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红楼梦》中王熙凤人物形象

合集下载

分析《红楼梦》中王熙凤的性格特点

分析《红楼梦》中王熙凤的性格特点

分析《红楼梦》中王熙凤的性格特点王熙凤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她是贾府的嫡妻之一,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的姐姐。

王熙凤的性格特点丰富多样,既有聪明机智的一面,又有狡猾狠毒的一面,下面将对她的性格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王熙凤是一个聪明机智的女子。

她天生聪慧,机智过人,能够灵活地运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

在《红楼梦》中,她在家中的地位非常高,她能够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赢得了贾母和贾宝玉的宠爱。

她善于察言观色,能够准确地判断他人的心思意图,从而在与人交往中占据主动地位。

她还是一个具有商业头脑的人,她在家中的经济管理上表现出色,能够帮助贾府提高经济效益。

其次,王熙凤是一个狡猾狠毒的女子。

她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地去追求自己的利益。

她善于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设计陷害他人。

比如,在与贾宝玉的婚姻问题上,她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人际关系,迫使贾宝玉与自己结婚,从而达到了巩固自己地位的目的。

此外,她还利用自己的手段,与贾府的宝贝儿子贾瑞发生了一段婚外情。

她为了自己的私欲,不惜伤害他人的感情和利益。

再次,王熙凤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女子。

她在家庭关系中,总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无论是对待贾宝玉还是对待其他人,她都是出于自己的私心而行动。

她为了自己的地位和利益,不惜与他人争斗,甚至不惜伤害他人的感情。

她对待其他人的态度也是冷漠无情的,只有在自己需要的时候,才会对别人施以关心和帮助。

她的自私自利的性格特点,使她在家庭中没有得到他人的真心爱护和尊重。

最后,王熙凤也是一个有责任感的女子。

在家庭经济管理和家族事务方面,她表现出非常高的责任感。

她对贾府的经济情况了如指掌,能够合理地安排家庭开支,确保家庭的经济状况稳定。

她还对贾府的家族事务非常关心,时刻关注着家族的兴衰和家族成员的幸福。

她的责任感使她成为贾府家族的支柱,为家族的繁荣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综上所述,王熙凤是一个具有聪明机智、狡猾狠毒、自私自利和责任感的女子。

她的聪明才智使她在家庭和社会中取得了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但她也因为自私自利和狡猾狠毒而伤害了他人。

王熙凤人物形象分析

王熙凤人物形象分析

王熙凤人物形象分析王熙凤是《红楼梦》中的一位主要人物,她的形象鲜明、个性强烈,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从王熙凤的家族地位、性格特点、行为举止以及对其他人物的影响等方面对她的形象进行分析。

一、王熙凤的家族地位王熙凤是贾府的二房贵妇王夫人的亲姐妹,也是贾府的主人公贾宝玉的表姐。

她出身名门望族,家族地位高贵,地位尊崇,在贾府内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这也是她在贾府内自信、高傲的原因之一。

二、王熙凤的性格特点王熙凤是一个极富女性魅力的人,她不仅美丽聪明,而且机智过人,深谙人情世故,处事灵活干练。

她的性格大胆,喜欢掌握话语权,经常以咄咄逼人的姿态与人争吵。

王熙凤还有着强烈的权力欲,她一心想登上庄主之位,成为贾府内的权倾一方的女性。

她不惜用各种手段争取自己的利益,包括勾心斗角、暗中算计、甚至是举报告发等。

但可以看到,在她掌握权力的过程中,她也不忘对弱小者施以援手,这表明她内心还是有一定的道德底线的。

三、王熙凤的行为举止王熙凤的行为举止与她的性格相符合,她善于表现、擅于制造氛围,常常在贾府内扮演着调节矛盾、协调各方利益的角色。

例如,在贾府内发生的“牡丹争艳”的事件中,王熙凤成功地调节了花园内各派人物之间的纷争。

然而,王熙凤的擅长于虚实相生的表演也很容易被人识破,特别是在与贾母的斗争中,她的谎言和虚伪表现被贾母识破,从而导致她掌握的权力不断被削弱。

这也提示人们,在这个过于注重装扮和表象的封建社会中,人们应该更加重视内在的修养和道德。

四、王熙凤对其他人物的影响王熙凤的影响力在贾府内是巨大的。

她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精细的算计能力,成为了贾府的支配者之一。

但是,在她的权力范围内,不仅包括了对弱小者的施舍,还包括了对其他人物的挑拨和操纵。

她与尤三姐之间的恶斗,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尤三姐本来是一个性格温和的人,但是在王熙凤的挑拨下,主动对立了贾府的娇贵女儿——林黛玉,最终负隅顽抗、流离失所。

