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雨棚计算书
钢雨篷的结构设计计算书

钢雨篷的结构设计计算书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目录1#雨蓬计算书 (1)节点A :已知:根据GL-1简支梁计算书得,22190.5072.23203.73x y x y V KNV KNV V V KN===+=由锚栓设计基本参数,取M16化学锚栓,得:单个螺栓抗剪设计值:34.7Rd V KN =所以,单个螺栓所受拉力: 1203.7320.434.710b v V N KN N KN n ===<= 3-3剖面10个M16化学螺栓满足承载力要求。
(2)节点D :支座反力:127,42.4N KN V KN == 单个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的承载力设计值受剪连接时,抗剪公式如下:24bb e v v v d N n f π=⨯⨯公式中,v n =1(单剪),螺栓的有效直径17.65e d mm =,螺栓有效面积2245e A mm =, 级承压型高强螺栓得2310/b v f N mm =,经计算,12725.4542.48.485N V D V N N KN n V N KN n ====== 2226.7876.0N D b V V V V N N N KN N KN =+=<=2124531076.04bb e v v v d N n f KN π=⨯⨯=⨯⨯=故,采用单面5个级M20承压型高强螺栓连接满足承载力要求。
(3)节点E :由支座反力得:163N KN =销轴处,使用单个级M30承压型高强螺栓,有效直径26.72e d mm =,有效面积2561e A mm =,Q345钢构件的承压2590/b c f N mm =,抗剪2310/b v f N mm =由构件信息得,22030v n t mm d mm=∑==22561310347.8243020590354bb e vv v b b c c d N n f KN N d t f KNπ=⨯⨯=⨯⨯==⨯∑⨯=⨯⨯=取两者中的较小者, 故选用347.82b v N KN =163347.82b v N KN N KN <==故,单个级M30承压型高强螺栓满足承载力设计值。
钢结构雨棚设计计算书

钢结构雨棚设计计算书一、计算依据:1.《建筑结构荷载规》2.《钢结构设计规》GB50017-20033.《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4.《建筑抗震设计规》二、计算基本参数: 1.本工程位于市,基本风压ω0=0.700(kN/m2),考虑到结构的重要性,按50年一遇考虑乘以系数1.1,故本工程基本风压ω=1.1x0.7=0.77(kN/m2)。
2. 地面粗糙度类别按C类考虑,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取5.0米处(标高最高处),查下页表1-1知,该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为:z=0.74。
依据《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风荷载体形系数,对于挑檐风荷载向上取μs=2.0,瞬时风压的阵风系数βz=2.25 。
3. 本工程耐火等级一级,抗震设防七度。
三、结构受力分析该处雨棚是以钢架作为承重结构的悬臂体系。
四、设计荷载确定原则:作用于垂直雨棚平面的荷载主要是风荷载、地震作用及雨棚结构自重,其中风荷载引起的效应最大。
在进行雨棚构件、连接件承载力计算时,必须考虑各种荷载和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即采用其设计值;进行位移和挠度计算时,各分项系数均取1.0,即采用其标准值。
1、风荷载根据《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垂直于雨棚平面上的风荷载标准值,按下列公式(1.1)计算:W k = z s z Wo ················(1.1)式中: W k ---风荷载标准值 (kN/m2);z---瞬时风压的阵风系数;βz=2.25s---风荷载体型系数;向上取μs=2.0z---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并与建筑的地区类别有关;按《建筑结构荷载规》GBJ9-87取值;W o---基本风压(kN/m2) 按《技术要求》W o =1.1x0.700=0.770(kN/m2)按《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要求,进行建筑幕墙构件、连接件和锚固件承载力计算时,风荷载分项系数应取γw= 1.4表1-1高度(m) z(C 类)5 0.74 10 0.74 15 0.74 200.85即风荷载设计值为: W= γW W K = 1.4W K ··············(1.2)2、地震作用雨棚平面外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公式如下: