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美术欣赏 (原创)
外国美术赏析(20世纪绘画)

SZM
早期绘画 文艺复兴时期绘画 巴洛克和洛可可时期绘画
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时期绘画
目
录
写实主义绘画 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绘画 20世纪绘画
SZM
20世纪绘画
1 2 3 4 5
野兽派绘画
表现主义绘画 立体派绘画
超现实主义
抽象主义
SZM
20世纪绘画
一. 野兽派绘画
“野兽”一词是形容他们的绘画作品中那令人惊愕的颜色,
SZM
20世纪绘画
《记忆的永恒》 达利
该画描绘了一个死寂 般宁静的旷野。平静 如镜的海,一抹平川 的沙滩,荒凉的海岸, 以及不可能在这个环 境中出现的方形台座, 一块板,一棵树。 画面突出表现了像软饼似的三块钟表,软绵绵的挂在枯树上和其它地方,近处 一张扭曲的脸,睫毛清晰可见,远处是一片湖水和岛屿。这些毫无联系的东西 构成了荒诞不经的画面,象征时间的扭曲,表达内心的一种永恒与瞬间的矛盾。
扭曲的形态,明显地与自然界的形状全然相悖。野兽派是1898至1908 年在法国盛行的一个现代绘画潮流。野兽派画家热衷于运用鲜艳、浓 重的色彩(往往直接从颜料管中挤出颜料),以直率、粗放的笔法 (不顾对象的体积和明暗,用纯色来代替透视),创造强烈的画面效
果,充分显示出追求情感表达的倾向,表现感情是野兽主义画家的宗
西班牙裔法国画家,西方现代美术中最富有 创造性和影响力的大师。 1900年至1904年,是他的“蓝色时期”; 1904年至1906年,是他的“粉红色时期”; 1906年至1907年间,他进入分析立体主义研究和创作时期; “综合立体主义”。 他的作品没有固定的主意,花样繁多、变化无常不可捉摸,但他永远忠实 于自由。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位画家像毕加索那样以惊人的坦诚之心和天真无邪的 创造力,以完全彻底的自由任意和随心所欲重造世界。 SZM
外国美术赏析(雕塑)

SZM
古埃及和古希腊雕塑
希腊化时期中最能具体表现男性身体的雕刻 作品有以希腊神话為题材的《劳孔群像》 ﹝Laocoon Group﹞以及以战争為题材的 《垂死的高卢人》﹝Dying Gaul﹞。
大卫迎接战斗时的场景。艺术家生动地塑造了一个为事
业斗争的英雄形象:年轻、英俊、健壮、神态坚定自若,
左手上举,握住搭在肩上的“抛石带”,右手下垂,似 将握拳,头部微俯,直视前方,准备投入战斗。
文艺复兴时期雕塑
哀悼基督
作品采用了稳重的金字塔式的构图,圣母 宽大的衣袍既显示出圣母的四肢的形状, 又巧妙地掩盖了圣母身体的实际比例,解 决了构图美与实际人体比例的矛盾问题。 基督的那脆弱而裸露的身体与圣母衣褶的 厚重感以及清晰的面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统一而富有变化。雕像的制作具有强烈的 写实技巧,作者没有忽略任何一个细节, 并对雕像进行完 全平滑光亮为止。这一切都赋予了石头以 生命力,使作品显得异常光彩夺目。米开 朗基罗还将自己的名字第一次刻在了雕像 中圣母胸前的衣带上。作品一经展出,立 即轰动了整个罗马城,从此便与作者的名 字一起成为了艺术史册中光辉的一页。
米开朗基罗塑造的五米多高的《大卫》像给人深刻的印象,不再是依靠狂烈的激情,或 者骄横的漫不经心,而是借助于他的形象的阳刚之美来表现人物。米开朗基罗也以裸体 展示人物形象,肌肉强劲有力,通过紧张与松弛的游戏来具体表现精神和肉体互相和谐 的理想。
