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上第三课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课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课知识点一:炎黄联盟1、古代关于人类起源与先民事迹的神话和传说: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伏羲画卦、神农尝百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2、黄河流域影响较大的部落:部落之间展开攻伐,又不断合并,进而结成部落联盟,并推选出部落3、阪泉之战炎帝和黄帝原来都生活在黄河上游一带,后来两大部落又都向中原发展。
为争夺土地和财富,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产生了尖锐的矛盾,爆发了阪泉之战。
经过三场恶战,黄帝最后取得胜利。
战败的炎帝表示愿意服从黄帝的领导,黄、炎部落结成炎黄联盟。
4、涿鹿之战时间:距今约四五千年交战双方: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对战蚩尤部落结果:炎、黄战胜蚩尤历史意义: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5、华夏族的形成原因:黄炎联盟在黄河流域繁衍发展,不断融合临近的部落,构成华夏族的主干,而华夏族就是汉族的前身。
华夏族尊奉炎帝和黄帝为祖先,我们自认为是炎黄子孙。
知识点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1、炎帝的发明:2、黄帝的功绩:知识点三:尧舜禹的禅让1、禅让制:部落联盟首领的继任需要经过部落首领们民主推选,这样的制度被称为“禅让”。
(1)“禅让”的实质—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首领的制度。
(2)“禅让” 的表现:A、通过部落联盟会议民主推选出来;B、挑选出的都是有才有德之人,受百姓爱戴C、首领没有特权黄帝以后很久,尧担任部落联盟的首领。
当尧年纪大了的时候,部落首领们推举舜作尧的继承人,尧对舜进行了长期考察,舜的表现十分优异。
尧逝后,舜接替了首领的位置。
2、尧、舜、禹禹吸取父亲鲧(Gǔn)用堵塞治水失败的教训,领导人们挖沟开渠,把洪水慢慢地疏导到江河中去,然后流向大海。
经过13年努力,终于制服洪水,人们又能正常地生产和生活。
禹由此在人们心目中树立起了崇高的威望。
3、原始社会结束:禹时期自主检测:1、“吾祖峻德,万古流芳;平定荒漠,举世称殇。
……造车指南,辨兆万民不易、之方向。
”据材料判断这是拜谒何处的祭文()A.炎帝陵B.黄帝陵C.大禹陵D.嫘祖庙2.“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知识梳理】与同步练习(有解析)

【知识梳理】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炎黄联盟我国古代流传着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与传说,如“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其中最为著名的传说人物是炎帝和黄帝。
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与炎帝对战,炎帝失败归顺黄帝,炎黄结盟。
炎黄部落在涿鹿与东方的蚩尤部落激战,黄帝部落运用能辨明方向的指南车,最后打败蚩尤。
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
炎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传说中炎帝的发明炎帝部落主要活动与陕西渭河流域。
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
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
传说炎帝还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传说中黄帝的发明相传黄帝已能建造宫实以避寒暑。
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
发明弓箭和指南车。
相传黄帝时期,仓颉创造了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
黄帝的妻子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尧舜禹的禅让相传黄帝之后,黄河流域主要有陶唐氏、有虞氏、夏后氏等部落。
为了抵御黄河泛滥带来的灾难,三个部落走向了联盟,尧舜禹依次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禅让制:是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尧鼓励人们开垦农田,适时耕种。
舜禹在位时,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又派禹治水,解除水患。
禹继位后,扩大了夏后氏部落的势力和影响。
禹总结父亲鲧治水的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他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次过家门而不入,经过十年努力,解除了水患。
本课重点识记内容1、我国古代流传着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与传说,其中最为著名的传说人物是炎帝和黄帝。
2、炎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为华夏族。
3、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4、炎帝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
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
传说炎帝还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5、黄帝已能建造宫实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
