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备课教案 岳麓版
岳麓版高一必修二历史教案

岳麓版高一必修二历史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脉络和重要事件。
2.培养学生对中国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3.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历史现象,培养批判性思维。
【教学重点】1.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脉络和重要事件。
2.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教学难点】1.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把握。
2.历史知识的运用和分析。
【教学准备】1.教材:岳麓版高一必修二历史2.多媒体设备3.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脉络,激发学生的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哪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吗?二、新课导入1.教师以生动的语言讲述夏商周时期的历史事件,如夏朝的建立、商汤灭夏、周武王灭商等。
2.讲解夏商周时期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3.分析夏商周时期的历史事件对后世的影响。
三、课堂讲解1.讲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如齐桓公称霸、晋文公称霸、战国七雄等。
2.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如诸侯争霸、百家争鸣等。
3.讲解秦朝的统一与中央集权制度,如秦始皇统一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等。
四、课堂互动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对中国历史有什么影响?2.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发言。
五、课堂讲解1.讲解汉朝的历史事件,如汉武帝大一统、丝绸之路的开辟等。
2.分析汉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3.讲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事件,如三国鼎立、晋朝的建立与灭亡、南北朝的分裂等。
六、课堂互动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有哪些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吗?2.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了解的历史人物。
七、课堂讲解1.讲解隋唐时期的历史事件,如隋朝的统一、唐朝的盛世等。
2.分析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3.讲解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如五代十国的分裂、宋朝的建立等。
八、课堂互动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唐朝为什么会出现盛世?2.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发言。
岳麓版高一历史教案及其反思范文

岳麓版高一历史教案及其反思范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秦朝统一的历史背景、统一过程及其意义。
2.分析秦朝统一后采取的措施,理解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秦朝统一的历史背景、统一过程及其意义。
2.难点:秦朝统一后采取的措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1)展示图片:秦始皇兵马俑。
(2)提问:谁知道秦始皇兵马俑的相关背景?2.讲解新课(1)介绍秦朝统一的历史背景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百家争鸣的思想繁荣社会经济的发展(2)讲解秦朝统一的过程秦始皇的统一战争秦朝的疆域(3)分析秦朝统一的意义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民族融合(4)探讨秦朝统一后采取的措施中央集权制度法律制度文化教育经济政策3.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秦朝统一后采取的措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每组派代表发言。
(1)归纳秦朝统一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意义。
四、作业布置1.复习秦朝统一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意义。
2.思考:秦朝统一后采取的措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们对秦朝统一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意义有了较深刻的了解。
2.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观点。
3.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有所提高。
不足之处:1.讲解过程中,有些知识点讲解不够详细,可能影响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2.课堂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致作业布置较少。
改进措施:1.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详细讲解重点知识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2.合理安排课堂时间,确保作业质量。
本节课通过讲解秦朝统一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意义,分析了秦朝统一后采取的措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们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得到了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与难点补充1.重点:秦朝统一的历史背景、统一过程及其意义,强调对历史事件的逻辑顺序和深层次影响的理解。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人类社会的起源和演变,认识历史的重要性;2. 掌握历史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培养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3. 理解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起源——人类起源和早期文明-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迁徙- 第二节在农业时代定居和发展的古代文明2. 第二章中国古代史纲要——向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 第一节夏商周时期的中国- 第二节秦朝和秦始皇-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3. 第三章亚洲古代帝国的兴衰——帝国时代的特点和希腊、罗马帝国的兴衰- 第一节帝国时代的特点- 第二节希腊和罗马古代文明的兴起和衰落4. 第四章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兴起与影响- 第一节基督教的起源和传播- 第二节伊斯兰教的起源和发展5. 第五章中世纪的欧洲- 第一节封建社会的出现- 第二节宗教改革和宗教战争- 第三节超越教权的争斗三、教学重点:1. 掌握人类起源和演变的基本知识;2. 理解中国古代史的纲要,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3. 了解帝国时代的特点和希腊、罗马古代文明的兴起与衰落;4. 了解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起源和发展;5. 理解中世纪欧洲的封建社会、宗教改革和宗教战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考;2. 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图片、视频,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3. 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4. 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通过阅读和分析文献来获取历史知识。
