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教育小故事
规范养成教育的故事

规范养成教育的故事导读:教育小故事【1】伟大的教育家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习惯改变命运,习惯铸就命运。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是每个老师以及家长所追求与期待的!我在教学中也记下了一些小故事,细细品味,里面也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思想。
(一)不可吝啬的激励和表扬班上有个叫吴彦帝的孩子,他很聪明,每节课上总能看到他高举的小手,听到他完整流利的回答,很多略带思考性的问题总是他第一个想到解决的策略。
可是就是这样聪明的一个孩子,作业却总是坐得有点马虎。
要么数字写得不够认真,要么就是画等号没有用直尺,或者就是漏了一两道题目……为此,我也没少找他交流过,可是每次交流后的一到两天他就又故技重犯了,为此我也伤透了脑筋。
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尝试换种方式。
那天做课堂作业时,我就站到他的身边,他果然以最认真的态度去写字。
毕竟他是个聪明的孩子,只要认真去写了,就能写得很漂亮。
我趁机找了3本写得漂亮的作业(包括吴彦帝的那本),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表扬了一番,并让其他同学也像他们学习。
从他的眼神中,我看到他的快乐与激动!后来的几天中,他的作业果然开始认真了起来!但我也丝毫不能松懈!有时,我会单独找来他口头表扬一下,让他继续保持下去;有时候会在他的作业本上批上激励性的评语……这样时间长了,他的就慢慢养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了。
后来这样的方法也在其他的小朋友身上用过,都取到了不同程度的效果,看来表扬和激励在教育中所取得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适当批改激励性的评语。
往往数学老师批改作业时,就是简单的对错与等第!倘若以悄悄话的形式适当加上一些评语,学生更会欣然接受。
比如,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式子列对了计算却错了,老师可以对学生说:聪明的你,要是计算仔细些,再细心验算的话就能做对了,习惯决定一切,相信以后你会更仔细的,加油!(二)细节处,更不容忽视今年教的是三年级,刚从低年级进入中年级阶段的孩子,显得特别天真可爱。
孩子自信心培养的家庭故事分享

孩子自信心培养的家庭故事分享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是他们最重要的成长环境之一。
家庭的氛围和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性格养成和自信心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家庭故事的分享,父母可以向孩子传递正能量,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下面就让我们来分享几个关于孩子自信心培养的家庭故事。
故事一:小鸟学飞从前,有一只小鸟出生在一个美丽的森林里。
它看着其他鸟儿在天空中自由飞翔,非常羡慕。
但是每当它试图振翅高飞时,总是摔得很重。
小鸟感到很沮丧,以为自己永远无法学会飞行。
有一天,小鸟遇到了一只智慧的老鹰。
老鹰告诉小鸟:“你之所以学不会飞行,并不是因为你的天赋不够,而是因为你缺乏信心。
只要你相信自己,勇敢地尝试,就一定能够飞得很高很远。
”小鸟听了老鹰的话,决心重新振翅高飞。
经过反复练习和努力,终于掌握了飞行的技巧。
它在蓝天中展翅飞翔时,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自信和快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每个孩子都可以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故事二:勇敢的小兔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一只小兔叫小白生活在一个美丽的花园里。
小白非常胆小怕事,经常躲在草丛中不敢外出。
它总是觉得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危险和未知。
有一天,花园里来了一只大老鼠,它威胁要把花园里所有的花都吃掉。
其他动物都束手无策,唯有小白挺身而出,勇敢地面对老鼠。
虽然小白非常害怕,但它知道如果不勇敢站出来,花园就会被毁坏。
最终,在其他动物的帮助下,小白成功吓跑了老鼠。
从那天起,小白变得更加勇敢和自信。
它明白了只有克服恐惧,才能变得更加强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勇气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重要因素。
只有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勇敢地站出来,孩子才能不断成长并获得更多的自信。
故事三:坚持不懈的小树苗在一个茂密的森林里,有一棵小树苗叫小绿。
它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角落里,周围都是高大茂盛的大树。
小绿渴望能像它们一样茁壮成长,但由于环境的限制,它总是长得比别人慢一步。
然而,小绿并没有放弃对阳光和雨露的渴望。
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小故事

