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的发展历程与组织架构

合集下载

安踏的发展历程与组织架构

安踏的发展历程与组织架构

品器 牌材 管管 理理 中中 心心
海 外 事 业 部
销 售 管 理 中 心
儿 童 事 业 部
北 京 分 公 司



工法

程务

部部

安踏职业发展方向 营运战略规划层
• 技术线方向 • 管理线方向
专业战略规划层
中层经营管理层 资深专业人员
总裁/副总裁/总裁助理
总监/副总监/总监助理 资深设计师
经理/厂长 高级客户经理、主设计师、高级工程师
10.0百万元予晋江市慈善总会,人民币2.0百万元予共青团中央 二零零八年第六届全国农民运动会
绿色中国 - 拯救中国最美的湿地草原若尔盖 举行的“CBA希望行”活动创建"CBA希望小学"
成立泉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与福建省希望工程共设"安踏爱心接力助学基金"
"2004-2005年CBA最具爱心企业"
2011年愿景
• 2003年7月,安踏签署连续三年(2004年 ——2006年)独家赞助全国男/女子排球联 赛的比赛运动装备和指定排球,为推动中 国排球的职业化进程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
安踏与体育事业
• 2004年11月,安踏全面赞助CBA联 赛,从2004~2007年连续三年独家 赞助14支球队的运动装备,使之成 为CBA联赛运动装备唯一指定合作 伙伴。
市场行销标志人物” • 2007年,获中国经营报社选为“中国新经济商业领
袖” • 2007年,获委任为“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
表”
目录
1. 安踏“出生”的背景 2. 安踏的发展历程 3. 安踏辉煌的2007年 4. 安踏主要奖项及殊荣 5. 安踏的组织架构 6. 安踏的企业文化 7. 合格安踏人

李宁和安踏发展历程

李宁和安踏发展历程

李宁和安踏发展历程
李宁和安踏是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两大龙头企业,它们都有着较长的发展历程。

李宁成立于1990年,由著名奥运冠军李宁本人创办。

起初,李宁公司主要生产和销售运动鞋和运动服装。

在品牌初期,李宁主打高性价比产品,凭借着稳定的质量和合理的价格迅速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

而李宁本人的体育偶像地位也为品牌的推广打下了良好基础。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李宁在国内外体育用品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与一些世界知名品牌展开了竞争,成为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领导者之一。

与此同时,安踏也是中国体育用品行业中的重要参与者。

成立于1994年,安踏公司最初专注于生产和销售运动鞋。

在品牌初期,安踏主要通过赞助体育赛事和签约运动员等方式提升品牌影响力。

特别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安踏成功签约刘翔,使得品牌知名度迅速提升。

随着品牌的不断发展,安踏逐渐拓展了产品线,丰富了产品种类,包括运动服装、户外装备等,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李宁和安踏都积极推行品牌国际化战略。

李宁在2009年成功在香港交易所上市,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安踏也在2012年成为国际奥委会官方合作伙伴,走出国门,将品牌推向全球市场。

此外,双方都积极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借助电商平台提升销售额。

总体而言,李宁和安踏都是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佼佼者,它们
通过持续创新,开拓市场,成功占据了国内外市场份额,成为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两大领导者。

安踏组织架构分析

安踏组织架构分析

• 【二三线市场将是重要阵地】
• 产品的定价一定程度决定了品牌的主要市场。二三线市 场人口基数大,潜力大,是目前国内体育品牌竞争最激烈 的市场,很多国内品牌在二三线城市竞相开店相互扼制, 开出相当部分的不赢利的竞争店。部分国内体育品牌甚至 向四线五线市场下移,以图在竞争中取得先机。国际品牌 也在不少二三线城市开设了一些加盟店,但限于产品定价 等因素,销售并不见好,投资回收的周期过长。应该说国 际品牌大规模进入二三线城市还是有很大的经营风险存在 ,大规模进入二三线城市尚需时日。
• 生产体系:产品的生产与制造 • 职能体系:主要负责公司的行政事务 • 商品品牌体系:产品的研发和品牌维护 • 销售体系:致力于产品的销售与推广 • 分公司(VP)
• 企业的核心业务是指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贯穿于企业所 有业务活动过程的业务流程。按照朴素的认识,就是能够 为企业带来明显效益的活动。
适应性组织分类:
• (1)简单结构:指它是低复杂性、低正规化和职权集中 在一个人手中的“扁平”组织,通常只有两三个纵向层次 ,有一个松散的员工队伍
• (2)矩阵结构:侧重强调对产品部门化结果的责任感与 职能专业化的优势结合起来的组织结构。
• (3)网络结构:一种只有很小的中心组织,依靠其他组 织以合同为基础进行制造、分销、营销或其他关键业务的 经营活动的结构
• 2009年及接下来的年景,对于三线运动品牌而言,只 会越来越坏。事实上,源于美国的全球性经济衰退对于中 国经济及晋江运动产业影响有限。它们真正的压力来自于 本土的企业,事实上就在他们身边。虽然市场容量每年都 在增长,但是几家领先的运动鞋企——特步、三六一度、 鸿星尔克、匹克、乔丹,跑得太快了。他们的快速增长, 严重挤占有限的市场容量。强者愈强、弱者愈弱,“马太 效应”在给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推波助澜。

