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影视作品赏析-理论01

合集下载

动漫影视作品赏析

动漫影视作品赏析
• • • • • • • • • • • • • • 片名: 《大闹天宫》(上、下集) 编剧: 李克弱 万籁鸣 导演: 万籁鸣 唐 澄 摄影: 王世荣 段孝萱 作曲: 吴应炬 美术设计:张光宇 张正宇 动画设计:严定宪 段睿 浦家祥 陆青 林文肖 葛桂云 张世明 阎善春 剪辑: 许珍珠 录音: 梁英俊 演奏: 上影乐团 上海京剧院乐团 新华京剧团乐队 指挥: 陈传熙 张鑫海 王玉璞 摄制单位: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出品年份:1961、1964年 片长: 106分钟
2、场景设计与数码技术的应用: 影片故事的主干发生在虚幻的鬼界之中,所以有足够的空间在表现 手法上极尽奢华,以达到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动画场景夸张想象带给人 崭新的视觉感受。片中的环境色彩浓艳、新奇,再加上现代元素,创造 出一个新奇诡异的世界,让人耳目一新。 3、道具设计: 虽然是一部古代神话的动画电影,但片中的道具使用却具有现代感。 如灵位牌用来当手机,增加趣味性。
鬼文化的魅影 -----《小倩》赏析
影片运用丰富独特的想象,将人与鬼怪、正义与邪恶、古代和现 代紧密的结合在一起,通过个性的人物造型,幽默的语言风格来表现故 事的内容,与现代观众产生共鸣。 一、题材改编 《倩女幽魂》系列电影是由文学名著《聊斋志异》中‘聂小倩’一 段改编的系列影片。该片有很多文化的特色和制作上的创新,经过包装 影片中引入许多现代观念,可以称该片是香港划时代的动画作品。 二、故事梗概 三、影片主题 影片主要围绕宁采臣在灵异世界的感情经历展开的。故事本身却并 无深度含义,主题无深刻挖掘,简单的人鬼恋情,正与邪的二元对立 (人与鬼,人与卫道士)。没有太多人性的思索。更多追求精彩热闹的 打斗和刺激的视觉冲击,强调的是娱乐因素。不存在任何的社会意识和 人文意识,是一部纯商业和娱乐性的影片。 四、叙事结构 《小倩》采用的是传统的“起承转合”戏剧式叙事结构,影片情节 始终围绕着人与鬼怪的情感纠葛,鬼与鬼之间、鬼与道之间的矛盾冲突 来展开。虚实相间,脉络清晰。

经典动画赏析

经典动画赏析
险故事
国内经典动画作品
《大闹天宫》: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艺术价值。 《黑猫警长》:中国第一部系列动画片讲述了黑猫警长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的故事。 《葫芦兄弟》:中国第一部剪纸动画片讲述了七个葫芦兄弟与蛇精斗智斗勇的故事。 《宝莲灯》:中国第一部三维动画长片讲述了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
社会问题的揭示与思考
揭示社会问题:通过动画中的角 色和情节揭示出社会存在的各种 问题如环境污染、贫富差距等。
传递价值观:通过动画中的角色 和情节传递出正确的价值观如保 护环境、关爱他人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引发思考:通过动画中的角色和 情节引发观众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如如何解决环境污染、如何缩小 贫富差距等。
02
经典动画作品介绍
作品的选择标准
经典性: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被广大观众所熟知和喜爱 创新性:在动画制作、剧情设计、角色塑造等方面具有创新和突破 艺术性: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能够带给观众美的享受 教育性:能够传递正能量对观众产生积极的影响和启示
国外经典动画作品
《狮子王》:迪士尼动画讲述了小狮子辛巴的成长故事 《冰雪奇缘》:迪士尼动画讲述了冰雪女王艾莎和妹妹安娜的故事 《千与千寻》:日本动画讲述了少女千寻在异世界的冒险故事 《疯狂原始人》:梦工厂动画讲述了原始人家庭的冒险故事 《玩具总动员》:皮克斯动画讲述了玩具们的冒险故事 《寻梦环游记》:皮克斯动画讲述了小男孩米格尔在亡灵世界的冒
情节:理解情节的发展和 转折以及其背后的寓意
画面:欣赏动画的画面风 格、色彩运用和细节处理
音乐:感受动画的音乐风 格、旋律和情感表达
社会背景:了解动画创作 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以 更好地理解其思想内涵