七上第3课《华夏之祖》

华夏之祖的历史地位
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华夏之祖是中国历史的起点,对 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华夏之祖所处的时代,是世界历史 的转折点之一,对世界历史的发展 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对现代中国的影响
华夏之祖的文化传统和历史遗产, 对现代中国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 意义和价值。
03
华夏之祖的杰出贡献
古代中国的社会背景
封建制度的确立
在华夏之祖的时代,中国 已经进入了封建社会,建 立了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 基础的制度。
宗法制度的影响
华夏之祖所处的时代,宗 法制度盛行,家族观念强 烈,家族关系成为社会关 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繁荣的体现
在华夏之祖的时代,中国 文化逐渐走向繁荣,文学、 艺术、哲学等方面都取得 了巨大的成就。
推动中国经济发展
华夏之祖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为后 世中国经济繁荣奠定了基础。
促进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
华夏之祖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通过民族迁徙、战争、文 化交流等方式,推动了多民族的融合,为后世中国的统一 局面创造了条件。
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传播中华文明
华夏之祖的文化和科技成果对东亚、东南亚乃至世界产生了广泛 的影响,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创立中华文化
黄帝被尊为中华文化的始祖,他不仅继承了炎黄文化,还开创了华 夏文化的先河,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制定文字
黄帝的官员仓颉创造了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使得文化传 承有了更加可靠的载体。
传播知识
黄帝的官员发明了算盘、弓箭等工具,使得知识的传播变得更加便捷。
科技贡献
发明指南车
政治贡献
统一华夏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课中华文明之祖教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课中华文明之祖教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课中华文明之祖教案1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识记与理解:记住他们生活的时代、地域和种植的粮食作物。
理解自然条件对农耕生活的影响。
能力和方法:通过识图,培养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原始农耕时代的器物,培养审美能力;通过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旧石器和新石器的比较,培养学生掌握、运用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中国对世界农业起源的贡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体验原始农耕劳动的甘苦及其所创造的价值,认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他们适应、利用与改造自然,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河姆渡和半坡遗址为重点,前者更重。
难点为新石器的涵义,原始居民的生活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大汶口墓葬所反映的社会情况。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一、导入新课我们一日三餐吃的主食是什么?……导入农业及农业的起源而导入本课的新课学习。
(科考队进入下一站,来到浙江余姚……)利用学生熟悉的内容谈话,接近历史与现实距离二、河姆渡遗址该遗址是何地发现的?发现了些什么?这些发现能说明什么问题?能画出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房屋吗?除此以外,他们还从事哪些生产活动?你知道稻谷是如何种植、储存、加工、食用的吗?当地的气候条件怎么样?这与先民的这些生活习惯有什么关系?指导学生阅读P12史海拾贝。
这是南方的原始居民的农耕文化。
那北方的原始居民的农耕文化是否一样呢?学生看书、寻找、发现理解生活的需要制造相应的工具理解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知道最早种植水稻与粟过渡,引起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三、半坡遗址要求学生看书找找“半坡遗址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是否与河姆渡原始居民一样?”“有哪些不一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观察书上的石器和陶器,看看它们有什么用途?是如何使用的?你能根据书上P10小字的描述和你的理解复原出半坡人的居住的房屋吗?带着问题看书,有的放矢大胆猜测、想象学生看书,然后自己试图画出半坡人居住的房屋。
七上历史第3课笔记

七上历史第3课《远古的传说》笔记一、传说与史实的区别1.传说:在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是先民们对上古洪荒时代历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述。
