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人物形象分析
论《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形象

论《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形象王熙凤是金陵世族王家的女儿,贾琏之妻,贾母的孙媳妇,王夫人的内侄女。
深得贾母的宠爱和王夫人的赏识,是贾府赫赫有名的管家,贾府的实际掌权者。
她是贯穿整个《红楼梦》的重要人物之一,在《红楼梦》的所有人物中,她的形象最完整,也最丰满。
如果说《红楼梦》中四百多个人物组成了一张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的话,那么,作为贾府管家的王熙凤就处在这张网的中心,将贾府内外长幼、尊、亲疏、嫡庶、主奴各色人等联结在了一起。
因而,这个人物形象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王熙凤形象】一、端庄美丽又泼辣俗气身为大家闺秀,王熙凤外表标致,容貌美丽。
而日常生活中,她喜欢穿金戴银,常穿大红大绿的衣服,于华贵艳丽中又略显俗气张扬。
王熙凤模样标致,楚楚动人,的确不同凡响;穿戴打扮精雕细琢,通身珠光宝气,华贵异常,又格外俗气。
作为贾府“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管家,她仰仗着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行事做人都极其张扬泼辣。
二、精明强干又心狠手辣1.精明强干,能力卓越王熙凤精明强干,能力卓越。
虽然身为女子,却巾帼不让须眉,一般的男人也比不上她,是贾府乃至当时社会当之无愧的“女强人”。
首先,王熙凤口才好,有非凡的语言表达能力。
冷子兴说她“言谈又爽利”;周瑞家的说她“要赌口齿,十个会说话的男人也说他不过”;说书的女艺人奇她“奶奶好刚口,奶奶要一说书,真连我们吃饭的地方也没了”;尤氏等人取笑她是“吃了猴儿尿”的,才如此这般伶牙俐齿。
由此可见王熙风非凡的语言才能,不仅得到贾府及其亲朋的公认,就连说书的女艺人也对她佩服赞叹不已。
不仅如此,即便是身边的丫鬟,王熙凤也对她们有口才的要求。
她对红玉的赏识和提拔,也是始于红玉口才好,能利索齐全地说清楚四五门子的话,萌生了向宝玉要人的念头,实现了红玉“飞上高枝”的愿望。
其次,作为“大管家”,王熙凤还有非凡的领导管理才能。
偌大的荣国府,被二十来岁的她管理得井井有条,秩序井然。
不仅如此,第十三回中,当秦可卿去世,宁国府一片混乱之时,在贾珍的央告下,她前去协理宁国府,更是她管理才华的集中体现。
王熙凤人物形象分析

王熙凤人物形象分析王熙凤是《红楼梦》中的一位主要人物,她的形象鲜明、个性强烈,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从王熙凤的家族地位、性格特点、行为举止以及对其他人物的影响等方面对她的形象进行分析。
一、王熙凤的家族地位王熙凤是贾府的二房贵妇王夫人的亲姐妹,也是贾府的主人公贾宝玉的表姐。
她出身名门望族,家族地位高贵,地位尊崇,在贾府内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这也是她在贾府内自信、高傲的原因之一。
二、王熙凤的性格特点王熙凤是一个极富女性魅力的人,她不仅美丽聪明,而且机智过人,深谙人情世故,处事灵活干练。
她的性格大胆,喜欢掌握话语权,经常以咄咄逼人的姿态与人争吵。
王熙凤还有着强烈的权力欲,她一心想登上庄主之位,成为贾府内的权倾一方的女性。
她不惜用各种手段争取自己的利益,包括勾心斗角、暗中算计、甚至是举报告发等。
但可以看到,在她掌握权力的过程中,她也不忘对弱小者施以援手,这表明她内心还是有一定的道德底线的。
三、王熙凤的行为举止王熙凤的行为举止与她的性格相符合,她善于表现、擅于制造氛围,常常在贾府内扮演着调节矛盾、协调各方利益的角色。
例如,在贾府内发生的“牡丹争艳”的事件中,王熙凤成功地调节了花园内各派人物之间的纷争。
然而,王熙凤的擅长于虚实相生的表演也很容易被人识破,特别是在与贾母的斗争中,她的谎言和虚伪表现被贾母识破,从而导致她掌握的权力不断被削弱。
这也提示人们,在这个过于注重装扮和表象的封建社会中,人们应该更加重视内在的修养和道德。
四、王熙凤对其他人物的影响王熙凤的影响力在贾府内是巨大的。
她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精细的算计能力,成为了贾府的支配者之一。
但是,在她的权力范围内,不仅包括了对弱小者的施舍,还包括了对其他人物的挑拨和操纵。
她与尤三姐之间的恶斗,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尤三姐本来是一个性格温和的人,但是在王熙凤的挑拨下,主动对立了贾府的娇贵女儿——林黛玉,最终负隅顽抗、流离失所。
