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上相互联系的水体

合集下载

陆地水体相互关系(共19张PPT)

陆地水体相互关系(共19张PPT)
径流量曲线变化较缓
如何判断地下水与河流的补给关系?
等潜水位线
10
陆地水体的 相互关系
地下潜水


互 湖泊水

2022/3/23
河水
补给
大气降水
补 给
冰雪融水
11
此河流有可能是以下河流中的哪一条?( D ) A 塔里木河 B 莱茵河 C 亚马逊河 D 长江
2022/3/23
12
返回
流量/m3.s-1 300
降水季节变化小:热带雨林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河流径流量随季节变化不明显
降水季节变化大:其他气候类型,特别是季风气候 和干湿季气候
——河流径流量随季节变化明显
举例:我国大多数河流主要靠降水补给
6
二、陆地水体水源补给类型(以河流为例)
大气降水
冰川融水 季节性积雪
融水 湖泊水
地下水
练习 2022/3/23
a
b
a
a b
2022/3/23 A
B
C
a b
b
D
15
潜水位
河流


(1)甲图中 河 水补给 潜 水,原因是 河水位高于潜水。面
(2)乙图中 潜 水补给 河 水,原因是 潜水位高于河水。面 如果乙图表示的河流在华北地区,这种情况最有可能出现 在 春季 (季节)。
(3)两图说明河流水和潜水之间具有 互补 关系,在图中用 箭头表示出来。
冰川融水补给——特指永久性冰川
冰川在陆地水体中,发挥着储存固态水,输出液 态水,以冰川融水补给陆地其他水体的功能。
特征:河流流量变化与气温变化有密切关系, 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
举例: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些河流。

《地理》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地理》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以落差为纵轴,距河口的距离为横轴, 据实测高度值定出各点的坐标,连接 各点即得到河流的纵断面图。
全流域比降接近一致的,为直线形纵断面; 河源比降大,向下游递减的,为平滑下凹 形纵断面;比降上游小而下游大的,为下 落形纵断面;各段比降变化无规律的,可 形成折线形纵断面。
三、河流的分段
河流分段:一条河流常常可以根据其地理-地质特征分为河源、上游、中游、下游 和河口五段。
(三)流量
1.流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过水断面的水量。流量变化将引起流水侵积过程和流 速、水位、含沙量等变化。
2.影响河流流量的因素
河流补给 不同的气候类型,降水量不同;多种补给形式造成流量增加;
流域面积 支流多,集水区域越大,流量越大;
蒸发量 气温高,蒸发旺盛,流量损耗多;
下渗量 流经沙漠地区,地下渗多;岩溶地貌区,渗漏严重;
降水落到流域内一部分被植物截留,另一部分被土壤吸收,经过下渗进入土壤 和岩石孔隙中形成地下水。 以降水初期不能立即产生径流。 降水量超过上述消耗而有余时,便在一些分散洼地停蓄起来。这种现象称为填 洼。 对于径流形成而言,停蓄阶段是一个耗损过程,但有利于增加雨水对地下水的 补给和减少水土流失。
植物截留 土壤吸收 填洼
4.下游:河谷宽广,河道弯曲,河水流速小而流量大,淤积作用显著,到处可见浅 滩和沙洲。
5.河口:是河流入海、入湖或汇入更高级河流处,经常有泥沙堆积,有时分汊现象 显著,在入海、入湖处形成三角洲。
四、流域特征对河流的影响
1.流域面积:除干旱区外,一般是流域面积愈大,河流水量也愈大。
2.流域形状:对河流水量变化有明显的影响。圆形或卵形流域降水最容易向干流集 中,从而形成巨大洪峰;狭长形流域洪水宣泄比较均匀,因而洪峰不集中。

