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1(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必修一各章节练习题测试题课后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必修一各章节练习题测试题课后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必修一各章节练习题测试题课后
题及答案解析
本文档为高中地理必修一各章节练题、测试题以及课后题答案解析,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提高考试水平。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
选择题
1. 地球上每一度经度对应的距离大约是()
A. 111千米
B. 111米
C. 11.1千米
D. 11.1米
答案:A
解析:1度约为111千米,可根据公式进行计算。

2.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A. 由东向西
B. 由西向东
答案:B
解析: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填空题
1. 地球半径约为 \_\_\_\_\_\_\_ 公里
答案:6400
解析:可根据地理知识掌握。

2. 地球围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大约为 \_\_\_\_\_\_\_ 天
答案:365
解析:1年等于365天,可根据地理知识掌握。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的剖析与认识
判断题
1. 中国位于北温带和南温带的交界处。

()
答案:是
解析:中国东北属于北温带,南方属于亚热带、热带。

第三章人口与城市
简答题
1. 简述我国人口的分布情况。

答案:我国人口分布不平衡,东部地区人口密度高,西部和边
疆地区人口密度较低。

2. 简述城市的特点。

答案:城市是人口聚居的地方,人口密度大,经济发展水平高,具有高度的文化、科学、技术、教育、医疗等职能。

以上为部分练习题和答案解析,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
巩固和练习。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
16.下列与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不相关的是
A.晴天多,日照时间长B.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
C.海拔高,气候寒冷D.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
17.除太阳辐射能外,青藏地区的其他能源也很丰富,其中哪一项能源与太阳能无关
A.柴达木盆地的天然气B.藏南谷地的地热
C.高原北部的风能D.雅鲁藏布江的水能
(1)在图中画出晨昏线和夜半球(用斜线表示)______(2分)
(2)A、B、C、D四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2分)
(3)此时的节气是____________(2分)
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3.图中表达出的天体系统级别共有
A.1级B.2级C.3级D.4级
4.从地球上观测,水星和金星非常明亮的主要原因是它们
A.离日、地较近,反射较强B.卫星数量多,引力作用强
C.体积庞大,反射面积较大D.公转速度快,发光发热多
人类已经向火星发射了“海盗号”、“勇气号”等多个探测器,2009年10月前后,我国也向火星发射“荧火一号”探测器。由于各国在空间探测中一般遵循“谁先占有,谁先开发,谁先受益”的原则,多位专家预言,在未来几个世纪内,各国将在火星开发中掀起一场新的“圈地运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塔里木盆地B.太湖平原C.华北平原D.东北平原
29.“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可能会()
A.降低大气温度B.提高水体温度C.加快浮游植物生长D.增强地面辐射
30.下列地理现象中,因地球自转而产生的是
A.杭州夏季昼长夜短B.南极洲夜空常出现极光
C.东海潮汐周期性变化D.南半球河流右岸多沙滩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单元)练习题 试题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单元)练习题  试题

高一地理必修Ⅰ第一单元测试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各图中的大中小圆分别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三者之间关系的是:2.地球不同于太阳系中的其它天体,它的特殊性在于它A.与太阳的距离合适 B.体积大小适中C.有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D.有厚厚的大气层保护3.公元前28年,史书记载“三月乙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

这种现象属于太阳活动的哪种类型,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哪一层A、太阳黑子日冕层B、耀斑色球层C、太阳黑子光球层D、耀斑日冕层北京时间2003年10月29日,太阳风暴袭击地球,产生了强磁暴,地球上不少地方出现了绚丽多彩的极光。

据此回答4—5题。

4.“太阳风”产生于太阳的()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日珥层5.材料中所说的“不少地方”可能位于()A.意大利B.巴西C.埃及D.加拿大6.下列地理现象中,能说明地球自转的是()A.昼夜现象B.昼夜更替C.昼夜长短变化D.四季变化7.关于地球自转一周的正确叙述是()①转了360°②需要24小时③转了360°59′④需要23小时56分4秒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8.东经121°比东经120°的地方A.区时早B.地方时早C.一定先看到日出D.地方时晚9.当北京时间12时整,某地地方时是10时20分,它的经度是A.140ºE B.145ºE C.105ºE D.95ºE10.当北京(116°E)太阳高度达一天当中的最大值时,北京时间为A、12时B、12时16分C、11时44分D、11时56分11.国际日期变更线大体沿180°经线南北延伸。

