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施工工序及方法

合集下载

景观绿化施工工序

景观绿化施工工序

景观绿化施工工序
为了打造美丽宜居的环境,景观绿化施工工序显得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景观绿化施工的工序及流程。

一、前期准备工作
在进行景观绿化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包括对场地进行勘测,了解土壤质地、地势、植被等情况,制定施工方案,确定植物种类和数量,准备必要的施工工具和设备等。

二、场地清理
在进行景观绿化施工时,首先需要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

包括清除杂草、枯叶、杂物等,确保施工场地整洁。

三、土壤改良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为了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

可以通过施肥、翻土、松土等方式改善土壤通透性和肥力。

四、苗木栽植
根据设计方案确定的植物种类和数量,进行苗木的栽植。

在栽植过程中,要注意开挖适当大小的栽植坑,控制栽植深度,保证植物的生长。

五、草坪铺设
草坪是景观绿化中常见的植被形式,需要进行草坪的铺设工作。

在铺设草坪时,要选择优质草皮,保持铺设的整齐顺直,确保草坪能够茁壮生长。

六、灌溉施工
植物生长需要充足的水源支持,因此需要进行灌溉系统的施工。

包括设置喷头、管道等灌溉设施,确保植物得到适量的水源供给。

七、景观照明
为了营造夜间美丽的景观效果,景观照明也是景观绿化中重要的一环。

通过设置灯具、投光设备等,实现对景观的照明效果。

八、养护管理
景观绿化施工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养护管理工作。

包括定期修剪、除草、施肥等,确保植物健康生长,景观效果持久。

通过以上工序的有序进行,景观绿化施工可以顺利完成,让环境更加美丽和宜居。

绿化工程施工流程与技术要点

绿化工程施工流程与技术要点

绿化工程施工流程与技术要点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美丽宜居环境的追求,绿化工程在城市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就绿化工程的施工流程和技术要点展开论述,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绿化工程施工流程绿化工程的施工流程一般包括前期准备、施工组织、施工过程和工程验收等环节。

1. 前期准备前期准备是绿化工程施工的基础,需要进行以下工作:(1) 确定绿化目标和要求:根据工程规划和设计要求,明确绿化的目标、效果和质量标准。

(2) 编制施工方案:根据绿化目标和设计方案,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序、工艺流程、材料配备等。

(3) 采购与准备材料:根据绿化设计方案,采购所需的绿化植物、土壤、肥料、防护设备等材料,并进行储备和准备工作。

2. 施工组织施工组织是绿化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需要做好以下工作:(1) 组织人员:根据绿化工程规模和施工内容,合理配置施工人员,并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

(2) 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安全规范,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3) 设备和机械安排:根据施工方案和工期计划,合理安排和调配所需的施工设备和机械,确保施工效率和质量。

3. 施工过程施工过程是绿化工程实施的核心阶段,需要注意以下要点:(1) 土地准备:按照设计要求,对土地进行清理、整平、翻耕等准备工作。

(2) 种植与浇水:按照设计方案,将绿化植物进行适当的种植和布置,并进行充分浇水。

(3) 管护与养护:在施工过程中,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植物的保护和养护,确保其生长良好。

(4) 确定施工时间:根据季节和气候等因素,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以确保施工的有效性和成功完成。

4. 工程验收工程验收是对绿化工程的最后一道关卡,需要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验收和评定,确保绿化工程达到预期的效果和质量。

在验收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要点:(1) 制定验收标准:根据绿化工程的目标和设计要求,制定相应的验收标准和评估指标。

(2) 进行验收测试:对绿化植物的生长情况、土壤质量、防护设施等进行检测和评估。

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工序

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工序

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工序城市绿化工程是现代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美化城市环境,改善空气质量,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而城市绿化工程的施工工序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按照规范进行施工,才能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预期效果。

