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照明系统
物联网智能照明系统

物联网智能照明系统智能照明系统是物联网应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传感器、无线通信、云计算等技术与照明设备相结合,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的照明管理。
物联网智能照明系统具有诸多优点,不仅提高了照明效果和舒适度,还节约了能源,降低了运营成本。
本文将从智能照明系统的基本原理、优势和应用场景三个方面,对物联网智能照明系统进行详细介绍。
一、物联网智能照明系统的基本原理物联网智能照明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感知环境的传感器采集数据,将数据传输到云平台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最后通过相应的操作控制照明设备的开关、亮度、色温等参数。
智能照明系统可以根据人体的活动和环境的变化进行自适应调节,从而提供更加舒适、高效的照明效果。
二、物联网智能照明系统的优势1. 节约能源:智能照明系统可以根据感知到的环境数据来智能调节照明设备,避免能源的浪费。
例如,在无人的房间中可以自动关闭灯光,避免长时间的不必要能源消耗。
2. 提高照明效果:智能照明系统可以根据人体的活动和环境的需要来自动调节照明设备的亮度、色温等参数,提供更加舒适的照明效果。
例如,在不同的场景中可以自动调节灯光的亮度和色温,以适应不同的需求。
3. 降低运营成本:智能照明系统可以实现对照明设备的远程管理和控制,避免了人工巡检和维护的成本。
同时,通过对照明设备的使用和能耗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可以进行合理调度和优化,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
三、物联网智能照明系统的应用场景1. 办公楼:智能照明系统可以根据员工的工作时间和环境的变化来智能调节办公楼的灯光,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
例如,根据员工的活动状态和感知到的环境数据来自动开关灯光,提供最佳的光线照明效果。
2. 商业中心:智能照明系统可以根据商店的营业时间和人流量来调节灯光的亮度和色温,提供一个吸引顾客的照明氛围。
例如,在人流量较少的时候可以降低亮度和色温,以降低能源的消耗。
3. 居民区:智能照明系统可以根据居民的生活习惯和环境需求来调节灯光,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智能照明系统介绍

智能照明系统介绍
智能照明系统是一种可以调整室内照明环境的智能技术系统,它能够
根据室内的光照变化而自动调整电源功率来调节光照强度,从而降低能耗。
智能照明系统可以很好地满足室内照明的要求,提高室内照明环境质量,
实现室内照明节能省电,并减少污染。
照明设备包括各种智能照明,比如智能照明控制器、智能插座和智能
调光器等。
它们可以根据室内外的环境光照情况来自动调节光照强度,从
而达到节能、省力的效果。
比如,当检测到室内光照达到一定强度时,可
以自动将室内灯光调暗,从而节省能源和减少污染。
此外,智能照明系统可以根据室内外环境光照的情况,结合控制器和
电源系统,在不同的时间段对照明装置进行调整,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室
内照明的需求。
例如,在晚上可以自动将室内照明调暗,以减少能耗和减
少空调机的工作量,这有助于节能减碳。
智能照明系统解决方案

智能照明系统解决方案一、引言智能照明系统是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创新解决方案,旨在提高照明效率、节约能源、提升用户体验。
本文将详细介绍智能照明系统的原理、功能特点、应用场景以及相关技术和数据支持。
二、系统原理智能照明系统基于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控制器、通信设备和云平台等组成的系统架构实现智能化控制。
传感器感知环境光照强度、人体活动等信息,控制器根据传感器数据进行智能调光、定时开关等操作,通信设备实现与云平台的数据交互,云平台提供远程监控和管理功能。
三、功能特点1. 智能调光:根据环境光照强度和用户需求,实现自动调光,提高照明效果和舒适度。
2. 定时开关:可以根据时间设置灯光的开关时间,实现自动化控制,节约能源。
3. 人体感应:通过人体传感器感知人体活动,实现智能灯光的开关和调光。
4. 远程控制:通过云平台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随时随地对照明系统进行控制和调整。
5. 节能环保:智能照明系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精确控制,节约能源,降低能耗和碳排放。
四、应用场景智能照明系统适用于各种室内和室外场景,如办公楼、商业中心、工厂车间、学校、医院、公共场所等。
以下是几个具体应用场景的介绍:1. 办公楼:智能照明系统可以根据办公楼内部和外部的光照情况,自动调整灯光亮度,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同时节约能源。
2. 商业中心:智能照明系统可以根据商业中心的客流量和时间,自动调整灯光亮度和颜色,提高购物体验,吸引顾客。
3. 工厂车间:智能照明系统可以根据车间内部的人员活动情况,自动开关灯光,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能源。