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继承并发展了希腊、罗马雕塑艺术的传统,使雕塑艺术达到了高 度繁荣,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雕塑家,差不多都集中在佛罗伦萨。最先出现的雕塑大师 是吉贝尔蒂,佛罗伦萨洗礼堂的两扇青铜大门上的装饰浮雕是他的代表作。同一个时期 的伟大雕塑家还有多那泰罗、委罗基奥等。而米开朗基罗的出现,则标志着文艺复兴时 期的雕塑艺术发展到了最高峰。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艺术对后期的雕塑家有着极大的影 响。
外国美术欣赏2

——罗马加尔水道桥——
• 罗马剧场与希腊剧场内部大体一致,不同之处在 于罗马的剧场建在城镇中心,四周都被包围,独 立而又肃穆。
•
这个巨大露天剧场是希腊古典后期建筑艺术的最大成就之一。 这个巨大露天剧场是希腊古典后期建筑艺术的最大成就之一。
埃皮道罗斯是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北部沿海的一个城邦。公元前4 埃皮道罗斯是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北部沿海的一个城邦。公元前4世纪中期 • 兴建了以最崇敬的医神阿斯枯拉庇乌斯神庙为中心的建筑群,其中最著名的 兴建了以最崇敬的医神阿斯枯拉庇乌斯神庙为中心的建筑群, • 是这个露天大剧场。它的设计者是著名雕刻家波里克里托斯的儿子小波里克 是这个露天大剧场。 • 里托斯。 里托斯。 古希腊剧场起源很早,基本造型是利用山坡地势,观众席逐排升高, 古希腊剧场起源很早,基本造型是利用山坡地势,观众席逐排升高,呈半圆 • 形,并有放射形的通道。表演区是位于剧场中心一块圆形平地,后面有化妆 并有放射形的通道。表演区是位于剧场中心一块圆形平地, • 及存放道具用的建筑物。剧场不仅是娱乐场所,也是自由民集会的地方,因 及存放道具用的建筑物。剧场不仅是娱乐场所,也是自由民集会的地方, • 此规模巨大。 此规模巨大。
• 第二、希腊是城邦制的国家。 第二、希腊是城邦制的国家。 • 希腊不同于埃及、两河流域、印度及 中国的奴隶制社会,当希腊没有组成统一 的君主专制的国家,它的奴隶社会的历史 是以城邦为核心的历史,城邦国家的奴隶 主民主政体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 件。
• 第三、希腊的民族。希腊城邦的公民很少 第三、希腊的民族。 自己劳动,他们有下人和被征服的人供养, 而且总有奴隶侍候。希腊人是生活在海边 的“大海之子”,具有大海的性格:机智、 聪明、勇敢、富于想象。贸易和航海业的 发展造就了希腊人的坚强意志,以及勇于 追求理想的积极性格,也是希腊得到接触 两河流域、埃及等地区文化的机会。
外国美术欣赏PPT

柯罗
人物生平
• 从26岁开始才正式从事绘画的柯罗,主要师法自然,他热
爱大自然,先后三次去意大利旅行。还去过荷兰、瑞士、 美国,至于法国更是走遍各地。直到去世前一年,77岁高 龄的画家仍坚持到库布隆、阿拉斯、桑斯等地,目的就是 为了浏览风光,领略大自然的奥秘,在自然的启示下作画 不辍。由于他怀着深厚的感情去仔细的观察,对大自然加 以认真的体味。因此,他的风景画朴实无华中蕴含着浓浓 的诗意。他的风景画不事夸张,不施艳丽色彩,描写的大 部分是色调柔和的清晨或傍晚,有时画面还笼罩在轻烟薄 雾之中,其寂谧、优美之感有如梦境。有些风景画中还加 上了一些神话或传说中的人物,为画面增添了活力。以风 景画见长的柯罗堪称法国19世纪中期描绘风景的大师。是 使法国从传统的历史风景画过度到现实主义风景的代表人 物。
