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实验报告第四章
arcgis实验报告

本科生实验报告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课程名称:地理信息系统班级: 12城规学年学期: 2014 ——2015学年第一学期指导教师:***实验一:Arc gis的认识实验目的:认识arc gis,熟悉Arc map、Arc globe基本功能Arc mapArc globe实验二:地理配准实验目的:利用影像配准工具(右键添加地理配准工具条)进行影像数据的地理配准实验步骤:在地理配准编辑器下,不勾选自动校正,对图像进行控制点的添加点击右键输入坐标值:X输入经度值,y输入纬度值选取四点进行一阶多项式(防射)配准结果:实验三:矢量化实验目的:熟练编辑器的使用(点要素、线要素、多边形要素的数字化)实验步骤;在目录下选择文件,新建new shapefile(点、线、面)对图像上的点、线、面(城市、河流、省域)依次进行矢量化最终矢量化成图为:对所有的点、线、面矢量化完成后,再依次对点、线、面进行属性的修改,给每个点添加name:标注**城市;给线标注河流的名称;给省标注**省份(自治区)。
图层上点击右键——打开属性表,逐次进行修改实验四:投影实验目的:掌握定义地图的基本步骤实验步骤:目录下→工具箱→系统工具箱→Data management tools1)投影变换定义投影分别对点、线、面进行定义投影,坐标系选择:Beijing 19542)要素投影先选择地理坐标系:Asia——Beijing 1954再选择投影坐标系:Gauss Kruger——Beijing 1954——Beijing 1954 GK zone 18N 投影后图像:实验五:创建拓扑错误处理实验目的:1.利用ArcCatalog建立地理空间数据库。
2.掌握拓扑关系建立的基本步骤。
实验步骤:在目录下→ default.gdb 新建个人地理数据库,命名完成后点击下一步进行坐标系的统一(因为在数据库中所有要素必须具有统一的坐标系统),继续下一步进行容差的设置,完成要素数据集的新建,此时要素数据集仍然是空的,所以下一步要进行要素的导入,最后在进行拓扑的新建。
ARCGIS实习报告(精选5篇)

ARCGIS实习报告(精选5篇)第一篇:ARCGIS 实习报告Arcgis 实习第二次实习报告班级:地信121 姓名:闻元武学号:201201694 空间数据管理及属性编辑一.实验目的1.利用ArcCatalog管理地理空间数据库,理解personal Geodatabase空间数据库模型有关概念。
2.掌握在ArcMap中编辑属性数据的基本操作。
3.掌握根据GPS数据文件生成适量图层的方法和过程。
4.理解图层属性表间的连接(join)或关联(Link)关系。
二.实验要求1.阐述基本原理和概念(要素类,要素数据集)。
2.Geodatabase空间数据库模型的特点。
3.1:M 空间查询的实现原理及应用实例。
比较连接(Join)和关联(Link)关系的区别和应用。
三.实验内容1.启动ArcCatalog 打开一个地理数据库1.1当ArcCatlog打开后,连接到指定文件夹Exec2.1.2 打开个人空间数据库——National,mdb。
可以看到在National,mdb中包含有2个要素数据集,一个关系类和一个属性表。
2.预览地理数据库中的要素类2.1 ArcCatlog窗口右边的数据显示区内,点击“预览”选项切换到预览视图界面。
在目录树中,双击数据集要素集-WorldContainer,点击要素类-Container94激活它。
2.2 在2.1窗口的下方,预览下拉列表中选择“表格”,现在你可以看到 Countries94 的属性表。
查看它的属性字段信息。
2.3 在目录树下面,选择WorldCities。
查看他的属性信息。
3.创建缩图,并查看元数据3.1 在目录树中,选择地理数据库National中的要素类-Countries94,切换到“预览”视图,点击工具栏上的“放大镜”按钮,将图层放大到一定区域,然后再点生成并更新缩略图。
这时,切换到“内容”视图界面下,并在目录树中选择要素集——WorldContainer数据查看方式更改为缩略图方式。
GIS实验报告四

《GIS原理与应用》课程实验报告四实验名称空间数据处理实验目的1.掌握空间数据处理(融合、拼接、剪切、交叉、合并)的基本方法,原理。
领会其用途。
2.掌握地图投影变换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3.熟悉ArcGIS中投影的应用及投影变换的方法、技术4.了解地图投影及其变换在实际中的应用。
实验原理空间数据处理是基于已有数据派生数据的一种方法。
是通过空间分析方法来实现的,包括矢量数据的融合,剪切,拼接,合并,相交。
而这些操作主要是利用ArcToolbox里面的合并,相交等各种工具。
