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管理沟通角度看《熊猫功夫》
电影启示

电影启示我们什么《功夫熊猫》是一部生动有趣的迪斯尼动画版电影,一经问世,立刻风靡全球,赢得无数观众的喜爱。
讲述了一个体态笨重的熊猫阿波如何在一番磨砺下成为众人仰慕的神龙大侠。
阿波出身卑微,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没有练武的天赋条件,只是小面馆老板的儿子,而且体重超重动作笨拙,除了满怀一腔热情做做白日梦,最多也就是在小面馆里打杂混日子。
可他最终成功了。
他战胜了邪恶的泰狼(五大惊世护法高手虎、蛇、鹤、猴、螳螂联合起来都打不败的),不但保护了众百姓,而且保卫了和平谷,成为名副其实的神龙大侠。
想来民办学校的学生,在某些方面不是和当初的阿波很相似吗? 他们大部分来自于农村家庭,学习成绩也是中下等,但是他们不少人阿波一样有理想,有热情,肯付出,不轻言放弃。
他们在老师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最终找到了满意的工作或考上大学继续深造。
作为民办学校的老师,能从中得到哪些启示呢?一、因材施教阿波的训练方式和泰狼不同,和虎、蛇、鹤、猴、螳螂五侠也不同,是包子诱惑式训练。
阿波由于心理问题,一不开心就想吃东西。
开始师傅用传统的教学法,成功的培育出了高徒泰狼(大反派。
为了得到神龙秘籍不惜欺师灭祖)和虎、蛇、鹤、猴、螳螂五侠,却不适合阿波。
偶然的机会,师傅发现阿波为了排解心中的烦闷,偷吃灵猴的芝麻饼干,跳上了那么高的架子,还保持一个完美的辟腿姿势。
于是师傅独辟奚径开创美食诱惑训练法,最大限度地调动了阿波的积极性,使阿波由被动变主动。
作为老师,也应了解各种学生的不同性格,运用合适的方法引导教育学生。
“因材”要求教师尊重人才成长规律,量体裁衣,量力而行。
“施教”重在优化教材设计、优化课堂活动。
老师应多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尽可能给学生创造更多的环境和机会,让其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不断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在教学反思中不断获得感悟和心得。
二、相信自己当残暴又狡猾的泰狼成功越狱,准备血洗和平谷时,所有人都把希望寄托在阿波身上,阿波则把希望寄托在神龙秘籍上。
电影《功夫熊猫》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分析

电影《功夫熊猫》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分析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其传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尤其在跨文化传播的环境下更是充满挑战。
而《功夫熊猫》这部动画电影在全球范围内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其中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分析。
首先,电影《功夫熊猫》巧妙地融合了东方和西方文化元素。
片中的主人公熊猫“波”具有中国功夫的传统魅力,再加上精彩的功夫打斗场面,吸引了很多观众。
而电影中的音乐、服装和道具等元素则大量采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以丰富故事情节的同时,也使观众感受到了浓厚的东方文化氛围。
与此同时,电影也融入了西方的喜剧元素和幽默台词,使得故事更加幽默搞笑。
这种巧妙的融合使《功夫熊猫》能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获得观众的共鸣。
其次,电影《功夫熊猫》通过精致的动画制作和优秀的配音队伍打破了语言壁垒。
虽然电影是用英语制作的,但其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上映版本都配备了当地的语言配音,这大大降低了观众的语言障碍。
此外,电影中采用了丰富多样的视觉效果,通过色彩明亮、画面流畅的动画场景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这些精细制作的细节让《功夫熊猫》成为了一部能够跨越文化边界的大众电影。
