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1)
强基名校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强基名校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邯郸市强基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 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册、下册,选择性必修上册、中册和下册第一至三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 小题,18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近年来,情感学成为国外学界的一个热点。
虽然在西方世界,讨论人的情感问题,自古希腊的柏拉图时代已经开启,但直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年鉴学派的历史学家费弗尔发表他的相关论文,使得他成为“情感学"确立的标志性人物,并在后续的时间里,有更多专家集中投入研究人的情感复杂因素以及对社会动向乃至历史走向发生的明显影响时,才有了所谓的“情感学转向”之说。
情感学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人的情感是自然天生的还是后天习俗培养的,换言之,基于生命科学的情感自然说和基于社会人类学的情感建构说,给情感学研究打开了广阔的视野。
正是借鉴了这样的研究视野,使得我们面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关于从“礼仪之家"的人物身上延伸出的“大旨谈情”的主题,有了新的思考。
在《红楼梦》中,宝玉、黛玉和宝钗三人的情感关系,常被视为木石姻缘与金玉姻缘的象征性对峙。
木石表示质朴,金玉表示富贵。
但让人觉得奇怪的是,金锁之于薛宝钗、通灵宝玉之于贾宝玉,是摆在故事主体的明面中,而金与玉的相配,又是被薛宝钗的大丫饕莺儿在小说中直接提及的。
但草木之于林黛玉、顽石之于贾宝玉的关系,却并没有在贾宝玉和林黛玉出生后的人间直接提及,也并不为世人所知晓,毋宁说,这是作为两人的前世传说,发生在一个神秘的世界里。
这样,贾宝玉最多也只能在梦中,以自己对木石姻缘的认同,来抗争世人熟悉的金玉姻缘。
同样,当我们解释贾宝玉对林黛玉倾情相许时,固然可以从理性角度,来分析林黛玉不说让贾宝玉追求功名富贵的混账话,以说明叛逆者的共同志趣是感情的基础。
滨城高中联盟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滨城高中联盟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①艺术是意造空中楼阁来慰情遣兴,而这种楼阁是如何建筑起来的?②先拿艺术作品做实例。
如王昌龄的《长信怨》:“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王昌龄不曾留下他作诗时心理历程的记载,但我们借助心理学的知识来从文字上分析,也可以想见大概。
③他必定使用想象。
想象就是在心里唤起意象。
如看到寒鸦,心中就印下寒鸦的影子,知道它像什么样,这种心镜从外物摄来的影子就是“意象”。
意象在脑中留有痕迹,看不见寒鸦时仍可想到寒鸦像什么样,甚至于从来没有见过寒鸦,别人描写给你听,你也可凑合已有意象推知大概。
④想象有再现的,有创造的。
一般的想象大半是再现的。
原来从知觉得来的意象如此,回想起来的意象仍是如此。
比如我昨天看见一只鸦,今天回想它的形状,丝毫不用自己的意思去改变它,就是只用再现的想象。
艺术作品不能不用再现的想象。
比如这首诗里“奉帚”“金殿”“玉颜”“寒鸦”“日影”“团扇”“徘徊”等等,在独立时都只是再现的想象。
⑤但只有再现的想象决不能创造艺术。
艺术既是创造的,就要用创造的想象。
创造的想象也并非从无中生有,它仍用已有意象,不过把它们加以新配合。
王昌龄的《长信怨》精彩全在后两句,这后两句就是用创造的想象作成的。
人人都见过“寒鸦”和“日影”,却从来没有人想到班婕妤的“怨”可以见于带昭阳日影的寒鸦。
但这话一经王昌龄说出,我们就觉得它实在是至情至理。
从这个实例看,创造的定义就是:平常的旧材料之不平常的新综合。
⑥从理智方面看,创造的想象可以分析为两种心理作用:一是分想作用,一是联想作用。
“分想作用”就是把某一个意象和与它相关的许多意象分开而单提出它来。