五、教学评价:1. 定期进行阶段性评价,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2. 组织小组讨论和展示,评价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3. 布置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4. 定期进行综合性评价,测试学生对整个历史必修一教材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建议:1. 建议学生购买岳麓版历史必修一教材,积极参与课堂上的讨论和活动;2. 鼓励学生参考相关书籍和网上资料,扩充历史知识;3.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4. 提倡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岳麓5篇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岳麓5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接下来是关于高中历史教学设计岳麓的文章,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中历史教学设计岳麓1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古希腊在神话、历史、戏剧、建筑、雕塑等方面的成就,古罗马在历史、建筑、雕塑、语言等方面的成就。
2、通过对希腊、罗马艺术的欣赏,扩大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对世界古典文化的鉴赏能力,并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和判断历史现象的能力。
认识到希腊文化是欧洲文化的摇篮,希腊罗马文化是古典文化的高峰。
而奴隶制经济的繁荣,为希腊罗马文化创造了物质条件。
3、通过对古希腊神话《荷马史诗》戏剧和历史著作等的学习,使学生明白它们不仅极具文学和史学价值,更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从而成为西方艺术创作的源泉。
通过介绍古代雕刻和建筑,使学生知道古希腊的人体雕塑至今仍是人类形体美无可企及的标本;领略古罗__筑设计的巧妙和构造的宏伟。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荷马史诗》,希腊剧作家,学者亚里士多德,罗马史学,拉丁语。
2、难点:要分门别类条理清楚。
教法设计:启发诱导法、导读法、讲授法教学步骤:导入新课欣赏视频资料古希腊、罗马的建筑、雕塑等(激发学习兴趣)在借鉴古代东方文化的基础上,古希腊人通过探索、思考和想象,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古罗马人继承发展了古希腊文化,并把它广为传播,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下面我们先来学习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一、希腊神话、《荷马史诗》(板书)1、古希腊神话由什么组成?(课前可安排积极分子搜集一些资料,上课提问时由他们回答)展示图片识记荷马(展示图片)2、欧洲最重要的长篇文学作品是什么?作者是谁?(启发)谁能讲讲你自己所知道的一些神话故事?学生根据课外见闻积极发言(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扩大了视野)3、古罗马人在史诗方面有哪些成就呢?展示维吉尔的有关资料(过渡)古希腊人在戏剧方面有很突出的成就。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一单元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1)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培养利用历史资料分析、处理的能力,通过讨论与思考,初步培养学生用历史眼光和历史意识来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采取导学教学法,通过诱导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材料相关信息,归纳总结相关历史结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论从史出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几千年前,就有了相当的完备的国家运行机制,有相当高的政治文明,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力,自豪感。
认识到中国是一个源远流长的文明古国,理解宗法制对历史和现实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一、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二、难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新课讲授:一、导入新课展示《晋祠三绝》、《晋祠三宝》的图片,提问学生该景点名称。
学生讨论得出晋祠,从而引入晋国,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最终导入西周分封制,导入本课内容。
二、讲授新课1.展示课程标准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①引导学生根据课本内容,依据已有知识储备,划分出夏商周的起止时间。
②引导学生归纳出夏朝的政治特色。
A.多媒体展示尧、舜、禹、启的头像和《史记夏本纪》的节选材料:“及禹崩,虽受益……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位,是为夏后帝启。
”--《史记·夏本纪》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大人世及以为礼。
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材料,提问学生得出夏朝政治特色一之王位世袭取代了禅让制。
B.多媒体展示《竹书记年》、《左传》和两张图片:“夏后芒三十六年作圜(huan)土……”(注:圜土即圆形的土牢)——《竹书纪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左传》昭公六年夏后氏百官。
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材料,提问学生得出夏朝政治特色之二出现社会公共权力。
C.解析概念——公共权力一般指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教案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教案教案标题:岳麓版历史必修一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针对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的教学要求,为教师提供一份详细的教案建议和指导。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历史必修一的内容,并培养其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案目标:1. 了解历史必修一的主要内容和学习目标;2.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教案步骤:第一步:课程导入1. 通过图片、视频或故事等方式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2. 提出问题或讨论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和预测本节课的内容。
第二步:知识讲解1. 介绍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和概念;2. 利用多媒体工具或实物展示等方式,生动形象地讲解相关知识;3. 引导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巩固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第三步:案例分析1. 提供相关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解读;2. 引导学生思考事件或人物的背景、原因和影响;3.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第四步:小组活动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深入研究;2. 每个小组准备一份简短的报告,并进行展示;3. 其他小组成员提问和评论,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第五步:知识总结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2. 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解答他们可能存在的问题;3. 鼓励学生思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培养他们对历史的思考和理解能力。
第六步:课堂作业1. 布置相关的课堂作业,巩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记忆;2. 可以是书面作业、小组讨论或个人思考等形式。