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小故事好的行为习惯是人生中最大的优点之一,要想养成一个好习惯必须从从小抓起,从小就有好习惯是成功的第一步。
孩子的可塑性很强,而且是积极发展的一个群体,所以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要肩负起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任,怎样培养,这显然是要花时间、精力,耐心、细心的去观察、去实践。
王婷婷,女,7岁,去年刚上二年级母亲是云南人,生下她一岁多就离家出走,现在跟随继母居住,父亲为生计忙于打工挣钱,平时很少有时间督促孩子完成作业,更不用谈沟通、交流了。
以至于学生经常不完成作业或不按时完成作业。
更有甚者有时谎称没有作业。
课堂上作业拖拉,课桌洞内东西杂乱,经常对继母和老师撒谎,没有一个良好的习惯。
是什么造成这个孩子有如此多的不良行为习惯呢?这是我要找到正确的教育转化方法中很关键的一点,因此通过平时的观察和与家长的沟通及与孩子的倾心交谈,我初步归纳出如下的原因:这孩子由于先前是父亲忙,继母管教不严,所以就存在这样的问题,孩子的作业有没有完成或完成得怎么样都无法去管,只是每天负责她的吃、住、穿等生活最基本的问题,加上父亲长年在外地务工,和父母沟通交流的时间不是很多,长期以往就造成了孩子在注意力和自控力方面存在问题。
而存在注意力和自控力有问题的孩子往往行为随意、思维活跃,口头表达能力差,常容易把作业放错地方,把铅笔和其它学习用品丢弃,在家里和学校都不能有条不紊地学习。
对于常撒谎现象后来经过和家长沟通,知道原来家长曾说过如果发现作业未完成情况要体罚,所以为了免受批评、推诿责任、逃避惩罚而说谎。
由于是小女孩,而且在继母的照顾下,扫地值日习惯还没能养成。
针对这个孩子上述现象,从上学期到这学期我从各个方面着手进行以点带面的教育慢慢改变其不良行为,对于已转化好的行为给予及时表扬和鼓励,同时提出更高的要求。
首先,针对经常漏做、不做作业或忘带作业等现象给予方法指导,让她自备一个作业记录本,记下各科作业,同桌间互相检查签名。
小学生的养成故事:从一言不发到口若悬河。

1.小学生的养成故事:从一言不发到口若悬河
2.小明是一个典型的害羞孩子,每天上学都安安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几乎从来不说
话。
有时老师提问他也只是低头摇摇头,从不发一言。
3.一开始,小明的表现并没有引起老师的太多注意,因为班级里还是有其他活泼好动、喜
欢发言的同学。
但渐渐地,老师发现小明在班级互动中越来越被忽略,成为一个“冷门人物”。
4.于是老师开始尝试引导小明,鼓励他多参与课堂讨论,多和同学交流。
但小明总是缩在
角落里,一言不发。
老师想到了另一种方法——给小明安排小组活动,让他和其他同学一起完成任务。
5.刚开始小明还是比较抵触,但是在队友们的耐心帮助下,他开始慢慢地参与进来,发表
自己的意见。
当他发现自己的想法得到了认可,同学们开始主动邀请他参加活动时,他的自信心也随之上升。
6.不久之后,小明开始主动参加课堂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他的表现逐渐得到了老
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和赞扬。
这些鼓励激发了他进一步提高自己口语表达能力的动力。
7.为了更好地培养小明的口才和表达能力,老师还引导他参加了校内的朗诵比赛和辩论
赛。
在反复的练习中,小明的口才水平越来越高,他已经从一个话不多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口若悬河的演说家。
8.小明的变化不仅仅是口才的提升,更重要的是他对自己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的建立。
他意识到,只要肯努力,自己也可以做到很多事情。
9.这个小学生的养成故事告诉我们,害羞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有勇气尝试。
在老师的引
导和同学的帮助下,小明克服了自己的羞涩,找到了自信和勇气,从而开创了一条新的成长之路。
小故事-大道理

第一个故事:父子赶牛———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父子两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
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
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
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牛应声而动。
- ☆大道理☆牛用条件反射的方式活着,而人则以习惯生活。
一个成功的人晓得如何培养好的习惯来代替坏的习惯,当好的习惯积累多了,自然会有一个好的人生。
-------------------------------------------------------------------------------第二个故事:勤杂工也有未来———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英国有一位青年在当装订书报的工人时,听了当时誉满欧洲的化学家戴维的报告之后,把所有的报告整理抄清,装上羊皮封皮,一起邮给戴维。
戴维大为感动,就请他来面谈。
这位青年很想在戴维的实验室找份工作,戴维却拒绝了,说:“你年纪也不小了,什么教育都没有受过,还是回到装订车间去吧!”若是一般人,被人拒绝到这种地步,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这位青年则不然,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他向戴维请求:“不能当实验员,就让我当勤杂工吧!”就这样,这位青年就从普通的勤杂工干起,一步一步终于当上了实验室助手,并因此有了一系列的创造发明,他被后人尊称为“电学之父”,而且最终的成就还超过了戴维!这位从小事干起并成就大业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法拉第!☆大道理☆伟大的事业常常出自平凡,要想成就大事业必须先做好小事!作为学生,先认认真真的做好平时的每一件小事,当下培养自己良好的习惯,就是认真地读书,做大事往往就是功到自然成哦。
--------------------------------------------------------------------------------第三个故事:“破窗户理论”———教育学生自尊自爱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两辆外型完全相同的汽车停放在相同的环境里。
习惯养成故事