动画作品赏析

动画作品赏析

《人猿泰山》作品赏析《人猿泰山》在我的映象中是部很老的片子,却着实很经典。

尤其是动画片中泰山逼真自如的介于人类与猩猩之间的动作、姿态。

着实让我着迷。

首先让我从第一点——背景分析来说起:根据英国小说家艾格-莱斯.布洛的小说《泰山》改编,而《泰山》这部小说是根据英国伦敦20世纪50年代一件真事而改编。

迪斯尼在1999年推出的《人猿泰山》是第一部以《泰山》为题材的动画长片,投资1.50亿,是迪斯尼的第37部经典动画片。

《人猿泰山》的创作遵循了迪斯尼传统的制作模式,影片以传统的叙事方式、客观视角以及顺序叙述,同时在卡通角色、音乐的出色运用等方面继承了迪斯尼成功的制作模式。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迪斯尼积极寻求突破,因为在迪斯尼公司看来,唯有先进的动画技术才可能精确的捕捉泰山在藤蔓间行云流水般的跳跃动作,以及它与动物伙伴间特殊的沟通方式,所以大力开发新技术。

正是新技术的成功运用,使影片形成了独特的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影像风格,以适应现代观众追求视觉冲击的感官需求,为这部古老的传说注入了新鲜血液。

并且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让泰山的动作很流畅,原画家格兰?基思由看见男孩玩滑板的动作而引发思想。

所以,我们能看到影片中泰山在树上的滑步很象滑板的动作。

二.由《人猿泰山》的主题和故事梗概来看:一对带着幼子的夫妇遭遇海难,被迫来到茂密的非洲原始森林。

不幸惨遭花豹突袭,双双丧生。

与此同时,母猩猩卡娜正因为失去了小猩猩而悲啼不已,阴差阳错,在母爱的驱使下,卡娜收养了这个后来被称作“泰山”的婴孩。

从小泰山就一直被家庭中的猩猩伙伴们嘲笑为丑八怪,为了取得大家的认同,并为了打破同伴对他的偏见和歧视,他内心里一直以作一个杰出的猩猩为目标,他不懈地努力学习猩猩的一举一动,勇敢地去做大家不敢做的事情。

长大后的泰山是森林的游侠,爬树身手矫健,攀着树藤可以来去自如,还有一班猩猩好友与他四处游玩,生活十分惬意。

而随着一支人类探险队的闯入,泰山开始去发现自己的同类到底是谁,并且他爱上探险队中博士的女儿珍妮。

动画影视作品赏析

动画影视作品赏析

动画影视作品浅析——人物、主旨、情节提起动画,我想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恐怕是:不就是给小孩子看的动画片嘛。

其实不然,动画影视发展至今,所能满足的已经不仅仅是孩子的需求,成年人尤其是青年一代观影人群反倒成了动画市场的主力军。

例如近年走火的《超能陆战队》、《冰雪奇缘》、《头脑特工队》、《小王子》等等,除了深受孩子的喜爱,也赢得了许多成年人的心。

孩子们关注动画的画面和故事,大人们则能读出影片更深层次的内涵,一部真正成功的动画片应该是一部合家欢式的动画电影。

首先,作为一部影片,人物是不可缺的,尤其是主角。

动画中,主角可以是人,可以是物,甚至可以是意识。

比如说《冰雪奇缘》中主人公是公主,《超能陆战队》主人公是普通男孩,而《极速蜗牛》的主角是一只小蜗牛,《机器人总动员》的主角是一个清扫型机器人,甚至《头脑特工队》中的主角居然是我们脑海中的意识。

在动画的世界里,他们活在二次元中,不像拍摄真人电影会受到现实条件的制约,各种创造力都可以在动画作品中得以实现,所以动画编剧可以将故事架构于任何一种空间,任何时间,只要意识够超脱,想法够活跃,脱离现实又类似现实的世界便可轻易构建。

