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

合集下载

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对策

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对策

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对策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生命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生命素养。

为了更好地实现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我们需要采取以下对策:一、注重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方面之一。

可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例如组织学生参观生物污染区、危险品存放区、动物园等,让他们亲身感受生命的可贵和珍贵。

同时,通过有趣的故事、小品、电影等形式讲述动植物的生命特点和生存规律,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生命观,增加珍惜生命的意识。

二、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生命教育中必须关注的内容。

通过生动的图表、实地调查与研究等教学方式,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生态平衡等问题的严重性,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节约资源的实际行动,提高他们的生命素养。

三、独立思考和探究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探究精神。

采取问题导向或项目学习等方式,让学生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和方法,并通过调查、实验等方式,去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

这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四、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义工服务是生命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生命教育的实际成果,增加他们的自尊和责任感。

此外,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公益意识和创新精神。

五、注重生命伦理教育生命伦理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点内容。

应通过讲解人类生命的起源、发展和基因工程等前沿科技的影响,让学生了解生命伦理的基本原则和核心价值,注重生命尊严、生命平等、生命权利等问题的教育,在教学中渗透伦理道德的信息,提高学生的伦理道德水平。

综上所述,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渗透需要采取多种对策,让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中深刻认识生命的可贵和珍贵,培养正确的生命观和生命素养。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还有利于社会和人类未来的持续发展。

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

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的内涵及在初 中生物教学中实施 的必要性分析 生命教育 资源做 出整合发掘 , 通过收集整理相 应的生物知识 内容 , 达到将教材授课 与生命 教育的 良性衔接 , 使学生 充分 意识 到生命
1 . 生命教育的内涵分析
生命 教育 是针 对生命 作 为教 育 的核心 , 采取 相应 的教 育手 教育同生物学科之间存在的紧密关联 。教师还应 当保证教学形式 专 注于在课堂 中引导学生进行 生命 实践体验 , 做好 段, 倡导人 们进 行认 知生命 , 珍惜 生命 , 尊重生命 , 关 爱生命 , 乐 的多元化进行 , 享生命 的一类教育活动 形式 。其 目的主要 在于提升生命 的质量 , 理论 同实践 的联系 , 采取分小组 的形式 , 开展社会调查及生命主题
教学 。 \ 参考文献
自己的学 习方法 , 做到在任何时候学习任何一种知识时都能 “ 处 处
无师胜有师 ” 。
升, 以此促进 自身对人生方面 的理解及价值 观念的建树 , 通过生命 以此科学合理地树立生命教育观念 , 构建互动的生命交流形式 , 激
内容的设置方 面 , 也应遵循 生命发展规律 , 使学生理解 生命 学习 ,
[ 1 ] 王娟 . 浅谈如 何在 初 中生物教 学 中实施珍 爱生命 的教育
最大 化地发掘生命 的具 体价值 。在现 阶段 , 生命教育 的开展重点 辩论 等学 习研究方式 , 达到对生命虚拟场景的模拟再现 , 必要时可
是为 了令广大青少 年达 到对生命 的另一种 理解 及尊重 , 获得情感 结合 多媒体信息技术 , 促使生命教育的具 象化 、 真实化 。 方面的最佳诠 释。 3 强 化 以情感 、 态度 、 价值 观为一体 的生命教育 在教 学活动 中, 教 师要 紧紧地把握学生的学习特征 , 具有针对

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对策

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对策

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对策生命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爱生命、尊重生命、保护生命的意识和能力。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生命教育已成为关注的焦点。

通过合理的对策,可以以生物学教学为契机,引导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和态度,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全面培养学生的生命素养,实现生命教育的有效渗透。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生命关怀意识。

生命教育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关心和关爱生命。

在生物教学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教学方式,让学生了解不同生物在生存环境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引导学生对生命的关怀和尊重。

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动物保护和植物保护的重要性,从而引导学生自觉保护生物资源,关心小动物的生存环境等,培养起学生对生命的关怀意识。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生命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生物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在生物教学中,可以通过开展生物实验、科学考察等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身体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种子的发芽过程,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科学方法,还可以增强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

生命教育也需要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健康问题,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生物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解营养知识、健康常识等,让学生了解到自己身体的构造和功能,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吸烟、酗酒对身体的危害,引导学生远离烟酒,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生命教育需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对于生命的责任。

在生物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解生物生存规律、生物的繁衍过程等,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对于生命的责任。

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宠物的养护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解读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解读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解读生命教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生物学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活动的进行,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生命态度和生命技能的一种教育。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读。

