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清水岩
游清水岩作文500字

游清水岩作文500字篇1提起家乡的清水岩,我的心中便充满骄傲和自豪。
她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有“人间仙境”美誉的蓬莱山上,是一处以清水岩寺为主体,以清水祖师文化为特色,融宗教朝圣、生态旅游、民俗展示、休闲度假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
我爱清水岩,因为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清水岩,始建于宋元丰六年(1083年),至今已有950多年的历史。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清水岩因为供奉清水祖师,所以锦上添花,名闻遐迩。
近千年的香火传承,使清水祖师誉满海内外,远近各地纷纷塑像立庙,分炉建寺,争相朝拜,形成了一个逾1亿人口的“清水祖师信俗”文化圈。
更可喜的是,20XX年“清水祖师信俗”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爱清水岩,因为这里风景秀丽、景观奇特。
清水岩,是国家4A级旅游区,是享誉海内外的朝圣旅游地。
山上奇峰耸秀,怪石林立,鸣泉清澈,岩壑幽奇,古木参天,枝藤碧草遍野,彩蝶翩飞起舞,珍禽鸟兽雀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清水岩是全国唯一主殿建设呈“帝”字形结构的岩寺,岩宇四周还有许多文物古迹,奇观异景点缀其间。
其中,宋代文物“岩图碑”,堪称举世无双的文物瑰宝,弥足珍贵。
清水岩,你是如此的神奇和美丽,让我流连忘返!篇2今天一早,我和外公、外婆一起去清水岩。
我们骑着车出发了,一路上风爷爷像在逗我玩,一会儿挠我痒痒,一会儿打我屁股,一会儿又在我的头发里和我捉迷藏。
“我们到了。
”外公说,“快下来吧!”我下车后一眼就看到了进入清水岩的大门,我快步走进去,“哇!,好美呀!”桃树上开着一朵朵美丽的桃花,桃花树旁还有一个池塘,里面有许多小鱼和乌龟,微风轻轻吹拂着,池塘边的喇叭花也随风摆动,在池塘右边还有一些运动器械,有许多人在上面做运动,我看得入了迷,外公一连叫我好几声我也没听风,“童童,快过来拜拜。
”外公又大叫道,这下我才回过神来,连忙跑去。
第一站我们先拜了大慈林里的大雄宝殿菩萨和十八罗汉。
第二站我们到山顶庙里拜清水岩大佛祖,外婆把一对蜡烛敬给菩萨,接着又把香点着分给我和外公拜。
游清水岩作文

游清水岩作文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清水岩玩!一进山门,就看见了耸起的山峰,绿绿的树木,同时还有好多好多人,真是热闹极了!
爸爸说:“清水岩很有名,是座寺庙,里面有好多佛像。
”我好奇地问:“佛像是什么样子的?”爸爸笑眯眯地地说:“你一会儿就知道了。
”
我们沿着石板路走,路两边都是高大的树木,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洒下金色的光斑。
我突然发现树枝上有很多小松鼠,它们在树枝间跳来跳去,像是在玩躲迷藏的游戏呢!
我们又来到了大殿,里面很大很大,香火很旺,到处都是香火的味道和欢快的笑声。
我仔细地看了看好多的佛像,有银灿灿的,有慈眉善目的,还有庄严肃穆的......它们仿佛都在看着我,让我感到很平静。
我还见到了好多好多和尚,他们都穿着蓝色的衣服,光着头,神情肃穆庄严。
爸爸说:“他们一天都念经,为人们祈求平安。
”我不禁也跟着念了几声“阿弥陀佛”,感觉真神奇。
我们还去看了很多地方,比如蝴蝶祭、少林寺、钟楼、鼓楼等等,每一个地方都让我感到震撼。
清水岩真美,真好玩!