下面将介绍城市绿化工程施工的一般工序。

一、设计规划在进行城市绿化工程施工之前,首先需要进行设计规划。

设计规划阶段要考虑到城市绿化的整体布局,包括植物种类的选择、绿化面积的确定、景观风格的设计等。

合理的设计规划可以使城市绿化工程更加有序、美观。

二、场地准备在确定好设计规划后,就需要进行场地准备工作。

场地准备包括清理垃圾、平整地面、改善土壤等工作。

只有确保场地平整、土壤肥沃,才能保证后续植物生长的良好环境。

三、种植植物种植植物是城市绿化工程的关键环节。

在选择植物种类时,要考虑到城市气候特点、土壤条件以及植物的生长要求。

种植植物时要注意栽植深度、密度以及栽植季节,以确保植物的生长顺利。

四、浇灌养护种植好植物之后,需要进行浇灌养护工作。

及时浇水、施肥,定期修剪植物,以保持植物的生长状况。

此外,还要做好除草、防虫害等工作,确保植物能够健康生长。

五、景观加工除了植物种植之外,城市绿化工程还需要进行景观加工。

景观加工包括铺设草坪、安装景观灯具、建造喷泉等工作,以提升城市绿化的整体效果。

景观加工工序要考虑到美观性、实用性和安全性。

六、验收交付最后一个环节是城市绿化工程的验收交付。

在工程完成后,需要进行验收工作,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只有通过验收,工程才能正式交付使用,为市民提供舒适的休闲环境。

综上所述,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工序包括设计规划、场地准备、种植植物、浇灌养护、景观加工和验收交付等环节。

只有按照规范进行施工,才能确保城市绿化工程的顺利进行,为城市环境的改善做出应有的贡献。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城市能够变得更加美丽、舒适。

绿化工程施工工序

绿化工程施工工序

绿化工程施工工序一、前期准备工作1. 材料准备绿化工程施工所需的各类材料应提前准备,包括植物苗木、土壤改良材料、肥料等。

根据设计方案的要求,确保所选材料的质量和数量充足。

2. 场地准备对绿化工程施工的场地进行清理和平整,清除杂草、石块等障碍物,并确保地面平整度符合绿化施工要求。

3. 设备准备配备必要的施工设备,如挖掘机、平地机、园艺工具等。

保证施工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并做好维护保养工作。

二、基础工程施工1. 场地测量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场地的详细测量工作。

确定绿化区域的位置、大小和形状,为后续的种植和施工工作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2. 土壤改良根据土壤的质量和植物的需求,进行土壤改良工作。

如土壤疏松、调节酸碱度及肥力等。

3. 地形塑造根据设计方案的要求,进行地形的塑造工作。

包括开挖和填筑土地、修建池塘、建造堤坝等。

确保地形符合绿化方案的要求。

4. 排水系统建设根据设计方案,安装排水系统,确保绿化区域在雨水或灌溉后能够及时排水,避免积水导致植物受损。

三、植物选配与种植1. 植物选配根据绿化方案和场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植物进行种植。

考虑到植物的生长特性、色彩效果和适应性等方面。

2. 苗木处理将选好的植物苗木进行处理,包括修剪根系、修整树冠等。

确保苗木有较好的生长状态,并方便于种植工作。

3. 种植方法根据苗木的大小和植物特点,采用适宜的种植方法进行施工。

包括直埋法、移植法、改良土壤等。

确保苗木能够顺利生长并扎根。

四、养护与维护1. 浇水与施肥根据植物的需水量和肥料要求,制定合理的浇水和施肥计划。

注意定期浇水,并且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调整肥料的使用。

2.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视绿化区域,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

采取合适的防治方法,如喷洒杀虫剂、施用植物保健剂等。

3. 修剪与修整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进行定期的修剪和修整工作。

保持植物的形态美观,并防止过密生长。

4. 环境维护保持绿化区域的环境整洁,定期清理落叶、杂草等。

园林绿化施工的施工工艺与创新技术

园林绿化施工的施工工艺与创新技术

园林绿化施工的施工工艺与创新技术园林绿化是指通过对园区、公园、景区等开放空间进行植物布置、景观塑造、绿化工程建设等,创造出美丽宜人的绿色环境。

在园林绿化的施工中,施工工艺和创新技术的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园林绿化施工的施工工艺和创新技术,并探讨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园林绿化施工的施工工艺1. 土壤改良技术园林绿化施工的第一步是土壤改良。

