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客车发动机及其附件系统的布置

合集下载

发动机的安装和布置

发动机的安装和布置
表2-1 道依茨非增压和增压风冷柴油机进、排气管许用阻力数值表
机 型非增压
组合油浸或油浴式空滤器的压降
排气背压
空滤器
管道
总和
消音器
管道
总和
Mbar
mmH2O
Mbar
mmH2O
Mbar
mmH2O
Mbar
mmH2O
Mbar
mmH2O
Mbar
mmH2O
1缸 2缸 3缸 4缸及4缸以上
12.5 22.5 30 35
26.5 48.5 50 50
256 485 500 500
26.5 48.5 63.5 75
265 485 635 750
3、进气管道和空气滤清器 (1)概述:已发现,在所有发动机早期磨损的情况中,有四分之三是灰尘引起 的,为防止此类情况发生,在安装发动机进气管道和空气滤清器时,要遵循以下规定: 只有取自尽可能无尘处的新鲜空气,才适于用作燃烧空气。 进气管道对气流的阻力应尽量小,且在发动机附近不应有任何弯曲。 空滤器与发动机之间的进气系统——通称清洁空气侧——在长时间运转后,仍需保持有效的气体密封。 必须按发动机的运转条件(尘土)选择合适的空滤器。无需任何中间管道,而将空滤器直接安装到发动机上的理想的设计并不是经常可行的。相反,经常需要将空滤器与发动机分开安装。例如当温度急剧升高或有振动危险时,特别是为了保养方便,而将空滤器安装在易于接近的地方。
01
不过,此时在导管的过渡处,必须安装弹性密封圈。
02
任何对冷却空气自由进、排风的阻碍,都是一种减少空气通过率的阻力,而且,也增加了风扇的负荷。当导管的截面很小,或长度很长,当气流偏歪或当防护装置或铁网阻碍着进、排风畅通时,这种阻力在实际上是存在的。

简述发动机的布置方案及运用

简述发动机的布置方案及运用

简述发动机的布置方案及运用发动机是现代交通工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提供动力以驱动车辆或飞机等运行。

发动机的布置方案和运用对于交通工具的性能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一、布置方案1. 发动机的布置位置发动机的布置位置有前置、后置和中置等方案。

前置发动机是指将发动机安放在车辆前部,后置发动机则是将发动机安放在车辆后部,中置发动机则是将发动机安放在车辆中间。

不同的布置方案对于车辆的行驶性能和操控性能有着不同的影响。

2. 发动机的布置方式发动机的布置方式有直列式、V型和横置等方案。

直列式发动机是将发动机的气缸排列在一条直线上,V型发动机则是将气缸分为两排,呈V字形排列,横置发动机则是将发动机安装在车辆的横向方向上。

不同的布置方式对于发动机的紧凑性、重心位置和散热效果有着不同的影响。

3. 发动机的布置角度发动机的布置角度指的是气缸之间的夹角。

常见的布置角度有180度、90度和60度等。

不同的布置角度对于发动机的振动平衡性、功率输出和燃油经济性有着不同的影响。

二、运用1. 汽车领域的运用在汽车领域,发动机的布置方案和运用对于汽车的性能和操控性能有重要影响。

前置发动机布置可以使车辆的重心向后移动,提高车辆的操控性能;后置发动机布置则可以使车辆的重心向前移动,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抓地力。

V型发动机布置可以提供更好的功率输出和燃油经济性;横置发动机布置可以使车辆更加紧凑。

此外,不同的布置角度也会对汽车的振动平衡性和燃油经济性产生影响。

2. 飞机领域的运用在飞机领域,发动机的布置方案和运用对于飞机的性能和安全性有重要影响。

前置发动机布置可以提供更好的气动性能和机动性能;后置发动机布置则可以提高飞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直列式发动机布置可以提供较大的推力和燃油经济性;V型发动机布置可以提供更好的功率输出和空气动力学性能。

