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华师大 科学八下 知识点第七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七章生命活动的调节7.1 动物的行为1.当外界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动物的个体或群体都会作出适应性反应和活动,动物的这些反应和活动,称为动物的行为。
2.动物生活在多种多样的环境中,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觅食行为; 各种动物都有各自固定的食物,并有其独特的觅食方式。
3.在动物界,种内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巢区或领地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这就是动物的攻击行为。
4.防御行为是指动物为对付外来入侵、保护自己、防避敌害的行为。
5.在生存斗争过程中,各种动物发展并形成了适合自己的防御行为和防御策略。
6.动物一旦性成熟,便开始"婚恋",并先后出现与繁殖有关的行为,称为繁殖行为。
7.昆虫、鸟类和哺乳类中的某些类群,具有社会性生活的现象,社群中成员间具有分工和合作的相互关系,这就是动物的社群行为,如蜜蜂社群中,蜂王担负着产卵,繁殖后代的任务,雄蜂负责与蜂王交配,工蜂负责照顾幼蜂、采集花粉、保卫蜂群。
8.鸟类随着季节气候的变化而变更生活地区的习性,就是鸟类的迁徙行为,这是鸟类对环境改变的一种积极反应,这类鸟称为候鸟。
有些鱼类,在一生的生命活动中,需要周期性的、定向的群体迁移活动,这就是洄游行为。
7.2 人体生命活动的神经调节1.人体的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2.脑是人的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它主要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
3.大脑半球表面有许多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它们使大脑皮层的表面积大大增加。
大脑半球的表面是灰质,称为大脑皮层,主要由神细的细胞体构成。
大脑皮层的下面是白质,由神经纤维组成。
4.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保持身体的平衡,协调身体各部分肌肉的活动。
脑干中有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
5.脊髓上端与脑干相连,下端直至腰椎下缘。
脊髓的灰质在中央,呈蝴蝶形,白质分布在灰质周围。
脊髓某个部位受到损伤,它所控制的身体的相应部的感觉就会丧失,行动也可能瘫痪。
6.周围神经系统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
华师大 科学八下 知识点第四章 电与电路

4.1自然界的电现象1、电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命体里,存在于物质的分子、离子、原子内部。
原子内部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
2、经摩擦后的物体能吸引或排斥轻小物体称为静电现象。
3、两种电荷: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我们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
4、自由电子和离子:金属中离原子核较远的电子往往会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中自由活动,这种电子叫做自由电子,失去电子的原子便成为带正电的离子,简称正离子;得到电子的原子便成为带负电的离子,称为负离子。
5、电荷的性质:①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②任何带电体都能吸引轻小物体6、摩擦起电只适用于绝缘体.因为只有导体的电子才可以自由移动,绝缘体的电子不能自由移动7、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这个结论叫做电荷守恒定律8、火花放电和尖端放电是大气中常见的气体放电现象。
火花放电就是等量的正负电荷发生剧烈的电中和现象,同时还伴随着发光和发声。
尖端放电则是比较缓慢的局部电中和现象。
利用尖端放电,可以使建筑物上方积聚的电荷迅速入地,以避免建筑物遭受雷击。
4.2电路1、电路是指电荷沿着导线以一定方向流动的回路。
2、电路的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
电源是提供电能的;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开关是控制电路的;导线是输送电能的。
3、电路的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2)断路(开路):断开的电路;(3)短路: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
电源短路会导致电源烧坏。
4、电路的两种连接方式(1)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
(2)并联电路: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
5、导体和绝缘体:(1)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导体善于导电是因为导体中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常见的导体有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等;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绝缘体不善于导电是因为它内部几乎没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常见的绝缘体有橡胶、塑料、油等。
华师大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的物理学知识点

华师大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的物理学知识点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光现象知识归纳一、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
