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教学中的创新问题

合集下载

“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思维”[论文]

“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思维”[论文]

浅谈“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思维”摘要: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思维是阅读和写作的纽带,也是习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更是对中学生写作能力的锤炼。

也是素质教育的又一项新的内容。

那么在中学作文教学中怎样培养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呢?,作文教学内容中含有大量训练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素材。

那么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利用这些素材,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当今语文教学中值得探究的课题。

如何通过作文教学来培养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做起:充分利用课堂阅读和课外阅读,使学生能够利用“语文教材”这个例子举一反三,使学生能读懂课文,更能使学生以文为例创新,写出自己的生活;重视强化学生的发散思维,发挥学生主体,创新、创作,指导学生多读书,多练笔,博采众长,吸取精华,坚持不懈,掌握多种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加强引导生活中的写作创新,让学生处处留心生活中的人、事、物等写作素材,多看多写,坚持多练,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创新思维、激发写作思维、重创作发展思维激发写作兴趣,促进积极思维。

兴趣是“爱学”的老师,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的材料的兴趣。

”作文也不例外。

要想在作文中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就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是促进积极思维的前奏。

作文兴趣的激活,关键在于施教的艺术。

教师要竭力探求新颖的教学艺术,摒弃呆板的教法,创设宽松乐学的氛围。

细巧设问题情境,把写作方法渗透到学生的创作习作之中。

引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如:在讲《白杨礼赞》一文结尾的写作方法时,我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作者在第七段完成了白杨树形象的刻画,点破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按理说文章可以结束了,但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八、九段?这对表达主题有何作用?学生带着疑问去思考去探讨它的写作方法,掀起了学生思维活动的波澜,促进了学生写作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写出激情的习作。

发挥学生主体,强化发散思维。

浅谈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创新(1)

浅谈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创新(1)

浅谈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创新作者:杨敬敬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3年第12期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069-0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

"它阐,明了作文教学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辩证关系,即要寓创新能力的培养于作文教学的过程中。

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浅谈笔者的一点体会。

1.立意创新"文以意为本","意"是文章的统帅、灵魂。

即文章的中心思想。

训练学生立意创新,一方面要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有创造性地思考、善于从多角度思考的习惯。

例如以《砖》为题,学生可不拘一格,多角度立意:(1).总是把后来者举得高高(立意:甘为人梯是美德);(2).从里到外是一种颜色(立意:表里如一);(3).一旦放在路上.就会成为绊脚石(立意:英雄须有用武之地);(4).砌在哪里,就在哪里奋斗一生(立意:服从分配.忠于职守);(5).手牵着手挽起了万里长城(立意:团结就是力量);(6).不经烈火的焚烧,只能是土坯一块(立意:艰难困苦,磨练意志);(7).由一摊泥土变为一块砖,首先是接受了模子的制约(立意:成材要有必要的约束)。

另一方面,要让学生不为习常的看法所左右,不迷信权威,善于质疑。

例如对孟子的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辩证分析,在我们安乐祥和的社会主义国度,尤其是对生活条件逐渐奔小康的家庭来说提倡"生于安乐",论述如何"生于安乐"应更有现实意义。

又如对"严是爱,松是害"这句流行语的反思,从有助于孩子智力的发育、身心的成长,提倡愉快教育、激励教育、成功教育的角度看,立论"不严不松又慈爱"更会受到青睐和欢迎。

