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导游词

合集下载

连云港导游面试抗日山景区导游词

连云港导游面试抗日山景区导游词

抗日山景区导游词1、景区概况(位置、历史、获得称号、参观线路)抗日山,原名马鞍山,位于赣榆县西部苏鲁交界处,素有中国抗日第一山美誉,1941-1944年间,八路军115师教导二旅和滨海军区的广大军民曾四次兴工为死难的烈士树碑立塔,抗日上由此得名。

1982年以后,景区先后被评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十二大红色旅游景点。

景区有大小景点20多处,主体景观是抗日山烈士陵园,由纪念塔、纪念堂、纪念碑、集会广场等景点组成。

2、集会广场与碑廊(广场位置及修建时间、碑廊长度、数量、内容)集会广场是陵园的第一坡段,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多次对景区进行修整和扩建,仅2001-2002年就投资2000万元。

碑廊总长60米,共立200多块碑,碑上所刻内容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自建园以来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为陵园题写的字词诗,二十请国家省市领导为建园60周年活动题写的字词诗。

3、小沙东海战烈士冢(陈毅与陈士渠题词、小沙东海战的简介和建设)小沙东海战烈士冢两边分别是陈毅与陈士渠题词:浩气长存和英灵千秋。

1943年3月,新四军51人赴延安学习,在赣榆小沙东的黄海海面上和日军巡逻艇遭遇,发生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海战,16名干部光荣殉国,烈士们的遗体就被安葬在这儿。

小沙东海战烈士冢本来是一座土墓,后50多名战士艰苦奋战了十天时间,进行建墓,他们一手拿枪,一手拿镐,创造了敌后抗战史上的一大奇迹。

4、国际友人纪念碑(汉斯希伯简介、金野博简介)我们面前的这两座纪念碑是为纪念国际友人汉斯•希伯同志和金野博同志而立的。

汉斯.希伯同志是德国人,是一位新闻记者,一生曾两度来华,第一次是在1925-1927年间,后因“四•一二”政变蒋介石背叛革命而愤然离开。

第二次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掀起了空前的抗日热潮,深受鼓舞的希伯同志携夫人秋迪女士再次来到中国,以笔作为武器,无情地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抨击国际上的妥协政策, 1941年11月,希伯同志在随队采访途经山东大青山时遭遇敌人扫荡,壮烈牺牲,年仅44岁。

大青山纪念馆讲解

大青山纪念馆讲解

大青山纪念馆讲解
大青山纪念馆以“理想信念、鱼水情深”为主题,以大青山胜利突围战为主线,全景展示了战斗中抗大一分校学员和山东党政军机关人员不畏强暴、舍生忘死、顾全大局、英勇抗战的革命英雄事迹,诠释了英烈们坚定的信仰、必胜的信念、崇高的理想和沂蒙军民生死与共、水乳交融的鱼水深情。

布展过程中,注重深入挖掘战斗中年轻抗大学员浴血奋战、军民团结一心的典型事例和革命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并大量采用历史图片、实物、多媒体沙盘、视频、油画、雕塑、场景复原、陶艺长廊等各种展陈手段,还原了历史的真实,增强了直观性,极具感染力。

青色之山与红色之旅导游词

青色之山与红色之旅导游词

青色之山与红色之旅导游词九峰山乘车从土默特右旗萨拉齐顺路镇往东北行约10公里,就可看到一座主峰丘陵区2338米的山峰,这就是九峰山。

因九座巍峨挺拔依次增高九间的山峰相连而得名,是大青山最奇秀的旅游胜地。

其总面积460多平方公里,由东九峰、西九峰、大西梁、杆林背、羊背山等大小美山峰和美岱沟、水涧沟、香桂铺沟等沟堑组成。

九峰山为东西走向。

南缘以巨大的断层与土默川截然分开,北缘以起伏的丘陵与内蒙古高原相接。

中间被东西埃唐佩县步向的香桂铺沟分为地形迥然不同的南北两部分:南部山势蜿蜒起伏、绝壁峥嵘、峰峦陡峻,沟壑弯曲深邃,大的沟里流水湍急奔涌,小壑中碧泉清澈见底。

九峰山位于阴山山脉前半段,雄居土默川平原之北,重峦叠嶂、翠绿欲滴、鲜花野草、争奇斗艳,风景十分秀丽。

九峰山不仅大小山峰峭壁峙立,雄奇伟岸;就是峡谷沟壑,溪流大峡谷也很有特点。

特别是以东区针叶林为主的原始“森林岛”有着十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九峰山的溪流泉水,甘甜明净,是没有被现代工业污染的自然风水宝地。