qEK =Emax Gk A·················(1.3)雨棚平面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公式如下: PE =E max G ·················(1.4)式中, qEK 为垂直雨棚平面的分布地震作用;(kN/m2) PE 为平行于雨棚平面的集中地震作用;(kN) E 为地震动力放大系数;取E=3.0max 为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取max=0.08(7度抗震设计) G 为幕墙结构自重(kN)Gk A 为单位面积的幕墙结构自重(kN/m2) ;取GkA=0.4kN/m2按规要求,地震作用的分项系数取γE= 1.3,即地震作用设计值为:qE=γEqEK = 1.3 qEK ·············(1.5)3、雨棚结构自重按规要求,幕墙结构自重的分项系数取γG=1.2。
雨蓬计算书

雨蓬钢结构计算第一章、计算资料1.1 计算依据本计算书依据规范如下:(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3)《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 (4)其它相关规范规程1.2 基本参数使用年限:按主体结构50 年考虑。
场地类别:C类基本风压:=W0.65 kN/m2基本雪压:S=0.40 kN/m2第二章、荷载及作用组合一、恒荷载 1、自重荷载标准值(1)钢结构自重DEAD :SAP2000程序自动计算,钢材容重78.5kN/m 3。
(2)玻璃面板及其配件重量:G AK :玻璃面板自重面荷载标准值面板采用4mm 厚铝塑复合板,铝塑复合板容重28kN/m 3 G AK =4×10-3×28=0.112 kN/m 2G GK :考虑各种零部件及LOG 后的幕墙面板自重面荷载标准值取 G GK =1.0 kN/m 22、自重荷载设计值r G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r G =1.2G G :考虑各种零部件等后雨蓬重力荷载设计值 G G =r G ·G Gk =1.2×1.0=1.2 kN/m 2 二 、风荷载基本风压=0W 0.65 kN/m 2,场地类别C 类。
垂直于建筑物表面的风荷载标准值按下式计算0w w z s z k μμβ=。
1、负风压作用(作用方向竖直向上) βgz :阵风系数,取βgz =2.2218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表7.5.1 μS :风荷载体型系数,取μS =-2.0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第7.3.3条 μZ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取μZ =0.736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表7.2.1 W 0:作用在雨蓬上的风荷载基本值 0.65 kN/m 2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附表D.4(按50年一遇) W K1:作用在雨蓬上的负风荷载标准值W K1=βgz ·μS ·μZ ·W 0=2.2218×(-2.0)×0.736×0.65=-2.1266kN/m 2(表示负风压)r W :风荷载分项系数,取r W =1.4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第3.2.5条 W 1:作用在雨蓬上的负风荷载设计值W 1=r W ·W K1=1.4×(-2.1266)=-2.977 kN/m 22、正风压作用(作用方向竖直向下)WK2:作用在雨蓬上的正风荷载标准值μS:风荷载体型系数,取μS=+1.0+0.2=+1.2W K2=βgz·μS·μZ·W=2.218×1.2×0.736×0.65=1.276kN/m2r W :风荷载分项系数,取rW=1.4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第3.2.5条W2:作用在雨蓬上的正风荷载设计值W 2=rW·WK2=1.4×1276=1786 kN/m2三、雪荷载作用S 0:基本雪压,取S=0.4 kN/m2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附表D.4μr:积雪分布系数,取μr=1.0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表6.2.1 SK:雪荷载标准值S K =μr·S=1.0×0.4=0.4 kN/m2r s :雪荷载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取rs=1.4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第3.2.5条S:雪荷载设计值S=rs ·SK=1.4×0.4=0.56 kN/m2四、活荷载按上人屋面考虑雨蓬活荷载活荷载标准值取qk=1.0 kN/m2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第4.3.1条五、施工和检修集中荷载施工和检修集中荷载(简称“施检荷载”)在雨蓬长度方向每隔1.0m布置一个集中荷载,集中荷载取为1.0 kN,最不利布置施检荷载。