王熙凤的触角还伸向了宝钗——一个被认为是清高自持的女子,但在王熙凤的指挥下,她也为了维护自己的道义准则,而参与到了内部斗争当中。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角色形象分析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角色形象分析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角色形象分析引言《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描绘了贾宝玉和贾府家族的兴衰过程。

其中,贾府的一个重要角色是王熙凤。

王熙凤是一个聪明、机智、心机深沉的女性角色,她具有强烈的家族观念和野心,并在贾府的兴衰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本文将对王熙凤角色的形象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她在小说中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王熙凤的外貌和性格特点外貌王熙凤是贾府的女儿,容貌秀丽,眉清目秀,身材窈窕。

她的美貌在贾府中独树一帜,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

聪明机智王熙凤聪明过人,机智灵活。

她头脑敏锐,善于观察和分析。

她能够在复杂的家族环境中保持警觉,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行为。

心机深沉尽管王熙凤表面上看起来温文尔雅,但她内心深处隐藏着强烈的野心和算计。

她懂得运用手段和计谋,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她深谙人性的复杂和阴暗面,能够巧妙地操控别人。

王熙凤的家族观念和野心家族观念王熙凤在小说中体现了强烈的家族观念。

她对贾府的兴衰和家族荣誉非常关注,愿意为了家族的利益而付出一切。

野心王熙凤有着对权力和地位的强烈渴望。

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贾府的主要决策者。

她低调而不轻视别人,以谨慎的方式争取自己的目标。

王熙凤在贾府兴衰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在贾府兴盛时期的作用在贾府兴盛时期,王熙凤扮演着积极向上的角色。

她帮助贾府巩固家族地位,努力提升贾府的声望和财富。

她的聪明才智使她在家族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贾府衰落时期的作用随着贾府的衰落,王熙凤的角色变得更加复杂和重要。

她不再只是追求家族的利益,而是开始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地位而斗争。

她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手段,努力保护自己和贾府的利益,同时也不断牺牲和背叛别人。

王熙凤与其他角色的关系与贾宝玉的关系王熙凤与贾宝玉有着复杂的关系。

她既是贾宝玉的姐姐,又是他的妻子。

她对贾宝玉表现出爱护和关心,但也不时在他身上施加影响,对他发号施令。

与贾母的关系王熙凤与贾母的关系密切。

她是贾母的外孙女,对贾母表示忠诚和敬意。

《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形象描写与思想性格分析

《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形象描写与思想性格分析

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形象描写与思想性格分析
1. 王熙凤的外貌和气质
在《红楼梦》中,王熙凤是贾府的外戚,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权力。

她被描述为容貌出众,身材匀称,举止优雅大方。

她常常穿着华丽的衣裳,并经常配戴珠宝首饰,展现出她高贵的气质。

2. 王熙凤的智慧和聪明才智
王熙凤被描绘为一个聪慧机智、心计深沉的女子。

她善于观察人事,能够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来谋划、安排家族事务。

她擅长琴棋书画,并在这些方面展示了出色的才能。

3. 王熙凤在社交场合中的能力
作为一个重要角色,王熙凤受到了许多人的尊敬和追捧。

她能够言辞得体、谈吐优雅,在社交场合表现出自信和宽容的态度。

她善于与人交流,能够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并在很多场合中展示自己作为一个女子的品格。

