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课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后活动解答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后活动解答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后活动解答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1、想一想:科举制度确实立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答:科举制度打破了门第的限制,给一般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时机;同时,选拔官吏的权利也从地方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2、议一议:隋炀帝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隋炀帝速亡的原因是什么呢?答: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尽情享乐,奢侈无度,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最后在农民起义中被部下在X杀死。

隋炀帝的残暴总揽是隋朝速亡的主要原因。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材料中所表达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答:粮食连年丰收,马牛成群遍及四野,住宅向外的几个月不关闭,米价廉价,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开展、社会秩序安定的状况。

唐太宗精心治理国家,勤于政事,采取了一系列革新措施,改革弊政,减轻人民负担,鼓舞农业生产。

因此,唐太宗总揽时期,出现了材料中描述的状况。

2、说一说:诗中描绘了开元时期什么样的情景?答:开元时期,人口众多,粮食丰盈,国库充实,百姓富足,整个社会欣欣向荣。

第3课盛唐气象1、说一说:这则材料反映出了什么样的景况?答:水路运输兴旺,港口码头往来船舶众多,商品交流繁盛。

2、诗歌赏析〔1〕诗句中的“蕃〞“胡〞,指的是什么?答:“蕃〞是我国古代对外族或异国人的泛称;“胡〞是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各族的称呼。

〔2〕上引诗句反映出怎样的社会情况?答:唐代周边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农业耕作技术,种植谷物,同时少数名族的音乐、饮食、服装、骑马等也在唐代广为流传,各民族相互影响、不断交融,共同开展。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1、日本文字分为“平假名〞和“片假名。

它们的创制,与汉字有直接关系。

请查找相关资料,加以说明。

答:8世纪以前,日本使用汉字作为表达记述的工具。

唐朝时,随遣唐使来华的留学生吉备真备和学问僧空海和尚,在日本人民利用中国汉字标音表意的根底上,制造了日本假名文字——片假名和平假名,大大推进了日本文化的开展。

七下历史第三课知识点

七下历史第三课知识点

七下历史第三课知识点一、经济的繁荣1、农业方面:①兴修大型水利工程。

②农耕技术提高: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

③蔬菜有许多新品种。

④茶叶生产的发展: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饮茶之风开始在唐朝盛兴。

⑤生产工具的改进:出现新的农业工具──曲辕犁;创制新灌溉工具──筒车。

2、手工业方面:①丝织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

②陶瓷业:越窑青瓷(“类玉”“类冰”)、邢窑白瓷(“类雪”“类银”)、唐三彩(世界工艺的珍品)。

3、商业繁荣:⑴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⑵长安城:①建筑宏伟;②市坊分开(坊是居民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③街道规划整齐;④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一)西南──吐蕃(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1、吐蕃人是今天藏族的祖先。

2、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3、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4、8世纪初,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

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二)北方──回纥的勃兴1、回纥是今天维吾尔族的祖先。

2、8世纪中期,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

后来,回纥改名为“回鹘”。

3、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

思考:唐朝采取了哪些方式,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①设置机构:唐太宗和武则天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今新疆地区)②和亲政策: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③册封制度:唐玄宗册封回纥、靺鞨和南诏的首领④军事进攻:唐太宗打败东突厥三、开放的社会风气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多彩的文学艺术★★★★(一)科技方面。

七下历史第三课笔记

七下历史第三课笔记

七下历史第三课笔记
以下是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课的笔记,主要围绕中国古代的青铜器:
一、青铜器的出现与特点
1.出现时间:商周时期是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被称为“青铜时代”。

2.特点:青铜器是由铜、锡、铅等金属混合铸造而成的,具有熔点低、硬度
大、易于铸造等特点。

二、青铜器的分类与用途
1.礼器:用于祭祀和宴饮,如鼎、尊、簋等。

2.乐器:如钟、铙等,用于演奏音乐。

3.兵器:如戈、矛、钺等,用于战争。

4.工具和其他:如车马器、农具、货币等。

三、青铜器的制作工艺
1.制模:先用泥土制作出青铜器的模型。

2.雕刻纹饰:在模型上雕刻各种精美的纹饰。

3.翻制泥范:将模型分解成若干块范,然后制成内范和外范。

4.合范浇铸:将内范和外范合在一起,注入青铜溶液,冷却后取出青铜器。

四、青铜器的影响
1.青铜器作为礼器,体现了古代中国的礼制文化。

2.青铜器上的纹饰和图案,反映了古代中国的艺术审美和工艺水平。

3.青铜器作为工具和兵器,推动了古代中国的生产力和军事力量的发展。

五、青铜器的代表作
1.司母戊鼎:商王祖庚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王祖庚为祭祀其母戊所制,
出土于河南安阳,代表了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巅峰。

