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传承孝道”主题教育活动总结
孝道文化进校园活动总结9篇

孝道文化进校园活动总结9篇第1篇示例:孝道文化进校园活动总结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被视为中华文化的核心。
为了弘扬孝道文化,让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明白孝道的重要性,许多学校都开展了孝道文化进校园活动。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学校也开展了一系列孝道文化进校园活动,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孝道文化,提升他们的文化修养和道德素养。
本次孝道文化进校园活动以“传承孝道文化,弘扬中华美德”为主题,分为讲座、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社会实践等多个环节。
在讲座环节中,我们邀请了孝道文化专家为学生讲解孝道的内涵和意义,引导学生明白孝道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性。
这些专家不仅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更有着实践经验,他们用生动的事例、感人的故事让孩子们深受启发和鼓舞。
在主题班会上,班级组织了关于孝道的小型讨论和分享活动,让学生之间能够交流感悟和体会。
每个班级都设计了不同的主题,比如“我的孝道故事”、“我和父母的感情”等,学生们在主题班会上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孝道体会,也更好地理解了孝道文化。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孝道文化的积极性,我们组织了孝道演讲比赛。
学生们通过自身对孝道的理解和感悟,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向同学们呈现孝道的魅力。
比赛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一次展示,更是对他们理解孝道文化的检验和验证。
我们还组织了一次孝道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走出校园,将孝道的理念付诸实践。
学生们去养老院慰问老人、去贫困山区帮助困难家庭等,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感受到孝道行为的温馨与力量。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更让他们亲自体验到孝道行为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通过这次孝道文化进校园活动,学生们深刻了解了孝道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懂得了珍惜家庭、尊敬长辈的重要性。
活动也增强了学生们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激发了他们的爱心和热情。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相信学生们已经在心灵深处种下了孝道文化的种子,将自觉地践行孝道,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这次活动带给学生的影响,学校将继续加大对孝道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将孝道文化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让孩子们真正学懂、懂得、懂得用,并通过自己的行为让孝道文化的种子开花结果。
小学孝亲活动总结发言(3篇)

第1篇大家好!在这美好的时光里,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参与了这次小学孝亲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同学们的孝亲意识,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去关爱我们的父母,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此,我谨代表全体同学,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发言。
一、活动背景自古以来,孝道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孝敬父母也是我们每个人应当践行的道德准则。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同学对孝亲的认识和理解逐渐淡化,甚至出现了一些不孝的现象。
为了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孝亲观念,我们学校举办了这次小学孝亲活动。
二、活动内容1. 主题班会:各班级开展主题班会,通过观看孝亲视频、讲述孝亲故事、讨论孝亲话题等形式,让同学们深刻理解孝亲的意义。
2. 家访活动:老师们深入学生家庭,与家长交流学生在校表现,共同探讨如何培养孩子的孝亲意识。
3. 实践活动:同学们利用周末时间,回家为父母做家务、陪父母聊天、给父母按摩等,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孝敬。
4. 演讲比赛:同学们以“孝亲”为主题,进行演讲比赛,展示自己对孝亲的理解和实践。
5. 家长座谈会:邀请部分家长参加座谈会,共同探讨如何培养孩子的孝亲意识,促进家校共育。
三、活动成果1. 提高了同学们的孝亲意识: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对孝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纷纷表示要从小事做起,关爱父母,传承孝道。
2. 促进了家校共育:此次活动让家长和老师更加关注孩子的孝亲教育,形成了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3. 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各班级在活动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4. 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孝亲活动让校园充满了温馨和谐的氛围,为同学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四、活动不足与改进1. 部分同学对孝亲的认识不够深刻,活动效果有待提高。
