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知识点总结
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与总结一、简述旅游资源的内涵。
1.旅游资源的概念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是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也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统称为旅游资源。
2、了解旅游资源的分类自然旅游资源:地质地貌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象景观人文旅游资源:遗址遗迹、建筑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3、运用资料说明旅游资源的多样性(1)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2)历史、文化背景和民间俗的不同(3)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4)人们的旅游动机复杂多样4、列举实例,比较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种类形成规模变化分布功用天然旅游资本天然构成的天然事物和现象一般教大一般比较缓慢野外较多人文旅游资源人类创造的文化事物和现象一般较小一般比较迅速居民地较多生态旅游、探险旅游、体育旅游、度假旅游、文化旅游、宗教旅游、休闲健身旅游旅游、购物旅游、会议旅游等山体、水域、植被、野生动物群、气象奇迹、历史古迹、园林、工艺品、天文奇迹、构景地貌、天然灾害遗址、天然表演艺术、民俗、宗教礼仪、保护区等城乡风貌、社会风情等示例5、举例说明旅游资源的主要特点多样性、地域性、观赏性与吸引性、不可移动性、重复使用性、可创造性二、在地图上指出我国“天下天然文明遗产”的名称与分布遗产性质天下天然遗产遗产项目及所在省级行政区九寨沟风景名胜区--四川黄龙风景胜景区--四川长城——八达岭--北京长城——山海关--河北长城——嘉峪关--甘肃莫高窟---甘肃秦始皇陵及戎马俑坑---陕西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云南武陵源风景胜景区---湖南明清故宫——北京--北京明清故宫——沈阳---辽宁平遥古城--山西苏州古典园林--江苏世界文化遗产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北京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河北武当山古建筑群--湖北布达拉宫历史区---西藏丽江古城----云南明清皇家寝陵—明十三陵、明孝陵--北京明清皇家寝陵—明显陵--湖北明清皇家寝陵——清东陵、清西陵-河北明清皇家寝陵—盛京三陵--辽宁天下文明与自然遗产泰山—山东黄山--安徽颐和园--北京天坛---北京曲阜孔林、孔府、孔庙--山东大足石刻--重庆青城山——都江堰--四川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安徽龙门石窟---河南云冈石窟---山西庐山国家公园--江西高句丽王城、XXX及贵族墓葬--吉林、辽宁峨眉山——乐山大佛--四川武夷山---福建3、联合实例,简述旅游资本开发前提评判的基本内容1.旅游资本的游览价值(1)评价旅游资源的质量:主要看其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选修三-旅游地理知识点

选修三旅游地理知识点第一节现代旅游业一、旅游业的定义1、旅游活动的主体、客体、联系纽带旅游活动的三要素包括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
其中旅游者是旅游主体,旅游资源是旅游客体,旅游业是二者之间的联系纽带。
2、旅游业的定义:旅游业是联系旅游主体和旅游客体的纽带,是以旅游者为对象,为他们提供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它不仅能满足现代人的旅游需求,而且对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起着促进和带动作用。
二、旅游活动的发展历史三、现代旅游业的特点1、旅游主体的大众化2、旅游形式的多样化3、旅游空间的扩大化4、旅游目的的娱乐化思考:1、一个人要想成为旅游者应具备哪些个人条件?① 经济条件(即金钱)② 闲暇时间③ 动机(即旅游的愿望)2、旅游主体的大众化说明了什么问题?旅游主体的大众化说明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广大人民的经济收入提高,劳动时间缩短使闲暇时间延长,为外出旅游提供了金钱和时间的保证。
此外,随着竞争的激烈化,人们逐渐进入了节奏快、强度高、风险大的工作状态。
在这种背景下,大众对旅游休闲的需要也随之提高。
3、旅游空间扩大化的原因是什么?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交通工具的发展,使世界各地的距离日趋缩小”。
加上人们求知、探秘和搜奇欲望的增长,旅游活动的空间日趋扩大。
4、为什么娱乐、消遣成为现代旅游发展的一大原动力?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使娱乐性、消遣性的旅游占绝对优势,据统计,在全部的现代旅游中,以娱乐、消遣为目的的旅游占75%。