通过对土壤进行改良,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通气性,为植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常用的土壤改良技术包括添加有机肥料、石灰等,以及进行深翻、翻耕等工序。

2. 种植技术种植是园林绿化的核心环节之一。

在种植过程中,应根据不同植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种植技术。

例如,在种植大型乔木时,可以采用机械种植技术,提高施工效率;而在种植小型花卉时,则需要手工种植,并进行精细的定植。

3. 喷施技术园林绿化中常用的喷施技术有两种,分别是灌溉和施肥。

灌溉技术可以通过喷洒水源,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

同时,施肥技术可以通过喷施肥料,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

这两种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植物的养分供应和生长状况。

4. 硬质景观施工技术硬质景观施工技术是指对园林绿化中的建筑、道路、石柱、雕塑等硬质结构进行施工。

在硬质景观施工中,需要进行地基开挖、混凝土浇筑、砌块砌筑等工序,以及铺设路面、安装雕塑等工作。

硬质景观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为整体景观营造出稳定、美观的环境。

二、园林绿化施工的创新技术1. 自动化灌溉系统自动化灌溉系统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控制和传感器监测的智能化灌溉系统。

它能根据植物的需水量和土壤湿度自动调控灌溉水量和灌溉频率。

该系统不仅能够节约水资源,提高灌溉效率,还能避免因灌溉不当而导致的水浪费和土壤盐碱化。

2. 生物复壮技术生物复壮技术是一种通过生物学手段,改良、修复受污染土壤的技术。

通过培育和引入特定微生物、植物等生物群落,修复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和通气性。

这种技术不仅能够改善园林绿化区域的环境质量,还能促进植物的正常生长。

绿化工程施工工艺及方法

绿化工程施工工艺及方法

绿化工程施工工艺及方法一、绿化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前准备→平整场地→渣土外运、种植土及肥泥回填→种植乔木工程→种植灌木工程→种植花卉及铺设草坪工程→场地清理→竣工验收→绿化养护期→验收移交。

二、绿化工程施工方法1、绿化地平整、清理(1)将种植地表按设计要求平整绿化地面,同时清除砾石杂草杂物。

(2)平整要顺地形和周围环境,整成龟背形、斜坡形等,未设计之地形,坡度定在2.5%—3.0%之间以利排水。

(3)所有靠路边或路牙沿线50—100CM宽内的绿地地面低于路边或路牙沿线3-5CM,并在地面处理时将地面水引至道路排水管井。

(4)绿地地形处理除满足景观要求外,还考虑将地面水最终集水至道路管网排走。

2、种植土和下基肥(1)种植土的土质要求为PH值为5.5—7.5的壤土,疏松、不含建筑和生活垃圾。

种植前应对种植区域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初步分析,应提前对种植土进行杀菌。

(2)种植土深度要求为:草地大于20CM;花灌木要求大于30CM;乔木则要求在种植土球周围有大于80-150CM的合格土层。

(3)种植层需与地下层连接,无水泥板、沥青、石层等隔断层,以保持土壤毛细管、液体、气体的上下贯通。

(4)地被在施肥后应进行一次20—30M深的耕翻,搂平耙细,去除杂物,平整度和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将肥与土充分混匀,做到肥土双融,起到既提高土壤养分,又使土壤疏松、通气良好。

乔木、灌木机时应在种植前在穴边将肥土混匀,依次放入穴底和种植池。

(5)栽植植物铺土,应满足以下最低种植土厚度见表最低种植土厚度表(1)根据设计提出的规格、树形选苗。

(2)起苗时间选在非雨天进行,起苗前1-3天,适当浇水使泥土松软以少伤根系。

(3)起苗时,应保证苗木根系完整,常绿树带土球移植。

(4)选择无检疫性病虫害,生长旺盛的植株。

4、苗木运输和假植(1)苗木在装卸车时应轻吊轻放,不得损伤苗木和造成散球。

(2)土球苗木装车时,应按车辆行驶方向,将土球向前,树冠向后码放整齐。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工序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工序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工序是指在园林绿化建设中,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规范进行各项施工活动的过程。

园林绿化工程是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点项目。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工序的合理性和规范性直接关系到园林绿化的质量和效果。

