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空气的焓湿图

合集下载

《湿空气及焓湿图》课件

《湿空气及焓湿图》课件

气压对湿空气的影响
随着湿空气压力的升高,空气的密度和温度也会相 应升高,而湿度和露点温度则会有所降低。
温度
温度
湿空气的温度是指湿空气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通常用摄氏度(℃)表示。 在焓湿图中,温度是一个重要的状态参数,用于表示湿空气的热量状态。
温差对湿度的影响
随着温度的升高,空气的湿度饱和度也会相应升高,因此相对湿度会有所降低 。


湿空气的焓是指湿空气所具有的能量,包括显热和潜热两部分。显热是指湿空气温度变化时所吸收或 释放的热量,而潜热是指水蒸气凝结或蒸发时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焓是描述湿空气能量状态的重要 参数。
焓对湿空气状态的影响
在焓湿图中,焓是一个与温度和湿度相关的状态参数。随着温度的升高,焓也会相应升高,而随着湿 度的增加,焓会有所降低。
01 02 03 04
影响因素
凝结速率受温度、湿度和压力等 影响。
云的形成
水蒸气在云中凝结,形成云滴或 冰晶,进而形成降雨。
相变过程
相变过程
描述湿空气中水蒸气在不同相态之间转化的过程。
相变类型
包括蒸发、凝结、升华和凝华等。
相变热
在相变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对气候和能量平衡有重要影响。
相变在自然界中的应用
03
湿空气的焓湿图
Chapter
焓湿图的绘制原理
基于湿空气的物理
性质
焓湿图通过将湿空气的湿度、焓 、温度等物理参数进行整合,以 图表形式展示湿空气的状态变化 。
状态点确定
在焓湿图中,每一个状态点代表 一种特定的湿度、焓和温度组合 。通过确定状态点,可以了解湿 空气在不同条件下的特性。
参数关系表达
03
干空气的密度、比热容等物理性质对温度和压力的 变化较为敏感。

制冷与空调技术课件——焓熵图

制冷与空调技术课件——焓熵图

湿空气状态 变化过程
湿空气的冷却过程 等焓加湿过程
等焓减湿过程
湿空气的基本热 力过程
一、加热过程
特点:湿空气成分 d, pv 不变即都不变,温度升
高、焓值增加、相对湿度减小、热湿比为正无穷
φ φ
φ=100% 湿空气h-d图中的加热过程
➢ 湿空气经过加热 器被定压加热时, 由于其中的水蒸 汽质量未变,所以 这一过程称为定 含湿量过程,而 且湿空气中水蒸 汽的分压力和露 点都不变。
d 0.622 ps (t) pb ps (t)
t
100%
0.622 pb pb pb
0.622 1
d
焓湿图的结

5、pv 线
h
h
d
t
d 0.622 pv
pb pv
0.622 pv pb
100%
pv
d
h
6、露点td
pv下饱和湿
空气 1
td
焓湿图的 结构
h
t
100%
-2000
剖析焓湿图的结构
焓湿图的结构
1、d 线
h
d=0 干空气
135度 h
2、 h 线
h 1.005t d(25011.863t)
h 与 t 很接近
人为将 h 旋转135度
d
焓湿图的结

3、t 线 h
等干球温度线
h
t
h d
t
25011.863t
Const 0
正斜率的直线
d
焓湿图的结 构h
加湿特 点
温度 t
过程焓 值变化
Δh
过程含 湿量变 化Δd
过程 相对 湿度φ 的变 化