今后,我们将加大宣传力度,让孝亲观念深入人心。
2. 活动形式较为单一,部分同学参与积极性不高。
今后,我们将丰富活动形式,提高同学们的参与度。
3. 家访活动覆盖面不够广,部分家长参与度不高。
小学重阳节孝亲敬老活动总结6篇

小学重阳节孝亲敬老活动总结6篇第1篇示例:本文通过对小学重阳节孝亲敬老活动的总结,旨在回顾活动过程,总结经验,展望未来,为促进家庭和睦、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做出贡献。
一、活动回顾小学在重阳节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孝亲敬老,共度重阳”的活动,全体师生积极参与。
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家庭联欢会、文艺表演、手工制作、讲座等环节。
活动中,学生们与家长们共同参与各种亲子互动环节,学校工作人员为活动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和协助。
活动中迎来了嘉宾们的到来,他们为活动增色不少,也为参与者开拓了新的视野。
二、活动经验总结1.组织精心:学校在活动前制定了详尽的方案,明确各个环节的具体安排,并邀请专业人士提前指导。
活动过程中,工作人员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确保活动的有序进行。
2.互动设计:活动中设计了各种亲子互动环节,使参与者更好地融入活动,增强了活动的参与感和互动性,也使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更加融洽。
3.文化传承:活动中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通过讲座等形式向学生传授孝道以及中华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意识。
三、未来展望1.拓展活动内容:未来的活动可进一步增加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如书法、绘画、民俗表演等,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重阳节的含义。
2.加强家校互动:未来的活动中可以加强家长参与,营造浓厚的互动氛围,促进家庭和睦,加深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3.持续举办:未来学校可将这一活动定期举办,让更多的学生和家长参与形成习俗,促进文化传承。
通过这次活动的总结,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在活动中展现出的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美德,也看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温暖和谐。
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促进家庭和睦,培养出更多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愿我们的未来更加美好!第2篇示例:小学重阳节孝亲敬老活动总结近日,我校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重阳节孝亲敬老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增强了孩子们对家庭的关爱和尊重。
下面就让我们来总结一下这次活动的情况吧。
小学生孝亲敬老活动总结(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尊敬老人、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弘扬这一优良传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我校特举办了“孝亲敬老”主题系列活动。
通过此次活动,旨在让小学生们深刻理解孝亲敬老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关爱老人、尊敬长辈的良好品质。
二、活动目的1.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使他们认识到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老人,学会关爱和尊敬长辈。
3. 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感恩和回报。
三、活动时间2022年10月1日至10月31日四、活动内容1. 主题班会:各班级开展“孝亲敬老”主题班会,通过观看视频、讨论交流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孝亲敬老的意义。
2. 家访活动:各班级组织学生回家看望长辈,了解长辈的生活状况,表达对长辈的关爱之情。
3. 制作感恩卡:学生亲手制作感恩卡,写上对长辈的祝福和感谢之情,表达对长辈的敬意。
4. 开展敬老志愿服务:组织学生到社区、养老院等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老人提供陪伴、清洁、娱乐等服务。
5. 演讲比赛:以“孝亲敬老”为主题,开展演讲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表达自己对孝亲敬老的理解和感悟。
6. 亲情互动游戏:组织亲子活动,让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游戏,增进亲子关系,体验家庭温暖。
五、活动过程1. 主题班会:各班级按照学校要求,认真组织开展了“孝亲敬老”主题班会。
在班会中,同学们通过观看视频、分享故事等形式,了解了孝亲敬老的重要性和意义。
2. 家访活动:各班级积极响应学校号召,组织学生回家看望长辈。
学生们为长辈准备了礼物,陪长辈聊天、做家务,表达了对长辈的关爱之情。
3. 制作感恩卡: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亲手制作了感恩卡,写上了对长辈的祝福和感谢之情,表达了对长辈的敬意。
4. 开展敬老志愿服务:学校组织了志愿者队伍,到社区、养老院等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学生们为老人提供了陪伴、清洁、娱乐等服务,让老人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
5. 演讲比赛:各班级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演讲比赛。
2024年小学“传承孝道”主题教育活动总结范文