绘画中的现实主义
• 绘画中的现实主义,早在17世纪荷兰小画派的作品中即已崭露头角。 绘画中的现实主义,早在17世纪荷兰小画派的作品中即已崭露头角。
但是,就其审美特征而言,荷兰画家更注重表现生活中幽默、快乐的 情趣,以投合新兴市民阶层的口味。而库尔贝的现实主义,是19世纪 情趣,以投合新兴市民阶层的口味。而库尔贝的现实主义,是19世纪 中叶法国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产物。社会上严重的两极分化、 贫富不均和政治腐败的现象,使艺术家更自觉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 在思辩方式和认识方法上,他是18世纪百科全书派辩证经验论的进一 在思辩方式和认识方法上,他是18世纪百科全书派辩证经验论的进一 步深化和发展,他要求艺术家揭示事物的本质方面,而不仅仅停留在 一成不变的形式模式上。因此,库尔贝不无尖刻嘲讽之意地称古典主 义为“装腔作势”,称浪漫主义为“无病呻吟”,倒也恰到好处。法 国评论家认为: “没有库尔贝,就没有马奈;没有马奈,便没有印象 “没有库尔贝,就没有马奈;没有马奈,便没有印象 主义。”库尔贝在发现生活中平凡的美和朴实的外光技巧方面给予以 主义。”库尔贝在发现生活中平凡的美和朴实的外光技巧方面给予以 后的青年画家们的重要影响,证明这一论断是确凿无疑的。
外国美术欣赏

《格尔尼卡》欣赏《格尔尼卡》是一幅布面油画,由毕加索作于1937年,现藏于普拉多博物馆。
要谈《格尔尼卡》就不得不谈其作者帕勃洛·毕加索。
毕加索(1881~1973)出生在西班牙,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跟一生穷困潦倒的文森特·凡高不同,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
毕加索一生中画法和风格几经变化。
也许是对人世无常的敏感与早熟,加上家境不佳,毕加索早期的作品风格充满了早熟的忧郁。
早期画近似表现派的主题;晚期制作了大量的雕塑、版画和陶器等,亦有杰出的成就。
毕加索是个不断变化艺术手法的探求者,印象派、后期印象派、野兽的艺术手法都被他汲取改选为自己的风格。
他的才能在于,他的各种变异风格中,都保持自己粗犷刚劲的个性,而且在各种手法的使用中,都能达到内部的统一与和谐。
他有过登峰造极的境界,他的作品不论是陶瓷、版画、雕刻都如童稚般的游戏。
毕加索是一位真正的天才。
他在多变的20世纪之初从西班牙来到当时的世界艺术之都巴黎,开始他一生辉煌艺术的发现之旅。
毕加索的盛名,不仅因他成名甚早和《亚威农的少女》、《格尔尼卡》等传世杰作,更因他丰沛的创造力和多姿多彩的生活,他留下了大量多层面的艺术作品。
毕加索完成的作品统计多达六万到八万件,在绘画、素描之外,也包括雕刻、陶器、版画、舞台服装等造型表现。
在毕加索1973年过世之后,世界各大美术馆不断推出有关他的各类不同性质的回顾展,有关毕加索的话题不断,而且常常带有新的论点,仿佛他还活在人间。
他的作品和他的生活一样没有丝毫的统一,连续和稳定。
他没有固定的主意,而且花样繁多,或激昂或狂躁,或可亲或可憎,或诚挚或装假,变化无常不可捉摸,但他永远忠于的是——自由。
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位画家像毕加索那样以惊人的坦诚之心和天真无邪的创造力,以完全彻底的自由随心所欲地行使他的威力。