宫崎骏先生的动画世界便是这样建立的,最有名的莫过于《千与千寻》《哈尔的移动城堡》,其中楼阁建筑和神灵妖怪便是超脱现实的魔法幻境,将现实中不存在的故事描绘成二维世界中真实的存在。

这便是动画世界的幻想与现实世界的现实。

继续谈人物,当一部作品主角成立,势必不可能孤军作战,除了大反派,还需要一群生死之交的伙伴。

比如《驯龙高手》中的维京男孩小嗝嗝驯服了黑煞无牙,还拥有一群并肩奋战的人类小伙伴;《超能陆战队》中小宏拥有治疗机器人Baymax(大白),还结识一群同样热爱机器人创造的团队;《极速蜗牛》中小蜗牛Turbo 有个保守却爱自己的哥哥,认识和它一样酷爱赛车的蜗牛车队,还有个了解它心思的人类主人和他的疯狂邻居们。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驯龙高手》,原因有二:第一、无牙的反差萌真的太可爱了,发狠的眼神瞬间转换成呆萌,卖起乖来着实惹人喜爱,反差萌这种萌法是很对观众胃口的。

影视动画赏析

影视动画赏析

摘要随着我中加入WTO组织以来,全球化的进程日趋加快,一国文化不再局限于本国领地,而是随着其软实力的增强,将文化触手延伸到越来越多的异国他乡。

我国越来越广大的青少年对日本动漫日渐熟悉,日本动漫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强。

本文将就日本2011年四月新番《花咲くいろは》(又名:花开伊吕波)入手,深入地赏析一下日本动画影视作品,探索动画成功的奥秘。

关键词:日本动画、表现形式、制作手段、励志1制作背景《花开伊吕波》是动画公司P.A.Works为了庆祝公司成立十周年而打造的一部原创动画。

在这部作品之前P.A.Works曾制作了《真实之泪》、《CANAAN》及《Angel Beats!》等评价极高的高质量动画作品。

这部作品的电视动画于2011年四月播送,千田卫人作画的漫画也于2010年底连载。

在制作团队方面,曾制作《CANAAN》和《异邦人无皇刃谭》的安藤真裕担当监督,在《True Tears》、《CANAAN》及《Angel Beats!》等作品中有出色表现的关口可奈味担任角色设计,系列构成则是由负责过人气动画《龙虎斗》、《真实之泪》、《黑执事》、《CANAAN》的冈田磨里担当,角色原案由负责过《空之音》的岸田梅尔(岸田メル)担当。

声优方面则是由数位人气声优组成。

女主角松前绪花由在《守护甜心》中为日奈森亚梦配音的伊藤加奈惠来演绎,而作为绪花的两位好朋友鹤来民子和押水菜子,则分别由小见川千明及丰崎爱生来担当,此外,户松遥及能登麻美子也参与了动画配音。

这部由P.A.Works倾力打造的动画田园画风清新,人设精致,是一部被誉为“在青涩季节里绽放的春色花蕾抒情诗”的作品。

2故事梗概16岁的女主角松前绪花,是个努力的渡过每一日的平凡女生,心中却想要变得和“现在的自己”不一样,而这些幻想在一天突然成真了。

在告别了母亲松前皋月后,绪花前往了外婆的温泉旅馆喜翠庄工作及居住生活。

喜翠庄是充满了大正浪漫风格的温泉旅馆。

在那里,绪花遇见了鹤来民子、押水菜子和和仓结名等相仿的女孩,以及工作上的前辈们,接触到从未了解过的新世界。

赏析动画电影《熊出没》的色彩艺术

赏析动画电影《熊出没》的色彩艺术

赏析动画电影《熊出没》的色彩艺术在政府大力支持下,优秀的团队开发和品牌包装等外在因素决定了市场前景,可更大的因素是动漫特立独行的内容和色彩画面大大区别于其他传统国产动画片。

动画片《熊出没》系列中色彩在对人物场景运用上有较深的了解,对电影色彩的运用彰显了大胆和奇妙。

巧妙地借助了动漫色彩这一尚佳的道具,全方面、多角度地把动画的角色、动画场景设计融合在一起,使故事情感更为丰富多彩。

更为丰富多彩。

一、动漫色彩的叙事功能一、动漫色彩的叙事功能动漫中最重要的构成元素就是色彩,在传承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时还缔造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色彩作为一种表情达意的手段,具有先声夺人的力量。

