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各种名词解释
环境工程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
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
臭氧层:地球上空10~50 km臭氧比较集中的大气层,其最高浓度在20~25 km处,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线。
BOD5:生化耗氧量是“生物化学需氧量”的简称。
常记为BOD,是指在一定期间内,微生物分解一定体积水中的某些可被氧化物质,特别是有机物质所消耗的溶解氧的数量。
以毫克/升或百分率、ppm表示。
它是反映水中有机污染物含量的一个综合指标。
如果进行生物氧化的时间为五天就称为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环境:环境既包括以空气、水、土地、植物、动物等为内容的物质因素,也包括以观念制度、行为准则等为内容的非物质因素;既包括自然因素,也包括社会因素;既包括非生命体形式,也包括生命体形式。
环境是相对于某个主体而言的,主体不同,环境的大小、内容等也就不同。
酸沉降:是指大气中的酸性物质以降水的形式或者在气流作用下迁移到地面的过程。
水俣病:是指人或其他动物食用了含有机水银污染的鱼贝类,使有机水银侵入脑神经细胞而引起的一种综合性疾病,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公害病之一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富集以及有机物质的作用,造成藻类大量繁殖和死亡,水中溶解氧不断消耗,水质不断恶化,鱼类大量死亡的现象。
固体废弃物:是指人类在生产、消费、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环境容量:是指某一环境区域内对人类活动造成影响的最大容纳量。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最初于1972年提出,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以“微米”为单位。
生物塘:稳定塘旧称氧化塘或生物塘,是一种利用天然净化能力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构筑物的总称。
环境工程学名词解释

环境工程学名词解释环境工程学知识点总结1.我国的环境问题生态破坏和资源枯竭严重,表现在:森林资源和草原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沙漠扩大;耕地资源浪费严重;水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形势严峻,表现在:水体污染:未经处理的废水造成水环境污染,其中有毒有害污染﹑有机物污染和富营养化污染及其严重;大气污染:由能源结构不合理引起,主要是烟煤型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其无适当处置,占用土地资源,产生“围城”现象,引起其他环境问题;城市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和城市建设引起;乡镇企业污染:技术管理差,资源利用率低,量大面广,执法难度大。
2. 环境工程学的主要容☆环境工程学不仅研究防治环境污染和公害的技术,而且研究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探讨废物资源化技术,改革生产工艺,发展无废少废闭路生产系统,以及对区域环境进行系统规划和科学管理,以获得最优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管理工程;噪声﹑振动与其他公害防治技术;环境规划﹑管理和环境系统工程;环境监测和和环境质量评价。
广义的环境工程还包括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3. 水的循环水循环分为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
自然循环:自然界中的水(太阳能)→蒸发﹑蒸腾上升凝结成云→降水→地表径流﹑地下渗流→海洋或被植物吸收的往复过程。
社会循环:人类社会为满足生活和生产需要从天然水体中取水,使用后的水成为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而被排放,最终流入天然水体的过程。
我国水资源人均不丰富,空间分布和年际分布不均衡。
4. 水污染分类和影响水污染可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生物性污染。
化学性污染:无机污染物质:酸﹑碱和一些无机盐。
酸碱污染使水体pH变化,杀灭或抑制微生物生长,妨碍水体自净,腐蚀船舶和水下建筑,影响渔业,破坏生态平衡;无机盐提高水的硬度和渗透压,降低水中溶解氧,影响淡水生物生长。