外国美术鉴赏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作品鉴赏列宾(一八四四年至一九三零年),是俄国十九世纪后期的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绘画主要的代表之一,他擅长社会风俗画和肖像画,他的许多优秀作品直接而又广泛地反映丁他所处的那个时代。
列宾从小就喜欢绘画,后来经过努力考上了美术学院。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列宾的第一幅成名之作,这幅画共画了三年多时间。
为了创作这幅画,列宾亲自到伏尔加河边居住,和纤夫们交朋友。
他寻找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纤夫形象,认真观察,并画了许多人物写生画,表现不同年龄、个性、姿态的纤夫。
正是通过大量的人物写生,列宾抓住了伏尔加河纤夫的典型特征,把他们表现的十分真实、深刻又各具特色。
《伏尔加河上纤夫》是他的成名之作。
还在学生时代,彼得堡涅瓦河上纤夫的沉重劳动引起了列宾的同情,从那时候开始,他就想描绘一幅表现纤夫的作品,以提示下层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和社会的不平。
一八七零年夏季,列宾与同班同学华西里耶夫(他后来也画过有关纤夫的画)去伏尔加河旅行写生,典型的俄罗斯风光和纤夫的生活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画中列宾画了十一个饱经风霜的劳动者,他们在炎热的河畔沙滩上艰难的拉着纤绳。
纤夫们有着不同的经历和个性,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但这是一支在苦难中练成坚韧不拔,互相依存的队伍。
背景运用的颜色昏暗迷蒙,空间空旷奇特,给人以惆怅、孤苦、无助之感,切实深入到纤夫的心灵深处,亦是画家心境的真实写照,这对画旨的体现,情感的的烘托起了极大的作用。
因此本画的构图、线条、笔力等绘画技巧都是相当成功的。
一八六三年在人民群众反对沙皇专制制度、争取自由的影响下,俄国彼得堡美术学院十四名学生拒绝按照学院硬性规定的题目进行毕业考试,他们走向社会,组成了巡回展览学会。
他们创作了许多揭露农奴制度、反映俄罗斯人民苦生生活的美术作品。
这些作品内容新颖,形式活泼,富有感染力。
为了描绘沙皇统治下俄国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他在毕业前曾两度到伏尔加去,对纤夫的生活作了长期的观察,画了许多速写,熟悉并了解他们的个性和生活经历。
美术鉴赏——17至18世纪欧洲美术

美術鑒賞〃17至18世纪欧洲美術
6.1 巴洛克美术
6.1.3 建筑
《 圣 彼 得 教 堂 前 柱 廊 》 贝 尼 尼
贝尼尼的第一个建筑作品是位于梵蒂冈圣彼得教堂祭坛上方的铜质华盖(建于1624年1633年),另外,他还建造了罗马圣毕比亚那教堂(SantaBibiana)的正面(1624年1626年)。1629年,在祭坛华盖完工前,教皇乌尔班八世聘请贝尼尼负责整个圣彼得教堂 的建造。他也负责建造位于教堂内的乌尔班八世和后来亚历山大七世两位教皇的墓穴。位于 圣彼得教堂半圆形殿中的圣彼得主座(1657年-1666年)也是贝尼尼的一大杰作。 除了他最著名的作品--圣彼得教堂前的广场和柱廊外,贝尼尼还在罗马设计了许多著名 的建筑,如巴贝里尼宫(PalazzoBarberini,1630年始建),蒙地卡罗皇宫 (PalazzoLudovisi,1650年),基奇宫(PalazzoChigi,1664年)等。1665年,在贝尼尼 的名望达到顶峰的时候,他前往巴黎旅行,希望能为法国皇帝路易十四设计卢浮宫的东部前 门,但遭到拒绝。最后这部分建筑由克劳德〃佩劳予以完成,具有更多的古典色彩。