重点空气的焓湿

重点空气的焓湿

感谢观看
THANKS
焓湿图简介
• 焓湿图是一种用于表示空气状态变化的图表,它将空气的焓与 湿度的关系以图形方式呈现出来。在焓湿图中,空气的状态点 可以用其在等温线上的位置表示,等温线则表示了不同温度下 空气的饱和湿度和饱和压力。
03
重点空气的焓湿特性
干球温度与湿球温度的关系
干球温度
表示空气的实际温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气温。
如,在空调和制冷系统中,通过合理控制空气的焓湿,可以提高系统的
能效比和舒适度。
02
焓湿的定义与计算
焓的定义与计算
焓的定义
焓是一个表示物体能量的物理量,它 等于物体的内能加上其压力位能。在 空气动力学中,焓主要用于表示空气 的能量状态。
焓的计算
对于给定的空气样本,焓值可以通过温 度、压力、湿度的测量值进行计算。具 体计算公式为:H = cpT,其中H为焓, cp为等压比热容,T为温度。
焓湿与空气质量的关系
焓湿与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气体成分等参数有关,通过研究这些关系,可以更好地控 制空气质量,保障人体健康。
05
焓湿与其他参数的测量
干湿球温度的测量
干湿球温度是空气温度和湿球 温度的测量,用于评估空气的 焓湿状态。
干湿球温度的测量通常使用湿 布或湿纱布包裹在温度计上, 以模拟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
焓湿与温度的关联性分析
总结词
空气的焓湿与温度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温度的变化会影响空气的焓湿状态。
VS
详细描述
随着温度的升高,空气的焓值也会相应增 加,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使空气分子吸收 更多的热量,导致焓值的增加。相反,随 着温度的降低,空气的焓值会相应减少。 因此,在分析空气的焓湿状态时,需要考 虑温度的影响。

焓湿图及常用空气处理过程简介

焓湿图及常用空气处理过程简介

LHCE 機械空調部 機械空調部
M S1 N
LHCE 機械空調部 機械空調部
2.4單盤管一次回風冬季處理過程 單盤管一次回風冬季處理過程
采电极, 采电极,電熱加湿方式 回風與新風混合。 N+W M:回風與新風混合。 S1:等湿加热。 M S1:等湿加热。 S2:等温加湿。 S1 S2:等温加湿 參數點確認 點確認: 新風比* M點確認:HM=HN-新風比*(HW-HN) 確認: S2確認: 按下式求出H 按下式求出HS2。 +Q/ G*1.2) HS2=HN+Q/(G*1.2)(此處Q指冬季室 內負荷) 內負荷) 該S2点等温線與M點等湿度線的交點S1 S2点等温線與M點等湿度線的交點S1 点等温線與 湿度線的交點 点。 則加熱量Q2=G*0.29*(T 則加熱量Q2=G*0.29*(TS1-TM) 加濕量D1=G*1.2*(D 加濕量D1=G*1.2*(DS2-DS1) 注意:S2点落在N点的等湿线上。 注意:S2点落在N点的等湿线上。 点落在 LHCE 機械空調部 機械空調部
1.2焓濕圖上常用參數介紹 焓濕圖上常用參數介紹 焓濕圖
a. 乾球溫度(DB) b.濕球溫度(WB) c. 露點溫度(DP) d. 絕對濕度(D) e. 相對濕度(RH) f. 焓(H)
焓湿图
LHCE 機械空調部 機械空調部
2.1 空氣處理過程 A 簡介
LHCE 機械空調部 機械空調部
2.1 空氣處理過程
W
பைடு நூலகம்S1
N
单盘管全新风空调箱处理过程 夏季:室内无余湿
LHCE 機械空調部 機械空調部
2.6 外氣單獨處理冬季過程 A采噴霧(或濕膜加濕方式)空氣處理 采噴霧( 方式) 過程 定送风状态点S3 (定送风状态点S3 ) S1:新风加热。 W S1:新风加热。 S2:湿膜加湿(等焓加湿) S1 S2:湿膜加湿(等焓加湿)。 新风二次加熱 S2 N:新风二次加熱。