这种分想作用是选择的基础。
许多人不能创造艺术就因为没有这副本领。
有分想作用而后有选择,只是选择有时就已经是创造。
高二下学期期中联合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高二下学期期中联合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第Ⅰ卷(共39分)本试卷分第1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看守(kān)倜傥(tì) 翘尾巴(qiào) 力能扛鼎(gāng)B.泥淖(nào) 木讷(nè) 反间计(jiān) 余勇可贾(gǔ)C.悲怆(chuàng) 便笺(jiān) 超负荷(hè) 疾风劲草(jìn)D.披靡(mǐ)屏息(píng) 冠名权(guàn)龙盘虎踞(jù)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矜夸博弈出洋像作壁上观B.喝彩迄今临界点咎由自取C.蜂涌遐想暴发户破釜沉舟D.麾下泄密风向标出类拔粹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去年12月31日晚,上海外滩发生了拥挤踩踏事件,第二天凌晨,国内各大媒体关于这起震惊华夏的事件都进行了详细报道。
B.在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上,这款自诩“为自拍而生”的手机,凭着优异的自拍功能,获得了众多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C. 一对豆蔻年华的姐弟,原本应该正在学校接受教育,却因为从小患上了一种奇怪的“软体病”而与学校无缘。
D.近年来的溢美之词,似乎变本加厉起来,动辄便称作什么“家”,这还不够,前边或者后边还要加上“学者”“教授”之类的称谓。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季羡林先生曾说:“如果翻译的是不需要的垃圾,翻译再多有什么意义?至于‘翻译强国’的标准是什么、怎么定、谁来评?都说不准。
”B.被戏谑为“三无”男人(无美貌、无肌肉、无身高)的黄渤从来不抱怨,他执着前行,练就了一身真本事,网友称黄渤除了不帅,几乎是全能的。
C.最近,一县府大楼照片在网络走红。
照片中,陈旧的楼面、木质的地板、手扯的开关……让老百姓直呼很温暖,“没想到现在还有这样的县府大院”。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2024_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留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因此,臭氧层就像是爱护地球生物的重要“宇航服”。臭氧层只占大气总量的百万分之一,却不多不少,正好相宜生物生存。臭氧层形成这种微妙平衡的过程,可以说是偶然性累加,近乎奇迹。但是,假如臭氧层出现空洞或变得淡薄,地球上全部生命将面临灾难。
今日的臭氧层高悬在地面25千米上空的平流层,但臭氧层形成之初只存在于靠近地球表面的区域。因为22亿年前氧气浓度只有现在的特别之一,在这种状况下,紫外线能够到达地表旁边,因此可以想象氧气和紫外线的相遇发生在极靠近地表的地方。只有氧气浓度进一步增加才能在高空产生臭氧层。
所谓“求诸己”,在孔子的思想中,首先意味着主动而自觉地追求道德之善,这种追求不是外加的,更不是被迫或受利禄诱惑的,而是自觉自愿的,是一种内在的须要。其次,“求诸己”意味着乐观进取,“为己”之学不在博取外在的名声或功利,而专注于“闻道”和“怀德”,寄意于“为圣成贤”,故洋溢着向上向善的追求,它是充溢而欢乐的。孔子曾生动地形容这种追求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可见“求诸己”的迷人之处。再次,“求诸己”还意味着严于律己,时刻坚守君子的操守与德行,不会在外在虚荣的牵制下俯仰迎合、弄虚作假。因为,君子“求达”而学在“为己”,必定要求内在的真实和诚恳,即“吾日三省吾身”,在自我检视与反思中,严于律己。不论身处何种境况,“求达”的君子,会自觉为仁,并时时刻刻以此为信念,不在意浮名,不在意虚誉,恒久做个真诚、纯粹的人。