4. 学校:智能照明系统可以根据教室内部的光照情况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自动调整灯光亮度,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5. 医院:智能照明系统可以根据医院的不同区域和时间,自动调整灯光亮度和颜色,提供舒适的就医环境。
五、技术支持和数据智能照明系统的实现离不开以下技术支持和数据:1. 传感器技术:光照传感器、人体传感器等感知设备,用于采集环境光照强度、人体活动等数据。
智能照明系统培训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详细描述:家庭智能照明系统配合音乐、温度等其他智 能家居设备,营造舒适的居住环境,提升家庭生活的品 质。
案例二:商业场所智能照明系统应用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总结词:提高效率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商业场所智能照明系统能够根据营业时间和客 流量自动调节灯光,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降低运营成 本。
系统架构
01
02
03
感知层
由各种传感器组成,负责 环境信号的检测。
网络层
实现传感器与控制模块之 间的通信,可采用有线或 无线方式。
应用层
控制模块根据预设逻辑对 灯具进行控制,并与其他 智能家居系统进行联动。
03
智能照明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安装步骤
确定安装位置
首先,需要确定智能照明系统 的安装位置,如客厅、卧室、 走廊等,并确保电源插座的位
公共空间
公园、广场、道路、隧道等公共空间 可以利用智能照明系统实现智能化的 照明管理和节能控制,提高公共安全 和城市形象。
智能照明系统的优势
节能环保
智能照明系统能够实现精细化的 节能控制,通过自动调节灯光亮 度、关闭未使用灯具等方式,有 效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碳排放。
提高效率
智能照明系统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 控制,方便管理人员对照明设备进 行维护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在调试阶段,首先需要检查所有灯具 是否正常亮起,确保没有故障。
调整照明效果
根据实际需求,使用智能照明系统的 控制面板或手机应用程序,调整照明 效果,如色温、亮度等。
智能照明系统解决方案

智能照明系统解决方案一、引言智能照明系统是一种基于先进的技术和创新的照明设备,旨在提供高效、节能和智能化的照明解决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智能照明系统的定义、特点、工作原理以及应用领域。
二、定义智能照明系统是一种利用传感器、控制器和网络通信技术实现自动化调光、调色、定时等功能的照明系统。
通过智能化的控制和管理,智能照明系统可以根据环境光照、人员活动等因素自动调节照璀璨度和色温,从而提供舒适、节能的照明环境。
三、特点1. 自动化调节:智能照明系统可以根据环境光照感应器的反馈信号,自动调节照璀璨度和色温,以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和需求。
2. 节能环保:智能照明系统采用LED等高效节能光源,结合智能控制,能够实现能耗的最小化,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3. 远程控制:智能照明系统可以通过手机APP、云平台等远程控制方式进行集中管理和控制,方便用户随时随地对照明设备进行操作。
4. 智能化管理:智能照明系统可以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实现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包括故障检测、维护预警等功能,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四、工作原理智能照明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传感器感应、控制器控制和网络通信三个环节:1. 传感器感应:智能照明系统通过安装在灯具或者周围的传感器,感知环境光照、人员活动等信息,并将感应信号传输给控制器。
2. 控制器控制:控制器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号,通过内部算法和逻辑判断,控制照明设备的亮度、色温等参数,以实现自动化调节。
3. 网络通信:智能照明系统可以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网络与手机APP、云平台等进行通信,实现远程控制和管理。
五、应用领域智能照明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所和领域,如:1. 商业建造:智能照明系统可以根据商场、办公楼等不同区域的使用需求,自动调节照璀璨度和色温,提供舒适的照明环境,同时实现能耗的最小化。
2. 居住环境:智能照明系统可以根据居住者的作息习惯和需求,自动调节照璀璨度和色温,提供个性化的照明体验,并实现节能效果。
智能照明系统解决方案

