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泵的汽蚀详细介绍

合集下载

离心泵的汽蚀现象

离心泵的汽蚀现象

H g

p0 p1
g

u12 2g

Hf01
பைடு நூலகம்
即使假设u1<<1,∑Hf 1-2≈0,P1 ≈0
则:
Hg

H` g max

P0
g
当 P1 = Pa=760mmHg 时
H
g
` m
ax

10.336米H2O
可见:离心泵的安装高度不是任意的,而是受流体输送温度、
管道特性、及流体性质的影响。
知识链接2:安装的其他注意事项
(二)离心泵的安装高度(允许汽蚀余量法)
2、离心泵的允许需安装高度(允许吸上高度)
离心泵的允许吸上高度 又称为允许安
装高度, 是指泵的吸入口与吸入贮槽液面
间实际允许达到的最大垂直距离, 以 Hg 表 示。
p1, u1
在离心泵的吸液示意图中, 在贮槽液 面与泵入口处两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式, 可得
Hg p0
(一)离心泵的汽蚀现象
3、预防措施
根据气蚀现象的定义, 易知泵内发生气蚀的临界条件是叶
轮入口附近最低压强等于液体的饱和蒸汽压,
为避免发生汽蚀,应该使p1>pv
即 p1 pv 0
g
p入口≥pv 。(1)pv↓
即 p入口↑ 或pv↓ T↓ 操作稳定
(2)p入口↑ Hg↓ ∑hf↓
根本措施:限制泵的安装高度
离心泵的安装与汽蚀现象
本节要点
知识目标:汽蚀现象; 能力目标:会计算安装高度;会处理汽 蚀现象.
复习提问
1.离心泵装置气缚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处 理方法;
2.当外界温度达到什么时,液体会沸腾? 当外界压力达到什么时,液体也会沸

离心泵气蚀的危害及防范措施

离心泵气蚀的危害及防范措施

离心泵气蚀的危害及防范措施简介离心泵气蚀是指离心泵在工作过程中,因为液体中存在气体或低压区域,使得气体在液体中溶解度降低导致气体被析出,在叶轮中形成气泡,进而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膨胀、破裂,最终破坏泵的正常工作状态。

