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王熙凤人物描写赏析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描写手法(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描写)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描写手法(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描写)中投奔外家,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姐妹”。
在《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的形象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王熙凤是一个深受祖母喜爱的特殊人物形象。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原著《红《林黛玉进贾府》里林黛玉的人物形象林黛玉的形象:到处都是深情、柔弱、复杂、博学、有教养、谨慎的女生形象。
“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这些描写体现了林黛玉有很好的教养,待人处事注意分寸。
贾母问她看什么书,她如实回答,可她问姐姐们看什么书,贾母说她只认识几个字。
她觉得刚才自己失了口,后来当宝玉再问她时,她就改口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这又体现了她为人的小心谨慎,谦恭得体。
“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他方挨着王夫人坐了。
”可见林黛玉连坐在哪里,都非常细心,绝不轻易从事。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分析《林黛玉进贾府》是林黛玉母亲去世后“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在外祖母一再致意下,才去都中投奔外家,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姐妹”。
在《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的形象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王熙凤的形象是深得贾母宠爱的特殊人物。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原著《红楼梦》第3回。
原题为“托内兄如海荐西宾,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或“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本文描写林黛玉第一次离开母家进入贾府的情景,借黛玉之眼来描写贾家的一干人等与贾府的建筑结构,房屋摆设,人们之间的关系。
是全书进一步展开故事的精华之笔。
在《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母亲去世后“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在外祖母一再致意下,才去都中投奔外家,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姐妹”。
过去在家“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
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
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尽管外祖母“心肝儿肉”地疼她,宝贝儿似的待她,但总有寄人篱下之感,待人处事始终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析《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的语言描写

看似平淡实则精妙——析《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的语言描写《红楼梦》这部不朽的作品,以它丰富的生活内容、深刻的思想意义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达到了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史上的高峰。
对于学生来说,如果在中学阶段没有读过《红楼梦》,就会像外国人到中国没有去过长城一样的遗憾。
高中语文第四册节选了《红楼梦》第三回,取名为《林黛玉进贾府》,让学生对这一文化瑰宝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红楼梦》的语言特点是“用意十分,下语三分”,如果我们不善于体察语言环境,细心去玩味,就无法领悟到作者深藏着的另七分用意,不能充分领略到其高超的语言艺术。
以王熙凤的语言描写为例。
鲁迅很赞叹《红楼梦》的人物语言描写,认为它能让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
王熙凤的语言描是《林》文极为精彩的一笔。
先看王熙凤的出场语言。
贾母她们正在谈话,“只听后院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人未到,声先闻。