无机有毒物质:主要是重金属等有潜在长期影响的物质,其中汞﹑镉﹑铅危害大。
环保工程的名词解释

环保工程的名词解释环保工程是指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而进行的一系列工程措施和活动。
它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空气、水、土壤、噪音等环境要素的治理与保护。
以下将进行对环保工程中常见名词的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环保工程领域。
一、大气环境治理大气环境治理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减少或清除大气中的污染物,改善空气质量的工作。
其中,常见的措施包括燃煤电厂和工厂的脱硝、脱硫装置的安装,机动车尾气排放的减少,以及城市与工业区域的大气污染源的管控等。
二、水环境治理水环境治理是指对水体中的各种污染物进行处理,以净化水体、改善水质的措施。
这些污染物包括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污水等。
常见的水环境治理方法包括化学沉淀法、生物处理法和物理过滤法等。
三、噪音治理噪音治理是指通过采取各种措施,降低噪音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提高环境的舒适度和安静度。
这些措施包括隔音、减振和隔声等技术手段,以及对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要求。
四、固体废物处理固体废物处理是指对各类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处理和处置的过程,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常见的固体废物处理方法包括填埋、焚烧、堆肥和回收等。
五、土壤环境修复土壤环境修复是指通过一系列工程措施和技术手段,修复受污染的土壤,恢复土壤的肥力和功能。
这些措施包括生物修复、化学修复和物理修复等。
土壤环境修复既可以是针对污染工地和工业区域,也可以是针对农田和草地等农业生产区域。
六、生态保护工程生态保护工程是指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和修复的工作。
这包括保护和恢复森林、湿地、河流、湖泊和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以及保护和调控物种多样性等。
生态保护工程在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七、环境监测与评估环境监测与评估是指通过采集样品、测量数据和监视设备,对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的工作。
这些数据和信息可以帮助评估环境治理效果、制定环境政策和规划,以及预警和应对环境灾害。
总结起来,环保工程涵盖了大气、水、土壤、噪音和生态等多个领域的治理和保护。
环境工程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
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
臭氧层:地球上空10~50 km臭氧比较集中的大气层,其最高浓度在20~25 km处,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线。
BOD5:生化耗氧量是“生物化学需氧量”的简称。
常记为BOD,是指在一定期间内,微生物分解一定体积水中的某些可被氧化物质,特别是有机物质所消耗的溶解氧的数量。
以毫克/升或百分率、ppm表示。
它是反映水中有机污染物含量的一个综合指标。
如果进行生物氧化的时间为五天就称为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环境:环境既包括以空气、水、土地、植物、动物等为内容的物质因素,也包括以观念制度、行为准则等为内容的非物质因素;既包括自然因素,也包括社会因素;既包括非生命体形式,也包括生命体形式。
环境是相对于某个主体而言的,主体不同,环境的大小、内容等也就不同。
酸沉降:是指大气中的酸性物质以降水的形式或者在气流作用下迁移到地面的过程。
水俣病:是指人或其他动物食用了含有机水银污染的鱼贝类,使有机水银侵入脑神经细胞而引起的一种综合性疾病,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公害病之一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富集以及有机物质的作用,造成藻类大量繁殖和死亡,水中溶解氧不断消耗,水质不断恶化,鱼类大量死亡的现象。
