焓湿图及常用空气处理过程简介

合集下载

湿空气的焓湿图

湿空气的焓湿图

湿空气h-d图
二、定温线 等温线是一系列斜率相差很小的直2501 + 1.85t )
三、定相对湿度线
ϕ ⋅ ps d = 622 B − ϕ ⋅ ps
一定、 当大气压力 B 一定、相对湿度 一个饱和分压力
ϕ
一定时, 一定时,每取一个含湿量
d 就得到
ps
也就对应一个饱和温度
ts

四、水蒸气分压力线
pv d = 622 B − pv
在大气压力 力
B 为定值时,对于每一个湿空气的含湿量 d ,都有唯一的水蒸气的分压 B 一定的条件下,含湿量 d 可以和水蒸气的分压力 pv可以使用同一个
p v 与之对应,因此得出结论:
在大气压力
横坐标,可以用一个坐标同时表示两个量。
五、热湿比线 实际湿空气的处理过程中,很少有含湿量不变的过程,往往在温度变化的同时伴随 着含湿量的变化,因此有必要定义一个新的参数来帮助解决问题。即热湿比:
ε >0
∆h < 0, ∆d < 0
对于Ⅳ区
湿空气h-d图热湿比四个区
因此
ε <0
∆h < 0, ∆d > 0
六、露点温度和湿球温度
露点温度
φ
% 100 φ=
湿空气h-d图中的露点表示
湿球温度
φ
% 100 φ=
% 100 φ=
湿空气h-d图中的露点表示
h2 − h1 = 0.001c p t w ( d 2 − d 1 )
湿空气h-d图中的露点表示
结论:研究的湿空气的状态点与此研究点的湿球温度点具有相同的焓值。即:h
1
= h2
混合点参数的计算方法:

空气处理过程

空气处理过程

空⽓处理过程风机盘管的选型计算以地下⼀层KTV1为例来说明选型过程。

在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中,让风机盘管承担室内冷负荷,新风机组只承担新风本⾝的负荷。

1、新风处理到室内状态的等焓线(1)夏季空⽓处理过程。

夏季新风处理到室内状态的⽐焓值的焓湿图见下图4.1。

新风机组不承担室内冷负荷。

1)根据设计条件,室内参数:t N =26℃、?=65%;室外参数:⼲球温度tg=34.2℃、湿球温度ts=27.8℃,在焓湿图上确定室内、外状态点N 、W 。

查图可得N h =61.0kj/kg 、W h =89.0kj/kg 。

2)确定机器露点L 和考虑温升后的状态点K从N 点引等焓线,与?=90%的相对湿度线交于点L ,连接WL,W 到L 过程是新风在新风机组内实现的冷却减湿过程。

所以可得L h =N h =61.0kj/kg 。

3)确定室内送风状态点O从N 点作热湿⽐线,热湿⽐:(4.1)该线与?=90%的线相交于送风状态点O ,查图可得O h =55.5kj/kg 。

O 点确定之后,即可计算出空调房间的送风量为:(4.2)4)确定风机盘管处理后的状态点M连接LO 并延长到M 点,M 点为经风机盘管处理后的空⽓状态,风机盘管处理的风量为s kg q q q W m m F m/494.1166.066.1,,=-=-=。

其中新风量为:。

因为求出的s kg q s kg q m W m /166.01.066.1%10/08.0,=?=??=所以s kg q W m /166.0,= 由混合原理(4.3)可求出M h =54.9kj/kg ,做M h =54.9kj/kg 的等焓线与LO 的延长线相交得M点。

连接NM ,N 到M 过程是在风机盘管内实现的冷却减湿过程。

5)确定新风机组负担的冷量和盘管负担的冷量新风机组承担的冷量:kW h h q Q L W W m W O 65.4)0.610.89(166.0)(,,=-?=-= (4.4)风机盘管承担的冷量:kW h h q Q M N F m F O 11.9)9.540.61(494.1)(,,=-?=-= (4.5)根据风机盘管所承担的冷量来选择所需要的风机盘管的型号,本例选⽤EKskg h h Qq ON m /66.15.550.61125.9=-=-=∑kJ/kg40505811.03600125.9=?==W Q εs.1240,=?=ON MO F m W m h h h h q q --=,,风机盘管,型号为EKCW1400AT ,两台。

空气线图与空气处理过程

空气线图与空气处理过程

空气线图(焓湿图)与空气处理过程介绍空气调节:使室内空气温度、湿度、速度、压力、洁净度等参数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的技术称空气调节(空调)。

