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热力学课后答案--华自强张忠进高青(第四版)第10章
工程热力学课后问题详解

⼯程热⼒学课后问题详解《⼯程热⼒学》沈维道主编第四版课后思想题答案(1~5章)第1章基本概念⒈闭⼝系与外界⽆物质交换,系统内质量将保持恒定,那么,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的热⼒系⼀定是闭⼝系统吗? 答:否。
当⼀个控制质量的质量⼊流率与质量出流率相等时(如稳态稳流系统),系统内的质量将保持恒定不变。
⒉有⼈认为,开⼝系统中系统与外界有物质交换,⽽物质⼜与能量不可分割,所以开⼝系不可能是绝热系。
这种观点对不对,为什么?答:不对。
“绝热系”指的是过程中与外界⽆热量交换的系统。
热量是指过程中系统与外界间以热的⽅式交换的能量,是过程量,过程⼀旦结束就⽆所谓“热量”。
物质并不“拥有”热量。
⼀个系统能否绝热与其边界是否对物质流开放⽆关。
⒊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和联系,平衡状态与均匀状态有何区别和联系?答:“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的概念均指系统的状态不随时间⽽变化,这是它们的共同点;但平衡状态要求的是在没有外界作⽤下保持不变;⽽平衡状态则⼀般指在外界作⽤下保持不变,这是它们的区别所在。
⒋倘使容器中⽓体的压⼒没有改变,试问安装在该容器上的压⼒表的读数会改变吗?在绝对压⼒计算公式b e p p p =+ ()b p p >; b v p p p =- ()b p p <中,当地⼤⽓压是否必定是环境⼤⽓压?答:可能会的。
因为压⼒表上的读数为表压⼒,是⼯质真实压⼒与环境介质压⼒之差。
环境介质压⼒,譬如⼤⽓压⼒,是地⾯以上空⽓柱的重量所造成的,它随着各地的纬度、⾼度和⽓候条件不同⽽有所变化,因此,即使⼯质的绝对压⼒不变,表压⼒和真空度仍有可能变化。
“当地⼤⽓压”并⾮就是环境⼤⽓压。
准确地说,计算式中的Pb 应是“当地环境介质”的压⼒,⽽不是随便任何其它意义上的“⼤⽓压⼒”,或被视为不变的“环境⼤⽓压⼒”。
⒌温度计测温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温度计对温度的测量建⽴在热⼒学第零定律原理之上。
它利⽤了“温度是相互热平衡的系统所具有的⼀种同⼀热⼒性质”,这⼀性质就是“温度”的概念。
工程热力学课后答案--华自强张忠进

第三章理想气体热力学能、焓、比热容和熵的计算3-1 有1 kg氮,若在定容条件下受热,温度由100 ℃升高到500 ℃,试求过程中氮所吸收的热量。
解由附表1 查得氮气的比定容热容为 kJ/(kg·K), 因此,加热1 kg 氮气所需的热量为qV mcVT 2 −T 1=×400= kJ/kg3-2 有1 mol二氧化碳,在定压条件下受热,其温度由800 K 升高到 1 000 K,试求按定值比热容计算所引起的误差,并分析其原因。
解根据附表5 二氧化碳的热力性质表得qph2 −h1 =42769-32179=10590J/mol该计算结果为描述该过程热量的准确数值。
而如果按附表 1 ,则查得二氧化碳的比定压热容为kJ/(kg·K), 依此计算,加热1mol 二氧化碳所需的热量为q p c p0T 2 −T 1=×44×200=748 0J/mol两种方法的误差10590 −7480∆ %= %10590产生如此大误差的原因是,计算状态偏离定值比热的状态(25℃)较远,且过程温差较大。
3-3 有一个小气瓶,内装压力为20 MPa、温度为20 ℃的氮3 3气10 cm 。
该气瓶放置在一个 m 的绝热容器中,设容器内为真空。
试求当小瓶破裂而气体充满容器时气体的压力及温度,并10 分析小瓶破裂时气体变化经历的过程。