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二、 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3.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202X年华师大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的物理学知识点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2X年华师大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的物理学知识
点
202X年版华师大八年级科学下册的物理学知识点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1. 力和运动: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计量单位,力的合成与分解,速度与加速度的计算。
2. 测量物体的质量:测量质量的工具和方法,质量的计量单位,质量与重量的区别。
3. 力的作用点和物体形状:力的作用点的位置对物体的影响,力对物体形状的影响。
4. 力的大小和物体的反作用力:力的大小的比较,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状态的关系,物体的反作用力。
5. 传热:传热的方式,热传递的规律,热传导的条件,冷热能的传输。
6. 机械能守恒:机械能的概念,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转化和转移。
7. 能量利用与守恒:机械能与能量转化的关系,能源与能量利用,能量守恒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8. 电流与电路:电流的概念,电流的计量单位,电路的基本组成,串联和并联电路。
第1页/共2页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9. 感应现象:电磁感应的概念,感应电动势的产生和方向,磁场对导体的电动势影响。
10. 电能的转化与利用:电路中的能量转化,电能的消耗与节约,电能的
安全使用。
11. 光的传播与反射:光的传播方式,光的反射规律,光的传播路径。
12. 光的折射与色散: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的条件,光的色散。
13. 光的反射与图形成像:反射和折射在镜面成像中的应用,镜面成像的
图像特点。
14.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方式,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音的干涉和共振。
这些知识点可能会根据教材版本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建议您根据具体教材
内容进行更详细的学习和复习。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 第6章 电磁波和通信 复习(课件 12张PPT)

03STEP
易错题
• 03 易错题
易错点一 光与电磁波的关系 典例1 2019年被称为5G元年,6月6日我国开始发放5G商用牌照。5G技术也是依 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下列有关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太空中是真空,电磁波不能传播 B.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光是一种电磁波 D.中央电视台和宁波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传播速度不同 【易错点分析】 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都是电磁 波。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中央 电视台和宁波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频率不同,但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 速度相同。
02STEP
相关题型
• 02 相关题型
类型一 电磁波的传播特点 典例 1 电磁波的传播___不__需__要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介质。如图所示,将手机放在 密闭的塑料容器中能正常接收到呼叫信号,放在密闭的金属容器中不能接收到呼叫信号, 说明__金__属__容__器__(选填“塑料容器”或“金属容器”)对电磁波有屏蔽作用。 类型二 电磁场的应用 典例2 关于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医院内常利用红外线灭菌 B.5G通讯主要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C.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声波不能传递信息 D.手机在通话时涉及的波既有电磁波又有声波
八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华师

八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华师八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华师八年级科学下册的内容介绍了多个学科相关的知识点。
其中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知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些知识点并提供相关的例子,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物理学1. 运动和力量物理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是运动和力量。
运动是指物体运动的过程,而力量是指物体的运动是有原因的。
物体会因为重力、摩擦力、空气阻力等外力发生运动。
例如,你要用力摆动一张纸,纸条就会因为你的摆动而产生运动。
