何,只要正确测量相关尺寸,就能通过简单的数学计算方法得到准确的雨棚面积。
在实际工程中,应确保计算准确,以保证雨棚的设计和施工符合要求。
雨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表

雨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表
项目名称:雨棚建设工程
项目地点:未来城市
项目概述:
雨棚是在建筑物外部安装、用于遮挡雨水和遮阳的构筑物,通常由支撑结构和遮盖材料组成。
雨棚的建设需要精确的工程量计算,以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计算规则:
1.面积计算
–面积计算公式为:$A = L \\times W$,其中A为面积,L为雨棚的长度,W为雨棚的宽度。
2.支撑结构计算
–支撑结构的数量取决于雨棚的长度和结构设计,通常以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支撑结构。
3.遮盖材料计算
–遮盖材料的长度和宽度需根据雨棚的实际大小进行计算,要考虑到遮盖材料的覆盖范围。
4.材料损耗计算
–考虑到施工过程中可能会有一定的材料损耗,通常按照一定的损耗率进行计算,以确保施工材料足够使用。
工程量计算表:
项目计算公式数量单位
面积$A = L \\times W$ - 平方米
支撑结构视结构设计确定- 个
遮盖材料根据实际尺寸计算- 米
损耗材料根据损耗率计算- 米
备注: - 工程量计算表中的数量为预估值,实际施工过程中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 工程量计算仅供参考,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进行现场测量、设计调整等工作。
通过以上工程量计算规则表,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雨棚建设工程的量化计算方法,为施工提供便利与参考。
雨棚的面积计算公式

雨棚的面积计算公式前言雨棚作为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准确计算其面积,以确保雨棚能够有效遮挡风雨,保护建筑及其周围环境。
本文将介绍计算雨棚面积的公式及计算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雨棚设计与施工。
雨棚面积计算公式雨棚的面积计算公式主要取决于雨棚的形状。
在实际工程中,常见的雨棚形状包括矩形、三角形、梯形等,下面将分别介绍各种形状雨棚的面积计算公式。
矩形雨棚对于矩形形状的雨棚,其面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 面积 = 长 \\times 宽 $$其中,长和宽分别代表雨棚的长和宽,单位可以选择米或者英尺等适当单位。
三角形雨棚三角形形状的雨棚面积计算公式如下:$$ 面积 = \\frac{底边长度 \\times 高}{2} $$其中,底边长度代表三角形底部的长度,高代表垂直于底边的高度。
梯形雨棚对于梯形形状的雨棚,其面积计算公式为:$$ 面积 = \\frac{ (上底 + 下底) \\times 高}{2} $$其中,上底和下底分别代表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长度,高代表梯形的高度。
面积计算实例下面通过一个实际的面积计算案例,来展示如何应用上述公式计算雨棚的面积。
假设一个矩形雨棚的长为10米,宽为5米,根据矩形雨棚的面积计算公式,可以得出:$$ 面积 = 10 \\times 5 = 50 平方米 $$因此,该矩形雨棚的面积为50平方米。
读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行实际面积计算。
结语通过本文介绍,读者可以了解不同形状雨棚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具体计算方法,为雨棚设计与施工提供理论参考和实际指导。
在实际工程中,建议结合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面积计算公式,并注意保留有效数字,确保计算结果准确有效。
雨棚作为建筑物重要的功能组成部分,其设计与施工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以确保雨棚的稳定性和实用性。
雨棚面积如何计算

雨棚面积的计算方法
雨棚是指建筑物或其他结构的屋顶的突出部分,通常用于保护门廊、窗户或人们在户外活动时避免雨水淋湿。
要计算雨棚的面积,需要考虑雨棚的形状和尺寸。
以下是计算雨棚面积的常见方法:
计算矩形雨棚的面积
如果雨棚是矩形或类似矩形的形状,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其面积:
$$ 面积 = 长 \\times 宽 $$
其中,长是雨棚的长度,宽是雨棚的宽度。
通过测量雨棚的长度和宽度,可以轻松地计算出其面积。
计算三角形雨棚的面积
如果雨棚是三角形形状的,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其面积:
$$ 面积 = \\frac{底边 \\times 高}{2} $$
其中,底边是三角形雨棚的底边长度,高是垂直于底边的高度。
通过测量底边和高度,可以计算出三角形雨棚的面积。
计算其他形状雨棚的面积
如果雨棚的形状不是矩形或三角形,可以将其分解为几何图形的组合,然后分别计算每个图形的面积,最后将它们相加得到总面积。
例如,可以将不规则形状的雨棚分解为矩形和三角形,然后按照上述方法计算每个部分的面积。
结语
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可以计算各种形状的雨棚的面积。
在设计建筑物或装修项目时,准确计算雨棚的面积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所需材料的数量,从而有效地规划预算和工作流程。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如何计算雨棚的面积。
雨棚板面积计算规则表

