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安全二十五项反措防止火灾事故正式版

合集下载

防止电力生产事故二十五项反措

防止电力生产事故二十五项反措

防止电力生产事故二十五项反措1 防止火灾事故电缆防火严格按正确的设计图册施工,做到布线整齐,各类电缆按规定分层布置,电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要求,避免任意交叉并留出足够的人行通道。

控制室、开关室、计算机室等通往电缆夹层、隧道、穿越楼板、墙壁、柜、盘等处的所有电缆孔洞和盘面之间的缝隙(含电缆穿墙套管与电缆之间缝隙)必须采用合格的不燃或阻燃材料封堵。

电缆竖井和电缆沟应分段做防火隔离,对敷设在隧道和厂房内构架上的电缆要采取分段阻燃措施。

靠近高温管道、阀门等热体的电缆要有隔热措施,靠近带油设备的电缆沟盖板应密封。

应尽量减少电缆接头的数量。

如需要,应按工艺要求制作安装电缆头,经质量验收合格后,再用耐火防爆槽盒将其封闭。

建立健全电缆维护、检查及防火、报警等各项规章制度。

坚持定期巡视检查,对电缆中间接头定期测温,按规定进行预防性试验。

电缆沟应保持清洁,不积粉尘,不积水,安全电压的照明充足,禁止堆放杂物。

现场架空电缆上的粉尘应定期清扫。

1.2防止输煤皮带着火输煤皮带在当值期间不少于三次巡视检查,在停止上煤期间,也应坚持巡视检查,发现积煤、积粉应及时清理。

煤垛发生自燃现象时应及时扑灭,不得将带有火种的煤送入输煤皮带。

应经常清扫输煤系统、辅助设备、电缆排架等各处的积粉。

在皮带架上动火焊时应尽量避开皮带,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以防止皮带着火。

必须有完善的消防设施和建立训练有素的群众性消防组织,加强管理,力求在起火初期及时发现,及时扑灭;并使消防部门了解掌握输煤专业火灾抢救的特点,以便及时扑救。

2 防止误操作事故严格执行两票制度,并使两票制度标准化,管理规范化。

采取程控、手动方式上煤前,均应将备用设备二次保险(燃控室内)退出,并将检修设备在程控设置设备中选中“检修”位。

系统附属设备检修时,应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采取确实可行的安全措施,特别是停电挂牌措施。

3 防止人身伤亡事故工作或作业场所的各项安全措施必需符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92)的有关要求。

(完整word版)25项反措实施细则

(完整word版)25项反措实施细则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实施细则目录1.防止火灾事故--—-—-—----—---——--—-————--—--——----—--——-—--—--——-———-—-——--——--—-—-—2.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3.防止大容量锅炉承压部件爆漏事故—————-—-——---—-—--———-----—-----——---——————----———4.防止压力容器爆破事故-—-—--—————--—----—-—-—--——-—-————----——---—-—-———5.防止锅炉尾部再次燃烧事故--———--—-——-———-—--—-—-----—-—-—-—--—-———--—-—-——--——--—-———6.防止锅炉炉膛爆炸事故-———---————-———--———----——-----——--——----—-—--——-———-—-——————7.防止制粉系统爆炸和煤尘爆炸事故-—-——-——----—--——--—-—-—--—---—---—-——--——-———--——8.防止锅炉汽包满水和缺水事故——------—-———---—-——-——---—----——---—-———--——---—-—--——-9.防止汽轮机超速和轴系断裂事故-—-———--———--—-—---—----—-————---———-—-—-—-------—-—-10.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和轴瓦烧损事故———--———-—————-———-——--——----———----—-—-———-11.防止发电机损坏事故--——-—-—-———-—-----——--——--—-———---——-----—--—-——-——--——--—-——---—12.防止分散控制系统失灵和热工保护拒动事故----—-—-———--———-—---—-——--——--——————-—-13.防止继电保护事故-----—------—-——---—---——-——-—----—--—-—---————-—--———--——-14.防止系统稳定破坏事故-——-—----—-——-——---——--—-——-————-------—-—--—---—--—--—--—15.防止大型变压器损坏和互感器爆炸事故—----———-—-————-—---—-——-—-——--——-——-—-16.防止开关设备事故-——-—-———--——-——-—-——--————----——----———----——-----———-—-———-—-----——-————-—-17.防止接地网事故-———--——-—--——---—--————-—--————--—-————-——--—-—-——-——---———--—-—--—-—--———----—---18.防止污闪事故-—--——-——--—-———----—--—-—--——-——--———-—--——————-——-——-----—----—-—-———--—-—-—-—19.防止倒杆塔和断线事故—--—-—--—-—--——--——-—-——-—-—--—-———--———--—-—-————--—---——-—-----——-20.防止枢纽变电所全停事故—-—-----———-—--———--————---————-—-—--—---—--————----———-—--——--————21.防止垮坝、水淹厂房及厂房坍塌事故--——-———-—----————---————-—-—————-——---—--—----—-—--22.防止人身伤亡事故———-—-—--—---——-—--——-—---—-—--———-—---—-——----——------————-—----------——-——23.防止全厂停电事故—-—-----——————-----—--—--————-——--——-——-——-———-—--—-—--—--—-———-———-—————-———-—24.防止交通事故--—————--—--—-——--————-—--—--——--—-———--———————-—-——------—-—--—--——--------—————----—25.防止重大环境污染事故——-—-—--———------—-----——--—-—-—-—-—--———-————-—-—-—-——-—----———-———-—----—1 防止火灾事故为了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应逐项落实《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5027—93)以及其他有关规定,并重点要求如下:1.1电缆防火1.1。

