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 折 概 论1
股骨粗隆间骨折PPT课件

二、局部解剖概要
股骨干与股骨颈的交界处,承受剪式应力 最大。
股骨距:颈干连接的内后方,形成致密的 纵行骨板。决定了转子间骨折的稳定性。
松质骨。
5
二、局部解剖概要
髋部骨小梁分布图
6
二、局部解剖概要
髋部骨小梁分级图
7
三、 Evans 和AO分型
AO分型和Evans-Jensen分型这两种是最为常用 的转子间骨折的分型,在这两种分类中,AO分 型又更为通用。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些分类的中 心是稳定性的概念。稳定的骨折是指后内侧皮质 仅在一个平面发生骨折,且在复位后能够抵抗压 应力而不发生再次移位。不稳定骨折是指后内侧 大的骨折块,多个骨折块或者反转子间骨折,尽 管经过复位和固定,骨折依然不稳定且会由于轴 向负荷而产生塌陷。这些直观的、可重复的、简 单的关于稳定和不稳定的描述,可以指导治疗和 了解预后。
19
五、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
近年来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 不断发展更新,其中常用的内固定物分为 两类:一类是滑动加压螺钉加侧方钢板, 如Richards钉板、DHS、DCS等;另一类是 髓内固定,如Ender针,带锁髓内针、 Gamma钉、PFN等。
18
五、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
总之,复位的目的是获得骨折的稳定性。复 位方法可采用闭合复位或切开复位。无论骨折类 型是否复杂,均应首先试行闭合复位。复位时应 用牵引床进行牵引。根据骨折类型,患肢可处于 中立位或轻度外旋或内旋位。对于严重粉碎骨折, 特别是小转子明显移位者,需加大外旋以闭合内 后侧骨缺损。如调整复位牵引可内后侧骨缺损依 然存在,则应考虑:①切开解剖复位,②应用截 骨术或股骨近端内移来获得稳定的非解剖复位。
17
五、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
骨折概论

骨折概论[单项选择题]1、疲劳性骨折常常发生在下述哪个部位()。
A.髌骨上极B.尺骨鹰嘴C.第2、3跖骨D.第1趾骨E.尺骨下段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2、骨筋膜室综合征常见的原因中,不包括()。
A.软组织严重挫伤及挤压伤B.四肢骨折时小夹板包扎过紧C.肢体严重的局部压迫D.小腿的激烈运动E.开放性骨折所致的大量出血参考答案:E[单项选择题]3、骨折后最易发生骨缺血性坏死的部位是()。
A.股骨头B.肱骨头C.桡骨远端D.锁骨远端E.胫骨内髁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股骨颈骨折时股骨头的血供受到损害,尤其是股骨颈骨折头下型骨头完全游离在髋臼和关节囊内自由转动,头的血液循环大部中断,即使圆韧带内的小凹动脉存在,也只能供应圆韧带凹周围股骨头的血运,因此此类骨折愈合困难,股骨头易发生缺血坏死。
[单项选择题]4、有关清创术,下列不正确的是()。
A.创口中的异物、血凝块都应彻底清除B.开放性伤口彻底清创后应一期缝合C.静脉滴注抗生素预防感染D.神经断裂不易吻合时,可留待二期处理E.不影响患肢血运供应的血管可以结扎参考答案:B[单项选择题]5、男性,31岁。
右前臂尺桡骨开放性骨折,清创复位石膏外固定后36小时。
患者出现高热,脉快,伤口剧痛,有大量恶臭渗出液,触诊有握雪感。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X线检查显示皮下有气体。
根据患者目前情况,首先要考虑的诊断是()。
A.缺血性坏死B.静脉回流受阻继发感染C.伤口严重化脓感染D.气性坏疽E.骨筋膜室综合征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6、鹰嘴骨折手术后1月关节伸屈活动范围120°,3个月后伸屈范围缩小。
X 线示:肘前方软组织云状密度增高,诊断()。