动漫色彩的叙事功能基本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方面。

《熊出没》系列以强对比色为基调,欢快与积极向上的情绪给整部影片带来了无限乐趣。

一部动画都会以一个关键的色彩作为基调,它就是在整部影片中体现出来的色彩倾向和风格,每部影片都会以一种或多种邻似的颜色作为主导来营造出视觉形象的情调,整体风格,得以为整部影片的融合贯穿。

片中无论是茂密的大森林、蔚蓝的天空、搞笑的表情还是传统的小镇,甚至熊兄弟与光头强之间的对决的场景,都体现了一种欢快愉悦的心境。

整个画面色彩饱和度非常大,亮度高,明朗的色调正如熊大和熊二在阻止光头强破坏大自然时充满希望与自信的心情,永不服输的光头强一次次想办法要采伐原木并占领开发创业实验田,可却一次又一次被熊大和熊二在小松鼠的帮助下遭到反打击,充分表现了熊兄弟的聪明才智和胜利情感。

分表现了熊兄弟的聪明才智和胜利情感。

营造氛围,强化意境。

在动画色彩上,每部影片都会采用一个色彩基调来贯穿主题的意境,同时因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场合有需求,都会加入与之匹配的色彩元素以达到营造氛围的目的。

彩元素以达到营造氛围的目的。

《熊出没》动画系列中,丰富多彩的颜色,推动着影片多重氛围,强化虚实的结合意境。

虽然该片多是以亮色为基调,同时其中还是会有部分场景的色彩给以微妙的改变,来配合人物的情绪,营造合适的氛围。

影视动画鉴赏

影视动画鉴赏

影视动画鉴赏学院:XXXXXX 班级:XXXXXX 姓名:XXXXXX 学号:XXXXXX影评《钢之炼金术师香巴拉的征服者》本片是根据荒川弘的同名漫画改编,自小就有炼金术天分的爱德华?艾尔利克和他的弟弟阿尔丰斯?艾尔利克为了使去世的母亲复活,触犯了炼金术最大的禁忌。

结果爱德华失去了左腿和右手,阿尔丰斯失去了全身,哥哥用自己的右臂为代价将弟弟的灵魂固定在了盔甲上,右臂和左腿换上了钢铁假肢“机械铠”的爱德华,就被人们称为“钢之炼金术师”。

艾尔利克兄弟各自在两个不同世界生活,爱德华穿过“门”来到公元1923年的德国慕尼黑,但是德国在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通货膨胀、民怨沸腾,人们都暗地里寻找理想国度“香巴拉”。

由卡尔?侯士荷化率领的图利协会就是一个寻找“香巴拉”的组织,这些政治狂热份子企图利用超自然力量开启通向“香巴拉”的路,缔造单一民族而征服世界。

这个秘密组织利用爱德华所画的炼成阵,成功打开了连结炼金术世界和现实世界的“门”。

两个世界意外地连结在一起,令炼金术世界陷入绝大危机。

同时,艾尔利克兄弟相见的宿愿,跟前所未有的世界危机也交织在一起。

,“钢之炼金术师-香巴拉的征服者”这部剧场版动画,终于在原作漫画与电视版动画通过市场严酷的考验后诞生了。

当然,两个小时的剧场版无法像TV版那样对每个主要人物都面面俱到,很多角色大都只走了个过场,结尾的设计也并不如TV版那么触动人心。

日本动画圈中有名的导演水岛精二结束《钢之炼金术师》TV版之后,实际上在剧情上已经完全脱离了荒川弘的原作,这就意味着以后无论投拍多少部剧场版或者OVA动画,都有游刃有余的发挥了。

由于画风上的表现形式单一,几乎没有CG制作的痕迹,因此本片画面相对简单且传统,画面缺乏一定的质感和表现力。

但是相对于那些大量CG 制作完成的动画片,本片画质的清晰度却非常高,较为鲜艳的色调也令画面显得自然大方。

严格地说,本片画面并没有明显特征,真正打动观众的是故事中的人物设定,再有就是讲故事的手法比较高明,故事沿着爱德华和弟弟阿尔方斯在两个世界中的不同生活为主线,画面上切换的比较到位。