2024年小学“传承孝道”主题教育活动总结范文一、活动背景和目的在现代社会中,尊老敬老、孝敬父母的观念逐渐淡化,孩子们缺乏对孝道的认知和传承。
为了弘扬传统美德,培养孩子们的孝敬之心,我校特举行了一次主题为“传承孝道”的小学生教育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1. 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中的孝敬之心;2. 加深学生对孝道的理解,激发他们亲近家庭、关爱父母的情感;3. 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二、活动安排和内容1. 孝道知识讲座:请学校的心理老师和相关老师,向全体学生进行孝道常识的讲解,通过讲座使学生了解到孝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孝心成长计划:校园内设置了“孝心成长计划”展板,鼓励学生记录自己每天的孝心行动,每个月最有孝心的学生将获得奖励。
3. 孝亲爱心手工:学校组织了一次手工制作活动,让学生们制作一份特别的礼物送给自己的父母或长辈,表达孝敬和爱心。
4. 家访活动:学校安排家委会的家长代表与老师一同进行家访活动,了解学生在家庭中与父母的互动情况,并与家长共同探讨如何加深亲子关系。
5. 孝道演讲比赛:学校组织了孝道演讲比赛,鼓励学生通过演讲表达自己对孝道的理解和想法,激发学生对孝敬父母的情感。
6. 动人的故事分享:学校邀请了一些孝道感人的故事讲述者,与学生分享这些故事,给予他们正面的感受和启发。
三、活动效果和成果1. 提高了学生的孝敬意识: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学生们对孝道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他们意识到孝敬父母是一种美德,开始主动关心和照顾家人,表现出更多的孝心和爱心。
2. 加深了学生与家人之间的情感:通过家访活动,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更加畅通,促进了亲子关系的发展。
学生们也积极参与了制作礼物和表演等活动,增进了亲情。
3. 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在活动中,学生们需要与同学合作完成任务,相互协作,展现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4. 培养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通过学习孝道常识和传统文化,学生们对中华传统价值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进一步热爱传统文化,树立起对传统美德的认同感。
小学孝亲敬长活动总结(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孝心、爱心和责任感,我校于2021年开展了以“孝亲敬长,从我做起”为主题的小学孝亲敬长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孝亲敬长的快乐,培养良好的家庭美德。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孝亲敬长的意义,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2. 培养学生关爱父母、尊敬长辈的优良品质;3. 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促进家庭和谐;4.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三、活动内容1. 开展孝亲敬长主题班会各班级开展了以“孝亲敬长”为主题的班会,通过观看孝亲敬长视频、讲述孝亲敬长故事、讨论孝亲敬长心得等形式,让学生深刻理解孝亲敬长的内涵。
2. 开展孝亲敬长征文活动学校组织开展了孝亲敬长征文活动,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实际,用文字表达对父母、长辈的感激之情,弘扬孝亲敬长美德。
3. 开展孝亲敬长手抄报比赛各班级组织学生制作孝亲敬长手抄报,通过绘画、文字等形式,展示孝亲敬长的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4. 开展孝亲敬长实践活动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孝亲敬长实践活动,如为父母洗脚、为长辈捶背、为家人做饭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孝亲敬长的快乐。
5. 开展孝亲敬长亲子活动学校组织开展了孝亲敬长亲子活动,如亲子游戏、亲子手工制作等,增进亲子感情,弘扬家庭美德。
四、活动成果1. 学生对孝亲敬长的认识更加深刻,家庭观念得到加强;2. 学生的孝心、爱心和责任感得到提高,家庭和谐度明显提升;3. 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基础;4. 家长对学校举办的孝亲敬长活动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活动富有教育意义。
五、活动反思1. 活动形式多样化,但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2. 活动内容丰富,但部分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需根据学生需求进行调整;3. 活动组织过程中,部分环节出现时间安排不合理、场地安排不充分等问题,需在今后的活动中加以改进。
孝老爱亲活动总结小学(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在我国,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为进一步弘扬孝道文化,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我校于2021年开展了“孝老爱亲”主题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培养孝老爱亲的良好品质。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孝老爱亲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2. 培养学生关爱父母、关爱长辈的优良品质;3. 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4. 促进家校合作,共同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三、活动内容1. 开幕式在开幕式上,学校领导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强调了孝老爱亲的重要性,并对本次活动提出了期望。