A.肘关节挫伤B.肱骨下端不全骨折C.骨化性肌炎D.肘关节创伤性关节炎E.滑囊炎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7、骨折临床愈合后骨痂的改造塑形决定于()。
A.外固定的牢固性B.肢体活动和体重所形成的应力C.局部血液供应的情况D.骨痂的多少E.是否很好地配合理疗、按摩及药物治疗参考答案:B[单项选择题]8、男性,18岁。
骨折概论3 锁骨骨折 肱骨外科颈骨折

• 陈旧性四肢骨折:适合于手法复位者。
夹板固定
•夹板的选用
• 夹板是局部外固定的主要工具,有一定的弹性、韧性 和可塑性,并能被X线穿透,一般以就地取材为宜。常 用的有杉树皮、柳木板、竹片、厚纸板、粘合板、金属 铝板和塑料板等。
•固定的范围可分为超关节固定和不超关节固பைடு நூலகம்两种。
•夹板宽度应按肢体周径而定,绑扎后要求每两夹板之 间留一定的空隙。厚度应根据其材料和长短决定,一般 说来,夹板短、抗弯强度大,韧性好者,可薄一些;反 之,应适当增厚。
• 常用的固定垫有如下几种:
固定垫
• 平垫:适用于肢体平坦的部位。方形或长方形,
其宽度可稍宽于该侧夹板,用以大与肢体的接触 面;其长度可根据作用部位而定。
• 塔形垫:适用于肢体凹陷关节附近。做成中
间厚、两边薄象宝塔形的固定垫。
• 梯形垫:适用于肢体斜坡处。做成一边厚、
一边薄象梯形踏步式的固定垫。
• 儿童患者作尺骨鹰嘴牵引则更为简便,可用大号巾钳(先 将巾钳头端的前倾角敲平)代替细钢针和牵引弓,按测定点 自尺骨嵴两侧钳入骨皮质内即可。适用于肱骨骨折。牵引重 量2~5kg。
骨牵引
• 颅骨牵引:
• 剃光头发,常规头皮消毒,患者仰卧,头枕沙袋,以颅骨 中线和两乳突的头顶部连线交点为中点,向两侧旁开3.5cm, 定为冰钳(颅骨牵引弓)钉尖插入部位,在局麻下分别作1~2 cm的皮肤切口,用拴上安全螺丝帽骨钻钻头,按与颅骨呈 45度角的方向钻穿颅骨外板(成人约4mm,儿童约3mm), 注意防止穿过颅骨而伤及脑组织。然后将冰钳钉尖插入骨孔 内,旋紧并固定之,以酒精纱布覆盖伤口,抬高床头,牵引 绳系上冰钳通过滑轮进行牵引。适用于颈椎骨折脱位。一、 二颈椎用4 kg,每下一椎增1 kg,复位后用4 kg维持。
股骨粗隆间骨折课件

诊断
• 明显外伤史, 患肢疼痛, 活动受限。下肢短缩及外旋畸形明显, 可达90°。往 往需经X线检查后, 才能确定诊断, 并根据X线片进行分型。股骨粗隆间骨 折的症状与股骨颈骨折相似, 但后者局部疼痛、肿胀、功能丧失、患肢缩 短等较前者轻, 患肢多有轻度屈髋屈膝及外旋畸形, 一般在45°-60°之间。
尖顶距(TAD)
螺钉切出(cut out) 的概率和TAD值呈正 比。当平均TAD值从 25mm降低至20mm 时, 螺钉脱落引起的 固定失败率从8%降 低到0。研究者鼓励 在术中常规测量TAD 值, 如果导针位置表 明TAD值大于25mm, 他们建议重新复位并 重新植入导针。
不对称放置的螺钉导致的扭力Tx
治疗
保守治疗方式
1、精细护理,防治卧床并发症。 2、保持足够的营养支持和补液,给予充分的镇痛药物。 3、骨牵引重量要足够达到体重的1/7,否则易出现髋内翻。髋内翻校
正后,仍需保持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7-1/10。 4.牵引时间要充分一般在8-12周,12周后可逐渐负重。
治疗
手术治疗 目的:
获得坚强而稳定的内固定,恢复股骨距的连续 性,矫 正髋内翻畸形,允许患者在短时间内即可下床活动,至少 患侧髋关节部分负重。早期活动有利于预防肺部并发症、 静脉栓塞、压疮或一般情况变差等并发症。
Boyd and Griffin's 分型 Ⅰ型: 由大转子至小转子、沿着转子间线所发生的骨 折,稳定无移位,没有粉碎,复位简单且易维持,结 果通常令人满意(占21%)。
Ⅱ型: 为粉碎性骨折,主要骨折位于转子间线,伴有 骨皮质的多处骨折,有移位,复位较困难,一旦复位 可获得稳定。 (占36%)。
Ⅲ型: 基本属于转子下骨折,至少有一骨折线横过近 端股骨干小转子或其稍远部位,有大的后内侧粉碎区 域,并且不稳定,复位比较困难,手术期、恢复期并
肱骨近端骨折护理查房

5-20: 患者在全麻下行右肱骨近端骨折切开 复位内固定+植骨术,术中出血约400ml输去 白红1U,术后安返病房,术区敷料可见少许 渗血,切口处置引流管一根,引流畅,患肢 予前臂吊悬吊制动,右手小指感觉麻木,运 动正常,余指末梢血运均正常,保留导尿畅, 术后予氧气吸入。患者术后主诉右眼异物感, 通知管床医生后予继续观察。