浅谈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观察要有新发现
什 么 是 观 察 ?词 典 中解 释 是 仔 细 察 看 ( 事 物 或 现 象 )。怎样仔 细察 看 呢?这不 光是 眼睛 的 问题 ,应把 人的
感 觉器 官全调 动起 来 ,用 眼睛 去看 ,用手 去触摸 ,用 舌去 品味 ,用 耳去 听 ,最 重要 的是 用心去 感受 。教学 中发现 小 学 生在观 察事 物时 ,无意 占有很 大 比重 。观 察事物 时注 意
曾明确指 出 : “ 写作 系技 能,不宜视 作知 识,宜 于实践 中 练 习 。 自悟其理 法 ,不 宜空讲 知识 ,或 以为多讲知 识有视
热 爱世 界 的情 感 。花草 树木本 无情 ,是 因为欣 赏人 的 内心 充 盈 ,情感丰 富 , 自然 就带上 了人 性 的光 辉 。智者乐 水 ,
二 、思维要有新突破
优秀 作文 的闪光之 处往往不在 语言 ,而是在 于思想 。 比如 对生 活的独特 感悟 体验 ,看 问题 的独特 视角 ,对 问题
的独特 见解 ,构 思的巧妙 等 ,无不 闪烁 着思想 的光辉 ,给
人 以启迪甚至于震撼。因而要教给学生思维 的方法 。 ( 一 )学会 求 异 思 维 。求 异 思维 是 创造 性 思维 的核
学 生 大 晾 ” 小 陉 ” 。大 “ 惊 ”是指 要关 注世界 大事 。
于 写 作 能力 之 长进 ,殊 应 不切 实 之想 。 ” 《 语 文 课程 标 准 》也淡化 了写 作技 巧,鼓励 学生 自由表达 。写 出 自己的 独特 视角 、独立见解 和独 特感 受 ,避 免人云亦 云 ,注 重 自
生大 胆质疑 。对所 看到 的事和所 读 的书要有 自己的认 识 、
思考 和想法 。不漠 视生活 ,不跪 着读 书,这样 才能提 高思 想认识。 三 、表述要有新语言

小学作文教学创新实践(3篇)

小学作文教学创新实践(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作文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作文教学创新实践,通过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分析创新实践的具体措施,为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一、引言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然而,传统的小学作文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如学生写作兴趣不高、写作能力不足等。

为了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小学作文教学创新实践。

二、创新实践措施1.激发学生写作兴趣(1)丰富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引入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如童话、科幻、历史、地理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创设情境。

教师可以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生活,提高写作兴趣。

例如,开展“我的家乡”主题作文活动,让学生在参观家乡的过程中,收集素材,激发写作兴趣。

2.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1)加强阅读指导。

教师应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积累词汇、句式和写作技巧。

同时,指导学生学会从阅读中提炼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水平。

(2)注重写作技巧的培养。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写作技巧、示范写作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3)开展写作实践活动。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写作竞赛、作文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写作水平。

3.创新作文教学模式(1)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合作写作活动。

在小组内,学生可以互相交流、讨论,共同完成作文。

这种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翻转课堂。

教师可以将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进行写作实践,课后通过线上平台进行讲解和指导。

这种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微课教学。

教师可以制作微课,将写作技巧、写作方法等内容以视频形式呈现给学生,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4.注重评价方式的创新(1)多元化评价。

教师应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

浅谈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浅谈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等, 都属于创造想象) 明确联想和想象的某些特 点, 。 并将它们与写作
实 践 结 合起 来 , 样 , 把 培 养 想 象 力落 到 了 实 处 。 这 就 四 、 高 教 师 的综 合 素 质 和 创 新 意 识 提
些文章的整体美 , 更要善于发现文章 的局部美, 并及时给 以褒扬, 以此 激发学生创新兴趣 , 假若不从 学生 的实际 出发 , 而是要求他们像大作
了 更 好 地 引 导 学 生 阅 读 和 作 文 ,学 校 可 组 织 一 些读 书班 会 或 专 题 沙
创新 型 教 师 之 所 以 能 胜任 对 学 生创 造 活 动 的 引导 和 启 发 。 在 于
其具备多元 、 合理的知识结构。 掌握现代 教育理论 , 如: 熟悉创新理论
方 法 , 能有 意 识 地 引 进 移 植 到 教 学过 程 中 去 , 备 “ ” 专 ” 统 并 具 博 与“ 相
与发展提 出了更 高的要求, 人们越来越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而作文
又 是 培 养 学 生 创 新 能 力 的重 要 手 段 , 种 创 新性 在 作 文 教学 中表 现就 这 是“ 人 所 未 见 , 人 所未 发 ” 写 出“ 人 心 中 有 , 个 笔 下无 ” 意 思 见 发 , 人 个 的 来, 因而 在作 文 教 学 中 培 养 学 生 的创 新 能力 意 义 重 大 。 么 在 作 文教 那