四、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1、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现代旅游由食、宿、行、游、购、娱六个基本要素构成。
⑴旅游交通是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
⑵游是旅游六要素的核心,游览活动主要依托旅游景区开展。
旅游景区的吸引力是旅游餐饮业、商业和娱乐业兴旺的基础。
⑶购和娱是增加旅游收入的重要途径。
2、旅游六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第二节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一、拉动经济发展1、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
旅游地理知识点整理

旅游地理知识点整理一、概述旅游地理学是研究旅游与地理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涵盖了旅游目的地的地理特征、景观类型、发展模式、环境影响等内容。
本文将系统整理旅游地理学的相关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探索旅游目的地。
二、景点分类1.自然景观自然景观包括山脉、河流、湖泊、海洋、森林、草原等自然地貌。
在旅游地选择上,自然景观是一个重要的吸引因素。
2.人文景观人文景观是由人类活动所创造的具有特定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景观,如建筑物、遗址、历史古迹等。
人文景观对于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往往源于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3.文化景观文化景观是指由人类的文化特点所塑造的景观,如民俗风情、传统艺术、饮食文化等。
文化景观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吸引了大量文化爱好者和探索者。
三、旅游地选择1.地理位置旅游地的地理位置直接影响到游客的出行成本和便利性。
通常情况下,距离游客所在地较近、交通网络发达的旅游目的地更具吸引力。
2.气候条件气候是影响旅游体验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旅游活动对气候条件有不同的要求,如沙滩度假需要温暖的气候,滑雪需要寒冷的气候。
3.景点质量景点质量包括景观的独特性、美观性、维护状况等。
游客往往倾向于选择那些有高品质景点和服务的旅游目的地。
4.可持续性发展可持续性发展是近年来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理念,指的是要以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性为导向来进行旅游活动的规划与管理。
选择注重可持续性发展的旅游目的地有助于保护环境、保护文化遗产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四、旅游地发展模式1.集聚型旅游地集聚型旅游地是指集中了大量旅游业态和设施的地区,如度假村、主题公园等。
这种模式通过集中资源和提供丰富多样的旅游服务来吸引游客。
2.分散型旅游地分散型旅游地是指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多个独立旅游景点。
这种模式适合于自由行和探险旅游,有助于分散游客流量和保护自然环境。
3.路线型旅游地路线型旅游地是指沿途有多个旅游景点,游客可以通过线路游览多个景点。
这种模式既满足了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又促进了区域间的旅游经济合作。
世界的旅游地理特征知识点总结

世界的旅游地理特征知识点总结旅游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理与旅游相互关系的学科,它研究的是地理环境对旅游活动的影响以及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世界各地的旅游地具有独特的地理特征,下面将对世界的旅游地理特征进行知识点总结。
一、自然地理特征1. 地形地势:地形地势对旅游地的吸引力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壮丽的高山和深峡可吸引登山和探险爱好者,平坦的河谷和海滩则适合度假和水上活动。
2. 气候条件:气候是旅游活动中重要的地理因素。
温暖宜人的气候使得旅游者可以在户外进行各种活动,如沙滩浴、观光等。
3. 自然景观:自然景观是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如壮丽的瀑布、奇特的岩石、美丽的湖泊等。
4. 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一些旅游地的特点,吸引了对生物和生态环境感兴趣的旅游者。
二、人文地理特征1. 历史文化:古老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是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
著名的历史遗址、博物馆、艺术作品等都是人们前往旅游地的主要原因之一。
2. 建筑风格:不同地区的建筑风格独特,代表了当地的文化和历史。
一些古老的建筑物成为了旅游景点,如埃及的金字塔、法国的卢浮宫等。
3. 文化活动:一些地方以传统的文化活动吸引游客,如印度的庙会、巴西的狂欢节等。