如果这条线的东侧是2009年12月31日 14:00,请问这条线西侧的时间应该是A.2009年12月31日15:00B. 2009年12月31日13:00C.2009年12月30日14:00D. 2010年1月1日14:0012.当北京时间是4日15点时,全球与北京处于同一个日期的地方占到全球的A.占全球的一半 B.不到全球的一半 C.超过全球的一半 D.都不正确13.下列节气或月份,地球公转速度较快的是A.7月初B.夏至日C.冬至日D.1月初14.国庆节之后,关于太阳直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直射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B.直射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C.直射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D.直射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15.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早的是A.1月1日B.6月1日C.7月1日D.10月1日16.关于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关系正确的叙述是A.每天都有一次重合B.只有二分日重合C.晨昏线与经线圈永远不重合D.只有在二至日才重合17.如图为6月22日甲、乙、丙、丁四个地点昼夜长短比例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长),则四地按方向由南到北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 甲、乙、丙、丁B. 丙、丁、甲、乙C. 乙、丙、丁、甲D. 乙、丙、甲、丁18.对于广州市和株洲市的正确叙述是A.二市均有太阳直射现象 B.夏至日,株洲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广州C.冬季,株洲的昼大于广州 D.全年,广州昼夜变化小于株洲19.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A.昼夜长短相同 B.地方时相同 C.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D.气候类型相同20.右图是某条河流的剖面图,一般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一、选择题1. 地球上最大的洲是()。

A. 非洲B. 欧洲C. 亚洲D. 美洲2.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

A. 大西洋B. 太平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3. 以下哪个国家面积最小()。

A. 俄罗斯B. 加拿大C. 澳大利亚D. 印度4. 以下哪个河流是世界最长的()。

A. 尼罗河B. 亚马逊河C. 长江D. 尼日尔河5. 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是()。

A. 青海湖B. 鄱阳湖C. 洞庭湖D. 太湖二、填空题1. 地理学分为()和()两大部分。

2. 地球的四季交替是由于地球的()。

3.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共同形成了地球的()。

4. 我国地理位置属于()地带。

5. 人口分布是人口在空间上()的表现。

三、简答题1. 什么是经度和纬度?2. 请简要解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3. 请说明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

4. 请简要阐述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四、综合题请根据你所学地理知识,写一篇关于人口分布的文章,包括以下要点:1. 人口分布的概念和意义;2. 人口分布的全球格局;3. 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4. 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文章结构和段落划分请自行决定)文章开始: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空间格局和人类活动的科学,它分为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两大部分,在我们的学习中,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地球的基本知识。

地球是我们人类居住的星球,它由地壳、岩石、大气、水体、生命等构成。

地球的四季交替是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作用的结果。

地球自转使得地球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地球公转则导致了地球不同地区的季节变化。

地球分为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通过这个划分可以确定地球上不同地区的经度和纬度。

经度指的是从东至西测量地球的一种方法,以本初子午线为0度,向东西两边分别划分为180度。

纬度指的是从南至北测量地球的一种方法,以赤道为0度,向南北两边分别划分为90度。

经度和纬度的交叉点即为地理坐标,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地球上某个具体位置的地理位置。

高中地理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地理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地理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多少小时?A. 24小时B. 12小时C. 36小时D. 48小时2. 以下哪个是地球公转的直接结果?A. 季节变化B. 潮汐现象C. 昼夜更替D. 地壳运动3. 什么是经度?A. 地球表面的纬度线B. 地球表面的经度线C. 地球赤道上的长度D. 地球两极之间的距离4. 地球上的五带分别是?A. 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极地B. 热带、温带、寒带、极地C. 热带、温带、寒带、亚寒带、极地D. 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5. 以下哪个是造成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A. 海拔B. 纬度C. 地形D. 洋流6. 以下哪个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A. 森林生态系统B. 海洋生态系统C. 草原生态系统D. 沙漠生态系统7. 什么是洋流?A. 海水在风的作用下形成的流动B. 海水在地壳运动下形成的流动C. 海水在月球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流动D. 海水在太阳辐射下形成的流动8. 以下哪个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A. 地壳运动B. 气候变化C. 人类活动D. 月球引力9. 以下哪个是造成地震的主要原因?A. 地壳运动B. 火山喷发C. 人类活动D. 月球引力10. 以下哪个是造成火山喷发的主要原因?A. 地壳运动B. 气候变化C. 人类活动D. 月球引力答案:1-5 A B B B B6-10 B A A A 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地球的自转轴称为______。