焓湿图PPT课件

焓湿图PPT课件
用等焓线代替等湿球温度线,即过某一点的等湿球温度 线就是过该点的等焓线。 3)焓湿图中也没有等露点温度线。 等含湿量线就是等露点温度线。因为露点温度的定义已 说明含湿量相同的状态点,露点温度均相同。
露点温度通常用tL表示,单位为℃。
•在含湿量不变时,空气温度下降,由未饱和状态变为饱和状态, 此时空气的相对湿度 = 1O0%。在空调技术中,把空气降温 至露点温度,达到除湿干燥空气的目的。
空气的状态参数
▪ 湿度:
▪ 在空调工程中,测量和调节空气的湿度是仅次 于温度控制的重要任务,尤其是需要知道空气 中水蒸气的含量有多少和某一状态空气吸收水 蒸气的能力有多大时。这两种情况可以分别用
空气的状态参数
•空气状态参数之间的关系
▪ 通常在进行空调方面的计算时,一般都认为大气压力基本 不变。在大气压力不变的条件下,理论上知道下面五个(组) 参数中的任意两个(组),就可以利用公式求解出其余的几 个(组)参数,这两个(组)参数称为独立参数。
1)干球温度或饱和水蒸气分压力(此两者为非独立参数),两 者任知其一。
▪ 焓:
▪ 焓表示空气含有的总热量。 ▪ 在空调工程中,最常见的空气处理过程是冷却或加
热空气,经常会碰到诸如将空气从30℃冷却到20℃ 需要多少冷量,或将5℃的冷空气加热到20℃需要 多少热量之类的问题。 ▪ 焓是代表空气能量状态的参数,并能进行空气能量 变化的计量。 ▪ 焓严格来说应称为比焓或质量焓,但工程上常简称 为焓,用h表示。
空气的状态参数
已知干球温度t(饱和水蒸气分压力 p q ,b )和相对湿度
φ,求解含湿量d的公式
d 622 pq,b pB pq,b
空气的状态参数
空气的状态参数
▪ 焓湿图最基本的应 用是查找参数。此 外,焓湿图还可以 用于判断空气的状 态、表示空气的状 态变化和处理过程 等。

第一章 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及其焓湿图

第一章 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及其焓湿图
状态A;
60%
A
6000
5000 3000
2000
1000 0
-2000
第二节 湿空气的焓湿图
(2)求热湿比: Q 10000 5000
W2
(3)过A点作 5000
的热湿比线,与 28o C
B
tB 28的o C等温
20o C 5000 60%
线的交点即为终
A
6000
状态B点。
第二节 湿空气的焓湿图
6、等相对湿度线 *首先求不同温度对应的 饱和水蒸汽压力,再连接 各等温线与其对应的饱和 水蒸汽压力线的交点 (t, P)q b,就可以得到
10的0%等相对湿度线
(饱和线)。
第二节 湿空气的焓湿图
*当 co,ns求t 得不
同温度对应的水蒸汽压 力,连接各等温线与其 对应的水蒸汽压力线的 交点(t, P)q ,就可以
5000
3000
2000
1000 0
-2000
第三节 湿球温度与露点温度
1、湿球温度 ts 定义:在定压绝热条件下,空气与水直接接触, 达到热湿平衡时的饱和温度。
假设有一个空气和水直接接触的绝热加湿的空 间,空气和水有充分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
P、t1 d1、h1
tw
P、t2 d2、h2
水温为 ,t w湿空气的进口状态为: P、t1、。d1、h1 水不断汽化进入湿空气,所需的汽化潜热来自湿 空气,使湿空气的温度降低、含湿量增大。最终,湿 空气达到饱和,出口状态为:P、t2(tw ,ts )、。d2、h2
g Rq Pg
Pg
B Pq
kg/kg干
d 622 Pq
g/kg干
B Pq
当大气压力B一定时,含湿量只与水蒸汽压力有

湿空气及其焓湿图

湿空气及其焓湿图

1.1 空气的组成与状态
空调技术所研究的空气,就是人们口语中所称呼 的、无所不在、且时刻要呼吸的“空气”,只不 过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需要从独特的角度去研 究空气的组成、性质、状态、变化规律等。
地球大气层从地面到外空可分为好几层,其中最 靠近地面的那一层,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环 境,通常称为“空气”,也就是空调技术所要研 究、处理和调控的空气。
空气的状态与基本变化规律由工程热力学知识知水蒸气的状态有三种当分别存在于空气中时使空气也表现出三种状态1当空气中所含的水蒸气是干饱和蒸气干蒸气时空气处于饱和状态该空气称为饱和空气可表示空气空气干空气干空气干饱和蒸气干饱和蒸气干蒸气干蒸气饱和空气饱和空气182当空气中所含的水蒸气是湿饱和蒸气湿蒸气时空气处于过饱和状态该空气称为过饱和空气可表示为3当空气中所含的水蒸气是过热蒸气时空气处于不饱和状态该空气称为不饱和空气或未饱和空气可表示为空气空气干空气干空气湿饱和蒸气湿饱和蒸气湿蒸气湿蒸气过饱和空气过饱和空气空气空气干空气干空气过热蒸气过热蒸气不不未未饱和空气饱和空气空气的上述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学习目标
了解空气的组成与状态 掌握空气各状态参数及其计算 重点掌握空气的焓湿图及其应用
空气既是需要利用空调技术对特定空间
空气环境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主体,又是 空调工程中需要根据不同要求进行热湿 处理的对象。
因此,全面、深入地了解空气的特性, 熟悉反映空气状态的参数及相互间关系 的线图,会熟练运用焓湿图是学习和掌 握空调技术的重要基础。
空气压力方面的概念在空调技术中的应用 1)衡量空调房间与其他房间或室外的空气压力大
小。 2)表示空气潮湿程度的状态参数“相对湿度”是
用水蒸气分压力来定义的。 3)不同的大气压力条件,空气的性质不一样,需