2.四羊方尊:商代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

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
大的一件,但不是最重的。

历史七下第三课笔记

历史七下第三课笔记

历史七下第三课笔记
《历史七下》第三课主要讲述了秦朝的建立和统一。

秦朝是中
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统一了中国的
疆域,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新纪元。

以下是该课的笔记:
1. 秦朝的建立,秦国是战国时期六大国之一,在秦昭王和秦穆
公的统治下逐渐壮大。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
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

2. 统一战争,秦朝通过一系列的战争,如巴蜀、韩赵、楚魏等
国的征服,最终统一了中国的疆域。

其中最著名的是秦始皇灭掉六国,结束了长期的战乱。

3. 统一措施,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统一国家,如推行郡
县制、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等,加强中央集权,推行法家思想,大力发展农业、工商业,修筑了万里长城等。

4. 秦朝的成就,秦朝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础,为后来的汉代和隋唐等朝代的统一和
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 秦朝的衰落,然而,秦朝的统一并不长久,由于秦始皇统治
下的暴政和苛刻,导致社会不稳定,加上后来的农民起义和外族入侵,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总的来说,秦朝的建立和统一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秦朝的学习,我
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封建社会的发展。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笔记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笔记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笔记
以下是一个关于七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盛唐气象”的笔记,主要涉及农业、手工业、商业、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一、农业
1. 兴修水利:唐政府重视兴修水利,如黄河、长江流域的水利工程,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 农具改进:唐朝时期,农具得到了改进,如犁、耧车等,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3. 作物种植:唐朝时期,作物种植多样化,如水稻、小麦、粟、棉花等都有种植。

二、手工业
1. 丝织业:唐朝时期,丝织业发展达到了巅峰,技术先进,品种繁多。

2. 陶瓷业:唐朝的陶瓷业也有很大发展,如越窑、邢窑、唐三彩等,产品精美绝伦。

3. 造纸业:唐朝时期,造纸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纸张质量好,产量高。

三、商业
1. 商业城市:唐朝时期,商业城市逐渐兴起,如长安、洛阳、扬州等城市成为商业中心。

2. 海外贸易:唐朝时期,海外贸易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与亚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贸易往来。

3. 货币流通:唐朝时期,货币流通逐渐普及,铜钱、银钱等货币开始流通。

四、文学艺术
1. 诗歌:唐朝时期,诗歌发展达到了巅峰,如李白、杜甫等诗人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 绘画:唐朝的绘画也有很大发展,如山水画、花鸟画等,技法高超。

3. 音乐舞蹈:唐朝时期,音乐舞蹈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秦王破阵乐》等音乐作品和霓裳羽衣舞等舞蹈作品。

以上是关于七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盛唐气象”的笔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课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课

备注 诗仙 诗圣
《长恨歌》
中唐 《卖炭翁》
《琵琶行》
直面社会现实,提示了统治者的腐化 和人民的疾苦。诗歌平易近人,通俗 易懂,妇孺都会吟诵,深受大众欢迎。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书法艺术
第3课 盛唐气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概括两位书法家的书法特点?
颜真卿
《颜氏家庙碑》(局部)
颜真卿: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欧阳询 《九成宫醴泉铭碑》(局部)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3课 盛唐气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手工业发展表现
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等都颇具规模——
扬州双博馆陈列的“唐代竞渡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3课 盛唐气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商业繁荣表现
唐朝的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 繁,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3课 盛唐气象
谷物种子、药材、茶叶、 工艺品以及历法、科学技 术方面的书籍,手工工匠
倒流河
日月亭
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 请求唐朝给予蚕种,派遣 掌握各种专业技能的工匠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唐蕃和亲
第3课 盛唐气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影响: 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唐蕃和亲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农业发展表现
第3课 盛唐气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想一想,曲辕犁相比直辕犁好在哪里呢?
②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
曲辕犁
曲辕犁又称江东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几处重大改进:首先是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 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 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畜力。

人教版历史第三课

人教版历史第三课

人教版历史第三课人教版历史第三课是关于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具体内容如下:1. 炎黄战蚩尤——涿鹿之战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争之一,讲述了炎帝和黄帝两个部落与蚩尤部落的战争。

最终,炎帝和黄帝结盟,成功击败了蚩尤,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这场战争对于华夏民族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2. 华夏民族的形成华夏民族是由炎帝和黄帝两个部落结盟形成的。

后人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

这表明炎黄文化对于华夏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3. “人文初祖”——黄帝黄帝被尊称为“人文初祖”,因为他为华夏民族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奠定了基础。