2.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______形。

3. 地球上的赤道是______度纬线。

4. 地球上的气候类型主要分为热带气候、______气候和寒带气候。

5.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调节______和______。

答案:1. 地轴2. 椭圆3. 04. 温带5. 气温、降水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区别。

2. 请解释什么是洋流,并简述其对气候的影响。

(完整版)高中地理必修1单元测试题1(含答案)

(完整版)高中地理必修1单元测试题1(含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1单元测试题(一)(人教版)第一章行星地球(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題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答案1111 •某国际机构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西五区)主持视频会议,请中国的王教授在北京给远在非洲(西一区至东三区)的同行介绍经验。

下列时段中,对三方最合适的是:A .华盛顿时间14 : 00〜16 : 00B .北京时间14 : 00〜16 : 00C .华盛顿时间21 : 00〜23 : 00D .北京时间21 : 00〜23 : 00图1为“我国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其中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建成,这是我国在南极内陆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

图2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

读图完成2 一3题。

2.下列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A.昆仑站B.中山站C.长城站D.南极点3.昆仑站建成时,太阳直射点大致位于图2中的:A.①B.②C.③D.④4 .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夹角是A. 0 ° B . 23 ° 26 ' C . 66 ° 34 ' D . 90 °5 .夏至日这一大,下列地点白昼最长的是:A .哈尔滨B .北京C .上海D .广州图16.下列关于太阳和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氮B .黑子、耀斑和极光都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C .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大约是 17年D .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目冕层 某课外活动小组,分别观测了其所在学校旗杆日出时的影子0M 和正午的影子ON 之间夹角—Z MON 的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 7〜9题。

7 .某校一年之内绝大部分时间Z MON 接近直角,该校可能位于: C .东南亚 D .南欧 11 .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13 •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是:A .夏季B .春节C .冬季14 .地球内部的软流层分布于:A .地壳B .上地幔C .下地幔读右图判断15 —17题(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15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A. 0 ° , 30 ° E B . 0 ° , 60 ° E C . 30 ° N , 30 ° WD . 0 ° , 120 ° E16 .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是: A .日界线,本初子午线B . 0 ° , 180 °B .西亚 A .中亚 8 .我国某学校, A .滇每年有两天不存在Z B .湘MON ,该校可能位于的省区(简称)是: C .皖D .鄂9 .江苏某学校, A . 3月在一个月内观测到Z MON 发生了小一大一小的变化。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A. 12小时B. 24小时C. 48小时D. 72小时2.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A. 1个月B. 1季度C. 1年D. 10年3. 地理坐标中,纬度的起始线是:A. 赤道B. 本初子午线C. 国际日期变更线D. 南北极点4. 地球上的五带分别是:A. 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极地B. 热带、温带、寒带、极地、亚热带C. 热带、温带、亚热带、寒带、极地D. 寒带、温带、热带、亚热带、极地5. 以下哪个不是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A. 日夜交替B. 季节变化C. 地方时差D. 地转偏向力6. 地球的赤道周长大约是:A. 20000公里B. 40000公里C. 60000公里D. 80000公里7. 地球上的经度起始线是:A. 赤道B. 本初子午线C. 180度经线D. 南北极点8. 以下哪个现象与地球公转有关:A. 潮汐现象B. 季节变化C. 地球形状D. 地壳运动9. 地球的自转速度在赤道处是:A. 最快B. 最慢C. 无变化D. 无法确定10. 地球上的经度和纬度是:A. 相对的B. 独立的C. 互补的D. 相互影响的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________。

12. 地球的公转轨道呈________形状。

13. 地球上的经度范围是________。

14. 地球上的纬度范围是________。

15. 地球上的赤道是________度纬线。

16. 地球上的极圈是________度纬线。

17. 地球上的回归线是________度纬线。

18. 地球上的极点是________和________。

19. 地球上的五带中,没有阳光直射的地带是________。

20. 地球上的五带中,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带是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21. 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区别。