4. 王熙凤的思想性格
王熙凤是一个理智、果断并且始终沉着冷静的人。

她注重自己和家族的利益,以及维护自己和家族的声誉。

她对家族事务非常关心,善于处理各种难题,并始终以家族的整体利益为出发点来行动。

但同时,王熙凤也有一些缺点:她有时会过于冷漠和刻薄,对待他人常常带有一定程度的傲慢与尖酸刻薄。

此外,在面对自己失败或遭受委屈时,她可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报复心理。

总体而言,红楼梦中王熙凤被描写成一个美丽、聪明和具有强大内心力量的女子。

她以其个性特点在故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并与其他角色产生了紧密而复杂的联系。

王熙凤人物形象分析

王熙凤人物形象分析

王熙凤人物形象分析王熙凤人物形象分析王熙凤是《红楼梦》中写得最好、最活的一个反面人物。

她更流行的名字叫凤姐。

出生在所谓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的豪门贵族之家。

她是贾母宠爱的孙媳妇,刚二十岁就作了荣国府家政的主持人。

小说描写她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年纪虽小,行事却比世人都大。

如今出挑的美人一样的模样儿。

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

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话的男子也说她不过。

她在各种场合说的话都表现出她聪明,有心眼,又很有口才,又是那样得体。

她的第一次出现是在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

林黛玉正在和贾母说话,突然听见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没得迎接远客。

黛玉有些诧异: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是谁,这样放诞无礼?原来这就是贾母宠爱的凤姐: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

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不竟象老祖宗的外孙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

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到来招我。

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休提前话。

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了老祖宗。

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

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

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这一段还并不能充分显出王熙凤说话的特点。

然而,就是这简短的平常几句话,我们也可以看出她是多么面面周到,多么会逢迎贾母,而且她的悲和喜又是转变得多么快!《红楼梦》从第十二回起,连着的几回都主要是写凤姐。

毒设相思局是写她的狠毒。

协理宁国府是写她的才干。

弄权铁槛寺是写她贪财舞弊。

王熙凤人物形象分析精选4篇

王熙凤人物形象分析精选4篇

王熙凤人物形象分析精选4篇王熙凤人物形象分析1王熙凤是《红楼梦》中着笔最多、也刻画得最为生动的一个人物,是一个生命力非常充沛的角色,是封建时代大家庭中精明强干、泼辣狠毒的主妇性格的高度结晶品。

作者写王熙凤的每一举一动,似乎都紧紧抓住了她的内心,因此,在她身上更具传神之笔。

这个人物一登场就生龙活虎,如火如荼,作者仅用寥寥几笔,就把一个在贾府中与众不同的“泼辣货”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了:“一语未完,只听后院中有笑语声,说:‘我来迟了,没得迎接远客!’黛玉思忖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如此,这来者是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拥着一个丽人,从后房进来。

这个人打扮与姑娘们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在短短不到一千字的描写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极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的王熙凤,她是贾府中炙手可热的大红人,又是一个忙得不亦乐乎的大忙人。

她忙,所以迟到了;她忙,所以在这短暂的聚会中,还同王夫人谈到两件题外事,就连在同黛玉的交谈中她也显得忙得很:刚笑着说不到两句话,就为黛玉母亲亡故而伤心流泪,泪水还没来及流出来,双责怪自己不该这样引起贾母的伤心,又忙转悲为喜,又忙问黛玉读书、吃药,又忙关照给林姑娘搬东西、扫屋子等事项。

王熙凤出身于“金陵一霸”的王家,它和贾、史、薛三家本是同等地位的大门阀,而且世代姻亲,叔叔王子腾从京营节度使升任九省都检点,是当时在朝统领军权,声势煊赫的人物。

王熙凤到了贾府,丈夫贾琏是荣国府的长门长子,法定的继承人、管家人,从而她也具有总理家务的大权,而贾府地位最高的家长贾母的爱憎决定人们的祸福休咎,她对王熙凤又特别宠爱,因此,王熙凤就靠着王子腾、贾元春的姻亲关系和自己的聪明才干,掌握了这个贵族大家庭的权柄。

因此,第一次出场,王熙凤的性格被表现得够鲜明的,但却远非全面,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作者挥动着如椽巨笔,一步一步地展现出了王熙凤多侧面的性格特点,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成功的艺术典型。