注重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

生命观念是指对生命价值的认同和尊重,以及对生命起源、发展和变化的认知。

在生物教学中,可以通过讲授生物多样性、生物进化等知识,引导学生理解生命从简单到复杂、从单细胞到多细胞的演化过程,体验生命的伟大和宝贵。

还可以通过生物实验和观察活动,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和善待生命的态度。

强调培养学生的生命态度。

生命态度是指对生命的态度和处理生命问题的态度。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可以通过探究性学习和实验课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责任感。

在学习环境保护和生物保护的课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实地考察,了解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和脆弱性,激发学生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和行动。

注重培养学生的生命技能。

生命技能是指处理生活中与生命相关的问题和挑战的能力,包括科学探究能力、实验技能和创新思维。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可以通过开展实验和观察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还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处理生命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是指学生对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可以通过探究性学习和科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在学习生物遗传和进化的课程中,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现阶段,初中生物教学的目标主要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通过初中生物教学,让学生明白生命的意义和珍贵,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目前,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的主要教学难点是如何将生命教育融于到生物教学中,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创新教学方式。

一、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渗透策略1.结合多媒体教育技术在课堂中实施教育初中生物丰富多彩,而传统的教学是教师板书宣讲式的教学,使得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学习没有兴趣,并且初中生物课本中有许多较为抽象的问题使学生很难理解,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应用来实施课堂教育。

多媒体教育技术是一种集声音、图像、文字于一体的教育技术,可以将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直观化。

案例1:在学习“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时,教师可以从婴儿的诞生讲起,从母体孕育开始,对于孕妇而言孕期一般为38周到40周左右,在母体怀胎的时候,一般由母体为胎儿提供营养物质。

随着孕妇孕周的增长,胎儿会挤压母体其他脏器,大幅提高了孕妇的代谢负担,并且分娩时孕妇要经历剧烈的疼痛。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讲解胎儿的形成过程,并且通过幻灯片的方式将胎儿的成长变化过程演示,让学生明白生命的起源与成长过程,进而让学生明白生命的可贵。

案例2:在学习植物的分类时,教师可应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将植物的种类通过ppt或者动画、视频的方式展现出来,并且将濒临灭绝的植物通过视频或者动画的方式演示,让学生了解目前哪些植物是珍稀物种并且濒临灭绝,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对生命的意识,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在让学生明白造成这些植物灭绝的原因,进而提高学生的保护意识。

因此这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教师可以把以上相关教学内容的重点放在让学生体会生命诞生的艰辛与不易,让学生珍惜生命。

2.在实践中体验生命的意义生物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是初中生物知识的学习,在课堂中学生学到的多是理论性的知识,学生不能切身感受生命的意义,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生命的意义。

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渗透生命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之一。

初中生物教学作为生命教育的一部分,应该在教学中有所体现。

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渗透生命教育?本文将从生命教育的基本内涵、初中生物教学的要求和方法以及教师的角色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生命教育的基本内涵生命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对生命的认识、尊重和关爱,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生命教育也应该包括对生命环境、生态平衡和生命伦理等方面的教育。

生物教学是生命教育的重要载体。

通过生物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奇妙和美丽,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的平衡和生命伦理,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初中生物教学的要求和方法初中生物教学需要引导学生了解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兴趣和热爱,引导学生对自然界的现象和规律进行观察和思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科学实验、开展生物观察、组织实地考察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亲身感受生命的奇妙和美丽,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学习、个性化作业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的平衡和生命伦理,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1. 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生物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多样性和奇妙之处,让学生了解每一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的态度。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生物的生命周期、生物的功能、生物的行为等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存方式,让学生认识到每一个生命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生命教育也要求学生对自然的热爱,生物教学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自然界的美丽和奇妙,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生物实验、植物种植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自然界的奇妙和美丽,让学生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引导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

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

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

2013-01教研论坛“先成人,再成才”或者“不成人,就无法成才”的教育价值观,值得我们深思和警醒,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美术教师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应该如何做到“以学生为本”。

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能力,就是指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是素质教育研究的重点;自学能力是所有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种能力。

对于学生来讲,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创造,掌握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到在任何时候学习任何一种知识时都能“处处无师胜有师”。

“以学生为本”的美术教学应当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这是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是教育的立人要旨所必须满足的首要条件。

尊重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异议甚至批评。

正确看待学生的答错、理解错情况,对待学生要多宽容、多鼓励和引导,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源源不断的激励过程。