这句平常的话看似无奇,可在这个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却能看出王熙凤的特殊身份与特殊性格。
在贾府,“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初来乍到的林黛玉也得“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因此听了王熙凤的话,深为“这样放诞无礼”而“纳罕”。
可贾母听了此话,并不生气,却是“笑道”:“……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泼皮破落户儿”,“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结合这些,我们不难看出王熙凤的尊贵身份和泼辣性格。
再听听她见林黛玉时说的一连串话。
她的第一句话是赞美林黛玉的相貌。
赞美的话可以表达得很多种,如“你长得真美”、“你标致极了”、“你真是天下无双的美人”。
可这些话王熙凤都不用,而是说:“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这样说,效果好在哪里呢?请看:“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言外之意,以前还一直怀疑是不是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以前还从来没见过!这哪里是一般的赞美,是赞叹,再确切一点说,是惊叹,叹中有惊。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分析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分析《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分析人物分析可以从人物的语言、行为、表情以及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来分析。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分析,希望能帮到大家!《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三回。
作者曹雪芹出身于十分显赫的贵族世家,后因政变而家道中落,曹雪芹的一生恰恰经历了这个衰落的过程,从侯服玉食的贵公子,落魄成为贫苦的寒士。
这种天堂地狱的变化,使曹雪芹对当时社会的黑暗怀有不满与批判的态度,从而创作了举世之作《红楼梦》。
小说《红楼梦》中纯熟的叙事语言和人物语言,惟妙惟肖的环境描写及人物刻画都相当精彩,不仅是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被选用为中国高中必选课文,而且整部小说的汉语运用也是最佳典范。
《林黛玉进贾府》是介绍《红楼梦》整部小说的典型环境描写,通过描写林黛玉第一次踏进贾府时的情景,以黛玉的见闻第一次对贾府做了直接叙述,全书的序幕部分。
作者通过黛玉之眼抛出了贾家的重要人物以及贾府气派的环境,同时也是主人公林黛玉与贾宝玉第一次见面的描写,可谓是《红楼梦》整部小说得以展开的精妙之笔。
作者以林黛玉进贾府大院的游踪为线索,让读者了解了《红楼梦》中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特征,同时也逐渐推出了贾府中几个主要的人物。
在林黛玉与贾府双方见面的过程中,作者通过双方对彼此的观察巧妙地展现了小说中三个主要人物形象。
对于这些主要人物的出场方式匠心独运,对于人物形象刻画的手法浓墨重彩,各有千秋,十分精彩。
作者将每一个人物最本质的外形特征描写得淋漓尽致,并且同时体现了人物的内在精神。
本文对《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主要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以便对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有更深一层次的了解。
一、机变逢迎——王熙凤作者采用了别具一格的手法来描写王熙凤的出场,并且对这一人物的肖像描写相当成功,是《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最精妙之处。
曹雪芹对王熙凤的肖像描写采用了工笔式的重彩细绘,同时也是整部小说中最为精妙的一笔。
出场曹雪芹先写王熙凤的声音,以声音出场的方式独具匠心,爽朗的笑声体现了王熙凤直爽的性格。
《林黛玉进贾府》详细的人物形象分析

不贵与家相称,而贵与 貌相宜”(清·李渔)。
• 极力铺陈王熙凤集珍 珠宝玉一身的妆饰,暗 示她的贪婪与俗气,侧
面反映了她内心的空虚。 与其说是褒赞,勿宁说
是贬谪。
精选课件
7
分析: “这个人打扮与姑娘们不同……丹唇未启 笑先闻”的描写,对表现王熙凤还起什么作用?
方法提示: 把握关键词
例如:与姑娘们不同、彩绣辉 煌、威不露、笑先闻
人刁钻狡黠,阿谀
奉承,见风驶舵没
有多少文化知识,
但年轻貌美、 背景
显赫, 做事心狠手
辣的封建大家族掌
权少奶奶形象.
精选课件
16
人物形象
林 黛 玉
林黛玉是在母亲去世 后来到外婆家的,虽然 贾母十分疼爱,她却总 有寄人篱下之感,所以, 始终是步步留心,时时 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 句话,多行一步路,唯 恐被人耻笑了去。
性格:体弱多病 举止不俗
娇美多情 聪慧灵秀
精选课件
26
通过心理动作语言等的正面描写和他人的观察等肖像描写的侧面烘托塑造了一个谨慎 自尊、聪明懂礼、聪慧灵秀、细心多虑言行得体、娇美多情、多愁善感体弱多病 的封建社会中的贵族小姐。
精选课件
27
精选课件