下了山的时候,我怅然地转回头看了看,感觉清水岩就像我的朋友,它给我的印象太深了,我永远不会忘记这里!。
游清水岩四年级作文好开头

游清水岩
今天是星期六,爸爸带我去了我们家的“清水岩”。
清水岩
位于永春县城中心,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
到了清水岩,我看见了两座高大的山,一座山叫“云中石”,另一座山叫“龙王岭”。
其中,云中石最高,最高处有三个大洞,洞中有一个石洞,里面住着一条“龙”。
据说是因为“龙”在山
顶上的时候看到了天上的太阳和月亮,所以就下来了。
我们开始爬山了。
我们先走了一段石阶,这石阶又高又陡,还很滑,走着走着我就已经是满头大汗了。
可是当我们到达山顶时就不觉得累了。
在山顶上我们看到了清水岩的全景。
这时我想起了一首古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话真
有道理!站在山顶往下望去,我感觉自己就像一只小蚂蚁。
在白云中穿梭的小鸟好像就在我身边飞过;远处的房子好像就在我眼前;山顶上的树木好像就是我头顶上的帽子;那山下的公路好像就是我脚下的路;山脚下的小溪好像就是我脚下的小河;山上的小河仿佛就是一条正在流动中的河……
—— 1 —1 —。
游览清水岩作文400字

游览清水岩作文400字
我的故乡坐落在风景如画的泉州市安溪县。
这里的铁观音茶享誉全国,销售遍布各地。
当你踏入安溪,定会目睹那连绵起伏的茶山,一座座紧密相连,蔚为壮观。
安溪不但茶好喝,风景也美。
在众多的风景名胜中就属清水岩最美了。
清水岩不是一块岩石,而是一座寺院。
听说清水岩被列为国家4A级景区呢。
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中,三月新春虽然来了,但雨并没有走,依然下着。
这时的山林充满清新,偶尔传来几声清脆的鸟声,好不惬意。
山路的两旁不知名的野花似乎享受了雨露的洗礼后,纷纷互相攀比各自的美丽。
野花旁是一棵棵庄严的大树,有意无意地散发出一种沧桑的气息。
来到了山顶,一座宏伟庄严的寺庙耸立在哪儿,庙中由几根巨大的柱子顶着。
这就是清水岩寺院。
庙的正殿的佛像神态似乎是在思索,思索着人性的善恶。
佛像下虔诚的人们向他膜拜,祈求着来年的幸福。
清水岩的美不仅在于寺院内部,更在于寺院外的美景。
从山顶环视四周,到处是树苍翠的树木,形成了一片接着一片的林海。
在这片林海里,清水岩就像一块礁石那样屹立不动。
似乎在默默地承受着时间之流的冲击。
游记欣赏:清水岩记趣

一天,我和几个好友结伴游玩安溪清水岩。
汽车在山路上奔驰,一路放眼望去,连绵群山,层峦叠翠,绿油油的茶园不时映入眼帘,山腰之下的田野,黄澄澄的稻谷随风飘摇,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给人的感觉是迷人秋色胜春朝。
车内情歌不绝于耳,那柔和的旋律,甜甜的声调,优美的歌词拨人心弦,撩人心绪。
刚上车那会的兴高采烈,叽叽喳喳的情形已荡然无存,显然大伙早被窗外的秋意所陶醉,为窗内歌声所感染了,各自沉浸在自己的情感世界里……峰回路转,情绪随车颠簸摇晃两个多小时,清水岩便在眼前显现。
清水岩坐落在安溪蓬莱山上,那天,晴空朗朗,山上清风徐徐,环境优雅净洁,空气新鲜沁脾,令人心旷神怡。
从山上往下眺望,蓬莱村庄错落有致,蓬莱大桥连接着蓬莱镇南北两端,“长桥卧波,不霁何虹”,多美丽的一幅青山绿水乡村图啊!我们拾级登上雕有十二生肖护栏的石板台阶,漫步林荫小道,路过觉亭,经过觉路,来到了清水祖师殿里。
只见这里香火旺盛,烟雾缭绕,烧纸炉里,金泊飞舞,火舌熊熊,炊烟袅袅,直向云霄。