2023-2024学年苏州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苏州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024.04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2023年8月24日,一场涉案金额5000元的著作权侵权案庭审直播,吸引了17万人在线观看。
为何一起小标的案件能创下如此大的观看量?原因在于,这是国内首起公开审理的关于“AI绘画”生成物的法律属性与权利归属的案件。
据庭审公开内容,2023年2月,原告李某利用某人工智能大模型,通过输入提示词、设置各种参数等方式,生成了一张人物图片,后将该图片以“春风送来了温柔”为名发布在社交平台。
次月,刘某在个人账号上使用该图片作为文章配图发布。
随后,李某以侵犯作品署名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为由,将刘某起诉到北京互联网法院,要求被告赔偿其经济损失5000元,并赔礼道歉。
2023年11月27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对该案作出一审判决。
法院审理认为,涉案的AI绘画图片具备“独创性”要件,体现了人的独创性智力投入,应被认定为作品,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被告未经其许可使用涉案图片且截去了其在小红书平台的署名水印,侵犯了原告对涉案图片享有的署名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
考虑到案件具体情况和侵权情节,法院最终判决被告向原告赔礼道歉,并向原告赔偿经济损失5000元。
随着这起案件法槌落下,AI“文生图”是否被认定为作品、其创作者是否可以拥有作品的著作权等问题持续引发热议。
随着AI创作的发展,通过提示词生成的AI图片被广泛运用在线上线下各个场景,让更多“脑中有画面,心中有故事”的人能够进行更轻松、高效的创作。
然而,AI“文成图”内容情况相当复杂,在生成内容中,人的独创性到底占有几分很难厘清,对于AI生成内容是否应当受到版权保护,在国内外均存有争议。
据报道,2023年2月21日,美国版权局在官方文件中表示,人工智能绘画工具制作的一部漫画《黎明的曙光》的作者克里斯蒂娜对书中其独立创作和编排的内容享有版权,但书中由AI绘画工具创作的图片不受版权保护,因为其只是为AI绘画工具提供文本提示,并不是最后生成图像的“主脑”,不能算创作者;2023年8月,美国一法院裁定在没有任何人类输入内容的情况下,人工智能创作的艺术作品不受版权保护。
雁峰区第八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雁峰区第八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衡阳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请注意: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无论是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还是韩愈的“不平则鸣”都未能得到宋人的呼应,因为这两个命题都含有发牢骚之意,与宋人的中和诗论相左。
但导源于这两个命题的“诗穷而后工"之说,却得到宋人的广泛认同。
这一命题见于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中的一段话:“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它不仅揭示出古代诗人创作的规律,即真正优秀的作品总是出现于诗人屡经生活的磨难之后,而且总结出个人的阅历遭遇(“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与诗歌的情感内涵(“忧思感愤之郁积”)之间的因果关系。
欧阳修所说的“穷"是指一种政治处境,而非“穷饿其身”的经济状况,因此,“忧思感愤之郁积"往往表现为深沉的忧患意识,而非穷酸的牢骚不平。
更多的宋诗人从社会阅历的角度来理解“诗穷而后工”。
他们普遍认为,命运的不幸使得诗人有可能更广泛地接触社会生活,扩大观察的视野,并更深刻地体验到现实人生的底蕴。
一方面,“穷于世者"往往将压抑的情绪全部寄寓于诗歌之上,以诗歌作为痛苦人生的镇痛剂,因而能在诗艺上精益求精;另一方面,“穷于世者”相对退到社会的下层,对人生世相有更深刻的体察,对天地事物有更透彻的认识,从而写出符合人情物理,引起读者共鸣的优秀作品。
真正伟大的作品,很难产生于高坐庙堂或养尊处优的生活。