随后,各班级代表进行了庄严的宣誓,表示将积极参与活动,践行孝老爱亲。
2. 主题班会各班级围绕“孝老爱亲”这一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班会活动。
活动内容包括:(1)观看孝老爱亲宣传片,了解孝老爱亲的典型事迹;(2)分享孝老爱亲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3)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孝老爱亲的实践过程;(4)开展“我为父母做件事”活动,让学生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爱。
3. 家庭亲子活动学校组织开展了“亲情相册”制作活动,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回忆家庭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此外,还开展了“我为父母做顿饭”、“我为父母洗次脚”等亲子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家庭温暖,培养孝老爱亲的品质。
4. 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开展“关爱空巢老人”活动。
学生们为老人送去温暖,陪伴老人聊天、散步,帮助老人解决生活中的困难,用实际行动践行孝老爱亲。
5. 评选“孝老爱亲”优秀学生学校开展了“孝老爱亲”优秀学生评选活动,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进一步弘扬孝老爱亲的优良传统。
四、活动成果1. 学生们对孝老爱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家庭观念得到增强;2. 学生的关爱父母、关爱长辈的优良品质得到提升;3. 家校合作取得良好效果,家庭氛围更加和谐;4. 学校的德育工作得到进一步巩固,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了基础。
小学“传承孝道”主题教育总结

小学“传承孝道”主题教育总结第一篇:小学“传承孝道”主题教育总结小学“传承孝道”主题教育总结小学“传承孝道”主题教育总结为了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大甸子小学少先队组织开展了“传承孝道”主题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孝道,以积极向上的道德风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孩子高尚情操,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现将我校本学期“传承孝道”主题实践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唤醒意识,催萌孝心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
孝敬父母,尊长敬老,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然而“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见多少?”现今独生子女多,从小娇生惯养,不敬父母,把年老的父母视为累赘,甚至辱骂、殴打、虐待、不善待老人。
孝道观念之所以在年轻一代心中淡薄,关键是在道德教育上的放松。
所以我们今天要恢复“孝”在人伦道德规范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有必要加强对师生的孝道文化教育。
我校从上学年开始,精心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以“孝行教育”为特色的德育系列活动。
教师们把古今中外孝敬父母的故事、身边的典型事例融入孝行教育活动中,唤醒孩子们的意识,催萌孝心,进而把爱父母爱家庭的感情扩大到爱他人、爱学校、爱家乡、爱社会、爱祖国的崇高境界,最终实现思想道德的升华。
二、扎实开展孝道感恩教育活动1、以孝道文化环境建设影响人。
进入校园,孝道文化氛围扑面而来。
一楼大厅墙上有《弟子规》宣传栏;二楼走廊以“孝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墙,主要内容为:“颂读经典,崇尚孝道”、“学习优秀,弘扬孝道”、“孝敬长辈,践行孝道”等内容,吸引了许多同学驻足观看;教学楼内孝的名言警句随处可见;每周二,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开辟的《百善孝为先》专栏全方位地进行孝文化教育。
教室里的班级文化也是围绕孝道教育主题定期更换。
孝道教育与深厚的孝道氛围结合起来,每一面墙壁都说话,每一个角落都育人,学生时刻都受到孝道的浸润。
为了更好的让孝道文化深入每个人的心里,学校对阳光体育大课间进行了大胆的创新,精心编排了经典孝道古诗韵律操,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边做健身动作,边按一定的节奏诵读孝道古诗名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传承孝道”主题教育活动总结
为了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大甸子小学少先队组织开展了“传承孝道”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孝道,以积极向上的道德风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孩子高尚情操,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现将我校本学期“传承孝道”主题实践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唤醒意识,催萌孝心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
孝敬父母,尊长敬老,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然而“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见多少?”现今独生子女多,从小娇生惯养,不敬父母,把年老的父母视为累赘,甚至辱骂、殴打、虐待、不善待老人。
孝道观念之所以在年轻一代心中淡薄,关键是在道德教育上的放松。
所以我们今天要恢复“孝”在人伦道德规范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有必要加强对师生的孝道文化教育。