28
贾 宝 玉
精选课件
29
对宝玉的描写 主要有三个重点:
王 熙 凤
精选课件
1
王熙凤判词: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画的是“一片冰山,上面一只雌凤”。 喻贾家的势力不过是座冰山,太阳一出就 要消融。雌风(王熙凤)立在冰山上,极危 险。
“凡鸟”合起来是“鳳”字,点其名, 又比其才能杰出。这里反用“凡鸟”说 “凤”。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分析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分析-中学语文论文《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分析沈彩云《林黛玉进贾府》是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的一篇节选课文,它让我们对《红楼梦》中的几位重要人物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王熙凤泼辣、狡黠,精明干练又光彩照人;林黛玉柔弱、敏感,处事谨慎又神采怜人;贾宝玉率真、多情,随意洒脱又处处惊人;文中对王熙凤的形象塑造重在服饰的渲染,对林黛玉则重其心理与神态的刻画,而对于贾宝玉可谓是出神入化,曲尽其妙。
描其服饰,绘其神态;述其狂语,叙其行动;褒其怪异,赞其张狂。
让读者在贾府众多面目中不得不对他多一眼关注,多一份思考,也多一份欣赏。
贾宝玉无疑是这一节选部分的中心人物。
对初到贾府的黛玉来说,这位未曾谋面的表哥早已熟知于心,她常听生前的母亲说这位表哥憨玩异常,极恶读书,又常在内帏厮混。
当她去拜见二舅舅时,与王夫人有几处对话。
王夫人对她的嘱咐中,其他姐妹仅寥寥数语:“你三个姊妹倒都极好,以后一处念书认字学针线,或是偶一顽笑,都有尽让的。
”而对宝玉,这个让他疼爱(因为是她的儿子)又头疼的宝贝疙瘩却让她始终挂在嘴边,一言其“孽根祸胎”,再称其“混世魔王”,又进而数落其异常行为:“你不知道原故:他与别人不同,自幼因老太太疼爱,原系同姊妹们一处娇养惯了的。
若姊妹们有日不理他,他倒还安静些,纵然他没趣,不过出了二门,背地里拿着两个小幺儿出气,咕唧一会子就完了。
若这一日姊妹们和他多说一句话,他心里一乐,便生出多少事来。
所以嘱咐你别睬他。
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只休言他。
”可怜天下父母心,如此一个玩世不恭的儿子却成为她与黛玉交谈的中心,就连贾府的家长或权威人物贾政也不过聊聊一语而过,可见其特殊地位。
文中对贾宝玉的出场描写也极为详尽:“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
”其中“宝”“珠”“玉”“金”等显示富贵气象的词语在这一段服饰描写中多次重复出现,既而再次出现依然不惜笔墨:头戴“大珠”“金八宝坠角”,身上佩戴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
高中语文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鉴赏

高中语文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鉴赏《林黛玉进贾府》一文,通过黛玉的眼睛展现贾府的繁华,刻画了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三个主要人物。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鉴赏,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林黛玉进贾府》鉴赏(1)调动多种手法描写人物出场。
课文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中心事件,通过林黛玉的见闻,介绍了众多的出场人物,但所使用的方法却绝不相同。
有详有略,详写的如贾宝玉、王熙凤,略写的如王夫人、邢夫人等。
有实有虚。
实写,对人物出场,作者作正面的直接描写,如贾宝玉、王熙凤、贾母等;虚写,人物不出场,作者从侧面作间接描写,如贾赦、贾政。
有的单独介绍,如贾宝玉、王熙凤;有的集体介绍,如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
有的是在人物出场之后再通过语言、行动等描写来表现其性格特点,如王熙凤;有的则是在人物出场之前就作了侧面描写,充分铺垫,在人物出场之后再作正面直接描写,刻画其性格特点,如贾宝玉。
有的人物是只见其形不闻其声,如迎、探、惜春三姐妹;有的则是未见其形而先闻其声,如王熙凤。
写法变幻无穷,笔法摇曳多姿。
(2)通过人物语言反映人物性格。
小说是语言艺术。
人物语言是小说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
小说作者往往通过对人物语言的精确描绘,来展现人物的感情、态度,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课文中王熙凤见黛玉和贾宝玉见黛玉时的语言描写,就充分地展示了各人不同的心理、性格与感情。
(3)通过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贾家情况。
宏伟的外观暗示了贾府显豁高贵的社会地位。
讲究的布局表现出豪门贵族气派,华贵的陈设显示着主人的显赫的社会地位,说明了主人的富贵豪华。
值得注意的是,课文的环境描写与人物描写穿插进行,配合自然,相得益彰;环境描写又全是通过林黛玉的观察,这正好表现了她时时在意、事事留心的心态。
《林黛玉进贾府》作者简介曹雪芹(1715~1763),清代著名小说家。
名沾,字梦阮,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