命运之“穷"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向诗人伸出了幸运之手,使之流芳百世。
宋代还有人从天命角度解释“穷而后工”现象,把“穷"看成是上天对优秀诗人的奖赏或惩罚。
前者是对欧阳修观点的引申,视不幸的遭遇为上天的恩赐,如苏轼在评论杜甫时所说的“诗人例穷苦,天意遣奔逃”“巨笔屠龙手,微官似马曹"等语便是此意,以为上天有意安排诗人经历人间难免之不幸,使他发之于诗,传之万年。
浙江省绍兴市会稽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解析版含答案

浙江省绍兴市会稽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答案在最后)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初“士”是成年男子的通称,周代至春秋时期多指贵族最低的一个阶层,后来遂指有一定的社会管理知识能够进入官僚阶层的人们,再后来则指读书人。
“节”指节操,“士节”也就是“士”所应该有的节操。
这里的“节操”包括操守和尊严。
作为角色意识的士节形成于贵族社会,士在那个社会里是军人和下层官吏,社会要求他们必须自尊自爱和遵守某些原则,社会也为这些创造了必要的条件,那时士遵守士节是极其自然的。
春秋以来,礼崩乐坏,等级流动,士人存在的外部条件发生了变化,士对如何保持自己的尊严与操守感到茫然,但士节还是保存了下来,只是此后的士节的张扬不是靠制度,而是靠统治者的宽容尊重和士人自我意识的坚挺了。
《吕氏春秋》专门有一节就叫“士节”:士之为人当理不避难,临患忘利,遗生行义,视死如归。
有如此者,国君不得而友,天子不得而臣。
大者定天下,其次定一国,必由如此人者也。
文中强调“士”的操守的坚定、人格的独立,并夸大士的能力和作用,强调了他们的“独立”和尊严。
但这种强调本身就缺乏底气,因为已经没有了制度的保障。
当时天下纷纷,你争我夺,强者渴望统一天下、传之万世;弱者也在争取一席之地,至少也要保守社稷,使祖宗的香火不致断绝。
而士是各国争夺天下的助手,一些士人还制造了“得士者昌,失士者亡”的舆论,一时哄传,当时诸国的国君争相从各国引进士。
于是,需求者众,“士”自然会以为奇货可居,不必对统治者低三下四,“说大人则藐之”,士仿佛坚挺起来,但这离真正的独立性还很遥远。
不过我们也应看到那时毕竟离贵族社会相去不远,每个阶层的人们对属于自己操守的记忆,尚未完全丧失,有的还能严格遵守。
还应该看到,当时学派蜂起、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游走于诸侯之间,在游说人君和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时,他们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和利益,在许多学者看来君臣本质上是一种合作关系,他们之间互有权利义务。
2023-2024学年广州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广州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唐代丝路沿线人文遗存与文人活动、文学创作与文化传播的关系研究,可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
一方面是唐至北宋丝路沿线的各类遗存古迹对文人活动、文学创作与文化传播的影响。
从共时性角度看,又可将此线路切分为三个单元。
首先,关中古迹群对文人活动与文学创作的影响。
关中古迹众多,其中尤以宫殿、帝陵和宗教遗迹最为有名。
宫殿巨丽,与赋之精神相合,其中尤以杜牧《阿房宫赋》最为有名。
这些赋作所书写的阿房宫、未央宫、大明宫等宫殿群的历史记忆或现实观照均属唐人的盛世文学书写范畴,包举天地之心,并烛见时代礼治精神。
华清宫与兴庆宫则因白居易《长恨歌》在宫殿政治意蕴书写之外,展现出其浪漫唯美的一面。
秦汉以来,长安迭为帝都,京城为帝陵环拥,形成别具特色的陵寝文化和陵邑文学圈,游离于京城与地方之间,成就了诸多诗人丰富的内在生命体验。
华山、终南山是关中久负盛名的山川,与帝都在空间上形成巨大的张力,王维、李白、杜甫、韩愈等卓绝一代的大诗人在内心对其充满复杂感情,并借此成为他们叩问仙道与天人关系的重要载体和思考人生进退出处的重要场所。
其次,河西走廊人文遗存的文学写作。
“陇头”是河西走廊上最具影响的文学意象,由于其在人文地理层面富有特殊价值,故使“陇头诗”成为唐诗中的重要题材,也成为中国文学中征人、游子思乡恋家的精神寄托。