智能照明系统解决方案一、介绍智能照明系统是一种基于先进技术的创新解决方案,旨在提供高效、节能、智能化的照明服务。
该系统结合了物联网、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控制等技术,可以实现对照明设备的智能控制和管理,从而提高照明效果、节约能源和提升用户体验。
二、系统架构智能照明系统由以下几个主要组件构成:1. 感知设备:通过感知设备,系统可以实时获取环境信息,如光照强度、温度、人流量等。
常用的感知设备包括光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等。
2. 控制设备:控制设备负责根据感知设备获取的信息,对照明设备进行智能控制。
控制设备可以是中央控制器、智能开关、智能插座等。
3. 照明设备:照明设备是智能照明系统的核心,包括灯具、灯泡和灯带等。
这些设备可以通过控制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实现定时开关、亮度调节和颜色变换等功能。
4. 云平台:云平台是智能照明系统的数据中心,负责接收、存储和分析感知设备获取的数据,并提供数据展示、报表生成和远程控制等功能。
三、功能特点1. 节能环保:智能照明系统可以根据环境光照强度自动调节照明亮度,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同时,通过定时开关和智能控制,可以进一步节约能源消耗。
2. 智能调光:系统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和环境变化实时调整照明亮度,提供舒适的照明体验。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应用或智能开关进行远程调光,方便快捷。
3. 情景模式:智能照明系统支持多种情景模式设置,如阅读模式、休息模式和聚会模式等。
用户可以根据不同场景需求,一键切换照明效果,提升生活质量。
4. 安全保障:系统可以通过红外传感器等感知设备,实时监测人流量和安全状况。
当检测到异常情况时,系统可以自动调整照明亮度或触发报警,确保用户的安全。
5. 数据分析:智能照明系统可以将感知设备获取的数据上传到云平台进行分析和处理。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了解照明设备的使用情况、能源消耗情况等,为用户提供优化建议。
四、应用场景智能照明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包括家庭、办公室、商业建筑和公共场所等。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案例三:商业场所智能照明系统
总结词
营造氛围、提升品牌形象、节能降耗
详细描述
商业场所智能照明系统通过多样化的灯光效果和智能化 控制,能够营造出各种氛围和场景,吸引顾客的注意力 并提升商业价值。同时,智能照明系统能够根据商业场 所的需求和特点,提供定制化的照明方案,提升品牌形 象和市场竞争力。此外,通过智能化控制和管理,商业 场所智能照明系统还能够实现节能降耗,降低运营成本 。
特点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具有高度的自动化、可编程性和灵活性, 可以根据环境变化、用户需求和预设模式自动调节灯光亮度 、色温和照明区域,实现节能、舒适和高效的照明效果。
系统组成与功能
系统组成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主要由控制中心、传感器、执行器和通信网络等部分组成。控制中心 是系统的核心,负责接收传感器信号、处理用户指令和发送控制信号;传感器用于检测 环境参数和用户行为;执行器负责执行控制信号,调节灯光亮度、色温等;通信网络则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优势
节能环保
提高生活品质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自动 调节灯光亮度,避免能源浪费,降低碳排 放,有助于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智能照明系统能够创造出舒适、温馨的照 明环境,满足不同场景和用户需求,提高 生活品质。
高效管理
增强安全性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具有集中管理、远程控 制等功能,方便用户对灯光进行统一管理 和维护,提高管理效率。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循环利用和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 可持续发展。
06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案例 分析
案例一:智能家居照明系统
总结词
高效节能、舒适便捷
详细描述
智能家居照明系统通过智能化控制,实现了家庭照明的个性化、舒适化和节能化。通过手机APP或智能语音助手, 用户可以轻松控制家中的灯光,实现一键开关、调节亮度和色温等功能。同时,系统能够根据室内外光线和环境, 自动调节灯光亮度,营造舒适的居住环境,降低能源消耗。
智能照明系统解决方案

智能照明系统解决方案一、引言智能照明系统是一种基于先进技术的照明控制系统,通过集成传感器、通信技术和智能算法,实现对照明设备的智能化控制和管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智能照明系统的解决方案,包括系统架构、功能特点、技术原理和应用场景等。