所以,我们的教育应该帮助学生掌握思考的技能。

总的来说,“以学生为本”的美术教学是中国教育中非常需要的新理念,有益于学生的发展,同时也激励着教师向这一准则努力教学。

参考文献:[1]约翰·怀特.再论教育目的.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282.[2]张僎根.教育是什么.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08:81.[3]虞永平.学前教育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08:67.[4]赫伯·里德.通过艺术的教育.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44.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文/罗龙随着近年来教育改革形势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关注学生的素质技能教育,生命教育作为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生命价值观念的根本,在当前如何针对学生的发展,做出优化,成为教师教学工作开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及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的必要性分析1.生命教育的内涵分析生命教育是针对生命作为教育的核心,采取相应的教育手段,倡导人们进行认知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关爱生命,乐享生命的一类教育活动形式。

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策略

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策略


至宝地带 回家 ; 这是城里孩子从未有过 的体验 , 那平 1 3 里 从 未入眼的红萝 b R沾满了泥土的红薯居然成了手 中的宝 贝。 尊重 自 然, 爱护生命 , 是 现代 人应有的道德素养 。但 是
在 中华文化 中 , “ 人是 万物之灵 ” 的“ 人类 中心论 ” 的观 点根 深 蒂固,以为人类永远是 自然的主宰 ,地球是一个 取之不 尽、 用 之不竭 的“ 聚宝 盆” , 因而生 物教育对 塑造 “ 理性 生态 人” 负有重要 责任 。 初 中生物 中渗透生 命教育就是指教育者从 人与 自然相 互依存 、 和谐相处 的生态道德 观点 出发 , 引 导受 教育者为人 类的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 自然 , 享 用生活 , 自觉地养成爱
【 摘
要】 泰戈尔说 , 教育的目的应 当向人传递生命信
息 。作 为以培养人 为 目的的教 育, 应 当把 培养人的“ 生命意 识” 列为 教育的重要 目标 , 即要教 育学生 尊重 生命 、 热爱 生 命 。生物 学科对培养人的“ 生命意识” 具有独特的优势 , 位 于 课程 改革前沿的学科 ,在 新的时代更加 负载教 育 学生认识 生命 , 了解生命 的意义 , 使学 生懂得欣 赏生命 , 珍惜 生命 的 任 务。本文从激发学生敬畏、 尊 重生命的情感 ; 激发 学生欣 赏、善 待生命的情感两方面 阐述 了初 中生物教 学中如何进 行 生命教 育的实施策略。
【 关键词】 生物教学; 生命教育; 实 施策略
人是 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 的双重存 在 ,无论是 自然 生 命的发育完善 , 还是精神生命 的成长都离不开教育。正如哲 学家 德 折说 , . 是唯…曩 须接 受教 育的造物 。人只有 受 过教 , - O能成 人。” 受教 育是生命的一种发展需要 , 教育 是因 为人 的生命而存在 ,教育 的基本 内容应该 是生命的生 长需要。那 么 , 在初巾生物教学 中如何进行生命教育呢?笔 者认为 : 激 发学生敬畏 、 尊重生命 的情感 1 . 结合教材 , 多观察。 生物是发现 自我的教育 。 在进行人 体生理部 分的讲解 中 , 每一个学生 本身就是最好 的模 特 , 也 是引导学 生观察 自己 , 了解 自身结构 , 是最 有效的时机 。如 《 观察人体 的外形》 中, 每个学生 自身就是现成 的资 源库 , 且 以学生为 活例 , 更 能激起 学生的兴趣 ; 青 春期 教育 时 , 老 师 引导 观察 他们 去观察 、记录 自己身体 的变化往往 比任何 一 个数据都更 有说服力 、 更 为生动 ; 讲述 分娩时 , 教 师完全 可 以通 过放一段 录像 , 让 学生感受母亲 的伟大 。学生就是在体 会 自己这些身心的种种变化时 , 渐渐明 白生命 的奇妙 , 感 悟 到生命 的来之不易 , 从而懂 得、 珍惜生命 的价值。 2 - 钍合教材 , 多体验 。生 物学 的许 多概念都来源于最基 本的生命 现象 。如关 于人 的屈臂和伸臂动作 中, 肱二头肌和 肱三头肌 的状态 描述 : 屈臂时 , 肱二 头肌收缩 , 肱三头 肌舒 张; 伸臂时 , 肱二头肌舒张 , 肱三头肌 收缩 。学生在 回答这一 问题时 , 最容易犯的错误是把两者状态搞混 。究其 因 , 分不 清哪是肱二头肌哪是肱三头肌 。但如果在授课初 , 就请学生 比划一下健美 比赛 中常见 的展示 肱二头肌 的动作 ,并用手 捏一下肌 肉的紧张程度 ,经历 过这样 的体验 ,再去讲解结 构, 许 多枯燥 的概念就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常识 。 3 . 结合教材 , 多积 累。教师在平时就要善于引导学生关 注生 活 、 体 验生 活 , 从生 活 中发现 问题 、 提 出 问题 、 思 索 问 题、 探讨 问题 , 从 中获得 生命 体健康 生活 的常识 , 并 逐步养 成 良好 的生活 与卫生 习惯 , 确立积极 、 健康 的生活态度 。如 讲到《 传染病的传播》 一节内容时 , 身边 的素材就 比比皆是 : 非典过后可以从 S A R S来展开话题 , 冬天从班级调查患流感 同学人数开始 ,甚 至发生灾 害过后防止传 染病的发生也是 一、 社会舆论最关心 的话题 。所 以抓住最热点 的生活焦点来谈 生物学知识 , 是有效的进行生命 教育的最佳 时机之一 。教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
【摘要】到目前为止,在我国初中生物的生命教育方面,相关教研人员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现有的相关教学研究都极为浅显,致使初中生物教学质量存在严重不足。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生命的奇妙与伟大,能全面认识自我并学会关怀他人和尊重生命,同时能帮助学生怀着一颗热情饱满的心融入集体与社会。