《红楼梦》之王熙凤人物形象分析解析

《红楼梦》之王熙凤人物形象分析解析

《红楼梦》之王熙凤人物形象分析解析首先要从王熙凤的名字来入手。

王熙凤这个名字的寓意十分丰富。

王字是王熙凤的姓氏,正好与贾府的主仆关系相反,她有着主宰的气质和本事。

熙字是开朗、明亮的意思,与她的性格相吻合。

凤字则暗示了她的人物特点,凤凰是传统文化中的吉祥之鸟,象征纯洁、高贵和祥瑞。

从名字上看,王熙凤具备了领导能力、开朗乐观的性格和高贵祥瑞的形象。

王熙凤是一个聪明而机敏的女子。

她精通经纬、诗词歌赋,与贾府中的男子们一起参与政务,展现出她的智慧和学识。

她善于观察和分析他人,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她在贾府中担任着家政管理的重任,经营着百业,她的管理手段得当,经验丰富。

她能够理性地分析问题,清晰地制定计划,并有着很强的执行力。

同时,王熙凤也展现了带有一定野心的一面。

她不只是满足于家政管理的事项,她还渴望权力和地位。

她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机敏,不断争取自己的私利,寻求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权力。

她与贾政结为姐妹,利用姐妹之情迅速上位,成为贾府中的主要决策者。

她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为贾府出谋划策,展现了她的悍勇和智慧。

然而,王熙凤也有着冷酷无情的一面。

她以自我为中心,忽略了他人的感受,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

她对待黛玉时暗地里施压,不顾黛玉的病情,只考虑到自己的利益。

她对待微钗时也是冷漠无情的。

她的冷酷无情与她的聪明和机智形成了鲜明对比,使得她的形象更加立体和复杂。

值得注意的是,王熙凤的形象并不是完全正面的,她不是一个全然善良、仁慈的角色。

她既有智慧又有欲望,既有善良又有冷酷。

她是一个复杂多维的形象,使她更有观赏性和可读性。

她的形象给人以警示:在追求权力和地位的过程中,应当保持自己的善念,不应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伤害他人。

总之,王熙凤是《红楼梦》中一个充满智慧、机敏而又复杂多面的人物形象。

她以自己的聪明和机智为贾府出谋划策,渴望权力和地位,但同时也展现了冷酷无情的一面。

她的形象在作品中起到了丰富和独特的作用,使得《红楼梦》更加精彩动人。

《红楼梦》中王熙凤的人物形象及作用评析

《红楼梦》中王熙凤的人物形象及作用评析

《红楼梦》中王熙凤的人物形象及作用评析引言《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其独特的人物刻画和情节安排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其中,王熙凤作为贾府中的重要人物,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红楼梦》中王熙凤的人物形象和作用进行评析,探讨其在小说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人物形象贾府中的贤良淑德王熙凤是贾府中的贤良淑德形象的代表之一。

小说中描述她的时候,总是强调她的聪明才智、勤劳善良和大智若愚的一面。

她既是贾府的妇女中的精英,又是整个贾府的顶梁柱。

美丽的外表与才华横溢王熙凤不仅在外貌上十分美丽动人,而且才华横溢。

她不仅会吟诗作对,还精通绘画、音乐和舞蹈等艺术形式。

她的艺术才华使得她在贾府中成为了独一无二的存在。

作用评析家庭地位的巩固者王熙凤作为贾府中的女主人,承担着巩固家庭地位的重要责任。

她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稳重的性格,严密地掌控着贾府的大小事务,为贾府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她对家庭的重视,让贾府得以经营得更为出色,展现了她作为家庭地位巩固者的重要作用。

世俗权谋的精明谋士王熙凤在《红楼梦》中展现了出色的聪明才智和世俗权谋的精明头脑。

她利用自己的才华和智慧,以及对家族事务的精确掌控,谋划着贾府的兴衰。

她了解世俗规则,善于运用各种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感情生活的牺牲者王熙凤在感情生活中扮演了牺牲者的角色。

她深爱贾府的人,尤其是贾宝玉,但却无法得到相应的回报。

她忍受着贾府中复杂的人际关系,为了维护家族的利益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她的牺牲和无奈,使得她的形象更为复杂和令人动容。

现实社会的倒影与警示通过王熙凤的形象,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地位以及现实社会中的种种困境。

她作为贾府中的女主人,虽然聪明才智过人,但仍然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和世俗权谋的限制。