焓湿图及其各点确定

焓湿图及其各点确定

201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空气处理过程--------------------新风处理到与室内等焓N--干球温度(℃):26湿球温度(℃):19.4露点温度(℃):16.3焓(kJ/kg.干空气):56.405 W--干球温度(℃):34.8湿球温度(℃):26.8露点温度(℃):24.3焓(kJ/kg.干空气):85.567 L--干球温度(℃):20湿球温度(℃):19.4露点温度(℃):19.2焓(kJ/kg.干空气):56.405 K--干球温度(℃):20.5湿球温度(℃):19.6露点温度(℃):19.2焓(kJ/kg.干空气):56.923 M--干球温度(℃):15.2湿球温度(℃):14.7露点温度(℃):14.4焓(kJ/kg.干空气):41.707 O--干球温度(℃):16.2湿球温度(℃):15.7露点温度(℃):15.5焓(kJ/kg.干空气):44.786 室内全热冷负荷(kW):22.65室内显热冷负荷(kW):19.714室内潜热冷负荷(kW):2.936室内湿负荷(g/s):1.198室内热湿比(kJ/kg):18906.5新风带入室内全热冷负荷(kW):0.204新风带入室内显热冷负荷(kW):-2.146新风带入室内潜热冷负荷(kW):2.351新风带入室内湿负荷(g/s):0.961※注:负值表示新风承担了室内部分的冷负荷或者湿负荷新风处理机组全热冷负荷(kW):11.505新风处理机组显热冷负荷(kW):6.323新风处理机组潜热冷负荷(kW):5.182新风处理机组湿负荷(g/s):2.128新风处理机组热湿比(kJ/kg):5407.5风机盘管承担全热冷负荷(kW):22.854风机盘管承担显热冷负荷(kW):17.561风机盘管承担潜热冷负荷(kW):5.294风机盘管承担湿负荷(g/s):2.159风机盘管承担热湿比(kJ/kg):10584.3风量关系:新风风量(m^3/h):1267室内回风风量(m^3/h):4994.121室内送风风量(m^3/h):6261.121风机盘管送风风量(m^3/h):4994.121208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空气处理过程--------------------新风处理到与室内等焓N--干球温度(℃):26湿球温度(℃):19.4露点温度(℃):16.3焓(kJ/kg.干空气):56.405 W--干球温度(℃):34.8湿球温度(℃):26.8露点温度(℃):24.3焓(kJ/kg.干空气):85.567 L--干球温度(℃):20湿球温度(℃):19.4露点温度(℃):19.2焓(kJ/kg.干空气):56.405 K--干球温度(℃):20.5湿球温度(℃):19.6露点温度(℃):19.2焓(kJ/kg.干空气):56.923 M--干球温度(℃):15.2湿球温度(℃):14.7露点温度(℃):14.4焓(kJ/kg.干空气):41.71 O--干球温度(℃):16.2湿球温度(℃):15.7露点温度(℃):15.5焓(kJ/kg.干空气):44.788室内全热冷负荷(kW):28.98室内显热冷负荷(kW):25.226室内潜热冷负荷(kW):3.754室内湿负荷(g/s):1.532室内热湿比(kJ/kg):18916.4新风带入室内全热冷负荷(kW):0.262新风带入室内显热冷负荷(kW):-2.746新风带入室内潜热冷负荷(kW):3.007新风带入室内湿负荷(g/s):1.23※注:负值表示新风承担了室内部分的冷负荷或者湿负荷新风处理机组全热冷负荷(kW):14.719新风处理机组显热冷负荷(kW):8.09新风处理机组潜热冷负荷(kW):6.63新风处理机组湿负荷(g/s):2.722新风处理机组热湿比(kJ/kg):5407.5风机盘管承担全热冷负荷(kW):29.242风机盘管承担显热冷负荷(kW):22.47风机盘管承担潜热冷负荷(kW):6.771风机盘管承担湿负荷(g/s):2.762风机盘管承担热湿比(kJ/kg):10587.7风量关系:新风风量(m^3/h):1621室内回风风量(m^3/h):6391.041室内送风风量(m^3/h):8012.041风机盘管送风风量(m^3/h):6391.041108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空气处理过程--------------------新风处理到与室内等焓N--干球温度(℃):26湿球温度(℃):19.4露点温度(℃):16.3焓(kJ/kg.