此外,发动机的布置位置和布置方式也会对飞机的重心位置和飞行姿态产生影响。

3. 其他领域的运用发动机的布置方案和运用不仅适用于汽车和飞机,也适用于其他交通工具和机械设备。

常见的汽车传动系布置形式及简略特点

常见的汽车传动系布置形式及简略特点

常见的汽车传动系布置形式及简略特点
1、前置后驱—FR:即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这是一种传统的布置型式。

国内外的大多数货车、部分轿车和部分客车都采用这种车型式。

2、后置后驱—RR:即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在大型客车上多采用这种布置型式,少量微型、轻型轿车也采用这种型式。

发动机后置,使前轴不易过载,并能更充分地利用车箱面积,还可有效地降低车身地板的高度或充分利用汽车中部地板下的空间安置行李,也有利于减轻发动机的高温和噪声对驾驶员的影响。

3、前置前驱—FF: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这种型式操纵机构简单、发动机散热条件好。

但上坡时汽车质量后移,使前驱动轮的附着质量减小,驱动轮易打滑;下坡制动时则由于汽车质量前移,前轮负荷过重,高速时易发生翻车现象。

如今大多数轿车采取这种布置型式。

4、中置后驱—MR:发动机置于前后轴之间,同时使用后轮驱动。

发动机布局1

发动机布局1

发动机布局1
前置发动机
中置发动机,即发动机位于车辆的前后轴之间,一般驾驶舱位于发动机之前或之后。

可以这么说,中置发动机的汽车肯定是后轮驱动或者四轮驱动。

汽车在转弯时,汽车各个部分因为惯性都会向弯外移动,引擎是质量最大的部分,所以引擎因惯性而对车体的作用力对汽车在弯中的转向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发动机中置的特点就是将车辆中惯性最大的发动机置于车体的中央,这样可以使车身重量分布接近理想平衡状态。

一般来说,只有那些超级跑车或者讲究驾驶乐趣的跑车才采用中置发动机。

一般来说,最纯正的后置发动机就是将发动机布置在后轴之后,最
有代表性的就是大客车,而后置发动机的乘用车屈指可数,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保时捷911,当然smart也是后置发动机。

『菲亚特126P』 『老甲壳虫』。

客车动力转向系统的设计布置及常见问题分析

客车动力转向系统的设计布置及常见问题分析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国内大部分客车都是在货车底盘上加装车身而来。

由于货车底盘的前悬较短并且发动机前置,导致车内空间运用率不高,车内噪声较大。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高速公路也在飞速发展,人们对出行及旅行的舒适性、安全性规定越来越高,交通密度的增长和车速的提高对客车的转向性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规定。

客车转向系统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客车的驾驶稳定性、安全性和操纵灵活性。

下面简要介绍客车动力转向系统的设计布置及常见问题的分析。

1、客车动力转向系统的设计要点1.1 客车动力转向的设计规定(1)转向轮转角和驾驶员转动方向盘的转角应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2)动力转向系统失灵时,仍能用机械系统操纵车轮转向。

(3)减轻驾驶员作用在转向盘上的手力,同时还应有路感,并随转向阻力的增长而增大。

(4)方向盘应能平稳回位,保证汽车的直线行驶能力。

(5)转向系统应能在车辆转弯时灵活平稳地将扭力传到前轮。

(6)不允许路面不平引起的振动导致方向盘回跳或方向失控。

1.2 动力转向器的选择动力转向系统由于具有转向操纵灵活、轻便,能吸取路面对前轮产生的冲击,设计时转向器结构形式的选择也灵活多样等优点,因此,已在各国的汽车制造中普遍采用。

我国大客车一般采用的是整体式-液压动力转向器,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液压式动力转向以液体的压力作动力来完毕转向加力。

其特点是油液工作压力可达6-10MPa,甚至更高,所以结构紧凑,动力缸尺寸小、重量轻;因油液具有不可压缩性,故灵敏度高;油液的阻尼作用可以用来吸取路面冲击;动力装置无需润滑。