这些活动丰富了旅游体验,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文化。
4. 社会风貌:城市的繁华与田园风光的宜人氛围各有吸引力,不同的旅游者会因为这些特点选择不同的旅游目的地。
三、交通地理特征1. 交通便利性:交通便利性是选择旅游目的地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交通网络完善的地区吸引了更多的旅游者。
2. 空港枢纽:一些城市被发展为国际或国内的航空枢纽,这对于吸引远距离旅游者来说非常重要。
3. 港口:海岛旅游地通常需要通过港口进行交通,港口的发达程度直接影响到旅游者的到访。
4. 公共交通:公共交通的发达程度对于旅游者的出行非常重要,它能提供便捷的交通选择,方便游客的旅行。
总结:世界的旅游地理特征多种多样,涵盖了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和交通地理特征。
高中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1.旅游的概念:旅游是指人们为了娱乐、放松、教育或其他目的而离开常住地,到其他地点参观、游玩、居住或其他活动。
2.旅游对经济的影响:旅游业是世界上最大的行业之一,对经济的影响非常显著。
旅游业能够创造就业机会,推动市场活动,促进经济发展。
3.旅游的分类:旅游可以按照时间分类为长途旅游、短途旅游和近距离旅游。
按照目的地分类为国内旅游、国际旅游和境外旅游。
按照旅游活动的性质分类为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和探险旅游。
4.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可以分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社会设施三大类。
自然景观包括山脉、河流、湖泊、森林等,人文景观包括历史建筑、文化遗址、民俗风情等,社会设施包括酒店、旅游服务中心、交通设施等。
5.旅游的影响因素:旅游的影响因素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因素。
政治因素包括国家政策、政治稳定等;经济因素包括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消费等;社会因素包括文化交流、人口迁移等;环境因素包括景区环境质量、生态环境保护等。
6.旅游的影响:旅游对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的影响主要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
经济方面,旅游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创造财富。
社会方面,旅游可以促进文化交流,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社会进步。
环境方面,旅游带来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7.旅游开发的原则:旅游开发应当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即在满足当前需要的前提下,要保护好自然环境,确保资源的可再生利用,同时也要保护好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
8.旅游线路规划:旅游线路规划是旅游行程中的重要环节,可以根据目的地的特点和游客的需求设计出最佳的旅游线路。
线路规划需要考虑景点的时间安排、交通工具的选择、住宿的安排等因素。
9.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旅游需求的增加,旅游行业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比如,旅游业与互联网的结合,使得在线旅游预订变得更加方便;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结合,推动了文化旅游的发展。
旅游地理知识点梳理

旅游地理知识点梳理旅游地理是研究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旅游地理的核心是探究地理环境如何影响旅游发展,并通过旅游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来推动地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一些旅游地理的重要知识点梳理:1.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旅游地理的基础,指的是旅游景区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地貌、水文、生态等方面的特征。
地理环境对旅游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如地理位置决定了旅游景区的可达性和游客的旅行路线,气候影响游客的旅游活动选择,地貌和水文影响着景区的景观特色等等。
2.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旅游地理的核心内容,是指能吸引游客的、对旅游有利的各种自然、人文和社会经济资源。
旅游资源可以分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特殊的现象资源。