安踏

安踏

公司档案民族的品牌百年的安踏安踏集团是一家中外合资的综合体育用品集团有限公司,由安踏(福建)鞋业有限公司、北京安踏东方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安踏(香港)国际投资公司和安踏鞋业总厂等组成。

集团公司的前身安踏(福建)鞋业有限公司创建于1991年,地处中国三大鞋都之首——福建晋江市陈埭镇。

十多年来,秉成“安心创业、脚踏实地”的经营理念,源于争创中华民族产业品牌的激情,经过全体安踏人的不懈努力,安踏集团已从一个地区性的运动鞋生产型企业,发展成为全国性的营销导向型的综合体育用品企业集团。

目前安踏集团拥有员工5000多人,厂房建筑面积达12多万平方米,全部实行电脑化管理的六条现代化流水线,年生产各类休闲运动鞋达500多万双(套)。

同时,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表明:安踏运动鞋1999年至2001年连续三年市场综合占有率位居全国同类产品第一位,已成为众多消费者,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喜爱和追逐的时尚运动品牌。

2002年荣获中国体育用品界运动鞋类民营企业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

一个占地面积达100余亩、具备10条现代化生产线的花园式工业园坐落在美丽的侨乡晋江市。

这10条全部实行电脑化管理的生产线,从2004年1月开始全面投入使用以来,使安踏高端产品的研发、生产、配送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高。

从2001年开始,安踏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即产品的多元化和品牌的国际化。

开始跨向运动服、配件等服饰系列产品领域,这意味着安踏已经从单一的运动鞋向综合体育用品品牌过渡。

2004年,安踏公司全面实施海外推广战略,相继在新加坡、希腊等国家和地区开办了安踏专卖店,销售成绩相当喜人,同时又在匈牙利展开安踏业务;在捷克、乌克兰建立了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并以此为窗口,全面拓展欧洲市场。

到目前为止,安踏公司在国内外已拥有近5000家安踏体育用品专卖店。

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表明:安踏运动鞋2001年——2004年连续四年运动鞋市场综合占有率在全国同类产品中荣列第一。

安踏简介

安踏简介

安踏简介安踏(中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1年,旗下有香港安大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安踏(福建)鞋业有限公司、北京安踏东方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等。

十多年来,安踏公司秉承“安心创业,踏实做人,创百年品牌”的经营理念,经过不懈努力,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集生产制造与营销导向于一体的综合性体育用品企业。

一个占地面积达100余亩、具备10条现代化生产线的花园式工业园座落在美丽的侨乡晋江市。

这10条全部衽电脑化管理的生产线,从2004年1月开始全面投入使用以来,使安踏高端产品的研发、生产、配送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高。

从2001年开始,安踏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即产品的多元化和品牌的国际化。

开始跨向运动服、配件等服饰系列产品领域,这意味着安踏已经从单一的运动鞋向综合体育用品品牌过渡。

2004年,安踏公司全面实施海外推广战略,相继在新加坡、希腊等国家和地区开办了安踏专卖店,销售成绩相当喜人,同时又在匈牙利展开安踏业务;在捷克、乌克兰建立了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并以此为窗口,全面拓展欧洲市场。

到目前为止,安踏公司在国内外已拥有5000家安踏体育用品专卖店。

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表明:安踏运动鞋2001-2004年连续四年运动鞋市场综合占有率在全国同类产品中荣列第一。

现在的安踏是一个集“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免检产品”等荣誉于一身的国内著名品牌。

一个立足于国内、放眼于国际战略发展的拓展者。

安踏形象代言人从1999年的奥运冠军孔令辉,到NBA著名球星巴特尔、世界女排冠军的中国队队长冯坤,世界乒乓球冠军王皓,CBA的潜力球员王博,强大的体育明星阵容塑造并提升了安踏的专业品牌形象。