其缺陷是结构复杂,对加工精度和密封规定高等。

动力转向器型号的选择须根据前桥负荷、整车的布置等因素来综合考虑。

转向器选择的合适与否对整个转向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3 转向器及中间过渡臂的布置转向器及中间过度臂的合理布置对于整车的行驶稳定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每一种转向器对其安装都有规定,在满足转向器安装规定的情况下,应根据整车的前转向桥和前悬挂的特点,保证转向拉杆和前悬挂的运动干涉在允许的范围内。

浅谈发动机在整车机舱内的布置原则

浅谈发动机在整车机舱内的布置原则

浅谈发动机在整车机舱内的布置原则摘要:在汽车行业蓬勃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科技被运用到汽车中,配置趋向多样化,动力总成的搭载越来越多,各种功能和性能的升级,使得机舱内部零部件和管线类的布局变得越来越紧凑,频繁出现布置问题。

如何合理地安排和设计发动机舱内各部件之间及各个零件间的相互关系是实现高效集成生产的关键。

发动机舱是整车中集成度最高的一个区域,怎样确保整车性能,将较多零部件安排于有限空间中,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是当前阶段亟待解决的课题。

因此,文章以发动机在整车机舱内的布置原则浅析为题进行了讨论,以期望对为今后车型的正向开发工作提供依据。

关键词:发动机;整车机舱;布置原则1.发动机在整车机舱的布置设计发动机舱布置方式因发动机位置而异,本文着重对发动机前置前驱车型机舱集成布置方式进行了研究。

在前置前驱发动机中,机舱有多种布置方式,除同一台机型外,很少看到极为类似的机舱布置,每一种机舱布局形式均关系到相应整车平台及动力总成的搭载。

对于同一类型的车辆而言,由于其自身结构特点、性能要求等因素,使得它们在机舱布置方面会存在一定差异。

所以机舱布置设计需灵活应对。

2.发动机在整车机舱内的布置原则第一,动力总成的布局要与所选底盘平台的结构有最大程度的匹配,避免了底盘平台硬点布局颠覆性改造或者对底盘性能影响大的改造;第二,在满足各个系统特点的情况下,优先对主要业务单元作出基本确定;第三,使电液分区布置达到最大化;第四,布局美观大方;(1)大型部件的布置宜采用棋盘型(方形)布置;(2)管道的空间要尽可能实现管道的布置隐蔽;受电设备管道位置要尽量倾斜排列;当设计多排管道时,应确保管道间的位置相同。

第五,尽量确保左、右轮荷均衡。

第六,舱内布局要符合总装工序中的各个零件组装性,以及液体加注及上下线调节和检验等的操作便捷性。

第七,汽车机舱布置必须满足基本维修和常规保养项目维修性需要,同时也尽量满足汽车关键零部件的可维修性。

汽车发动机的布置形式

汽车发动机的布置形式

1.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FR):国内外的大多数载重车,部分轿车及部分客车均采用这种传统的驱动形式。

它是前轮转向、后轮驱动,发动机输出动力通过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输送到驱动桥上,在此减速增扭后传送到后面的左右半轴上,驱动后轮使汽车运行,前后轮各行其职,转向与驱动分开,负荷分布比较均匀。

2.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FF):是20世纪90年代在国内外轿车上逐渐流行的布置形式。

为缩短整车长度,减轻轿车质量,常将发动机置于前轴之前,变速器之后的东西都往前挪,变速器与驱动桥做成一体,固定在发动机旁,动力直接输送到前轮上,降低底盘高度,改善高速时操纵稳定性。

如常见的奥迪100轿车,还有微型轿车(夏利、奥拓等)均采用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传动系布置形式,常见的发动机前置,前轴驱动轿车也有两种给构:一是发动机轴线与前桥平行的横置式(如夏利轿车);二是发动机纵置式(如桑塔纳、奥迪等轿车)。