一、几个常用名词解释1、干空气:是氮、氧、二氧化碳、氩、氦、氖、氪、氙、氡、臭氧等的混合物。

空气中含有不同的水分,含有水份的空气称为湿空气。

2、空气焓值Enthalpy(i):kj/kg干空气,湿空气的质量焓,1Kg干空气和0.001dKg水蒸气质量焓的总和。

也可理解为热函(kcal/kg),即干空气的显热和水蒸气的显热+潜热的总和,即湿气的全热量),也是物体保有热量的总量。

3、湿度:湿度就是指空气中湿气的含量。

物理定义:空气湿度是用来表示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多少或空气潮湿程度的物理量。

4、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φ):日常生活中所指的湿度为相对湿度,%RH表示;实际空气的湿度与同温度下达到饱和的湿度之比值。

也可解释为即气体中(通常为空气中)所含水蒸气量(或水蒸气压)与其空气相同情况下饱和水蒸气量(或饱和水蒸气压)的百分比。

5、湿度比Humidity Ratio:gw(water)/kga(air干空气),在含有1Kg的湿空气中所含有的水蒸汽的质量g;6、绝对湿度(absolute humidity):指单位体积(1m^3)空气中实际所含的水蒸气的重量(g),单位为g/m^3。

简化为:空气中的水蒸气质量与湿空气的总体积之比。

7、干球温度Dry Buib Temperature(DBT):一般温度传感器所量到的温度,也是真正的空气温度;8、湿球温度Wet Buib Temperature(WBT):是在温度传感器绑上湿布,再泡在一小杯水中,让水分包裹整个传感器,由于空气中的相对湿度一定小于等于百分之百(空气中的水蒸气未达饱和),所以湿球的水份会被蒸发,在蒸发的同时将热量给带走,造成湿球温度下降,意即干湿球温度计读数相差愈大,水的蒸发愈旺盛;当湿球温度计读数相对稳定时,即为此时的湿球温度。

湿空气和焓湿图的介绍

湿空气和焓湿图的介绍

湿空气和焓湿图湿空气概论:在空调系统设计中,无论是工业用的,如纺织车间,计算机房,还是民用的,如办公室,商场等,要处理的对象都是空气,因此,了解空气的性质和变化规律才能使空气的调节符合设计要求,为了方便设计计算,空调行业的前辈们绘制了焓湿图(Psychrometric Chart ),它是空调系统设计中一个重要的工具,为了更好地理解空气和焓湿图,先认识一下空气的特性。

在我们生活周围的空气在空调上的定义是:干空气和水蒸气的混合物,被称为湿空气:湿空气=干空气(g)+水蒸气(q)为了研究和计算的方便,假设我们周围的湿空气是理想气体:就是气体分子不占有空间的质点,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力。

而湿空气中的水蒸气是处于过热状态,而数量微少,分压力很低,比容很大。

因此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也适用于湿空气:而作为理想气体,有以下性质: p = pg + pq m=mg+mq ρ=ρg+ρq ‘i = ig + iqT = Tg = Tq, V = Vg = Vqp 、pg 、 pq —分别为湿空气,、干空气(g )、水蒸汽(q)压力,Pa ; m 、mg 、mq —分别为湿空气、干空气、水蒸汽的质量,Kg ; Rg 、 Rq —分别为干空气及水蒸汽的气体常数, Rg=287J/Kg·K ; Rq=461J/Kg·K ρ、ρg 、ρq—分别为湿空气、干空气、水蒸汽的密度,Kg/m3 ‘h 、hg 、hq—分别为湿空气、干空气、水蒸汽的焓 T 、Tg 、Tq—分别为湿空气、干空气、水蒸汽的温度 V 、Vg 、Vq—分别为湿空气、干空气、水蒸汽的体积湿空气是由干空气和水蒸汽组成,而干空气的成分变化一般不大,而且没有相变,因此比较容易处理,而水蒸汽会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而且达到饱和状态时还会凝结出水分,因此处理比较复杂,而为了理解水蒸气对湿空气的影响,先了解下面几个概念: 大气压力(p/B )一般定义是:以北纬45度处海平面的全年平均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力(或物理大气压),p/B=101325Pa ,要注意的是,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压力不断下降,这时用标准大气压力得出的相关参数就不能再使用了,因为随着压力的下降,湿空气的密度也随着下降,因此,相同容积的湿空气经过风机后全压也会下降,见下式,这时需换算出对应值:另外,大气压力是测试出来的,因此: 绝对压力=当地大气压力+工作压力(表压),这里如果不注明,都指的是绝对压力。