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接连不断,给这佛门圣地增添了许多喜庆、热闹、祥和的气氛。
主殿的下落,弥勒佛笑脸相迎,韦陀黑口黑脸。
据传,在很久以前,弥勒佛和韦陀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落四,没有好好地管理账务,入不敷出。
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过于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勒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铢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
两人分工合作,各显特色,于是烟火大旺,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优化组合,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管理科学,我真佩服佛祖的管理艺术。
在祖师殿前有一丛翠绿的麻竹,麻竹的枝条与路那边的树藤缠绕在一起搭成一个天然的凉伞,为来往游客遮风避雨。
竹下一个石碑刻有“裂竹”二字甚是引人注目。
安溪清水岩景点介绍

安溪清水岩景点介绍
安溪清水岩景点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清凉山中,是一座以山岩景观为主题的风景区。
这里以其峰峦叠翠、清泉流淌的自然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
清水岩景点主要分为上、中、下三个景区:上景区有仙人洞、阁楼亭、玉带岩等景点;中景区有三回廊、卧龙井、乌龙潭等景点;下景区有千寿亭、忠烈祠等景点。
其中,仙人洞是清水岩的一大特色景点,洞内四季如春,有着丰富的石钟乳、石筛子等溶洞景观,令人叹为观止。
阁楼亭则是一座仿古楼阁,建在山崖上,可以俯瞰整个景区的美景。
清水岩还有许多传说和故事,如“玉带溪”、“双龙笑”等,给游客们带来了新鲜有趣的游览体验。
此外,这里还有一些崖壁上的碑刻和古代建筑遗迹,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整个景区周边的山林、溪流、瀑布等自然景观也非常优美,让人沉醉其中。
而且这里的空气清新,气温宜人,是一个逃离喧嚣城市的理想之地。
总的来说,安溪清水岩景点凭借其独特的山岩风景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并成为福建省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清水岩一日游

清水岩一日游今天早上,我被奶奶叫醒,奶奶说:“爸爸说我们全家要去清水岩烧香拜佛,顺便出去走一走,当作是一次旅游。
”我立刻起床,穿衣、洗脸刷牙……一口气马不停蹄地完成,还帮妈妈准备了一些吃的、喝的等路上用品,马上就出发了。
到了清水岩,人山人海的,我们来到景区门口,好不容易挤着买到了四张门票。
进了山门,走了一小会儿,看见许多人在排队。
“他们在干什么?”我心里禁不住好奇起来。
不过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走走看看,所以也就不跟着排队了,走到队伍前头一看,哈,他们在排队等洗手。