就其内涵而言,书写内容主要包括边塞战事、征人思乡、大漠风光、陇头风俗等,分别展现出苍凉、悲壮和豪迈三种情感,体现了古代士人对待“家”与“国”的矛盾心理和忠孝观念的碰撞,并最终使其经典化为中国文学写作中的重要意象。
最后,西域古迹群对文人活动与文学创作也有重要影响。
西域辽阔,民族众多,文化多元。
丝绸之路在天山南北两麓共分三条道路向西通行,也因此形成了西域文学创作的绿洲化,体现出交通路线的分异与文学创作和传播的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制卷人:涂仕江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黔中第一奇迹”:千年“红崖天书”可破译被誉为“黔中第一奇迹”的红崖古迹,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的断桥乡龙爪村东南的晒甲山西侧岩壁上。
该石壁长约100米、高3米,分布有20余个非镌非刻、非阴非阳、似隶非隶、似篆非篆、形若古文的图画符号,字迹红艳似火,由于无人能识,更难解其意而被人们称为“红岩碑”、“诸葛碑”,晒甲山也常被人们称之为“红岩山”。
公元1500年(即明弘治十三年),在《贵州图经新志》中记载:“红岩山,在永宁州西北八十里。
近山间居民,间闻洞中有铜鼓声,或岩上红光如火,则是年必有瘴疠。
世传以为诸葛武侯驻兵息鼓之所。
”公元1546年(明嘉靖二十五年),贵州普安州(今盘县)诗人邵元善认为,这是“诸葛亮与夷人诅盟的图谱”。
他在《咏红岩》诗中写道:“红岩削立一千丈,刻划盘回非一丈。
参差时作鼎钟形,腾踯或成飞走象。
诸葛曾闻此驻兵,至今铜鼓有遗声。
即看壁上纷奇诡,图谱浑疑尚诅盟。
”即红崖所谓“天书”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南征时与当地少数民族结下的诅咒盟誓的石碑。
于是,也有了贵州巡抚郭子章在明万历年间撰写的《黔记》中关于“永宁有诸葛碑”的文字记载。
公元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永宁州团首罗光堂想要拓印一大批红崖天书,送给顶头上司,便命令工匠用桐油拌石灰涂凸字面,使字变成阳文进行拓印,之后又命令工匠用锤钻将桐油石灰铲平,让人参照还残留的某些笔画,随意乱刻上一些似文似图的字,使红崖天书的本来面目被彻底破坏。
自明朝弘治初年起,500年多来参与破解研究的人很多,却都存在诸多破绽或难以让人信服的地方,真正具有说服力,并能够得到绝大多数专家学者认可的破译却始终没有出现。
从2004年起,为组织编写好全国政协交办的《仡佬族百年实录》一书,遵义市政协组织和委托贵州省仡佬学会的部分同志参加本书的编辑出版工作,同时,对有仡佬族居住的地方进行了大量调查和考察工作。
2008年8月,贵州省仡佬学会的专家学者终于在黔北仡佬族民间发现了一部用汉字和仡佬古文字符号对应记述仡佬族历史文化的手抄本——《九天大濮史录》。
《九天大濮史录》主要记载了仡佬先民的起源、建国、兴衰经过及南宋以前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对仡佬先民的评说。
文献还对仡佬先民发现酒、茶、朱砂、水银的历史作了较详细的记载,包括牂牁、夜郎国建立的背景、经历的时限、大致范围等,是较为难得的历史资料。
据各类文献资料记载,古代西南地区卜人势力范围极广,号称“百濮”,他们劈草开荒,强悍忠义,倡和合,兴巫道,固立天下,加之最早经营朱砂、水银、酒、茶、铜、铁、焰火等,民富国强,被人们呼之为“天之子,人中精”,作为其后裔的仡佬族,民间也一直有“天书”的传说,因此,传说中的“天书”实为仡佬先民的古文字。
根据“红崖天书”记载的内容看,结合仡佬古文献资料的记载,专家推断:“红崖碑”的形成应为夜郎国初期竹王的子女所为,书写的时间是在公元前468年(即周贞定王元年)夜郎国首任国王李竹王离世之时,距今约2500年时间。
也就是说,“红崖天书”很可能是居夜郎国柯王府的竹王子女祭祀夜郎竹王亡灵的一块碑文。
1.“红崖天书”真正成为“黔中第一奇书”理由的一项是(3分)A.几百年来,参与破解研究“红崖天书”的人很多,但却没有较为统一的破译。
B.“红崖天书”在一块长约100米、高3米地土红色石壁上,分布多个图画符号。
C.近山间居民,间闻洞中有铜鼓声,或岩上红光如火,则是年必有瘴疠。
D.根据“红崖天书”所处的地域位置看,属古夜郎国21府之一的柯王府。