钢雨棚计算书

钢结构雨棚设计计算书一、计算依据:1.《建筑结构荷载规》2.《钢结构设计规》GB50017-20033.《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4.《建筑抗震设计规》二、计算基本参数: 1.本工程位于市,基本风压ω0=0.700(kN/m2),考虑到结构的重要性,按50年一遇考虑乘以系数1.1,故本工程基本风压ω=1.1x0.7=0.77(kN/m2)。
2. 地面粗糙度类别按C类考虑,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取5.0米处(标高最高处),查下页表1-1知,该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为:μz=0.74。
依据《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风荷载体形系数,对于挑檐风荷载向上取μs=2.0,瞬时风压的阵风系数βz=2.25 。
3. 本工程耐火等级一级,抗震设防七度。
三、结构受力分析该处雨棚是以钢架作为承重结构的悬臂体系。
四、设计荷载确定原则:作用于垂直雨棚平面的荷载主要是风荷载、地震作用及雨棚结构自重,其中风荷载引起的效应最大。
在进行雨棚构件、连接件承载力计算时,必须考虑各种荷载和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即采用其设计值;进行位移和挠度计算时,各分项系数均取1.0,即采用其标准值。
1、风荷载根据《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垂直于雨棚平面上的风荷载标准值,按下列公式(1.1)计算:W k = βz μs μz Wo ················(1.1)式中: W k ---风荷载标准值 (kN/m2);βz---瞬时风压的阵风系数;βz=2.25μs---风荷载体型系数;向上取μs=2.0μz---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并与建筑的地区类别有关;按《建筑结构荷载规》GBJ9-87取值;W o---基本风压(kN/m2) 按《技术要求》W o =1.1x0.700=0.770(kN/m2)按《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要求,进行建筑幕墙构件、连接件和锚固件承载力计算时,风荷载分项系数应取γw= 1.4表1-1即风荷载设计值为: W= γW W K = 1.4W K ··············(1.2)2、地震作用雨棚平面外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公式如下: qEK =βE αmax GkA·················(1.3)雨棚平面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公式如下: PE =βE αmax G ·················(1.4)式中, qEK 为垂直雨棚平面的分布地震作用;(kN/m2) PE 为平行于雨棚平面的集中地震作用;(kN) βE 为地震动力放大系数;取βE=3.0αmax 为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取αmax=0.08(7度抗震设计) G 为幕墙结构自重(kN)Gk A 为单位面积的幕墙结构自重(kN/m2) ;取GkA=0.4kN/m2按规要求,地震作用的分项系数取γE= 1.3,即地震作用设计值为:qE=γEqEK = 1.3 qEK ·············(1.5)3、雨棚结构自重按规要求,幕墙结构自重的分项系数取γG=1.2。
雨蓬计算书

钢结构雨棚复核计算书一、概况该雨蓬横向为两跨,每跨25m ,顶部的角钢桁架沿着横向分布如图1-1所示;纵向为18跨,最大跨度为6.5米,如图1-2红色部分所示。
取纵向最大跨作为计算对象,并建立相邻两跨模型,如图1-3所示,把顶板荷载换算成均布力加载在桁架上的铝合金方形管上。
图1-1 雨棚横向图图1-2 雨蓬纵向图图2-3 有限元模型2二、荷载与荷载组合雨篷承受的荷载包括:自重、风荷载。
(1)自重:包括面板、杆件、连接件、附件等的自重;雨蓬顶板为钢皮,厚度取1mm,则每平方米自重GkA 0.0785kN/m2,方形管相距 1.6m,则q GK 1.6⨯0.0785 0.126 kN/m,即在方形管上加载0.126 kN/m的竖向荷载模拟铁皮荷载。
其余构件自重G由有限元软件自动考虑。