二、系统架构智能照明系统的架构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照明设备:包括LED灯具、传感器等,用于提供照明和采集环境数据。
2. 网关设备:负责照明设备与云平台之间的通信,实现数据的传输和控制命令的下发。
3. 云平台:提供数据存储、分析和管理功能,支持用户对照明系统进行远程监控和控制。
4. 移动终端:通过手机App或Web界面,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对照明系统进行监控和控制。
三、功能特点1. 自动调光:智能照明系统可以根据环境光强度自动调节灯光亮度,实现能耗的最优化。
2. 节能模式:系统支持根据用户需求设定节能模式,比如定时开关灯、自动感应开关等。
3. 智能控制: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对照明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实现灯光的开关、亮度调节等功能。
4. 数据分析:系统可以对照明设备的工作状态和能耗进行数据分析,提供数据报表和趋势分析,帮助用户了解系统的运行情况。
5. 故障报警: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照明设备的工作状态,一旦发现故障或异常情况,会及时向用户发送报警信息。
四、技术原理1. 传感器技术:通过安装光照传感器、人体红外传感器等,实时采集环境数据,为系统提供智能化控制依据。
2. 通信技术:系统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如Wi-Fi、蓝牙等,实现照明设备与网关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控制命令的下发。
3. 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对照明设备的工作状态和能耗进行分析,提供数据报表和趋势分析。
4. 云计算技术:系统将采集的数据上传至云平台进行存储和处理,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访问和控制照明系统。
五、应用场景智能照明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以下场景:1. 商业建筑:如写字楼、商场等,通过智能照明系统可以实现灯光的自动调节和节能控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照明系统
指导教师:张爱平
参赛队员:刘东,李超,傅猛猛
摘要:鉴于传统照明系统存在的缺陷以及不必要的电能浪费,我们小组研制了可以根据照明场所的光照强度实时控制LED灯的亮度的照明装置,实现了应对各种情况下的照明需要以及电能的节约。
经过实际的设计与测量,得到了很好的实验效果。
关键词:LED;光照智能调节;PWM信号;双路供电
1 引言
现代社会对节能的需求与日俱增,节能的要求拓展到了工业能源、交通能源等等各个领域。
其中,照明的节能也是当今节能环保领域的主题之一。
此外,太阳能作为能量巨大的可再生资源称为当今可再生资源利用方面的主流之一,太阳能电池以其价格相对低廉、原理相对简单等特点得到了普及,是应用于照明的最有实用性的能源。
以我们学校为例,太阳能已经应用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LED具有发光效率高、功耗低、寿命长、环保等很多其它传统照明光源无法比拟的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广告照明、信号灯、景观灯等照明领域。
其中,白光LED即具备了LED的优点,又具有照度大、光线色温适中等特点,被认为是取代白炽灯、荧光灯的最具潜力的照明光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自动化装置以及自动化理念被运用到家电、汽车、工业、农业、商业、建筑等多个领域。
在传统照明系统中,存在着如下缺点:第一,在黎明(傍晚)时分,自然光已经很强(很弱),但是路灯依然处于工作(关闭)状态,造成了电能的浪费;第二,在一些突发情况下(骤然阴天等),由于路灯工作人员未能及时通断路灯,给百姓的出行造成不便。
而智能照明系统本着智能、节能的理念,通过光信号采集和处理、PWM信号脉冲调制、LED驱动,克服了传统照明系统的缺点,实现了智能控制与节能LED的完美结合。
2 实验原理
系统设计及工作原理概述
本设计是集电源降压、LED驱动、自动调光模块于一体的大功率白光LED驱动系统,该系统的核心元件是LED驱动芯片DD311。
根据DD311的电压输入特性,设计了基于降压型开关稳压器AP1501-12的降压电路将太阳能电池输出的电压进行降压,同时系统还配备了双电源系统,备用电源以24v继电器实现了24V 电源与220V市电之间的转换。
另外,利用DD311所提供的一个可输入PWM信号的输入端,设计了以PWM控制器TL494为核心的自动调光电路,该电路采用光敏电阻作为传感元件,通过采样电路使输入TL494的控制电压发生改变,从而改变TL494输出给DD311的PWM信号,以实现调节LED亮度的功能。
这个基于TL494的控制电路是本设计自动调光电路的后级电路,它主要负责精确调整LED亮度。
此外,本设计还利用电压比较器和继电器相结合,实现了自动调光电路的前级控制,它的作用是在室内照度较大时,使后级调光电路停止工作,具有节能和保护的作用。
本设计系统的总原理图如下图。
3实验系统的设计