2.下列对文意的概括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永宁州团首罗光堂为了弄清“红崖天书”真相,命工匠用桐油拌石灰涂凸字面,使字变成阳文进行拓印,又命令工匠用锤钻将桐油石灰铲平。
B.贵州巡抚郭子章关于“永宁有诸葛碑”的文字记载,主要是根据《贵州图经新志》中“世传纵为诸葛武侯驻兵息鼓之所”的叙述。
C.贵州省仡佬学会的专家对贵州省内有仡佬族居住的地方进行了调查和考察,发现了一部记述仡佬历史文化的手抄本《九天大濮史录》。
D.如果尝试用仡佬文字解读“红崖天书”,我们就可以进一步研究夜郎历史,进而为掀开神秘夜郎王国的面纱提供更多的信息和依据。
3.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解读,没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九天大濮史录》谈到了仡佬先民发现酒、茶、朱砂、水银的历史,主要记载了仡佬先民的起源、建国、兴衰经过及南宋以前仡佬先民对一些重要历史人物的评说。
B.我们对“夜郎自大”的理解不应仅仅停留在成语的概念上,“夜郎”作为一个国家应当存在,而且经济在当时较为发达,竹王为夜郎国首任国王,逝世距今约2500年。
C.据专家考证,被人们呼之为“天之子,人中精”的西南地区卜人后裔的仡佬族在民间一直有“天书”的传说,“红崖天书”实为仡佬先民的古文字。
D.贵州独具魅力的“红崖天书”,自清代以来,数百年间,不断有学者对其考察研究,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破译热潮。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
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时时从汉王。
汉三年,项羽急围汉王荥阳,汉王恐忧,与郦食其谋桡楚权。
食其日:“昔汤伐桀,封其后于杞。
武王伐纣,封其后于宋。
今秦失德弃义,侵伐诸侯社稷,灭六国之后,使无立锥之地。
陛下诚能复立六国后世,毕已受印,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莫不乡风慕义,愿为臣妾。
德义已行,陛下南乡称霸,楚必敛衽而朝。
”汉王曰:“善。
趣刻印,先生因行佩之矣。
”食其未行,张良从外来谒。
汉王方食,曰:“子房前!客有为我计桡楚权者。
”其以郦生语告,曰:“于子房何如?”良曰:“谁为陛下画此计者?陛下事去矣。
”汉王曰:“何哉?”张良对曰:“臣请藉前箸为大王筹之。
”曰:“昔者汤伐桀而封其后于杞者,度能制桀之死命也。
今陛下能制项籍之死命乎?”曰:“未能也。
”“其不可一也。
武王伐纣封其后于宋者,度能得纣之头也.今陛下能得项籍之头乎?”曰:“未能也。
”“其不可二也。
武王入殷,表商容之阎,释箕子之拘,封比干之墓。
今陛下能封圣人之墓,表贤者之闾,式智者之门乎?”曰:“未能也。
”“其不可三也。
发钜桥之粟,散鹿台之钱,以赐贫穷。
今陛下能散府库以赐贫穷乎?”曰:“未能也。
”“其不可四矣。
殷事已毕,偃革为轩,倒置干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复用兵.今陛下能偃武行文,不复用兵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五矣.休马华山之阳,示以无所为。
今陛下能休马无所用乎?”曰:“未能也。
”“其不可六矣。
放牛桃林之阴,以示不复输积。
今陛下能放牛不复输积乎?”曰:“未能也。
”“其不可七矣。
且天下游士离其亲戚,弃坟墓,去故旧,从陛下游者,徒欲日夜望咫尺之地。
今复六国,立韩、魏、燕、赵、齐、楚之后,天下游士各归事其主,从其亲戚,反其故旧坟墓,陛下与谁取天?陛下事去矣。
”汉王辍食吐哺,骂曰:“竖儒,几败而公事!”.令雄销印。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未尝特将也,特将:独自带兵B.楚必敛衽而朝敛衽:整理衣襟C.臣请藉前箸为大王筹之藉:借用D.令趣销印趣:通“去”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谁约陛下画此计者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C.封其后于杞不拘于时B.先生因行佩之矣不如因而厚遇之D.竖儒,几败而公事人非生而知之者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荥阳被项羽围困,刘邦忧心如焚,急不可耐地向郦食其和张良寻求破楚解围的良策并最终听从了张良的意见。