龙, 让学 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 , 以讲故事 、 或 开辩论会等形式来锻炼 口
才 。 再 通 过 办 墙 报 、 园 文 学 报 等 形 式 提 高 学 生 的 书面 作 文 水 平 。 校 三 、 重 训 练 想 象 和 联 想 力 , 发 学 生 的 创 新性 思 维 注 激 创 新 思 维 是作 文 创 新 的 关键 , 想 象和 联 想 则 又 是培 养 学 生创 新 而

浅谈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浅谈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导学生 自己改 , 不再 由教 师越俎代 庖。 2 张扬 写作 个性 , . 培养创 新 幼苗
诚然, 由于学 生 的阅读 视 野 、 生活 经历 等 的不 同 , 生活 感 受 对 纵 观 目前 的作 文教 学 , 笔者 认 为 目前 仍然 存在 着 “ 少慢 差费 ” 也 各异 , 在文章 中表现 的思 想 、 认识 也千 差万别 。作文 教学 要在活 要 多角 度地 指导 学生 写 作 , 引导 学生在 作 文 的现象 , 师们 受传统 作 文教 学思 想 的束缚 , 循“ 师命题一 学 字上 下工 夫 , 多层 面 、 教 遵 教 生 作文一 教师批 改一 教 师讲评 ” 的单轨 道运行 规律 , 整个 教学 过 在 程 中 以教 师为 中心 , 忽视 了学 生的主体 地位 。而学生 则是被 动地 、 盲 目地 、 违心地 屈从 教 师的 “ 导”默 默地 拼凑 “ 命 文章 ”学 生 教 , 遵 , 的主动 性 、 积极 性严 重 受挫 , 写作 个性 和创 造能 力 受到 遏制 。 以致 中尽情 地绘 我所 见 , 写我所 闻 , 抒我 所 感 。 用鲜 嫩的 语言 表达 自己 独 特 的感受 。对 于个 性鲜 明 、 有新 意 的文章 , 经 发现 , 一 要倍 加赞
学 生在 学 习过 程 中必 然 会遇 到 许 多认 知 问题 ,这 些 问题 交 织在 一起 , 为 学生 学 习的心 理 动 力和 课堂 教 学 的契机 。 成 中学 生 有很 强 的求知 欲 , 常表 现 为思 想上 的 困惑 和 疑 问 , 时 正是 这 些 思 想 和认 知 问题 驱 动学 生 去追 求知 识 、 索真 理 。 师通 过挖 掘 教 探 教 材, 以问 题 为 契机 , 心 设 计 , 疑 解 惑 , 精 释 帮助 学 生 完成 学 习 目 标 。例 如 , 生在 学 习 了电磁 感 应 的知识 后 , 电磁 感应 中电 能 学 对 的来源 产 生疑 惑 。我 就在 “ 电磁 感应 中的能 量 转化 ” 一节 的教 学 中设计 了这样 一些 问题 :为 什 么线 框在 非 匀 强磁 场 中 的摆 动会 很 快减 弱? 同学们 很快 想 到 : 安培 力做 负功 , 机械 能减 少 , 机械 能 转化 为电 能 。 接 着我 又 问 : 能量 又 是 如何 转 化 的呢 ? 然后 和 同学 们 一起 讨 论 洛 仑 兹 力 的 两 个 分 力 的作 用 。 通 过 这 些 问题 的 层层 设 问和 讨论 , 断 激发 思维 火 花 , 之成 为 有序 的 思维 训 不 使

浅谈作文教学之“创新”