2.史实:是历史上实际发生的事情,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1.炎帝的发明: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
还制作乐器琴瑟,有最早的图文和历法知识。
2.黄帝的发明:建造宫殿,发明车船,制作衣裳,还让下属发明了指南针、算盘及天文历法等。
三、尧舜禹的禅让1.“禅让”的含义:部落首领年老之后,向部落联盟会议提出退位要求,推选新的首领。
2.禅让的表现:尧年老时让位于舜;舜年老时让位于禹。
3.禹治水的故事:采用疏导的方法,把水引入大海。
他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解除了水患。
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大禹”。
四、华夏族的形成1.形成原因:部落联合的结果(炎黄部落联盟——华夏族——汉族)。
2.形成过程:涿鹿之战中大败东方的蚩尤部落,炎黄部落联盟融合成华夏族;与南方的苗蛮部落联盟在长江、黄河流域融合为汉民族。
3.结果:华夏族构成了汉族的前身,汉族逐渐形成。
五、夏朝的建立1.建立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2.建立者:禹3.意义: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六、商朝的兴衰1.兴起:商朝的始祖是契,契的母亲是吞下燕子蛋而生下他的,名为“�”,生活在今河北一带。
后来,商部落逐渐强大起来,首领汤联络周围部落,起兵攻打夏桀,夏桀在鸣条之战中大败,带着美女逃到南巢,夏朝灭亡。
汤建立了商朝,建都亳。
2.衰亡:盘庚迁殷后,商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达到了巅峰。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商朝逐渐走向衰落。
商纣王荒淫无道,残暴统治导致民不聊生,最终导致了商朝的灭亡。
七、西周的兴衰1.兴起:周族兴起于今陕西渭水流域,后向东迁移至岐山一带。
周武王姬发继承了父亲周文王的遗志,联合众多小国和部落,发动灭商的战争。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课远古的传说知识点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三课远古的传说1.第一课:讲述一百七十万年前到五万年前的历史,涉及原始社会早期的主要人类遗址。
2.第二课:讲述一万年前到六七千年前的历史,涉及原始社会中期原始农耕时代的主要人类遗址。
3.第三课:讲述四五千年前左右的历史,涉及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和同时期原始社会末期农耕文明的主要考古证明。
第三课和第二课在历史事实上来看,可以说是同时期中先后时期的关系,也是原始农耕时代后期的一些主要人类遗址。
4.原始社会:中国的原始社会从170万年前,元谋人出现,到公元前2070年,也就是4000多年前,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建立。
5.原始社会时期又叫远古时代、上古时期、史前时期。
6.神话传说:主要是从中华民族的先人那里流传下来,通过人们心口相传,有些说法被有心人加以记录整理成书的一些从坊间流传下来的说法。
比如《山海经》中就记载了很多上古的神话传说。
7.神话传说与真实历史之间的关系:历史是真实可靠的,传说难免夸张虚构,但是不少传说生动地反映了人类的历史,包括极有价值的内容。
所以判断远古的传说的可信性要根据真实的考古发现,被考古发现证实的传说是可信的,没被证实的是不可信的。
比如:我们结合神话传说和考古发现可以看到,确实传说反映了黄帝时期的原始人类已经有了较高的制陶技术,也学会了养蚕缫丝等等衣、食、住、行的变化,但是这只能说明一代又一代的原始人类通过摸索,最终才有了这样的变化,而并非炎帝、嫘祖等个人的贡献,传说也是有对有错的,要辩证批判地看待。
8.姓氏:姓在古代指血缘关系,一个家族所有的人都是一个姓,父系氏族中,女子嫁夫从夫姓。
氏在古代指家族分支,一个旁支的所有人都是一个氏,父系氏族中,女子嫁夫从夫氏。
现代为父系社会,但姓氏统一起来作为姓。
比如女子姓张,嫁给马姓男子,便改称马张氏,代表从夫姓从夫氏。
再比如:屈原,姓芈,屈氏。
9.名字和号:名在古代是父亲或者长辈在孩子出生时给起的,是每个人的称谓,字是男子二十岁弱冠,女子十五岁及笄,由父亲或者长辈给起的,代表成年了,号是一些文人雅士自己给自己起的别号,代表自己的人生观。
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共26张PPT)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6.良渚古城挖掘意义: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5000年,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
早期国家。
知识讲解
知识点二 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
(二)陶寺古城 1.地点:遗址位于山西襄汾。 2.时间:距今约4300—4000年。 3.宫城: (1)陶寺古城面积达280万平方米,城内有围墙 环绕的宫城。 (2)宫城内有多处高等级建筑基址,以及陶质的建筑材料。
⑤早期国家形成:以王为首的统治阶级对内进行统治,对外发动战争,从而形 成了早期国家。 (3)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
知识讲解
知识点二 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
(一)良渚古城 1.地点:遗址位于浙江余杭。 2.时间:距今约5300—4300年。 3.组成: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
课堂练习
3.尧舜禹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条件和方式是( D )
A.贤德高尚、世袭制
B.发明创造、禅让制
C.战争征服、分封制
D.贤德高尚、禅让制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传说中的尧、舜、禹是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当时实行禅让制,