影视作品赏析

影视作品赏析

30年代 1. 反映农村农民悲苦的代表作是《狂流》、 《春蚕》以及《渔光曲》等。 2. 反映都市底层人物苦难境遇的代表作是 《马路天使》、《神女》、《姊妹花》。 3. 反映小知识分子面临社会动荡时矛盾心理 的代表作是《桃李劫》、《十字街头》等 4. 1937年,抗战题材的电影唱响主旋律,代 表作有《大路》、《风云儿女》、《八百 壮士》。
四、 60年代中期至今 。 1.50、60年代电视作为信息传播媒介,已经 进入以卫星传播为主的多网络传播阶段。 2.电视广泛地应用于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如 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 。 3.有人将电视称为现代人生存的四大要素之 一(即阳光、空气、水和电视)。
二、1929年至1954年是黑白电视阶段, 这个阶段以直播为重要特征。 这一时期也是电视艺术大量吸收姊妹艺 术——戏剧和电影营养的时期。
三、1955年至1962年,是彩色电视转播 阶段。 彩色使电视转播物像信息的保真度大为 提高,加上过去向戏剧、电影借鉴的基 础,电视开始独立地走自己的路,艺术 表现力大为提高。
1895年12月28日星期三晚上 卢米埃尔兄弟第一次正式售 票公映电影,放映的影片有 《火车到站》、《工厂大门》 等
二、【电影艺术发展的初期阶段】(1896-1912)
1903年
1903—1909 1907年
1908年
法国的查尔· 百代建起了电影企业
“百代时期” 美国人鲍特拍摄了《火车大劫案》,
40年代 1. 是早期中国电影的辉煌时期 。 2. 《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 《乌鸦与麻雀》、《小城之春》等 3. 1948年费穆拍摄的《小城之春》堪称中国 电影史真正的创世之作。
1905年至2005年 1. 中国电影走过一百年。 2. 在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导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画作为综合艺术,在许多方而需要借助和调动其它艺 术形式的思想方法和表现手段,服务于动画的目的。同时使 借用的这些方法和手段也具有动画的特质,并成为动画的一 个组成部分。这表现在动画创作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方而,如 剧本、造型、色彩、音乐、情节、画面结构及电影语言的运 用等,都应是动画化了的。因此,明确构成动画影片形式主 体的基本要素及其性质和作用,就显得重要起来。“动”作 为动画的内容和目的,是动画之所以为动画的根本所在。所 以,研究“动”的原理、“动”的规律、“动”的技巧、 “动”的性格、“动”的趣味等等,就构成了动画语言的重 点和核心。
“画”对动画艺术凤格走向的定位,在“个人风格”的 艺术实验短片中尤为显着。如德国动画家劳恩斯坦兄弟的短 片《平衡》,角色的造型、背景的处理及道具和色彩的运上 上,都采用了去繁就简的表现手法,给人一种别样的审美和 哲学的思考。《绳舞》是德国动画家雷蒙德的作品,他利用 绘画中的点、线、面的构图意识,打破平面视觉的局限,扩 张了立体空间的想象,其单一而简洁的形式耐人寻味。加拿 大动画家卡洛琳-里芙在其动画短片《俩姐妹》中,则注重 绘画技巧在表现上的探索与电影语言的吻合,拙朴的造型和 奔放随意的笔触、色调、光影,构成了该片最突出、也是最 重要的特色。
为了使这种“虚拟的表演”具有最大限度的可信度和表 现力,那么研究“动”的原理、“动”的规律、“动”的技 巧、“动”的性格、“动”的趣味,以及为何“动”和如何 “动”等等,就成为动画学习和研究的主要内容。无论何种 体裁、样式、形式、风格的动画作品,或采用了何种的技术 或手段,如果还称其为“动画艺术”,那么这种对“动”的 深入研究和体会,就是必不可少的。而通过对经典动画作品 的欣赏和读解及对杰出动画家艺术风格的认识和了解,充分 体会个中滋味,则是我们得以在观念上步入动画艺术殿堂的 捷径。