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发明舟车等,为后世的衣食住行提供了便利。

同时,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仓颉发明文字,伶伦编乐谱等也为华夏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 “禅让”制度——推举部落联盟首领做继承人的做法在黄帝时期,实行了“禅让”制度,即推举部落联盟首领做继承人的做法。

这种制度强调公正、公平和才德,是一种比较民主的制度。

这表明黄帝在治理国家方面具有卓越的才能和高尚的品德。

5. 夏朝的建立——我国历史第一个王朝(奴隶制王朝)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标志着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诞生。

禹从部落联盟首领变为奴隶制国家的国王,标志着原始社会的结束和奴隶社会的开始。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6. 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由洪秀全领导。

这场运动的背景是多方面的,包括外国侵略、清政府腐败、自然灾害等。

太平军建立了同清政府相对立的政权,进行了北伐和西征,最终失败了。

太平天国运动反映了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和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艰辛历程。

以上是第三课的主要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了解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历程。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八篇】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八篇】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八篇】【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⒈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年号开皇。

隋文帝的继任者是隋炀帝(杨广)⒉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

这是继秦朝之后,中国又一次完成了统一。

3.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4.大运河:3+4+5=1。

3点即是:中心洛阳、东北到涿郡、东南到余杭;4段即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5大水系即是: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和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1即是:大运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动脉,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⒈隋炀帝不惜民力,酷虐残暴,导致农民起义。

隋朝二世而亡。

2.李渊于618年建立唐朝,定都长安,他就是唐高祖。

3.唐太宗的年号是“贞观”。

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的大臣是魏征。

4.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5.唐太宗认真吸取隋朝兴亡的经验教训,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

我们把这些措施总称为“贞观新政”。

(1)、经济上:改革赋役制度、轻徭薄赋(减少百姓服劳役天数,并规定可用交纳实物的方式代替服役,使人身*逐渐松弛。

)(2)、政治上:虚心纳谏,选贤任能,完善制度(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完善科举制度。

)(“三省”指的是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

其中,尚书省下设六部。

)(3)、法律上:修改法令,编纂《唐律疏议》。

(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在历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4)、民族关系上:密切与少数民族的联系。

【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⒈武则天登上帝位后,改国号为“周”,她是我国历惟一的女皇帝。