浓郁的生活气息 幽默、粗俗和乐观
美術鑒賞〃17至18世纪欧洲美術
6.1 巴洛克美术
6.1.2 雕塑
该作品取材于希腊神话,描绘的是太阳神阿波罗 向河神女儿达芙妮求爱的故事。爱神丘比特为了 向阿波罗复仇,将一支使人陷入爱情漩涡的金箭 射向了他,使阿波罗疯狂地爱上了达芙妮;同时, 又将一支使人拒绝爱情的铅箭射向达芙妮,使姑 娘对阿波罗冷若冰霜。当达芙妮回身看到阿波罗 在追她时,急忙向父亲呼救。河神听到了女儿的 声音,在阿波罗即将追上她时,将她变成了一棵 月桂树。 雕像表现了阿波罗的手触到达芙妮身体 时的一瞬间。两人都处在乘风奔跑的运动中,身 体轻盈、优美。达芙妮的身体已开始变成月桂树, 行走如飞的腿幻化为树干植入大地,飘动的头发 和伸展的手指缝中长出了树叶,即使是她最柔软 的双乳也覆盖上了一层薄薄的树皮。但达芙妮的 整个身体仍具有凌空欲飞的姿态,手臂与身体形 成了优美的s形。她侧着头,目光由惊恐变为麻木, 具有使人怜悯的感。阿波罗眼睁睁地看到达芙妮 变成了月桂树,神情由惊讶转为悲伤,却无力挽 回。他的一只手仍然放在达芙妮的身体上,另一 只手则向斜下方伸展,同达芙妮的手臂形成一条 直线,使整个雕像有一种动荡的感觉,充满了表 现力。
美术欣赏美术欣赏 外国1.1 西洋艺术作品赏析

美术作品赏析国外美术作品:一.雕塑1.《着衣母婴卧像》亨利.摩尔(1898年—1986年)英国现代雕塑家,他在矿区里度过童年时代,中学时受一位教师的影响,走上艺术之路。
母与子是亨利.摩尔经常创作的题材,这件作品介于写实与抽象之间,人物的一切细节都被忽略了,强化了母亲敦实起伏的身体,孩子在母亲的怀中显得那么安全和舒适。
亨利.摩尔常常借用母亲的身体表现山峦、丘陵和大地。
亨利.摩尔以独特的雕塑语言和创新精神,给雕塑艺术注入了现代气息,掀掀开了雕塑艺术史上新的一页。
2.《米洛斯的维纳斯》古希腊《掷铁饼的人》米隆(古希腊)《摩西》1516年米开朗基罗(意大利)《圣堂》1908年罗丹(法国)《自由女神像》1886年弗雷德里克·奥古斯特·巴托尔迪(美国)二.绘画马蒂斯法国画家,野兽派的创始人、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版画家。
马蒂斯生于法国,是毕加索时代最重要的古典现代主义艺术家之一,且是野兽派的领导角色。
野兽派主张印象主义的理论,并促成了二十世纪第一次的艺术运动。
使用大胆及平面的色彩、不拘的线条就是马蒂斯的风格。
风趣的结构、鲜明的色彩及轻松的主题就是令他成名的特点。
1950年6月11日,法国当代著名艺术大师亨利-马蒂斯在威尼斯艺术节中荣获大奖。
马蒂斯和野兽派1995年在秋季沙龙展览会中,马蒂斯等人作品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富有装饰性,与传统写实色彩截然不同,评论家们戏称他们像“野兽”一样,“野兽派”因此得名。
2.油画《戴帽子的妇人》采用涂鸦的方式,在整个油画的表面都有涂鸦的痕迹,而这些涂鸦大部分都是黄色和绿色,使整个油画的表面看起来有点模糊,这幅油画主要描绘的是一个年轻的妇人,她的身子本来是向前的,但是她的头却向后扭了过来,所以这幅油画应该是一个年轻的妇人回头的一刹那的情境描绘。
3.《红色中的和谐》是马蒂斯成熟期的代表作。
画中描绘了一个室内的场景,其中有精心布置的桌子、衣着整洁的女佣、鲜艳的桌布和墙纸、两把椅子和一扇窗户;通过窗户,画家还描绘了一片室外的自然景色——绿色的草地、黄色的花朵、几棵树和一所房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加索 西班牙