王熙凤的触角还伸向了宝钗——一个被认为是清高自持的女子,但在王熙凤的指挥下,她也为了维护自己的道义准则,而参与到了内部斗争当中。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角色形象分析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角色形象分析引言《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描绘了贾宝玉和贾府家族的兴衰过程。
其中,贾府的一个重要角色是王熙凤。
王熙凤是一个聪明、机智、心机深沉的女性角色,她具有强烈的家族观念和野心,并在贾府的兴衰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本文将对王熙凤角色的形象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她在小说中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王熙凤的外貌和性格特点外貌王熙凤是贾府的女儿,容貌秀丽,眉清目秀,身材窈窕。
她的美貌在贾府中独树一帜,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
聪明机智王熙凤聪明过人,机智灵活。
她头脑敏锐,善于观察和分析。
她能够在复杂的家族环境中保持警觉,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行为。
心机深沉尽管王熙凤表面上看起来温文尔雅,但她内心深处隐藏着强烈的野心和算计。
她懂得运用手段和计谋,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她深谙人性的复杂和阴暗面,能够巧妙地操控别人。
王熙凤的家族观念和野心家族观念王熙凤在小说中体现了强烈的家族观念。
她对贾府的兴衰和家族荣誉非常关注,愿意为了家族的利益而付出一切。
野心王熙凤有着对权力和地位的强烈渴望。
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贾府的主要决策者。
她低调而不轻视别人,以谨慎的方式争取自己的目标。
王熙凤在贾府兴衰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在贾府兴盛时期的作用在贾府兴盛时期,王熙凤扮演着积极向上的角色。
她帮助贾府巩固家族地位,努力提升贾府的声望和财富。
她的聪明才智使她在家族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贾府衰落时期的作用随着贾府的衰落,王熙凤的角色变得更加复杂和重要。
她不再只是追求家族的利益,而是开始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地位而斗争。
她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手段,努力保护自己和贾府的利益,同时也不断牺牲和背叛别人。
王熙凤与其他角色的关系与贾宝玉的关系王熙凤与贾宝玉有着复杂的关系。
她既是贾宝玉的姐姐,又是他的妻子。
她对贾宝玉表现出爱护和关心,但也不时在他身上施加影响,对他发号施令。
与贾母的关系王熙凤与贾母的关系密切。
她是贾母的外孙女,对贾母表示忠诚和敬意。
王熙凤的语言艺术及人物形象

王熙凤的语言艺术及人物形象《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是一个著名的女性形象,她的语言艺术和人物形象都深刻而鲜明,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面就来一起看看王熙凤的语言艺术和人物形象。
1、言辞锋利王熙凤的语言锋利而且有力,她能够从别人的话语中挑出一个锐利的问题并在瞬间反驳回去。
她的论点逻辑清晰,会利用恰当的比喻和联想让别人承认她的观点。
例如,她在和贾母论宝钗的优点时,先夸奖了宝钗,然后又把宝钗的优点与其他人的缺点联系在一起,并且用比喻来形容这种差距。
这样,她的观点得到了贾母的认可。
2、表达诙谐王熙凤的语言能够带有诙谐的成分,她在说话时经常会带上一些幽默和调侃的语气,让人不禁要笑出声来。
如果她的话语带有一些嘲讽或者调侃,她会来个玩笑或者说个笑话缓解这种紧张的气氛。
例如,在和史鼐交流的时候,史鼐自夸他的诗词很好,王熙凤又会调侃道:“嗯,你的诗很不错,我们都是边上的人,边上的诗当然更有味道啦。
”1、独立自主王熙凤是一个很有独立精神的女人,她自己做事,并且有自己的追求。
她不断地努力为家庭和整个贾家做出贡献,成为了一个可以依赖和信赖的人。
她的聪明才智让她很容易扮演一个领导者的角色。
例如,在家族重大事件时,她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能力来协调各方关系,掌握自己的进退。