离心泵气蚀的危害较大,不仅会导致设备损坏和停机维修,还会给整个系统带来负面影响。

危害毁坏设备当离心泵发生气蚀时,气泡会在叶轮中形成特定的运动方式,进而与叶轮产生撞击,导致叶轮表面出现空洞或划痕,严重时会出现爆裂现象。

气蚀还会使得泵的叶轮、轴承等关键部件出现磨损,缩短设备寿命。

减小泵的效率气蚀过程中,气泡不仅会对叶轮产生破坏,同时还会减小离心泵的效率。

因为气泡会随着液体流经叶轮,在进口处形成一定的涡流,使泵的吸入功不会转化为水的流动能量,从而导致泵的效率降低。

危及运行安全由于离心泵气蚀后,其扬程和流量都会下降,使得泵的运行点向靠近零流量的区域移动。

这会导致离心泵运行时,扬程大于系统阻力时产生回流,或者出现泵热、振动等异常现象,从而危及整个系统的运行安全。

防范措施改进液体进口管道对于含气液体进入泵的情况,我们需要采取改进液体进口管道的方法,以减少气体进入泵中的机会。

可采取以下措施:•改进进口管道形状:进口管道采取弯曲、分支或用多段柔性软管等,以消除液体在进口由于突然变化而形成的涡流和波动,减少气体的分离。

•增加就位式泡沫消声器:就位式泡沫消声器内部是以泡沫为其他,液体穿过泡沫,减少空气滞留,从而减少气体进入泵中的机会。

•对管道进行加热:在管道上设置加热器,使得液体温度上升,进而增加气体的溶解度。

采取适当措施降低进口的静态头进口处的静态头越高,气蚀的风险就越大。

铺设管道时需避免弯管,减小管径和长度,降低管道的阻力和静态压力,从而降低进口的静态头。

其他措施•采用合适的材料:使用更好的泵材料,如高强度不锈钢、钼等。

•降低转速:减少叶轮的转速,可以降低叶轮的压力和腐蚀速率,延长离心泵使用寿命。

•定期检修:定期检查并维修泵及其他设备,以保证其正常运行状态。

离心泵的汽蚀现象介绍

离心泵的汽蚀现象介绍

离心泵的汽蚀现象介绍
离心泵的汽蚀现象是指在泵运行过程中,由于流体在泵叶轮周围形成了负压区域,造成液体中的蒸汽产生泡沫和空化现象,从而影响离心泵的正常工作。

离心泵的汽蚀现象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进口压力过低:当进口压力过低时,会导致负压区域扩大,形成空化现象,进而引起汽蚀。

这可能是由于系统进口管道设计不当、管道内有空气或气体混入,或者是由于液位下降等引起进口压力降低。

2. 流体速度过高:当液体进入离心泵时速度过高,会导致液体在叶轮周围产生过高的负压,形成空化现象,进而引起汽蚀。

这可能是由于泵的转速过高或泵的进口截面积过小。

3. 液体中含有气体或蒸汽:液体中含有气体或蒸汽会增大液体的蒸汽压力,使液体易产生汽蚀现象。

4. 泵的设计或制造缺陷:离心泵的叶轮或叶片设计不当,叶轮与泵壳之间的间隙过大,也会导致泵产生汽蚀现象。

离心泵汽蚀的危害包括:降低泵的工作效率、降低泵的扬程、增加能量消耗、增加振动和噪音,甚至会导致泵的损坏。

为了避免离心泵的汽蚀现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确保泵的进口压力不低于设计要求,避免进口压力过低。

2. 合理设计进口管道,确保管道内无气体或空气混入。

3. 控制泵的流量,避免流速过高。

4. 减少液体中的气体含量,通过适当的脱气措施。

5. 选择合适的泵型和合理的泵设计,避免泵的鼓风效应。

对于离心泵来说,汽蚀是一种常见的故障现象,需要注意泵设计、操作和维护,以避免或减少汽蚀的发生。

泵—离心泵的汽蚀现象

泵—离心泵的汽蚀现象

装高度 Hg 。即:
H g [H g ] (1 ~ 0.5) 2.7 (1 ~ 0.5) 1.7 ~ 2.2(m)
改善离心泵汽蚀性能的途径
目 录
1 改善离心泵汽蚀性能的途径
改善离心泵汽蚀性能的途径
提高离心泵抗汽蚀性能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方面合理设计泵的吸入装置及安装高度,使泵入口处具有足够大的汽蚀余量。 另一方面改进泵的结构参数或结构形式,使泵具有尽可能小的允许汽蚀余量。
分析:已知:流量:Q=468m3/h、 扬程:H=38.5m、允许吸上真空高度:[HS]=6m、 吸入管路损失:∑hs =2m。
解题:因为在样本中查得的流量和相关参数是在标准大气压,温度为293K,介质 为清水而侧得的,所以如果条件与上述条件相差很多,则必须进行修正。
(1)输送293K的清水时,泵的允许安装高度为:
这种气泡不断形成、生长和破裂、使材料受到破坏的过程,总称为汽蚀现象。
3. 汽蚀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① 从汽蚀现象发生的条件来看,主要时由于进入叶轮 吸入口液体的压头降低的太多。
② 真正的低压部位见图2-43中的K点所示。
③ 要控制叶轮入口附近低压区K点的压力,使 pk>pt , 才不会出现汽蚀现象。
图2-43 液流低压部位
② 泵本身的汽蚀性能,通常用汽蚀余量△h表示,也可用NPSH 表示。所以,避免 汽蚀现象的方法是改变离心泵自身的结构。
2. 与泵的吸入装置情况有关
① 对同一台泵来说,在某种吸入装置条件下运行时会发生汽蚀,若改变吸入装置 条件,就可能不发生汽蚀,这说明泵在运转中是否发生汽蚀与泵的吸入装置情 况也有关系。
[H g ]
pa
g
pt
g
[h]
hAS