此外,电影《功夫熊猫》在国际市场的推广策略也非常成功。
首先,电影在海外市场的宣传和推广工作非常到位。
通过参加国际电影节、发布预告片和海报等方式,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
其次,电影在上映后的市场推广中采取了多种渠道的宣传手段,如电视广告、户外广告以及社交媒体等,进一步扩大了影片的知名度。
此外,电影还与一些国际品牌进行合作,推出了相关的周边产品,进一步激发了观众的兴趣。
最后,电影《功夫熊猫》的成功也与其独特的情节和优质的制作团队密不可分。
电影以“胖子也能成为英雄”的主题,以及主人公通过努力和奋斗实现自我价值的故事情节,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和情感共鸣。
此外,电影的制作团队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通过严谨的剧本创作、精湛的动画技术以及优秀的配音表演,确保了电影的质量和观赏性。
功夫熊猫人力资源2

早上去看了《功夫熊猫》,非常喜欢。
这部动画片可以解读的角度实在很多,先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看。
整个故事基本上就是一个人员选聘、培训、激励、裁员等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生动体现。
先说招聘。
翡翠宫因为面临强敌,人才缺乏成为危及组织存亡的重要问题,所以领导人要求招募新员工——神龙大侠。
选拔标准也很明确,不过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领导人没有和中层领导进行很好的沟通,结果导致后来招进来人以后中层干部对新员工有抵触情绪,其他员工也不愿意接受新员工,致使新员工很难融入组织当中。
这是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招聘之前没有对所招人员的标准进行很好的沟通,一方面可能招来不合适的人,另一方面即使是合适的人才,也可能引起其他员工的不满。
不过从功夫熊猫的表现来看,master wugui还是选对人了。
再说培训,这是片子的一个重头戏。
一开始师傅想通过严苛的训练使阿宝自己知难而退,可是阿宝偏偏是个死心眼,坚持留了下来,但是学了一段时间却没有任何长进。
后来师傅改变了授课方式,抓住阿宝的个性特点提供针对性的培训,结果培养出了神龙大侠。
公司对员工的培训也是相似的道理,如何针对员工提供适当的培训一直是困扰企业的问题。
有的公司通过请培训公司的方式为员工提供培训,但是这种培训、特别是较为低端的培训公司,很难根据员工特点以及公司工作情况进行培训设计和规划,最终既达不到企业的目标、花了很多钱,还耽误了员工的时间。
当然,很多公司、岗位不需要这样的培训,例如针对一线生产工人,可能集中统一的培训效果更好。
但是,总的来说,都是要根据工作的要求和员工的需求来提供培训。
接着说说激励。
《功夫熊猫》里面既体现了精神激励的作用、也有物质激励的内容。
阿宝刚到翡翠宫的时候,既没有人鼓励他,也没有得到任何实际的好处,所以基本上他也很难有努力练功的动力。
在乌龟大师鼓励阿宝之后,加上师傅用食物来激励他,使得阿宝练功更加用工。
这段既说明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都不可或缺,也说明了及时激励的重要性。
浅谈《功夫熊猫》中的管理学问题

电影《功夫熊猫》中的管理学现象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管理学现象随处可见,在电影中也不例外。
《功夫熊猫》是一部融合了中国功夫的动画片。
影片讲述了一向以好吃懒做而闻名的胖熊猫阿宝打败凶猛邪恶的雪豹太郎,为和平谷的居民换回了原来宁静安详的生活的故事。
我们就管理学的视角进行分析,阿宝为什么能从一个慵懒贪吃的笨熊猫,最终功成名就,打败强敌呢?一、阿宝成功的内在原因从管理学角度来讲,未被满足的需要是激发一个人成功的内在动力。
需要是对事物的欲望或要求,是个体对内外环境的客观需求在脑中的反映。
阿宝本是一家面馆的学徒,但是他却梦想着能打遍天下无敌手。
能够学会功夫,成为行侠仗义的江湖义士一直是他的为实现的梦想,也就是成长需要。
由于邪恶的雪豹泰龙的闯入,使得和平谷里的人们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阿宝受乌龟大师的任命担当起为民除害,恢复和平的重任。