1895-1900 1901-1904 1904-1907 1912-1914 1917-1924 1925-1936
青少年时期 蓝色时期(巴黎 - 巴塞隆纳) 粉红色时期 合成立体主义(又称综合立体主义) 古典时期 蜕变时期 (又称变形时期)
1937-1953 1954-1973 1907-1916 1907-1909 1909-1911
莫奈
莫奈最具世界声誉的是这幅描绘旭日初升、雾气迷蒙港口 的画。经过晨雾折射过的红日,形成了一个感觉上的灰绿色 的世界,这个世界是真实的,又是幻觉的,它每时每刻随着 太阳光而变化着,画家运用神奇的画笔将这瞬间的印象永驻 在画布上,使它成为永恒。
他的画总显出水的流动和跳跃, 映照和变幻着无穷无尽的自然色彩的 水。
实际上这是凡·高的一种幻象,他小心地运用火焰般的笔触传达出来,常人是很难理解 和表现的。他所看见的夜空就是一个奇特的月亮、星星和幻想的慧星的景象;它所给人的 感觉就是陷入一片黄色和蓝色的漩涡之中的天空,仿佛已经变成一束反复游荡的光线的一 种扩散,使得面对自然的奥秘而不禁战战兢兢的人们,顿时生起一股绝望的恐怖。
他又来到这块麦田对着自己的心开了一枪。
现代美术
◆野兽主义 ◆立体主义 ◆未来主义 ◆表现主义 ◆几何抽象主义
◆至上主义 ◆构成主义 ◆巴黎画派 ◆超现实主义 ◆达达主义
《
大
碗 岛
的
修 拉
星
期
日
下
午
》
画中人物都是按远近透视法安排的,并以数学计算似的精确,递减人物的大小和在深度
中进行重复来构成画面,画中领着孩子的妇女正好被置于画面的几何中心点。画面上有大块
他在许多画面上表现出水的不同面 貌和形象。这是因为水能够最生动、 最灿烂和最忠实地反映出阳光色彩的
变幻。
这幅画是在
户外完成的,外
光生动和景物真
实自然。画中阳
光透过林木洒在
人物身上和地面
景物上,透明灿
烂,令人耳目一 草
新。
地
上
的
野
餐
雷诺柯
德加作画,以写生和记
忆相结合。他笔下的人物 及千姿百态的动作,因毫 无做作的真实而具有真正 的自然主义风格。 在这
二次大战与战后时期 晚年时期 立体派时期 塞尚立体主义 解析立体主义
毕加索对塞尚的研究发现: “塞尚并没有真正地去画苹果, 他画的是这些圆形上的空间的 重量。”在结识布拉克之后开 始了分析立体主义艺术的探索 与创作。这幅工厂风景正是分 析立体主义的成果。
在这幅画中把空间物象分解
成许多几何形体并进行了必要 的重新组合,得到了新的统一 的“三度空间”:即通过视觉 幻象冲击观者的视力而引起一 种情感反应、想像、回忆和感 受。画家以其简化单纯的手法 综合概括地描绘物象。“分析 立体主义”是以理性主义为依 据来分析一切事物的形体,故 能创作出仍然符合客观真实但 又不同于客观真实的艺术形象。
画中蓝色与绿色的对比十分出色,但并不突出和孤立。线条的 交错具有独立于描绘对象的自存价值,这种交错似乎传达了画家内 心的烦躁,但表现很自然精细。
凡高的卧室
1888年9月凡·高曾画过一幅 《阿尔的凡·高之家》是一幅 以柠檬黄与深蓝色天空相对比 的油画,在这幅画上已预感到 他精神病的临近,画中色彩隐 约透露出一种凶险的征兆。一 个月之后他画了这幅《阿尔的 卧室》。
《 乌 鸦 群 飞 的 麦 田
》
凡·高不忍心弟弟为自己而增加负担,同时也怕自己的病变为永久的白痴,所以决心 在清醒时自杀。1890年7月的一天,他画了这幅一生中最后的写生《乌鸦群飞的麦田》。
在这幅画上仍然有.他那特有的金黄色,但它却充满不安和阴郁感,乌云密布的沉沉蓝 天,死死压住金黄色的麦田,沉重得叫人透不过气来,空气似乎也凝固了,一群凌乱低飞 的乌鸦、波动起伏的地平线和狂暴跳动的激荡笔触更增加了压迫感、反抗感和不安感。画 面极度骚动,绿色的小路在黄色麦田中深入远方,这更增添了不安和激奋情绪,这种画面 处处流露出紧张和不详的预兆,好像是一幅色彩和线条组成的无言绝命书。就在第二天,