离心泵的气蚀现象及原因

离心泵的气蚀现象及原因

离心泵的气蚀现象及原因离心泵的气蚀现象及原因(1)气蚀现象离心泵的叶轮在高速旋转时产生很大的离心力,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使泵的入口处产生低于离心泵的气蚀现象及原因(1)气蚀现象离心泵的叶轮在高速旋转时产生很大的离心力,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使泵的入口处产生低于大气压的真空度,当入口压力达到在该温度下的液体气化压力时,液体就开始汽化形成气泡。

这样,在运动的液体中形成的气泡随液体一起流动。

当气泡达到静压超过饱和蒸汽压区域时,气泡迅速溃灭。

周围的液体以高速向气泡中心运动,这就形成了高频的水锤作用,打击叶轮表面,并产生噪音和振动。

这种气泡的产生和破灭过程反复进行就对这一区域的叶轮表面产生破坏作用,使泵流量减少,扬程下降,效率降低等,这种现象叫气蚀现象。

(2)造成汽蚀的主要原因有:a.进口管路阻力过大或者管路过细;b.输送介质温度过高;c.流量过大,也就是说出口阀门开的太大;d.安装高度过高,影响泵的吸液量;e.选型问题,包括泵的选型,泵材质的选型等。

(3)离心泵的气缚:由于泵内气体的存在,离心泵的叶轮在高速旋转时,由于气体的密度小,其离心力不能产生足够的真空度,而无法将液体吸上来。

气缚是泵体内有空气,一般发生在泵启动的时候,主要表现在泵体内的空气没排净;而汽蚀是由于液体在一定的温度下达到了它的汽化压力,和输送介质,工况有密切的关系.(4)气蚀余量:泵在工作时液体在叶轮的进口处因一定真空压力下会产生汽体,汽化的气泡在液体质点的撞击运动下,对叶轮等金属表面产生剥蚀,从而破坏叶轮等金属,此时真空压力叫汽化压力,汽蚀余量是指在泵吸入口处单位重量液体所具有的超过汽化压力的富余能量。

单位用米标注,用(NPSH)r。

吸程即为必需汽蚀余量Δh:即泵允许吸液体的真空度,亦即泵允许的安装高度,单位用米。

离心泵吸程=标准大气压(10.33米)-汽蚀余量-安全量(0.5米)水泵气蚀余量有两个概念:其一是与安装方式有关,称有效的气蚀余量NPSHA,它是指水流经吸入管路到达泵吸入口后所余的高出临界压力能头的那部分能量,是可利用的气蚀余量,属于“用户参数”;其二是与泵结本身有关,称必需的气蚀余量NPSHR,它是流体由泵吸入口至压力最低处的压力降低值,是临界的气蚀余量,属于“厂方参数”。