1998年安踏首创了安踏极限运动精英赛,至今,该赛事已发展为全国规模最大、关注率最高、影响最广的极限运动赛事;此外,安踏公司还先后赞助了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中国男、女排球联赛等赛事,赞助总金额达逾亿元,博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赏和认同。

安踏ppt

安踏ppt

3.机会 (1)市场增长机会 安踏斥巨资连续三年赞助中国篮球职业联赛,成为 CBA职业联赛运动装备唯一指定合作伙伴。据介绍, 包括投入在产品研发、市场推广等项目的费用,安踏 赞助 CBA 的费用投入预计将超过1.2亿元。这让中国体 育行业震惊:民族品牌打破国际品牌垄断国内顶级赛 事的格局,安踏打响了体育品牌争夺国内市场的号角。 为“安踏”扩大销售市场增加机会。
3.设计创新 安踏的设计创新,从创意设计结构开始进行规划, 是整个设计链条的创新。公司虽然是以中国市场为主, 但在设计团队方面俨然是个“联合国”,创意总监和 设计师队伍里有来自韩国、日本、法国、美国、英国 等国家的人才,设计人员已经超过100人。
4.管理创新和人力资源创新 除产品创新外,安踏的管理创新和人力资源创新也有可圈可 点之处。 在管理创新方面,公司专门请麦肯锡、科尔尼等咨询公司做 战略规划、管理模式设计等工作,同时鼓励员工们不断挑战现有 制度,不断变革。 在管理文化创新方面,由于安踏是从制造业向品牌管理公司 转型,而两者在管理理念和文化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因此遇到了 很大的挑战。工厂管理文化和品牌管理文化要做到相融,就必须 不断创新。 安踏一方面通过与咨询公司合作制定各种管理流程,规范管 理细节,另一方面多方招揽人才,打造多元化的品牌管理团队。
2.技术创新 2005年,安踏投资3,000多万元成立了中国国内运动品牌第一 家运动科学实验室,依据运动员的身体数据进行运动科技和功能 设计的开发,致力于运动鞋的安全性、舒适性的研究和技术创新。 到目前为止,中国有关运动科学(比如运动服装、运动鞋、 运动用品配件)的标准,有三分之一是出自安踏的运动科学实验 室,它已经为安踏贡献了超过40项国家级专利。 从2005年开始,安踏在运动鞋技术创新上有了新的突破。其 中包括安踏独有的“芯技术”。这项技术提供了较强的稳定和缓 震功能,帮助提高运动表现,可以在运动中体验稳定、平衡和自 然的着地感觉。

安踏的成长历程

安踏的成长历程

• 安踏的企业文化是社 会公益事业的积极倡 导者。 安踏在提升自 身 实力与品牌价值的 同时,勇于承担社会 责任。善尽企业公民 的义务, 以诚信感恩 之心回报社会。
• 将“超越自我的体育精神 融入每个人的生活”作为安 踏的企业 使命,安踏人致 力于把运动的理念、运动 的精神传递给每个消费者 。 “到 2011 年将成为中国 市场品牌美誉度和市场份 额双第一的体育品 牌,并 成为全球销售额排名前十 的体育用品公司”是安踏企 业的愿 景 “KeepMoving…… 永不止 步”是安踏对于未来、对于 中国体育 的庄重承诺。
• 从创立品牌开始,安踏就把品 牌定位为专业体育品牌。在安 踏领导者心目中,专业品 牌需 要专业赛事在塑造, 专业赛事 需要专业产品做支撑, 专业产 品需要借助专业媒体做推广。 正是意识到这个原则,在推行 体育营销的广告策略上,安踏 尤其看重 CCTV-5 这个平台。 安踏的第一个成名利器—— “CCTV5+孔令辉代言”常常被 人提及,并带动了一大批后 起 效仿者,CCTV5 也因此被人戏 称为“晋江鞋频道”。
2002年,安踏开始服装销售
2005年,安踏成 立国家首家运动 科学实验室,目 前已累积关键专 利41项
2003年,安踏开始运动配件的销售
3
安踏的转型
安踏开始向品牌经营,并与CBA、NBA等等合作
2005年底,安踏与智威汤逊 合作,进行品牌梳理,推出 “Keep Moving…”的品牌理 念。
2006年底,安踏与企业战略 顾问公司科尔尼合作,确定 了公司市场定位、核心价值、 发展目标。
恩之心,善尽社会责任,
• 08年年汶川大地 震,安踏即时 就制作推出了一则鼓舞四川同 胞,勉励全国同胞的励志 广告 ,国人也深受感动,这就是安 踏的责任,这就是安踏的理念 ,永 远秉承一颗感恩诚信的心 ,不管是工作上,还是社会生 活上,都善尽 责任。 安踏要做的是一个百年的品牌 , 是要以文化成就一个世界级 的公 司,而我要做的,就是在 这样一种文化当中扎根,Keep Moving!