解 由附表1查得氮气的气体常数R g = 8 kJ/(kg K ),故m p i V i R T 20 6kg273 20g i 气体经历了一个不可逆的等温膨胀过程,在过程中Q =0,W =0, ∆ U =0,U 2=U i ,T 2=T i所以小瓶破裂而气体充满容器时的压力为p 2mR g T 2V 229320 kPa3-4 有一储气罐,罐中压缩空气的压力为 MPa ,温度为 37℃,现用去部分压缩空气而罐内压力降为1 MPa ,温度降为 ℃。
沈维道《工程热力学》(第4版)课后习题(第10~13章)【圣才出品】

沈维道《工程热力学》(第4版)课后习题第10章蒸汽动力装置循环10-1简单蒸汽动力装置循环(即朗肯循环),蒸汽的初压p1=3MPa,终压p2=6kPa,初温如表10-1所示,试求在各种不同初温时循环的热效率ηt、耗汽率d及蒸汽的终干度x2,并将所求得的各值填写入表内,以比较所求得的结果。
表10-1t1/℃300500ηt0.34830.3716d/(kg/J) 1.009×10-68.15×10-7x20.7610.859解:(1)当p1=3MPa,t1=300℃,p2=6kPa时,查h-s图得:h1=2996kJ/kg、h2=2005kJ/kg、x2=0.761,t2′=36℃h2′=c w t2′=4.187×36=150.7kJ/kg若不计水泵耗功,则热效率(2)当p1=3MPa,t2=500℃,p2=6kPa时,查h-s图得:h1=3453kJ/kg、h2=2226kJ/kg、x2=0.859、t2′=36℃若不计水泵耗功,则热效率将计算的结果代入表格得表10-1所示,详见电子版答案10-110-2简单蒸汽动力装置循环,蒸汽初温t1=500℃,终压p2=0.006MPa,初压p1如表10-2所示,试求在各种不同的初压下循环的热效率ηt,耗汽率d及蒸汽终干度x2,并将所求得的数值填入表内,以比较所求得的结果。
表10-2p1/MPa 3.015.0ηt0.37160.4287d(kg/J)8.15×10-7 6.05×10-7x20.8590.746解:(1)由题意可知,p1=3MPa,t1=500℃,p2=6kPa,即为上题的第(2)点,详见10-1的第(2)点。
(2)当p1=15MPa,t1=500℃,查h-s图得,h1=3305kJ/kg,s1=6.345kJ/(kg·K)当p2=6kPa时,查饱和水蒸气表得,s′=0.5208kJ/(kg·K)、h′=151.47kJ/kgs″=8.3283kJ/(kg·K)、h″=2566.5kJ/kg因为s2=s1=6.345kJ/(kg·K),故忽略水泵动10-3某蒸汽动力装置朗肯循环的最高运行压力是5MPa,最低压力是15kPa,若蒸汽轮机的排汽干度不能低于0.95,输出功率不小于7.5MW,忽略水泵功,试确定锅炉输出蒸汽必须的温度和质量流量。
工程热力学第四版课后思考题答案

1.闭口系与外界无物质交换,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那么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的热力系一定就是闭口系统不?不一定,稳定流动系统内质量也保持恒定。
2.有人认为开口系统内系统与外界有物质交换,而物质又与能量不可分割,所以开口系统不可能就是绝热系。
对不对,为什么?不对,绝热系的绝热就是指热能单独通过系统边界进行传递(传热量),随物质进出的热能(准确地说就是热力学能)不在其中。
3.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与联系?平衡状态一定就是稳定状态,稳定状态则不一定就是平衡状态。
4.倘使容器中气体的压力没有改变,试问安装在该容器上的压力表的读数会改变不?绝对压力计算公式p =p b +p g (p > p b ), p = p b -p v (p < p b )中,当地大气压就是否必定就是环境大气压?当地大气压p b 改变,压力表读数就会改变。
当地大气压p b不一定就是环境大气压。
5.温度计测温的基本原理就是什么?6.经验温标的缺点就是什么?为什么?不同测温物质的测温结果有较大的误差,因为测温结果依赖于测温物质的性质。
7.促使系统状态变化的原因就是什么?举例说明。