3.后置发动机、后轮驱动(RR):它似乎是FF车的翻版,只不过是将车前的“五脏六腑”移到车后。

此种车辆保持了FF车的优点,也消除了FF车的缺点,由于车内布置趋于合理,且对车内噪声和温度有所改善,以其独特的结构和良好的使用性能受到用户的欢迎。

4.全轮驱动(NWD):是越野汽车特有的形式。

(如BJ2020切诺基等)。

通常发动机前置,在变速器后装有分动器,以便将动力分别输送到全部车轮上。

全轮驱动动力性好,爬坡及越野能力强。

但与单独的前、后轮驱动相比结构复杂,成本高,传动效率低。

二、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结构的优点:1.发动机前置及前轮驱动,使前轴轴荷增大,汽车具有明显的不足转向性能,提高了卓越的高速行驶操纵性和稳定性,前轴负荷提高近60%,具有明显的转向不足趋势。

另外,由于前轮具有驱动力,降低了前轮的侧向偏离刚度,增加了汽车不足转向的趋势,从而保证了高速行驶安全。

2.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横置发动机传动线路短,发动机前舱尺寸紧凑,可提高车内空间的利用率;其曲轴与轿车前驱动轴平行,省去了螺旋锥齿轮传动(主传动器的主传动齿轮可采用圆柱形齿轮),减少了传动噪音,简化了工艺.减少了零件,降低了成本;传动效率高,加之整车质量较小,使轿车具有良好的燃油经济性。

汽车各部件的布置

汽车各部件的布置

汽车各部件的布置汽车设计 2009-09-07 13:52:45 阅读85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1(发动机的布置(1)发动机的上下位置发动机的上下位置对离地间隙和驾驶员视野有影响。

轿车前部因没有前轴,发动机油底壳至路面的距离,应保证满载状态下最小离地间隙的要求。

货车通常将发动机布置在前轴上方,考虑到悬架缓冲块脱落以后,前轴的最大向上跳动量达70,100mm,这就要求发动机有足够高的位置,以防止前轴碰坏发动机油底壳。

油底壳通常设计成深浅不一的形状,使位于前轴上方的地方最浅,同时再将前梁中部锻成下凹形状(注意前梁下部尺寸必须保证所要求的最小离地间隙)。

所有这些措施将有利于降低发动机位置的高度,并使发动机罩随之降低,这能改善长头车的驾驶员视野,同时有利于降低汽车质心高度。

除此之外,还要检查油底壳与横拉杆之间的间隙。

发动机高度位置初定之后,用气缸体前端面与曲轴中心线交点X到地面高度尺寸6来标明其高度位置。

在发动机高度位置初步确定之后,风扇和散热器的高度随之而定,要求风扇中心与散热器几何中心相重合,以使散热器在整个面积上接受风扇的吹风。

护风罩用来增大送风量和减小散热器尺寸。

为了保证空气的畅通,散热器中心与风扇之间应有不小于50mm的间隙,无护风罩时可减小到30mm。

由于空气滤清器位于发动机进气歧管上,其高度影响发动机罩高度,为此将空气滤清器做成扁平状。

发动机罩与发动机零件之间的间隙不得小于25mm,以防止关闭发动机罩时受到损伤。

(2)发动机的前后位置发动机的前后位置会影响汽车的轴荷分配,轿车前排座位的乘坐舒适性,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汽车的传动轴长度和夹角,以及货车的面积利用率。

为减小传动轴夹角,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汽车的发动机常布置成向后倾斜状,使曲轴中心线与水平线之间形成l?,4?夹角,轿车多在3?,4?之间,见图1-10。