IV型: 大结节骨折大结节骨折且移位大於l厘米以上。 V型: 小结节移位骨折可为单独小结节撕脱骨折,移 位大於1厘米以上。 VI型: 肱骨上端骨折合并肱盂关节脱位,脱位是合并 盂肱关节的真正完全脱位,而不是指肱骨头的旋转移 位或关节内的半脱位。肱骨解剖颈骨折伴肱骨头前脱 位在临床上较为少见,该病的发生会严重影响肩关节 的功能,治疗的难度相对较大[5]。
根据骨折的数目
一部分骨折: •肱骨近端多为此类型,骨折移位<1cm 或成角<45° •无论骨折线是否多个部分,均为一部 分二骨部折分骨折: •外科颈骨折(嵌插型、非嵌插型、粉 碎型) •解剖颈骨折 •单纯大或小结节骨折 三部分骨折: •外科颈骨折+大结节骨折 •外科颈骨折+小结节骨折
四部分骨折: •骨折累及肱骨头、大、小结节、外科颈 骨折 •为肱骨近端骨折的严重类型
肱骨近端骨折护理查房
主要内容
肱骨近端骨折概述
病因、临床表现、分型、 治疗
汇报病史
提出护理问题、措施
肱骨近端骨性结构
血液供应
腋动 脉
旋肱前动 脉及其分 支弓状动 脉
旋肱后动 脉及其分 支后内侧 动脉
肌肉、神经的分布
肱骨近端骨折概述
肱骨近端骨折是指肱骨外科颈远端l一2 cm至肱骨头关节面之 间的骨折,包括肱骨头、大结节、小结节、肱骨干近端等的 骨折,在所有的肱骨骨折中占到将近一半[1] ,国内报道其 发生率约占全身骨折的2. 5% [2] ,而国外则报道其发生率 约占全身骨折的4%一5% [3],常见于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 。肱骨近端骨折类型复杂,预后较差,是创伤骨科治疗中的 难点。
临床三基训练骨外科疾病骨折概论

临床三基训练骨外科疾病骨折概论(总分:47.00,做题时间:60分钟)一、(一)选择题 (总题数:15,分数:15.00)1.下列不是骨折移位的因素是(分数:1.00)A.暴力的大小、作用方向及性质B.患者姿势√C.骨折远段肢体的重量D.肌肉的牵拉力E.不恰当的搬运及治疗解析:2.下列不属于开放性骨折是(分数:1.00)A.骨折伴皮肤裂伤√B.骨折端刺破皮肤C.骨盆骨折引起的膀胱破裂D.骨盆骨折引起的直肠破裂E.骨盆骨折引起的肠道断裂解析:3.在局部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中,决定骨折愈合快慢的重要因素是(分数:1.00)A.骨折的类型和数量B.骨折部的血液供应√C.软组织损伤D.感染E.软组织嵌入解析:4.开放性骨折的处理关键是(分数:1.00)A.创面闭合B.骨折复位、固定C.彻底清创√D.软组织损伤修复E.血管、神经修复解析:5.下列哪一项不是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原因(分数:1.00)A.创伤损坏关节面B.关节囊及周围肌腱挛缩引起关节内压力增高√C.关节内骨折未解剖复位D.骨折畸形愈合E.关节面不平整导致的关节软骨剥脱解析:6.下列哪一项是判断骨折延迟愈合最可靠的依据(分数:1.00)A.骨折愈合时间延长B.骨痂少D.骨折线存在E.骨折端无骨硬化√解析:7.下列哪一项不是骨折不愈合特有的表现(分数:1.00)A.骨折假关节B.骨折愈合超过通常时间C.局部疼痛√D.骨折端骨硬化,髓腔封闭E.骨折线清晰解析:8.下列哪一项治疗骨折畸形愈合的原则是正确的(分数:1.00)A.儿童骨折畸形愈合应即时矫正B.对成人骨折畸形愈合因外形影响均应矫正C.邻近关节附近骨折畸形愈合中,即使影响关节功能,因手术并发症多,也不予以矫正D.畸形轻,对功能影响不大者,只要患者提出矫形要求,仍需矫正E.不影响功能的畸形不一定需要矫正√解析:9.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诊断最有意义的临床表现是(分数:1.00)A.肢体远端动脉不能扪及B.皮肤苍白C.肢体持续、剧烈疼痛,进行加剧,被动牵拉指、趾背伸,引起剧烈疼痛√D.肢体高度水肿,皮肤有水疱形成E.感觉异常,肌肉瘫痪解析:10.下列对骨折的影像检查原则正确描述是(分数:1.00)A.必须行X线和CT检查B.先行CT检查或先行MRIC.只需行X线检查无需CT、MRI检查D.若行CT检查,则无需X线检查E.X线检查最重要,然后结合骨折以及想了解骨折伴发的软组织及脊髓损伤再行CT或MRI √解析:11.骨折移位与下列哪些因素无关(分数:1.00)A.暴力大小及作用方向B.肌肉拉力C.骨折类型√D.