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

摘要:道路工程的质量问题是市政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阶段的施

工过程都会对最终的工程质量有所影响,文章主要从实际工程经验出发,介绍了

一些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以及如何去克服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道路工程;质量监控;改进措施

1 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问题

1.1 路基施工的问题

道路土基不仅是道路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还是道路的基础。施工过程中,一般会出现

路基不均匀沉降。沉降有两种:一种是承载力不足的天然地基,另一种是压缩后路基的沉降。在道路施工过程中,这些问题主要表现有:(1)没有处理沟槽内的残留水就回填或只顾进度,对于不符合标准的土路基不修整,也没有注意盲沟及排水设施,造成回填土的水量过高。(2)用没有标准夯实或压实的土进行回填。(3)施工人员没按标准操作,对于路基横坡的

整理和碾压比较随意,随便用挖机整理和推土机碾压,就拿结构材料铺路面。(3)没有对

废旧的原混凝土旧料进行完全破碎处理,而致使大块的回填旧料有缝隙。

1.2 路面质量的问题

沥青材料和沥青具有热软冷脆的特点,常作为胶结斜的沥青面层,在实际的沥青路面上

有经常出现下面几种问题:(1)由于啃边,边缘逐渐缺失,有长有短,使路面宽度缩减。(2)高低起伏的路面。在行车不断撞击中使沥青分布不均匀形成的油垄不平整;在行车中,如果基层强度不足,就会有坑槽;壅包,是由于面层与基层粘结差或面层较薄形成。(3)

不合格的接缝处理。施工路面的各种缝都需要标准压实,否则会有松散、裂缝和台阶产生。(4)施工过程中沥青用量和粒料的搭配,都会影响到路面的基本路况,如造成行车道产生

泛油现象,路面不够粗糙,还有不太抗滑等。

2 质量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2.1 施工人的因素

人是施工过程中的主体,对于质量的产生十分重要。在施工的全程中,从经理到施工员工,他们每个人的专业素养和质量意识对于道路工程的质量形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目前存在的问题有:在工程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分包及转包现象出现频繁;施工方没

有比较严谨的质量保证系统和质量监控手段,并且缺乏质量意识;在工程投标时,大多数情

况使用资质投标;中标单位与分包单位缺乏技术管理方面的沟通,技术工和指导人员施工经

验不足,从而导致整个施工体系混乱,工程的质量不符合标准!

2.2 质监体系不完善

质监体系即质量监控体系,质监体系不完善的原因有:一、工艺没有按标执行。例如在

基层施工中会出现没有压实就回填的情况。二、管理材料方面欠缺经验。如沥青混泥土比例

不对或者油石比例控制不当,还有使用不符合标准、劣质的材料,都会对路面质量造成或大

或小的影响。用质量不好的矿料,压碎值及石料变异大、抗压强度差,或细长扁平颗粒成分

太多,使得路面质量离散大,就可能有裂缝、塌陷等问题;三,在施工中没有对填料进行很

好技术把关工作,还有没有完善工程中的措施等产生的质量问题。由于施工方偷工减料,未

按标准进行操作,路面施工未夯实合格,最终导致混泥土漏振、路面裂开等。

3 工程质量问题及其改进方法

3.1 严谨管理体系

人在工程项目中处于主题地位,既是项目的控制者,又扮演着质量的创造者。最终的管

理也就是对人进行管理,分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业主方面考虑,不仅要提高施工项目人员

的专业素养、技术水平和责任意识,而且还要再管理上进行改进,让整个管理体系更加严谨、每个流程严格程序化执行。另一方面是施工方,第一,有人就要严格进行制度管理,我国法

律有规定“公路工程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实行质量终身责任制”,也就是说项目要有健全的质量

管理体系,人在施工中要明确岗位职责,要有质量意识;要将工程质量考核与岗位责任制提

到整个体系中的首要位置来,并且人与人之间要加强管理,进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验工作。

第二,对人的教育。人是项目运转的核心,只有对人进行质量意识教育,提升人的责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