离心泵的常见汽蚀现象和原因

离心泵的常见汽蚀现象和原因

离心泵的常见汽蚀现象和原因
离心泵的常见汽蚀现象有:
1. 吸入气泡:当泵的进口侧发生压力降低或过高挡齿扩展时,会导致液体中的气体析出,形成气泡。

这些气泡会在离心泵的叶轮中产生均匀的分布,从而降低泵的效率。

2. 涡旋汽蚀:当液体在进口侧发生过高速度变化时,会形成涡旋。

这些涡旋会增加液体的动能,降低液体的压力,从而导致汽蚀现象。

3. 液体蒸发:当液体流经离心泵时,由于压力降低,液体中的低沸点液体或液体中的溶解气体会蒸发。

这些蒸发的液体或气体会形成气泡,从而导致汽蚀现象。

4. 液体沸腾:当液体的温度超过其饱和温度时,液体中的气体会迅速蒸发并形成气泡。

这些气泡在叶轮中会瞬间崩溃,形成震荡振动,从而导致汽蚀现象。

汽蚀的原因主要有:
1. 泵入口压力过低:当泵入口的压力低于饱和汽压时,液体会部分蒸发从而形成气泡,导致汽蚀。

2. 泵出口压力过高:当离心泵的出口压力过高时,液体流速过快,造成液体动能增大,压力降低,从而引发汽蚀。

3. 进口管道设计不当:进口管道过长、过细,存在弯曲或阻塞等情况,会导致液体流速变化过快,形成涡旋,引发汽蚀。

4. 泵运行条件不稳定:如果泵运行条件频繁变化,如流量变化大,压力波动等,会导致液体的压力降低和涩蚀。

5. 液体本身的特性:液体中的溶解气体过多,低沸点液体成分过多,液体温度过高等都会增加汽蚀的风险。

离心泵的汽蚀现象介绍

离心泵的汽蚀现象介绍

离心泵的汽蚀现象介绍(一)、离心泵的汽蚀现象离心泵的汽蚀现象是指被输送液体由于在输送温度下饱和蒸汽压等于或低于泵入口处(实际为叶片入口处的)的压力而部分汽化,引起泵产生噪音和震动,严重时,泵的流量、压头及效率的显著下降,显然,汽蚀现象是离心泵正常操作所不允许发生的。

避免汽蚀现象发生的关键是泵的安装高度要正确,尤其是当输送温度较高的易挥发性液体时,更要注意。

(二)、离心泵的安装高度Hg1允许吸上真空高度Hs是指泵入口处压力p1可允许达到的最大真空度而实际的允许吸上真空高度Hs值并不是根据式计算的值,而是由泵制造厂家实验测定的值,此值附于泵样本中供用户查用。

位应注意的是泵样本中给出的Hs值是用清水为工作介质,操作条件为20℃及及压力为1.013×105Pa时的值,当操作条件及工作介质不同时,需进行换算。

(1) 输送清水,但操作条件与实验条件不同,可依下式换算Hs1=Hs+(Ha-10.33) - (Hυ-0.24)(2) 输送其它液体当被输送液体及反派人物条件均与实验条件不同时,需进行两步换算:第一步依上式将由泵样本中查出的Hs1;第二步依下式将Hs1换算成H΄s2 汽蚀余量Δh对于油泵,计算安装高度时用汽蚀余量Δh来计算,即用汽蚀余量Δh由油泵样本中查取,其值也用20℃清水测定。

若输送其它液体,亦需进行校正,详查有关书籍。

从安全角度考虑,泵的实际安装高度值应小于计算值。

又,当计算之Hg为负值时,说明泵的吸入口位置应在贮槽液面之下。

例2-3 某离心泵从样本上查得允许吸上真空高度Hs=5.7m。

已知吸入管路的全部阻力为1.5mH2O,当地大气压为9.81×104Pa,液体在吸入管路中的动压头可忽略。

试计算:(1) 输送20℃清水时泵的安装;(2) 改为输送80℃水时泵的安装高度。

解:(1) 输送20℃清水时泵的安装高度已知:Hs=5.7mHf0-1=1.5mu12/2g≈0当地大气压为9.81×104Pa,与泵出厂时的实验条件基本相符,所以泵的安装高度为Hg=5.7-0-1.5=4.2 m。

离心泵的汽蚀与吸入特性

离心泵的汽蚀与吸入特性

cs ( H s )max hr ( J / kg) 2 ( H s )max 允许 [ H s ] K ( m) K 0.3 ~ 0.5m 机械工业部规定 g 分析: c H s 影响因素 H s s gH g1 hA s 2 pA H s与 p A 大则好 cs H g1 hA S 有关 小则好 小 小 pa
1 ' c0 ' 2 ' 1 ' n' D1 ' 2 ( ) 1c0 21 nD1
ace a bd f b
2、汽蚀比转数 Q' n' D1 '3 根据相似定律 3 Q nD1 Q' Q 常数 3 3 n' D1 ' nD1 汽蚀相似 hr ' hr = 常数 2 2 ( D1 ' n' ) ( D1n ) 两式合并消去 1 D n Q ( hr )
2 汽蚀对泵工作的影响
(1) 噪音和振动:气泡溃灭时液体冲击,泵内有“噼 噼”“啪啪”的声音,机组振动。
(2)对泵性能曲线影响。开始汽蚀时影响很小,发展到 一定程度时出现“断裂工况”,大量气泡堵塞流道。使之抽 空、断流。
(3)叶轮材料破坏:剥蚀与电化腐蚀作用,叶轮材料破 坏,成海绵状、沟槽、鱼鳞状,甚至冲穿。(汽油泵、液化 汽泵等)