工程热力学-湿空气

工程热力学-湿空气

Const 0
h h
t d
定相对湿度线
h
4、定相对湿度线
h h 1.005t d(25011.863t)
d 622 ps (t) pb ps (t)
是一组向上凸的线
饱和线上部是未饱和 线下部无意义
t 100%
d
水蒸气分压力线
5、水蒸气分压力线
d 0.622 pv pb pv
h1 d2 d1 h水 h2
h1 h2
t φ h d 0
h 1 2 1
d
定温加湿过程
实例:干蒸汽加湿器
对湿空气喷入少量水蒸气,温度虽略有升高,但 可近似认为不变,因此称为定温加湿过程。
q h1 d2 d1 h水 h2
q h2 h1 d2 d1 h水 h2 h1
h2
越干燥,吸水能力强
越湿润,吸水能力低
含湿量(比湿度)
湿空气的热力过程存在相变时,体积和质量等参数均随温度 和湿度的变化而变化,不方便计算 。
但湿空气中干空气的量不变,以此为计算基准较为方便
含湿量 比湿度
d mv ma
g水蒸气/kg干空气
pvV
d 1000 mv 1000 RvT 1000 pv 287 622 pv
ma p
Ra
p
湿空气的密度
1 0.001d
v
v 1 0.001d 1
湿度测量与湿球温度
1.绝热饱和温度法
T
1
1
2
d1
mf
s
2.干湿球温度法
球面上 蒸发热=对流热
tw绝热饱和温度
干球温度、湿球温度、露点温度
T
t
tw td
s
1

空气热湿处理的基本过程

空气热湿处理的基本过程

.
一、空气热湿处理的基本过程
㈠四个典型过程:
1.等湿加热过程
特点:温度升高,焓增加,含湿量不变;
措施:表面换热器、电加热器等;焓湿图:垂直向上,A→B;热湿比:+∞。

2.等湿冷却(干冷)过程
特点:温度降低,焓减少,含湿量不变;
措施:表面换热器等;焓湿图:垂直向下,A→C;热湿比:-∞。

3.等焓加湿过程
特点:温度下降,焓近似不变,含湿量增加。

措施:喷循环水。

焓湿图:近似沿等焓线向下,A→E。

热湿比:ε=4.19t s≈0 4.等焓减湿过程
特点:温度升高,焓近似不变,含湿量降低;
措施:固体吸湿剂吸湿;焓湿图:沿等焓线向上,A→D;热湿比:ε≈0。

⒌等温加湿过程
特点:湿度增加、焓增加,温度基本不变;
措施:喷饱和蒸汽;焓湿图:沿等温线向右,A→F。

⒍冷却干燥过程
特点:温度、湿度、焓均减少;
措施:喷水室或表冷器低于空气露点温度接触空气;焓湿图:向左下,A→G;精选word范本,供参考!。

湿空气性质及焓湿图

湿空气性质及焓湿图

h t=25 ℃
ts
Φ=50%
Φ=100%
2019/4/20
27
1、 2
湿空气的含湿图
三、含湿图的应用 1、确定湿空气的状态参数
在给定大气压力B时,只要知道湿空气的任意两个独立状态参数,就 可在焓湿图上确定该空气的其余状态参数。 例:已知B=101325Pa,t=22℃,Φ=65%,试在h-d图上确定该空气的其 它状态参数。 P
2019/4/20 12
1.2 湿空气的焓湿图
2019/4/20
13
1、 2
湿空气的含湿图
本节的主要内容
含湿图的组成
湿球温度与露点温度
含湿图的应用
2019/4/20
14
1、 2
湿空气的含湿图
一、焓湿图的组成
以比焓h—纵坐标,以含湿量d—横坐标,表示大气压力B一定时 湿空气各个参数之间的关系。包含五种线群:
2019/4/20 3
成分较为稳定,可近似看作理想 气体。
水蒸气
1、 1
湿空气的物理性质
二、 湿空气的基本状态参数
湿空气的基本状态参数是表征湿空气性质的物理量,主要包括: 1、压力B 湿空气的压力即是所谓的大气压力,等于干空气的分压力与水蒸 气的分压力之和,即: B=Pg+Pq 式中 PgV=MgRgT , PqV=MqRqT
1、 2
湿空气的含湿图
热湿比线的应用
在h-d图的右下方有以任意点为中心画出的不同数值 的ε线。 实际应用时,利用推平行线的方法,通过已知初状态点,作一条平行于给 定ε值的线,就可画出该空气状态变化的过程线。 若已知终了状态的任一参数值,就可在h-d 图上确定其终了状态点。
d1
d2