2、善于分析王熙凤是一个分析能力极强的人,她在分析问题时能够抓住关键点,并且从多个方面考虑问题,让人无论是从逻辑还是从直观上都能够接受她的观点。
她的分析技巧也很快,能够在瞬间把握住问题的核心,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就可以让别人信服。
例如,在对付贾琏的情人王熙官时,她恰到好处地利用了自己的分析能力和理智,把问题解决地干净利落,并且没有偏差。
她的判断得到了众人的认可。
总之,王熙凤的语言艺术和人物形象铸就了她独特的魅力。
她的言论高妙并且透彻,在许多重大事件中都起了重要作用。
她那精明独立的性格,以及善于分析的能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了这本小说中引人注目的人物形象之一。
王熙凤人物形象分析精选4篇

王熙凤人物形象分析精选4篇王熙凤人物形象分析1王熙凤是《红楼梦》中着笔最多、也刻画得最为生动的一个人物,是一个生命力非常充沛的角色,是封建时代大家庭中精明强干、泼辣狠毒的主妇性格的高度结晶品。
作者写王熙凤的每一举一动,似乎都紧紧抓住了她的内心,因此,在她身上更具传神之笔。
这个人物一登场就生龙活虎,如火如荼,作者仅用寥寥几笔,就把一个在贾府中与众不同的“泼辣货”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了:“一语未完,只听后院中有笑语声,说:‘我来迟了,没得迎接远客!’黛玉思忖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如此,这来者是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拥着一个丽人,从后房进来。
这个人打扮与姑娘们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在短短不到一千字的描写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极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的王熙凤,她是贾府中炙手可热的大红人,又是一个忙得不亦乐乎的大忙人。
她忙,所以迟到了;她忙,所以在这短暂的聚会中,还同王夫人谈到两件题外事,就连在同黛玉的交谈中她也显得忙得很:刚笑着说不到两句话,就为黛玉母亲亡故而伤心流泪,泪水还没来及流出来,双责怪自己不该这样引起贾母的伤心,又忙转悲为喜,又忙问黛玉读书、吃药,又忙关照给林姑娘搬东西、扫屋子等事项。
王熙凤出身于“金陵一霸”的王家,它和贾、史、薛三家本是同等地位的大门阀,而且世代姻亲,叔叔王子腾从京营节度使升任九省都检点,是当时在朝统领军权,声势煊赫的人物。
王熙凤到了贾府,丈夫贾琏是荣国府的长门长子,法定的继承人、管家人,从而她也具有总理家务的大权,而贾府地位最高的家长贾母的爱憎决定人们的祸福休咎,她对王熙凤又特别宠爱,因此,王熙凤就靠着王子腾、贾元春的姻亲关系和自己的聪明才干,掌握了这个贵族大家庭的权柄。
因此,第一次出场,王熙凤的性格被表现得够鲜明的,但却远非全面,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作者挥动着如椽巨笔,一步一步地展现出了王熙凤多侧面的性格特点,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成功的艺术典型。
《红楼梦》之王熙凤人物形象分析解析

《红楼梦》之王熙凤人物形象分析解析首先要从王熙凤的名字来入手。
王熙凤这个名字的寓意十分丰富。
王字是王熙凤的姓氏,正好与贾府的主仆关系相反,她有着主宰的气质和本事。
熙字是开朗、明亮的意思,与她的性格相吻合。
凤字则暗示了她的人物特点,凤凰是传统文化中的吉祥之鸟,象征纯洁、高贵和祥瑞。
从名字上看,王熙凤具备了领导能力、开朗乐观的性格和高贵祥瑞的形象。
王熙凤是一个聪明而机敏的女子。
她精通经纬、诗词歌赋,与贾府中的男子们一起参与政务,展现出她的智慧和学识。
她善于观察和分析他人,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她在贾府中担任着家政管理的重任,经营着百业,她的管理手段得当,经验丰富。
她能够理性地分析问题,清晰地制定计划,并有着很强的执行力。
同时,王熙凤也展现了带有一定野心的一面。
她不只是满足于家政管理的事项,她还渴望权力和地位。
她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机敏,不断争取自己的私利,寻求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权力。
她与贾政结为姐妹,利用姐妹之情迅速上位,成为贾府中的主要决策者。
她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为贾府出谋划策,展现了她的悍勇和智慧。