米 开 朗 基 罗
苏巴朗擅长静物画,他对豪华的装饰品不感兴趣,而用一种纯朴的精神 对待日常生活中的一般物品。
静物的摆设和构图对画家来说是十分讲究的,必须使其符合一定的美学
法则。而苏巴朗对此并不在意。他摆的静物是很特殊的,随心所欲就像是一 个古董商,或者更像是小摊贩。所画的物体一个个互不遮挡地排列在画面上, 它们各自独立互不相干。他所塑造的静物特别注重形体的质量感,往往是运 用深暗的背景来突出物体,使每个形象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面貌:或热烈或 冷漠,或粗犷奔放,或玲珑细腻。画家画物犹如画人,鲜明的个性刻画,使 他的画富有人情味,人们称他的静物画为“静物肖像画”。
毕加索作为法国现代画派的主要代表,
是一位最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家,一直到去世 十年,虽已届八十高龄,但他依然站在艺术 创作的前列。20世纪的艺术家、特别是西方 艺术家,几乎没有未受过他的影响的。毕加 索的艺术成就除去绘画以外,还涉及到各种 材质的雕塑、陶艺、书籍装帧等方面。毕加 索从9岁起就开始作画,无论质还是量,都 是惊人的,他的作品约达六万件,仅油画一 项就在万件以上。这位天才横溢的艺术家在 极其漫长的创作活动的每一刻,似乎想做的 都让他准确无误地做到了。结果是十八般武 艺,他样样皆能。
凡·高在阿尔时期 的最后岁月,即1889 年初,从精神病院刚 出院时,借一个难得 的神智清醒的时候画 了这幅《衔烟斗的自 画像》,是他最辉煌 的杰作之一。但画面 却隐藏着令人激动而 疯狂的情绪,一种面 临死亡的可怕情绪。
在这幅画中可以看出画家在用笔方面的一种新的手法和在色彩 强度方面的一种新的独特的约制力。
幅舞蹈课中所呈现出的环 境、人物姿态都很真实生 动。据说他为了画芭蕾舞 题材,他购买了剧院的季 票,并获特许可以自由出 入于乐池、后台休息室和 排练厅。这幅画就是描绘 在排练厅的上课情景。
西方现代绘画
现代主义的起源——后印象主义绘画
后印象主义者不喜欢印象主义画家在描绘大自然转瞬即 逝的光色变幻效果时,所采取的过于客观的科学态度。他们 主张,艺术形象要有别于客观物象,同时饱含着艺术家的主 观感受。
塞尚认为:“画画——并不意味着盲目地去复制现实; 它意味着寻求诸种关系的和谐。”他所关注的,是在画中通 过明晰的形,来组建严整有序的结构。凡高和高更则专注于 精神性与情感的表现,其作品渗透着某种内在的表现力和引 人深思的象征内涵。
凡黄贩梵·高最有名的作品无 疑是这幅《向日葵》。他曾多 次描绘以向日葵为主题的静物, 他爱用向日葵来布置他在阿尔 的房间。他曾说过:“我想画 上半打的《向日葵》来装饰我 的画室,让纯净的或调和的铬 黄,在各种不同的背景上,在 各种程度的蓝色底子上,从最 淡的维罗内塞的蓝色到最高级 的蓝色,闪闪发光;我要给这 些画配上最精致的涂成橙黄色 的画框,就像哥特式教堂里的 彩绘玻璃一样。”凡·高确实 做到了让阿尔8月阳光的色彩 在画面上大放光芒,这些色彩 炽热的阳光,发自内心虔诚的 敬神情感。
心灵之火的闪烁——表现主义绘画
精神病、艺术治疗和蒙克的创作
在绘画艺术中,精神分裂症能唤起没 有艺术素养的人的艺术活力,有时还能 增加已成名的艺术家的创造力.也许像 心理学家们所表明的那样,艺术家确实 存在潜在的精神病的倾向,而艺术创作 则有助于防止潜在的精神错乱表面化。 这种绘画的治疗作用在表现主义画派之 父爱德华·蒙克身上表现得犹为明显.