干空气):56.405 W--干球温度(℃):34.8湿球温度(℃):26.8露点温度(℃):24.3焓(kJ/kg.干空气):85.567 L--干球温度(℃):20湿球温度(℃):19.4露点温度(℃):19.2焓(kJ/kg.干空气):56.405 K--干球温度(℃):20.5湿球温度(℃):19.6露点温度(℃):19.2焓(kJ/kg.干空气):56.923 M--干球温度(℃):15.2湿球温度(℃):14.7露点温度(℃):14.4焓(kJ/kg.干空气):41.703 O--干球温度(℃):16.2湿球温度(℃):15.7露点温度(℃):15.5焓(kJ/kg.干空气):44.785室内全热冷负荷(kW):18.9室内显热冷负荷(kW):16.45室内潜热冷负荷(kW):2.45室内湿负荷(g/s):1室内热湿比(kJ/kg):18900.0新风带入室内全热冷负荷(kW):0.171新风带入室内显热冷负荷(kW):-1.792新风带入室内潜热冷负荷(kW):1.963新风带入室内湿负荷(g/s):0.803※注:负值表示新风承担了室内部分的冷负荷或者湿负荷新风处理机组全热冷负荷(kW):9.607新风处理机组显热冷负荷(kW):5.28新风处理机组潜热冷负荷(kW):4.327新风处理机组湿负荷(g/s):1.777新风处理机组热湿比(kJ/kg):5407.5风机盘管承担全热冷负荷(kW):19.071风机盘管承担显热冷负荷(kW):14.651风机盘管承担潜热冷负荷(kW):4.42风机盘管承担湿负荷(g/s):1.803风机盘管承担热湿比(kJ/kg):10579.0风量关系:新风风量(m^3/h):1058室内回风风量(m^3/h):4165.991室内送风风量(m^3/h):5223.991风机盘管送风风量(m^3/h):4165.991109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空气处理过程--------------------新风处理到与室内等焓N--干球温度(℃):26湿球温度(℃):19.4露点温度(℃):16.3焓(kJ/kg.干空气):56.405 W--干球温度(℃):34.8湿球温度(℃):26.8露点温度(℃):24.3焓(kJ/kg.干空气):85.567 L--干球温度(℃):20湿球温度(℃):19.4露点温度(℃):19.2焓(kJ/kg.干空气):56.405 K--干球温度(℃):20.5湿球温度(℃):19.6露点温度(℃):19.2焓(kJ/kg.干空气):56.923 M--干球温度(℃):15.6湿球温度(℃):15.1露点温度(℃):14.8焓(kJ/kg.干空气):42.925 O--干球温度(℃):16.4湿球温度(℃):15.9露点温度(℃):15.6焓(kJ/kg.干空气):45.243室内全热冷负荷(kW):7.2室内显热冷负荷(kW):6.406室内潜热冷负荷(kW):0.794室内湿负荷(g/s):0.324室内热湿比(kJ/kg):22222.2新风带入室内全热冷负荷(kW):0.055新风带入室内显热冷负荷(kW):-0.581新风带入室内潜热冷负荷(kW):0.636新风带入室内湿负荷(g/s):0.26※注:负值表示新风承担了室内部分的冷负荷或者湿负荷新风处理机组全热冷负荷(kW):3.115新风处理机组显热冷负荷(kW):1.712新风处理机组潜热冷负荷(kW):1.403新风处理机组湿负荷(g/s):0.576新风处理机组热湿比(kJ/kg):5407.5风机盘管承担全热冷负荷(kW):7.255风机盘管承担显热冷负荷(kW):5.823风机盘管承担潜热冷负荷(kW):1.432风机盘管承担湿负荷(g/s):0.584风机盘管承担热湿比(kJ/kg):12418.6风量关系:新风风量(m^3/h):343室内回风风量(m^3/h):1728.67室内送风风量(m^3/h):2071.67风机盘管送风风量(m^3/h):1728.67104新风处理到与室内等焓N--干球温度(℃):26湿球温度(℃):19.4露点温度(℃):16.3焓(kJ/kg.