地理坐标系使用基于经纬度坐标的坐标系统描述地球上某一点所处的位置。
某一个地理坐标系是基于一个基准面来定义的。
我国常用的地理坐标系有1954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
当系统所使用的数据是来自不同地图投影的图幅时,需要将一种投影的地理数据转换成另一种投影的地理数据,这就需要进行地图投影变换。
只有在进行投影变换后,才能对图层进行面积的计算。
实验数据云南县界.shp; clip.shp西双版纳森林覆盖.shp 西双版纳县界.shp实验过程记录:(1)在ArcMap中新建一个地图文档,加载数据 GISDATA\西双版纳森林覆盖.shp 和GISDATA\西双版纳县界.shp。
调整图层顺序,将西双版纳县界置于下方。
(2)打开ArcToolbox,在ArcToolbox执行“相交”命令在“相交对话框”对话框中输入要素:依次添加“西双版纳森林覆盖”“西双版纳县界”两个图层。
输出要素类:设置为“西双版纳森林覆盖_Intersect1”。
(3)打开ArcToolbox,在ArcToolbox执行“擦除”命令输入要素:依次添加“西双版纳森林覆盖_Intersect1”“西双版纳县界”两个图层。
输出要素类:设置为“西双版纳县界_Erase”。
(4)打开ArcToolbox,执行命令“定义投影”命令。
点击“选择按钮”,从预定义的坐标系中选择(坐标系统\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s\Asia\Beijing 1954.prj)(5)在TOC中,右键点击图层“西双版纳县界_Erase”,查看属性,在属性对话框中,点击“源”选项页,查看这个图层的坐标系是否已经被指定为“北京1954地理坐标系”。
arcmap实习报告

arcmap实习报告篇一:ARCGIS实习报告实习目的:通过学习Arcgis这款Gis应用软件熟练我们的实际应用能力,深入理解GIS软件应用的核心部分,通过熟练Arcgis能掌握类似相关软件操作,加强动手能力。
实习过程:1. 对Arcgis软件整体掌握,并与之前各类软件操作对比和学习。
2. 具体对软件操作掌握空间数据的采集与组织、数据的处理与变换、数据的可视化表达。
3. Arcgis的空间分析能力的掌握:矢量数据的空间分析、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三维分析、地统计分析、水文分析等。
4. 掌握Arcgis的空间分析建模。
实习内容:根据学习内容,我们选择了《地理信息系统分析与应用》第三章作为实习内容,本章内容分别为:初识ArcGIS、农田保护区域分析、度假村选址、屏幕矢量化及拓扑建库、投影转换及图形裁剪、注记及属性编辑与连接、燕麦试验田选址、商店选址评价、土壤肥沃度分析、统计图表、网络分析、ArcGIS中DEM 的建立及应用。
以下是实习内容截图3.1 初识ArcGIS1启动ArcCatalog2.连接数据3浏览数据3.1.3 ArcMap 中的栅格数据操作 1. 启动ArcMap2. 在arcmap 中加载数据3. 图层操作(1) 放大、缩小(2) 平移篇二:ArcGIS实习报告实习:ArcGIS实习报告实习:学生:王伟学号:2007083031了解ArcGIS的基本组成模块ArcCatalog、ArcMap和ArcT oolbox的应用基础及一些基本的操作。
通过作图,进一步的了解ArcGIS软件的一些基本功能。
包括ArcCatalog、ArcMap和ArcT oolbox的应用等。
实习内容:1. 利用ArcGIS软件作一幅完整的地图即(地形图扫描矢量化)。
2. 通过制图学习软件的各种功能。
实习过程:1.总体要求:从原始扫描地图做起,进行地图扫描矢量化,并制作DEM,图幅接边等工作,完成一幅1:10000地形图的矢量化。
ArcGIS实验报告

实验一、使用ArcMap浏览地理数据1.学习本实验预备知识相关材料,结合GIS原理总结ArcGIS Desktop 主要特点。
ArcGIS Desktop有三个功能模块,ArcGatalog、ArcMap、ArcToolbox。
ArcGatalog管理GIS中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可作为GIS的空间数据库。
ArcMap是显示地图的工具,用于显示地图上的要素和要素之间的关系视图,将底层的地理信息用地图的方式表达,并可以查询,分析,编辑地图信息。
ArcToolbox是空间分析工具,可对地图进行一系列空间分析,从已有地图信息中提取需要的信息。
2.GIS 中两种基本查询的原理是什么?ArcGIS中提供两种查询方法:一是根据位置查询要素属性或通过属性查询要素,地图上的地理要素与属性信息是相互关联的,属性信息存放在空间数据库中,点击地图上某一要素就可根据要素的位置,调用数据库,得到此要素的属性信息,并可以通过点击属性表上的要素,在地图上高亮显示要素;二是查询符合给定条件的要素的位置,用户可限定某些限制条件,然后查询符合该条件的要素的位置。