然而,王熙凤也有着冷酷无情的一面。
她以自我为中心,忽略了他人的感受,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
她对待黛玉时暗地里施压,不顾黛玉的病情,只考虑到自己的利益。
她对待微钗时也是冷漠无情的。
她的冷酷无情与她的聪明和机智形成了鲜明对比,使得她的形象更加立体和复杂。
值得注意的是,王熙凤的形象并不是完全正面的,她不是一个全然善良、仁慈的角色。
她既有智慧又有欲望,既有善良又有冷酷。
她是一个复杂多维的形象,使她更有观赏性和可读性。
她的形象给人以警示:在追求权力和地位的过程中,应当保持自己的善念,不应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伤害他人。
总之,王熙凤是《红楼梦》中一个充满智慧、机敏而又复杂多面的人物形象。
她以自己的聪明和机智为贾府出谋划策,渴望权力和地位,但同时也展现了冷酷无情的一面。
她的形象在作品中起到了丰富和独特的作用,使得《红楼梦》更加精彩动人。
《红楼梦》中王熙凤的人物形象及作用评析

《红楼梦》中王熙凤的人物形象及作用评析引言《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其独特的人物刻画和情节安排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其中,王熙凤作为贾府中的重要人物,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红楼梦》中王熙凤的人物形象和作用进行评析,探讨其在小说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人物形象贾府中的贤良淑德王熙凤是贾府中的贤良淑德形象的代表之一。
小说中描述她的时候,总是强调她的聪明才智、勤劳善良和大智若愚的一面。
她既是贾府的妇女中的精英,又是整个贾府的顶梁柱。
美丽的外表与才华横溢王熙凤不仅在外貌上十分美丽动人,而且才华横溢。
她不仅会吟诗作对,还精通绘画、音乐和舞蹈等艺术形式。
她的艺术才华使得她在贾府中成为了独一无二的存在。
作用评析家庭地位的巩固者王熙凤作为贾府中的女主人,承担着巩固家庭地位的重要责任。
她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稳重的性格,严密地掌控着贾府的大小事务,为贾府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她对家庭的重视,让贾府得以经营得更为出色,展现了她作为家庭地位巩固者的重要作用。
世俗权谋的精明谋士王熙凤在《红楼梦》中展现了出色的聪明才智和世俗权谋的精明头脑。
她利用自己的才华和智慧,以及对家族事务的精确掌控,谋划着贾府的兴衰。
她了解世俗规则,善于运用各种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感情生活的牺牲者王熙凤在感情生活中扮演了牺牲者的角色。
她深爱贾府的人,尤其是贾宝玉,但却无法得到相应的回报。
她忍受着贾府中复杂的人际关系,为了维护家族的利益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她的牺牲和无奈,使得她的形象更为复杂和令人动容。
现实社会的倒影与警示通过王熙凤的形象,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地位以及现实社会中的种种困境。
她作为贾府中的女主人,虽然聪明才智过人,但仍然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和世俗权谋的限制。
她的形象让人不禁思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否真正追求平等和尊重,真正给予女性机会和发展空间呢?结论通过对《红楼梦》中王熙凤的人物形象和作用的评析,我们可以看到她在小说中的重要地位和多方面的作用。
王熙凤人物特征总结

在《红楼梦》中,作者为大家塑造了一个成功的反面形象,那就是凤姐。
在她的身上,集中地体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贪婪、凶婪、凶残、狠毒、阴险狡诈的阶级本质。
可以说通过作者成功的描写,使读者在看到王熙凤的同时也就看到了统治阶级本身。
2王熙凤是一个描写的非常生动的人物,她出现在哪儿,哪儿至少就会有热闹。
年仅二十岁的她就主持荣国府的家政. 这同凤姐喜欢表现自己,事事争风头的性格特点盯适应,作者的浓笔艳抹,把凤姐的露面写得极其鲜明。
曹雪芹继续在各场合描写凤姐,并一步步地揭示出其性格的其它侧面,如才能、淫威、贪婪、伪善等,通过这样的描写,写出了一个完整活生的凤姐。
3. 。
“毒设相思局”写她狠毒,“协理宁国府”写她的才干,“弄权铁槛寺”写她的贪婪舞弊。