下面将从施工准备、施工工序、施工要求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施工准备1. 设计交底:在施工前,设计单位应向施工单位进行设计交底,明确设计意图、施工要求和技术规范,确保施工人员充分理解设计方案。

2. 现场核对:施工人员应按照设计图进行现场核对,当有不符之处时,应提交设计单位作变更设计。

3. 选定种植材料:根据绿化设计要求,选定的种植材料应符合其产品标准的规定。

4. 编制施工计划书:工程开工前应编制施工计划书,明确施工进度、施工方法、质量要求等内容。

二、施工工序1. 地形改造:根据设计要求,对地形进行改造,包括筑山、叠石、理水等,以满足园林景观的需要。

2. 植被改造:种植树木花草,对植被进行改造,形成丰富的植物景观。

3. 建筑施工:根据设计要求,建造园林建筑,如亭、台、楼、阁等,以增添园林韵味。

4. 园路施工:铺设园路,连接各个景点,方便游客游览。

5. 给排水设施:根据设计要求,施工给排水设施,保证园林绿化用水需求。

6. 照明设施:安装照明设施,满足夜间游览和安全管理的需求。

7. 景观小品:设置景观小品,如喷泉、雕塑、座椅等,丰富园林景观。

8. 绿化养护:施工完成后,进行绿化养护,确保植物生长良好。

三、施工要求1.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2. 施工过程中,确保施工安全,遵守安全生产规定。

3. 注重环保,减少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4. 施工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产品质量标准,确保工程耐久性。

5. 施工完成后,进行工程验收,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预期效果。

总之,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工序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对于园林绿化的质量和效果至关重要。

在施工过程中,应充分理解设计意图,严格遵守施工规范,注重施工质量和安全,以营造优美的园林景观,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满足人们对于高品质生活的需求。

绿化施工工序及方法

绿化施工工序及方法

绿化施工工序及方法绿化是指利用植物、土壤和其他自然材料创造和恢复自然景观,增加城市和乡村的生态环境质量。

人们越来越重视绿化施工工序和方法,以改善居住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促进生态平衡。

本文将介绍绿化施工的基本工序和一些常用方法。

一、土地准备土地准备是绿化施工的第一步。

首先,需要对施工区域进行精确测量,并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

然后,对土壤进行处理,如除草、平整和翻耕等,以保证良好的植物生长环境。

此外,对土壤进行化验,以确定所需的肥料和酸碱度调节剂。

二、植物选择和培植植物的选择对于绿化效果至关重要。

在选择植物时,需要考虑施工区域的气候条件、土壤特性和绿化目的。

常见的绿化植物包括花草、灌木和树木等。

一些耐旱、耐寒和抗污染的植物通常也是首选。

在培植植物时,需要进行合理的排布与间距,以确保植物能够充分生长,并且有利于施工人员的管理。

三、固定与保护一旦植物种植完成,就需要进行固定和保护工作。

对于大型树木,常使用支撑杆或钢丝绳固定,以防止其被风吹倒。

对于幼苗和小型植物,可以使用花园网或草帘进行保护,避免害虫侵袭和外力破坏。

四、养护与管理绿化施工后,需要进行持续的养护与管理工作,以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

常见的养护措施包括浇水、施肥、修剪和除虫等。

根据不同植物的需求,要保持适当的湿度和养分供应,定期修剪和清理枯萎的部分,并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五、配套设施绿化施工除了植物的种植和保护,还需要配置一些配套设施,以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和环境效果。

比如,可以设置花坛、草坪、喷泉和小品景观等。

在设置这些配套设施时,要考虑到施工区域的地形、植物的生长需求和使用者的需求,并确保与植物和整体环境的协调统一。

六、监测与评估绿化施工工序结束后,需要进行监测与评估工作,以评估绿化效果和施工质量。

监测可以包括对植物生长情况的观察、土壤质量的化验和环境因素的测量等。

通过监测与评估,可以及时对绿化施工进行调整和改进,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绿化施工工序及方法对于城市和乡村的生态环境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化施工工序及方法平整场地→定点放样→种植穴挖掘→树木起掘→树木装运→树木栽植→地被植物类工程。