3.回答如下问题:a)在ArcMap中, 打开Redlands.mxd。
街道名称为“NEW YORK”的是什么类型的道路?Local street(本地街道)Minor street(次要街道)Interstate(州际道路)Major street (主要街道)由上图可知“NEW YORK”为Local Street类型的街道b)在ArcMap中, 打开Redlands.mxd。
在Railroads图层中有多少条铁路线?由Railroads属性表可知,Railroads图层”NAME”字段中显示,铁路有SP RAILROAD和AT AND SF RAILROAD以及一条未命名的铁路,共3条铁路。
实验二、空间数据库管理及属性编辑1.阐述基本原理和概念要素类:要素类是具有相同集合类型和属性的要素的集合,即同类空间要素的集合。
ArcGIS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实验一数据更新变换实验目的:通过练习,掌握数据提取、裁剪、拼接及投影变换的方法。
实验要求:白水县跨两个1:25万图幅,要求提取出白水县行政范围内的DEM数据,将数据转换成高斯克吕格投影系统。
实验步骤:1 白水县行政范围的提取1.1加载原始数据chp4/ex1/Vector.shp1.2打开ArcTollbox里,分析工具/提取/筛选,打开对话框输入要素选择Vector,表达要素点击,打开查询构建器,选择"NAME" = '白水县'提取白水县行政范围结果Vector-Select5,如下图:2 DEM数据拼接2.1 加载dem1、dem22.2 打开ArcTollbox中,数据管理工具/栅格/栅格数据集/镶嵌至新栅格,打开对话框,输入栅格dem1、dem2,选择输出位置和数据集名称,波段数为1.拼接结果dem如下图:3 利用白水县范围对DEM裁切3.1 ArcTollbox中,spatial analyst 工具/提取分析/按掩膜提取,打开对话框如左图,输入栅格dem,要素掩膜数据为Vector-Select5,确定,裁切结果Extract_dem3如右图:4 白水县DEM的投影变换4.1 ArcTollbox中数据管理工具/投影和变换/栅格/投影栅格,打开对话框,输入栅格Extract_dem3,输出坐标系点击,打开空间参考属性对话框,定义坐标系,选择/Projected Coordinate Systems/Gauss Kruger/Xian 1980/Xian 1980 GK Zone 19.prj投影变换结果Extract_dem3_ProjectRaster如下图:实验二上海市行政区划图制作实验目的:了解符号化、注记标注、格网绘制及地图整饰的意义,掌握基本的符号化方法、自动标注操作及相关地图的整饰和输出的操作。
对数字地图制图有初步的认识。
实验要求:(1)数据的符号化显示:1)地图中共有6个区。
GIS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书-实验四 DEM的建立应用

测绘工程学院GIS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书实验名称:实验四 DEM的建立应用专业班级:海洋101班姓名:綦跃彬学号:141003122实验地点: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实验时间:2013-05实验成绩: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组一、实验目的与要求DEM 是对地形地貌的一种离散的数字表达,是对地面特性进行空间描述的一种数字方法、途径,它的应用可遍及整个地学领域。
通过对本次实习的学习,我们应:a) 加深对TIN 建立过程的原理、方法的认识;b) 熟练掌握ArcGIS中建立DEM、TIN 的技术方法。
c) 掌握根据DEM或TIN 计算坡度、坡向的方法。
d) 结合实际,掌握应用DEM解决地学空间分析问题的能力。
e) 理解基于DEM数据进行水文分析的基本原理(重要)。
f) 掌握利用ArcGIS的提供的水文分析工具进行水文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二、实验准备空间数据及其表达空间数据(也称地理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空间数据是指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经济景观数据,可以是图形、图像、文字、表格和数字等。
它是GIS 所表达的现实世界经过模型抽象后的内容,一般通过扫描仪、键盘、光盘或其它通讯系统输入GIS。