九峰山山幽水秀、树木青翠、鸟鸣虫啭、溪水潺潺,仿佛是一处宁静秀丽的与世隔绝。

从群峰争雄的态势,可以看出九峰山的神气;从古柏森森,可以想见那原始森林的博大茂盛;从危石咽流,季节性的“瀑布”和奇特的“石湖”,也可以推测金足草曾经有过的“汪洋”。

每到夏秋之际,这里就是色彩缤纷的百花园,游人登上峰顶不仅可以远眺山川秀色,还可以展示出林海松涛,尽享大自然之美。

九峰山险峰众多,从一峰到九峰,山山有特色,峰峰有造型,低的小巧玲珑,高的巍峨壮观。

特别是“波光潋滟”的石湖,“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一线天,以及活灵活现、五彩缤纷的卧佛峰、麒麟峰、独树峰,更是美不胜收、引人入胜,让人浮想联翩。

险峰多,怪石也多,能真正让人则领略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顶门石”有惊无险,“巨屋石”高不可攀,“磨盘石”悬而不落,“双人石”联袂耸立,“镜子石”平滑高大,“板材石”千层百叠,“五色石”彩练当空……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导游词范文9篇

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导游词范文9篇

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导游词范文9篇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导游词范文 1万盛石林位于万盛区南天乡境内,万盛石林距重庆市区165千米,距万盛城区20千米。

万盛石林系我国第二大石林,面积10平方千米。

它形成于奥陶系,是我国最古老的石林。

万盛石林属喀斯特地貌特征,形态多柱状型,其次为蘑菇型,主要有剑峰石、石鼓、石塔、蘑菇石、石芽等形态。

石林群峰壁立,千姿百态。

石头多形似飞禽走兽,被地质学家称为天然石造的"动物乐园";亦或似田园阡陌,炊烟袅袅,清泉碧池,悬崖飞瀑,景象瑰丽动人。

主要景点有天门洞、神女峰、香炉山、巨扇石、地缝一线天、化石、石鼓、将军石等百余处。

万盛石林生动地展示了若干万年前四川盆地的造山运动,有较高的科学考察价值。

万盛石林距万盛城区23公里,是由地表石林、地下溶洞、地缝一线天、瀑布、森林、田园、古墓等组成的综合性很强的景区,总面积10平方公里。

地表石林处于侵蚀、溶蚀中低山区,地貌形态属峰丛谷地,喀斯特地貌出露明显,成岩年代距今约4.6亿年,是中国最古老的石林。

形态以柱状型为主,蘑菇型次之。

主要有剑峰石、石鼓、石塔、石扇、石芽等。

景内石峰林立、千姿百态,悬崖飞瀑,林木苍翠,田园阡陌。

尤其是依山环抱的石芽竟相峥嵘,形似各种动物,奇形怪状,惟妙惟肖,有石虎、石狮、石牛、石鱼、石龟等,地质专家称之"天然石造的动物乐园"。

万盛石林主要景点有香炉山、情侣石、万马奔腾、巨石扇、石鼓、天门洞、将军石、卧虎岗、巨佛像、地缝一线天及动植物化石。

其中地缝一线天全长200余米,深30米,缝壁陡峭,形如刀切,天成一线,目眩心惊,显示出石林景观独有的灵性。

万盛石林每日8:00于重庆火车站乘旅游列车到万盛;南坪汽车站乘327路汽车到万盛,再转乘游览专线汽车可直达石林。

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导游词范文 21920xx年8月22日,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就诞生在这里。