教学评估:1. 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2. 对学生的课堂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3. 可以进行小测验或期中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历史必修一的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1.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教材;2. 多媒体工具、图片、视频等教学辅助材料;3. 相关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案例。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一课教案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一课教案教案标题: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一课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2. 了解历史学科的发展历程和重要研究成果;3. 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4. 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1. 历史学科的定义和特点;2. 历史研究的方法和步骤;3. 历史学科的发展历程和重要研究成果。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历史学科的重要性和作用。
2. 提问学生:你们对历史学科有什么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历史?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历史学科的定义和特点。
2. 分析历史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3. 讲解历史学科的发展历程和重要研究成果。
三、示范与实践(20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历史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2. 案例分析:老师提供一个历史研究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四、巩固与拓展(15分钟)1.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历史研究成果进行展示,介绍其意义和影响。
2. 提问与讨论:老师提问学生关于历史学科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阅读相关历史学科的资料,了解更多的研究成果和方法。
2. 布置小组作业: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一份小组报告。
教学辅助手段:1. PowerPoint演示;2. 历史学科相关资料;3. 小组讨论和展示的活动安排。
教学评估方法: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2. 小组讨论和展示的成果;3. 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历史学科的研究和探索;2. 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鼓励他们深入了解历史知识;3. 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研究的方法和技巧,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希望以上的教案建议和指导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需要进一步的教案撰写或其他教育方面的咨询,请随时告诉我。
高中历史教案岳麓版

高中历史教案岳麓版【篇一: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鸦片战争》教案】《鸦片战争》教案课标要求: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两次鸦片战争过程,识记虎门销烟、火烧圆明园等历史事件以及中方与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具体内容,理解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以及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培养学生初步运用“透过现象看本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关系”等观点、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鸦片战争后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主要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依据史实推理得出结论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如果林则徐不采取禁烟运动,英国会不会发动鸦片战争?”的问题,探讨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通过不平等条约内容的综合分析,得出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通过比较学习的方法阐释“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鸦片战争中中国军民英勇不屈奋起抵抗外来侵略的斗争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高尚情操和斗争精神;并从这场民族的灾难和屈辱中,增强学生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及两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其对中国的影响;难点:对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的理解,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的把握及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开始形成。
三、【教学方法】以讲授法和比较分析法为主,辅以问题探究法教学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大家知道国际禁毒日是哪一天吗?(6月26日)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世界各国都要大规模销毁缴获的毒品,作禁毒宣传,而我们中国政府却早在6月3日就开始大规模的禁毒宣传,大家知道这是为纪念什么事件吗?生:??(虎门销烟)即1839年6月3日,林则徐把收缴的2376254斤鸦片在广东虎门镇口海滩当众销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英国一历史学家说:“如今有个趋势,人民缅怀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里的“她”指的是:B
A、斯巴达B、雅典
C、罗马共和国D、罗马帝国
2、假设某年雅典全国人口约30万,自由民约为26.8万,其中男性成年公民6.7万人,外邦人约4万人,奴隶约1万人。其中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人数是:B
1.了解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定含义。
2.学会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及其特点。
3.学会评价雅典民主政治利弊得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及其特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
2.通过评价雅典民主政治利弊得失,培养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分析理解历史现象。认识奴隶制下的雅典民主虽然有难以克服的弊端,但为人类政治文明的演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
1、展示伯利克里的一段话:
“自由的要领是人人轮番当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我们的政体确实可以被称为民主政体,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材料二:在伯利克里时期,雅典40万人中,奴隶20万,妇女与外邦人16万,他们都没有公民权,真正享有民主的公民仅4万人多人。
阅读以上材料归纳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①、与现代民主不同,仅针对公民群体而言。
②、仅是雅典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
③、本质: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结论:雅典民主制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
阅读以上材料归纳出雅典民主政治的进步性?