首领传位给贤德之人,D项正确。当时实行的是禅让制,而非世袭制,A项错误。尧、舜、
禹并非因发明创造、战争征服成为部落联盟首领,B、C两项错误。
知识讲解
知识点二 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
4.内城、外城挖掘及其发现意义 (1)内城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外城面积约630万平方米, 规模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 (2)城的北部和西北部有一个复杂的水利系统,由人工修建的 水坝和自然山体组成,是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3)内城中部,有一个人工堆筑的高台,上面建有大型广场和多组高等级建筑,附近还 发现了约20万千克炭化稻谷。 (4)这些发现反映了良渚社会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统治者较强的调动、组织能力。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课的整理

第3课远古的传说核心知识点知识点01 炎黄联盟1.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炎黄联盟形成。
2.涿鹿之战: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3.影响:华夏族逐渐形成,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知识点02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1.炎帝的贡献(神农氏)①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②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
③制作乐器琴瑟,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2.黄帝的贡献(轩辕氏)①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舟车,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②黄帝的下属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
③黄帝的妻子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知识点03 尧、舜、禹的禅让1.禅让制的含义: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民主推选、首领没有特权)2.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有功。
体现了刻苦耐劳,坚持不懈,大公无私的精神。
难点回顾1、你觉得尧、舜、禹有什么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尧生活简朴、克已爱人,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与人民同甘共苦、无私奉献。
2、世袭制与禅让制有何区别?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推举联盟首领的办法,开始于尧担任部落联盟首领时。
王位世袭制是指一个家族世世代继承王位或帝位,或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的制度。
它的确立是我国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变革。
3、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的联系与区别?传说难免有神秘的色彩,我们多需要神秘的外壳,得到更多关于真实历史的信息,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也更多地印证了传说的内容。
我们要学会通过了解到的历史史实,提取传说中的真实的历史成分。
重点考点1.炎黄战蚩尤的战役是(涿鹿之战)。
2.(黄帝)被称为“人文初祖”。
3.我国历史第一个王朝是(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建立者是(禹)。
4.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是(夏朝的建立).5.尧舜禹时期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是(禅让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事实:被考古资料证明的、完全真实存在的客 观事实.
【看了书,想一想】
5、什么叫“禅让”?“禅让”的实质是什么?
禅让------ 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 盟首领的制度. 被推举的部落联盟首领没有特权.
禅让图
思考: 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联盟首领?
尧是怎样的一个部落首领?
《韩非子》载:“尧之王天 下也,冬日鹿裘,夏日布, 茅茨不翦,采椽不 ,粝粢之 食,藜藿之羹,虽监门之养 不敌于此矣。”
尧帝像
【看了书,想一想】
1、炎帝部落、黄帝部落和九黎族之间 有何关系?与华夏族的形成有何 联系?
涿鹿 X
河
渤海
原来生活在陕西东
一带。
炎帝部落
神农尝百草图
炎帝
炎帝姓姜,号神农氏。
他教民农耕,是农业生产 的创始人。同时还是医药 之神,“尝百草之滋味, 一日而遇七十毒” 。
4、“吾祖峻德,万古流芳;平定荒漠,举世称殇。 ……造车指南,辨兆万民不易之方向。”这是2005年 5月,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拜谒何处时的祭文 ( B) A. 炎帝陵 B. 黄帝陵 C. 始皇陵 D. 中山陵
5、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
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
说明尧生活俭朴, 克己爱民
山西临汾的尧庙
舜是怎样的一个部落首领?