防止电力生产事故二十五项反措

防止电力生产事故二十五项反措

防止电力生产事故二十五项反措1 防止火灾事故电缆防火严格按正确的设计图册施工,做到布线整齐,各类电缆按规定分层布置,电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要求,避免任意交叉并留出足够的人行通道。

控制室、开关室、计算机室等通往电缆夹层、隧道、穿越楼板、墙壁、柜、盘等处的所有电缆孔洞和盘面之间的缝隙(含电缆穿墙套管与电缆之间缝隙)必须采用合格的不燃或阻燃材料封堵。

电缆竖井和电缆沟应分段做防火隔离,对敷设在隧道和厂房内构架上的电缆要采取分段阻燃措施。

靠近高温管道、阀门等热体的电缆要有隔热措施,靠近带油设备的电缆沟盖板应密封。

应尽量减少电缆接头的数量。

如需要,应按工艺要求制作安装电缆头,经质量验收合格后,再用耐火防爆槽盒将其封闭。

建立健全电缆维护、检查及防火、报警等各项规章制度。

坚持定期巡视检查,对电缆中间接头定期测温,按规定进行预防性试验。

电缆沟应保持清洁,不积粉尘,不积水,安全电压的照明充足,禁止堆放杂物。

现场架空电缆上的粉尘应定期清扫。

1.2防止输煤皮带着火输煤皮带在当值期间不少于三次巡视检查,在停止上煤期间,也应坚持巡视检查,发现积煤、积粉应及时清理。

煤垛发生自燃现象时应及时扑灭,不得将带有火种的煤送入输煤皮带。

应经常清扫输煤系统、辅助设备、电缆排架等各处的积粉。

在皮带架上动火焊时应尽量避开皮带,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以防止皮带着火。

必须有完善的消防设施和建立训练有素的群众性消防组织,加强管理,力求在起火初期及时发现,及时扑灭;并使消防部门了解掌握输煤专业火灾抢救的特点,以便及时扑救。

2 防止误操作事故严格执行两票制度,并使两票制度标准化,管理规范化。

采取程控、手动方式上煤前,均应将备用设备二次保险(燃控室内)退出,并将检修设备在程控设置设备中选中“检修”位。

系统附属设备检修时,应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采取确实可行的安全措施,特别是停电挂牌措施。

3 防止人身伤亡事故工作或作业场所的各项安全措施必需符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92)的有关要求。