这座具有浓郁川东风情的农家三合院,被当地的老百姓亲切称为“邓家老院子”,故居座东朝西,由东、南、北三组单层建筑组成,整个院子占地833.4平方米,共17间房屋,悬山式木结构小青瓦屋面,穿斗式承重体系,其工艺精湛,风格独特,是典型的川东民居建筑。

呼和浩特大青山导游词(四篇)

呼和浩特大青山导游词(四篇)

呼和浩特大青山导游词各位团友,大家好,大青山是阴山山脉的中段,东西绵延____余里,南北宽百余里。

我们即将前往大青山革命根据地参观游览,缅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

大青山革命根据地位于阴山腹地的崇山峻岭之间,在这里为我国抗日战争填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青山根据地的革命历史是中共党史重要而特殊的一笔。

它把党的理想、主张开始较早地传播在内蒙古的中西部地区,包括今天的包头市、土右旗、固阳县,包括呼和浩特市的土左旗,武川县以及乌兰察布市的卓资县、四子王旗等地。

大青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不仅在抗日战争期间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而且鼓舞了内蒙古地区各民族的抗日豪情。

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党的民族政策和党的民族干部在这里得到了实践的历练和培养。

今天各民族团结进步,和睦相处的大好局面都应该与大青山的红色火种有关。

走进大青山根据地的中心地带武川县,“革命老区人民欢迎您”的县门横标雄伟耀眼。

老区人民发扬吃苦耐劳、勇敢献身的“老区”精神,正在进行新一次的“绿色革命”――退耕还林还草,封围转移,保护生态,建设秀美山川;并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建设中国的马铃薯基地。

现在,我们沿过去游击队伏击日寇的山区公路进山,过去的战场现在已经是宽畅的一等级柏油公路,两边过去光秃秃的山坡现在已草木繁茂。

从____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老区人民以“暂时牺牲收入,增加、换取长远山川秀美”的奉献精神进行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生态移民。

他们少养羊、少种地、多种树、多种草,发展生态种植业和养殖业。

目前,全县____%的耕地已退出来种草、种树。

武川现在是中国第一大无公害绿色马铃薯基地。

今年全县的马铃薯种植面积达____万亩,产量达____亿公斤。

“塞外高原”牌的无公害马铃薯畅销全国大中型城市的超市、批发市场。

武川还是保健粮种莜麦(裸燕麦)的主要产地之一。

〔建立根据地〕____年____月____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了全面的军事进攻。

____于____月下旬在陕北洛川召开了扩大会议,确定在敌后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使游击战争担负起配合正面战场、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任务。

忆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不能忘却的岁月

忆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不能忘却的岁月

忆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不能忘却的岁月
不能忘却的岁月
——忆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下)
市民在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展览馆参观。