肢体远侧段的重量E.搬运及治疗不当解析:12.下列骨折均是稳定性骨折,除外(分数:1.00)A.嵌插骨折B.青枝骨折C.横骨折E.斜骨折√解析:13.下列哪项不是完全骨折(分数:1.00)A.横骨折B.螺旋骨折C.嵌插骨折D.裂缝骨折√E.压缩骨折解析:14.关于骨折,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分数:1.00)A.多发性骨折引起休克B.癌斑在浅表部位的骨折较多见C.有些骨折临床上只有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D.畸形、反常活动及骨擦音(感)是骨折的专有体征E.骨折诊断必须以X线检查为依据√解析:15.下列哪项并发症不可能发生于骨折晚期(分数:1.00)A.骨化性肌炎B.骨缺血性坏死C.创伤性关节炎D.关节僵硬E.脂肪栓塞√解析:二、[A3/A4型题](总题数:2,分数:7.00)(1~3题共用题干) 男,16岁,1天前摔伤右肘部。
骨折概论

复位标准
上肢功能复位标准
前臂双骨折要求对位、对线均好 肱骨干稍有畸形影响不大
复位方法
手法复位 大多数骨折可采用手法复位,要求要 轻柔、一次成功 复位步骤 解除疼痛、松弛肌肉、对准方向、拔 伸牵引
复位方法
切开复位
既手术切开骨折部位的软组织,暴露骨折断 端,在直视下将骨折复位
切开复位的指征
骨折端软组织嵌入者 关节内骨折 手法复位未能达到功能复位
皮质骨切除不超0.5-1.0mm
游离小骨折可去除,大骨折不宜去除
再次清洗
修 复 开放骨折的固定:Ⅲ度开放骨折及Ⅱ度 开放骨折6小时后清创 者用外固定器 血管、神经修复、肌腱修复 创口引流
创口的闭合: 直接缝合 减压缝合或植皮术
延迟闭合
小腿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双蒂筋膜皮瓣转位
胫前肌肌瓣 内、外侧腓肠肌肌皮瓣
撕脱性骨折 长期应力作用所致。 第2、3跖骨和腓骨下段 疲劳骨折或行军骨折 病理性骨折
骨骼疾病
分类
骨折处是否与外界相通 骨折程度 骨折稳定性 骨折时间
骨折处是否与外界相通
闭合性骨折
开放性骨折
骨折程度
裂缝骨折 青枝骨折
不完全骨折
横骨折
斜骨折
螺旋骨折
完全骨折
粉碎骨折 嵌插骨折
压缩骨折
骨骺分离
根据稳 定程度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辅助性固定 矫形术后用于维持特殊的体位
化脓性关节炎和骨髓炎患肢的固定
石膏绷带固定的优缺点
优点 可根据肢体的形状塑型,固定确 实 可靠,可维持较长时间 缺点 无弹性,不能调节松紧度,固定范围 需超关节,无法进行关节功能锻炼,易 引起关节僵硬
外展支架固定
骨折概论

骨折概论[单项选择题]1、三十五岁男性,车祸导致左腹部及臀部肿痛、活动受限2小时入院,病人面容苍白、呻吟、脉速。
经治疗半年后,左髋有活动障碍,有跛行并有酸痛,应采取的措施是()A.康复治疗并理疗B.服用消炎止痛药C.手术取出内固定物D.CT或MRI检查E.X线片检查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2、骨痂改造塑型达到临床愈合,主要依赖于()A.早期康复治疗B.丰富的骨痂C.坚强的外固定D.局部良好的血供E.采用中药外洗、理疗、推拿等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3、易发生骨坏死的是()A.关节内骨折,长期固定B.关节内骨折,畸形愈合C.股骨颈囊内型骨折D.长骨干多段骨折E.关节附近骨折,血肿较大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4、关节新鲜脱位是指脱位未满()A.1周B.2周C.3周D.4周E.6周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5、对开放性骨折最基本而重要的处理方法是()A.早期复位及内固定,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B.早期彻底清创缝合及适当固定C.早期复位及内固定后缝合伤口D.早期复位及缝合伤口后外固定E.早期彻底清创缝合,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参考答案:B[单项选择题]6、在原始骨痂形成期中,发展较快的是()A.