《史记》载:“舜耕历山, 历山之人皆让畔;渔晋泽 ,雷泽之人皆让居;陶河 滨,河滨器不苦窳。一年 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 三年成都。”
说明舜宽厚待人, 以身作则谦让的品德 对周围人产生好的影响
禹是怎样的一个人?
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 与群众同甘共苦,在外 13年,三次路过家门而 不入。
炎帝陵(今湖南炎陵县)
黄帝部落 河
涿鹿 X
渤海
发祥于陕
水 西北部,后向 东迁徙。
黄海
炎帝部落
水 淮
黄帝
黄帝,姓姬,号轩 辕氏。著名的部落 首领,被后人尊为 华夏族的祖先,是 中华文明的创始者 。
黄帝陵
(在今陕西黄陵县桥山)
2002
陕 西 年黄 清陵 明县 公黄 祭帝 大陵
奠
涿鹿 X
原黄来帝居部住落在我河国
C.前任首领确定
D.抽签决定
8、黄帝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这主要是因为(C A.黄帝联合炎帝打败了蚩尤 B.炎帝、黄帝的部落结盟,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C.黄帝及其属下的发明创造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 定了基础,这些传说反映了人们对他的尊敬
D.黄帝建造了宫室,制作了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 明了舟车,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爱,右侧为黄帝,威武刚强,气宇轩昂。炎黄二帝塑
像包容了中华民族的崇高品质,体现了不屈不挠、勤
劳勇敢和开拓前进的宏伟气概。它的建成,将会大大
增强全球华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1)黄帝被“炎黄子孙”称为什么?
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2)炎帝和黄帝巨型塑像为什么建在黄河岸边?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3)今天我们建造炎帝和黄帝巨型塑像有什么意义?
东部地区,后来发展到
山东、河南、安徽一带
,是最早进入中原的部
落。
水
渤海
九黎部落 黄 海
炎帝部落
水 淮
蚩尤
蚩尤,九黎 族的首领。 传说他铜头 铁额,打仗 非常厉害。
【看了书,想一想】
2、为什么中国人称自己是“炎黄子孙”? 称自己的民族为“中华民族”?
华夏形成过程
黄帝
炎黄
尧帝 舜帝 大禹 夏
炎帝
9、1998年有一个游戏叫《轩辕圣战录》,内容讲述
轩辕氏(即黄帝)联合炎帝,打败了一个会呼风唤雨、
制造迷雾的在魔头。游戏中的大魔头是课本上的哪一
个传说人物?( C )
A、尧 B. 舜 C. 蚩尤
D. 大禹
10、对华夏族的形成作出重要贡献的两位部落联
盟首领是( C )
A.尧和舜
B.舜和禹
C.黄帝和炎帝
大禹治水像
禹王治水 版画
•尧、舜、禹有什么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尧生活简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 率领人民治水、能与群众同甘共苦。
•什么样的人才会当选为部落联盟首领?
•德才兼备,以身作则,没有特权,是社会的公仆。 •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什么时期?
•禹时期
•为什么这样说?
约公元前2070
3、后人尊称_____、_____为华夏族的祖先,称黄 帝为“_____”
【看了书,填一填】
4、传说黄帝以后,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联盟首 领是_____
5、尧死后,_____就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6、尧老了,召集部落联盟会议,推举舜为继承人。舜 老了,也采用同样的方式传位给禹。这种公共推举、 首领让贤的办法,历史上称为_“____”。
【学习难点】:神话、传说与真实历史的区别
【看了书,填一填】
阅读教材第11~13页,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填写下 面空格 1、传说4000多年前,在______ 地区有三位杰出的部 落首领:______、_____和蚩尤。
2、_____帝和_____帝结成联盟,九黎族的一部分也 加入进来,成为中原地区的主体居民。经过长期发展, 形成了_____族。
蚩尤
“炎黄子孙 ”
华夏民族
【看了书,想一想】
3、黄帝为什么被认为是中华文明 的创始者,称为“人文初祖”?