场地准备---场地清理---换土---场地初平整---土壤消毒施肥苗木准备选苗---起苗、包装---苗木运输---临时假植苗木种植定位放线---挖种植坑---栽植---支撑---修剪---遮荫---浇水草坪种植场地准备---土地的平整与耕翻---排水及灌溉系统---草坪种植施工---播后管理1、场地准备1.1场地清理:人工清理绿化场地中的建筑垃圾,杂灌植物等影响施工及树木成活率的垃圾,装车清理到运至指定地点。

1.2换土:由于绿化对种植土的要求较高,所以对绿化用土要换上用丰富有机质,土壤肥沃,排水性能较好的土壤。

1.3场地初平整:经过换土的种植土,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初平整,整理符合设计意途的地形地貌。

1.4土壤消毒施肥:用“保丰收”35%水剂每亩2.5KG,水100-150KG,用喷雾器均匀喷洒于土壤表面,然后使土壤完全湿润,以杀灭土壤中的收起病害的真菌和线虫。

在地被和花卉种植地,撒施堆肥2.5KG/M2,并用旋耕机混入表面土中,乔灌木施肥在挖种植坑中进行。

2、苗木准备2.1选苗:选苗应选符合设计图纸中的苗木品种树形、规格外,所有苗木要根系完整、枝叶健康、无病虫害、造型完好。

观赏类树木花果鲜艳,物候期正常,生长期内黄叶、蕉叶、卷叶、积尘叶的枝数在6%以下,无枯枝死叉、并生枝和徒长枝。

花卉要生长繁荣,植枝整齐,同种花卉高度要基本一致,群体效果良好。

宿根花卉生长强健,叶色彩正常,性状基本稳定,无明显退化现象。

2.2起苗、包装:起苗前1-2天应灌水一次,采用人工起苗挖裸根苗的起挖应注意根系的完整,尽量少根系,并对过长根,受伤根进行修剪,起出后用草袋包扎,并喷水保湿,带土球的苗木,土球直径应为苗木胸径的6-8倍,土球的厚度为其直径的2/3,起出后,立即用草绳麻布绑扎,大苗起出后,宜对其根部作适当修复。

其主要枝干应用草绳或麻布缠缚以防脱水,并将全树的每片叶子都剪截1/2-2/3,以大大减少叶面面积的办法来降低全树的水分蒸腾总量。

2.3苗木运输:苗木装卸时应小心轻放,不损伤苗木。

小苗堆放不宜太厚,以防发热伤苗,对大树的运输,采用吊装,移植大树在装运过程中,应将树冠捆拢,并应固定树干,防止损伤树皮,不得损坏土球,操作中注意安全。

大树移植卸车时,应将主要观赏面安排适当,土球应直接另放种植穴内,拆除包装,分层填土夯实。

2.4临时假植:应尽量做到随起随运、随栽,以保证苗木的成活率,若因故不能当天栽完,应将苗木分散假植,假植前先开挖假植沟,深度以能埋住树木根系为度,放入苗木后覆土,踩实,不使漏风,并应浇水,遮荫养护。

3、苗木种植3.1定位放线:根据施工图和已知坐标的地形、地物进行放线,确定种植点,以使树木栽植准确,整齐,种植效果能达到设计意图。

a、乔木的定点与放线孤植树或单植树:应完全按设计图纸进行定位,其允许偏差为3cm。

群植树:应符合设计所在位置,允许偏差10cm。

群植树定点配植:按园林设计原则一般为3、5、7株进行配植,所植树高度应在中心桩上标明。

b、种植槽放线规则式各植槽应严格按图纸大样进行放线,位置偏差不超过3cm,图案式样与图纸完全一致;同时线条必须流畅。

自然式种植槽的边线应标识清晰。

c、行道树和树阵的定点放线行道树的定点位置必须正确无误,定位轴线偏差不超过1cm;若遇障碍物影响时,允许在定位轴线上偏移,绝对不允许横向偏移。

偏移不超过30cm,若超出此范围,必须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d、树阵的定点放线,必须正确无误,其横纵定位线上的偏差不超过1cm。