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轿车,前纵梁之间的距离,必须考虑吊装在发动机上的所有总成(如发电机、空调装置的压缩机等)以及从下面将发动机安装到汽车上的可能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Hale Waihona Puke 第2 卷 4过改变过渡轮的直径来调整风扇的转速。 () 护风罩与风扇叶尖的距离为 5 -0 3 护风罩。 ^1 m 对于吸风式风扇, m, 风扇伸入护风罩内的距离为 风扇叶片宽度的23 / 左右; 对于吹风式风扇, 该距离 为风扇叶片宽度的 13 / 左右。护风罩各面的过渡必 须为圆弧过渡, 以防止气流不均和产生涡流。 () 一般在发动机节温器上盖和散热器上 4除气。 水室应有除气接头, 通过细软管通至膨胀水箱。 () 5 水位报警。 冷却系一般都应设置水位报警. 当水位过低时及时提醒驾驶员 () 6 进出水管。 水管应防锈防腐, 进出 其弯曲半
行确定。
发动机的布置是在整车设计过程中相互协调的 结果, 在设计时应当对发动机的布置作全盘考虑。
2 发动机悬里系统
发动机悬置系统的作用是抑制发动机本身的激 振力向底盘和车身传递, 防止底盘及车身在发动机
万方数据
第 5期
吴永胜: 浅谈客车发动机及其附件系统的布置
工作时产生受严重的振动和噪声, 同时也部分隔离 了车架对发动机振动的传递, 进而提高了乘坐的舒 适性和车辆的可靠性。 21 发动机悬i的支承形式 . t 客车发动机悬置一般有三点式支承和四点式支 承和五点式支承三种形式。在设计发动机时都已考 虑悬置的形式, 一般都可以提供悬置支架及软垫。 从 使用情况来看, 采用四点式支承最广泛. 也最可靠。 四点式支承比三点式支承定位可靠, 稳定性好。 而五 点式支承形式主要应用于变速箱的重量和长度较大 的情况, 以避免在发动机的后端面与飞轮壳的接合 面上产生较大的弯矩。
A s at h m tos r ni te c eg e i a e oy t s peet b rc: e hd o ar g g cah i ad c s r ss m a r ne t T e f n h o a nn n t cs ye r s d s e K y rsC ah E g e A cs r ss m e w d:oc , i , e oy t o nn c s ye
主要影响车辆前后悬和传动轴的长度。发动机的宽
度主要影响车架的宽度和发动机偏心距的大小。发
I 发动机布i
发动机布置是客车设计首先应当考虑的。发动 机布置的主要工作是确定发动机的位置、 角度和调
整发动机的整体尺寸、 各类接口尺寸及各类附属装 置的选取等。 11 发动机的位, . () 1 发动机在高度方向的位置。 为降低整车的 质心高度, 发动机的位置总是越低越好。 但应保证在 满载时的最小离地间晾, 保证整车的接近角或离去 角。对前置客车, 当发动机布置在前轴上方时, 还应
径应尽量大。
口的位置不宜过低, 进气口不能布置在客车行驶时
的负压区。 () 2 应避免雨水进入进气管。 为避免不慎进水 在管道进入空滤器前应有滤水装置。 ()后置客车严禁将空滤器的进气口作为进气 3
() 7 防振软垫。水箱与底盘的连接应通过软垫
隔振
系统的初始进气口 () 4 空滤器前的进气管道截面积应大于 空滤器 的进气口截面积 , 初始进气口侧向布置时, 其管道有 效截面积大于空滤器进气口截面积的2 倍。 () 5 进气管道应尽量减少转弯, 转弯时应圆弧 过渡, 弯曲半径尽量大。 () 6 因发动机舱内温度较高, 所以不能从发动 机舱内取气
中圈分类号: 44 U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童约号: 0-3120)5 20 1 633(020- -4 0 2