(2)风荷载:考虑横向风荷载,本工程位于浦北县,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基本风压ω0 0.30(kN/m2)。
风荷载考虑横向风荷载,施工在立柱、桁架上。
q Wk bω0,其中,b为构件迎风宽度,ω0基本风压。
(3)荷载组合:自重取1.2的系数,风荷载取1.4的系数,即Q合=1.2q Gk+1.2G+1.4q wk三、结果分析计算在以上荷载组合下,雨棚的挠度、应力、稳定性。
3.1 挠度分析桁架最大挠度为30.9mm,不超过L/200 125mm。
挠度图如3-1所示。
图3-1 挠度图3.2 应力分析桁架最大应力为338MPa,应力裕度391/338 1.16。
图3-2 桁架应力图立柱最大应力168 MPa,应力裕度391/168 2.33图3-3 立柱应力图3.3 稳定性分析取中间的立柱做稳定性分析,I 8.8⨯10-6m4,E 2.06⨯108kN/m2,立柱高9m,底部固结,顶部看做铰支,所以临界压力:F cr=π2EI(μl)2=π2×2.06 108×8.8×10−6(0.7×9)2=451kN立柱的最大轴力为31.5kN,未超过临界应力。
雨棚计算书

钢筋场雨棚棚检算书1.钢筋场雨棚设计:雨棚采用轻钢屋面结构,共设4跨,跨度22.5m,进深25m。
立柱间距6.25m。
立柱采用,160mm φ厚度的钢管。
纵梁采用22号工字钢。
屋面拱架采用钢管桁架,屋面板采用蓝色钢板。
立柱基础利用混凝土料仓隔墙,立柱与基础连接采用地脚螺栓连接.立柱顶部与纵梁采用焊接连接.具体布置形式见附图. mm 850Φ20C 2.雨棚检算:主要验算雨棚的抗风性能即立柱抗拔能力,是否能满足要求。
选取雨棚侧面一个立柱间距进行检算。
①采用ANSYS 进行模型建立:钢管柱可简化为梁(beam3);其实常数(Real):222220038.0))008.0216.0(16.0(4141592654.3)(4m d D A =×−−×=−×=π4544441060)144.016.0(32)(32m d D I −×=−×=−=ππm h 16.0=②主拱架采用梁单元BEAM3,内部连杆采用杆构件单元link1参数如下: 主拱架:222220004.0))003.0205.0(05.0(4141592654.3)(4m d D A =×−−×=−×=π4744441046.2)044.005.0(32)(32m d D I −×=−×=−=ππm h 05.0=内部连接杆: 222220004.0))003.0205.0(05.0(4141592654.3)(4m d D A =×−−×=−×=π③材料参数:弹性模量: MPa EX 11102×=泊松比:17.0=ν④约束:钢管柱底部简化为固定端约束。
⑤荷载计算:a.桂林地区基本风压值为:2/35.0m kN侧面的立柱一个间距内风线荷载:m kN w /188.252.635.0=×= 雨棚顶部风荷载kN 74.22.152.635.0=××=ω ⑥模型图:3.计算模式:采用static-anlsy 模式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如下图: ①弯矩图:②剪力图:③轴力图:④支座反力计算结果列表:NODE FX FY MZ 95 1382.4 103.91 -6263.8 103 10102. -103.91 -23684.4.结果分析:①钢管柱最大正应力检算:由弯矩图可知,钢管柱端部的最大弯矩为。
钢雨棚计算

钢结构雨篷设计计算书一、计算依据: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4.《钢雨篷(一)》07SG528-1图集二、计算基本参数: 1.本工程位于xx市,基本风压ω0=0.750(kN/m2),考虑到结构的重要性,按50年一遇考虑乘以系数1.0,故本工程基本风压ω=1.0x0.75=0.75(kN/m2)。
2. 地面粗糙度类别按B类考虑,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取5.0米处(标高最高处),查荷载规范知,取: z=1.00,对于雨篷风荷载向上取μs=-2.0,向瞬时风压的阵风系数βz=1.70 。
3. 本工程耐火等级二级,抗震设防六度。
三、结构平面布置结构平面布置图:初步估计主梁采用:HN400×200×8×13次梁采用:HN250×125×6×9拉压杆采用:Φ152×5.0钢材均采用Q235级钢四、荷载计算1、风荷载垂直于雨篷平面上的风荷载标准值,按下列公式(1.1)计算:W k = βz μs μz Wo ················(1.1)式中: W k ---风荷载标准值 (kN/m2);βz---瞬时风压的阵风系数;βz=1.70μs---风荷载体型系数;参照07GSG528-1图集说明5.1.4条,向上取μs=-2.0,向下取μs=1.0。