安踏集团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安踏集团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安踏集团的数字化转型之路3月21日,安踏集团发布2022年全年业绩公告:集团全年营收53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8%,收入位居中国市场行业首位,连续11年位列中国体育用品企业首位。

面对2022年疫情及消费市场的巨大挑战,安踏集团动态管理举措有力,“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的发展战略成果突显,坚持科学管控,推动全集团业务高质量增长、健康运营,多品牌抓住行业新场景、新赛道的机遇,以科技创新驱动增长。

01 生产物流端数字化:实现全智能一体化运作2019年,安踏集团开始向“智造”求解,追求创造极致品质价值,协同供应链前后端。

1、行业内无从借鉴,便将生产环节逐一拆分,跨行业探寻类似环节的自动化改造,以满足鞋生产的实际工况;2、打破设备“自动化孤岛”“信息孤岛”困局,实现数据互通,推动“自动化”迈向“智能化”,变单点改造为全面布局;3、产线前后端口预留,为今后推进全流程一体化智造升级提供可能。

2021年3月,智能化、数据化、标准化的一体化工厂正式投入运营,率先在业内实现从裁剪、配料、车缝、整烫、包装、装箱的全品类、全流程贯通式生产,一条生产线可同时制作超50种品类。

智能工厂的流程优化达到30%以上,相同产品人均效率提升18%-35%。

产能效率提升21%-28%。

管理结构精简15%,成本同比降低11%。

2022年,安踏率先在行业实现造粒数字化自动生产,基本实现从排单到码垛、转运的全智能一体化运作。

造粒数字化自动产线上,电脑排产派工后,产线根据订单数据自动匹配配方,按配方比例对材料称量、转运、核查重量后,投入密炼机。

随后,系统严格遵照重量、时间、温度的要求,对设备精准控制,最终实现不同配方造粒的自动化生产。

造粒数字化自动产线搭配全自动传输系统投用后,不仅减少大量搬运工作,也避免了扬尘、损耗;自动化、精准控制还降低了原本依靠人工操作而带来的品质不稳定;引入环保设备后,产能提升、人工成本降低,每年节约能耗超过百万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大“中国鞋都”之一
晋江产旅游运动鞋的全国市场占有率约为60%
晋江有5个品牌(安踏、匹克、特步、361度、鸿星尔克)的市场 综合占有率进入前十名,其中安踏自2001年以来连续7年 居全国第1名、年平均占有率超14%,07年达18%。
安踏(中国)有限公司:晋江市池店镇东山工业区
ANTA
问3:地处闽南一隅的晋江为何让运动鞋制造业 如此发达?晋江如何成为“中国鞋都”之一的?
安踏发展历程
1994年,安踏(福建)鞋业有限公司成立,开 始漫漫创业之路,百年安踏由此拉开。
1998年,1万双(价值100万)鞋因 鞋底质量问题被召回绞碎
安踏第一次转型
转型背景:市场发展的要求(营销模式的转变 )
1999年聘请乒乓球世界冠军孔令辉担任安踏品牌形象 代言人。
安踏发展历程
• 2001年,“北京安踏东方体育用品公司”的成立,标志着安 踏从单一的运动鞋向体育用品综合品牌过渡。同年,第一 家安踏体育用品专卖店在北京利生体育用品商店开业,这 意味着安踏专卖体系开始全面启动。
答:
闽南人与闽商的特质
•爱拼才会赢 •穷则思变,重农变崇商 •“输人不输阵” •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陈埭成功的原因
改革开放政策 + 巨大的市场 = 千载难逢的商机
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推动市场结构和需求的不 断变化
具有闽商特点的陈埭人,抓住历史机会,让星星之火 迅速燎原,成就了今天的“鞋都晋江”
上市
• 2007年7月10日,安踏在香 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开始企 业快速发展新的征程。
国际化
•2007年10月18日,弗朗西斯出任安踏公司代言人,标志着安 踏公司与火箭队的合作全面展开。
•2007年11月9日,继弗朗西斯之后,火箭队又一名球员,阿 根廷男篮国家队内线主力、奥运冠军斯科拉成为安踏旗下又 一重量级代言人。