二十五项反措讲义防止火灾事故

二十五项反措讲义防止火灾事故
• 2.8.7 脱硫塔安装时,应有完整的施工方案和消防方案,施工人员须接受过专 业培训,了解材料的 特性,掌握消防灭火技能;施工场所的电线、电动机、配电设 备应符合防爆要求;应避免安装和防腐 工程同时施工。
防止氨系统着火爆炸事故
• 2.9.1 健全和完善氨制冷和脱硝氨系统运行与维护规程。 • 2.9.2 进入氨区,严禁携带手机、火种,严禁穿带铁掌的鞋,并在进入氨区前 进行静电释放。 • 2.9.3氨压缩机房和设备间应使用防爆型电器设备,通风、照明良好。 • 2.9.4 液氨设备、系统的布置应便于操作、通风和事故处理,同时必须留有足 够宽度的操作空间和
加强防火组织与消防设施管理
2. 1.3 消防水系统应同工业水系统分离,以确保消防水量、水压不受其他系统 影响;消防设施的备用电 源应由保安电源供给,未设置保安电源的应按 H 类负荷供 电。消防水系统应定期检查、维护。正 常 工作状态下,不应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防烟排烟系统和联动控制的防火卷帘分隔设施设置在 手动控制状态。
• 2.2.6 控制室、开关室、计算机室等通往电缆夹层、隧道、穿越楼板、墙壁、 柜、盘等处的所有电缆孔 洞和盘面之间的缝隙(含电缆穿墙套管与电缆之间缝隙〉 必须采用合格的不燃或阻燃材料封堵。
• 2.2.7 非直埋电缆接头的最外层应包覆阻燃材料,充油电缆接头及敷设密集的 中压电缆的接头应用 耐火防爆槽盒封阅。
输煤皮带着火事故
输煤皮带着火事故
输煤皮带着火事故
防止输煤皮带着火事故
• 2.7.1 输煤皮带停止上煤期间,也应坚持巡视检查,发现积煤、积粉应及时 清理。 • 2.7.2 煤垛发生自燃现象时应及时扑灭,不得将带有火种的煤送入输煤皮带。 • 2.7.3 燃用易自燃煤种的电厂必须采用阻燃输煤皮带。 • 2.7.4 应经常清扫输煤系统、辅助设备、电缆排架等各处的积粉。

二十五项反措分解

二十五项反措分解
4、加强日常巡检,对500KV开关、刀闸的接头温度进行红外线测温,并做好`记录,以便跟踪检查。以防由于触头过热导致开关放炮着火现象的发生。
5、针对变压器氮消防目前暂不能投用,每天上下午对变压器巡检一次,特别注意变压器的油温、绕温以及冷却系统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立即处理。
6、对我车间所属设备的电缆空洞进行了全面普查,对不合格的封堵进行处理。(负责人:张建忠)
2、搬用二氧化碳、氧气等内部压力较高的容器时,防止损伤气瓶的减压阀门,严禁在地上滚动搬用。气瓶放立时应采取防止倾倒的措施,不得使用气阀无安全罩的气瓶。
3、检修时,应将氧气与乙炔气瓶隔离开来,安全距离符合规定。
九、防止汽轮机超速和轴系断裂事故
9.1.3机组重要运行监视表计,显示不正确或失效,严禁机组启动。运行中的机组,在无任何监视手段的情况下,必须禁止运行
2、控制室电测仪表测量二次回路电缆的封堵采用合格的阻燃或不燃材料。
3、检查测量回路二次电缆的中间接头,整治符合要求。
1.1.2主厂房内架空电缆与热体管路应保持足够的距离,控制电缆不小于0。5M,动力电缆不小于1米。
1、根据以上条文为了全面防止发电厂火灾事故的发生,应逐项落实《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及其它有关规定。要结合我厂重点防火部位,建立起班组的电缆维护、检查制度,定期对这些电缆头进行巡检,对制氢站、燃油库、输煤、电气及油系统等要按照标准落实防火措施,在防火重点部位或场所以及禁止明火区如需动火工作时,必须严格执行动火工作票制度。
6、监视碳刷运行情况,发现冒火情况及时通知检修人员。
二、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
为了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应逐项落实《电业安全工作规程》、《防止电气误操作装置管理规定(试行)》以及其他有关规定,并重点要求如下:

25项反措

25项反措

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必须从
规范人的行为、保证设备特别是防误 闭锁装置的可靠运行入手。防止电气 误操作事故发生的重点,一是检修和 运行人员严格执行“两票”管理制度 并认真使用标准票,二是防误闭锁装 置要完善可靠。
(五防)
(1)防止带负荷分、合隔离开关。(断路器、负荷开关、 接触器合闸状态不能操作隔离开关。) (2)防止误分、误合断路器、负荷开关、接触器。(只 有操作指令与操作设备对应才能对被操作设备操作) (3)防止接地开关处于闭合位置时关合断路器、负荷开 关。(只有当接地开关处于分闸状态,才能合隔离开 关或手车才能进至工作位置,才能操作断路器、分荷 开关闭合) (4)防止在带电时误合接地开关。(只有在断路器分闸 状态,才能操作隔离开关或手车才能从工作位置退至 试验位置,才能合上接地开关) (5)防止误入带电室。(只有隔室不带电时,才能开门 进入隔室)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 故的 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安徽新力电业科技咨询 有限责任公司


一、防止火灾事故 二、 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 三、 防止大容量锅炉承压部件爆漏事故 四、 防止压力容器爆破事故 五、 防止锅炉尾部再次燃烧事故 六、 防止锅炉炉膛爆炸事故 七、 防止制粉系统爆炸和煤尘爆炸事故
十四、 防止系统稳定破坏事故
1、电厂升压站及机组的设计、设备选型应 满足系统稳定运行的需要。 2、发电机组投入正式运行前,应进行入网 安全评估,评估合格方能入网运行。 3、在电源的规划设计阶段布置好电网的安 全稳定措施。 4、加强母差保护、安全稳定装置等与系统 有关保护的运行维护工作。
十五、 防止大型变压器损坏和互感 器爆炸事故
八、 防止锅炉汽包满水和缺水事故 九、 防止汽轮机超速和轴系断裂事故 十、 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轴承烧损事故 十一、 防止发电机损坏事故 十二、 防止分散控制系统失灵、热工保护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地二十五项反措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地二十五项反措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反措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1992年原能源部《关于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项重点要求》颁发后,在防止重大、特大事故方面收到明显效果。

在电网容量增加、系统不断扩大的条件下,各项事故普遍呈下降趋势,其中锅炉灭火放炮、汽轮机超速、开关损坏、互感器爆炸、系统稳定破坏等事故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

但是,随着我国电力工业快速发展和电力工业合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参数、大容量机组不断运和高电压、跨区电网逐步形成,尤其是现代计算机技术不断应用于电力生产,在安全生产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有些事故已大大减少,但有些频发性事故至今仍有时发生,并且有的变得越来越突出,新的事故类型也不断出现。

近来,发生了多年来未曾发生过的重大事故,如轴系断裂事故、锅炉缺水事故、电缆着火事故以及全厂停电事故。

为了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坚持为主,落实安全措施,确保安全生产”的要求,更好地推动安全生产工作有目标、有重点地防止重大恶性事故,国家电力公司在原能源部《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项重点要求》的基础上,增加了防止枢纽变电所全停重大环境污染、分散控制系统失灵、热工保护拒动、锅炉尾部再次燃烧、锅炉满水和缺水等事故的重点要求,制定了《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各单位应密切联系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把各项重点要求落到实处,防止特大、重大和频发性事故的发生。

1 防止火灾事故为了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应逐项落实《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 5027-93)以及其他有关规定,并重点要求如下:1.1 电缆防火1.1.1 新、扩建工程中的电缆选择与敷设应按《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1996)和《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中的有关部分进行设计。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完成各项电缆防火措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反措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反措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反措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1992年原能源部《关于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项重点要求》颁发后,在防止重大、特大事故方面收到明显效果。

在电网容量增加、系统不断扩大的条件下,各项事故普遍呈下降趋势,其中锅炉灭火放炮、汽轮机超速、开关损坏、互感器爆炸、系统稳定破坏等事故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

但是,随着我国电力工业快速发展和电力工业合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参数、大容量机组不断运和高电压、跨区电网逐步形成,尤其是现代计算机技术不断应用于电力生产,在安全生产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有些事故已大大减少,但有些频发性事故至今仍有时发生,并且有的变得越来越突出,新的事故类型也不断出现。