本文主要分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意义,并具体解析如何使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落到实处。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物教学;生命教育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更加普及,信息传递更加方便快捷。

处在这样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能从互联网上获取大量信息,有些信息让人倍感欣慰,而有着让人十分惋惜。

比如频频出现的某高校学生因不堪压力跳楼、某高校学生因失恋杀死前女友、某高校学生因嫉妒室友而将其毒害等信息。

看到这些消息,我们在惋惜的同时也不禁思考: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只注重分数,而完全忽视对于学生情商与价值观的培养,导致某些原本活泼可爱的学生渐渐变得麻木冷漠,甚至是漠视生命。

教育的初衷,应该是教会学生如何有效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并将这个过程中习得的方法与技能有效应用到其他问题之中。

同时,还要教会学生什么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而生命教育的目标与理念
正在于此,所以在生物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具有实际效用。

一、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意义
作为教育活动形式,生命教育同时也是教育的价值追求所在。

生命教育的根本在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爱惜自己的生命,并将这种自我意识有效进行延伸,引导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并敬畏生命。

只有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才能帮助学生协调好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关系,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与生命的紧密联系,从而促进学生自身健康快乐的成长。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他们开始有自我意识,但思想还不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也处在不成熟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他们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如果他们的思想跟行为得不到有效引导,身心健康将得不到有效发展。

所以,在这个阶段的生物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可以有效引导学生们全面正确的认识自我,积极感知外部环境并学会关爱他人,珍爱生命,进而促进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

二、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
(一)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与认知水平,加强对生命理论的理解,通过自我的提升来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学习。

传统教学理念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教师很少关心学生真正需要什么,或者不重视学生的真正需求。

所以初中教师在生物教学的生命教育授课环节,要树立科学的生命教育观念,建立一个和谐有效的互动交流平台,促进师生开放对等的交
流互动,使学生的需求受到重视。

另外,除了教学形式的改变,还要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安排,要以生命的发展规律为前提,让学生在理解生命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尊重他人、敬畏生命。

(二)要将学生的认知与体验相结合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所以在生命教育中,要使课程内容具有实际意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需要对学生开展有效的认知学习,并体验学习过程。

教师在授课环节,要注重实践内容的合理设置,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会生命的意义,并有所感悟。

比如在进行《种子的发芽》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亲自种下一粒种子,观察种子发芽情况。

在观察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为种子的发芽设置障碍,学生亲自排除障碍,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关爱他人。

另外,在分析外部环境对种子发芽造成的影响时,教师要合理设置内容,促使学生体会到生命的来之不易与伟大,使学生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从而爱惜生命。

(三)关爱学生及关注其生命状态
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不仅是职业要求,也是人性光辉的体现。

教师在生命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关爱学生的学习情况,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始终保持一颗纯净、美好的心灵,积极主动的关怀他人、热爱学习与生活。

另外,教师要时刻对学生的生命状态保持高度关注。

每个学生的天性都是纯净美好的,但是由于家庭环境、成长环境以及早期的教育等方面影响,使得每个学生拥有了各不相同的个性。

教师在生
命教育教学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尊重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及其生命状态,做到没有偏颇矛盾,用宽容和善的心做好引导工作,促使其正确全面的认识自我。

三、结束语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做好生命教育的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大有裨益。

教师在实际授课环节中,要充分尊重每个学生,关爱学生的成长与学习,用人文关怀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推己及人,也用一颗善良、纯净的心对待他人。

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关爱他人,敬畏生命。

参考文献:
[1]宋玉珍.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j].生物学教学,2009(4)
[2]王娟.浅谈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珍爱生命的教育[j].
都市家教,2011(9)
[3]张德斌.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实施生命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2(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