( J / kg )
pa:当地大气压, a P
pa p s 铭牌上用m表示 H s g g 用H s 表示ha pa pv
( m)
2
ps


pa

Hs
2
cs ha Hs 2
cs pv ha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Q1=Q2 H=H1+H2
注意:H提高后,末级的泵的密封和强度。心泵的管理
二、离心泵串、并联工作
2.并联工作
H
K
压头相同 H=H1=H2 流量叠加 Q=Q1+Q2
L
H
HH’’12
Q1
Q2Q’1
Q Q’2
Q
两泵单独工作时: Q’1+Q’2=Q’>Q H’1< H H’2< H
1.避免发生气蚀的措施 1)降低液体温度(使对应的液体饱和压力降低); 2)减小吸上高度或变净正吸入为灌注吸入(使吸口压力增大); 3)降低吸入管阻力(采用粗而光滑的吸管,减少管路附件等); 4)关小排出阀或降低泵转速(降低流量)。
2.提高泵抗蚀性能的措施 1)改进叶轮入口处形状(加大进口直径、加大叶片进口边的宽度、增
H
H
cavitation
当有效气蚀Δha降到低于必需气蚀余 量Δhr时,产生噪音、振动、压头明 显降低,称不稳定气蚀区。
当有效气蚀Δha进一步降低,噪音和 振动并不强烈,压头和流量脉动消 失,特性曲线呈一条下垂线,称 “断裂工况”,也称“稳定气蚀”。
Δhr
Δha Q
第五节 离心泵的汽蚀 cavitation
一、离心泵工况调节的方法 1.节流调节法 2.回流调节法 3.变速调节法 4.气蚀调节法
Q
第六节 离心泵的管理
一、离心泵工况调节的方法 1.节流调节法
改变出口阀的开度, 实际改变了管路特性曲线。
阀门关小,管路阻力增大, 管路特性曲线上移,工作点 由M→M'点,流量减小。
特点: 操作简便、不经济性、 阻力损失大,流量小工作时液体 易发热。 不宜采用调节吸入阀,因会使吸 入压力降低,产生气蚀。
大叶轮前盖板转弯处的曲率半径、采用扭曲叶片、加设诱导轮); 2)采用抗蚀材料(铝铁青铜、2Gr13、稀土合金铸铁、高镍铬合金); 3)叶轮表面光滑,叶片流道圆滑。
第六节 离心泵的管理
所谓离心泵的工作点是指离心泵的性能曲线(H~Q曲线) 与管路特性曲线的交点,即在H~Q坐标上,分别描点作出 两曲线的交点M点。
必需气蚀余量Δhr很难用理论准确求得,均用试验确定。等于试验中 的临界气蚀余量Δhc 加上0.3m。( Δhr= Δhc+ 0.3m) 必需气蚀余量Δhr取决于泵的结构型式和流量。
必需气蚀余量Δhr和允许吸上真空高度Hs均由试验得出,均来表示 泵的吸入性能好坏。
第五节 离心泵的汽蚀
三、气蚀特性曲线
第六节 离心泵的管理
一、离心泵工况调节的方法 2.回流调节法
H
R2新增旁通管路的 特性 (全关)
Q2
R特’性2新(增全旁开通)管路的R1旁通阀全关
时管路特性
M
R旁通阀全开
时管路特性
M’
打开旁通阀并调节其开度, 实际改变了管路特性曲线。
打开旁通阀,管路阻力减小,
Q1
管路特性曲线变平,工作点由 M→M’点,泵流量增大,主管
三、气蚀特性曲线
H
不同的吸高Zs(Zs3 >Zs3 > Zs3) 吸高Zs越大,有效气蚀余量Δha越小, 断裂工况向小流量的方向移动泵,不发
生气蚀的流量范围越小。
Zs3
Zs2
Zs1
H
Δhr
} ΔhaΔ3 ha2 Δha1
有效气蚀余量Δha
Q
第五节 离心泵的汽蚀 cavitation
四、防止气蚀的措施
注意:两台泵的特性不同,并 联工作时,工作点回在压头大 的泵上(KL)段,使压头小 的泵产生倒灌,在零流量下运 转而发热。
二、离心泵串、并联工作选择
实际情况多数属于单泵工作,只是流量达不到指定要求,因此,若 以增大流量为目的,则泵的串,并联的选择取决于管路特性曲线。