腔内化骨B.软骨内化骨C.环状骨痂D.膜内化骨E.周围软组织骨化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7、关节脱位是()A.关节出现畸形和弹性固定B.关节面失去正常对合关系C.关节分离D.关节韧带断裂E.关节囊扭伤并断裂参考答案:B[单项选择题]8、女,30岁,外伤致肱骨螺旋形骨折,手法复位至功能复位,其要求是()A.允许稍有畸形,不允许有缩短移位B.允许稍有分离移位,不允许有旋转移位C.允许稍有畸形,不允许有分离移位D.允许稍有旋转移位,不允许有分离移位E.对位对线都好,不允许有畸形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9、下列不易发生骨折不愈合的骨折是()A.月骨骨折B.尺骨骨折C.距骨骨折D.股骨转子间骨折E.胫骨中下1/3骨折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10、50岁女性,车祸致胫腓骨中下1/3开放性骨折,经复位达功能复位标准,3个月后复查X线见骨折略有移位,骨折线清晰,导致骨折延迟愈合的主要原因是()A.骨折段血液供应不良B.骨折复位不良C.年龄较大D.周围软组织挫伤严重E.伤口有感染参考答案:A[材料题]11、A.胫骨干中下1/3B.胫骨干中上1/3C.肱骨干D.第二跖骨E.股骨干[选择题]1.疲劳骨折易发生在()参考答案:D[选择题]2.骨折延迟愈合易发生在()参考答案:A[材料题]12、B.斜骨折C.粉碎性骨折D.嵌插骨折E.压缩骨折[选择题]1.高处坠落发生的椎骨骨折是()参考答案:E[选择题]2.骤然跪倒髌骨着地发生的髌骨骨折是()参考答案:C[材料题]13、A.颞下颌关节B.肩关节C.骶髂关节D.髋关节E.膝关节[选择题]1.微动关节为()参考答案:C[选择题]2.复合关节为()参考答案:B[选择题]3.联合关节为()参考答案:A[填空题]14骨折畸形愈合参考答案:骨折愈合的位置未达到功能复位的要求,存在成角、旋转、重叠畸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骨折线形状及方向可分为 1)transverse 2)oblique 3)spiral 4)comminuted 5)嵌插骨折 6)压缩骨折 7)骨骺分离
comminuted
骨折概论—
第一节 骨折的定义、成因、分类及骨折段的移位
AO产品组合在一起
骨折概论—
第七节治疗骨折的原则
功能锻炼 早期阶段(1~2W) 中期阶段 (2 W以后) 晚期阶段
骨折概论—
第八节 开放性骨折的处理
开放性骨折的分三度
第一度
皮肤由骨折端自内向外刺破,软组织损伤轻。 第二度
皮肤割裂或压碎,皮下组织与肌组织中度损伤。 第三度
广泛的皮肤,皮下组织与肌肉严重损伤,合并 血管、神经损伤
• 1981 DCU, LC-DCP
• 1984 THORP
1987 PC-Fix
• 1990 LISS
1993 ATLP
2001 LCP
人民医院骨创伤科 应用最多的钢板
带锁髓内钉及特殊髓内钉
UTN PFN
PHN UHN
DFN UFN
TEN
髓内钉手术的禁忌证
不宜应用于生长中的骨骼,必须应用时,应采 用非扩髓的髓内钉,并尽早取出。 粉碎性的股骨颈和粗隆间骨折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是带锁髓内钉的禁忌证 骨感染的急性期
骨折概论—
第一节 骨折的定义、成因、分类及骨折段的移位
• 分类
(一)根据骨折处皮肤、粘膜的完整性分为
1 闭合性骨折
2开放性骨折
closed fracture
open fracture
comminuted
骨折概论—
第一节 骨折的定义、成因、分类及骨折段的移位
(二)根据骨折的程度和形态分为
骨折概论
天灾 Conspectus of Injury of the Bone and Joint
本章重点: 掌握骨折的定义、成 因、分类、并发 症、 诊断和治疗原则。
TRAUMA
骨折概论
认识骨折
人祸
掌握原则
符合现代
了解治疗
骨折概论
现代骨伤多来源于交通的路 -海- 空 现代骨科医生与相关名词 技术---责任---爱伤观点---法律意识 赔偿金与失业 医生与士兵;医疗领域与战场;
(一)全身表现
1 休克(主要原因失血、并发重要内脏器官损伤)
shock 2 发热 (血肿吸收热低于38度,如感染可超过38度)