洗手怎么不到水池边呢,而且还要排那么长的队伍呢?仔细一看,妈呀!他们洗手的水是从一个刻着“圣泉”的石头缝里流出来的,怪不得有这么的队伍!我们再往前走,不一会儿就到了观音池。
池边有许多人正在投硬币,爸爸说这是在祈求财运亨通,我也想试一试。
奶奶拿出两个硬币给我,等了一段时间,才有一个位置。
我拿起一个硬币一投,就投到池中观音像的怀中,然后落到心形的碗中,耶!正中目标!我兴奋不已,不过第二个硬币却投歪了。
进了大庙,我觉得挺难受的,外面烟火熏天,鞭炮声震耳欲聋,到处是人挤着人,人推着人。
一不小心,烧着的香还有可能碰到别人的衣服。
我紧紧地牵着妈妈的手,一步一步地跟着她烧香拜拜、添添油钱……见到有这么多人,我们很快就下山回家了。
愉快的清水岩一日游结束了。
指导老师评语:文中的语言生动活泼,从一个小孩的视角来描写这次出游的快乐,真情实感,充满童趣。
(蔡琼雅)。
游清水岩小记

游清水岩冷雨微风携带细雨,迎我到石井。
撑着雨伞游了一遭清水岩,走入霏霏,更令我想入非非。
爬到清水岩山腰时,已是下午。
雨歇风息,我眺望远处,山色朦胧;两旁的草叶上沾满雨水,令我顿觉清清爽爽新新。
步行一会,刚到山脊处,泠泠淙淙的流水声扑面而来,水声清脆而有节凑感,宛如鱼儿吐泡,又似青蛙跳水。
水声令人顿生好奇之心,我握着雨伞大步循声而去,不久,已至山窝处。
进山窝便见潺潺的溪水从山涧流出,清澈的溪水流过岩石与水草,一路欢唱而来,水流聚至山窝处便掉入小水潭中。
清水岩寺因“甘泉出于石罅间”而得名,此间自然是石中有水。
我继续沿山路前行,穿过一汪清泉,如同进入奇妙的森林,树枝在身边不停划过。
穿过小路,才发现别有洞天。
此处乃“读书岩”,唐代杨肃、宋代吕大奎等名人都曾在此读书。
站在石上,四周虫鸣鸟叫,泉水蜿蜒,安宁美妙。
在这里静思冥想,仿佛还能听到琅琅读书声。
据明代《闽书》所载:杨子山亦名崎髻山,与鸿渐山鼎峙,为泉郡外障。
山岩迤右,峰石叠立,东有石室,西有龙泉,下为峰口庙。
我听着优美的潺潺溪水声,闻着新鲜的水草味,回味着意味深长的民间传说,忽然感觉清水岩神秘了许多。
山路之蜿蜒,草叶之青翠,让我心旷神怡。
一脚踏入清幽处,身心了无杂念,脚步也格外轻快起来。
行至山顶,抬头便看到了:清水寺。
寺前左侧,巨岩耸立,上刻七律一首:一山高出众山巅,路转峰回别有天。
石磴栖云人自远,僧寮隐树地云偏。
帆归语海沧波外,花笑春风古洞前。
乘兴招游寻楔事,残霞薄暮上澳边。
寺后巨岩上摹刻“仙苑”二字。
地以人重,兹山之中,文化蕴涵深厚,我对清水岩顿生敬仰之心。
我到达山顶后放慢脚步,一路停停走走。
我看到不远处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寺庙。
便是清水岩寺,为唐代名刹。
寺边有一株千年古榕,安静地矗立在巨石上,形成一种树中有石、石中有树的奇观。
我仰望石佛,依稀可以想象当年香火鼎盛,往来信众络绎不绝的情景。
这座古寺庇佑着这里善良的人们。
绕过古寺,沿石阶往下步行一段路,便到了朱子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清水岩
蔡民权
微风携带细雨,迎我到石井。
撑着雨伞游了一遭清水岩,走入霏霏,更令我想入非非。
爬到清水岩山腰时,已是下午。
雨歇风息,我眺望远处,山色朦胧;两旁的草叶上沾满雨水,令我顿觉清清爽爽新新。
步行一会,刚到山脊处,泠泠淙淙的流水声扑面而来,水声清脆而有节凑感,宛如鱼儿吐泡,又似青蛙跳水。
水声令人顿生好奇之心,我握着雨伞大步循声而去,不久,已至山窝处。
进山窝便见潺潺的溪水从山涧流出,清澈的溪水流过岩石与水草,一路欢唱而来,水流聚至山窝处便掉入小水潭中。