浅谈作文教学之“创新”
() 3 大处 着 眼 , 小处 人 手 , 小 ” 以“ 取胜 。中学生 的生 活 范 围极大地 局 限 了他 们 的 视 野 。 文 中也 不 可 能 出 现 多 作 少惊 天 动地 的大 题 材。怎 样 “ 中见 小 大” 也是 作 文选材 的关 键。很多 经典 , 作品 , 如朱 自清 的《 背影 》 都 得 的 《 、 最
复, 作文 教学 已深深 陷入 为 “出新 ” 而 “ 新 ”, பைடு நூலகம் 新 ” “ 新 ” 怪 圈 。 造 为 出 而 抄 的 仔细比较 分析 这 一类 “ 造新 ” 文 , 作 它 们存 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 创 新 就 是 结 构 上 的 新 奇

作文 : “ 命 ” 以 生 为话 题 , 自命 题 写 作 。 不少学生 编撰 出 自己或 亲人 身患 绝症

二 、 新 就 是 反 叛 创
在有些 同学 看来 , 创新就 是要 与众 不 同, 就是 要标新立异 。一切 中规 中举 的行为都是 落后 的 , 都是应该 反对 并打 破 的。因而 , 向立意 的作文在部 分学 反 生看来就 是对 传统 的全 盘否 定 。你说 “ 开卷 有 益 ” 他则 说 “ 卷 未 必 有 益 ” , 开 ; 你谈 “ 书是 写作 的基本 功 ” 他 就 说 读 , “ 写作 不用 读 书 , 是 个 人 独 创 ” 而 。如
文, 千方百计 教学生 “ 出新 ” 学 生则埋 , 头苦干读 例 文 , 佳 句 , 尽 脑 汁 “ 抄 绞 造 新” 。其结果 是一 篇文 章 出来 , 批 文 一 章模仿 。好不容易看到一篇佳 作 , 一看 查 , 又有 抄 袭 他 人 之 嫌 。如此 反 却

四、 创新就是情 节曲折动人 真实性是作文的第一生命 , 章要 文 真正感 动读者 , 首先 内容 必须真 实。可 有 的学生 在写作时为 了求新求 奇 , 不顾 事实 的随意加工 , 至脱 离实际 的胡 编 甚 乱造 , 结果使作 文 一看 就是 假 的 , 怎 又 能打动读 者呢?如 20 04年重 庆市 中考

浅谈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浅谈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坐在 窗 前 玩 玩具 时 , 到 窗外 一 座 座 平 房 : 、 岁 时 坐 在 窗 前 看 八 九 写字 画画 , 到 窗 外 一 幢 幢楼 房 。 望 如今 , 在 窗前 温 习功 课 时 望 坐

作 文教 学 方 法 要 新
人人都能创造 , 但创造需要条 件 . 单凭天然 的头脑还不足 以完成创造行为 , 条件有客观 的, 也有主观的 , 客观方面说 , 从 首先要适应社会发 展的需要 . 次要 能为实现教育 目的 . 其 再次
立意新 . 是使 文章具有新意 的最重要 的方法 , 只要立 意新 颖, 整篇文 章就 可以给人 以全新 的感觉 , 即使你在写作技 巧上
平常一点 , 也会给人一种 与众不同 。 别具一格的感觉 , 如写保 护 环境的文章 , 只是 停在说大道理 , 要 喊空 口号 的形式是远远 不 能吸引读者 的。 如果作文 中, 把地球假设成 手拄 拐仗 的老爷爷 ,
另 一 方 面 是 多 角 度 思 考 , 思 维 的单 向性 为 多 向性 , 键 变 关 是 能 否 打 破 思 维 定 势 . 捷 而 灵 活 地 思 考 问题 . 师在 教学 中 敏 教
引导学生观看与写作有关 的电视节 目, 读书时间》 中央八 如《 ,
套播 放的电视剧 《 红楼 梦》 ,特别是播放 电视剧之前 的话说红
能力 。是 衡 量 学 生认 识 能 力 和 创 新 能力 的重 要标 尺 。 二 、 文教 学 观 念 要 新 作 观 念 突破 是 指 中 学 生 在 作 文 中提 出新 的观 念 或 对 传 统 的
要积极引导学生发展求异思维 . 写 自己的独特感受。 抒
四 、 作 文 方 法要 新 写
每一类 型的作文都有多种写作 的方法 . 在写作 时 , 我们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作文教学中的创新问题
当前,中学生的作文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如体裁的混淆、语言衔接不流畅、内容枯燥无
新意,作文的内容与生活脱节,作文的情感的渗透和表达淡薄等问题,学生对身边的一切视
而不见,很少关注生活中的“闪光瞬间”,因而在作文中很难表达出新意。