骨折概论—
第二节 骨折的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
(二)局部表现 1 骨折的一般表现 疼痛、压痛、叩击痛,肿胀、瘀斑、 功能障碍。 2 骨折的专有体征 畸形、异常活动、骨摩擦音或骨摩擦感是骨折 的专有体征,具备其中一项即可确诊为骨折。但无上 述体征也不能除外骨折,如嵌插骨折、裂缝骨折或无 成角移位的青枝骨折,可无上述体征出现。
(一) 早期并发症 1 休克 2 脂肪栓塞综合征 3 重要内脏器官损伤 4 重要周围组织损伤 (1)血管损伤 (2)周围神经损伤 (3)脊 髓损伤 5 骨筋膜室综合征 osteofas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 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 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征候群。
骨折概论—
第七节治疗骨折的原则
骨折的复位----方法 1 手法复位
骨折概论—
第七节治疗骨折的原则
骨折切开复位的优缺点
骨折概论—
第七节治疗骨折的原则
骨折的复位----方法 2 切开复位---指征 1.骨折断端间有软组织嵌入,经手法复位后失败者 2.关节内骨折手法复位后对位不好,将影响关节功能者 3.手法复位与外固定后,不能达到功能复位标准,而将
骨折概论—
第五节影响骨折愈台的因素
(三)治疗方法的影响
1 反复的手法复位 2 软组织、骨膜剥离过度 3 清创不当 4 过度牵引,骨折断端分离 5 骨折固定不确切 6 不恰当的功能练习
骨折概论—
第六节骨折的急救
目的 用简单有效的方法抢救生命,保护创部, 防止再度损伤和污染,创造安全条件,迅速送 到附近医院。
严重影响功能者。 4.骨折并发主要血管损伤,在处理血管时,应同时作切
开复位内固定术。 5 多处骨折,为了便于护理,防止并发症 * 外固定影响生活和工作的骨折病员急需尽快康复者 * 近关节部位骨折的年迈病员,长时间的固定可引起关
节永久性僵硬。
骨折概论—
第七节治疗骨折的原则
切开复位---禁忌症 1.外伤性休克,病员无法承受手术打击。 2.患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
术前与病员家属谈话 : 术前一句顶一万句
术后一万句不顶一句 术前一字值万金
世界需要稳定 骨折固定同样需要稳定
Mileston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O/ASIF plate osteosynthesis (1960-2001)
• 1960 Round hole
Mileston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O/ASIF plate osteosynthesis (1960-2001)
1969 DCP
Mileston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O/ASIF plate osteosynthesis (1960-2001)
deformity abnormal mobility crepitus
骨折概论—
第二节 骨折的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
骨科的影像学检查
选择好的影像学检查是大多数骨折的诊断基础。 最常应用的放射学检查是
X线平片 核医学 超声学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磁共振成像(MRI)
骨折概论—
第三节 骨折的并发症
(三)根据骨折端稳定程度分为
稳定性骨折
不稳定性骨折
骨折概论—
第一节 骨折的定义、成因、分类及骨折段的移位
骨折段移位
与暴力的大小、作用方向及性质和骨折部位有关
成角移位;侧方移位; 短缩移位;分离移位; 旋转移位。
骨折概论—
第二节骨折的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
临床表现(clinical features of fractures)
姜
校长对创伤科先进
保 国
治疗的认同和赞赏 主
任
谢
谢
下 次 见
大 家 ,
!