3.2挖种植坑:人工开挖,植穴的大小应满足设计要求,株行中应符合设计的尺寸,开挖时,应将上层好土堆放一边,底层新土堆放在另一边;成片栽植的花灌木和地被物,应全面深翻30CM,然后开沟栽植。

种植穴按一般的技术规程挖掘,穴底要施基肥并铺设细土垫层,种植土应疏奉松肥沃,把树根部的包扎物除去,在种植穴内将树苗立正栽好,填土后稍稍向上提一提,再插实土壤并继续填土至穴顶,最后,在树周围做出拦水的围堰。

裸根苗栽植时应分层回土,适当提苗,使根系舒展,并分层踩实,最后筑好浇水围堰带土球苗木放入穴中校正后,应从边缘向土球四周培土,分层捣实,并筑浇水围堰,苗木栽植后的深度,应以苗木根颈与地面平齐或稍深为度,栽植其它地被植物时,应根据其生物学特性,确定其栽植深度,按照要求排入沟中后,覆土,扶正,压实,平整地面,然后浇水。

a、采用手工挖掘种植穴(坑)。

以定点标记为圆心,以规定的坑(穴)直径先在地上划圆,沿圆的四周向下垂直挖掘到规定的深度。

然后将坑底挖松、弄平。

栽种露根苗木的坑(穴)底,挖松后在中央堆个小土丘,以利树根舒展。

b、土质不好的,应加大坑(穴)的规格,并将杂物筛出清走,遇到石灰渣、石板、沥青等对树木生长不利的物质,则应将坑(穴)径加大1至2倍,将有害物质清运干净,换上适宜的种植土。

c、绿地内挖自然式树木栽植穴中发现严重影响操作的地下障碍物时,及时与设计人员联系,适当改动位置。

3.3苗木栽植:A、树木起掘a.苗木质量的好坏是直接影响成活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选苗时,除根据设计要求的苗木规格、树形外,还要选择根系发达、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和树形端正的苗木。

b.起掘苗木的质量,直接影响树木栽植的成活和以后的绿化效果。

起掘方式根据不同树木以及树龄、移植季节、运输远近、土质等情况,分以下三种掘苗方式:裸根掘苗:主要适用于休眠状态的落叶乔、灌木、藤。

带宿土掘苗:主要适用于树龄较小的、容易移栽的乔、灌木。

带泥球掘苗:主要适用于常绿树,以及较难移栽的树木等。

c.为提高树木成活率,在起掘前须进行短截修剪,先剪去修剪量的三分之一,栽植后再进行一次修剪,剪去修剪量的三分之一,并整理树姿。

d.开始挖掘时,以树杆为中心,按泥球规格大小,划一个正圆标明泥球直径的尺寸,为保证起出的泥球符合要求,一般应稍放大范围进行挖掘。

e.起掘后应根据树木大小、种类、土壤坚松、运距远近确定包扎的形式。

包扎要求结实,草绳紧实,确保泥团不松碎,不用发霉变质的草绳。

小灌木或泥球直径在三十厘米以下的苗木,可用稻草一束摊平,由底向上翻包,在植株基部近处扎缚牢实。

B、树木装运a.树木的运输与工地栽植的密切配合是保证成活的重要环节之一,实践证明,“随掘、随运、随栽”对树木成活率最有保障。

b.装车前应检查树种、规格、质量,凡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更换。

装运时,乔木和灌木宜搭配上车,根部朝行进方向倾斜放置,必要时须盖以防水物。

c.树木运到现场指定的地点后,须随手将根部用稻草等物盖好,以防失水。

C、树木的栽植a、散苗速度应与栽苗速度相适应,边散边栽,散毕栽完,,尽量减少树根暴露时间。

对假植沟内剩余苗露出的根系,应随时用土埋严。

b、根据具体苗木,应确定好栽植深度和苗木朝向,根部用土塞实后方可将泥球的包扎物自下布上,小心解除。

如泥球土质松软时,下压的包扎物可以不予取出,面后填培肥,分层间隙捣实,每层不超过20厘米。

c、裸根木本植物在栽前,先在穴槽内填以适量的肥土,栽植时将根群舒展在穴槽内,周围均匀培上松土,并将树身上下稍稍提动或左右前后移动,使根与土密接后扶正,然后培土分层捣实。