自然景观包括山水风光、地质地貌、动植物资源等;人文景观包括历史文化遗产、建筑风格、民俗风情等;现象资源包括特殊的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如日食、极光等。
旅游资源是旅游地区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3.旅游规模和旅游市场:旅游规模指的是旅游活动的规模和规模的变化趋势。
旅游市场则是指游客和旅行社等旅游供需双方的交流与交易活动。
旅游规模和旅游市场的发展与旅游地理密切相关,旅游地理的研究可以帮助了解旅游规模和旅游市场的变化趋势,为旅游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4.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开发与规划是旅游地理的重要分支,指的是旅游地区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和规划,以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开发与规划需要考虑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平衡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提高旅游密度和游客满意度等。
5.旅游经济:旅游经济是旅游地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指的是旅游活动对地方经济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旅游经济可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促进地方产业升级和转型等。
旅游地理的研究可以帮助了解旅游经济的相关规律,指导旅游地区的经济发展策略。
6.旅游文化:旅游文化是旅游地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指的是旅游活动与地方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地理旅游知识点总结归纳

地理旅游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地理知识点1. 地球的构造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表面,有陆地和海洋两种类型。
地幔是地壳和地核之间的一层岩石组成的层。
地核是地球的最内层,由铁和镍组成,分为外核和内核。
2. 地球的自然环境地球的自然环境包括大气、水、土壤、植被和动物。
大气是地球表面上的气体包层,它呼应着植被和动物的生存。
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和冰川。
土壤是植被的生长基础,它包含有机质和无机物质。
3. 地球的气候地球的气候受到地理位置、海洋和大气循环、地形和植被的影响。
根据不同的气候类型,可以区分出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
4. 地球的地形地球的地形包括山脉、高原、平原、盆地、河流和海洋。
地球上的地形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5. 地理位置地球的地理位置可以用经度和纬度来表示,经度是指东西方向上的位置,纬度是指南北方向上的位置。
根据经度和纬度可以确定一个地点的具体位置。
二、旅游知识点1. 旅游目的地选择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可以考虑目的地的自然环境、气候、地形、文化和历史。
不同类型的旅游目的地包括海滨度假、山区游览、文化古迹和城市观光等。
2. 旅游交通旅游交通包括陆路、水路和航空三种方式。
根据旅游目的地的地理位置和交通设施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可以提高旅游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3. 旅游环境旅游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在旅游过程中,要尊重自然环境,保护环境资源,同时也要体验当地的文化和风土人情。
4. 旅游安全在旅游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安全和财产安全,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同时也要关注当地的安全警报和安全预警信息。
5. 旅游体验旅游体验包括景点观赏、户外活动、美食体验、购物娱乐和文化交流等。
通过不同的旅游体验可以感受当地的特色和魅力。
三、地理旅游知识的应用1. 地理旅游规划在进行旅游规划时要考虑目的地的地理特点和旅游资源,合理安排旅游线路和活动内容,使旅游过程更加丰富和愉快。
旅游地理知识点

旅游地理知识点旅游地理是指通过对地理环境、自然景观、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了解,来促进旅游业发展和提供旅游服务的一门学科。
旅游地理分析了旅游目的地的地理特征,包括其地质、气候、水文、生态系统、人文景观等,以及这些特征对旅游活动的影响。
以下是旅游地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1. 地理环境特征:旅游地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地理环境特征。