这个问题普通人或许并不关心,但对于一个动画人来说, 却是很重要的。对动画形式和内容的熟悉和鉴赏不只是一种 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是一种基本的素养。不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便无法从事真正意义上的动画。这涉及到对作为艺术的 动画的形式和思维方式的理解,是我们在学习或从事动画创 作时所需要首先解决的一个认识问题,否则就无法真正步人 动画艺术的殿堂,而只能游离于其外。因为,如果我们把动 画作为艺术的话,那么无论是在过去、现在或未来,无论是 曾经采用、正在采用或将要采用何种的技术手段,动画都应 该具有其作为艺术、作为动画之所以为动画而非其它的必然 的特征或构成要素。也就是说,无论其思维方式或表现形式, 都必须具有鲜明的“动画的”特征。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动画对于电影的诞生及发展有 着无可替代的影响。反过来,电影技术和电影表现手段的不 断发展和出新,电影作为艺术的地位的确立和成熟,不仅促 成了动画摆脱街头杂要的命运,更赋子了动画在艺术上全新 的意义和内涵。
在动画百年来的发展历程中,无论是从街头杂耍而步入 艺术行列,还是从默片时期到有声电影,从黑白影像到彩色 影像,其艺术上的每一次飞跃,无不伴随着新科技的发明和 进步。而电影表现语言及手段的日益丰富和完善,也使动画 的艺术表现力和魅力不断得以升华。尤其是计算机科技的日 新月异,更是使动画的影响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声誉。的确,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使动画获得了更为巨大的表现空 间和发展空间,但也为我们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这就是 “动画是什么”,或“作为艺术的动画,其核心内涵是什 么”。
第二课
“画”是动画艺术存在的形式和手段
动画是画出来的,这突出说明了在动画艺术中,绘画作 为动画创作和生产的主要特征和手段所共有的举足轻重的作 用。
在一部动画片中,呈现于观众面前的每一个形象、每个 镜头、每个情节,无不是由幅幅画出来的画面所构成。组成 这些画面的每一幅画稿就成了动画作品艺术表现的最基本的 形式单位。它们不仅决定着动画的初始存在形式,也决定着 动画在艺术上或技术上的品质。绘画在动画艺术中的这种主 导作用,是由动画独特的艺术样式本身所决定的。
一般说来,动画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样式而立于艺术的 殿堂,它是伴随着电影的诞生、发展而逐步成熟壮大,并形 成了独特的艺术趣味和表现凤格。实际上动画的雏形可以远 溯到电影诞生之前,只不过它是以一种类似民间杂耍而存在 于街头巷边,并不具有现代意义上动画艺术的特征和内涵。 工业革命使科技获得了巨大的进步,当时各种新技术、新发 明层出不穷,尤其是光学镜头的发明、照相术的产生,使电 影的诞生具备了技术和物质上的条件。而由照相术的静态图 像转变为电影的运动图像,除了技术的因素外,其灵感则完 全源自动画的视像残留原理。
尽管绘画作为动画的形式和手段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 动画中的画面毕竞不同于绘画的静态瞬间性,它是始终随着 时间的流动而处在运动的状态。每一幅画稿、每个形象的塑 造,都是构成动画运动、动画叙事风格的基本元素。犹如文 学中的词汇,每一个造型元素,每个画面必须融入那个完整 的一场戏,以至整部戏中去。因此在动画中,当以画的形式 和手段塑造角色,构造环境,渲染气氛时,必须以“动”, 以动画的戏剧因素或动画的表现意念作为出发点和目标,不 能仅从单幅画面的审美出发,而是考虑到整个动画影片的总 体节奏和格调,体现导演的艺术风格及追求。
我们如果希望自己有可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动画艺 术家,有可能使那些所谓高科技的东西为我所用,创造出 “动画的”,或最大限度具有“动画的意味的作品,那么充 分了解并掌握构成动画表现力的诸多要素,并具有一定的动 画思维是最起码的条件。
动画中的“动”作为动画的主体、内容和目的,是动画 的根本所在,也是我们在欣赏或读解动画作品时所要着重予 以关注的。在一般的电影或影视剧作品中,演员的表演大多 是一种“模拟”,而动画中的表演,即动画师对“动”的设 计,无论是角色的运动、场景的变换或是镜头的运动,完全 是一种“虚拟”——一种建立在设计者对动作的内涵和意义 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运用所掌握的动画所独有的表现技巧, 对“动”的表演的“虚拟”。
影视动画赏析
影视动动画是画出来的电影