这又体现了生存需要和相互关系需要。
这三种需要同时存在于阿宝的身上,这也是激发阿宝潜能,使阿宝能够成功的根本驱动力。
阿宝之所以能成功还在于他积极自信的心态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低头连自己的脚趾头都看不到的阿宝,却要和五大功夫高徒一起练武,苦头吃尽是必然的。
但阿宝没因为自己被看轻而放弃信念,坦诚态度和善意微笑赢得了功夫高徒们的帮助。
他明白,做神龙大侠,就要有永不言败的坚持精神。
最终阿宝赢了太郎,就是赢在他参透了秘籍的精髓——做人不要将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应该自己努力,要用心将自己最好的部分展现出来。
一切捷径和秘方都是虚无的,只有清清楚楚地真实劳动,认认真真的脚踏实地,才是通向成功的道路。
阿宝能够挖掘自己独特动力,特质同样是他成功的制胜武器。
阿宝是个不折不扣的吃货,开心他会大吃,不高兴更加要狂吃。
为了美味,阿宝可以身轻如燕,骁勇无比。
在穷凶极恶的太郎面前,阿宝把处于高处的很难抢到的秘籍想象成美食,动力即刻而发,所向披靡。
于是最终战胜强敌。
二、阿宝成功的外在原因千里马没有伯乐就不会成为千里马。
从功夫熊猫看管理20130306

从《功夫熊猫》看管理2008年一只来自美国的“熊猫”登陆中国电影大银幕,这个名叫“阿宝”的憨态可掬的懒家伙,在短短三天内就卷走3800万票房,让130万不同年龄层的观众为之疯狂,用它那肥胖的彪悍身躯把“动画电影吸引不了中国观众”的魔咒击得粉碎,这就是“来势熊熊”的《功夫熊猫》。
一、始惊初次接触这部大片已经是上映后的半年了,和几位舍友在宿舍欣赏完之后,便被美国人拍的这部中国元素的动画片征服了。
精美的动画,诙谐的语言,搞笑夸张的动作,无时不刻在我脑海中翻滚。
尤其是影片中“wugui master”、“shifu”这些话语的运用,让我感觉到了浓烈的中国元素。
但我为国产动画开始担忧,创新在哪里,发展的路在哪里。
二、次醉闲暇时,总是忍不住打开这部影片多次欣赏。
阿宝从小梦想着成为中国的武术大师,拯救万民,这也是美国英雄主义最好的诠释。
但阿宝励志的故事还是将我震撼,戏剧性的被选为龙战士,最后又称为真正的龙战士,靠的也许是师傅的点拨,但更是自己的努力。
三、终狂慢慢品味这部影片后,才发现乌龟大师的很多语论才是真正中国文化的体现。
在日常工作中,尤其是做为管理者,怎样修身,怎样管理下属确实是个学问。
没有笨的徒弟,只有不愿意尽心的师傅,师傅可以运用阿宝喜欢吃的特点,把他培养为真正的龙战士,我们同样可以把下属打造为精英。
多去发现、挖掘下属的潜力和兴趣,就会培养出更多的“龙战士”。
作为标准化督察的我,在以往检查时,总是看到问题较多,亮点较少。
这样管理门店,难免会得不到门店的理解。
董事长王华主席,今年提出了“变革机制,点燃激情”的新口号,在弘扬“正能量”的2013年,我是不是该换个模式,发掘门店的亮点管理,激励门店去向标杆门店努力呢?营运中心张晋卫二〇一三年三月六日。
功夫熊猫职场启示菜鸟如何变达人

功夫熊猫职场启示菜鸟如何变达人作为一部颇受欢迎的动画电影,《功夫熊猫》通过讲述一个胖萌可爱的熊猫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坚持,从一个不懂得武功的菜鸟逐渐变成了一名出色的大师。
这一过程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和感动,更加告诉我们了一些在职场中非常重要的启示。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谈谈《功夫熊猫》是如何告诉我们,新人如何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努力,在职场中逐渐成为达人。
一、拥有自信在电影中,熊猫“宝宝”因为自己是一只胖胖的熊猫而感到自卑,认为自己是和那些身材好的大师们相比一定没戏。
但在师傅的支持和鼓励下,宝宝开始拥有了自信,对自己的能力有了信心。
在职场中同样如此,一个人只有充分认识自己的实力和自信,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取得成功。
二、学习和坚持在电影中,熊猫“宝宝”开始学习武功,一开始他似乎很轻松,但很快发现要真正成为大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颓废和沮丧的情况下,宝宝听了师傅的话,努力练习,不断地发掘自己的潜力,最终成功地成为了最强大的战士。