地理环境包括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等因素。
这些因素对旅游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河流和湖泊可提供水上活动的机会,海滩和森林可供休闲和户外活动使用。
了解地理环境特征可以帮助旅游者选择合适的目的地和活动。
2. 自然景观:自然景观是旅游地理中另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自然景观包括山脉、河流、湖泊、森林、草原等。
这些景观具有美丽和独特之处,吸引着大量的旅游者。
了解自然景观的分布和特征可以帮助旅游者规划他们的旅行路线和活动。
3. 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有历史、艺术、科学或社会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财富。
文化遗产包括建筑、考古遗址、艺术品、传统技艺等。
了解文化遗产的分布和特征有助于旅游者了解目的地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可以促进对当地艺术、建筑等方面的欣赏和保护。
4. 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地理还涉及到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文化遗产、休闲设施和服务设施等。
了解旅游资源的分布和特征可以帮助旅游业者进行目的地开发和规划旅游线路,以满足不同旅游者的需求。
5. 人口与文化:人口密度、人口构成、语言、宗教和风俗习惯等因素也是旅游地理中重要的考虑因素。
了解目的地的人口特征和文化背景可以帮助旅游者更好地适应当地环境,同时也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6. 旅游地理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旅游地理中一个重要的议题。
旅游业对环境和社会经济有着重大影响,因此需要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保护环境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了解旅游地理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和实践对于旅游业者和旅游者都非常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内容第一章旅游地理学第二章旅游资源与旅游地第三章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和空间竞争第四章旅游交通第五章旅游的区域影响第六章主题公园第一章旅游地理学---第一节旅游地理学一、闲暇、游憩和旅游1、闲暇(leisure):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间、睡眠时间、个人和家庭事务活动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2、游憩(recreation):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游憩可以恢复人3、旅游(tourism):在闲暇时间所从事的游憩活动的一部分二、旅游旅游:人在闲暇时间所从事的游憩活动的一部分,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一个部分.旅游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要离开居住或工作的地方,短暂地到一个目的地进行活动.三、旅游地理学及其研究对象旅游地理学: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闲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四、旅游地理学研究内容旅游学: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旅游资源旅游媒体—交通、宾馆、旅行社等旅游地理学:{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旅游通道}属于旅游系统第二节旅游者一、旅游者1、国际上的定义国际旅游者旅游者是指离开定居国,到其他国家旅行24 h以上的人国内旅游者国内旅游者指在本国某目的地旅行超过24 h而少于1 a的人,其目的是娱乐、度假、运动、商务、会议、学习、探亲访友、健康或宗教2、中国对游客的定义游客:指任何一个因为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离开常住国(或常住地)到其他国家(或地方),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1a,并且在其他国家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得报酬的人。
二、旅游者的旅游动机1、旅游需要分析马斯洛(Maslow)人的需要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感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生理需要三、旅游动机的激发旅游动力由三部分构成:内动力、外动力和中间条件内动力:即人的旅游动机,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外动力:即旅游地与客源地的空间相互作用中间条件:即收入、闲暇时间和交通条件互补性:旅游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与居住地具有差异替代性:当游客从A地向B地移动时A和B两地间存在另一个与B地一样性质的旅游地从而产生替代作用。