你在使用力量,而纸条则是承受了你产生的力量。
2. 光的反射和透射光学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光的反射和透射也是其中比较基础的概念。
光的反射是指光线碰到一个表面时,一部分光线会被反射回来。
而光的透射则是指光线穿过这个表面并继续前进。
例如,当太阳照在镜子上时,镜面会反射出阳光。
同时,如果你让光线通过一个玻璃杯,它会透过杯子并在被杯子扭曲后进行透射。
化学1. 元素和化合物化学中有两个关键概念是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指化学上一个无法分解的单一物质,而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以一定比例组合而成的物质。
例如,水分子是由氢和氧元素以2:1的比例组成的化合物。
2. 酸碱及其反应酸碱是化学反应中很重要的两个概念。
酸是产生氢离子(H+)的化合物,而碱则是产生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
当酸碱混合时会产生化学反应,这被称为中和反应。
例如,你可以把柠檬汁与碱性反肠胃中和来缓解感觉不适。
生物学1. 细胞和遗传物质生物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是细胞和遗传物质。
细胞是所有生命体的基本组成部分,遗传物质则决定了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例如,人的身体由成千上万的细胞组成。
每个细胞都包含遗传物质,即DNA。
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物质,决定了我们的身体如何发展以及我们的特征。
2. 繁殖和进化生物学中的另外两个关键概念是繁殖和进化。
繁殖是指生物通过生殖细胞产生新的生命,而进化则是指物种的演变和改变。
例如,当一个植物受到环境的影响,它可能会产生一些对这种环境的适应性变化。
八年级下册科学华师大版

八年级下册科学华师大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奇妙的科学世界你们知道吗,我们周围的世界其实是一个大大的科学游乐场呢!就像我们在八年级下册科学课本里学到的那样,每一天,每一刻,科学都在我们的生活中悄悄施展它的魔法。
八年级科学华师大版知识点

八年级科学华师大版知识点八年级科学是学生初步接触高中科学的阶段,是一个重要的学科。
为了更好地掌握八年级科学华师大版知识点,让我们来学习一下以下重要内容。
一、物理1. 机械(1)运动和力——学会计算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等物理量的关系。
(2)力的作用——理解力的作用和作用方向。
2. 声学(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掌握声音产生和传播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2)声音的特征——了解声音的特征:频率、振幅、波长和声速等。
3. 光学(1)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明确光的传播方式和反射规律。
(2)光的折射和全反射——掌握光的折射规律,了解光的全反射现象。
二、化学1. 物质的组成——学会区分混合物和纯物质,并理解分子的基本结构和化学键的作用。
2. 元素、化合物和化学反应——掌握元素、化合物的概念,了解化学反应及其类型。
3. 酸、碱与盐——掌握酸、碱和盐的基本性质,以及中性化反应。
4. 认识氧气和水——学会理解氧气和水的性质、运用,并了解空气、水的组成及其净化方法。
三、生物1. 人体健康(1)人的生长发育——学习理解生长发育的生理机制,以及正确的生活习惯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如充足睡眠和锻炼等。
(2)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了解预防传染病的方法,掌握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2. 常见物种——学会认识常见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以及植物、动物,了解它们的特征和分布。
以上内容是八年级科学华师大版知识点的重要内容。
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掌握这些知识点,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第1章耳的结构: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骨);内耳:耳蜗耳的各部分功能: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外界声波传入中耳的通道;鼓膜:声波作用下,能产生振动;耳蜗:有听觉细胞,把声音的振动转变为电信号。
声音是由于物体(固体、液体、气体)的振动引起的。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声源振动停止,声音也就没有了。
声音能在空气、液体、固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在同一物质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快;在同一温度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其次、气体中传播最慢;常温下,空气中声速为340米/秒。
声音的三要素:响度、音调、音色减少噪声的途径:1.减小噪声源的噪声(改造产生噪声源比较大的机器;更换噪声比较大的机器;用金属做成蜂窝状装置吧噪声源罩起来。
如:安装消声器)2.在传播途径过程中减弱(远离噪声或设置屏障。
如高架桥或高速公路设置隔音板。
如:将有噪声污染的工厂迁离居民区和办公室。
)3.在人耳处减弱(人在工作时佩戴个人防护用具,如耳塞、耳罩、防声头盔等以防止噪声损坏听觉器具。
第2章形成视觉的条件:1、必须要有光线,可以是发光的,也可以是不发光的;2、眼必须在光传播的线路上,并且被眼接受。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到平面或其他平滑的物体表面上,反射光线仍平行漫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凹凸不平的粗糙表面上,反射光线向着各个不同的方向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均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平面镜成像特点是: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等大,像和物体以镜面为对称。