在职场中,新人要学习和不断实践,不管是做项目还是处理具体的问题,都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来磨练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要想在职场中出类拔萃,你必须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
三、坚忍不拔在电影中,熊猫“宝宝”面临着来自其他同门竞争对手的斗争和挑战,他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面临着无数的困难和挑战。
然而宝宝并没有被击垮,反而更加固定了自己的信念,坚持不懈地训练自己的技能,最终达到了他所追求的高度。
在职场中,人们经常面临无数种挑战和难题,如果我们不能坚持到最后,永远无法达到成功的彼岸。
四、团队合作除了熊猫“宝宝”自身的努力,电影中还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即使是一个人的力量再强大,也无法与团队合作的力量相媲美。
在职场中,一个人的船难以走很远,而团队合作可以更好地完成工作,达到更多的目标。
五、谦虚和谅解在电影中,熊猫“宝宝”最终成为了大师并最终赢得了朋友和敌人的尊重,理由之一是他始终保持谦虚和谅解。
在职场中,没有人是永远正确的,一个人始终保持谦虚和谅解的态度,不仅可以增加人们的尊重,还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从管理沟通角度看《熊猫功夫》

“欣《功夫熊猫》而感”——从管理沟通的角度《功夫熊猫》是一部美国人拍制动画电影,电影场景、武打动作、人物形象等电影元素几乎都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所以被称为是一部非常中国风的电影。
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出身于面条世家却怀揣功夫梦的熊猫,经过几次波折,从一点功夫都不懂毛小子,成为中原第一高手的故事。
电影中男一号是一只曾经迷失在过去与未来的熊猫,名字叫做阿宝,它的父亲希望它能继承自己的面条事业,继续发扬祖业;而它却酷爱功夫,梦想能成为一名行侠仗义的大侠。
面对父亲给它安排的命运和自己所想拥有的生活,它举棋不定,彷徨在生命的岔路口,不知道向左向右还是向前走。
在它徘徊不定的时候,命运之窗给它开了一个窗格,它被选成了“神龙侠”,从师于自己所羡慕的中原第一大师——浣熊师父,开始了自己所梦想的生活。
看似很梦幻的命运安排,让它一日成名,但也给了它巨大的挑战。
浣熊师父和忠义五杰都很讨厌他,认为阿宝的出现夺走了他们应该得到的名利,使用语言和行为的各种途径打击阿宝,都希望阿宝能离开,放弃获得“神龙侠”的机会。
而阿宝超强的积极的自我暗示心理,又让阿宝不会说出放弃的言语。
两股势力的明争暗斗,给故事添加了更多的精彩。
在被选为“神龙侠”的第一天,浣熊师父在圣侠殿向阿宝表达了自己当时的心声,它嫌弃阿宝体胖、口臭,认为它是一个不可能成为大侠的熊猫。
在浣熊师父眼中阿宝就是一个“低能力低意愿”的徒弟,而在阿宝的眼中自己是一个“低能力高意愿”的徒弟。
从浣熊师父的角度来讲,他只需要告诉阿宝“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就可以了;而从观众的角度来看,浣熊师父应该多关注阿宝,指导阿宝怎样练习功夫,如何更好的练习功夫。
作为一个管理者,浣熊师父是不合格的,根本没有用心去了解阿宝,就轻易给它定位,而且想很敷衍的应对阿宝。
而晚上的时候,虎妞又直接明了的告诉阿宝,阿宝不懂功夫,侮辱了功夫和玉龙宫的名声。
面对浣熊师父和师兄姐们的流言蜚语,如果阿宝没有特别积极乐观的心态,恐怕早就放弃回家了。
功夫熊猫

功夫熊猫案例分析《功夫熊猫》是一部以中国功夫为主题的美国动作喜剧电影,事讲述了一只笨拙的熊猫立志成为武林高手的故事。
主人公阿宝是和平山谷中一个卖面老板的儿子,从小都有成为武林高手的梦想。
和平山谷非常的和平,安静,居民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这也是世界上大多数人的梦想,但是,梦想也是容易被打破的。
有一天,前任神龙大侠乌龟大师突然发现,浣熊的大徒弟大龙有可能逃出监狱,并且把和平山谷带向毁灭。
大龙本来是浣熊大师最亲近的人,浣熊大师从小就抚养他并且教他武功,使他成为了一个武林高手。
但是,由于大龙心术不正,妄想抢夺神龙秘笈,被乌龟大师一招打倒,被关了起来。