固体废弃物:是指人类在生产、消费、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环境容量:是指某一环境区域内对人类活动造成影响的最大容纳量。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最初于1972年提出,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以“微米”为单位。
生物塘:稳定塘旧称氧化塘或生物塘,是一种利用天然净化能力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构筑物的总称。
关于环境工程概论

关于环境⼯程概论关于环境⼯程概论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环境指相对于某项中⼼事物⽽⾔的背景。
指⼈类赖以⽣存发展并以⼈为中⼼围绕着⼈的物质世界。
2、环境问题狭义上指⼈类社会经济活动作⽤下,⼈们周围环境结构与状态发⽣不利于⼈类⽣存和发展的变化。
⼴义上指任何不利于⼈类⽣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和状态的变化。
3、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指满⾜当前的需要,⽽⼜不削弱⼦孙后代满⾜其需要之能⼒的发展。
两点:其⼀是满⾜现代⼈的需要。
其⼆是保存⼦孙后代发展的潜⼒。
4、清洁⽣产清洁⽣产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于⽣产过程和产品中,以减少对⼈类和环境的风险。
对⽣产⼯程,包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除有毒材料,减少所有排放物的排放量和毒性;对产品来说,则要减少从原料到最终处理产品的整个⽣命周期对⼈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5、⽔体污染指排⼊⽔体的污染物质使该物质在⽔体中的含量超过了⽔体本底含量和⽔体的⾃净能⼒,从⽽破坏了⽔体原有的⽤途。
6、BOD与CODBOD:在⽔体中有氧的条件下,微⽣物氧化分解单位体积⽔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COD:在⼀定条件下,⽤化学氧化剂(K2Cr2O7、KMnO4)氧化⽔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的溶解氧量。
7、⽔体⾃净⽔体中的污染物质经扩散、稀释、沉淀、氧化还原、分解等物理化学过程及微⽣物的分解、⽔⽣⽣物的吸收等作⽤后,浓度⾃然,就这就是⽔体的⾃净作⽤。
8、⽔体富营养化含有⼤量氮、磷的废⽔进⼊⽔体后,在微⽣物作⽤下,分解为可供⽔中藻类吸收利⽤的形式,因⽽藻类⼤量繁殖,成为⽔体中优势种群,使得鱼类死亡的现象。
⼀般说,总磷和⽆机氮分别超过20毫克/⽶3,300毫克/⽶3,就可以认为⽔体处于富营养化。
9、⼤⽓污染由于⼈类活动和⾃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介⼊⼤⽓中,呈现出⾜够的浓度,达到⾜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叫做⼤⽓污染。
10、PM10 飘尘微粒粒径<10um 长期悬浮在⼤⽓中的固体颗粒物。
环境工程名词解释

环境工程名词解释1、解释化学反应过程中,转化率、收率、选择性的概念,并用数学表达式说明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转化率:化学反应中某反应物的转化浓度与其其实浓度的比值的百分比;收(产)率:按反应物进行量的计算,生成目的产物的百分比;选择性:在指定的测量精确度下,共存组分的允许量与待测组分含量的比值。
2、详述恒温恒容平推流反应器的空时、反应时间、停留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空时:是反应器的有效容积与进料流体的容积流速之比;反应时间:是反应物料进入反应器后从实际反应的时刻起到反应达某一程度所需要的时间;停留时间:指进入反应器的时刻到离开反应器内共停留的时间。
由于平推流反应器内物料不发生返混,具有相同的停留时间且等于反应时间,恒容时的空时等于体积流速之比,故三者相等。
3、简述影响均相连续反应器确从ξ锏淖化率的主要因素。
答:物料浓度和反应温度。
4、希勒模数的物理意义?具体内容表明希勒莫属的大小如何影响催化剂的有效率系数。
答:物理意义:以催化剂颗粒体积为基准的最大反映速率与最大内扩散速率的比值,反映了反应过程受本征反应及内扩散的影响程度。
希勒模数的值越小,说明扩散速率越大,反应速率受扩散速率的影响越小。
希勒模数的值<0.1--0.3时,n?1,此时可忽略扩散的影响。
希勒模数的值越大,扩散速率越小,反应速率受扩散速率的影响较大。
希勒模数>5―9时,n<0.1,扩散速率是主要影响。
5、转子断路器在加装采用中注意事项。
答:须垂直安装,倾斜1度将造成0.8%的误差,且流体流动的方向须自下而上,故必须安装在垂直管路上。
6、土壤污染的主要危害彰显在那几个方面。