发动机及其附件系统主要是指发动机以及与发 动机紧密联系的发动机悬置、 冷却系统、 进排气系 统、 供油系统和空调压缩机等。这些系统布置得好 坏, 将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各项性能的发挥, 从而影响 整车的性能。因此. 怎样设计和布置好这些系统, 是 客车设计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量大。
中心线在一般情况下与汽车的中心线一致, 这对承 载的均匀性有利。 但为了减小传动轴的角度及尽量 让传动轴保持等角速度传动. 在发动机宽度尺寸允 许的情况下, 常常向驭动桥的法兰中心线偏移。 () 4 发动机的角度。 为减小传动轴的夹角, 发动 机需倾斜一定角度, 该角度一般为1 0 0 , -5 12 发动机整体尺寸的确定 .
客 车 技 术
第2 卷 第 5 4 期
与 研 究
Vo . 4 No 5 2 0 12 . 0 2
BUS T ECHNOLOGY AND RES EARCH
滋谈容车盆动机a其附件系统的布置
吴 永 胜
( 亚星一 奔驰有限公司, 江苏 扬州 250) 201 摘 要: 介绍客车发动机 及其附件 系统布王 的一些方法和要点 。 关健词 客车 发劝机 附件 系统
腐蚀性能。 为使发动机不产生过大的位移, 悬置的刚度应 选大一些为好。在设计软垫时应综合考虑共振和隔
振两方面的要求, 发动机激励频率与悬置固有频率 的比 值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取 25 . .-5 发动机悬置在工作中承受的一般是压力。但对 有些后里客车发动机来说, 由于风扇皮带和空调压 缩皮带对发动机有向上的分力作用, 加之变速箱过 重, 使皮带轮端的软垫在发动机工作时有受拉的现 象, 因此, 这类软垫应考虑受压和受拉都存在的情
() 8 负极接地。因为水箱与车架之间有安装软 垫而绝缘, 所以为消除水箱内产生弱电腐蚀, 应当考 虑水箱与车架间有导电件连接. () 冷却液采用水或防冻液。 9 冷却液。 对于客车 来讲, 使用长效防冻液已越来越普遍。 (0 高原地区的冷却系配置。 1) 随着海拔高度的 增加, 环境温度、 大气压力、 水的沸点 均随之降低, 因 此, 必须采用相应措施加大散热器加水口盖的工作 压力, 使冷却液的沸腾温度大于 10 ; 00 增强风扇工 C 作能力, 如适当加大风扇的直径、 叶宽及安装角; 增 加散热器的散热面积和迎风面积。
ms /。后置风扇直径比前置要大 1% 2 %左右 5 -0
23 与惫t系统有关的一些要点 . () 1 发动机后悬置处应尽可能地布置一根横 梁, 这样可避免由于发动机机体和变速箱机体过长、 车架横梁间距过大而使车架的扭转刚度偏低。 () 2 对于较重的发动机, 必要时还可以考虑增 加纵向推力杆, 以避免发动机惯性过大而损坏软垫 和防止 变速器脱档等。 () 3 发动机悬置支架应尽量靠近发动机曲轴中 心线, 这样发动机的振幅要相对小一些. () 发动机的激振频率低. 4 怠速时, 为防止共
发动机的长度、 宽度和高度在总体布置时就应 当 确定下来。发动机的长度一般由发动机本体的长 度、 皮带轮厚度、 飞轮壳厚度等构成。发动机的长度
另外, 发动机的一些检修口 如机油标尺口、 加机 油口、 放油口、 手油泵口, 应便于使用和维护。 14 发动机各种附月装I的选取 . t 发电 机的容量选取要根据整车的电器件配置来 定。另外, 发动机是否需要带起动预热装置, 是否需 要带怠速提升装置, 以及是否可以选取各种规格的 高压油泵、 喷油嘴、 增压器等在发动机布置时都应先
况。
32 风扇的确定 . 选择风扇时应保证风扇的空气流动方向与车辆 行驶时的迎风空气流方向一致。 根据风扇的流量、 消耗的功率、 风扇的噪声与转 速的关系, 应尽可能地采用直径较大的风扇和较低 的风扇转速。风扇的外端圆周线速度一般限制在 10 s 2 m 以下, / 从降低噪声方面来讲, 最好小于 9 0