μz---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12取值μz=1.0;W o---基本风压(kN/m2) ,查荷载规范,北海市风压取 W o =0.750(kN/m2)正风:Wk+=1.70×1.0×1.0×0.75=1.28 kN/m2负风:Wk-=1.70×(-2.0)×1.0×0.75=-2.55 kN/m2简化为作用在主梁上的集中荷载,荷载作用面积A=5.08×1.1=5.59㎡正风时,W k1=1.28×5.59=7.12 kN/m负风时,W k2=-2.55×5.59=-14.25kN/m2、恒荷载07GSG528-1图集说明5.1.1条,正风时,雨篷玻璃永久荷载0.8 kN/m2,负风时取0.3 kN/m2。
(完整word版)钢雨棚计算书

钢结构雨篷设计计算书一、计算依据: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15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4.《钢雨篷(一)》07SG528—1图集二、计算基本参数:1.本工程位于xx市,基本风压ω0=0。
750(kN/m2),考虑到结构的重要性,按50年一遇考虑乘以系数1.0,故本工程基本风压ω=1。
0x0.75=0。
75(kN/m2)。
2. 地面粗糙度类别按B类考虑,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取5.0米处(标高最高处),查荷载规范知,取:z=1。
00,对于雨篷风荷载向上取μs=—2.0,向瞬时风压的阵风系数βz=1。
70 。
3。
本工程耐火等级二级,抗震设防六度。
三、结构平面布置结构平面布置图:初步估计主梁采用:HN400×200×8×13次梁采用:HN250×125×6×9拉压杆采用:Φ152×5。
0钢材均采用Q235级钢四、荷载计算1、风荷载垂直于雨篷平面上的风荷载标准值,按下列公式(1.1)计算:W k = z s z Wo ················(1。
1)式中: W k —--风荷载标准值 (kN/m2);z—--瞬时风压的阵风系数;βz=1。
70s--—风荷载体型系数;参照07GSG528-1图集说明5.1。
4条,向上取μs=-2。
0,向下取μs=1。
0。
z——-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12取值μz=1.0;W o———基本风压(kN/m2) ,查荷载规范,北海市风压取 W o =0.750(kN/m2)正风:Wk+=1.70×1.0×1。
0×0。
75=1。
28 kN/m2负风:Wk-=1.70×(—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结构雨棚设计计算书
-、计算依据:
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2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3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二、计算基本参数:
1 .本工程位于深圳市,基本风压 3 o=O.7OO(kN/m2),考虑到结构的重要性,按50年
一遇考虑乘以系数1.1,故本工程基本风压3 =1.1x0.7=0.77(kN/m2)。
2. 地面粗糙度类别按C类考虑,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取 5.0米处(标高最高处),查下页表
1-1知,该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为:4=0.74。
依据《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风荷载体形
系数,对于挑檐风荷载向上取卩s=2.0,瞬时风压的阵风系数 3 z=2.25 。
3. 本工程耐火等级一级,抗震设防七度。
三、结构受力分析
该处雨棚是以钢架作为承重结构的悬臂体系。
四、设计荷载确定原则:
作用于垂直雨棚平面的荷载主要是风荷载、地震作用及雨棚结构自重,其中风荷载引起
的效应最大。
在进行雨棚构件、连接件承载力计算时,必须考虑各种荷载和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即
采用其设计值;进行位移和挠度计算时,各分项系数均取 1.0,即采用其标准值。
1、风荷载
根据《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垂直于雨棚平面上的风荷载标准值,按下列公式(1.1)计算:
W k = '-z ^s J z Wo ........................................ (1.1)
式中:W k --- 风荷载标准值(kN/m2);
z---瞬时风压的阵风系数; 3 z=2.25
七---风荷载体型系数;向上取卩s=2.0
七---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并与建筑的地区类别有关;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J9-87 取值;
W 。
---基本风压(kN/m2) 按《技术要求》W o =1.1x0.700=0.770(kN/m2)