1)对管路特性曲线①而言,
Q1并=Q1串,并、串联相同。
Qn Q n
H
n
2
H n
P
n
3
P n
特点:装置复杂(变频交流电机)、流量变化大 时,能保持在高效率区工作,经济性好。
第六节 离心泵的管理
一、离心泵工况调节的方法
4.气蚀调节法
冷凝器
H
锅炉给水泵
R
A1 A3 A2
流注高度减小
Q
改变泵进口的液柱高度,使 泵在稳定气蚀状况下工作 (A点)。
凝水水位降低,即泵的流注 吸高减小,有效气蚀余量减 小,断裂工况线向小流量方 向移动,工况点变化方向为 A1→A2→A3。
特点:很方便的实现自动调节,经 济性好。工况变化会短时间通过不 稳定气蚀区,需采用抗蚀性好的材 料制作叶轮。
第六节 离心泵的管理
二、离心泵串、并联工作 1.串联工作
H
R A
H
流量相同 压头叠加
① ②
2)对管路特性曲线②而言, Q2并>Q2串,采用并联。(低阻管路)
3)对管路特性曲线③而言, Q3并<Q3串, 采用串联。(高阻管路)
第六节 离心泵的管理
三、离心泵的叶轮切割
切割定律
Q D2' Q D2
H
R
H’
P
P’
D2
PA
D’2
PB
H
D2' D2
2
H
P
D2' D2
3
P
特性曲线上下平移, 参数变化如切割定律。 叶轮切割有要求:表3-3 P80
第五节 离心泵的汽蚀
一、气蚀现象及危害
低压区→产生气泡→高压区→气 泡破裂→产生局部真空→水力冲 击→发生振动、噪音,对部件产 生麻点、蜂窝状的破坏现象。
第五节 离心泵的汽蚀
泵的流量大于设计流量时,压 一、气蚀现象及危害
力最低的部位在此。
泵的流量小于设计流量时,压 力最低的部位在此。
低压区→产生气泡→高压区→气 泡破裂→产生局部真空→水力冲 击→发生振动、噪音,部件产生 麻点、蜂窝状的破坏现象。
流量变小,旁通管有液流。
Q’
} 旁通管流量0~Q2
主管流量Q~Q1
Q~Q’泵 出口流量
Q2 Q1 Q
Q’ Q
特点:操作简便、经济性很差,减 小主管的流量反而使泵的流量和轴 功率增加。
第六节 离心泵的管理
一、离心泵工况调节的方法
3.变速调节法
改变泵的转速,实际改变了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转速增加,特性曲线向上平移,流量增大; 转速降低,特性曲线向下平移,流量减小。 流量、压头、功率的变化为:
第五节 离心泵的汽蚀
一、气蚀现象及危害
4
第五节 离心泵的汽蚀 cavitation
二、气蚀余量Δh
又称NPSH 静正吸上 水头(Net Positive Suction Head)
指泵的入口处的液体具有的压头与液体汽化 时的压头(饱和蒸汽压头pv /ρg)之差。
有效气蚀余量Δha ……泵工作时,实际具有的气蚀余量。 必需气蚀余量Δhr ……为避免气蚀所必需的气蚀余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