22. 解释什么是地理坐标系统,并说明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

第一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该探测器飞行轨道在地球公转轨道以内,而小行星带处在火星和木星公转轨道之间;该探测器飞行轨道在地球公转轨道以内,故不可能观测到地球从日面经过的情景;该探测器计划飞行6 年,而黑子活动周期为11 年;该宇宙飞船可以探测到日冕层的太阳风活动。

2.【答案】D【解析】读材料可知,“金星有着主要由CO 组成的浓密的大气和云层”,接近金星表面的CO 可以强烈吸2 2收长波辐射,热量无法散发,而温度越聚越高,在这种超级“温室效应”的影响下,金星最终达到了如此高温。

3.【答案】A【解析】金属的体积并不小,与地球较为接近;其大气层较厚,主要由CO 组成,表面温度达400℃;故A2正确。

4.【答案】A【解析】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故本题选A。

5.【答案】C【解析】读图,根据太阳系行星分布规律,位于太阳系“宜居带”的星球,除地球外还有火星,其他行星不在“宜居带”内,故C 选项正确。

6.【答案】B【解析】Trappist-1 系统的中心天体是恒星,该系统为恒星系,与太阳系为同一级别,B 选项正确。

7.【答案】A【解析】图中宜居带宜居的主要依据是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宜的温度条件,A 选项正确;地形和土壤对生命存在的影响小,B、D 选项错误;富含二氧化碳的大气不适合生命呼吸,C 选项错误。

8.【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浅层地能主要是指地表以下数百米内的低温热能。

深度仅数百米,地壳的平均厚度约17 千米,所以存在于地球内部圈层的地壳内。

浅层地能是太阳辐射能的一种存在形式,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能源。

地幔是地壳以下的圈层部分,该能源全年可用。

故C 选项正确。

9.【答案】B【解析】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利用的能源大多属于太阳辐射能,如太阳能热水器和用煤、石油发电。

潮汐能是天体引力产生的,不属干太阳辐射能;核能是地下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不是太阳辐射能。

故B 选项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
民乐一中高一地理组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
1.某国际机构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西五区)主持视频会议,请中国的王教授在北京给远在非洲(西一区至东三区)的同行介绍经验。

下列时段中,对三方最合适的是:
A.华盛顿时间14:00~16:00 B.北京时间14:00~16:00
C.华盛顿时间2l:00~23:00 D.北京时间21:00~23:00
图1为“我国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其中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建成,这是我国在南极内陆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

图2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

读图完成2一3题。

2.下列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昆仑站
B.中山站
C.长城站
D.南极点
3.昆仑站建成时,太阳直射点大致位于图2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4.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夹角是
A.0°B.23°26′C.66°34′D.90°
5.夏至日这一天,下列地点白昼最长的是:
A.哈尔滨B.北京C.上海D.广州
6.下列关于太阳和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氮
B.黑子、耀斑和极光都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C.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大约是17年
D.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目冕层
某课外活动小组,分别观测了其所在学校旗杆日出时的影子OM和正午的影子ON之间夹角——∠MON的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7~9题。

7.某校一年之内绝大部分时间∠MON接近直角,该校可能位于:
A.中亚B.西亚C.东南亚D.南欧
8.我国某学校,每年有两天不存在∠MON,该校可能位于的省区(简称)是:
A.滇B.湘C.皖D.鄂
9.江苏某学校,在一个月内观测到∠MON发生了小一大一小的变化。

该月是:
A.3月B.6月C.9月D.12月
10.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火星的“左邻右舍”分别是:
A.金星、地球B.地球、木星C.木星、土星D.水星、木星
11.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
A.金星B.月球C.太阳D.火星
12.下图中的虚线是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方向,实线是其偏转方向,正确的图示是:
13.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是:
A.夏季B.春节C.冬季D.秋季
14.地球内部的软流层分布于:
A.地壳B.上地幔C.下地幔D.地核
读右图判断15—17题(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15.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A.0°,30°E B.0°,60°E
C.30°N,30°W D .0°,120°E
16.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是:
A.日界线,本初子午线B.0°,180°
C.0°,150°W D.150°W,180°
17.此时北京时间和北极圈上日落的时间分别是:
A.10时12时B.12时18时C.14时16时D.18时18时一架从上海飞往美国洛杉矶的飞机,日落时正好飞越国际日期变更线,此时北京时间是下午2点整,据此回答18~20题。