她的形象让人不禁思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否真正追求平等和尊重,真正给予女性机会和发展空间呢?结论通过对《红楼梦》中王熙凤的人物形象和作用的评析,我们可以看到她在小说中的重要地位和多方面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前言------------------------------------------1二、凤姐的“香辣”--------------------------------1三、凤姐的“毒辣”--------------------------------3四、凤姐的“酸辣”--------------------------------4五、结言------------------------------------------5六、参考文献--------------------------------------6七、后记------------------------------------------7解读《红楼梦》中王熙凤人物形象内容提要摘要:王熙凤《红楼梦》中塑造得最成功的一个。

她出现在哪里,哪里就会有笑声,哪里的气氛就会立即活跃起来。

这个聪明、漂亮、能干、狠毒的“凤辣子”曹雪芹把她写活了,不但让她具有那个时代人物典型的真实性,而且给读者以巨大的魔力。

就其复杂性和生动性而言,即使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凤姐与世界名著中的安娜·卡列尼娜、包法利夫人等世界名著妇女形象,可以相媲美。

关键词:《红楼梦》王熙凤娇媚狠毒一、前言王熙凤,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琏之妻。

出身于“金陵一霸”的王家,长着一双丹凤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为贾府的女“总理”实际的大管家。

贾母叫她为“凤辣子”。

她极尽权术机变,残暴阴毒之能事,上讨好贾母,王夫人为她撑腰,下欺压勒索其佣人,奴仆积敛财富。

她凭借一张嘴在贾府上下呼风唤雨,吆东喝西。

这种“辣”成了她在贾府杀伐决断,行令使权的武器。

如果没有这种“辣”她的形象就会大为逊色。

下文细细品尝一下凤姐的“辣”。

“说凤姐,恨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

《红楼梦》的作者也许有此感受。

凤姐这一形象是《红楼梦》中塑造得最成功的一个。

她出现在哪里,哪里就会有笑声,哪里的气氛就会立即活跃起来。

这个聪明、漂亮、能干、狠毒的“凤辣子”曹雪芹把她写活了,不但让她具有那个时代人物典型的真实性,而且给读者以巨大的魔力。

就其复杂性和生动性而言,即使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凤姐与世界名著中的安娜·卡列尼娜、包法利夫人等世界名著妇女形象,可以相媲美而毫不逊色。

在《红楼梦》中,凤姐是一个濒于衰败大家庭统治层的执行者。

可以说在恋爱故事中少不得宝、黛、钗,同样在家庭内部生活结构中更少不得凤姐这根从屋顶直贯到地面的支柱。

这一正一反,“双峰对峙”是构成《红楼梦》艺术世界的两根台柱子。

如果把凤姐这一人物从书中抽出来,其全部故事结构就要坍塌下来。

脂砚斋曾批通:“纸上虽一回两回中或有不能写到阿凤之事,然亦有阿凤在彼处手忙心忙矣。

”可见在《红楼梦》中处处有凤姐,处处离不开凤姐。

“凤辣子”虽然是一个绰号,但一个“辣”字即形象地揭示她的性格特征,又直观地感知她的个性本质。

这辣直观是指她口辣、手辣、心辣。

现在我们从品味的角度上来品尝一下王熙凤的香辣、毒辣、酸辣。

二、凤姐的“香辣”凤姐原“香辣”是以香味为主,这种香实际上是一种“迷魂香”,迷惑在贾府中居她上层的统治者,以满足她在贾府中政治上的权势欲。

且看第三回。

王熙凤的登台表演。

王熙凤携看黛玉手……笑道:“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这通身的气魄,竟不像老祖宗我外孙女,竟是嫡亲的孙女似的……说着便帕试泪”。

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抬我。

”熙凤听了,忙转怒为喜。

又忙携黛玉之手……这是凤姐的一场精彩表演。

两次携着黛玉手,把外孙女说成嫡亲孙女,立刻要下人照管好林妹妹。

她的眼睛、嘴巴处处在黛玉身上,而她的心时时在想看贾母。

明讨黛玉的欢喜,实则是讨贾母的欢喜,向贾母邀宠。

看贾母悲她也悲,一下子试眼泪,一下子又笑起来。

忽悲忽喜,比契诃夫小说中的“变色龙”还要“变色龙”;比现时一位超级演员的表演有过之而无不及。

凤姐的香辣,就是在贾母不高兴时也有效。

当贾赦要讨贾母的贴身丫头鸳鸯作妾时,贾母非常恼怒,一家人都战战兢兢过日子,在一起连话也不敢多说,只有凤姐敢说:“谁叫老太太会调理人,把人调理得水葱儿似的,如果我是男人,我也她”。