光的折射定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方向;光从水或玻璃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方向;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当光垂直入射时,进入第二种介质的光线方向不发生改变。
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凸透镜成像规律:u>2f 另一侧f<v<2f,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应用:照相机;f<u<2f 另一侧v>2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幻灯机;u<f,同侧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上不成像),应用:放大镜;u=2f,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焦点是物体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两倍焦距的点是物体成放大的像与缩小的像的分界点。
第3章1、导体和绝缘体;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导体的导电原因是内部有自由移动的电子。
2、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开路、和短路;两种最基本的连接方式:串联、并联。
3、电流的符号I、电流的单位A、测量电流用电流表(与被测用电器串联使用),电流表的使用看课本P634、电压的符号U、电压的单位V,测量电压用电压表(与被测用电器并联使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看课本P665、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符号R,电阻的单位Ω,导体电阻大小的决定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6、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I=U/R,变形公式U=IR,R=U/I7、串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处处相等(即I=I1=I2),电源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即U=U1+U2),电路中总电阻越串越大。
8、并联电路的特点: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I=I1+I2),各支路的电压相等(即U=U1=U2),并联电路中电流和电阻成反比,总电阻越并越小,小于任何一个支路上的电阻。
第4章1、物质具有吸引铁、镍、钴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
2、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3、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磁性最强的两端叫磁极,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分别叫北极(N极)和南极(S极)。
4、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5、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叫磁化。
容易保持磁性的物体叫硬磁体,不容易保持磁性的物体叫软磁体。
6、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物质叫磁场。
磁场是有方向的。
科学上规定,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7、把小磁针在磁场中的排列情况,用带箭头的曲线表示出来,就可以形象描述出磁场,这样的曲线叫磁感线。
磁感线一般用虚线表示,磁感线总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
磁感线可以形象地表示磁场的方向、强弱和磁体间的相互作用。
8、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的受力方向、磁感线的方向是指同一个方向。
9、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地磁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
10、直线电流周围的磁感线分布在垂直于电流的所有平面上,是以电流为圆心的一系列同心圆,磁场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可用安培定则判定。
11、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相似,它的两端的磁极极性与电流方向有关,可用右手螺旋定则来判定。
12、通电螺线管额磁性强弱与单位长度上的线圈匝数、电流大小及线圈中有否铁芯有关。
螺线管的线圈匝数越多,通过线圈的电流越强,螺线管的磁性越强;插入铁芯,螺线管的磁性大大增强。
13、电磁铁的主要特点是:一、磁性有无可控;二、磁性的强弱可控;三、磁场方向可控等有点。
14、电磁继电器实际上是一个由电磁铁控制的自动开关。
主要有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两部分组成。
作用:一、可以实现低电压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二、可以实现自动控制和远距离控制。
第5章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导体中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第6章植物的感应性:植物感受刺激,并发生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