干空气):56.405 W--干球温度(℃):34.8湿球温度(℃):26.8露点温度(℃):24.3焓(kJ/kg.干空气):85.567 L--干球温度(℃):20湿球温度(℃):19.4露点温度(℃):19.2焓(kJ/kg.干空气):56.405 K--干球温度(℃):20.5湿球温度(℃):19.6露点温度(℃):19.2焓(kJ/kg.干空气):56.923M--干球温度(℃):15.2湿球温度(℃):14.7露点温度(℃):14.4焓(kJ/kg.干空气):41.705 O--干球温度(℃):16.2湿球温度(℃):15.7露点温度(℃):15.5焓(kJ/kg.干空气):44.786 室内全热冷负荷(kW):15.9室内显热冷负荷(kW):13.839室内潜热冷负荷(kW):2.061室内湿负荷(g/s):0.841室内热湿比(kJ/kg):18906.1新风带入室内全热冷负荷(kW):0.144新风带入室内显热冷负荷(kW):-1.508新风带入室内潜热冷负荷(kW):1.651新风带入室内湿负荷(g/s):0.675※注:负值表示新风承担了室内部分的冷负荷或者湿负荷新风处理机组全热冷负荷(kW):8.082新风处理机组显热冷负荷(kW):4.442新风处理机组潜热冷负荷(kW):3.64新风处理机组湿负荷(g/s):1.495新风处理机组热湿比(kJ/kg):5407.5风机盘管承担全热冷负荷(kW):16.044风机盘管承担显热冷负荷(kW):12.326风机盘管承担潜热冷负荷(kW):3.717风机盘管承担湿负荷(g/s):1.516风机盘管承担热湿比(kJ/kg):10581.2风量关系:新风风量(m^3/h):890室内回风风量(m^3/h):3505.181室内送风风量(m^3/h):4395.181风机盘管送风风量(m^3/h):3505.18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pv=0时,φ=0,表示湿空气不含水分,即为绝干空气。 当pv=ps时,φ=1,表示湿空气为饱和空气。
相对湿度和绝对湿度的关系
相对湿度:可以说明湿空气偏离饱和空气的程度,能用
于判定该湿空气能否作为干燥介质,φ值与越小,则吸湿
能力越大。
湿度:是湿空气含水量的绝对值,不能用于分辨湿空气
的吸湿能力。
I=Ig+IvH
式中I——湿空气的焓,kJ/kg绝干气; Ig ——绝干空气的焓,kJ/kg绝干气; Iv——水气的焓,kJ/kg水气。 注:空气的焓是根据干空气及液态水在0 oC时焓为零作基准而计算的, 因此,对于温度为t 及湿度为H的湿空气,其焓包括由0o C的水变为0o C 的水汽所需的潜热及湿空气由0oC升温至t oC所需的显热之和,即
H s ,t d
0.622 ps ,t d P p s ,t d
p s ,t d
H s ,t d P 0.622 H s ,td
当空气从露点继续冷却时,其中部分水蒸汽便会以露珠的 形式凝结出来。空气的总压一定,露点时的饱和水蒸汽压ps,td 仅与空气的湿度Hs,td有关,即 ps,td=f(Hs,td) 或 度越大,td 越大。 td= (Hs,td) 湿
气系统,两者在数值上近似相等,对其他系统而言,不存在 此关系。
对空气-水蒸气系统 ,干球温度、绝热饱和温度(或湿
球温度)及露点之间的关系为:
对于不饱和湿空气: t>tas(或tw)>td 对于饱和的湿空气: t= tas(或tw)
=td
二、湿空气的湿度图
在工程计算中,常用的是以湿空气的焓值I为纵坐标,湿度
I (cg Hcv )t Hr0
0
(1.01 1.88H ) 2490H
6 湿空气的比容vH
在湿空气中,1kg绝干气体积和相应的Hkg水气体积之和,
称为湿空气的比容,亦称湿容积(humid volume),用符号vH
表示,单位为:m3湿空气/kg绝干气。
m3绝干气 m3水气 vH kg绝干气
9 绝热饱和温度tas
形成原理: 绝热降温增湿过程及等焓过程 绝热增湿过程进行到空气被水汽
空气 tas,Has,I2
所饱和,则空气的温度不再下降,
而等于循环水的温度,称此温度为 该空气的绝热饱和温度,用符号tas 表示,其对应的饱和湿度为Has,此 刻水的温度亦为tas。 tas