近来,发生了多年来未曾发生过的重大事故,如轴系断裂事故、锅炉缺水事故、电缆着火事故以及全厂停电事故。

为了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坚持为主,落实安全措施,确保安全生产”的要求,更好地推动安全生产工作有目标、有重点地防止重大恶性事故,国家电力公司在原能源部《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项重点要求》的基础上,增加了防止枢纽变电所全停重大环境污染、分散控制系统失灵、热工保护拒动、锅炉尾部再次燃烧、锅炉满水和缺水等事故的重点要求,制定了《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各单位应密切联系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把各项重点要求落到实处,防止特大、重大和频发性事故的发生。

1 防止火灾事故为了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应逐项落实《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 5027-93)以及其他有关规定,并重点要求如下:电缆防火新、扩建工程中的电缆选择与敷设应按《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1996)和《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中的有关部分进行设计。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完成各项电缆防火措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

主厂房内架空电缆与热体管路应保持足够的距离,控制电缆不小于,动力电缆不小于1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rough the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to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
电力安全二十五项反措防止火灾事故正式版
电力安全二十五项反措防止火灾事故
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生产计划、生产组织以及生产控制环境中,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过
程,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和实现管理工作结果的把控。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防止火灾事故
1.1 加强防火组织和消防设施管理
1.2各单位应建立防止火灾事故组织机构,企业行政正职为消防工作第一责任人,必须配备消防专责人员并建立有效的消防组织网络。

各单位应健全消防工作制度,定期对本单位消防工作进行检查。

必须有完善的消防设施和建立训练有素的群众性消防队伍,编制企业各重点部位的防火应急救援预案,加强防火组织和消防设施管理,力求在起火初期及时发现、及时扑灭;并使当地公安部门了解掌握电业部
门火灾抢救的特点,以便及时扑救。

消防设施应定期检查,及时更换过期设施,禁止使用过期设施。

1.3 在新、扩建工程设计中,消防水系统应同工业水系统分开,以确保消防水量、水压不受其他系统影响。

消防泵应严格执行定期试验切换制度,保证备用泵与运行泵联动正常,并定期检测生产区域最高处消防水压力,消防泵的备用电源应由保安电源供给。

1.4消防水系统应有冬季防冻措施,保证分支管路随时可用。

厂区重要道路应设为环形,或者设有回车道、回车场,确保消防通道畅通
发电厂应配备必要的正压式空气呼吸
器和防火服,以防止灭火中人员中毒、窒息、烧烫伤。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和防火服应定期检查。

2.1电缆防火
2.1.1电缆防火工作必须贯彻设计、基建施工和生产运行的全过程管理,从各个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杜绝电缆着火、蔓延事故。

新建、扩建和更改工程中的电缆选择与敷设应按《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进行设计。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完成各项电缆防火措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

主厂房内架空电缆与热体管路应保持足够的距离,控制电缆不小于0.5m动力电缆不小于1m不能满足要求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隔离措施。

2.1.2 在密集敷设电缆的主控制室下电缆夹层、电缆沟和电缆竖井内,不得布置热力管道、油气管道以及其它可能引起着火的管道和设备;电缆夹层内必须有良好的通风设备。

对于新建、扩建的火力发电机组主厂房、输煤、燃油、制氢及其他易燃易爆场所,宜选用阻燃电缆。

严格按最新版本设计图册施工,做到布线整齐,各类电缆按规定分层布置,电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要求,避免任意交叉并留出足够的人行通道。

控制室、开关室、计算机室等通往电缆夹层、隧道、穿越楼板、墙壁和盘柜等处的所有电缆孔洞和盘面之间的缝隙(含电缆穿墙套管与电缆之间缝隙)必须采用合格的不燃或阻燃材料封堵。