记者施佳丽摄
70年,25550个日日夜夜。

青山巍峨,抗战精神永不磨灭;世事变迁,烽火岁月难以忘却。

“当时,村里人都被抓去给日本人修路,每天只给吃两个窝头。

有一次,鬼子进村扫荡,全村50多人被打死打伤。

”今年91岁的王荣华是武川县唯一在世的老八路,说起这些,老人记忆犹新。

在那国破家亡的年代,没有父母的王荣华日子十分艰难。

1940年春天,王荣华遇到了一位名叫“二丑子”的八路军,后来王荣华成了“二丑子”的交通员。

“二丑子”高度近视,王荣华就是他的“望远镜”。

大青山突围战役故事

大青山突围战役故事

大青山突围战役故事
今天我给您唠唠大青山突围战役的故事。

那时候啊,咱的抗日根据地就像一块宝贝,被小鬼子给盯上了。

大青山这块地方,那可是有咱们好多的抗日力量呢。

当时的情况特别紧急,小鬼子纠集了一大堆人马,像一群饿狼似的扑向大青山。

咱们的战士可没怕,虽然装备啥的比鬼子差一些,但那股子战斗的劲儿可足了。

在突围的时候啊,那战斗真是激烈得不得了。

咱们的战士一边要跟鬼子面对面地拼刺刀,一边还得护着根据地的老百姓。

你想啊,这就像一个大家庭遇到了强盗,男人们得又保护家人又跟强盗搏斗。

有好多战士特别英勇。

我听说啊,有的战士子弹打光了,就拿着石头、木棍跟鬼子干。

那场面,就像是古代的勇士一样,虽然看着有点悲壮,但是特别提气。

而且啊,大青山的地形很复杂,这既是好事也是坏事。

好事呢,就是咱们可以利用地形来打游击,给鬼子来个出其不意;坏事就是,有时候自己人也容易在这复杂地形里走散。

在战斗中,还有很多感人的事儿。

比如说,战士们会优先保护那些受伤的战友和老百姓,哪怕自己面临更大的危险。

有个战士为了让老百姓安全撤离,一个人挡住了鬼子的进攻,最后壮烈牺牲了。

经过一番苦战,咱们的部队终于突围出去了一部分。

虽然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这次突围也让小鬼子知道了咱们中国人不是好惹的。

就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你要是惹毛了它,它可是会咬人的。

这场战役也成了咱们抗日史上特别壮烈又值得铭记的一段历史,让咱们永远记住那些英雄们的英勇无畏。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旧址解说词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旧址解说词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旧址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来自革命老区武川县的讲解员苏雅洁。

绵延千里的大青山峰峦叠翠,气象万千,在那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年代里,它与高高井冈、巍巍太行一样,曾有多少革命志士以这里为根据地,同敌寇进行了殊死的斗争。

值此新中国60华诞之际,让我们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走进素有“大青山抗日根据地中心地带”之称的武川县,追寻那段由鲜血铸就的历史。

位于武川县境内大青山深处的得胜沟,曾是当年八路军大青山支队司令部、绥远省委、省行署机关的驻地,被人称作“塞外小延安”。

1938年5月14日,党中央、毛主席给在晋西北的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八路军120师师长贺龙、政委关向应发出电文:“在平绥路以北沿大青山脉建立游击根据地甚关重要,请你们迅即考虑此事”。

贺龙师长根据毛主席的指示,认真调查了大青山区的地形,随即选派120师358旅715团和师直骑兵连组成大青山支队,由李井泉任司令员兼政委,姚喆任参谋长,于1938年8月,从山西五寨出发,突破敌人重重封锁和堵截,两次北上,于9月1日越过平绥铁路,胜利挺进大青山,开辟了得胜沟等抗日根据地。

从此这个山环水绕的小小山寨,在四周山脚下挖出一排排土窑洞,搭起一间间小茅庵,巍巍大青山燃起了熊熊的抗日烽火:夜袭陶林镇、攻克乌兰花、激战马场梁、伏击蜈蚣坝、保卫井尔沟、血战韩庆坝……大青山支队犹如一把锋利的钢刀直插敌人的心脏,仅用了3个多月的时间,就开辟了绥中、绥西、绥南三块游击区,把红色革命的种子播洒在大青山南北。

距武川县得胜沟乡政府20公里的得胜沟,那里山大沟深,地形险要,易守难攻。

现有司令部、卫生队、教导队、电台等遗址,李井泉、姚喆、黄厚、杨植林等领导人住过的窑洞和办公用的石磨、树墩。

存有八路军作战使用过的电台、战刀、手榴弹、马镫、火盆等珍贵文物.司令部旧址是三间低矮的窝棚,中间一扇门,西边墙上各开一个二尺左右的大户牖,门前一扇废石磨,一个树墩,这就是当年司令部的全部陈设.在那艰苦的岁月里,司令部的领导同志就是在这里住宿、开会并指挥作战.1964年被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导游词
各位团友,大家好,大青山是阴山山脉的中段,东西绵延700余里,南北宽百余里。

我们即将前往大青山革命根据地参观游览,缅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

大青山革命根据地位于阴山腹地的崇山峻岭之间,在这里为我国抗日战争填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青山根据地的革命历史是中共党史重要而特殊的一笔。