空气 t,H,I1
r0 tas t ( H as H ) cH
0
实验测定表明,对于在湍流状态下的空气-水蒸气系统 而言,a/kH≈ CH , 同时 r00≈ rtw,故在一定温度t和湿度H下, 有
t w t as
强调:绝热饱和温度tas与湿球温度tw是两个完全不的概念。
但是两者都是湿空气状态(t和H)的函数。特别是对空气-水
G1 H1 G2 H 2 Hn G1 G2
I
G1I1 G2 I 2 In G1 G2
若混合后的空气状态点落 入超饱和区,例如图中3-4 直线上的d点,则混合物将 分成气态的饱和空气和液态 的水两部分,前者的状态点 为过d点的等温线与φ=1线 的交点e。
I1
1
In
I2
2
H2 4
由于水的饱和蒸气压仅与温度有关,故湿空气的饱和湿 度是温度和总压的函数,即
H s f (t , P)
3 相对湿度 φ
在一定温度及总压下,湿空气的水汽分压pv 与同温度下
水的饱和蒸汽压 pS 之比的百分数,称为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用符号φ表示,即
pv 100% ps
I H Hn 1 e t d 3
φ=1
H
4 绝热冷却增湿过程
空气和水直接接触时,空气的状态变化可视为空气和液态 水表面边界层内的饱和空气不断混合的过程。 若空气(以A点表示)与温度为tas的冷却水(其表面的饱 和空气以B点表示)相接触,由于水温保持不变,B点的位置 也固定不变,则空气的不断混合过程就表现为空气状态从A 点不断向B点移动。 I A tA φ=1 tas B 绝热饱和过程的进行,其结 果一方面表现为空气的冷却, 另一方面表现为空气的增湿, 故称为绝热冷却增湿过程。 H
I=122kJ/kg干空气
td=24oC tw=33o C
三、湿空气的基本状态变化过程
1 间壁式加热和冷却
若空气的温度变化范围在露点以上,则空气中的含水量始终 保持不变,且为不饱和状态,为等湿过程,过程线为垂直线。 I tB tA A B
tA
tB
A B φ=1
H
2 间壁式冷却减湿
上述间壁式冷却过程当进行至露点,空气即达到饱和状态, 继续冷却时,水蒸气就在冷却壁面上凝结出来,而且温度不断 降低,但空气始终在饱和状态。 I 利用上述方法,如果将
第八章 物料干燥
重点:空气的焓湿图、干燥机理、干燥
曲线、干燥时间的计算;
难点:空气的焓湿图、干燥机理;
第一节
过程。
概述
去湿:除去物料中的水分和或其它溶剂(统称为湿分)的
去湿的方法:
机械去湿法:即通过过滤、压榨、抽吸和离心分离等方法
除去湿分。
物理化学去湿法:用吸湿性物料如石灰、无水氯化钙等吸
1 H 273 t 1.013105 vH ( ) 22.4 29 18 273 P 273 t 1.013105 (0.772 1.244H ) 22.4 273 P
7 露点 td
不饱和的空气在湿含量H不变的情况下冷却,达到饱和状 态时的温度,称为该湿空气的露点(dew piont),用符号td表示。 在露点时,空气的湿度为饱和湿度,φ=1。
8 干球温度t和湿球温度tw
干球温度t:空气的温度 湿球温度tw: 不饱和空气的湿球温度tw低于干球温度t。 形成原理(如图所示): tw
补充液,温度tw
空气 湿度H 温度t
在稳定状态时,空气向湿纱布表面的传热速率为: Q=αS(t-tw)
气膜中水气向空气的传递速率为:N=kH(Hs,tw-H)S
收水分。该法费用高,操作麻烦,只适用于小批量固体物料 的去湿,或用于除去气体中的水分。