• 2003年7月,安踏签署连续三年(2004年 ——2006年)独家赞助全国男/女子排球联 赛的比赛运动装备和指定排球,为推动中 国排球的职业化进程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
安踏与体育事业
• 2004年11月,安踏全面赞助CBA联 赛,从2004~2007年连续三年独家 赞助14支球队的运动装备,使之成 为CBA联赛运动装备唯一指定合作 伙伴。
答:在中国大陆体育用品市场:
Nike
国际品牌 引领国际潮流 高端市场 贵族企业
Anta
民族品牌 引领民族企业发展 中端市场 草根企业
问2:作为“草根”企业的安踏,谁知道她的出生地在哪里吗? 答:
八闽大地 闽南泉州
福建 泉州
八闽大地 闽南泉州 中国鞋都(晋江 陈埭)
晋江——中国鞋都,中国百强 县之一,体育品牌基地
安踏的发展历程与组织 架构
2020年4月23日星期四
目录
1. 安踏“出生”的背景 2. 安踏的发展历程 3. 安踏辉煌的2007年 4. 安踏主要奖项及殊荣 5. 安踏的组织架构 6. 安踏的企业文化 7. 合格安踏人
目录
1. 安踏“出生”的背景 2. 安踏的发展历程 3. 安踏辉煌的2007年 4. 安踏主要奖项及殊荣 5. 安踏的组织架构 6. 安踏的企业文化 7. 合格安踏人
问1:在中国大陆,很多同行的优秀企业,他们 之间有很多不同点,如Ford与吉利,沃尔玛与新 华都,北电与华为……那么,请问Nike与Anta有 哪些主要不同吗?
答:
问1:在中国大陆,很多同行的优秀企业,他们之间有
很多不同点,如Ford与吉利,沃尔玛与新华都,北电与华 为……那么,请问Nike与Anta有哪些主要不同吗?
安踏第二次转型
安踏二次转型原因:公司管理、运营的水平提升要求
2005年底,安踏与智威汤逊合作 ,进行品牌梳理,推出“Keep Moving……”的品牌理念
2006年底,安踏与企业战略顾问 公司科尔尼合作,确定了公司市 场定位、核心价值、发展目标。
目录
1. 安踏“出生”的背景 2. 安踏的发展历程 3. 安踏辉煌的2007年 4. 安踏主要奖项及殊荣 5. 安踏的组织架构 6. 安踏的企业文化 7. 合格安踏人
• 安踏自有服装工厂投产。
• 2005年2月,安踏与中国乒乓球协会 正式签约,独家赞助中国乒乓球俱乐 部超级联赛2005-2008年连续四个赛 季的唯一指定运动装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安踏与体育事业
• 2006年7月,举行CBA2006安踏KO 街头篮球赛,展开草根文化的品牌传 播活动
• 2006年11月16日安踏公司与北京中 视体育公司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 宣布安踏成为“CCTV体坛风云人物 评选”2006-2008年三年合作伙伴, 全程冠名评选活动。
• 2002年,安踏开始服装销售
• 2003年,安踏开始运动配件的销售
• 2004年,安踏销售网点遍布全国各省市 。
• 2005年安踏成立国内首家 运动科学实验室,目前已 累积获得国家专利41项
安踏与体育事业
• 2002年4月安踏与中国国家男子篮球队主 力球员、NBA球星巴特尔签约,聘请巴特 尔担任安踏产品形象代言人,使安踏成为 第一个在NBA赛场穿着的中国运动品牌。 2003年6月,安踏篮球鞋和巴特尔一起分 享了历史上第一个获得NBA总冠军亚洲球 员的荣耀。
晋江人抓住了什么机遇?
陈埭制鞋业的由来
☺“偷师学艺”留火种 ☺海外关系引订单
目录
1. 安踏“出生”的背景 2. 安踏的发展历程 3. 安踏辉煌的2007年 4. 安踏主要奖项及殊荣 5. 安踏的组织架构 6. 安踏的企业文化 7. 合格安踏人
安踏发展的三阶段、两转型
• 第一阶段 1994年–1999年,以生产为主 • 第二阶段(第一次转型) 2000年–2006年,以市场营销为主 • 第三阶段(第二次转型) 2007年–至今,以品牌、商品为主
•2007年11月9日,安踏公司与NBA火箭队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
•2007年12月15日,安踏与火箭队的邦奇-维尔斯签约。
业务
• 成立锋线体育用品发展有限公司,开始国际品 牌体育用品零售业务。
总部设立在上海 ,目前下属有六个分公司分别设在上 海、江苏、广州、福建、北京、哈尔滨。主营KAPPA、 adidas、reebok等国际品牌的服装、鞋和运动器材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