在某一尺度下,可以用点、线、面、体来表示各类地理空间要素。
有两种基本方法来表示空间数据:一是栅格表达; 一是矢量表达。
两种数据格式间可以进行转换。
空间分析空间分析是基于地理对象的位置和形态的空间数据的分析技术,其目的在于提取空间信息或者从现有的数据派生出新的数据,是将空间数据转变为信息的过程。
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特征。
空间分析能力(特别是对空间隐含信息的提取和传输能力)是地理信息系统区别与一般信息系统的主要方面,也是评价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指标。
空间分析赖以进行的基础是地理空间数据库。
空间分析运用的手段包括各种几何的逻辑运算、数理统计分析,代数运算等数学手段。
空间分析可以基于矢量数据或栅格数据进行,具体是情况要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地图制作4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试验报告
实验四| 地图制作
班级:地理科学0902
学号:
姓名:
1.试验目的:在学习GIS空间分析理论的基础上,熟悉ArcGIS9.3软件地图。
2.试验数据:数据:咸阳师范学院Shp格式。
3.实验步骤和结果:
第一步:打开Shp格式:
第二步:在view中将视图更改为layout view:
则出现效果:
第三步:在file中选择page and print setup对页面格式进行更改,由竖向改为横向:
第四步:在工具栏选择insert工具对图进行内容的补充:
Title是指标题,打开后在对话框中输入‘咸阳师范学院平面图’
North arrow是指指北针,打开后有多种图形的指北针供选择,挑选一种插入平面图中
Legend是指图例,按照窗口提示进行相关操作设置,如边框宽度,颜色,图例显示内容等
Scale bar是指比例尺,打开后有多种形式可以选择
完成以上操作后即可得到初步效果图,在对其进行进一步美化和细化即可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专题地图的制作实验,更让我领略到了arc gis的强大之处,学会了一些简单的基本的制图操作,不足是图不够精细、美观,以后还需要更多的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数据更新变换
4. 4.1背景
由于空间数据(包括地形图与DEM )都是分幅存储的.某一特定研究区域常常跨越不同图幅。
当要获取有特定边界的研究区域时,就要对数形进行裁切、拼接、提取等操作,有时还要进行相应的投影变换。
4.4.2目的
通过练习,掌握数据提取、裁切‘拼接及投影变换的方法。
4.4.3要求
自水县跨两个1:25万图幅,要求提取出自水县行政范围内的DEM数据,将数据转换成高斯克吕格投影系统。
4. 4. 4数据
矢量数据Vector. shp:为白水县的行政范围。
DEM数据:为地理坐标系统
实验数据存放在随书光盘…\chp4\Exl中,读者可将其拷贝至E盘根目录
4. 4. 5操作步骤
1、白水县行政范围的提取
加载原始数据。
直接打开地图文档Chp4\Ex1\chp4_ex1.mxd
(1)选择分析工具——〉提取——〉筛选,打开对话框
(2)再输入要素文本框中选择Vector.shp.
(3)在输出要素类文本框键入输出的数据的路径与名称
(4)单击表达式可选文本科旁边的SQL按钮,打开查询构建器对话框,设置SQL表达
式:“NAME”= ‘白水县’
(5)单击确定
2.DEM数据拼接
加载横跨白水县的两幅DEM数据,DEM1、DEM2
(1)选择数据管理工具——〉栅格——〉栅格数据集——〉镶嵌至新栅格工具,探出对话框
(2)在输入栅格文本框中选择DEM1 和DEM2
(3)在输出位置文本框键入数据存储位置
(4)在具有拓展名的栅格数据集名称文本框设置输出数据的名称
(5)在像素类型可选窗口,设置输出数据栅格类型
(6)在波段数文本框中键入“1”
(7)在镶嵌运算符可选窗口,确定镶嵌重叠部分的方法,这里选择MEAN,表示重叠部分的结果数据取重叠栅格的平均值
(8)单击确定
(1)选择数据管理工具——〉投影和变换——〉栅格——〉投影栅格,弹出对话框
(2)在输入栅格文本框中选择extract_dem
(3)在输出栅格文本框键入数据存储位置与名称
(4)单击输出坐标系文本框旁边的图标,打开空间参考属性对话框,单击选择,选择坐标系
(5)重采样技术是选择栅格数据在新投影类型下的重采样方式,这里选择NEAREST
(6)单击确定
结果对比:
左图为原图,右图为经过投影变换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