18.这一天地球的光照图(阴影为黑夜,非阴影为白昼),可能是下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19.此时,新的一天占全球范围的:
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二
C.四分之三
D.无法确定 20.若飞机继续飞行5个小时到达洛杉矶,则到达洛杉矶时,当地时间(西八区)是:
A.3点
B.19点
C.7点
D.15点
右图为北半球某地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图。

据此回答21-22题。

21.该地的地理纬度是: A .30ºN B .75ºN C .60ºN D .83º26′N 22.该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那一天的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是下图中的:
23-25题。

23.甲地位于乙地的: A .东北方
B .西北方
C .东南方
D .西南方
24.当甲地日出时,地球上两个日期分界线理论上除180°经线外,还有:
高度(度) 30 15 H
40 10 30 20 12
24h
A H 40 10
30 20 0
12
24h
B
H 40 10 30 20 0
12
24h
D H 40 10 30 20 0
12
24h
C
A.0°经线B.38°W经线C.38°E经线D.60°W经线25.当甲地日落时,晨线跨过的经度范围为:
A.15°E→180°→165°W B.165°W→0°→15°E
C.60°W→0°→120°E D.20°W→0°→160°E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强震,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回答26~27题。

26、这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20千米左右,岩层的断裂处位于:
A.地壳中B.上地幔中C.下地幔中D.地核中
27、这次地震震中的人们会感觉到:
A.只有上下颠簸,没有水平晃动B.只有水平晃动,没有上下颠簸
C.先水平晃动,后上下颠簸D.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晃动
28.岩石圈是指
A.地壳和上地幔的软流层B.莫霍界面以上的地壳
C.地壳和上地幔顶部D.地壳和上地幔
29.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隔,理论上应比南方更宽,理由是:
A.北方平原多
B.北方冬季白昼时间长
C.北方气候更寒冷干燥
D.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更小
30.如果黄赤交角变大,北京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和原来历年同期相比,将会:
A.减小
B.不变
C.增大
D.不定
二、综合题(共40分)
31.图14为“太阳系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
各题。

(6分)
(1)甲、乙、丙、丁中,表示地球公转轨道的
是。

此时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其公转速度
较(快、慢)。

(2)太阳辐射为地球上的生物繁衍生长提供了
(3)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上有利于生命存在的条件主要有哪些?
32.读右图,完成下列要求。

(7分)
(1)图中M、N、P三条线中:
①表示夏至日全球各纬度白昼时数分布状况的是线。

②表示春分日全球各纬度白昼时数分布状况的是线。

③如果黄赤交角为0°,则线可表示全球任何时
候各地白昼时数分布状况。

(2)图中a、b段中,表示南极圈内极昼的是,
表示北极圈内极昼的是。

(3)假设我国汕头市一年中有太阳直射现象,则图中①②③④点可以表示汕头冬至日白昼时数的是。

(4)在①②③④点构成的方框内,表示哪个热量带全年白昼时数的分布状况()
A.热带B.北温带C.南温带D.北寒带
3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这一天是北半球的节气是,日期为前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图中A点的昼长为小时,B点的昼长为小时,C点的昼长为小时。

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为(填“晨线”或“昏线”),A、B、C三地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这一天射阳的昼夜长短状况是,天安门广场旗杆正午的影长
一年中最(填“长”或“短”)。

34.(10分)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问题。

(1)图中E、F代表的地震波类型分别是:E F 。

(2)E和F两种地震波大约在大陆地面下千米处速度明显加快,说明这里存在一个不连续面,这个不连续面M叫。

(3)在地下2900千米处,E波和F波的变化表现为E ,F ,说明这里存在另一个不连续面,这个不连续面G叫。

(4)在地球内部圈层中,不连续面M以上为,M和G之间为,G以下为。

35.海南一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地球运动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进行探究时遇到了一些问题,请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