包括:植物的向光性、植物根的正向重力性、植物茎的负向重力性、植物根的向水性、向化性、植物的感震性。
生长素与向光性的关系:单侧光照下背光一侧生长素比向光一侧多,背光一侧生长快。
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胚芽尖端;感受光照的部位是尖端;单侧光照下发生弯曲的是尖端下部。
人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
大脑由左右两个大脑半球组成,表面有许多的沟和回,大脑特别发达,他们分别掌管人体的不同活动。
左脑负责语言及逻辑思维、右脑负责艺术思维。
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保持身体平衡,协调身体各部分肌肉的活动,保持身体平衡。
脑干是人体的生命中枢,在脑干中有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即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体温调节中枢等。
反射是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是神经系统调节身体各项生理活动的基本方式。
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
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脊髓中的低级反射活动受大脑控制。
非条件反射:不需要经过后天训练能形成的反射。
非条件反射的特点:(1)先天性(2)在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下即可完成(3)无需后天训练就能形成的反射活动。
条件反射的特点:(1)通过后天学习训练形成的;(2)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3)是动物和人适应环境的一种方式。
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是人们可以利用语言、文字来形成条件。
人体的内分泌腺有:脑垂体、甲状腺、胰腺、肾上腺、性腺。
内分泌腺与外分泌腺的区别: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毛细血管,经血液的传送而发挥其调节作用。
内分泌腺分泌的物质叫激素。
甲状腺的功能:促进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患呆小症,病人身材矮小、智力低下、性功能不成熟;成年后甲状腺分泌过少,患大脖子病,食物中缺碘会引起甲状腺激素不能合成,甲状腺分泌过多者患甲状腺机能亢进(简称甲亢),容易情绪激动、精神紧张。
垂体位于大脑下部,体积很小,被称为“内分泌腺之王”,垂体分泌的激素是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的功能:调节骨骼、肌肉和其他组织的生长。
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少会患侏儒症,患者身材矮小,智力正常;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成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肢端肥大症。
胰岛素分泌不足者,患糖尿病,血糖含量升高、出现高血糖;胰岛素分泌过多者患低血糖,血糖含量低于正常值。
体温调节:当外界温度较低时,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皮肤温度下降,皮肤与外界环境之间温度差变小,所以散热量减少,同时骨骼肌紧张收缩增强,出现寒战;甲状腺和肾上腺分泌增加,代谢率增加,使产热增加,从而使体温恒定。
当人体进入高温环境时,反之。
体温恒定是依靠神经和激素的调节。
(其中神经调节快但持续时间短,激素调节慢但持续时间长)第7章桃花的结构和功能:花柄(1个)——连接茎和花;花托(1个)——着生花的各个部分;花萼(有萼片5个);花冠(有花瓣5个);花被(花萼和花冠统称为花被)——花开放前保护花的内部结构;雄蕊(多数)包括花药——里面有花粉和花丝——支持花药;雌蕊(1个):柱头——接受花粉、花柱——支持柱头、子房——内生胚珠。
桃花基部还有蜜腺,花瓣能分泌出具有芳香气味的物质,吸引昆虫。
小麦花的结构和功能:外稃(1个)花开放前保护花的内部结构;内稃(1个)花开放前保护花的内部结构;浆片(2片)开花时,吸水膨胀推开内、外稃;雄蕊(3个)包括花药——里面有花粉和花丝——支持花药;雌蕊(1个)包括柱头——接受花粉和子房——内生胚珠,小麦花不鲜艳,雌蕊的柱头呈羽毛状。
花开放主要受外界中光照和温度的影响。
传粉:植物开花后,雄蕊中的花粉就会从花药中散出来,落到雌蕊的柱头上传粉的方式有自花传粉:花粉落在同一朵花的柱头上的传粉方式。
如:豌豆花。
异花传粉:花粉落在另一朵花的柱头上的传粉方式。
如:棉花。
异花传粉是普遍的传粉方式。
异花传粉的途径:(1)虫媒花,靠昆虫传粉,虫媒花的特点:一般花粉较黏,有鲜艳的花被、芳香的气味、甜美的花蜜。
如:桃、牡丹、苹果、油菜(2)风媒花,靠风力传粉。
风媒花的特点:花粉多而轻、柱头分叉或羽毛状,并伸出花瓣外面。
如:玉米、水稻、杨、榆受精:花粉落在柱头上以后,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
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
然后,花粉管顶端破裂,花粉管中的精子进入胚珠内部,胚珠里面有卵细胞,它跟来自花粉管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完成受精过程。
受精后花的变化:(1)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的柱头和花柱都凋落。
(2)雌蕊的子房发生的变化是: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
大豆种子的结构:种皮(坚韧,保护种子的内部结构)、子叶(两片,肥厚,储藏着营养物质,发芽后能进行光合作用)、胚芽(生有幼叶的部分,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根(细条状,将来发育成根)、胚轴(连接胚芽和胚根的部分,将来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玉米种子的结构:果皮和种皮(两者紧密结合,保护种子内部结构)、胚乳(胚以外的部分,储藏有淀粉等营养物质)、胚芽、胚根(分布在与胚芽相对应的一端,将来发育成根)、胚轴、子叶(一片,不肥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