4. 她做坏事自觉不而大胆,她曾经宣称“我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什么事,我说行就行”,表示自己敢于向任何阻止她做坏事的力量挑战。
从这个意义上说,凤姐的人生哲学大概同曹操相同:“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但人们又绝不会把她同曹操混淆开来。
同时贪婪狠毒的天性,凤姐却以女性的美貌和聪明,善于逢迎辞令,把自己隐蔽的更巧妙,更具复杂性。
在对金钱的贪婪追求上,她真可谓爱财如命。
她瞒着贾琏放高利贷,甚至把丫环仆人们的月钱都挪去放债。
后来贾府坐吃山空,钱的确不够使了,机琏便让她去求鸳鸯,她张口就要一二百两银子做报酬。
连夫妻之间也这样勾心斗角,可见其的确是贾府崩溃前的蛀虫。
5. 凤姐性格的充分描写,有力地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丑恶和封建社会的黑暗6. 生前已心研碎,死后性空灵。
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作者对其还是很婉惜的。
凤姐越是能干,就越加速了贾家这座破败大厦的崩塌,而她自己也同归于尽。
7. 这一形象具有丰富的艺术魅力又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王熙凤人物形象分析作者:黄腾摘要:王熙凤是中国古代小说艺术高峰《红楼梦》中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
王熙风浑名“凤辣子”。
这一个能带出鲜明性格的名字让读者在《红楼梦》塑造的味觉饕餮盛宴中,辣的记忆深刻、回味无穷。
关键词:红楼梦/人物形象/王熙凤/性格特点指导教师:罗海燕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多流芳百世的文学作品。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些名称不同;时代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韵律不同;风格不同;受众不同的文学作品让中华名族的文化传承产生了极大的作用,它们是当之无愧的国之瑰宝!在明末清初时,小说渐渐风靡于世。
无数优秀的文学作品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出来,其中,大部分世人公认的,也是我个人认为最出彩的,当为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
《红楼梦》就犹如一幅百看不厌的水墨画,乍一看有味道,再看还有味道,次次看都能看出另外的味道。
这一遍遍鲜明的风味正是由书中的人物来展现的,而我最爱的那一味,当属书中金陵十二钗中的王熙凤。
原著中对王熙凤,凤姐的描述实在令人印象深刻又逼真直观。
看着文字仿佛竟能看到凤姐真人一般。
“长著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外观描写上用的词语不若宝钗、黛玉一般的华丽柔美,反而用将近粗鄙、豪放的词语来描述。
如此一对比,人物的性格特点就被外貌表述给带出来了。
凤姐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是贾府的实际大管家。
一个在封建社会家庭里有如此地位的女人不得不说她的确有几分手段。
其一,她有着很强的办事能力,能把偌大一个贾府打理得有条不紊;其次,她有着很圆滑的交际能力,才能得到家主的信任;最后,她强硬果断的性格让她高踞在贾府几百口人的管家宝座上,攫取权力与窃积财富。
口才与威势是她谄上欺下的武器,然而最终却落得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下场。
正如世人的刻板印象中,恶人终究是没有好下场的一样,《红楼梦》也给了她所应有的结局。
她的性格是让人又爱又恨的。
爽利聪明,能言善语,让人爱,贾府上上下下都爱听她讲笑话。
但同时也对凤姐怀有惧怕、敬畏的心理。
在其位,不得不立起威严,扫清障碍。
在封建旧社会里,一个“水做的骨肉”能做出迫害别人的行为,足让读者感受到阶级势力对人们的压力。
能干是她的特点,但过于爱面子,讲排场,掐尖要强,再不让人,是凤姐一生短处。
《红楼梦》中的王熙风浑名“凤辣子”,这个大大咧咧的外号让读者打心眼就觉得凤姐是个不畏人言的自在性子。
但凤姐自身是个很有表现力,不屈居于人下的人,故这些都让人觉得可佩,可爱,可怜。
凤姐的心狠手辣也是有目共睹。
摆布贾瑞,手段之狠,已令人心寒。
但贾瑞侵扰她在先,尚有可恕。
对尤二姐使的借刀杀人一计,令人可恨。
张华一案,更令人可怖。
这里便显出了她的狠毒贪婪。
正是以上种种因素交织,才使得凤姐的性格丰满生动,有看头。
我觉得她这样的性格在21世纪,肯定有一番大的作为。
她具备了高的智商,情商,又心狠手辣,有这些条件在当今肯定能大行其道。