它把党的理想、主张开始较早地传播在内蒙古的中西部地区,包括今天的包头市、土右旗、固阳县,包括呼和浩特市的土左旗,武川县以及乌兰察布市的卓资县、四子王旗等地。

大青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不仅在抗日战争期间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而且鼓舞了内蒙古地区各民族的抗日豪情。

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党的民族政策和党的民族干部在这里得到了实践的历练和培养。

今天各民族团结进步,和睦相处的大好局面都应该与大青山的红色火种有关。

走进大青山根据地的中心地带武川县,“革命老区人民欢迎您”的县门横标雄伟耀眼。

老区人民发扬吃苦耐劳、勇敢献身的“老区”精神,正在进行新一次的“绿色革命”——退耕还林还草,封围转移,保护生态,建设秀美山川;并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建设中国的马铃薯基地。

现在,我们沿过去游击队伏击日寇的山区公路进山,过去的战场现在已经是宽畅的一等级柏油公路,两边过去光秃秃的山坡现
在已草木繁茂。

从20XX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老区人民以“暂时牺牲收入,增加、换取长远山川秀美”的奉献精神进行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生态移民。

他们少养羊、少种地、多种树、多种草,发展生态种植业和养殖业。

目前,全县60%的耕地已退出来种草、种树。

武川现在是中国第一大无公害绿色马铃薯基地。

今年全县的马铃薯种植面积达66万亩,产量达8亿公斤。

“塞外高原”牌的无公害马铃薯畅销全国大中型城市的超市、批发市场。

武川还是保健粮种莜麦(裸燕麦)的主要产地之一。

〔建立根据地〕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了全面的军事进攻。

中共中央于8月下旬在陕北洛川召开了扩大会议,确定在敌后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使游击战争担负起配合正面战场、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任务。

随后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下辖115、120、129三个师。

其中120师开辟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

1938年5月14日,毛泽东给在晋西北的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八路军120师师长贺龙、政委关向应发出电报:在平绥铁路以北沿大青山脉建立游击根据地甚关重要,请你们迅即考虑此事。

于是贺龙同志认真地调查了大青山区的情况。

当时曾有人说“山西是八路军的根据地,吕梁山、太行山如人之双臂,紧揽中原,而阴山如人之颈背”,真是一语中的。

根据党中央、毛主席
的战略决策和部署,八路军120师于1938年6月下旬组建了大青山支队,这支部队由精锐358旅的715团和师直属的一个骑兵连组成。

由李井泉任支队司令兼政委,姚喆(zhé)任参谋长,彭德大任政治部主任。

支队多数指战员经历过红军长征锻炼,共产党员约占三分之一,是一支具有较高政治和军事素质的部队,可以说是大浪淘沙、千锤百炼的钢铁之师。

因为支队长姓李,所以这支部队又称李支队。

1938年8月,八路军大青山支队和有关抗日组织工作人员约2300多人,从山西五寨出发,突破敌人重重封锁和堵截,经过两次北上,于9月1日越过平绥铁路,胜利挺进大青山,在面铺窑子与在那里坚持武装抗日的蒙汉抗日游击队胜利会师。

从此,中国共产党在此建立了抗日根据地,把红色革命的种子播撒在大青山南北。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掀起了伟大的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在归绥一带坚持地下斗争的杨植霖、刘洪雄、高凤英等蒙汉共产党员,毅然组织起一支“蒙汉抗日游击队”,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进攻,鼓舞了绥远敌占区蒙汉各族人民的抗日信心。

八路军挺进大青山后,在敌强我弱,环境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迅即开展了灵活多变、机智勇敢的游击战争。

在蒙汉各族人民的支持下,仅用3个多月的时间,就开辟了绥中、绥西和绥南三块游击区组成的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

与此同时,绥远地区匪盗猖獗,象日寇一样蹂躏百姓,李井泉作出“剿灭土匪、为民
除害”的决定,对恶贯满盈的土匪采取主动出击,解救了被掠来的妇女数百人。

老百姓对此感恩不尽,有的人家甚至供起“八路军神位”。

1938年12月,八路军大青山支队主力部队转向冀中,只留下一个营在大青山坚持游击战争。

根据大青山地区的地理环境和对敌斗争的需要,大青山支队逐步由步兵改进装备而成为骑兵,建成了八路军第一支铁的骑兵部队。

在敌强我弱、环境艰苦的情况下,多次粉碎了日军的大“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摩擦”。