由于乌龟大师觉得自己的时辰快到了,他一走,就无人能够抵抗大龙,和平山谷就要遭殃,所以他要在山谷中选择新任的神龙大侠,由山谷中武功最高的人担任。
本来阿宝和这个事情是没有什么联系的,但是由于他对功夫很痴迷,从小就梦想自己成为一名武功高手。
正是由于他对功夫的尊敬和热爱,误打误撞,被乌龟大师认定为神龙大侠。
或许就是乌龟大师说的那句话,从来就没有什么意外,正是因为阿宝的这份热情,才使得意外变成了不意外。
但是,成为神龙大侠的阿宝并不受他,既然天意如此,师傅也只好认证阿宝的资格。
然而阿宝不会武功是事实,于是要在短时间内将这只胖熊猫变成武林高手成为师傅职业生涯中最大的挑战。
与此同时,五大高手,也就是阿宝的师兄师姐,以各种心态各种方式对待阿宝。
当小熊猫师傅绝望的时候,乌龟大师以坚决的态度,肯定了阿宝的实力,相信它一定可以成为一个武功秘籍的拥有者!在一次意外中浣熊师傅看到阿宝的潜能,决定把这种潜能发掘出来。
浣熊师傅使用特别的教学方式,在短时间之内让阿宝变成了会武功的高手,拿到真正的武功秘籍后,阿宝打开秘籍,却惊讶的发现秘籍里面竟然是空的。
于是,浣熊师傅决定自己对付大龙,让阿宝和它的那几个高徒带领和平谷的谷民逃亡。
阿宝在逃亡的途中,父亲告诉他家里祖传的面汤其实没有任何的秘方,味道好的秘诀是面的本身!阿宝突然想到那个空空的却能映出自己的秘籍,他忽然明白,根本没什么秘籍,而秘籍所表达出的意思是武功的最高境界是自己本身!于是他决定回去帮助浣熊师傅打败大龙,激烈的战斗后,阿宝以自己对武功的悟性和师傅传授的武术,战胜了大龙,拯救了山谷,为山谷带来了和平,这就是这个影片的主要情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欣《功夫熊猫》而感”
——从管理沟通的角度
《功夫熊猫》是一部美国人拍制动画电影,电影场景、武打动作、人物形象等电影元素几乎都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所以被称为是一部非常中国风的电影。
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出身于面条世家却怀揣功夫梦的熊猫,经过几次波折,从一点功夫都不懂毛小子,成为中原第一高手的故事。
电影中男一号是一只曾经迷失在过去与未来的熊猫,名字叫做阿宝,它的父亲希望它能继承自己的面条事业,继续发扬祖业;而它却酷爱功夫,梦想能成为一名行侠仗义的大侠。
面对父亲给它安排的命运和自己所想拥有的生活,它举棋不定,彷徨在生命的岔路口,不知道向左向右还是向前走。
在它徘徊不定的时候,命运之窗给它开了一个窗格,它被选成了“神龙侠”,从师于自己所羡慕的中原第一大师——浣熊师父,开始了自己所梦想的生活。
看似很梦幻的命运安排,让它一日成名,但也给了它巨大的挑战。
浣熊师父和忠义五杰都很讨厌他,认为阿宝的出现夺走了他们应该得到的名利,使用语言和行为的各种途径打击阿宝,都希望阿宝能离开,放弃获得“神龙侠”的机会。
而阿宝超强的积极的自我暗示心理,又让阿宝不会说出放弃的言语。
两股势力的明争暗斗,给故事添加了更多的精彩。
在被选为“神龙侠”的第一天,浣熊师父在圣侠殿向阿宝表达了自己当时的心声,它嫌弃阿宝体胖、口臭,认为它是一个不可能成为大侠的熊猫。
在浣熊师父眼中阿宝就是一个“低能力低意愿”的徒弟,而在阿宝的眼中自己是一个“低能力高意愿”的徒弟。
从浣熊师父的角度来讲,他只需要告诉阿宝“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就可以了;而从观众的角度来看,浣熊师父应该多关注阿宝,指导阿宝怎样练习功夫,如何更好的练习功夫。
作为一个管理者,浣熊师父是不合格的,根本没有用心去了解阿宝,就轻易给它定位,而且想很敷衍的应对阿宝。
而晚上的时候,虎妞又直接明了的告诉阿宝,阿宝不懂功夫,侮辱了功夫和玉龙宫的名声。
面对浣熊师父和师兄姐们的流言蜚语,如果阿宝没有特别积极乐观的心态,恐怕早就放弃回家了。
阿宝拥有着积极的心态,对浣熊师父一直很羡慕,并且不断模仿它,学习它,最终也超越了它。
可见,积极情绪使人在面对困难是能坦然处之。
经龟真人指点后,阿宝选择留下继续学习功夫,希望自己的真诚能够感动浣熊师父,并且渴望浣熊师父可以帮助它改变自己。
然而,第二天早晨的时候,浣熊师父依旧对阿宝很讨厌,并且当着忠义五杰的面,对阿宝进行了强烈的批评与贬低。
而阿宝误以为浣熊师父是在使用激将法激励它,积极配合浣熊师父,并且发誓不会放弃学习功夫。
在这一幕,浣熊师父不应该当众指明地对阿宝进行批评,更不能那样的从人格上贬低阿宝。
以前在北京红玫瑰饭店工作的时候,大家最怕的就是老板娘给我们开会,每一次会议上我们几乎都会被批评,好在很多时候都不是指名道姓的批评。