用现代的话来说,凤姐就是个实打实的“女强人”。
世人仅仅记得她的恶行便认定她是牙尖嘴利、精明强干的凤辣子,却忽视了她小女人的一面。
王熙凤忠诚于婚姻,恪守妇人之道,面对小叔子贾瑞的挑逗,她的态度坚决,她的手段很辣。
尽管丈夫贾琏好色成性,经常偷腥,凤辣子却对他柔情似水。
同时王熙凤敢于享受男女之爱,某一回一个女仆到王熙凤夫妇居住的小院说事情,见平儿站在屋外面,而屋子里传来阵阵笑声。
作者没有写明说白,其实那就是男女欢爱时发出的笑声,说明王熙凤和贾琏曾经非常恩爱。
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是个十分尊重女性的,书中的人物,没有大善大恶。
作者把人物描写的各有风姿,更显真实。
虽然“凤辣子”的名字与印象深深盘踞在世人心目中,但凤姐也是有着她善良的一面。
王熙凤有同情心。
贾府和刘姥姥的缘分始于凤姐的善良,也给巧姐在大厦倾覆之后留了一条活路。
至此,凤姐便不是那作奸犯科无恶不作的坏人,让人在凤姐的恶行之下又品出了凤姐那犹如叹息般的无奈之情。
若非无法,怎的此法?王熙凤容貌美丽,有着超凡的管理才能,心机极深,又阴险歹毒,在女性世界当中,是一只俊秀杰出的"凤凰"。
然而,"凡鸟偏从末世来",才貌双全的王熙凤为了自身的利益不顾一切地疯狂劫掠钱财,最终走向毁灭。
作者对王熙凤的描写从侧面映射出了封建贵族的罪恶本质,以及封建家庭必然会走向灭亡的命运。
王熙凤一出场就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曹雪芹采用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方式介绍王熙凤:“一语未了,只听得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这个人打扮与众姊妹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这里曹雪芹通过直接描写,把王熙凤塑造成一个雍容华贵的美人,赋予了她迷人的外表,使她在美女如云的贾府显得那样突出。
除了直接描述之外,作者还从侧面烘托凤姐的美貌。
在“见熙凤贾瑞起淫心”和“王熙凤毒设相思局”两回中,作者一方面展现了王熙凤的心计和手段,另一方面也写出了王熙凤的照人光彩。
贾瑞正是因为被王熙凤美丽的外表所迷惑,才会心甘情愿地钻进了王熙凤精心设计的圈套。
即使遇到小鬼来拿他,贾瑞的最后一句话依然是:“让我拿了镜子再走。
”贾瑞抱着“风月宝鉴”,看着里面的可人儿含恨而终时,依然钟情于王熙凤。
王熙凤美丽的容貌和毒辣的手段形成强烈反差,以至于让人们在记住了她的狠毒的同时,也记住了她迷人的相貌,而这个让人死了都要爱的美人究竟有多美,作者给了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
作品中王熙凤那出众的口才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她一开口就与众不同:“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谅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物,我今日才算见了。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这里既有对林黛玉的恭维,又有对贾府众姐妹的关照,同时也不忘讨好“老祖宗”,这一席话可谓有“一石三鸟”之妙。
真应了周瑞家的那句话———“十个会说的男人也说不过他呢。
”在“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一回,王熙凤超常的语言才能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更表现得淋漓尽致。
王熙凤一见到刘姥姥便责怪她,怪她不经常来走动。
意思是说,我们是亲戚,亲戚之间本来应该多走动的,而你不经常来就是你的不对了。
点明了她和刘姥姥的亲戚关系,也拉近了她和刘姥姥之间的距离。
王熙凤对刘姥姥的来意心知肚明,在刘姥姥诉说家道艰难走不起亲戚的时候,也不失时机地向对方告艰难:“不过借赖着祖父虚名,作个穷官罢了……不过是个旧日的空架子。
”)又说:“‘朝廷还有三门子穷亲呢!’何况你我。
”王熙凤尽量贬低自己,一方面可以使自身利益不受损失,而另一方面又不至于得罪对方。
在短短几句话里王熙凤既表现出在年逾半百的穷亲戚面前的谦逊,又维护了自己的利益,这充分表现出她异乎常人的语言才能。
处于贾府这个人际关系复杂的大家族中,处处需要防备别人的算计,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王熙凤可谓机关算尽。
她对“老祖宗”极力地巴结奉承,对王夫人甜言蜜语,对周围的平辈尽力拉拢,对下人弹压收买,对触及其根本利益的人置之死地而后快。
当王熙凤小月不能管家时,王夫人委托贾探春和李纨代为管理。