有势差(温度差、压力差、浓度差、电位差等等)存在。
8.分别以图1-20所示的参加公路自行车赛的运动员、运动手枪中的压缩空气、杯子里的热水与正在运行的电视机为研究对象,说明这些就是什么系统。
参加公路自行车赛的运动员就是开口系统、运动手枪中的压缩空气就是闭口绝热系统、杯子里的热水就是开口系统(闭口系统——忽略蒸发时)、正在运行的电视机就是闭口系统。
9.家用电热水器就是利用电加热水的家用设备,通常其表面散热可忽略。
取正在使用的家用电热水器为控制体(但不包括电加热器),这就是什么系统?把电加热器包括在研究对象内,这就是什么系统?什么情况下能构成孤立系统?不包括电加热器为开口(不绝热)系统(a 图)。
包括电加热器则为开口绝热系统(b 图)。
将能量传递与质量传递(冷水源、热水汇、热源、电源等)全部包括在内,构成孤立系统。
(完整版)工程热力学答案(高教第四版严家騄著)

工程热力学基本概念思 考 题1、如果容器中气体压力保持不变,那么压力表的读数一定也保持不变,对吗?答:不对。
因为压力表的读书取决于容器中气体的压力和压力表所处环境的大气压力两个因素。
因此即使容器中的气体压力保持不变,当大气压力变化时,压力表的读数也会随之变化,而不能保持不变。
2、“平衡”和“均匀”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答:平衡(状态)值的是热力系在没有外界作用(意即热力、系与外界没有能、质交换,但不排除有恒定的外场如重力场作用)的情况下,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即热力系在没有外界作用时的时间特征-与时间无关。
所以两者是不同的。
如对气-液两相平衡的状态,尽管气-液两相的温度,压力都相同,但两者的密度差别很大,是非均匀系。
反之,均匀系也不一定处于平衡态。
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平衡”与“均匀”又可能是统一的。
如对于处于平衡状态下的单相流体(气体或者液体)如果忽略重力的影响,又没有其他外场(电、磁场等)作用,那么内部各处的各种性质都是均匀一致的。
3、“平衡”和“过程”是矛盾的还是统一的?答:“平衡”意味着宏观静止,无变化,而“过程”意味着变化运动,意味着平衡被破坏,所以二者是有矛盾的。
对一个热力系来说,或是平衡,静止不动,或是运动,变化,二者必居其一。
但是二者也有结合点,内部平衡过程恰恰将这两个矛盾的东西有条件地统一在一起了。
这个条件就是:在内部平衡过程中,当外界对热力系的作用缓慢得足以使热力系内部能量及时恢复不断被破坏的平衡。
4、“过程量”和“状态量”有什么不同?答:状态量是热力状态的单值函数,其数学特性是点函数,状态量的微分可以改成全微分,这个全微分的循环积分恒为零;而过程量不是热力状态的单值函数,即使在初、终态完全相同的情况下,过程量的大小与其中间经历的具体路径有关,过程量的微分不能写成全微分。
因此它的循环积分不是零而是一个确定的数值。
习 题1-1 一立方形刚性容器,每边长 1 m ,将其中气体的压力抽至 1000 Pa ,问其真空度为多少毫米汞柱?容器每面受力多少牛顿?已知大气压力为 0.1MPa 。
工程热力学基础课后答案

第一章1.闭口系统与外界没有质量交换, 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的热力系统一定是闭口系统,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答: 不一定是闭口系统, 也可能是不稳定流动敞开系统。
2.开系与闭系是可以相互转变, 系统的选择对问题的分析有无影响?答: 随着研究者所关心的问题不同, 系统的选取可不同, 系统所包含的内容也可不同, 以方便解决问题为原则。
系统选取的方法对研究问题的结果并无影响, 只是解决问题时的繁杂程度不同3.系统处于热力学平衡, 是否温度和压力必须处处相等?答:平衡状态是指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条件下, 系统的宏观状态不随时间而改变。
