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现象归纳
初中化学重点实验总结

初中化学重点实验总结化学实验是化学考试中的一个重点,下面总结了初中化学重点实验,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学习化学。
用CO还原氧化铜“一通、二点、三灭、四停、五处理”“一通”先通氢气,“二点”后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三灭”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四停”等到室温时再停止通氢气;“五处理”处理尾气,防止CO污染环境。
高锰酸钾制氧1.操作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2.实验现象:有大量气体进入集气瓶中3.实验结论:利用高锰酸钾可以制氧4.注意事项: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炸裂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操作步骤: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
用止水夹加紧胶皮管。
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
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实验现象及水面的变化情况。
2.实验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了约1/5体积。
3.实验结论: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
4.注意事项:①红磷要取足量或过量;②实验前检查装置气密性;③止水夹夹紧;④点燃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⑤要冷却完全。
化学实验的安全须知①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药品的味道。
②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③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④万一酒精灯内的酒精洒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布盖灭。
⑤浓酸洒在桌上时,应立即用适量的碳酸钠溶液中和;浓碱液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洗,用布擦干。
如果浓硫酸沾在皮肤上,应先用布擦去,再用水洗,然后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和。
初中化学实验现象总结大全

初中化学实验现象总结大全
一、溶解现象
1、溶剂液体蒸发:溶质溶于溶剂,溶剂液体集中在溶剂中,当其扩散到空气中时,溶剂液体随气流而散发,蒸发挥发,从而溶质析出。
2、挥发性溶剂溶质会慢慢挥发:溶质溶于挥发性溶剂,当热量使溶质气化后,慢慢挥发,吸收热量,溶质析出。
3、融化:某些固体溶质在适当的温度下,溶质完全溶解,而溶质析出。
二、结晶现象
1、滴液析出:某种溶质或溶剂沉积到固态表面,使溶质析出,形成滴液状的晶体。
2、霍夫曼析出:在溶液中,溶质有一定比例有规律地移动,形成晶体,叫做霍夫曼析出。
3、沸腾析出:把溶液沸腾一段时间,溶质就会蒸发析出,析出晶体形成沸腾析出。
三、沉淀现象
1、热沉淀:当溶液热度提高时,由于温度升高,溶质的活力增强,溶质析出,形成沉淀物。
2、冷沉淀:把溶液冷却,溶质的活力减弱,溶质沉淀,形成沉淀物。
3、加入试剂沉淀:加入一定的试剂,使溶质的活力减弱,溶质
析出,析出沉淀物。
初三全册化学方程式及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及实验现象一、化合反应: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 2===Fe 3O 4现象:铁丝为银白色固体,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2、木炭燃烧:氧气充足:C+O 2===CO 2 氧气不充足:2C+O 2===2CO现象:木炭为黑色固体,在空气中燃烧发光放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燃烧后生成无色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红磷燃烧:4P+5O 2===2P 2O 5现象:红磷为红色固体。
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大量白烟。
5、氢气燃烧:2H 2+O 2===2H 2O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液滴。
6、一氧化碳燃烧:2CO+O 2===2CO 2现象:产生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7、镁条燃烧:2Mg+O 2===2MgO8、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O 2+H 2O===H 2CO 3现象: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9、常温下,铝与氧气反应:4Al + 3O 2 =2Al 2O 3(反应后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使得铝有抗腐蚀性)10、二氧化碳与碳反应:CO 2+ C ===2CO(吸热)11、氧化钙与水反应:CaO+H 2O===Ca(OH)2(放热)二、分解反应:12、电解水:2H 2O===2H 2↑+ O 2↑现象:正极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气体可燃,,正极产生的气体和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结论: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为8:1。
13、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原理:加热高锰酸钾:2KMnO 4===K 2MnO 4+MnO 2+O 2↑ (固体加热反应)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制氧气:2H 2O 2 ===2H 2O +O 2↑(固体与液体常温反应)14、碳酸分解:H 2CO 3===H 2O+CO 2↑ 现象:溶液由红色恢复成紫色。
15、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 3 === CaO+CO 2↑点燃点燃点燃点燃点燃点燃高温通ΔMnO 2高温三、置换反应:16、碳还原氧化铜:C+2CuO===2Cu+CO 2↑现象:黑色固体变为红色,生成无色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及实验现象总结