清水岩寺因“甘泉出于石罅间”而得名,此间自然是石中有水。
我继续沿山路前行,穿过一汪清泉,如同进入奇妙的森林,树枝在身边不停划过。
穿过小路,才发现别有洞天。
此处乃“读书岩”,唐代杨肃、宋代吕大奎等名人都曾在此读书。
站在石上,四周虫鸣鸟叫,泉水蜿蜒,安宁美妙。
在这里静思冥想,仿佛还能听到琅琅读书声。
据明代《闽书》所载:杨子山亦名崎髻山,与鸿渐山鼎峙,为泉郡外障。
山岩迤右,峰石叠立,东有石室,西有龙泉,下为峰口庙。
我听着优美的潺潺溪水声,闻着新鲜的水草味,回味着意味深长的民间传说,忽然感觉清水岩神秘了许多。
山路之蜿蜒,草叶之青翠,让我心旷神怡。
一脚踏入清幽处,身心了无杂念,脚步也格外轻快起来。
行至山顶,抬头便看到了:清水寺。
寺前左侧,巨岩耸立,上刻七律一首:一山高出众山巅,路转峰回别有天。
石磴栖云人自远,僧寮隐树地云偏。
帆归语海沧波外,花笑春风古洞前。
乘兴招游寻楔事,残霞薄暮上澳边。
寺后巨岩上摹刻“仙苑”二字。
地以人重,兹山之中,文化蕴涵深厚,我对清水岩顿生敬仰之心。
我到达山顶后放慢脚步,一路停停走走。
我看到不远处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寺庙。
便是清水岩寺,为唐代名刹。
寺边有一株千年古榕,安静地矗立在巨石上,形成一种树中有石、石中有树的奇观。
我仰望石佛,依稀可以想象当年香火鼎盛,往来信众络绎不绝的情景。
这座古寺庇佑着这里善良的人们。
绕过古寺,沿石阶往下步行一段路,便到了朱子祠。
圣贤供于祠中,仿佛在警示后人,需行事积德、广结善缘才能福荫子孙。
站在祠外远眺山下,远处海天一线,近处有溪水潺潺,声如水晶撞击般清脆悦耳。
毛毛细雨微落山中,朱子祠更显古朴。
早年兴建的北楼,其匾额、楹联都是由弘一法师题写,而近期兴建的
南楼、中楼、山门的匾额与楹联多是赵朴初手迹。
庙内一座白塔供奉着性愿法师的舍利。
据人说:性愿法师是闽南一代高僧,为石井古山人,曾与弘一法师一同讲学参禅。
遥想当年法师传经讲学,便觉此处白塔庄严宏伟。
不知不觉到了“百闻未能一见”的中宪第。
庭院深深,中宪第古厝的青石红砖之间,隐藏着昔时的繁华。
走进古厝,犹如穿越时光,历史的厚重扑面而来。
雕梁画栋已褪去颜色,屋顶的瓦当、檐角也经过修补。
那有些残损的灰褐的木窗台,令人不禁心生感慨。
中宪第的主体建筑为五进宫殿式建筑,东侧附有护厝一条,西侧附有护厝二条。
可见当时的主人家世显赫。
从中宪第西面的护厝走到尽头,向东转弯,便到了后花园。
如今花园已经荒废,一片凋零。
穿过花园到达东面的护厝,再向南走,演武厅、梳妆楼、月亮潭、九曲桥、水榭、亭阁、假山、鱼池……像是画中美景一一呈现。
经人介绍:梳妆楼曾是这里千金小姐的闺房。
楼外便是一潭小湖,小姐们早起梳妆常常凭栏,借着湖光映照倩影。
我望着湖水,心想,或许那些小姐看着的是倒影,想着的却是心事。
雕花窗子与石径小巷构成一幅深秋美景图。
走在烟雨朦胧之中,让人感受到中宪第那深深古厝的浓浓韵味。
最后,我在山清水秀的鳌峰山麓前久久停留。
山麓旁有“延平郡王祠”郡王祠庄重典雅,里面供奉着民族英雄郑成功。
它并不大,却让人感受到一种庄严。
我的思绪也在历史烟云中不断穿梭,想象着百年之前的郑成功如何驱除荷夷、如何背井离乡、又如何落叶归根。
傍晚时分,山里起了微风,吹得草叶瑟瑟作响。
我怀着愉快的心情恋恋不舍地离开清水岩。
凉爽的山风里融入了新鲜的草叶味,让人别有滋味在心头。
到达山下,我抬头仰望山顶,古寺在视线中渐行渐远,古韵却在心中长久萦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