雨棚板面积计算规则表
1. 材料:
- 雨棚板:选择合适的材质和尺寸,常见的材料包括金属、塑料和玻璃等,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厚度和质量等级。
- 计算工具:量尺、计算器等。
2. 计算方式:
- 矩形雨棚板面积计算:长方形雨棚板的面积可以通过长乘以宽得出,即面积 = 长× 宽。
- 三角形雨棚板面积计算:三角形雨棚板的面积可以通过底边乘以高并除以2得出,即面积 = 底边 × 高 ÷ 2。
- 多边形雨棚板面积计算:复杂形状的多边形雨棚板可以通过将其分割为几何图形,计算各几何图形的面积后相加得到总面积。
3. 示例计算: - 矩形雨棚板:某雨棚板长6米,宽3米,则其面积为 6m × 3m = 18平方米。
- 三角形雨棚板:某雨棚板底边长4米,高2米,则其面积为 4m × 2m ÷ 2 = 4平方米。
- 多边形雨棚板:若雨棚板为不规则多边形,可先将其分割为矩形、三角形等简单形状,分别计算面积后相加得出总面积。
4. 注意事项: - 边缘处理:考虑雨棚板边缘的边框、装饰等因素,应在计算面积时综合考虑。
- 测量精度:测量雨棚板尺寸时应尽量准确,避免误差导致面积
计算不准确。
- 特殊形状:对于特殊形状的雨棚板,可以将其拆分为简单的几何
形状进行计算。
5. 结论:
合理计算雨棚板的面积是进行材料采购、施工规划等工作的基础,准确的面积计算能够保证工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因此在计算过程中需仔细审慎,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6. 参考文献:
- XXXXX.(XXXX).《建筑测量学》,XXXX出版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雨篷的后置埋件计算书
基本思路:假定刚性板,n脚埋件,先算出雨篷梁支座反力:弯矩M、剪力V
可以肯定的是:埋板底部肯定受压
破坏形式主要有三种:1、锚筋拉断 2、锚筋不断,被拨出 3、锚筋剪断查资料得出锚筋与结构化学作用的握固力Nw(化锚产家提供)
由公式Ntb=(πde2/4)*ftb计算出单根锚筋抗拉强度
由公式Nvb=nv*(πd2/4)*fvb计算出单根锚筋抗剪强度
由公式Nmax=M*y1/∑yi2计算出弯矩作用下最外侧(最外侧所受拉力最大)单
根锚筋所受拉力
if Nmax>Ntb or Nmax>Nw then {即其中任一项不成立均不
满足}
抗拉不满足
else
抗拉满足!;
由公式Nv=V/n计算出剪力作用下单根锚筋所受剪力
if Nv>Nvb then
抗剪不满足
else
抗剪满足!;
说明:式中所有公式均来自钢结构教材
例:六脚锚板
一、经结构计算已知埋件所受力如下:
M=22 kN•m
V=10 KN
二、强度校核:
校核依据:
抗剪强度校核:Nv<Nvb
式中:Nv—单根锚筋所受剪力
Nvb—锚筋抗剪承载力设计值
抗拉强度校核:Nmax< Ntb
式中:Nmax—单根锚筋所受最大拉力
Ntb—锚筋抗拉承载力设计值
强力植筋胶FISV360S在植入深度为12cm时承载力设计值为48.4KN。
一根Ⅱ级钢筋抗拉、抗剪强度设计值分别为:
Ntb=(πde2/4)*ftb=(π0.0122/4)*310000 =35 KN Nvb=nv*(πd2/4)*fvb=1*(π0.0122/4)*(310000*0.8)=28 KN
先假定雨篷钢梁绕锚板形心转动,此时最底排锚筋必定受压,所以构件绕底排锚筋转动,顶排锚筋受拉力最大,计算顶排单根锚筋所受拉力为:
Nmax=M*y1/∑yi2
=22*0.18/(0.182+0.182+0.092+0.092)
=48>Ntb=35KN
抗拉强度不满足!
每个锚筋所受剪力均为:
Nv=V/n=10/6=1.67KN<28KN 抗剪安全!
举个例子:
计算项目: 后置板_侧面埋板计算
[ 基本信息 ]
预埋板型号: 四脚埋板
锚栓直径: 12 mm
最大弯矩: 0.38 kN-m
水平支座反力: 14.63 kN
垂直支座反力: 3.758 kN
外层锚栓中心距: 110 mm
[ 锚栓承载力计算 ]:
计算假定: 刚性板
弯矩作用下:
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取0.5×L T = M / ( 2×( L-0.25×L ) )
= 380 / ( 2×0.75×110 ) = 2.3 kN
水平力作用下:
T = N / 4 = 14.63 / 4
= 3.65 kN
垂直力作用下:
S = V / 4 = 3.758 / 4
= 0.93 kN
外力共同作用下:
T = 2.3 + 3.65 = 5.95 kN
S = 0.93 kN
锚栓允许拉力和剪力分别为:
[T] = 14 kN
[S] = 14 kN
经过计算:
( T/[T] )^2 +( S/[S] )^2 < 1.0
强度满足!
关于幕墙的计算主要用到的知识是力学。
包括理论力学是基础,材料力学和
结构力学是关键。
幕墙的计算内容根据幕墙的类型不同也不一样。
主要都包括:
1、荷载和作用的计算,包括风荷载、温度、地震、自重。
2、玻璃的计算。
包括热裂应力、玻璃的挤压应力、风荷载下产生的应力标准值、地震下的应力标准值、自重应力标准值、应力组合值还有挠度计算.
3、结构胶计算。
包括在风力作用下、自重应力作用下风荷载作用下的值,还
有胶缝的宽度和厚度。
4、横梁的计算。
包括截面特性、荷载、弯矩等。
5、立柱的计算。
包括风荷载、地震作用下的值,立柱的轴力,立柱的弯矩,
强度、刚度、挠度的计算。
6、预埋件的计算。
包括埋件的几何尺寸,荷载计算、锚筋面积等。
7、各种连接强度的计算。
看看张琴的《建筑幕墙与采光顶设计施工手册》一书吧,尽管里面错误的地方不少(大多是排版错误,无原则性的),在各种幕墙计算的书籍中,还
是相当全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