外国优秀美术作品 ——静物画和肖像画欣赏
一、文艺复兴“三杰” 达芬奇 拉菲尔 米开朗基罗
二、印象派画家的代表人物 莫奈 雷诺柯
三、后印象派的关键人物 塞尚 梵高 高更
四、现代派画家 毕加索
•
达·芬奇(1452-1519年)
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 的艺术大师、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大哲学 家 、诗人、音乐家、工程师和发明家。他在 几乎每个领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达.芬奇是意大 利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位画家,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 兴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后代的学者称他是 “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是“第一流的学者”, 是一位“旷世奇才”。
画家运用了奇特的造型和动荡不 安的线条,燃烧的血红色彩云以及象 征死亡的黑色,表现了画家内心的恐 惧情感。
呐喊
《吉他》
毕加索最初的综合立体派 作品是从1912年开始的,当时 他和布拉克在他们的作品里加 上一些贴上去的纸片,尤其是 从报纸期刊上剪下来的数字和 字母,糊墙纸或一些木材纹理 的模仿品。
综合的静物画面,仍然保留 了主题,虽然主题的一般视觉 特点已体现为形式化,但毕加 索从来没有创作过可以称之为 “抽象的”或“非具象”的作 品。
这是一幅新型的室内景物画,画家的意图是要借助朴素简化的色彩 来表达宁静和休息的心绪,其实他所指的乃是“为休息复仇”,主 要表现“复仇”。这时期画家无法安眠,精神病逼临他,在房间的 宁静中充满绝望的气氛。
星月夜
这幅画具有象征意义,他使用短线笔触组成激荡旋转的宇宙,11颗大小不等的星辰聚 集在月亮周围翻滚着,近景的柏树象撕裂燃烧的一座哥特式教堂。星辰和月亮暗示使徒和 耶稣的关系。也有人把这幅画看成是太阳系的“最后的审判”。宇宙里所有的恒星和行星 在“最后的审判”中旋转着、爆发着。
达利曾受立体派的影响,
努力将传统的技巧和基里 科提供的范例结合起来, 这使他的世界一下子变得 纯洁无比。
在这幅画中就表现出这
种无比的纯洁。画中前景 描绘一位少女背向着观众, 少女弯腰的身影和透过窗 户向外远眺是一片清晰明 亮宁静的远景,这是一幅 极为写实的作品。这种作 品是与他易怒的性格相矛 盾的,这种平衡和谐的画 风也只是短暂的。
《西斯廷圣母 》
拉斐尔 1513-1514年
西斯廷圣母塑造了一位人类的救 世主形象:她决心牺牲自己的孩 子,来拯救苦难深重的世界。画 面像一个舞台,当帷幕拉开时, 圣母脚踩云端,神风徐徐送她而 来。统治者身披华贵的教皇圣袍, 取下桂冠,虔诚地迎圣母驾临人 间。圣母的另一侧是圣女,她的 形象妩媚动人,她转过头,怀着 母性的仁慈俯视着小天使,仿佛 同他们分享着思想的隐秘,这是 拉斐尔的画中最美的一部分。人 们忍不住追随小天使向上的目光, 最终与圣母相遇,这是目光和心 灵的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