中考复习资料总结九年级上册化学方程式及实验现象总结一、化合反应1、木炭(碳)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发出红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O2点燃CO2(充分燃烧)2C+O2点燃 2 CO (不充分燃烧)2、硫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S+O2点燃SO23、红磷(或者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现象: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4P+5O2点燃2P2O54、注意..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燃烧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
3Fe+2O2点燃Fe3O45、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冒白烟,生成白色粉末,放出热量。
2Mg+O2点燃2MgO6、氢气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火焰上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2H2+O2点燃2H2O7、铜在空气中加热现象:红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2Cu+O2△2CuO8、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发出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火焰上罩一个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CO+O2点燃2CO29、汞在加热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2Hg+O2△2HgO10、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点燃2Al2O311、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碳层:CO2 +C高温2CO1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O2 +H2O == H2CO3(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的原因)二、分解反应1、氧化汞加热分解:2HgO△2Hg+O2↑2、高锰酸钾制氧气:2KMnO4△K2MnO4+MnO2+O2↑3、氯酸钾制氧气:2KClO3MnO22KCl+3O2↑△MnO24、过氧化氢制氧气:2H2O2 2H2O+O2↑5、电解水:2H2O通电2H2↑+O2↑6、碳酸不稳定,易分解:H2CO3 === H2O+CO2↑ (二氧化碳通入石蕊试液,溶液变红,加热红色变为紫色的原因)三、其他反应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 H2O + CO2↑ (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2、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2↑ (CuO为黑色粉末)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初中化学实验现象汇总

初中化学实验现象汇总初中化学实验现象汇总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我们尝试了许多不同的实验,每个实验都伴随着特定的现象和结果。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初中化学实验现象的汇总。
1. 酸碱中和反应:当我们将酸和碱混合在一起时,我们观察到了中和反应的现象。
在这个过程中,酸和碱的氢离子和氢氧离子结合形成水。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液体的颜色变化(通常是中性pH)和释放热量来确认该反应的发生。
2. 金属与酸反应:当金属与酸接触时,会发生酸-金属反应。
这是因为金属会释放出电子,与酸中的氢离子结合,产生相应的盐和氢气。
例如,当我们将锌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我们会看到气体泡泡和试管变热。
我们可以确认氢气的产生,通过将一根点燃的火柴靠近试管口,看到氢气发生爆炸。
3. 放热反应:一些化学反应会释放热量,称为放热反应。
当我们在容器中混合一些化学物质时,会观察到容器变热的现象。
一个常见的例子是酸与碱混合,尤其是浓的酸和碱。
4. 吸热反应:相比而言,一些化学反应会吸收热量,称为吸热反应。
例如,当我们将含有硫酸铜的试管放入热水中加热时,我们会观察到试管外侧的水滴凝结。
这是因为这个反应需要吸收热量来进行,导致周围环境降温。
5. 气体生成反应:在一些反应中,气体会生成并释放到环境中。
例如,当我们将醋和苏打粉混合在一起时,会观察到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的现象。
我们可以通过用气球覆盖在醋瓶口,观察到气球的膨胀来证明气体的产生。
6. 溶解反应: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液体中,而另一些物质无法。
当我们将盐放入水中时,我们能观察到盐快速溶解,而砂糖则需要更长的时间。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液体的透明度以及搅拌过程中的颜色变化来观察溶解反应。
7. 反应速率:有些反应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并产生明显的变化;而另一些反应则需要较长的时间。
例如,我们可以观察到葡萄干膨胀在水中,形成"笑脸"反应,这个反应几乎瞬间发生。
而锈铁的形成需要更长的时间。
8. 颜色变化:颜色的变化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
初中化学常见实验现象知识点整理