湿空气的状态参数和焓湿图

湿空气的状态参数和焓湿图
角度,又称角系数。在焓湿图的右下角绘出不同ε值的等值线。
20
5.大气压力变化对焓湿图的影响
根据公式
可知
当φ为常数,pa增大,d 则减少,反之d 则增大,因
此绘制出的等φ线也不同。
对于不同的大气压力应采用与之对应的h-d图,
否则所得到的参数会有误差。
一般大气压力变化不大时,所得结果误差不大,
因此在工程中允许采用同一张h-d图来确定参
湿、增焓、升温过程。
2. 干式冷却过程
用表面温度低于空气(干球)温度却又高于空气露点
温度的空气冷却器来处理空气。空气变化是等湿、减焓、
降温过程。
3. 冷却减湿过程
用表面温度低于空气露点温度的空气冷却器来处理空气所实
现的过程。空气变化是减湿、减焓、降温过程。
24
5.3.2 表示湿空气的状态变化过程
4. 等焓减湿过程
• 使服务空间内的空气温度、湿度、洁净度、气流速度和空气压力梯
度等参数达到给定要求的技术。
3
5.1 湿空气的组成和状态参数
• 5.1.1 湿空气的组成
空调工程中对所处理的空气和特定空间内部的空气都称为湿空气
由干空气和水蒸气所组成的混合物
由干空气和水蒸气所组成的混合物
干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氧和二氧化碳,,总体上可
计算公式为
式中 T——空气的热力学温度(K)。
7
4.湿量
(1)含湿量d
含湿量的定义为每千克干空气中所含有的水蒸气量,单位用kg/kg(干空气)或g/kg(干空气)表示,