动画作为一种独特的具有独立审美意义的艺术样式,自 20世纪初逐步确立以来,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普遍的发展, 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产生了很多具有鲜明个性凤格的动画 作品和优秀的动画家。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迅猛 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在动画领域的广泛应用,更是极大拓展了 动画的表现形式和制作手段,使动画片的传统优势和魅力得 以成倍放大,并在艺术上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我们透过对各种不同体裁样式和个人风格的动画作品的 介绍和欣赏,通过对经典动画片画面构成元素、镜头的设计 和运用、造型风格、动画语言和动画技巧等的解析,可以领 略动画多样的形式内涵和独特的思维方式,体悟大师们对动 画表现语言的驾驭和运用,从而在思想认识中真正确立动画 艺术的概念。
“动画是画出来的电影”,这是人们通常对动画这种独 特艺术样式的最浅显、最形象的描述。然而它却道出了动画 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在形式和内容上、目的和手段上、主体和 载体上最重要的特征。“动”是动画的主体,是目的,是内 容;“画”是动画的手段,也是动画形式;而“电影”则表 明了动画在结构方面的时空特征,是载体。这三个方面构成 了动画形式主体的基本要素。把握动画这三个方面的基本特 征,对一个优秀的动画工作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我们 进行动画影片解读的依据和目标。
日本动画大师手冢治虫在其动画影片《森林大帝》中, 通过黑白素描和水彩的绘制手法,表现了森林被破坏的情景, 揭示出了对自然生态被毁灭的反思。另一位日本动画大师宫 崎骏的动画影片之所以被称为“个人风格’影片,不仅在于 他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和清新脱俗的题材,更在于他那深沉的 画风及创作思想,为日本动画开创出的全新风格。在动画影 片《千与千寻》中,宫崎骏以其富有想像力与表现力的环境 设计,赋予了影片独特的色彩和格调,他将传统与现代作为 影片叙事环境的舞台,通过环境造型在影片中成功导入了从 古代到现代的日本文化,并使其具有了崭新的视觉形象。
动画是画出来的,这表明“画”作为形式和手段,它不 仅是动画赖以存在的前提和出发点,更关乎一部动画影片艺 术风格的走向和趣味,是动画的艺术品质得以保证的基本条 件,否则一切都是空中楼阁。而“电影”作为动画的一种样 式载体,不仅为动画提供了结构上的组织形式和表现上的广 阔空间,更赋予了动画以强大的生命力和存在价俏值。因此 在动画片的创作中,对电影语言的把握及创造性运用就成为 决定一部动画片(尤其是影院片)成败的关键,成为其艺术 性高下的试金石。
美国电影理论家波布克在《电影的元素》中指出:“在 结构每一个画格时,电影导演的目的是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 到这个场面中,并把它准确地引导到他所需要的地方。没有 一个导演会以漫不经心或随随便便的态度来对待画面构图, 整部影片的成功往往取决于电影导演在构图上的‘眼力’”。 的确,动画画面内容的结构形式可以产生多种艺术效果。动 画是画出来的,它既可以将戏剧因素留在画框内,以特有构 图表现,也可以将戏剧因素置于画外,靠画外空间来体现。 总之,在动画中是以画的形式体现一个导演在构图上的眼力, 是以画的手段赋予画面以艺术生命。世界上著名的动画大师 都具有各自不同的风格追求,因而也形成了小同的造型风格 和画面构图特点。
也就是说动画不仅是画出来的,而且必须是画出来的。 因为无论在一部动画片的创作过程中,还是生产制作过程中, 对艺术表现风格的追求,对具体动画技巧和电影技巧的实现 等,都必须借助于具有绘画性质的造型手段,并融入到具体 的画的过程之中,融入到对画面的视觉审美之中。正是这一 幅幅画稿所呈现出来的在构图上、色彩上及造型上的种种特 征,决定着一部动画作品的角色形象,环境面貌以及整个影 片的视觉风格,定位着对整个创作过程的艺术追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