三言两语就把老太太逗笑了。

贾母气消怒平,对凤姐自然就宠爱有加。

凤姐的“香辣”还能把“缺点”变为“优点”。

贾母头上的因小时失足落水,被钉子碰碰头皮,落下了指头大的一块窝儿疤痕。

这本是个“缺陷”是别人忌讳,不愿说或不好说的,她却能说得天花乱坠,头头是道。

说窝儿好盛福,寿星老头儿也有一个窝儿。

万福万寿盛满了,就凸高起来。

让贾母听得口服心服,感到甜蜜蜜、香喷喷。

凤姐凭三寸不烂之舌,能把坏事说成好事,把黑色说成白色,把稻草说成金条。

这张利嘴,让大观园蓬荜生辉。

这张利嘴,让贾母时光易度。

这张利嘴,对上满口吐香,可谓八面玲珑,有声有色、令人绝倒。

凤姐一味哄贾母,让老太太欢心。

其目的是把贾母作靠山,当自己的保护伞,“挟天子以令诸侯”,让自己为所欲为。

老子天下第二。

这样贾母吃的是香、喝的是香的、听的也是“香”的。

可见凤姐的“香辣”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威力无穷。

凤姐的香辣不仅体现在她的邀功固宠,还能体现她的聪明才干上。

“脂粉须眉齐却步。

更无一个是能人”的贾府,造就了凤姐的才干,造就了凤姐的悍泼。

凤姐作为贾府的“女总理”地位显赫。

要管好“三百余口人,一天也有一二十件事,竟如乱麻一般”的贾府,一个女子谈何容易!府内有穷奢极侈的生活,有挥金如土的耗资,家奴悍仆的差遣的约束。

府外有皇亲国戚的贺吊应酬,亲朋故友的婚丧嫁娶,侯门府第的迎来送往,繁文缛节等。

这一大摊子琐事都由她处理,决断。

她是贾府的大忙人,可谓是“一日不可无此君”。

忙则忙矣,然凤姐管起事来,无论大事小事,里里外外;都是井然有序,安贴周详。

在“协理宁国府”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秦氏之丧,是宁府的一件大事。

也是难办的一件事。

贾珍请凤姐协理一个月,凤姐一进宁国府,就“理出个头绪来”一下子就瞅准了存在的弊端。

一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二是事无专管,临时推诿;三是需用过费,滥支冒领;四是任无大小,苦乐不均;五是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约束,无脸者不能上进。

凤姐针对上述五种弊端,对症下药,首先树立自己权威,显示自己的权势欲。

实行“令行禁止”。

其次实行“岗位责任制”。

做到事有人办,物有人管,活有人干。

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忙而不乱、有条不紊。

再次“软硬兼施,罚一儆百”,各色人等愈加谨慎小心,不敢怠慢。

乱糟糟的宁府,治理得井井有条。

所以她在行使权势时,挥霍指示,任其所好,唯我独尊,旁若无人。

凤姐的“邀功固宠”在贾府独一无二,她的出色管理才能在贾府也是出类拔萃。

可见,凤姐的“香辣”所散发出的“固宠”“聪明”“才干”乃是王熙凤对权势欲追求的表现形态。

这就决定了她必然上媚下压,并伴随着虚伪、奸诈、残暴等品质随而存在。

三、凤姐的“毒辣”如果说凤姐的“香辣”是显示她在政治上的权势欲,那么她的“毒辣”也同样显示她在经济上的贪欲。

在《弄权铁槛寺》中为了收受三千两银子的贿赂,逼得张家的女儿和某守备的儿子最后双双自尽。

本来老尼是来求太太和老爷的。

但她看到可以从中渔利,就不问事情原委,尽管此案涉及有权有势的三家人,但在贪欲的驱动下,轻描淡写地说“这事倒不大”五个字,一笔抹煞了事情的是非曲直,显露了她灸手可热的权势地位和无限膨胀的贪欲追求。