祖籍辽阳,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1《林黛玉进贾府》写作特色

(1)宏伟的外观:处于繁华街市、阜盛人烟之中的贾
府建筑,在林黛玉的眼中,仅就外观,就突出地感觉到它 “大”:门前蹲着两个大石狮子;门是三间兽头大门;正 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写着五个大字。几个“大”字不但表 现了贾府建筑的宏伟富丽,而且也暗示了贾府显赫高贵的
社会地位。
(2)讲究的布局:贾府建筑的布局十分讲究,比如贾 母所住的正房大院,就设置了一个垂花门、两边抄手游廊 和一个安放着大理石插屏的空堂做掩映,既庄严肃穆,又 表现出豪门贵族气派。就是贾赦的住处,虽不似贾母正房
语言
分析 因为这个“心理学家”知道,
“只可怜 出场语 我这妹妹这样 命苦,怎么姑
姑妈去世不久,贾母痛失爱女,心 里必定悲痛万分。她估计几句高兴 的见面话之后,贾母该开始悲伤了,
言
妈偏就去世了! 自己可不能只顾高兴,于是就抢在 ” 前头,转喜为悲,并且还要配以动
作——用帕拭泪,以表心诚。
说话场合
语言 “正是呢!我一 见了妹妹,一心都在
分析 真是一个天才的表
演家!真的忘了老祖宗
了吗?当然不是,恰恰 相反,她一心都在老祖 宗身上,唯老祖宗是从 呢。其虚伪和机变逢迎
出场语言
他身上了,又是喜欢,
又是伤心,竟忘记了
老祖宗。该打,该打! ”
的性格暴露得淋漓尽致。
3.典型的环境描写 小说中的典型环境——贾府,是通过林黛玉的眼睛来 描写的,非常自然。
那样,却也有仪门和厢庑游廊作映衬。至于“荣禧堂”的
五间大正房,被仪门、耳房、穿堂、甬道簇拥着,更是轩 昂壮丽。
(3)华贵的陈设:对贾府华贵陈设的描写,主要以“荣 禧堂”为重点:先以特写镜头详细介绍了堂屋中的匾额。 无论是匾的质地花纹,匾上大字的规格,还是匾上的题字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 1.1《林黛玉进贾府》课文赏析

《林黛玉进贾府》课文赏析围绕中心事件描写人物作品中的人物是围绕黛玉进贾府这一中心事件,通过黛玉的见闻来描写的。
黛玉进府按照封建贵族家庭的礼规,必定要去拜望自己的长辈。
同辈姊妹也都要见见面。
作者选择这个机会使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出场亮相,是行文的必需,也是事理的必然。
黛玉进入贾府,通过她一路目中所见,耳中所闻,不仅详尽描写了荣宁二府的格局布置,亦即人物的活动环境,而且第一次生动刻画了贾母、贾氏三姐妹、凤姐、邢夫人、宝玉和黛玉等好几个主要人物,因此可以说“这方是正文起头处,此后笔墨与前两回不同”(甲戌本脂批)。
从艺术结构来看,此回情节的设计同样体现了作者的匠心。
如果说第二回“演说荣府”仅仅只是通过冷子兴的口头叙述,使读者对荣宁二府的主要成员及其相互关系有一个大概的了解;那么此回则是通过具体生动的艺术描写,使几个主要人物以各自不同的声音笑貌,栩栩如生地走到了读者的面前。
这也就是上引脂批所云“画家三染法”中的第二次皱染,经过这次皱染,几个主要人物便耀然于读者心中眼中了。
在艺术描写上,此回情节也有着许多成功之笔。
如写黛玉初见贾母一段:……“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她外祖母。
方欲拜见时,早被她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
”这可谓是如见如闻,活现于纸上之笔,也是所谓“颊上三毫”,传神得力之处。
其他如写凤姐出场、宝玉出场,也都是向为人所称道的文字。
运用多种手法描写人物人物的出场,先后适宜,详略得体,虚实兼用。
对王熙凤、贾宝玉等主要人物详写,对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李纨和贾氏三姊妹则略写;对贾母、王熙凤等出场人物是实写,而对贾政、贾赦等未出场的人物则属于虚写;对贾宝玉、王熙凤等是单独写,而对邢夫人、王夫人、李纨、迎春、探春、惜春等只作集体介绍。
这样描写不但笔法变化多姿,而且在众多人物中可使描写的重点突出。
黛玉刚进贾府,正和贾母等谈论着自己的体弱多病和吃药等事,“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来者是谁,作者没有马上交代;但这一声正好像戏曲舞台上角色还未出场,先从后台送出一声响亮的“马门腔”,它先声夺人,一下子就把来者的三魂六魄给拘定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黛玉进贾府--王熙凤人物描写赏析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一、教学设计意图
本课的教学内容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版)必修四第一单元,小说单元。
是《林黛玉进贾府》的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作者着力刻画的
一个重要的人物,理解王熙凤的人物形象对赏析《红楼梦》
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的重点是为了让学生从人物描
写的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入手,分析
小说的人物形象,掌握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
和研究《红楼梦》的兴趣,为将来更深入的探讨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单元教学目标: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分析塑造