在平衡状态, 系统中没有不平衡的势(或驱动力)存在。
温差的存在, 系统就有热量的传递, 力差的存在, 系统就有力的传递, 有位移的存在, 所以要系统处于热力学平衡, 就必须使温度和压力处处相等。
4.状态参数有什么特点?答:状态参数是整个系统的特征量, 它不取决于系统状态如何变化, 只取决于最终的系统状态。
因此, 状态参数是状态的的单值函数, 状态一定, 状态参数也随之确定;若状态发生变化, 则至少有一种状态参数发生变化。
换句话说, 状态参数的变化只取决于给定的初始状态和终了状态, 而与变化过程中所经历的一切中间状态或途径无关。
因此, 确定状态参数的函数为点函数, 则具有积分特性和微分特性5.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与联系?平衡状态与均匀状态有何区别与联系?答: 稳定状态是指状态参数不随时间改变, 但这种不变可能是靠外界影响来维持的。
平衡状态是指不受外界影响时状态参数不随时间变化。
两者既有区别, 又有联系, 平衡必稳定, 稳定未必平衡。
均匀状态是指不受外界影响时不但状态参数不随时间变化, 而且状态参数不随空间变化。
均匀必平衡, 平衡未必均匀。
当然对于由单相物质组成的系统, 均匀必平衡, 平衡也必均匀6.什么是准平衡过程?引入这一概念在工程上有什么好处?答:在过程进行中系统随时保持无限接近平衡状态, 就称为准静态过程或准平衡过程。
工程热力学第四版完整课后答案(华自强张忠进)

工程热力学第四版(华自强/张忠进)习题提示与答案1-1 试确定表压力为0.1 kPa 时U 形管压力计中的液柱高度差。
(1)液体为水,其密度为1 000 kg/m 3;(2)液体为酒精,其密度为789 kg/m 3。
提示:表压力数值等于U 形管压力计显示的液柱高度的底截面处液体单位面积上的力,g h p ρ∆=e 。
答案:(1) mm 10.19=∆水h (2) mm 12.92=∆酒精h 。
1-2 测量锅炉烟道中真空度时常用斜管压力计。
如图1-17所示,若α=30°,液柱长度l =200 mm ,且压力计中所用液体为煤油,其密度为800 kg/m 3 ,试求烟道中烟气的真空度为多少mmH 2O(4 ℃)。
提示:参照习题1-1的提示。
真空度正比于液柱的“高度”。
答案:()C 4O mmH 802v ο=p 。
1-3 在某高山实验室中,温度为20 ℃,重力加速度为976 cm/s 2,设某U 形管压力计中汞柱高度差为30 cm ,试求实际压差为多少mmHg(0 ℃)。
提示:描述压差的“汞柱高度”是规定状态温度t =0℃及重力加速度g =980.665cm/s 2下的汞柱高度。
答案:Δp =297.5 mmHg(0℃)。
1-4 某水塔高30 m ,该高度处大气压力为0.098 6 MPa ,若水的密度为1 000 kg/m 3 ,求地面上水管中水的压力为多少MPa 。
提示:地面处水管中水的压力为水塔上部大气压力和水塔中水的压力之和。
答案:Mpa 8 0.392=p 。
1-5 设地面附近空气的温度均相同,且空气为理想气体,试求空气压力随离地高度变化的关系。
又若地面大气压力为0.1 MPa ,温度为20 ℃,求30 m 高处大气压力为多少MPa 。
提示: h g p p ρ-=0 →TR hg p p g d d -=,0p 为地面压力。
答案:MPa 65099.0=p 。
1-6 某烟囱高30 m ,其中烟气的平均密度为0.735 kg/m 3。
工程热力学课后作业答案chapter10

10-1蒸汽朗肯循环的初参数为16.5MPa 、550℃,试计算在不同背压p2=4、6、8、10及12kPa 时的热效率。
解:朗肯循环的热效率3121h h h h t --=η h1为主蒸汽参数由初参数16.5MPa 、550℃定 查表得:h1=3433kJ/kg s1=6.461kJ/(kg.K) h2由背压和s1定 查h-s 图得:p2=4、6、8、10、12kPa 时分别为 h2=1946、1989、2020、2045、2066 kJ/kg h3是背压对应的饱和水的焓 查表得。