高三总复习地理课件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高三总复习地理课件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01
一、相互联系的陆地水体 1.陆地水体空间分布 (1)地表水:包括河水、湖泊水、沼泽水、冰川、生物水等地表水体。 (2)地下水:是指埋藏于地表以下的水。 2.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指陆地水体之间的运动、转化及其水源补给关系。 河流的补给充分体现了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二、河流的补给 1.雨水补给 (1)特点:不连续性和集中性。 (2)我国主要分布地区:东部季风区的河流。 (3)影响水量变化的因素:流域 降雨量及其变化关系密切。 2.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流域地表冬季的积雪,至次年春季随着天气转暖而 融化,对河流进行的补给。 (1)特点: 连续性和日变化。 (2)影响水量变化的因素:流域的积雪厚度、地形状态。
课程标准
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区域认知:通过不同区域的相关图文资料,了解各区域河流的主要补 给方式。 综合思维:通过绘制示意图,综合分析河流的补给类型及人类活动对 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地理实践力:通过调查研究及查找相关资料,了解陆地水体的特点 及作用。
01 夯实 必备知识 02 提升 关键能力 03 培育 学科素养
如上图,甲河流量与降水量的对应关系明显,说明以雨水补给为主;乙河 流量与气温的对应关系明显,说明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4)确定河流所在区域的气候特征。 图中甲河水量丰富,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的季风气候区;乙河水量较小, 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内流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2)以横坐标的时间变化为主线,结合流量过程曲线的数值变化,分析其水文 特征。
①阅读图中流量过程曲线,依据纵坐标中的流量数值(绝对值或相对值)推断 河流全年流量(或多年平均流量)的大小。
②分析图中流量过程曲线的变化幅度,确定河流流量的枯水期、丰水期(或枯 水年、丰水年)的时间段,丰水期和枯水期流量的差值大小,是否有断流,断流出 现在哪几个月份等,说明河流流量年内季节变化规律(或流量年际变化规律)。如 上图,甲河流量较大,汛期出现在 4~7 月份,冬季是枯水期;乙河流量较小,气 温越高,流量越大,冬季出现断流。

4-1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33张)湘教版(2019版)选择性必修1课件

4-1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33张)湘教版(2019版)选择性必修1课件

陆地水体的空间分布
陆地水体及相互关系
◆陆地上的各种水体是不断运动的,它们彼此之间通过补给 而相互联系。
陆地水体及相互关系
大气水
冰川水
河流水
地下水
湖泊水
02
河流的补给
河流的补给
◆河流的补给类型
河流补给是指河水的来源。
大气降水
季节性 积雪融水
河流水
高山冰雪融水 湖泊水
地下水
思考:图中河流的补给可能涉及到哪几种水体?
河流补给类型
补给水源
永久性冰 雪融水
湖泊水 地下水
补给季 节
夏季
全年 全年
补给结果及原 因
影响因素
温度较高的夏
季,冰雪融化,
形成夏汛,冬 季温度降低,
气温高低
冰雪封冻,河
流断流
对河流径流量 起着调节作用
湖泊水与河 水的相对水 位
是河流稳定而 地下水与河
可靠的补给水 水的相对水


中国分布 (主要)
西北和青藏 高原地区
普遍
普遍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示意(以我国为例)
河流补给类型
补给水源
补给季 节
补给结果及原因
影响因素
中国分布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主要) 示意(以我国为例)
雨水
雨季
河流最主要的补 给形式,并在雨 季形成汛期
降雨量
东部季风 区
季节性积 雪融水
春季
温带、寒带的冬 季积雪,春暖后 融化,但因积雪 量较少,仅形成 春汛
显的干湿季
冬季寒冷干燥
河流的补给类型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河流径流量变化特点
影响因素 补给类型 补给季节 我国主要分布地区

水循环(重要)详解

水循环(重要)详解

水循环和水运动
高考考点: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世界洋流规律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体的类型
海洋水 陆地水 大气水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2.陆地上的水体
河流水 湖泊水 沼泽水 土壤水 地下水 冰川水 生物水等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3.陆地上各种水体的水源互补关系 ----水的来源
例: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
①大气降水
A.雨水:河流径流量与降雨量呈正相关。
B.季节性积雪融水:河流径流量随气温变化,有春汛。
下图为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曲线示意图,读 图回答1—2题。
1.该河流位于
A.亚热带季风区 B.亚热带大陆西岸
C.温带季风区
D.高寒地带
2.能正确反映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是
A.由雨水和地下水补给
B.冬季断流
C.有一个汛期
D.年径流总量大
②冰川和永久性积雪融水:河流径流量与 气温正相关
径 流 量
4月
7月
月份
读图,甲地平均降水量为680mm,丙河年径流总 量为118亿m3,(黄河年径流总量为575亿m3)。回答:
(1)丙河的汛期在
夏 季。其主要补给水
源为 冰雪融水、雨。水
(2)甲地降水的水汽来
4月
7月
月份
④地下水——稳定可靠
径 流 量
4月
7月
月份
地下水与河流水的互补关系
二.水循环
1.水循环过程和环节
▪ 【解析】第1题甲地为天山山脉,丙河位山地北麓,故冰 雪融水和雨水是丙河主要补给。第2题由于天山北侧降水 较多,主要是由于北冰洋水汽能到达。图中甲地降水主 要为地形雨。第3题中乙湖是巴尔喀什湖,位于干旱的沙 漠地区,该地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湖水补给水源短缺, 故盐度较高;西部盐度相对较低,是因为丙河大量河水 注入,起了稀释作用,同时该湖中间狭窄,也影响了东 西部湖水的交换。