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本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根据人物肖像、语言、动作等描写把
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体会作者对人物出场描写的匠心。
2、教学方法:提问法、讨论与交流、自主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提
高学生的文化审美品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评价和鉴赏能力、写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本课教学重点是结合人物肖像、人物语言、人物动作描
写的分析,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四、教学过程设计及教法分析
(一)课前检测
小说定义: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
情节、具体环境描写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
1、小说的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
境描写)。
2、分析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人物的肖像、_动作__、
__语言__、__心理__描写等。
(二)激趣导入:《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古人云: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今天我们
就踏进红楼的欣赏之旅。
曹雪芹在小说中以判词的形式暗示了主要人物的命运。
由曹雪芹给王熙凤的判词导入
“凡鸟偏以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提问:从判词中能看出王熙凤的性格和命运如何?”
(生自主理解-师规范解答)
(三)初读文本,感知性格(发现法----师点拨)
提示:王熙凤的性格在文中贾母是怎么评价的?捕捉关
键词语
用2分钟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四)深入文本,解读形象。
(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
(提示:分析王熙凤性格时,先让学生在文中找到刻画
王熙凤性格的相关段落和语句,再进行小组讨论,最后全班
一起交流观点,整合王熙凤的性格特点。
)
提问:哪些描写体现了王熙凤的“辣”?
1、正面描写
(1)、肖像描写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
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
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
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美丽狠毒、俗气虚荣)
(2)、语言描写
“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
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
(善于逢迎、狡黠机变、八面玲珑)
(称赞林黛玉标致、不俗讨贾母欢心间接赞美三姐妹)
(3)、行动描写
王熙凤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
了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
了老祖宗。
该打,该打!”(机变逢迎)
2、侧面描写:
(1)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2)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
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
总结:人物描写的方法(投影)
(五)学以致用--------改写“琵琶女出场”
提示:
(六)“改写”成果展示,学情分析,强化效果。
学生习作展示:(见投影展示)
点评:能把握人物沦落江湖,经历沧桑后性格特点,从
肖像、语言、行动、神态多角度刻画了琵琶女矜持性格。
如“稍顷,一位中年妇女从船篷下轻移莲步盈盈走出。
她双手抱着琵琶,遮住了半个脸。
侧影中见其鬓若浮云,秀
眉微蹙,目光含羞。
虽徐娘半老,但风韵犹存。
似曾绝色的
容颜下隐隐约约写满了惆怅与无奈。
坐下,过了良久,终于
伸出了纤纤十指,拔下了轻柔而有力的第一指。
”就很细致
的从动作、肖像、神态方面摩画琵琶女的经历沧桑后变化。
基本掌握了本课刻画人物的方法。
(七)课堂小结:强调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目标任务--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
六、课后作业:运用多种方法描绘一个人物,体现出人物个性。
七、板书设计(略)
王晓永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2Healthyeating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