骨折概论—
第四节 骨折愈合过程
3 骨痂塑形改造期 原始骨痂由排列不规则的骨小梁组成, 经过破骨细胞吸收死骨和多余的骨组织, 同时成骨细胞按应力需要,产生新骨, 形成永久骨痂,恢复正常的骨结构、形 态和功能。(8~12W)
骨折概论—
第四节 骨折愈合过程
骨折临床愈合标准 1.局部无压痛、无纵向叩击痛; 2.局部无反常活功; 3.X线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 骨痂通过骨折线;
骨折概论—
第一节 骨折的定义、成因、分类及骨折段的移位
• 定义 • 成因
•
骨折(Fracture)即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 创伤和骨骼疾病所致,后者如骨髓炎、骨肿瘤所 致骨质的破坏、骨质疏松等疾病,轻微外力即 发生骨折,称为病理性骨折。(本章讨论创伤性骨折)
直接暴力
间接暴力
Stress or fatigue fracture
1 抢救休克 2 包扎伤口 3 妥善固定 4 迅速妥善转运
9.11现场抢救
错误搬运方法
骨折概论—
第七节治疗骨折的原则
• 治疗骨折有三大原则
复位 固定 功能锻炼
• 诊断骨折要预防漏诊
漏诊=官司 错治=赔款 认真负责=成功保证
• 骨科的治疗的最终目的
使伤员的生活功能的最大康复
骨折概论—
第七节治疗骨折的原则
(伴有酮症酸中毒)重度骨质疏松症等。 3.开放性骨折重度污染及皮肤和软组织
损伤严重者。
2002年春节前夜 创伤骨科姜保国主任与骨科同仁在手术抢救病人
骨折概论—
第七节治疗骨折的原则 骨折的固定(fixation of fracture) 外固定 小夹板固定 石膏绷带固定 外展架固定 外固定器等 内固定 金属内固定 (钢板 螺钉 髓内钉 钢丝 克氏针等) 混合固定(外固定+内固定)
骨折概论—
第八节 开放性骨折的处理
术前检查与准备
了解检查指定计划
清创的时间 6~8hr;少数在12~24hr
清创的要点
清创---组织修复---关闭创口
骨折概论—
第八节 开放性骨折的处理
术前检查与准备
了解检查指定计划
清创的时间 6~8hr;少数在12~24hr
清创的要点
清创---组织修复---关闭创口
伤后6-8小时血肿凝成血块,新生的毛细血管、 吞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侵入血凝块和坏死组织, 使血肿机化形成纤维组织。骨内膜和骨外膜的 成骨细胞增生,约3周时形成与骨干纵轴平行 的骨样组织,三者使骨折断端纤维连接,成为 纤维骨痂。(约2W)
骨折概论—
第四节 骨折愈合过程
2 原始骨痂形成期
由骨内、外膜转化的成骨细胞在断端内外形成的骨样 组织逐渐钙化形成新生骨,即膜内化骨。两者紧贴在 骨皮质的内(内骨痂)、外(外骨痂)两面,逐渐向骨折处 汇合,形成两个梭形短管;断端间和髓腔内的纤维组 织,先转化为软骨组织,然后软骨细胞增生、钙化即 软骨内化骨,形成环状骨痂和腔内骨痂。膜内化骨和 软骨内化骨的相邻部分交叉、融合并完全骨化,完成 原始骨痂期,即临床愈合期。(4~8W)
骨折概论—
第三节 骨折的并发症
(二)骨折的晚期并发症 1. 沉积性肺炎
2. 褥疮 3.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4. 感染 5. 损伤性骨化 又称骨化性肌炎 6. 创伤性关节炎 7. 关节僵硬 8. 急性骨萎缩 (acute bone atrophy,Sudeck’s atrophy) 9. 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