p2=4、6、8、10、12kPa 时饱和水分别为h3=121.41、151.5、173.87、191.84、205.29 kJ/kg 故热效率分别为:44.9%、44%、43.35%、42.8%、42.35%10-2某朗肯循环的蒸汽参数为:t1=500℃、p2=1kPa ,试计算当p1分别为4、9、14MPa 时;(1)初态焓值及循环加热量;(2)凝结水泵消耗功量及进出口水的温差;(3)汽轮机作功量及循环净功;(4)汽轮机的排汽干度;(5)循环热效率。
解:(1)当t1=500℃,p1分别为4、9、14MPa 时初焓值分别为:h1=3445、3386、3323 kJ/kg熵为s1=7.09、6.658、6.39 kJ/(kg.K)p2=1kPa(s2=s1)对应的排汽焓h2:1986、1865、1790 kJ/kg 3点的温度对应于2点的饱和温度t3=6.98℃、焓为29.33 kJ/kg s3=0.106 kJ/(kg.K) 3`点压力等于p1,s3`=s3, t3`=6.9986、7.047、7.072℃则焓h3`分别为:33.33、38.4、43.2 kJ/kg循环加热量分别为:q1=h1-h3`=3411、3347、3279.8 kJ/kg (2)凝结水泵消耗功量: h3`-h3 进出口水的温差t3`-t3 (3)汽轮机作功量h1-h2 循环净功=0w h1-h2-( h3`-h3) (4)汽轮机的排汽干度s2=s1=7.09、6.658、6.39 kJ/(kg.K) p2=1kPa 对应的排汽干度0.79、0.74、0.71 (5)循环热效率10q w =η=10-3一理想朗肯循环,以水作为工质,在循环最高压力为14MPa 、循环最高温度540℃和循环最低压力7 kPa 下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见,温度不变时,气体的热力学能随容积而变,这说明范 德瓦尔方程式是正确的。 10-7 设某气体遵守范德瓦尔方程式, 试证明在绝热过程中气 体所作的膨胀功为
w1-2=- ∫ 2 cV dT+a(
1
1 1 - ) 。 v2 v1
证明
q12 = ∫1Hale Waihona Puke du + w12 = 0
∂P ⎫ ⎧ w12 = − ∫12 du − ∫12 ⎨c v dT + [T ( )V − p]dv ⎬ ∂T ⎭ ⎩ = − ∫12 cV dT − ∫12 [T (
v′ − v 0.0483 − 0.0476 = 0.0145 = 1.45% = 0.0483 v′
10-2 已知乙烯C2H4的临界点参数为pc=5.12 MPa、Tc=283
K,试利用通用压缩因子图,确定温度为50 ℃、压力为5 MPa时 乙烯的比体积并计算按理想气体处理所引起的误差。 解 乙烯(C2H4)在指定状态时的对比态参数:
10-8
RT a − 2有 v−b v
(
∂p R )V = ∂T v−b
当气体绝热自由膨胀时: δq = du + δw = 0 ; δw = 0 因此有:
du=0
du = cv dT + [T ( cv dT + [T cv dT + dT = − Rg v−b a v2 −
∂p ) v − p]dv = 0 ∂T Rg T v−b + a v2 ]dv = 0
已知:
∂P )V − p]dv ∂T − a v2
(
Rg ∂p )V = ; (v − b ) ∂T
p=
Rg T (v − b )
w12 = − ∫12 cV du − ∫12
a v
2
dv = − ∫12 c v dT + a (
1 1 − ) v 2 v1
证毕。
设某气体遵守范德瓦尔方程式, 试证明, 当气体作绝热 a dv 自由膨胀时,气体温度的变化为 dT=- 。 cV v 2 证明 由范德瓦尔方程式 p =
Tr =
T 37.3 = = 1.96 Tc 190.7