请问:(1)通过雨水淋溶促进作用可能将引致地下水和周围地表水体污染;(2)通过土壤颗粒物等构成能够轻易或间接的为人或动物所稀释;(3)通过植物稀释而步入食物链,对生物产生毒害促进作用等。
7、水中主要污染物按化学成分主要有哪几种危害。
请问: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可以生物降解、容易生物降解),主要危害:水体富营养化;对人体和水生生物存有毒害促进作用;引发水体高热和水生动物丧生,毁坏水体功能;在厌氧时产生有毒或臭味物质;通过生物体内天然和食物链对人体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环境工程专业词汇

环境工程专业词汇环境工程专业词汇是环境工程学科中的重要内容,对于从事环境工程领域的人员来说,熟练掌握和理解这些专业词汇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环境工程专业词汇。
一、污染物1)PM(悬浮颗粒物):是大气污染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来源于机动车尾气、燃煤、烟灰等,对人体健康有着非常严重的危害。
2)VOC(挥发性有机物):是大气污染物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来源于化工厂、油漆、印刷等行业,对环境和人体都有极高的危害性。
3)NOx:指NO和NO2两种氮氧化物混合的组合体,其来源于燃料燃烧和工业生产等。
4)SOx:指SO2和SO3两种二氧化硫,其来源于燃料燃烧和工业生产等。
二、环保设施1)除尘器:是一种能够去除空气中颗粒物质的设备,一般安装于燃煤、石化等行业中。
2)脱硫设备:是一种能够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的设备,被广泛应用于燃煤、石油等行业。
3)脱硝设备:是一种能够减少NOx排放的设备,适用于钢铁、化工等行业。
三、大气环境监测1)PSI(污染指数):是大气环境监测中非常重要的指标,用于判断大气污染情况的严重程度。
2)气溶胶:是空气中悬浮的细小颗粒物,它们能够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
3)光化反应:指在大气中氧化还原反应促进下产生的化学反应,会产生新的污染物,进一步加剧了大气污染。
四、水污染治理1)生态浸清流:是指一种将河道局部生态修复与减排技术相结合的治理方式,其重点是通过增加植被、营造栖息地等措施来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2)人工湿地:是指利用特殊的植被和土壤,在一定程度上模拟自然湿地的功能,对水质进行过滤和净化的一种物理、生化治理手段。
3)生物膜工艺:是一种利用特定的微生物,通过对废水进行生物生化反应,去除水中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的处理技术。
五、土壤污染治理1)固化剂:是一种能够固化土壤中有害化学物质、降低其毒性的物质。
2)激光剥离:是一种通过激光加热的方式将土壤表面污染物物理或化学去除的技术。
3)热解拆分:是一种将污染土壤通过加热、压力等条件,在不破坏土壤结构的前提下将污染物分解并还原为原始物质的方法。
环境专业术语

环境专业术语
环境专业术语是指在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保护等领域中所使用的专门术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环境专业术语及其解释。
1. 生态系统: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
2. 生态位:生物种群在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特殊的生存空间,包括它们所需要的食物、水、气氛和环境因素。
3. 污染物: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化学物质、生物物质或物理性质的物质。
4. 酸雨:由大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与水蒸气结合形成的酸性降水。
5. 温室效应:由于大气层中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的增加,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的现象。
6. 碳酸循环:指地球上的碳元素在地球内部、大气层和海洋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7. 生态足迹:测量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的影响的一种方法。
8. 可再生能源:指可以通过自然过程不断地产生和再生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9. 环保技术:指用科学技术手段来解决环境问题,如污染物治理、资源回收利用等技术。