B.郦食其为刘邦提出了重新封立六国后代、借助六国君臣百姓力量削弱楚国、以推行德义的方式最终降伏项羽的策略。
C.张良针锋相对地论证了郦食其提出的策略的不可行,同时也指出了汉王分封六国后代这一决策所以失误的八条原因。
D.张良通过楚强汉弱的严酷现实与商汤伐桀、武王伐纣历史的对比剖析,令人信服地推论出了“重封六国只会断送汉王大业”这一结论。
三、基础知识7.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监生(jiàn) 蛮横(hèng) 形骸(hái) 少不更事(gèng)B.黝黑(yǒu) 船舷(xián) 吮吸(sǔn) 喁喁私语(yǔ)C.辖制(xiá) 出岫(xiù) 妃嫔(pín) 人为刀俎(zǔ)D.模样(mú) 剽窃(piáo)逡巡(qūn) 长吁短叹(xū)8.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简捷没精打采寒喧当头一棒B.角隅走投无路惦记张冠李戴C.脑髓浮想联篇莞尔沸反盈天D.撮合唉声叹气喧嚣百无聊奈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生活中的人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和整个社会息息相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每个人应为社会的发展作贡献。
B.南昌个别生产酱油的厂家在酱油中添加人工色素和粘稠剂,却大做广告“保证不加入人工色素”,此举完全是掩耳盗铃。
C.在任何场合,对任何事情,他都是锱铢必较,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D.据专家测算,在首都市内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出可算首当其冲,竟占了污染总量的45%。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国正在研究酝酿在条件成熟的部分大中城市试点设立少年法院,以便进一步提高并完善少年司法制度和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水平。
B.现在人们认识到,一方面极光与地球高空大气和地磁场的大规模相互作用有关,另一方面又与太阳喷发出来的高速带电粒子流——通常称为太阳风——有关。
C.中国百姓餐饮集团决定从3月16日起在全国所有的肯德基餐厅中停止出售新奥尔良烤翅和新奥尔良烤鸡腿堡两种产品,同时销毁所有剩余调料。
D.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合乎民意、顺乎民心,体现了包括2300万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第Ⅱ卷(共120分)四、(28分)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及选自课文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莫不乡风慕义,愿为臣妾。
(4分)(2)且天下游士离其亲戚,弃坟墓,去故旧,从陛下游者,徒欲日夜望咫尺地。
(4分)(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2分)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8分)采桑子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1)上阙中,作者从哪些角度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表达了怎样的感情?(4分) (2)(2)请简要分析下阙作者在营造意境时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4分)(3)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共10分)(4)(1)《过秦论》写秦始皇的声威达到顶峰的句子是:“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威振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