王熙凤得知探春的能力后,对贾家平辈人进行了一番评价。
从中可以看到王熙凤缜密的心思:平时她是非常留心观察人的,在了解了每个人的特点之后,也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对付他们了。
在贾琏偷娶尤二姐这件事上,王熙凤的心机表现得尤为突出。
一旦得知此事,她马上讯问家童,进而打听到尤二姐的住处。
她一方面赶到尤二姐处,甜言蜜语把她骗入府中,另一方面派人打听尤二姐的底细,并指使家奴怂恿张华到官府告状,然后借机大闹宁国府。
在贾母面前,她搬弄是非,却又假装好人,骗过了贾母,也骗过了贾琏。
最后又借剑杀人,逼死了尤二姐。
在整个过程中,她工于心计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现。
王熙凤自幼就假充男孩子教养,其行事自然与那些闺阁弱女不同。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听周瑞家的说是王熙凤管理贾家,便道:“原来是他?怪道呢,我当日就说他不错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能力经过历练愈发得到强化。
在宁国府,无人敢惹焦大,王熙凤却敢于对贾蓉说:“还不早打发了没这王法的东西!”协理宁国府时,她对下人说:“我可比不得你们奶奶好性儿,由着你们去,再不要说你们这府里‘原是这样的’,这如今可要依着我行,错我半点儿,管不得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现清白处治!”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其雷厉风行的作风。
作者在表现王熙凤做事干练、雷厉风行的同时,也突出了其争强好胜的性格。
宁国府办丧事她本可不出头,但她“素日最喜揽办,好卖弄才干”因此主动请求去宁国府帮忙。
在铁槛寺,老尼求王熙凤帮张家退掉守备家的定礼。
起初,王熙凤不想管,但一旦老尼以“连这点子手段也无有”的话相激,王熙凤便发了兴头,说道:“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
你叫他拿三千两银子来,我就替他出这口气。
”从她的言谈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她那争强好胜、喜欢卖弄才干的性格。
作者借兴儿之口将王熙凤的这种性格特征表露无遗:“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
”贾瑞起色心时,王熙凤本十分痛恨,但却满脸堆笑,以语言相挑逗。
对尤二姐更是甜言蜜语,骗取了她的同情,使尤二姐“认她作是个极好的人”,跟她进入了大观园。
她指使家奴唆使张华告状,大闹宁国府之后,却说自己用了五百两银子平复了此事。
在尤二姐面前,她以姐妹相称,背地里却唆使丫头欺侮二姐,并怂恿秋桐咒骂二姐,使之生不如死。
为了得到三千两银子,她勾结官府致使张家的女儿和守备的儿子双双自尽;为了除掉情敌,她又用借刀杀人之计将善良软弱的尤二姐活活逼死;在“王熙凤毒设相思局”一回中,仅仅因为贾瑞“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她便说“起这个念头叫他不得好死”……如此对待别人的生命,实在让人不寒而栗。
正如一年有四季变换,月有阴晴圆缺。
人总该是有的错处,不过从凤姐身上,我们才能读到、读出那封建社会中人人都生活得不易。
只说朱门酒肉臭,孰知其中辛酸泪。
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在《红楼梦》中各占一缕芳华,为中华民族的文学作品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目录:1、邓云乡:《红楼梦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版。
2、俞平伯:《俞平伯点评红楼梦》,团结出版社2004年1月版。
3、王国维等:《王国维、蔡元培、鲁迅点评红楼梦》,团结出版社2004年1月版。
4、欧阳健:《还原脂砚斋——二十世纪红学最大公案的全面清点》,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5、蔡义江:《追踪石头——蔡义江论红楼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1月版。
6、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版。
7、崔耀华等:《误解红楼——刘心武之“秦学”》,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7年4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