可以整理为
含湿量d的单位用g/kg(干空气)表示时,公式可以写为
8
4.湿量
(2)相对湿度φ
湿空气中的水蒸气分压力和相同温度下湿空气的饱和水蒸气分压力之比称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HCE 機械空調部 機械空調部
M S1 N
LHCE 機械空調部 機械空調部
2.4單盤管一次回風冬季處理過程 單盤管一次回風冬季處理過程
采电极, 采电极,電熱加湿方式 回風與新風混合。 N+W M:回風與新風混合。 S1:等湿加热。 M S1:等湿加热。 S2:等温加湿。 S1 S2:等温加湿 參數點確認 點確認: 新風比* M點確認:HM=HN-新風比*(HW-HN) 確認: S2確認: 按下式求出H 按下式求出HS2。 +Q/ G*1.2) HS2=HN+Q/(G*1.2)(此處Q指冬季室 內負荷) 內負荷) 該S2点等温線與M點等湿度線的交點S1 S2点等温線與M點等湿度線的交點S1 点等温線與 湿度線的交點 点。 則加熱量Q2=G*0.29*(T 則加熱量Q2=G*0.29*(TS1-TM) 加濕量D1=G*1.2*(D 加濕量D1=G*1.2*(DS2-DS1) 注意:S2点落在N点的等湿线上。 注意:S2点落在N点的等湿线上。 点落在 LHCE 機械空調部 機械空調部
1.2焓濕圖上常用參數介紹 焓濕圖上常用參數介紹 焓濕圖
a. 乾球溫度(DB) b.濕球溫度(WB) c. 露點溫度(DP) d. 絕對濕度(D) e. 相對濕度(RH) f. 焓(H)
焓湿图
LHCE 機械空調部 機械空調部
2.1 空氣處理過程 A 簡介
LHCE 機械空調部 機械空調部
2.1 空氣處理過程
W
பைடு நூலகம்S1
N
单盘管全新风空调箱处理过程 夏季:室内无余湿
LHCE 機械空調部 機械空調部
2.6 外氣單獨處理冬季過程 A采噴霧(或濕膜加濕方式)空氣處理 采噴霧( 方式) 過程 定送风状态点S3 (定送风状态点S3 ) S1:新风加热。 W S1:新风加热。 S2:湿膜加湿(等焓加湿) S1 S2:湿膜加湿(等焓加湿)。 新风二次加熱 S2 N:新风二次加熱。
單盤管全新風空調箱處理過程
LHCE 機械空調部 機械空調部
Thank You!
LHCE 機械空調部 機械空調部
試題
1. 等濕冷卻,露點溫度是否改變.? 答: 2. 等焓加濕,溫度是否會下降? 答: 3. 在一次回風系統中,新風量加大,混合點是否離室內狀態點越遠?. 答: 4. 在一次回風系統中,室內有余濕之送風狀態點濕度高於室內無余濕送風狀態點濕度? 答: 5. 采用濕膜加濕與噴霧加濕空氣處理過程一樣嗎? 答 6. 采電加熱(或熱水盤管)加熱過程中,相對濕度會發生變化嗎? 答 7. 除濕一定要降溫嗎? 答
參數點確認 S2點確認 點確認: 95%线交点 线交点。 S2點確認:DN与95%线交点。 S1点確認: 点的等湿线交点。 S1点確認:HS2与W点的等湿线交点。 一次加热量: 0.29*G 一次加热量:Q1=0.29*G*(TS1-TW) 二次加热量:Q =0.29*G* 二次加热量:Q2=0.29*G*(TSN-TS2) 加濕量D1=G*1.2*(DN-DS1) 加濕量
W
參數點確認 點確認: 新風比* M點確認:HM=HN+新風比*(HW-HN) S1確認 確認: S1確認: 則制冷量 =G*( Q1=G*(HM-HS1)*1.2
M S1 N
单盘管一次回风空调箱处理过程 (普通空调,室内无余湿产生)
LHCE 機械空調部 機械空調部
2.3單盤管一次回風夏季處理過程 單盤管一次回風夏季處理過程 室內有餘濕夏季 夏季空氣處理過程 B 室內有餘濕夏季空氣處理過程 N+W M S1 M:回風與新風混合。 回風與新風混合。 S1:冷卻除濕。 S1:冷卻除濕。 送風吸收室內餘熱。 N:送風吸收室內餘熱
單盤管全新風空調箱處理過程
LHCE 機械空調部 機械空調部
2.7 外氣單獨處理冬季過程 B采电极加濕空氣處理過程 采电极加濕空氣處理過程 加濕 定送风状态点S3 (定送风状态点S3 ) S1:新风加热。 W S1:新风加热。 电极加湿(等温加湿) S1 N:电极加湿(等温加湿)。
參數點確認 加热量Q 0.29*G 加热量Q1=0.29*G*(TS1-TW) 加濕量D1=G*1.2*(DN-DS1) 加濕量
LHCE 機械空調部 機械空調部
2.2單盤管一次回風夏季處理過程 單盤管一次回風夏季處理過程 A 室內無餘濕夏季空氣處理過程 N+W M S1 M:回風與新風混合。 回風與新風混合。 S1:冷卻除濕。 S1:冷卻除濕。 送風吸收室內餘熱。 N:送風吸收室內餘熱
D:室内余湿量 Q:室内余热量 W:室外状态点 N:室内状态点 M:新回风混合点 S1:送风状态点 G:总送风量 Gw:新风量
焓濕圖及常用空氣處理過程簡介
講解: 講解:邱益碧 日期:2007/04/10 2007/04 2007/04/
LHCE 機械空調部 機械空調部
Agenda
1、焓濕圖基本構成 2、常用空氣處理過程
LHCE 機械空調部 機械空調部
1.1常用焓濕圖有兩種 常用焓濕圖有兩種 常用焓濕圖
LHCE 機械空調部 機械空調部
D:室内余湿量 Q:室内余热量 W:室外状态点 N:室内状态点 M:新回风混合点 S1:送风状态点 G:总送风量 Gw:新风量
W
參數點確認 點確認: 新風比* M點確認:HM=HN+新風比*(HW-HN) S1確認 確認: S1確認: 按下式求出送風狀態點的絕對含濕量 D/(G*1.2) DS1=DN-D/(G*1.2) 則制冷 則制冷量 Q1=G*(HM-HS1)*1.2 (
2.5 外氣單獨處理夏季過程 外氣單獨處理夏
W S1
S1:降温除湿。 S1:降温除湿。 N:往室内送风。
參數點確認 S1點確認 點確認: 95%线交点 线交点。 S1點確認:DN与95%线交点。 计算盘管冷却除湿量 1.2*G Q1=1.2*G*(HW-HS1)。
I:状态点焓值 D:室内余湿量 Q:室内余热量 W:室外状态点 N:室内状态点 M:新回风混合点 S1:送风状态点 G:总送风量 Gw:新风量
B常用之加濕方式: 常 方式: 等焓過程) 噴霧加濕,濕膜加濕(等焓過程) 霧加濕,濕膜加濕 等焓過程 電熱加濕,電極加濕(等溫過程) 電熱加濕,電極加濕(等溫過程)
LA
EA
LHCE 機械空調部 機械空調部
2.1 空氣處理過程
C 常用之除濕方式: 之除濕方式 方式: 化學除濕(吸附材料 化學除濕 吸附材料) 等溫過程 吸附材料 制冷盤管除濕(降溫過程) 制冷盤管除濕(降溫過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