初中化学常见实验现象知识点整理化学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科学学科,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和探索各种不同的化学现象。
在初中阶段,学生常常接触到一些常见的化学实验现象,掌握这些实验现象对理解化学概念和原理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初中化学常见实验现象进行整理。
1.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金属与非金属物质之间的反应是化学实验中经常遇到的现象之一。
例如,将铁钉放入酸中,会发生气泡并产生气体。
这是由于铁与酸反应产生了氢气的缘故。
类似地,将钠放入水中也会发生剧烈的反应,产生氢气和氢氧化钠。
2. 酸碱中的指示剂变色现象指示剂是用于酸碱中进行酸碱度测试的一种物质。
常见的指示剂有酚酞、酚酞红、溴酚蓝等。
当酸、碱的浓度发生变化时,指示剂会发生颜色变化。
例如,加入酚酞指示剂到酸性溶液中会呈现红色,而加入到碱性溶液中则会呈现黄色。
3. 金属的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金属的氧化反应是指金属与氧气反应。
例如,在空气中金属铜表面会逐渐生成铜(II)氧化物,呈现绿色。
这个变化可以通过放置铜片一段时间再取出观察得知。
与氧化反应相对应的是金属的还原反应。
例如,当铜(II)氧化物与氢气反应时,氧化物被还原为金属铜。
4. 电解质的电导性电解质是一种能在水中离解成离子的化合物。
通过测量电解质溶液的电导性可以判断其酸碱性。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性与其浓度和离子浓度有关。
当浓度越高,离子浓度越高时,电导性越强。
而纯水和非电解质溶液则没有电导性。
5. 燃烧与火焰颜色燃烧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也是初中化学实验中经常遇到的现象。
不同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火焰颜色也不同。
例如,钠燃烧时火焰呈现明亮的橙黄色,铜燃烧时火焰呈现绿色。
6. 沉淀反应沉淀反应是指两种溶液混合后产生的沉淀现象。
例如,加入氯化银溶液和氯化钠溶液可以观察到白色沉淀的生成。
这是因为氯化银与氯化钠反应生成了不溶于水的氯化银沉淀。
7. 萃取法分离混合物萃取法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实验手段,用于分离混合物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
例如,水和油的混合物可以通过加入醋酸和振荡后,分层逐渐分离开来。
初中化学实验现象总结大全

初中化学实验现象总结大全初中化学实验是帮助学生巩固化学知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科学实验技能的重要环节。
下面将就一些常见的化学实验现象进行总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现象和初中化学知识。
一、酸碱反应酸碱反应是指酸与碱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该实验通常会出现以下现象:1. 酸碱指示剂变色:将酸碱指示剂加入酸碱溶液中,溶液颜色会发生变化,如苏丹红、酚酞等。
2. 产生气体:在酸和碱溶液混合的过程中,会产生气体,例如醋酸与碱反应会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3. 放热或吸热:酸碱溶液混合过程中会伴随着放热或吸热现象,根据溶液的温度变化可以判断是否发生了酸碱反应。
二、金属与非金属反应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是用来检验金属活性的实验,常见的反应有如下现象:1. 产生气体:金属与非金属反应时会产生气体,例如锌与稀盐酸反应会产生氢气。
2. 生成新的物质:金属与非金属反应会生成新的物质,通常可以通过判断产物的颜色、溶解性、形态等性质来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三、燃烧反应燃烧反应是指物质与氧气在适当条件下发生反应,通常会出现以下现象:1. 燃烧:物质在燃烧过程中会发出明亮的火焰。
2. 产生光和热:燃烧会伴随着光和热的释放,放热现象可以用温度计来测量。
四、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通过氧化或还原的过程,通常会出现以下现象:1. 颜色变化: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的颜色会发生变化,可以用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2. 电流流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会从被氧化物流到了还原物上,因此在电解质溶液中则会伴随着电流流动的现象。
以上是初中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实验现象的总结,通过实验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掌握科学实验技能。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实验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初中化学实验现象详细总结(共80个,中考复习必备)