习惯养成故事小时候,有一个小男孩叫小明,他是一个非常爱拖延的孩子。
每天晚上做作业总是拖到最后一刻,每天早晨起床总是拖到最后一秒。
他的妈妈常常对他说,“小明,你要养成一个好习惯,不要总是拖延。
”但是小明总是不以为然,觉得拖延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一天,小明和他的朋友小华一起去上学,结果因为小明拖延的习惯,他们迟到了。
老师批评了他们一顿,小明感到非常难过和羞愧。
小华对他说,“小明,你真的需要改掉拖延的习惯,否则会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
”。
小明在心里默默地想着,他决定要改变自己。
从那天开始,他每天都按时起床,按时做作业,按时完成任务。
刚开始的时候,他觉得很难,总是想拖延,但是他告诉自己要养成一个好习惯,要坚持下去。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终于养成了按时完成任务的好习惯。
他发现自己变得更加自律,更加有条理,也更加受到别人的尊重。
他的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因为他不再拖延,能够更好地利用时间。
小明的故事告诉我们,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需要坚持的过程。
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都需要通过不断的重复和坚持才能形成。
而养成一个好习惯,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有序,更加高效,也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成就感和快乐。
因此,我们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需要从点滴做起,坚持不懈。
比如,每天按时起床,按时吃饭,按时做作业,按时锻炼等等。
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坚持,我们才能养成好习惯,让它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总而言之,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需要时间和耐心的过程。
但是一旦养成了好习惯,我们就会受益匪浅,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努力养成良好的习惯,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精彩!。
母亲教育孩子的小故事有哪些

母亲教育孩⼦的⼩故事有哪些 教育孩⼦是每个家庭的重要任务,也是母亲操⼼的事情。
为此,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家的母亲教育孩⼦的⼩故事,希望可以帮到你! 母亲教育孩⼦的⼩故事 玩游戏也要节约⼦弹 我租住的是⼀个三层⼩楼,房东名叫玛丽,是个寡妇,⼀个⼈带着⼉⼦约翰尼⽣活。
⼀天,我到玛丽房间交房租,看到约翰尼正热⽕朝天地坐在电脑前玩射击游戏。
玛丽好像对此并不反对,⼀边和我聊天,⼀边关注着“前线”的战况,及时为约翰尼颁布⼝头嘉奖令。
在妈妈的⿎励下,⼩家伙越战越勇,捷报频传:报告妈妈,我⼜过了⼀关!报告妈妈,我换装备了!就在这时,玛丽突然对⼉⼦叫道:“约翰尼将军,请马上停⽌战⽃!”约翰尼马上按下暂停键将游戏定格,扭过头来⼀脸迷茫地望着妈妈。
我也⼗分不解,只见玛丽脸上毫⽆笑容、严肃地说:“刚才那架飞机,明明⼀枚导弹就能将它击落,你为什么要⽤3枚导弹?你知道⼀枚导弹的价格是多少?⾄少300万马克?你知道现在世界上还有多少⼈饿着肚⼦等待救济?你……” 约翰尼的脸涨得通红,泪⽔在眼眶⾥直打转,眼看就要⼤哭起来,可妈妈丝毫没有妥协的意思。
我连忙说这只是游戏⽽已,不必那么认真。
“打游戏也要节约⼦弹。
”玛丽根本不买我的帐,⼀直到约翰尼低头认错并且写下保证以后打游戏不再浪费时才善罢⽢休。
这件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原以为只有我们中国⼈才重视孩⼦的养成教育,现在看来并⾮如此。
正如台湾著名企业家喻世伟先⽣所说的那样,在欧美⼀些发达国家,⽗母为了培养和锻炼孩⼦,往往抓住孩⼦⽣活中的过失,随时随地进⾏教育,决不姑息和迁就,因为他们的教育针对性强,很少空谈⼤道理,所以往往更具实效。
爱⼼⽐⾦钱更重要 有段时间,约翰尼对中国的⽑笔书法忽然产⽣了兴趣,天天求我教他写⽑笔字。
我⾃然不愿放过这个弘扬中国传统⽂化的机会,于是欣然答应。
这天下午我和玛丽带他到⼀家华⼈开的书店去买宣纸和⽑笔,刚⾛到街头,就见到⼀位乞丐蹲在街⾓正对着约翰尼笑。
约翰尼犹豫着掏出⼝袋⾥的钱,对妈妈说:“妈妈,我想把买笔的钱送给这位叔叔。
养成教育小故事