可达性:距离因素仍然是影响旅游的重要因素四、旅游活动行为层次▪基本层次:游览观光▪提高层次:娱乐、购物▪专业层次:休养、疗养、会议、宗教朝拜等五、旅游者的决策行为▪从旅游决策的角度,可以将旅游活动分成两类:旅游者不参与决策或旅游目的地选择余地很小的旅游,如会议旅游、商务旅游、团体福利旅游等旅游决策由旅游者本人完成,或家庭成员、旅伴之间协商作出,如各种形式的自费旅游等1、影响旅游决策的主要因素▪①感知环境▪②最大效益原则ⅰ最小的旅游时间比ⅱ最大的信息收集量▪③旅游偏好:年龄、职业、学历旅游时间比:从居住地到旅游地单程旅行所消耗的时间与在旅游地游玩所耗费的时间的比值.▪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选择自然和人文环境与居住地差异较大的旅游地六、旅游者的空间行为旅游者的空间行为:旅游者旅行和游玩的过程1、大尺度旅游空间行为力图到级别较高的旅游点旅游尽可能游玩更多的高级别旅游点力图采用环状路线旅游2、中、小尺度的旅游空间行为采用节点状路线旅游旅行路线影响旅游效果第二章旅游资源及旅游地第一节基本概念一、旅游资源的概念是旅游业发展的产物▪旅游者是构成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客体,是满足旅游者愿望的客观存在物▪在旅游业发展之初,人们的旅游对象仅仅限于名山胜水、文物古迹和民俗风情,这是早期旅游资源的基本范畴▪旅游需求不断扩大和多样化,旅游业竞争日趋激烈▪一方面旅游目的地想方设法迎合旅游者的需要,不断营造创意新颖的旅游项目,一些原来看来平常的东西,逐渐成为旅游资源▪另一方面旅游者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旅游活动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游览、观光,而是成为集游览、商务、科考和度假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的社会活动▪旅游活动向多元化发展▪旅游资源的内涵在逐渐丰富二、旅游资源的定义▪周进步:指地理环境中具有旅游价值的部分,也即旅游者旅游过程中感兴趣的环境因素和条件▪郭来喜:凡是能人们提供旅游观赏、知识乐趣、度假休闲、娱乐休息、探险掠奇、考察研究以及人们友好往来和消磨时间的客体和劳务▪邢道隆:凡是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经济价值的因素和条件▪黄辉实:吸引人们前往游览、娱乐的各种事物的原材料。
这些原材料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
他们本身不是游览的目的物和吸引物,必须经过开发才能成为有吸引物力的事物▪旅游资源是客观存在的,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包括自然的、历史遗存的、人工创造的及其附属物。
即使某些精神的、非物质的旅游资源,也是在物质基础上产生的,并依附与物质而存在的▪旅游资源具有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的吸引性▪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作用对象▪旅游资源能为旅游业所利用,并产生经济效益▪旅游资源具有动态性▪旅游资源定义为:旅游资源是以旅游者为作用对象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且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各种客观存在的综合体三、旅游资源的基本特性▪旅游资源的吸引性▪旅游资源的地域性▪旅游资源的时代性▪旅游资源的观赏性▪旅游资源的不可再生性▪旅游资源的时限性▪旅游资源的科学文化性▪旅游资源的系统性、整体性和综合性四旅游地▪旅游地:一定地理空间上的旅游资源同旅游专用设施、旅游基础设施以及相关的其他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成为旅游者停留和活动的目的地▪旅游活动区:旅游资源所在▪旅游接待区:服务设施所在第二节旅游资源和旅游地分类一、旅游资源分类1、按旅游资源的性质和成因分类▪⑴ 自然旅游资源▪⑵ 人文旅游资源2、按旅游活动的目的分类▪⑴ 游览鉴赏型▪⑵ 知识型▪⑶ 体验型▪⑷ 康乐型3、按资源的利用现状分类▪⑴已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依利用程度可分为▪①利用历史悠久、设施比较完整的旅游资源▪②利用历史比较长,但缺乏时代内容,需要加以调整、充实和丰富的旅游资源▪③新建的旅游资源,尚需进一步完善和建设▪⑵即将开发的旅游资源(已列入规划)▪⑶潜在旅游资源(具有一定吸引力,目前无力开发)4、按保存现状分类▪⑴ 保存完整、完善的旅游资源▪⑵ 部分保存完好的旅游资源▪⑶ 破坏比较严重的旅游资源▪⑷ 完全被破坏,只剩下遗址5、按旅游资源适宜的旅游活动类型分类▪⑴供陆上旅游活动的资源▪⑵以水体为基础的旅游活动资源▪⑶供欣赏风景的旅游资源6、根据管理级别的分类(仅限于中国)▪⑴世界级旅游资源▪⑵国家级旅游资源▪⑶省级旅游资源▪⑷市县级旅游资源二、《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中的分类1 地文景观类1 典型地质构2 标准地层剖面3 生物化石点4 