由通用压缩因子图查得 Z=0.985 再查得CH4的气体常数 Rg=0.518 3 kJ/(kg K), zRgT 0.985 × 0.5183 × 373 3 v= = = 0.0476 m /kg p 4000 若按理想气体处理,则有: RgT 0.5183 × 373 3 = = 0.0483 m /kg v′ = 4000 p
=
证毕。
10- 6 实际气体的热力学能应为温度及比体积压力)的函数。 如果由某种实际气体的状态方程式可导出 (∂u ∂v)T =0的结论,即 热力学能仅为温度函数,则说明该方程式的内在关系不正确。试
据此关系验证范德瓦尔方程式的准确性。 证明 可写为: 范德瓦尔方程式
(p + a , v2
a )(v − b) = RT v2
按定义有:
1 ∂v ( )T ,定熵压缩 v ∂p
∂v 1 ∂v ∂v ∂T − ( )T ( )T − ( ) p ( )v k ∂p v ∂p ∂P = ( ∂S ) ( ∂T ) = = ∂T = P v v s ∂ ∂ 1 ∂ ∂ v v ∂T ∂s α − ( ) ( ) ( ) − ( ) p v s S ∂s ∂P v ∂p ∂p
v′ − v 0.0192 − 0.0146 = 0.24 = 24% = 0.0196 v′
10-3 设某气体遵守状态方程式p(v-b)=RgT, 试证明:cp-cV=Rg 证明 比热差的一般表达式为: c p − cv = T (
对于状态方程为p(v-b)=RgT的气体,有: 则有:
( Rg ∂p p )v = = ∂T v−b T
pr = Tr =
p 5 = = 0.977 pc 5.12 T 323.2 = = 1.142 Tc 283
由通用压缩因子图查得:z=0.76;乙烯(C2H4)的气体常数 为:Rg =0.296 4 kJ/kg k,因此有: zRgT 0.76 × 0.2964 × 323.2 =0.014 6 m3/kg v= = p 6000 若按理想气体处理,则有: RgT 0.2964 × 323.2 3 = = 0.0192 m /kg v′ = p 5000
∂v ∂p ) p ( )v ∂T ∂T RgT p= v−b
v=b+
Rg T p
, (
Rg ∂v )p = p ∂T
把上述结果代入一般表达式,则有: 错误!未定义书签。 = T
Rg p ⋅ = Rg p T
证毕。
10-4 实际气体的定温压缩系数为k=- 系数a=- 证明
cp κ 1 ∂v = 。 ( ) s ,试证明: cV v ∂p a
第十章
实际气体
Tc=190.7 10- 1 已知甲烷CH4的临界点参数为pc=4.64 MPa、 K,试利用通用压缩因子图,确定温度为100 ℃、压力为4 MPa时 甲烷的比体积,并与按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计算得到的数值进行 比较,计算后者的误差为多少? 解 甲烷(CH4)在指定状态下的对比态参数为: p 4 pr = = = 0.862 pc 4.64
( Rg ∂p )v = ∂T v−b
p=
RgT (v − b )
−
热力学能变化的普遍关系式为: 因此有:
du = c v dT + [T (
∂p ) − p]dv ∂T
(
∂p ∂u )T = T ( ) v − p ∂T ∂v 证毕。
把范德瓦尔方程式的结论代入上式,有: ∂u R RT a a − 2] = 2 ≠0 ( )T = T ( ) −[ v ∂v (v − b ) v v−b
∂s ∂h 1 ∂h ( )P ( ) p )p c = ∂T = T ∂T = ∂T = P ∂s 1 ∂u ∂u ( )v ( )v ( )v cV ∂T ∂T T ∂T (
证毕。
10-5
实际气体的定压膨胀系数为β= 1 ( ∂v ) p ,试证明:错
v ∂T
误!未定义书签。= Tvβ
cp
证明
∂s ( )T ∂T ∂T ∂s ( ) s = −( ) p ( )T = − ∂s ∂s ∂s ∂s ∂p ( )p ∂T ∂v ∂v )s ( )p = ∂T = ∂T ∂S 1 ∂h ( )p ( )p ∂T T ∂T ( Tvβ 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