作文是最富情感性的创造活动,无“文”则不能“作”。

这“文”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人
对生活的体验,情感的认识是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的真实体现。

作为作文的教学也就成了一
项开掘人的情感空间和精神世界的生命工程,要在这个工程中让学生不断挖掘新的内容,创
造出新的成果,写出内容有新意的作文。

那么,如何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创新呢?
首先,用生活丰富学生写作。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就是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
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生活是一本百科全书,是一切文学作品之源,也是作文之源。

老舍以他的生活成就了《家》《春》《秋》。

高尔基以他的生活,诞生了自
传体三部曲《我的大学》《在人间》《童年》三部曲。

由此可见,生活材料是写作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源泉。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欣赏、感受,以激发他们对
大自然、对祖国的激情,发现新的题材,同时还可以采用参观、访问等方式引导学生到自然
保护区、工厂等地去观察、体验生活,让五彩缤纷的生活源源不断地涌进学生的视野,为他
们写作提供丰富的、形象的、真切感受的写作材料。

其次,广泛阅读是创新作文的基础。

生活材料包括直接生活材料和间接生活材料两种。

间接生活材料是指报刊书籍、影视作品、时尚流行音乐、民族古典乐曲等各类材料,熟读唐
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不言而喻,广泛阅读与创新作文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根本不读
书看报、毫无阅读能力的人何以能写出“物”“序”分明的文章来。

因此,为学生创造阅读条件,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是激发学生创作文的基础。

阅读可以有以下几个途径:一是阅读课文。


师要“少讲、精炼、多读”,精心设计阅读方案,结合课文,适当补充课外读物,让学生在阅
读中学会归纳,加深理解,自由应用,善于借鉴,真正实现“读书千百遍,其义自见”的目的。

二是阅读报刊。

许多报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是学生创新作文的材料宝库。

教师不仅要根据学生实际需要组织学生阅读报刊,而且要创办班级图书角,让学生互相
传阅,还可以组织学生互相质颖,互相评点。

再次,灵活的教学是创新作文的主渠道。

作文教学要改变过去那种“闭门造车”的做法,
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

可以在课前进行5分钟说话训练,辩论会,知识抢答赛活动,提高学
生的语文技巧,应变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读书笔记、学习心得、摘报
剪报等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与审美情趣。

最后,用激励的赏识评讲调动学生的创新能力。

心理学上认为“自我认定”对于一个人的
成长极为重大。

学生的自我欣赏、自我肯定往往容易塑造较为自信和稳定的心理素质,相反
则容易自卑。

所以对于学生的作文习作必须以激励调动他们的写作信心和情感,激发他们的
创新精神,以积极的心态,写好每篇作文。

通常情况下,作文的评讲包括两个过程,即评改
与讲评。

批改作文时,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学生作文的心理,习作优劣有别是正常的,教师的评价应以鼓励每个学生为基准,评价的标准因人而异;对那些优秀的要充分赏识,除了肯定他们的长处之外,更重要的是指出努力的方向;对差一点的也要从鼓励的角度出发,肯定他们,哪怕是细小的长处,让他们能尝到成功的喜悦。

同时,教师在讲评过程中,要充
分发扬民主,开展讨论,让学生有更多的讲话机会,各抒己见,质疑问难,这是一种深层次
的赏识,是激发学生创新作文最宝贵最难得的机会,教师要善于诱导,允许各种不同的见解
和意见存在。

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激发学生创新的意识。

生活是宽广的,生活是充满激情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只有让学生多关注生活,从创新的角度反映我们的生活,这样写出
来的文章才会更动感人。

④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