我校从上学年开始,精心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以“孝行教育”为特色的德育系列活动。
教师们把古今中外孝敬父母的故事、身边的典型事例融入孝行教育活动中,唤醒孩子们的意识,催萌孝心,进而把爱父母爱家庭的感情扩大到爱他人、爱学校、爱家乡、爱社会、爱祖国的崇高境界,最终实现思想道德的升华。
二、扎实开展孝道感恩教育活动
、以孝道文化环境建设影响人。
进入校园,孝道文化氛围扑面而来。
一楼大厅墙上有《弟子规》宣传栏;二楼走廊以“孝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墙,主要内容为:“颂读经典,崇尚孝道”、“学习优秀,弘扬孝道”、“孝敬长辈,践行孝道”等内容,吸引了许多同学驻足观看;教学楼内孝的名言警句随处可见;每周二,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开辟的《百善孝为先》专栏全方位地进行孝文化教育。
教室里的班级文化也是围绕孝道教育主题定期更换。
孝道教育与深厚的孝道氛围结合起来,每一面墙壁都说话,每一个角落都育人,学生时刻都受到孝道的浸润。
为了更好的让孝道文化深入每个人的心里,学校对阳光体育大课间进行了大胆的创新,精心编排了经典孝道古诗韵律操,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边做健身动作,边按一定的节奏诵读孝道古诗名篇。
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深受学生欢迎,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感受了中华传统孝道文化的厚重。
2、以课堂情景教学为阵地教育人。
学校将孝道文化教育融合到多门学科中,更是利用班队活动课、少先队活动课等形式进行,增进对孝敬知识的了解。
组织学生观看《永远的丰碑》《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等感恩影片;传唱《我的好妈妈》、《感恩的心》等感恩歌曲。
在读书课上《弟子规》《千字文》《增广贤文》作为重点内容让学生进行诵读,教师进行讲解,教育学生从小懂礼貌、讲信用、孝顺父母、尊敬师生、友爱他人。
3、对特殊学生进行特殊教育
我们学校属于东部山区,经济比较落后,贫困生多,留守儿童居多,这些学生缺乏家庭温暖与教育,生活随意,学校要担负起“双重”责任,并要通过孝道文化教育,唤起留守儿童的一颗孝心。
学校倡导小学生在家孝敬爷爷奶奶,并与父母通信,孩子对父母的艰辛劳动表示感谢,父母指导孩子诚信做人、努力学习。
4、以孝道教育实践活动锻炼人。
一直以来,学校孝道教育实践活动非常丰富:如2014年3月举行了“学会感恩-回报真情”征文比赛活动,所有参评作品都在红领巾广播站《百善孝为先》栏目播诵;3月20日举行了“大爱无声-感恩永恒”手抄报比赛活动;4月2日组织各班开展“感恩在心-快乐成长”主题班会活动;4月10日举行“孝在心中-爱在延伸”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敬老院慰问孤
寡老人;5月13日举行了“孝满天下-让爱回家”故事(一二年级)、演讲(三——六年级)比赛活动。
11月举行五个一活动,要求学生做到“五个一”:给父母端一杯茶,给父母说一句感谢的话,给父母洗一次脚,帮父母做一次家务,陪长辈聊一次天。
这些活动的开展培养了青少年“奉献爱心、尊老敬老、弘扬传统美德”的美好情操;学生学会了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心存感激,再用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促使孝德文化的内涵深入到每一位学生的内心。
5、以中国传统节日和纪念日为载体,开展孝道文化教育。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蕴涵着我们民族独特的精神价值观。
学校抓住每个特殊节日的契机,精心组织学生开展孝道活动。
我们将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重阳节等有纪念意义的节日,开展向父母长辈谈心解忧愁、做好事分担家务、进行节日问候、与父母同庆生日、向长辈赠送小礼物等活动,体现子女对父母的尊重之情。
结合“老人节”和节假日定期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开展送温暖、送祝福活动。
比如“学雷锋纪念日”,我校组织少先队员到敬老院开展“献爱心”活动,用省下的零花钱为老人买鸡蛋、奶粉、保暖内衣等物品,并为老人打扫卫生,用歌声、舞蹈向老人们献上文艺节目,向老人祝福,老人们真正体验到了家的温暖和真情的祝福,学生在活动中也受到了感恩长辈的教育。
教师节到了,学校号召学生为老师做一张教师节卡片,表示对老师的敬意。
同学们动起小手,细心地为老师们制作贺卡,并写上自己最想和老师说的话,表达浓浓的尊师、爱师之情。
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将废旧包装盒、卡纸、胶带等材料适当剪裁,用各种漂亮的色彩进行装点。
他们用稚嫩的小手、无邪的童心,在贺卡上写下了对老师最深的祝福。
“老师您辛苦了!”,“祝老师节日快乐!”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话,通过学生的小手写进老师们的心里。
三、回报父母,奉献孝心
许多孩子肤浅地以为“尽孝道”似乎应该是长大以后的事情,他们感性地以为孝敬父母就是让父母享受优越的物质生活。
殊不知,孝顺父母,应该从小时候做起,从小事情做起;“尽孝道”不光是让父母享受优越的物质生活,更重要的是从心理上、精神上关爱父母。
我校组织全体队员认真学习了学校下发的活动方案,推出了孝言行动(即:“进门忙问候”、“出门打招呼”、“睡前道晚安”、“分别说再见”“谢谢爸爸妈妈”等)、礼让孝举(看电视让频道、就餐让座位、吃菜让佳肴等)、回家三个一、假期三件事孝心活动,从“孝行”抓品行,以“孝心”培养责任心。
四、总结评价,推进深化,长怀孝心
自开展孝行教育以来,“孝敬、诚信、关爱”成为我校的主旋律。
老师教得更有劲了,学生学得也更专心了。
六年级一名女生在作文中深情讲述:“我现在回到家,不再和弟弟打闹,也放弃了上网打游戏,总给父母倒杯水、收拾碗筷。
每天一大早起来扫地、擦桌子,我体会到妈妈真的很辛苦!我一定要加倍学习,不要让父母再为我操心了。
”学生们的话很朴实,但从中能看出学校开展的“孝行教育”对他们的积极影响。
这种积极性可能会影响他们整个的一生。
通过“传承孝道”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的思想品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家庭关系的和谐。
传承孝道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是长期的,也是艰巨的,但我们会勇往直前,坚持到底,我们有信心让中华民族这一传统美德在大甸子小学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