d、树木栽植后按栽植穴,槽规格的外缘做好水堰,堰高20厘米左右。

e、较大苗木栽后,为防止被风吹倒,应立即立支柱支撑,固定树木。

f、树木运到现场,如当日不能栽完,根部就加以覆盖,如一时不能定植完,应立即假植在不妨碍绿化施工,运输灌溉比较方便又可避风且不积水的地方。

g、园林树木的养护管理包括施肥,浇水,中耕,除草修剪,病虫害防治,必须认真做好。

3.4支撑:大苗、大树栽植后应设支撑架支撑,不使动摇,提高成活率,按设计要求,甲方的统一要求,采用钢管门字形支撑。

3.5修剪:大苗、大树栽植后,应作适当修剪,剪去断枝,枯枝,部分树叶,保证树形,以防止水分过多散失,以利成活。

其截口宜用乳胶或铅没涂抹保护。

组成色块,绿篱的灌木截植后,也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整形修剪。

3.6浇水:苗木栽植后,应立即浇水,小苗可一次落透;大苗、大树栽植后,应分多次向里充分灌水直至水满围堰。

栽植后的第二天,应重复浇水一次,对于大树,因温度较高,所以应注意保湿,每天要定期对其树干、树枝、叶面进行喷水,降低温度,减少蒸腾量,提高成活率。

4、地被植物类工程地被植物类工程附属于栽植工程,具有美化裸露地面,巩固树根,增加观赏效果等功能。

施工时,与栽植工程同样要注意栽植适期,注意各植物的物性和土质关系,以及选派熟练的技术人员作业等。

它也是各类工程竣工后的收尾作业,更应彻底实行质量及工程管理,保证按期完成。

主要的注意点如下:a、在充分掌握设计意图及设计图纸的基础上确认施工现场。

b、根据各种条件(与栽植工程的配合等)编制工程计划和日程安排计划。

c、对地被材料及使用材料等进行质量管理。

d、配合树木栽植工程进行施工技术管理。

总之苗木种植必须遵守以下原则:①种植深度:保持原种植深度,一般在根颈部以下。

②对排水不良的种植穴,应在穴底铺10-15cm砂砾或铺设渗水管,阴沟以利排水。

③种植前应检查有无下基肥。

④规则式种植应保持对称平衡,街道树或行列种植树木应在一条线上,相应植株规格应合理搭配其高度,干径,树形相近,树冠近似,种植树木应保持直立,不得倾斜,应注意观赏面的合理朝向。

⑤种植绿篱的株,行距应均匀,树形丰富的一面应向外,按苗木高度,树干大小均匀搭配.在苗圃修剪成形的绿篱,种植时应按造型拼栽,种植深浅应一致。

⑥绿成块种植时或群植时,应由中心向外顺序退植.坡式种植时应由上向下种植.大型块植或不同颜色彩色丛植时,宜分区分块种植。

⑦落叶乔木在夏季种植时,应进行强修剪或短截,并应保留原树冠的三分之一,同时必须加大土球体积。

5、草坪的种植5.1场地准备a、土层的厚度:因草坪植物是低矮的草本植物,没有粗大主根,为了使草坪保持优良的质量,减少管理费用,应尽可能使土层厚度达到40CM左右,最好不小于30CM,在小于30CM的地方应加厚土层。

b、土地的平整与耕翻:在清除了杂草,杂物后,地面上初作一次高填低的平整,平整后撒基肥,然后普遍进行一次耕翻,土壤疏松,通气良好有利于草坪植物的根系发育,出便于播种,为了确保新铺草坪的平整,在换土或耕翻后应灌一次透水或滚压二遍,使坚实不同的地方能显出高低,以利最后平整时加以调整。

5.2草坪种植施工:播种前,要采购纯度高,发芽率高的种子,在播种前可对种子加以处理,提高发芽率,播种方法为撒播,由公司专门负责草坪播种的技术,农艺工人撒种,保证撒播种子的均匀性。

5.3播后管理:充分保持土壤湿度是保证出苗的主要条件,播种后可根据天气情况每天或隔天喷水,幼苗长至3-6CM时可停止喷水,但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并要及时清除杂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