按《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建筑幕墙构件、连接件和锚固件承载力计算时,风荷载分项系数应
取丫w= 1.4
即风荷载设计值为:
W= 丫WAK = 1.4W K
(1.2)
2、地震作用
雨棚平面外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公式如下:
门Gk
qEK = Emax A............................................ (1.3)
A
雨棚平面内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公式如下:
PE =F E:max G ........................................ (1.4)
式中,qEK为垂直雨棚平面的分布地震作用;(kN/m2)
PE 为平行于雨棚平面的集中地震作用;(kN)
■-E为地震动力放大系数;取工=3.0
:max为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取:max=0.08 (7度抗震设计)
G 为幕墙结构自重(kN)
Gk Gk
—为单位面积的幕墙结构自重(kN/m2);取—=0.4kN/m2
按规范要求,地震作用的分项系数取丫E= 1.3,即地震作用设计值为:
qE=Y EqEK = 1.3 qEK .............................. (1.5) 3、雨棚结构自重
按规范要求,幕墙结构自重的分项系数取丫G=1.2。
4、荷载组合
按规范要求对作用于雨棚同一方向上的各种荷载应作最不利组合。
对垂直于雨棚平面上的荷载,其最不利荷载组合为:
WK合=1.0 WK + 0.6 qEK - 1.0q Gk .................................................................. (1.6)
W合=1.0 W + 0.6 qE - 1.0q G .............................................(1.7)
其中,WK合为组合荷载的标准值(kN/m2);
W 合为组合荷载的设计值(kN/m2)。
五、计算部位的选取及荷载的确定
该雨棚最不利位置为标高 5.0m处,按该处雨棚的平面布置,取出一个纵向的计算单元,
如图一阴影部分所示。
1. 水平荷载
该雨棚可以简化为一悬臂板,故可以忽略水平方向的荷载。
2. 竖直荷载
2180
i110900
衬4帀布置酉(图
-)
2.1恒荷载
雨棚结构自重:q GK=0.4KN/m2
2 q G=1.2X 0.4=0.48KN/m
2.2活荷载
垂直方向对结构产生作用的活荷载仅有风荷载。
根据公式(1.1)~(1.4)可得:
仅考虑风荷载向上:
W k = |-:z J s -Z Wo
=2.25 X 2X 0.74 X 1.1 X 0.7
2
=2.564KN/m
六、荷载组合
竖直方向
标准值:W合K=2.564+0.6 X 0.144-0.4=2.25KN/m
W合=3.59+0.6 X 0.188-0.48=3.223KN/m
七、雨棚钢架的计算
1、荷载确定
由图一所示的计算单元知,计算单元的宽度为2180mm经受力分析及简化,取上图所示的力学模型计算。
2.3作用
地震作用: 2
q Ek=3.0 X 0.08 X 0.6=0.144KN/m
q E=1.3X0.144=0.188KN/m 2
2
W=1.4W K=3.59KN/m
设计值:
1- 4
q= W 合X B=3.223 X 2.18=7.03KN/m
此外雨棚上方大玻璃幕墙(顶部标高9.5米,分格高度为4.5米)传给雨棚钢梁的均布荷载为q i
W k = |.:z "s、z Wo
=2.25 X 1.5 X 0.74 X 1.1 X 0.7
2
=1.923KN/m
2
W=1.4W K=2.692KN/m
2
q Ek=3.0 X 0.08 X 0.6=0.144KN/m
2
q E=1.3X0.144=0.188 KN /m
2
W 合=2.692+0.6 X 0.188=2.805 KN /m2
q 1= W 合X H/2=2.805 X 4.5/2=6.31KN/m
2、强度校核
在软件ROBO中建立上图所示的力学模型。
此力学模型的节点编号、杆件编号见下图。
(1 )计算参数
此力学模型的受力:
型材截面特性:
杆件参数:
节点参数:
⑵结果输出
支座反力:
杆件内力:
节点位移:
此力学模型的节点应力极值:
(3)结果分析
节点位移分析:
由节点位移输出的结果可知,变形主要发生在Z轴方向,结构的最大变形在杆件3及杆
件6的杆端(即6节点处及12节点处),L ma>=24.5302mmo根据规范对钢骨料刚度要求,钢骨料的最大允许挠度不大于L/200(对于悬臂梁L为悬伸长度的2倍),即[u]=2X2500/200=25mm U max=24.5302mm< 25mm
故结构的挠度能满足要求。
应力极值分析
由节点应力极值表可知,应力绝对值的最大值:
2
d max=106.30 N/mm
可见:匚w f
故结构的强度能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