初中化学实验现象详细总结一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壁上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并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二11. 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3.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点燃燃烧的氢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5.向含有氯离子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8.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9.将Cl2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产生。
20.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三21.盛有生石灰的试管里加少量水: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
22.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23.将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着。
24.向盛有石灰水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5.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入水: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实验现象汇总
实验项目
主要现象
化学方程式
氧气的化学性质
1、木炭在氧气(空
气)
中
燃烧(不完全燃烧) 发出白光(红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C+O 2 CO 2
(2C+O 2 2CO )
2、硫在
氧
气
中燃烧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S+O 2 SO 2
3、硫在
空
气
中燃烧 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4、
红
磷
发光,放热,生成大量白烟和白色固体
4P+5O 2 2P 2O 5
空气中燃烧5、铜在
空气中加热铜片表面有黑色物质
生成
2Cu+O
2
2CuO
6、铁丝
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
量,生成黑色固体
3Fe+2O
2
Fe
3
O
4
7、铝箔
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
色固体
4Al+3O
2
2Al
2
O
3
8、镁
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热,
生成一缕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
色物质
2Mg+O
2
2MgO
9、
纯净的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
干冷烧杯壁有水珠生成
2H
2
+O
2
2H
2
O
气
在
空
气
中
燃
烧
10、
点
燃
氢
气
和
空
气
的
混
合
气
发生爆炸
11、
一
氧
化
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热,
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浊的气体
2CO+O
2
2CO
2
12、甲烷
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放出热
量,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
变混浊的气体和小水珠
CH
4
+2O
2
2H
2
O+CO
2
13、
酒精燃发出蓝色火焰C
2
H
5
OH+3O
2
2CO
2
+3H
2
O
水的化学性质
14、电解水有大量气泡产生,插入正
极的试管汇集的气体体积
与插入负极的试管汇集的
气体体积之比约为1∶2
2H
2
O 2H
2
↑+O
2
↑
氧气的制取
15、实验室制氧气
2KMnO
4
K
2
MnO
4
+MnO
2
+ O
2
↑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
反应原理之一):
2KClO32KCl+3O2
↑
KClO32KCl+3O2↑
有气泡产生2H
2
O
2
2H
2
O+O
2
↑
二氧化碳的制取
16、实验室
制二氧化碳有大量气泡产生CaCO
3
+2HCl==CaCl
2
+ H
2
O+CO
2
↑
17、煅烧石灰石
(工业制二氧化碳)CaCO
3
CaO+CO
2
↑
碳、一氧化碳、氢气的还原性18、
用木
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
黑色粉末变成光亮红
色,生成的无色气体能
使石灰水变浑浊
C+2CuO 2Cu+CO
2
↑
19、一氧
化碳与氧化铜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生
成的无色气体能使石
灰水变浑浊
CO+CuO Cu+CO
2
20、一氧
化碳还原氧化铁红色粉末逐渐变黑,生成一种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3CO+Fe
2
O
3
2Fe+3CO
2
20、氢
气与氧化铜黑色的粉末变成红色,
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H
2
+CuO Cu+H
2
O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1、二氧化
碳通入石蕊液石蕊液由紫色变成红
色
CO
2
+H
2
O==H
2
CO
3
22、二石灰水变浑浊CO
2
+Ca(OH)
2
= CaCO
3
↓+H
2
O
化碳与石灰水23、二
氧化碳与碳二氧化碳通过灼热
的碳层
CO
2
+C 2CO
金属与稀酸或盐溶液的置换反应
24、镁与
稀盐酸或稀硫酸有大量气泡产生,镁条
逐渐消失,同时放出
热。
Mg+2HCl==MgCl
2
+H
2
↑
Mg+H
2
SO
4
=MgSO
4
+ H
2
↑
25、锌与
稀盐酸或稀硫酸有大量气泡产生,锌粒
逐渐消失,同时放出
热。
Zn+2HCl==ZnCl
2
+H
2
↑
Zn+H
2
SO
4
=ZnSO
4
+ H
2
↑
26、铁与
稀盐酸或稀硫有气泡产生,溶液逐渐
变为浅绿色。
Fe+2HCl==FeCl
2
+H
2
↑
Fe+H
2
SO
4
=FeSO
4
+ H
2
↑
氧化汞分解
红色粉末变成银白色
液体,生成的气体能使
到火星的木条重新燃
烧
2HgO 2Hg+O
2
↑
33、一氧化
碳与新鲜鸡血血液由深红色变成鲜
红色
酸、碱、盐的性质
34、稀硫酸与氧化铜黑色粉末逐渐
溶解,形成蓝
色溶液
CuO+H
2
SO
4
==CuSO
4
+H
2
O
35、稀盐酸与铁锈
铁锈逐渐消
失,溶液变黄
色
Fe
2
O
3
+6HCl==2FeCl
3
+3H
2
O
36、稀盐酸与氢氧
化钠溶液
(滴有酚
酞试液)溶液由红色变
成无色HCl+NaOH==NaCl+H
2
O
37、稀硫酸与氢氧
化钠溶液(滴有酚酞试液)H
2
SO
4
+2NaOH==Na
2
SO
4
+2H
2
O
38、稀盐
酸与硝酸
银溶液
有不溶于稀硝
酸的白色沉淀
生成HCl+AgNO
3
==AgCl↓+HNO
3
39、氯化
钠与硝酸银溶液NaCl+AgNO
3
==AgCl↓+NaNO
3
40、稀硫
酸与氯化钡溶液H
2
SO
4
+BaCl
2
==BaSO
4
↓+2H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