①、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②、民主政治有利于正确决策。
③、民主政治有利于修正错误。
④、民主有利于监督政府为公民服务。
⑤、民主有利于促进文化广泛深入发展
2、局限性:
材料一:法国现代自由主义思想家贡斯当这样评价雅典的民主:“古代人的目标是在有相同祖国的公民中间分享社会权力;这就是他们所称谓的自由。而现代人的目标则是享受有保障的私人快乐;他们把对这些私人快乐的制度保障称为自由。”
A、约26.8万B、约6.7万
C、约11.7万D、约10.7万
3.公民大会的主要职能是:A
A.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
B.审议高级公职人员的任职资格
C.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
D.制定章法
4、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C
A.所有公民的民主B.包括外邦人在内的民主
C.奴隶主贵族的民主D.奴隶也有民主权
5、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誉梭伦是“优良的改革家”,是因为梭伦C
A、推翻王权,以贵族制取而代之B、确立了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
C、实行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D、确立“陶片放逐法”最终确立民主制
6、评价雅典的民主制度?
六、教学反思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及其特点;雅典民主政治利弊得失的评价。
难点: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定含义;雅典民主政治利弊得失的评价。
四、教学策略手段
导入新课:
你知道奥运会到今天一共举办了多少届吗?
(奥运会不仅是现代社会所特有的一种体育文化景观,它也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综合实力的较量,更是一次民主的伟大盛会)
你知道近代民主起源于什么时期吗?
(近代民主政治起源于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它是怎样确立的?它又有什么特点?如何来认识它?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今天一同来学习“第6课雅典城邦的民主制度”)
新课讲授:
一、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
1、(自主探究:阅读课文“从君主制到民主制”的内容,概括说明雅典民主制的确立经历了那几个阶段?)
材料二: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就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卤莽行事带来的灾难。
材料三:虽然多数人也会犯错误,真理有时在少数人的手里,但多数人自我调节的功能一般比君主个人相对有效。
材料四:公职人员由多数人选举产生,而非君主任命,使公职人员对社会负责,并使其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
让学生归纳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人民主权—“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里,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即雅典的国家管理大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里。
轮番而治—“轮流统治与被统治”,基本原则是平等的原则,用抽签的方式,每个公民可以是统治者也可以是被统治者。)
2、主要机构(雅典民主制的运行)
机构
性质
职责
产生
公民大会
最高权力机关
审议并决定国家一切大事
成年男性均可
五百人议事会
附属机构
准备提案并主持大会;监督官员机关
审理案件,终审任职资格
抽签
(要注意各机构的职能)
三、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要注意一分为二,并强调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1、进步性:
材料一:希腊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近代西方启蒙学者和资产阶级革命家提出的三权分立和民享、民有、民治的思想,便来自于古希腊的经验。
广东省德庆县孔子中学高一历史备课教案岳麓版
第四周2012年9月24日星期二第2节
第6课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一、
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定含义;古代雅典政治民主化进程中,各个阶段的民主内容;雅典民主政治全面繁荣时期,民主政治的内容及其特点;雅典民主政治利弊得失的评价。
2、过程与方法
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
(回顾第五课古希腊城邦政体的类型与他们之间的区别,并结合课本总结雅典君主制到贵族制的制度的变化:个人专权、世袭制、终身制→集体领导、选举制、任期制)——贵族制为政体的进一步向民主制方向演化准备了条件。
2、在雅典民主制确立的过程中有哪些人物做出突出贡献?
(梭伦、克里斯提尼)
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本第24、25页总结归纳出梭伦、克里斯提尼、伯利克里三人改革的内容,详细分析陶片放逐法,并强调梭伦改革把雅典引向民主,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处于鼎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