到1940年2月,部队共与敌人进行战斗120余次,击毙日伪军1500多人,俘虏500余人,兵力逐步扩大到了三个团,创造了开展敌后骑兵游击战争的丰富经验。

1940年,李井泉同志回延安汇报工作,姚喆担任代支队司令,开始领
导根据地党政军全面工作。

姚喆以英勇善战著称,人称“姚一刀”。

1945年,党中央为加强大青山地区的抗日力量,派奎璧、白成铭、郑天翔、杨植霖等大批蒙汉干部北上。

7月,派乌兰夫回到绥远,成立了中共绥蒙区委员会。

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保卫了陕甘宁边区的北门户,扩展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外翼,为保卫晋西北根据地,为争取中华民族独立、自由、解放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同时,游击队发动当地各族群众,传播革命理想,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和党的优秀民族工作干部。

新中国成立后,一大批干部献身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
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复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创建与巩固,绥远敌占区党的组织和政权建设也得到了很大发展,为大青山抗日游击战争的最终胜利,提供了组织保证和政权基础。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牵制和粉碎了日本侵略军南下、西进,以形成对陕甘宁边区包围的计划,点燃了大青山地区蒙汉各族人民抗日斗争的烽火;同时为打通国际红色交通线创造了条件,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烽火遍燃〕在领导大青山抗日游击战争的同时,党还继续领导了内蒙古其他地区的抗日武装斗争。

党领导的内蒙古地区的抗日武装,就其规模来说并不算大,力量也不算强,但它在牵制和阻击日本侵略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对组织蒙汉各族人民团结抗日,坚定人民群众的抗日信心,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位于武川县境内大青山深处的得胜沟,曾是当年八路军大青山支队司令部驻地,被人们亲切地称作“小延安”、“老根据地”。

这里的父老乡亲曾与八路军相依为命,并肩战斗,经历了战火硝烟的洗礼,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了解,在地理环境上,得胜沟群山紧抱,流水环围;沟深谷险,峰回路转,是难得的天然屏障。

西南端的“钻天沟”林木参天,是当年李井泉政委和无线电的隐蔽处,通过这红色电波可直接与延安的党中央取得联系,布署战略,执行指挥。

而东西两头能与红色据点井儿
沟和八区政府相通。

这里是大青山的心腹地带,是易守难攻的理想战略要地。

1964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把得胜沟列为全区重要革命文物纪念地。

先后修复了大青山支队司令部驻地、八路军讲堂、警卫连、卫生队、炊事班伙房、后勤部等旧址,李井泉司令员故居、姚喆的窑洞、电台、“郝区(武归县某区郝秀山为区长)政府”等革命历史遗址、遗迹,还有八路军办公、作战使用过的珍贵历史文物。

并树大理石碑铭文纪念,新建了“革命斗争陈列室”,收藏着当年斗争的遗物及照片史料等。

在这里可供人们观仰遗迹实物,再现当年老一辈革命者在大青山区浴血奋战的战斗历程。

整个景区可谓集历史、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融教育、观光、休闲、游乐于共享。

随着全县珍贵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不断加深,建设的步伐也逐步加快。

自1998年开发建设以来,得胜沟、李齐沟两地的革命遗址、遗迹修复重建,恢复了原貌:距得胜沟司令部十公里的蘑菇窑村建成了呼和浩特市爱国主义革命教育基地。

让大家在工作、学习、休闲之余,来这里凭吊先烈、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20XX年初,大青山抗日根据地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100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结束语〕“忆往昔峥嵘岁月我们踌躇满志,展未来光辉前景我们任重而道远”,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在向人们昭示历史,同时也在鞭策着人们,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保卫和建设好我们来之
不易的家园,通过全民族的不断努力,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信朋友们这次大青山抗日根据地之游,一定受益匪浅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