受过这样的伤害后,就这样的人就特别的反感,虽然上帝告诫我们要爱人如己,可是行出来却是很难。
当浣熊师父知道大龙逃出来了之后,原本平静的心境被瞬时打碎。
龟真人在和浣熊师父最后一次对话后,就乘桃花而去,除了“神龙侠”再也没有人能够阻止住曾经恶贯满盈的大龙了。
浣熊师父匆忙地找到阿宝和忠义五杰告诉他们大龙正赶过来,随后阿宝就逃跑回家了,但是被浣熊师父给阻挡住了,这次两个人的对话是浣熊师父和阿宝沟通交流的最高峰。
浣熊师父埋怨阿宝是一个不负责任,遇见困难就逃跑的人,而阿宝则把自己的心声第一次真实地告诉了浣熊师父,述说尽了自己的心里的怨屈。
阿宝之前留下来不离开,是因为它想改变自己,使自己能成为一个符合浣熊师父心意的人,而能改变它的那个人就是浣熊师父;然而浣熊师父却一直想打发它离开,不想见到它。
当一个人被自己所仰慕、敬佩的人给深深的伤害了很多次后,还能有坚强的留着那个人身边,继续跟随它,那是需要多么大勇气和多么强的心理啊。
面对阿宝的种种关于能否打败大龙的质问,浣熊师父焉了。
和阿宝的这次沟通危机后,浣熊师父猛然间意识到自己曾经对阿宝的种种不公平,开始反思自己的一些行为。
浣熊师父原本是一个慈爱和善的人,自从被自己用爱心与期望一手培养成才的徒弟大龙给深深的伤害后,人便变得冷漠苛刻了。
浣熊师父一直想“神龙侠”应该是自己亲手培育的徒弟,而龟真人的选择却是一只肥肥的熊猫,名利的谎言欺骗了它,它明白了大龙的变坏其实它有很大的责任,而与其他人无任何关系,更与阿宝无关。
应对这次危机,浣熊师父首先从心里否定了自己以前对阿宝的偏见,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决定将阿宝训练成一名武林高手。
其实,主动去寻找阿宝想和阿宝进行沟通,当它发现阿宝有爱吃的习惯,并且愿意为了吃而发挥出超人的能力后,真正认识到阿宝还是可以塑造成才的,并且开始对阿宝以和善的态度处之。
在顺风肥牛工作的时候,就是老板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后,还是为了维持自己所谓的尊严而一直掩饰,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失误,更不愿意道歉。
想想当时的那个环境确实也是很合理的,面对一群素质很低而且不愿意努力工作的人,以暴制暴的方式确实是一直更佳的选择。
危机沟通的方式是必须要分场景和人群的。
而面对浣熊师父的转变与鼓舞,阿宝再次拾起了勇气,陪师父练功夫。
良好的沟通,使得阿宝和师父的关系不断的良化,师父将自己大部分的功夫都交给了阿宝,阿宝也在不断的学习中,渐渐的超越了师父。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浣熊师父是一个优秀的老师,它在一个瞬间发现了阿宝与众不同的特点,并且利用这一个特点来引导与训练阿宝。
而一个优秀的管理沟通者应该拥有这样的能力,发现员工的特长并且引导其发展。
不管是以前的红玫瑰的管理者,还是顺风肥牛的管理者,都是唯亲重用,而非唯贤重用,更不用说去发现下属的优点和引导了。
还好自己是一个喜欢并善于发现别人优点的人,凡事都可以从积极的角度去想象思考。
影片最后,阿宝悟出了“神龙天书”的秘笈,打败了大龙,成功保护了和谷村民,真正成为了“神龙侠”。
忠义五杰尊称阿宝为大师,浣熊师父也和阿宝成为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玉龙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圣地,众人都可以去学习功夫,功夫也得以广泛传播。
一个标准的中国式武侠剧的结局,给电影画上了一个句号。
虽然,沟通可以让我们更加认识自己,但是沟通不能改变我们自己,只能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
一个人的改变与成功取决于自己的努力程度和自己的天赋,正如爱迪生所说“天才就是98%的汗水,加上2%的天分”,成功也是98%的汗水,加上2%的天分。
耶稣也曾告诫我们,“不仅要听道,更要去行道”,行动才是沟通的得以实现的基础与条件。
阿宝的美梦可以成为现实,告诉我们:成功没有什么捷径,成功需要你的汗水与泪水;成功需要一个导师型的人给你指引或帮助。
这个时代的声音太多了,人很容易失去自己的声音,失去自己的方向,失去自己的梦想。
所以,需要常常一个人安静的回想自己走过的每一段路,听从自己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