本设计中采用了16颗LED,REXT为参考电流输入端,输出电流是参考电流的100倍,计算公式如下:ILED (A ~ 100 × ( Vbias- VREXT = 100×IREF (A) 则其所需的电流为:
Iled=Il×Nl=350MA×4=1.4A
每个DD311的参考电流为3.5MA,因此参考电阻为:
Rext=Vrext/Iref=12V/3.5mA=3428Ω
实验设计图如下
:
本设计采用调节脉宽的方式对LED 进行亮度调节,脉宽控制信号由TL494 的输出端直接输入给DD311 的使能端。
在本设计中,自动调节电路被分为了前后两级,前级是基于电压比较器的控制电路,它的作用是在室内自然照度大于200LUX 时使后级调光电路不工作,以减少功耗,同时延长后级调光电路核心元件TL494的使用寿命。
后级是基于TL494芯片的PWM 调光电路,它的作用是在室内自然照度为120LUX 以下时,精确调节LED的亮度。
后级调光电路中TL494 是为开关电源设计的固定频率脉冲宽度调节器,它可以产生设计者期望频率的脉冲,并可以对脉宽在0%至100%的范围内进行调节,在保证LED 闪烁频率不应过低的情况下,TL494 不需太高的工作频率。
本设计选用0.01UF 的电容及50K 的电阻,设定频率为:Fosc≈1.1/RT •CT≈1.1/0.01UF•50K=2.2KHZ。
在本设计中,它不用做动态的脉宽调节端,而是用以设定一个静态的脉宽范围。
TL494 产生的脉冲最大占空比可达98%,因此LED 的调光范围很大。
从曲线中可知,在自然照度为10Lux 以下时,光敏电阻阻值的变化忽然加剧,从而使采样电压的变化随之加剧,但此时占空比的变化却不大,保持在90%以上。
通过实验得知,占空比的变化范围范围在20%之内时,LED 的亮度无明显变化。
因此,可以认为LED 在照度接近20Lux时基本达到全亮。
在前级控制电路中控制继电器吸合的临界工作点是由光敏电阻阻值决定。
通过公式计算出分压电阻的阻值:(12*Rx)/(Rx+3500)=5v公式中,算式结果5V 是LM339的参考电压。
当光敏电阻的阻值发生变化时,采样电压便会随之变化。
LM339的工作原理图如下:
它的作用是用来控制5v继电器的通断,接通时DD311以及整个后级调光电路才可通电并正常工作。
LM339 的输出端是一个三极管的集电极,该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需要注意的是,其集电集可以承受的电流必须小于20MA,但继电器线圈所需要的工作电流为32MA,因此必须同时使用两个比较器,并将这三个比较器的输出并联在一起来加大输出电流。
每个输出的电流用一个上拉电阻设置为16MA,该上拉电阻与12V电压串连至三极管的集电极,这样在输出管截止时,输出电流的值为三个输出端电流之和。
每个输出端电流计算公式如下:12/(Rx+120)=0.016式中,将继电器的内阻作为负载电阻进行计算,经检测,继电器的内阻为120计算Rx=630Ω。
所以将630Ω的电阻作为上拉电阻阻值即可使输出端电流为16MA.
4.系统调试及问题
问题一:使用单片机的电路控制实现的效果不明显,未能达到目标。
解决方案:使用非单片机连接电路,效果明显。
问题二:LED驱动部分电路与TL494 降压电路结合后无法正常工作,LED不亮。
解决方案:AP1501与DD311都需要接地,而在实验时用到的电源箱没有共地,导致了DD311断路。
将电源共地后问题解除。
问题三:前级控制电路中,LM339输出端上拉电阻过热。
解决方案:LM339的输出端是一个三极管,其集电极的最大工作电流为20MA,而输出继电器所需的工作电流为50MA。
设计中上拉电压为12V,而设计初期选用的上拉电阻过小(320Ω),
上拉电阻的功率较大,从而导致过热。
将LM339的四个输出端并用后,即达到了 输出电流的标准,又避免了电阻过热。
问题四:由TL494提供LM339的工作电压5V 不稳定 解决方案:从外部直接给入5v 参考电压,电压稳定。
系统测量结果
a: LED 灯亮度
自然光亮度
5.后期展望
据相关资料表明,大连市在今后三年内城市路灯全部由LED 灯取代。
LED 的广泛使用,将使LED 登上未来照明的主导地位。
实验设计的控制系统不仅可以应用于路灯照明,在手机背景灯、家用照明灯等方面也可发挥巨大的作用。
本实验的智能照明系统不仅已经实现了对LED 灯的实时调控,预留出的PWM 口也为未来加入单片机或其他设备,增强系统的各大功能提供了完美的保障。
6.参考文献
[1] 刘剑.建筑电气工程CAD 设计与常见问题[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1-7 [2] 点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DD311 技术手册[Z].2006 [3] 摩托罗拉公司.TL494 技术手册[Z].1996 [4] Intersil 公司.LM339 技术手册[Z].1999
[5] 深圳市景淩达电子有限公司.AP1501 技术手册[Z].2004 [6]刘木清.照明自动控制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7]谢秀颖.电气照明技术.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8]周纪海,纪爱华.LED 驱动电路设计实例.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9]毛兴武,张艳雯.新一代绿色光源LED 及其应用技术.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I (10 - 6
W / c m 2)
Time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