保证悬架的跳动量。 () 2 发动机在前后方向的位置。发动机的前后 位置主要受前悬或后悬的长度、 传动轴的长度和夹 角、 轴荷分配等的影响。 () 3 发动机在左右方向的位置。发动机的曲轴
动机的高度主要影响车辆的接近角或离去角的大小 及地板或发动机罩的高度。 对客车而言, 发动机的整 体尺寸总是越小越好, 当然这样变动空间也很小。 油底壳油池的方向一般是可以改变的, 当油池 方向与一些底盘件干涉时, 以及影响接近角或离去 角的大小时, 可以考虑改变油池方向。 13 发动机各类接口 - 尺寸的确定 发动机的接 口主要有发动机进排气口( 若带增 压器, 还有压气机的进出气口)空压机进出气口、 、 发 动机进出水口、 暖风机进水口、 节温器除气口、 嫌油 进回油口、 转向油泵进回油口、 各类传感器接口等。 发动机厂商设计时一般都会为这些接口提供几套可 选方案, , 因此 在确定接口尺寸时都应考虑接口连接 件的通用性和接口尺寸的系列化。接口的方向应当 使各种管件走向尽量顺畅, 弯头尽量少, 弯曲半径尽
及可靠性。 冷却系的设计主要是合理选择散热器和
风扇。 另外, 还需保证散热器前端及风扇后端的通风 条件。 31 散热器尺寸的确定 . 散热器作为冷却系中最重要的部件, 其散热能 力很大程度上决定冷却系的工作温度。散热器的尺 寸一般可根据 以下方法得出: 通过发动机的功率来
估算散热器的迎风面积, 取值为。3 - 3 . /0 ^0 8 10 . z
时间承受高温 10 20 . e 1 h承受 20 5- 0 短时f(0 0C l ) 5
^30 00 C的高温。 () 4 中冷装置采用的钢管内表面应作防腐防锈 处理 , 进气管道和中冷器内不得有杂质。 () 5 管道安装后不得漏气。
k 散热器的迎风面积和总面积可根据散热器厂家 W; 提供的数据来确定; 通过试验来最终确定。 散热器前后端通风条件不好时, 散热面积应选 取大一些, 发动机后置的散热面积比发动机前置的 要大 z 写左右。 o
22 k . M的设计 A 发动机悬置一般由橡胶和金属件组成, 要求有 良好的隔振、 减振和降噪功能, 有良好的耐疲劳、 耐
振, 应考虑发动机的激励频率与软垫固有频率的比 值与怠速转速值的设定关系。
() 5 发动机悬置系统要便于安装和维修。 3 冷却系统
冷却系统的作用是通过对发动机进行强制冷 却, 使发动机保持适宜的温度, 保证发动机在各种负 荷条件和环境温度下, 能发挥较高的动力性、 经济性
33 进风通道 . 在整体布置时应尽可能地加大散热器前端的进 风面积, 有效地利用迎风作用, 增大进风量。 一般, 前 置客车进风口的实际面积应大于散热器芯子正面积 的7 , 0 后置客车进风口的实际面积应大于散热器 芯子正面积的12 对于前置客车, . 倍。 车身前围必须 有良 好的通风窗口; 对于后置客车应设有导风罩, 且 散热器前后应当隔绝以免热空气回流到散热器前端 而影响冷却效果。 3月 排风通遨 . 对于前置客车, 风扇后端与发动机前端面的距 离应大于 10 对于后置客车, 0m m; 应在车身侧围或 后围上留有排风窗口。 35 其它 . () 1 膨胀水箱。膨胀水箱的作用主要是储备冷 却液 , 提供冷却液膨胀空间, 除气, 提高水泵进口的 静压以及方便加注冷却液等。膨胀水箱的容积应大 于冷却系统总容积的 1 %一2 %, 5 0 膨胀水箱底部应 高于散热器的顶部。 () 2 风扇过渡轮。 后置客车一般都有风扇过渡 轮。 过渡轮可以缩短单根皮带的长度 , 通过调节过渡 轮起到张紧皮带的作用, 可以改变皮带的运行轨迹 以避免与车架纵梁及发动机附件的干涉, 也可以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