当老尼开口给她三千两银子时,她马上说:“我一个钱也不要。

”是打发小厮“赚几个辛苦钱儿”。

还欺人太甚地表示“便是三万两,我此刻也拿的出来。

”愈是贪婪,狡猾的人,就愈会装模作样地说反话;愈是心狠手辣的人,就愈会厚无耻地往自己脸上贴金。

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她什么伤天害理,大逆不道的事,都可以肆无忌惮地去干。

凤姐的贪欲是为了支撑她的权势欲。

她深知权势要用金钱来辅佐,她就拼命的敛财。

把贾府的共同财产变成她个人的私产。

她挖空心思提前支出月钱去放高利贷,不到一年,就有上千两银子的利息。

她乘人之危,进行敲诈,对自己的丈夫也不例外。

当贾琏通过鸳鸯拿贾母的金银家什当一百两作银子急用,凤姐也要扣下二百作谢礼,并谎称给她害死的尤二姐上坟用。

得到利又卖乖。

就连安排一个丫头或一项差事都要索要钱财。

她既是贾府的支柱,又成了蛀空整个贾府的蛀虫。

凤姐的本领和才干,就是要“算计天下人”来满足自己贪欲。

这样本性与才干,同“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的封建帝主的本性,是一脉相通的。

封建地主阶级的恶劣贪欲之于王熙凤,就象血液的循环之于人体一样,一失去它,也就失去了生命。

它是渗入凤姐的每个细胞与每根神经的,是无孔不入的。

她为了巩固她的权势,除依仗娘家势力外,用“香辣”奉承贾母。

用“毒辣”控制其下人奴婢,甚至连同辈同份也不放过。

四、凤姐的“酸辣”政治上的权势欲,经济上的贪欲,表现在伦理道德上,就是疯狂的占有欲,这就是凤姐的“酸辣”具体表现为淫乱、嫉妒、残暴。

凤姐在“金陵十二钗”中唯一自幼假充男儿教养,有学名但又不识字,缺乏文化素养的贵族女子。

由于政治上得意,物质上富有,精神上贪乏,就在私生活上狂热地纵欲。

她“身材苗条,体格风骚”天生就有淫荡的资本。

她与小叔侄贾蓉不正当的暧昧关系,焦大的咒骂“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就是一个佐证。

凤姐狂热的占有欲的另一方面是嫉妒。

她的丈夫贾琏,一个“永远饥饿于肉体行为的下流种子。

”尽管身边妻妾成群,但还是在外面拈花惹草,金屋藏娇,他在外面偷娶尤二姐,凤姐知道后,妒火焚烧,自尊心受到打击,地位受到威胁。

“卧塌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她先以花言巧语:同居同处,同分同例,同待公婆,同谏丈夫。

喜则同喜,悲则同悲,情似亲妹,和比骨肉。

把尤二姐骗进荣府,后关起门进行谑待。

让她饱一餐,饿一餐,残羹冷炙,如坐牢笼。

肉体上的折磨,精神上的伤害,指使小妾秋桐骂她是“先奸后娶没汉子要的娼妇”,并设计打掉她腹中的胎儿,可怜的尤二姐在凤姐的“酸辣”窝里生不如死,万念俱灰,吞金自尽。

凤姐的嫉妒,显示她的淫威,与之相结合的就是残暴。

凤姐见贾瑞起淫心,就毒设相思局。

几句话就把贾瑞,这个破落门户后代的穷书生,尚未娶亲的纨绔子弟,骗得团团转。

后又几番设计,落下病根,下溺连精,嗽痰带血,不到一年时间被“风月宝鉴”套到了阴曹地府。

贾瑞这“癞蛤蟆”相吃“天鹅肉”冒犯了贵夫人的尊严,理应受罚,但罪不致死。

凤姐之所以非置贾瑞于死地,除了她的残暴外,还有更深一层心里因素。

社会地位如此低下的贾瑞居然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对贾府宝塔顶上的“天鹅”起淫心,这不仅伤害了她的自尊心,而且无异于告诉世人,她的淫荡有损妇德的品行已在外传开。

焦大的骂声还在她耳膜里萦回,这种事如若传开,直接危及她在贾府的统治地位,政治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