用心”趁我们还年轻养成教育小故事善卷实验小学谈欢伟大的教育家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 习惯改变命运,习惯铸就命运。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是每个老师以及家长所追求与期待的!这学期教的是四年级,我在教学中也记下了一些小故事,细细品味,里面也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思想。
一、“用心”制定班级制度。
开学初,我给学生制定了班级的目标、学风、班风、任务、口号、传统、信念、希望、原则、认识、要求,并张贴在宣传栏中,安排班长在每天早晨领读一遍,目的不在于让学生记住,而是让他们产生一种意识!在平时的生活中,如同学有了差错,对照条款,让墙上的口号落实到行动中来。
第二周时,出台了班级学生每日考核制度,从行为规范、品德、劳动、学习等方面列出了详细的加扣分细则,组织大家晨会上学习,开学那两周,我与学生分秒相伴!许是用心了,许是制度让同学的进步竟然没让我在琐碎的班主任工作中产生厌烦的感觉,反而心里有了淡淡的成就感。
二、“用心”赞美学生。
记得陈郡、周玉兰在做操时的认真,记得赵赛可、王欣雨在课堂上的精彩发言,记得周旭杰、罗燚踏步走标准的姿势,记得袁媛、刘诗悦朗读时悦耳的声音,记得陶亮、陈翔在劳动时的负责...............每当这时,我都会送上真诚的赞美:“真欣赏你做事时的认真态度!”“你真有品位!能说出这么特别的想法。
”“谢谢你,你的朗读给了美的享受!” “你真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显然,同学们喜欢我的表扬,从他们的眼神中,我渐渐找到了自信,就是这个别同学在带领着整个班级前进!同学们在我的期待中越来越可爱了!三、“用心”帮助问题学生。
任何人在成长的路上难免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以前,或许我会埋怨:怎么学生越来越差了呢?怎么那么不懂事呢?现在想来,这样的想法有点可笑。
孩子们犯了错,不是正好可以给他们指引一条正确的道路吗?一而再,再而三犯错的同学那我就一而再,再而三地指出来,告诉他,该怎么做!用平和的心态期待着每一个同学每天进步一点点!“什么叫不简单,就是把简单的事情千百次不厌其烦地去做,就是不简单;什么叫不容易,就是把很容易完成的事情每一次都能认真做好,就是不容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心”——趁我们还年轻
养成教育小故事
善卷实验小学谈欢
伟大的教育家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 习惯改变命运,习惯铸就命运。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是每个老师以及家长所追求与期待的!
这学期教的是四年级,我在教学中也记下了一些小故事,细细品味,里面也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思想。
一、“用心”制定班级制度。
开学初,我给学生制定了班级的目标、学风、班风、任务、口号、传统、信念、希望、原则、认识、要求,并张贴在宣传栏中,安排班长在每天早晨领读一遍,目的不在于让学生记住,而是让他们产生一种意识!在平时的生活中,如同学有了差错,对照条款,让墙上的口号落实到行动中来。
第二周时,出台了班级学生每日考核制度,从行为规范、品德、劳动、学习等方面列出了详细的加扣分细则,组织大家晨会上学习,开学那两周,我与学生分秒相伴!许是用心了,许是制度让同学的进步竟然没让我在琐碎的班主任工作中产生厌烦的感觉,反而心里有了淡淡的成就感。
二、“用心”赞美学生。
记得陈郡、周玉兰在做操时的认真,记得赵赛可、王欣雨在课堂上的精彩发言,记得周旭杰、罗燚踏步走标准的姿势,记得袁媛、刘诗悦朗读时悦耳的声音,记得陶亮、陈翔在劳动时的负责……
每当这时,我都会送上真诚的赞美:“真欣赏你做事时的认真态度!”“你真有品位!能说出这么特别的想法。
”“谢谢你,你的朗读给了美的享受!”“你真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显然,同学们喜欢我的表扬,从他们的眼神中,我渐渐找到了自信,就是这个别同学在带领着整个班级前进!同学们在我的期待中越来越可爱了!
三、“用心”帮助问题学生。
任何人在成长的路上难免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以前,或许我会埋怨:怎么学生越来越差了呢?怎么那么不懂事呢?现在想来,这样的想法有点可笑。
孩子们犯了错,不是正好可以给他们指引一条正确的道路吗?一而再,再而三犯错的同学那我就一而再,再而三地指出来,告诉他,该怎么做!用平和的心态期待着每一个同学每天进步一点点!
“什么叫不简单,就是把简单的事情千百次不厌其烦地去做,就是不简单;什么叫不容易,就是把很容易完成的事情每一次都能认真做好,就是不容易。
”这是我送给班中同学的座右铭,其实,对我也有很大的启发。
班主任工作,很简单,可是用心做好班主任工作,就是不简单、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