黄帝—“人文初祖”
仓颉造字
伶伦制乐器
制造指南车
养蚕织布
观察出天文星座
造船 传说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建造宫室
人文初祖
黄帝的文德:
我国古史时期的衣食住行、农工矿商、 货币、文字、图画 、弓箭、音乐、医 学、药物、婚姻、丧葬、历数、阴阳 五行、伞、镜的创造发明,均始于黄 帝时代,这些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A )
A. 农耕文明 B. 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
C. 神话传说
D. 游牧文明
6、传说中治水有功的部落联盟首领是( C )
A. 尧 B. 舜 C. 禹 D. 黄帝
7、传说继黄帝之后,黄河流域有三位杰出的部落
联盟首领,他们就是尧、舜、禹。那时首领产生的
方式是( B )
A.部落中的全体成员投票选举 B.禅让
D.黄帝和禹
11、学完原始社会的历史后,老师让大家用一句话
概括一下这一单元的内容。下面的表述中最为贴
切的是( D )
A.人类的起源
B.人类的发展
C.从猿到人的演变
D.中华文明的起源
拓展提高
2007年4月18日上午,万众瞩目的炎黄二帝巨型 塑像落成庆典在郑州黄河岸边炎黄广场隆重举行,海
内外各界人士30000多人参加庆典。炎黄二帝塑像高 106米,单眼长3米多、鼻高8米。以山为体,山人合 一,浑然天成。塑像左侧为炎帝,广额纯朴,智慧慈
看看这幅图片,想一想生活中我们在哪看到过这 座雕塑?
【学习目标】 1、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 历史信息 2、了解华夏族的形成过程,初步培养学生全面、系统 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3、认识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激发学生的爱 国热情,增强民族意识
【学习重点】:炎帝、黄帝的传说
“始祖”是指 (A
)
A.黄帝 B.尧 C.舜
D.禹
2、 炎帝和黄帝生活在 (A )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珠江流域 D.黑龙江流域
3、孙中山先生曾在一篇祭文中这样说道:“中华 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 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其中“创造指 南车,平定蚩尤乱”的地点是(B ) A.河姆渡 B.涿鹿 C.牧野 D.阪泉
人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华夏文明,进一步增强民族凝聚 力、自豪感,团结所有炎黄子孙共同致力中华民族的 伟大复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仔细观察右边图片,结合 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右面图片展示的主题是 什么? 传说中的黄帝对
中华民族的贡献
(2)你觉得这幅图片反映的哪 些内容是可信的?哪些具有神 话色彩并说明理由。
黄帝时期,已能建造宫室,养 蚕缫丝,发明历法,制造医药等等,这是可信的。但 说这些是黄帝、嫘祖、仓颉个人的发明,就带有神话 的色彩了。因为,其中的任何一项发明,都不会是一 两个人的功劳,而是经过许多人长期探索实践的结果。
年 , 禹建立夏
你
朝 ,这是我国历
答 对
史上第一个王朝。
了
禹已从部落联盟首
吗
领转变为奴隶制国
?
家的国王。
生产力发展
剩余产品出现
私有财产出现
贫富分化
氏族贵族
早期奴隶主
战俘、罪犯和平民
早期奴隶
课堂巩固练习
1、 1937年4月5日,毛泽东在一篇祭文中写道“赫
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
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这里的
黄帝的武功:
轩辕黄帝,一生共历经52战。在炎帝 后期,黄帝于乱世起兵,以德号召天 下,战败炎帝于坂泉,代炎帝为天子, 后又战胜蚩尤于涿鹿之野,结束了远 古战争,统一了中华民族。
后
世
尊中
称华
轩文
辕明
黄时
帝代
为由
:此
人 文
产 生
初了
祖
【看了书,想一想】
4、传说与史实有何联系和区别? 并举例说明
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有什么联系和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