热能去湿法:如蒸发、干燥等
用加热的方法使水分或其它溶剂汽化,并将产生的蒸气排 除,藉此来除去固体物料中湿分的操作,称为固体的干燥。
干燥过程的分类
按操作压力:常压干燥、真空干燥 按操作方式:连续式、间歇式 按传热方式:传导干燥、对流干燥、辐射干燥和
oC); 式中 cH——湿空气的比热, kJ/(㎏绝干气· oC); cg——绝干空气的比热, kJ/(㎏绝干气· oC) cv——水气的比热, kJ/(㎏水气·
在常用的温度范围内,有
cH 1.01 1.88H
上式说明:湿空气的比热只是湿度的函数。
5 湿空气的焓 I
湿空气中1kg绝干空气的焓与相应水汽的焓之和,称为湿 空气的焓,用符号I表示,单位是kJ/kg干空气。
补充水 tas
在空气绝热增湿过程中,空气失去的是显热,而得到的是汽 化水带来的潜热,空气的温度和湿度虽随过程的进行而变化, 但其焓值不变。
塔顶和塔底处湿空气的焓分别为:
I1 (cg Hcv )t Hr0
0 0
I 2 (cg H as cv )tas H as r0
湿空气在绝热增湿过程中为等焓过程,即:I1=I2 由于H和Has值与l相比皆为一很小的数值,故可视为CH 、 CHas不随湿度而变,即CH=CHas 。则有
压差越大,干燥过程进行越快。所以干燥介质须及时将汽化 的水汽带走,以保持一定的汽化水的推动力。
第二节
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
一、湿空气的性质
1 水蒸气分压pv
空气中水蒸气分压愈大,水分含量就愈高,根据气体分 压定律,则有 pv pv nv
pg P pv ng
2 湿度(humidity)H
又称为湿含量或绝对温度(absolute humidity)。它以湿空 气中所含水蒸汽的质量与绝对干空气的质量之比表示,使用 符号H,其单位为:kg水气/kg干空气 。
在一定总压和温度下,两者之间的关系为
ps H 0.622 P ps
4 湿空气的比热CH
在常压下,将湿空气中1kg绝干空气及相应Hkg 水汽的温度
升高(或降低)1oC所需要(或放出)的热量,称为比热,又
oC),即 称为湿热,用符号CH表示,单位是kJ/(㎏绝干气·
cH cg Hcv
在稳定状态下,穿热速率和传质速率之间的关系为:Q=Nrtw
tw t
强调:
k H rtw

( H s ,tw H )
对空气~水蒸气系统而言, α/kH=1.09
湿球温度实际上是湿纱布中水分的温度,而并不代表空气的
真实温度,由于此温度由湿空气的温度、湿度所决定,故称其 为湿空气的湿球温度,所以它是表明湿空气状态或性质的一种 参数。 对于某一定干球温度的湿空气,其相对湿度越低,湿球温 度值越低。对于饱和湿空气而言,其湿球温度与干球温度相等。
A
3
φ=1
t 1 2 td
3
φ=1
t 1 0
A
φ=1
0
H
0
H
H
例: 已知湿空气的总压为101.3kN/m2 , 湿度为H=0.02 kg水/kg 干空气,干球温度为70o C。试用I-H图求解:
(a)水蒸汽分压p; (b)相对湿度φ ; (c)热焓I; (d)露点td ;
(e)湿球温度tw ;
解 由已知条件:P=101.3kN/m2, H=0.02 kg水/kg干空气, t=20o C,在I-H图上定出湿空气的状态点A点。 pv=3kN/m2 φ=10%
H为横坐标的焓湿图,即I-H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