⒊武则天的统治:(1)重用酷吏,严厉打击反对她的元老重臣、勋贵旧族。

(2)武则天编修《姓氏录》,崇尚新贵。

(3)武则天还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

(4)武则天重视农业生产,减轻百姓负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3课
盛唐气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表现
①比较开放、充满活力、昂扬进取、积极向上。
《弈棋仕女图》
周昉《簪花仕女图》局部
唐画中的仕女,几乎都有共同的特点:体态丰满,雍容华贵,穿着开放。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3课
盛唐气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表现
②社会风气兼收并蓄,衣食住行等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 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白居易《长恨歌》节选 《茅屋为秋风所 给人民带来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转衰 ——杜甫《石壕吏》节选 破歌》 诗史 ——李白《将进酒》节选
《长恨歌》 《卖炭翁》 《琵琶行》
直面社会现实,提示了统治者的腐化 和人民的疾苦。诗歌平易近人,通俗 易懂,妇孺都会吟诵,深受大众欢迎。
唐朝, 历经二十一帝, 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3课 盛唐气象
618年—907年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3课
盛唐气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经济的繁荣
盛 唐 气 象
民族交往 与交融
农业 表现①②③ 手工业 表现①② 商业 唐与吐蕃关系 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 表现①②③ 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农业发展表现 ③重视兴修水利,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
唐代水利工程——天宝陂
唐朝的水利工程——它山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3课
盛唐气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手工业发展表现
①纺织业:品种繁多,尤以丝织品工艺水平最高。
蜀锦(四川成都地区生产的丝织提花织锦) 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
唐蕃和亲
讲一讲禄东赞替松赞干布求婚的小故事?
唐朝阎立本《步辇图》
吐蕃使者禄东赞受松赞干布派遣到唐求婚受到唐太宗接见。禄 东赞运用聪明才智,为松赞干布娶回了美丽善良的文成公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3课
盛唐气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唐蕃和亲
7世纪前期,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唐蕃和亲。
文成公主入藏都带去了什么? 谷物种子、药材、茶叶、 工艺品以及历法、科学技 术方面的书籍,手工工匠
第3课
盛唐气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继文成公主入藏后,唐和吐蕃还有哪些友好交往的史实?
①唐中宗时,吐蕃赞普尺带珠丹迎娶金城公主,与唐“和同为一家”。 ②唐穆宗时,唐蕃两个政权相约盟誓互不侵犯。专门刻“唐蕃会盟碑”。
唐 蕃 会 盟 碑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3课
盛唐气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唐朝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有哪些表现?
倒流河
日月亭
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 请求唐朝给予蚕种,派遣 掌握各种专业技能的工匠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3课
盛唐气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唐蕃和亲
影响: 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3课
盛唐气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唐蕃和亲
世界屋脊的明珠--布达拉宫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3课
盛唐气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唐诗特点
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题材丰富,风格多样。
《全唐诗》共收诗四万九千四百零三首,句一千五百五十五条, 作者共二千八百七十三多人。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3课
盛唐气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唐诗代表人物 诗人 李白 生活 时代 代表 作品 作品风 格特点 备注 诗仙
代表作品
《步辇图》
绘画特点
阎 立 本 《历代帝王图》
人物故事画,形态 各异,神形兼备
吴 道 子 《送子天王图》
落笔雄劲, 风格奔放。
人物画称作"吴带当风"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3课
盛唐气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音乐舞蹈
唐代政治稳定,经济兴旺,统治者奉行开放政策,不断吸收他方文化, 加上魏晋以来已经孕育着的各族音乐文化融合打基础,终于萌发了以歌 舞音乐为主要标志的音乐艺术的全面发展的高峰。
诗圣
中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3课
盛唐气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书法艺术
概括两位书法家的书法特点?
颜真卿 《颜氏家庙碑》(局部)
欧阳询 《九成宫醴泉铭碑》(局部)
颜真卿: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欧阳询:方折峻丽,笔力险劲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3课
盛唐气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绘画艺术
代表人物
特点: 题材和类型广泛,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以及宗教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3课
盛唐气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手工业发展表现
②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
越 窑 的 青 瓷 如 冰 如 玉
越瓷的特点是胎骨较薄,施釉均匀,釉色青翠莹润,光彩照人。越 瓷不但是供奉朝廷的贡品之一,而且又是唐代的一种重要的贸易陶瓷。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3课
盛唐气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手工业发展表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3课
盛唐气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吐蕃是由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延续两百多年。吐蕃王朝是西藏 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政权,
吐蕃
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逻些,实 行了一系列发展生产,改革制度的措施。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3课
盛唐气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 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荣。
“今京师之人,不啻(chì止)百万。” —— 《韩昌黎全集》
长安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3课
盛唐气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大明宫是当时全世界最辉煌壮丽的宫殿群,占地350公顷,是明清北京紫禁城的 4.5倍,被誉为千宫之宫、丝绸之路的东方圣殿。公元896年,大明宫毁于唐末的战乱。
杜甫 白居易ຫໍສະໝຸດ 《早发白帝城》 抒发昂扬进取精神,蔑视权贵,超凡 《蜀道难》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脱俗的风骨,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 盛唐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将进酒》 和感染力,有浓郁的浪漫情怀。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望庐山瀑布》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三别”诗风淳朴厚重,反映战争和政治腐败 盛唐 “三吏”
表现①② 唐诗的繁荣 特点 书法的发展 绘画的发展 音乐舞蹈的发展 石窟雕刻的发展 代表人物
开放的社会风气
多彩的文学艺术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3课
盛唐气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农业发展表现 ①垦田面积逐渐扩大
唐朝从贞观到天宝用了 100多年的时间使垦田面积 的增加了二百多万顷。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3课
盛唐气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农业发展表现
想一想,曲辕犁相比直辕犁好在哪里呢?
②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
曲辕犁
曲辕犁又称江东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几处重大改进:首先是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 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 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畜力。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3课
盛唐气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手工业发展表现
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等都颇具规模——
扬州双博馆陈列的“唐代竞渡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3课
盛唐气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商业繁荣表现
唐朝的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 繁,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3课
盛唐气象
石窟和雕刻
唐代是莫高窟艺术的黄金时代,石窟的开凿和造像活动达到 了空前的规模,是莫高窟艺术的极盛时期。
莫高窟第45窟 西壁佛龛 盛唐
①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 ②朝廷中,很多重要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 ③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朝保持着友好而 密切的联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3课
盛唐气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 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即各族共同的君主。
天宝季年时欲变,臣妾人人学圜转; 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中有太真外禄山,二人最道能胡旋。
——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 ——白居易《胡旋女》
唐代乐舞
唐玄宗《霓裳羽衣舞》
敦煌壁画中的胡旋舞
唐代按照舞蹈的不同风格特点,将的各种舞蹈,分为"健舞"、"软舞"两大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3课
盛唐气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②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
邢 窑 的 白 瓷 类 雪 似 银 陆羽《茶经》中所赞“邢瓷类银”,“邢瓷类雪”,便是指其釉色而言
“天下无贵贱而通之”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3课
盛唐气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手工业发展表现
唐 三 彩 造 型 精 美 色 彩 亮 丽
②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
唐三彩,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 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古人多用于殉葬,今人热衷于文房陈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