时拆封的电缆封堵工作结束后,必须重新恢复封堵扩建、更改工程敷设电缆时,应加强与运行单位密切联系,对贯穿在役机组产生的电缆孔洞和损伤的阻火墙,应及时恢复封堵。

2.1.3电缆竖井和电缆沟应分段做防火隔离,对敷设在隧道和厂房内构架上的电缆要采取分段阻燃措施。

靠近高温管道、阀门等热体的电缆应有隔热措施,靠近带油设备的电缆沟盖板应密封建立健全电缆维护、检查及防火、报警等各项规章制度。

重要的电缆隧道、夹层应安装温度火焰、烟气监视报警器。

坚持定期对电缆夹层、沟的巡视检查,对电缆特别是电缆中间接头应定期进行红外测温,按规定进行
预防性试验。

电缆夹层、竖井、电缆隧道和电缆沟等地方应保持清洁,不积粉尘,不积水,照明采用安全电压且照明充足,禁止堆放杂物。

在上述地方进行动火作业应办理动火工作票,并有可靠的防火措施。

锅炉、燃煤贮运车间内架空电缆上的粉尘应定期清扫。

2.1.4加强直流电缆防火工作。

直流系统的电缆应采用阻燃电缆;两组电池的电缆应尽可能单独铺设。

3.1汽机油系统防火
3.1.1油系统应尽量避免使用法兰、锁母接头连接,禁止使用铸铁、铸铜阀门。

重视油系统阀门选型工作,其压力等级应不低于超压试验压力(汽机)。

油系
统法兰禁止使用塑料垫、橡皮垫(含耐油橡皮垫)和石棉纸垫;宜采用厚度1mm~2mm的隔电纸、青壳纸、高密度硬质耐油石棉垫或其它耐油、耐热和耐酸的材料油管道法兰、阀门及可能漏油部位附近不准有明火,必须进行明火作业时,要办理动火作业措施票,并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附近的热力管道或其他热体的保温坚固完整,并包好铁皮。

油管路应与热力管道或其他热体间隔一定的距离,禁止将油管路与热力管道或其它热体一起保温。

3.1.2禁止在与系统连接或未经冲洗干净的油管道上进行焊接工作。

必须进行明火作业时,要办理作业工作票,并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

在拆开的油管上进行焊接
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隔绝措施并检验管道内无可燃物(油、可燃气体),近油源侧的法兰应拆开通大气。

3.1.3油管道法兰、阀门及运转设备、调速系统等应保持严密不渗漏油,如有渗漏油应及时处理,严防漏油渗透至下部热体保温层内,油管道法兰、阀门的周围及下方,如敷设有热力管道或其它热体,这些热体的保温必须齐全,保温外面应包金属皮,并定期检查保温层情况。

检修时如发现保温材料内有渗油时,应消除漏油点,并更换保温材料。

事故排油阀应设两个串联钢质明杆阀,其操作手轮不允许加锁并应挂有明显的“禁止操作”标志牌,平时应加铅封;常关的二次阀其操作手轮
应设在距油箱5m以外的地方,并有两个以上的通道,其一次阀为常开阀;事故排油应排放到主厂房外的事故油箱(池)内。

(汽机确认)
3.1.4汽轮机主油箱排油烟管道应按规定引至厂房外或厂房外无火源处并避开上下方有发电机出线或变压器,并设禁火标志。

排油烟管出口应装护罩或朝下以防雨水或异物进入油烟管内。

1.3.10在机组的各种运行工况下,应保证油管道自由膨胀。

汽机油系统管道上引出支管路时,应加装接管座(材料、技术中心修改建议)。

压力表管应尽量减少交叉,防止运行中振动磨损。

压力表管的壁厚和接头,应满足油液压力等级的要求。

(汽机)
安全生产系列| Production Template 编号:SMP-WJ01-24
3.1.5机组油系统的设备及管道损坏发生漏油时,凡不能与油系统隔绝处理或热力管道已渗入油,威胁机组安全时,应立即停机处理。

油管路的布置应便于维护检查。

运行中要巡检油管路有无振动现象,如有应及时处理。

检修时,要重视对油管接口等薄弱部位的检查,油管路材料应经检验符合设计,管子应经确认无缺陷,安装、检修焊缝应进行100%无损探伤检查并确保无超标缺陷;油管路有震动现象是应查明原因予以消除;检修时,应重视对压力油管焊缝质量薄弱部位的检查。

-
——此位置可填写公司或团队名字——
页码11 /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