自然灾变遗迹5 名山6 火山熔岩景观7 蚀余景观8 奇特于象形山石9 沙(砾石)地风景10 沙(砾石)滩11 小型岛屿12 洞穴13 其他2 水域风光类1 风景河段2 漂流河段3 湖泊4 泉5 现代冰川6 其他水域风7 瀑布3 生物景观类1 树林2 古树名木3 奇花异草4 草原5 野生动物栖息6 其他生物景观4 古迹与建筑类1人类文化遗迹2 社会经济文化3军事遗迹4古城与古城遗 5 长城6 宫廷建筑群7 宗教建筑与礼 8 殿堂9 楼阁10 塔11 牌碣12 碑坊13 建筑小品14 园林 15 景观建造16 桥17 雕塑18 陵寝陵园 19 墓20 石窟 21 摩崖字画22 水工建筑 23 厂矿24 农林渔民牧场25 特色城镇与村落26 港口 27 广场 28 乡土建筑29 民俗街区30 纪念品31 观景地32 其他建筑或其他古迹5 休闲求知和健身类1 科学教育文化设施2 休疗养和社会福利设施3 动物园4 植物园5 公园6 体育中心7 运动场馆8 游乐场所9 节日庆典活动10 文艺团体 11 其他消闲求知健身活动6 购物类1 市场与购物中心2 庙会3 著名店铺4 地方产品5 其它物品三、旅游地分类▪旅游地的分类一般以旅游资源的性质及其适宜旅游活动类型为依据一般划分为7大类:1 自然风景旅游地 2 文化旅游地3 历史古迹旅游地 4 娱乐旅游地5 运动性旅游地6 产业旅游地7 综合性旅游地四、旅游资源和旅游地评价▪ 1 体验性评价:着眼于旅游者对于旅游资源或旅游地的质量评价▪ 2 技术性评价:着眼旅游资源各要素对于旅游者从事特定旅游活动的适宜程度的估▪ 3 综合性评估:着眼于旅游地的旅游资源整体性评价或旅游资源开发价值的评估1、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的体验性评价▪⑴一般体验性评价▪①由旅游者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对某一或一系列旅游地就其整体质量进行定性评估▪② 传播媒介或行政管理机构发起,局限在已经接待游客的旅游地▪③ 提高知名度:诱导游客流向▪⑵美感质量评价▪① 基于对旅游者或专家体验的深入分析,建立规范化的评价模型,评价结果具有可比性的定性尺度或数量值▪② 其中对于自然风景质量的评估技术已经比较成熟▪③ 四个学派:专家学派、心理物理学派、心理学派和现象学派2、旅游资源的技术性评价着眼旅游资源各要素对于旅游者从事特定游活动的适宜程度的估大量技术性指标的运用是其最大特征一般限于自然旅游资源评价▪气候的适宜性评价▪地形的适应性评价▪资源要素组合评价3、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的综合性评价▪着眼于旅游地之旅游资源的整体价值评价,或旅游地开发价值评价▪目的:开发价值比较;规划管理重要度排序▪通用评估标准▪评估因子带有合适权重▪结果多是数量化的指数值▪菲什拜因-罗森伯格模型第二章第三节旅游资源区划一、旅游区一般所指的旅游区,是综合性的旅游区即指含有若干共性特征的旅游景点与旅游接待设施组成的地域综合体,它不仅包括旅游资源,也含有为旅游者实现旅游目的而不可缺少的各种基础设施第三章旅游地生命期理论与空间竞争▪第一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20世纪70年代以后,旅游地的发展演化规律日益受到人们重视,这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西方学者提出了几个演化模型戈曼森(Gormsen E)提出了海滨旅游地的空间-时间模型米塞克(Miossec J M)的旅游发展模型奥博曼(Oppermann M)的发展中国家旅游空间模型巴特勒(Butler R W)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引起学者们的广泛注意和应用▪第二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一、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的概念,提出旅游地的演化经过 6个阶段:•探查阶段(exploration stage)•参与阶段(involvement stage)•发展阶段(development stage)•巩固阶段(consolidation stage)•停滞阶段(stagnation stage)•衰落或复苏阶段(decline or rejuvenation stage)▪第三节旅游地空间竞争一、旅游地空间竞争的理论▪由于多个旅游地在同一个地域内出现,他们各自的旅游吸引力往往会出现此消彼长或共同增长的动态变化和旅游地市场结构的再组织的现象▪旅游地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可以概括为两种:补充关系替代关系▪在同一等级的旅游地之间,这种作用是相互的在不同等级的旅游地之间,其作用是单向的,表现为上一等级作用于下一等级等级性质旅游地性质相异旅游地性质相同旅游地等级相同互补关系替代关系旅游地等级不同上补充下上替代下二、名山旅游地的空间竞争▪名山旅游资源的特点•遍在性旅游资源:50%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共性大,个性强:花岗岩山——岩溶山——丹霞山•重游率高低取决于旅游功能:▪△游览观光——休疗度假和宗教朝拜——科学考察▪△单一功能——多种功能▪△一般来说,以观光为主的重游率较低;以休疗度假为主的重游率较高;以宗教目的的则具有较为稳定的、重游率较高的香客市场▪第四章旅游交通第一节旅游交通概述一概念▪旅游交通是为旅游者实现旅游,从出发地到目的地,以及在目的地内进行游览后再回到出发地,整个旅游活动过程中所利用的各种交通方式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