10. 环保法律:指用法律手段来规范和保护环境的法律体系,如环境影响评价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等响曲线,折点加氯法,厌氧消化,污泥龄
简答:静电除尘技术原理,超滤和反渗透的相同点与区别,填埋场渗滤液的特征和控制方式,混凝技术的影响因素
2014年初试
大气:
一.选择:
1、煤在与空气隔绝条件下加热分解出的可燃气体称为
A、气化分
B、油分
C、挥发分
D、有机分
2、在特殊环境下,硫与的反应可将硫固定在固相中。
A、有机组分
B、无机组分
C、水分
D、微生
3、大气稳定度级别中A级为
A、强不稳定
B、不稳定
C、中性
D、稳定
4、煤质对排尘浓度有很大影响,其中以下两种影响最大
A、密度和孔隙
B、密度和粒径
C、水分和粒径
D、灰分和水分
5、当气块的干绝热递减率γd大于气温直减率γ时,则大气为
A、不稳定
B、稳定
C、中性
D、极不稳定
6、柴油机车主要控制的目标污染物为
A、CO、HC和NO
B、CO、HC和黑烟
C、HC和NOX
D、NOX和黑烟
7、工业上电除尘器倾向于采用
A、正电晕电极
B、负电晕电极
C、直流电极
D、正、负电晕电极均可
8、氨法脱硫的质量传递主要受控制。
A、液相阻力
B、气相阻力
C、反应动力学
D、床层压降
9、在石灰/石灰石法脱除气体中SO2的关键步骤是
A、生成HSO3—
B、生成H2SO3
C、生成Ca2+
D、生成H+
10、选择性催化还原法烟气脱硝工艺操作的两个关键因素是
A、床层阻力损失和催化剂中毒
B、空间气速和烟气中残留的氨
C、操作压力和温度
D、催化剂失活和烟气中残留的氨
11.影响燃烧过程的“三T”因素是指()。
A 温度、时间和湍流
B 理论空气量、过剩空气系数和空燃比
C 温度、时间和空燃比
D 温度、时间和过剩空气系数
12.容易造成极其严重地面污染的烟流的扩散形式是(c )。
A 扇形
B 锥形
C 漫烟形
D 屋脊形
13.在选用静电除尘器来净化含尘废气时,首先必须考虑粉尘的(d )。
A 粒径
B 密度
C 粘附性
D 荷电性
14. 型煤固硫和循环流化床燃烧脱硫所使用的固硫剂分别为(b )
A 石灰石,石灰
B 石灰,石灰
C 石灰石,石灰石
D 石灰,石灰石
15.以氨还原剂,在一定湿度和催化剂作用下将NOX还原为无害的N2和H2O,通称为(b)。
a.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b.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c.催化还原法
d.气相反应法
16.单位质量燃料完全燃烧所需的空气质量称为()。
a.理论空气量
b.实际空气量
c.空气过剩系数
d.空燃比
二.名词解释:大气污染。
大气稳定度。
空燃比。
有效驱进速度。
烟气脱硝。
三.简答题:
1、何为烟气脱硫工艺中脱硫剂利用率?其与什么因素有密切关系?
答:烟气脱硫剂利用率是指SO2反应消耗掉的脱硫剂与加入系统的脱硫剂总量之比。
脱硫剂的利用率与钙硫比(Ca/S)有密切关系,达到一定脱硫率所需要的钙硫比越低,则脱硫剂的利用率越高,所需脱硫剂量及所产生的脱硫产物量也越少。
2、与汽油车相比,柴油车排放的污染物有哪些特征?
答:与汽油车相比,CO、HC和NOx的排放曲线有向稀燃区平移的趋势,一般来说,CO和HC的排放很低,NOx的产生量也低于汽油车,但是碳烟的排放浓度很高。
3、目前袋式除尘器采取哪几种清灰方式?为什么清灰不能过分?
答:袋式除尘器采取的清灰方式有:机械振动清灰;逆气流清灰和脉冲喷吹清灰三种。
清灰不能过分,即不能破坏粉尘初层,否则会引起除尘效率降低。
4. 如何改善电除尘器对高比电阻粉尘的捕集效率?
答:克服高比电阻的方法:保持电极表面尽可能清洁;采用较好的供电系统;烟气调质;发展新型电除尘器。
四.计算:
1、某企业采用电除尘器除去烟气中的粉尘,已知入口粉尘浓度为ρ1i=3.29g/mN3,出口粉尘浓度为ρ2i=0.09g/mN3。
驱进速度为0.12m/s,烟气流量Q=5500m3/h。
求所需电除尘器集尘极表面积(m2)。
解:A/Qω=–lnρ2i/ρ1i (5分)
A=(Q/ω)×[–lnρ2i/ρ1i]
=55000/(3600×0.12) ×[–ln0.09/3.29]
=45.8m2 (5分)
2、某电厂燃煤的烟气中硫含量为0.25%(体积),目前我国SO2要求排放标准为700mg/ m3,求所需脱硫率应该为多少?(已知原子量为O16;S 32)
解:火电厂排放标准700mg/m3。
燃煤烟气中SO2体积分数为2.5%,
则每立方米烟气中含SO2为:
2.5/22.4×64×103=7142 mg/m3(5分)
因此脱硫效率为:
η=(7142-700)/7142×100%=90.2% (5分)
名词解释:危险废物。
分选。
无害化。
稳定化。
堆肥化。
填空:
固体废物按来源分类
3R原则
固化的方法
厌氧发酵的三个阶段
渗滤液的收集系统
简答:
影响溶剂浸出的因素
填埋场选址要求
与焚烧相比,热解的特点
简述城市垃圾收运系统
选择:
转运站类型
孔隙比,孔隙率与压实程度
物化处理没有
我国目前的填埋场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