4.1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学案2021-2022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4.1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学案2021-2022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4.1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联系【课程标准】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核心素养:】1.绘制示意图,说出陆地上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地理实践力)2.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认识河流的五种补给形式的补给特点和变化规律。

(综合思维)3.能够分析特定区域河流水量的运动变化规律。

(区域认知)【基础认知】一、相互联系的陆地水体1.水圈是的,地球上的水体由大气水、海洋水、陆地水组成,其中,是最主要的,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

2.陆地水因空间分布的不同可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

陆地水包括、、沼泽水、等;地下水埋藏于,水量稳定,水质较好,不易被污染,是比较理想的供水水源,和下渗到地下的土层和岩石空隙中,成为地下水。

3.人类目前利用的主要淡水有、湖泊淡水、。

4.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指陆地水体之间的、及其关系。

河流的补给充分体现了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一、河流补给(1)雨水补给1.是最重要的补给类型和水量来源,其过程主要受制于的季节变化。

2.雨水补给特点:性和性;以河流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水量的变化与流域及其变化关系密切,补给季节是。

3.我国主要分布地区:区的河流(2)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1.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是指流域地表冬季的积雪,至次年随着天气转暖而融化,对河流进行的补给。

2.特点: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具有性和日变化,大致上与气温的变化一致;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水量变化与流域的、有关,补给季节是。

3.我国分布地区:我国地区(3)冰川融水补给1.冰川融水补给:是指冰川的消融对河流的补给。

随着,部分冰川熔化为液态水,补给陆地其他水体,特别是河流。

2.特点:可调节河流径流的丰枯;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影响河流水量主要因素是,汛期在季,季断流3.我国常见地区:高原和地区(4)湖泊和沼泽水补给:1.流域内的湖泊,尤其是大湖泊,对河流径流具有调节功能,表现为“ ”,使河流的径流量季节变化变。

湖泊 和 直接影响到湖泊的调蓄功能。

第七章+地球上的水++第2讲+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2025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课件

第七章+地球上的水++第2讲+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2025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课件

D.b7~8月
【对点训练】1:
下图为不同水体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 【解析】:1.甲水体和长江水、洞庭湖水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补给的关系。地下水与长
江水和洞庭湖水之间可以存在相互补给的关
系,B正确;冰川水可以补给长江水,但是
长江水不能补给冰川水,A错误;长江水和
洞庭湖水经过蒸发形成降水(降雪),积雪
1.陆地水:
埋藏于 地表 以下的水。
(2)类型:②地下水
一、相互联系的陆地水体:
1.陆地水: 2.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是指陆地水体之间的运动、转化 及 其水源补给关系。各类陆地水体之间具 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河流 的补给充 分体现了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大气降水
陆地水体之间存在水的交换和转化,其中河流呈线状且流动性好, 是连接其他水体的纽带;冰川和积雪融水是某些河流的重要补给;
2023海南卷,5-6题 2023全国新课标37题 2023全国甲卷,6-7题
考情分析
分值
12 12
考点
水循环环节及人类活 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水循环环节
题型
综合题 选择题
14
湖泊水文特征
综合题
6
水文特征
选择题
14
河流水文特征
综合题
6
水循环环节
选择题
28
湖泊水文特征
综合题
12
水循环环节与湖泊特 征
综合题
能补给长江水上游,但不能补给给洞庭湖
水,C错误;长江水可以补给海洋水,但是
海洋水不能补给长江水,D错误。故选B。
2.读图可知,a补给为长江水补给洞庭湖
水,应为长江的汛期,故应为6-7月,长江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_地球上的水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_地球上的水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_地球上的水知识点-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必背知识点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一、相互联系的水体1、水圈: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在水的三态中,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淡水的主体是冰川水。

2、河流水源补给形式: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并不是所有河流河段都与地下水互补,如黄河下游河床高于地下水位,为地上河,地下水无法补给河水,所以是河水经常补给地下水。

二、水循环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自然界的水循环时刻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

2、水循环的类型:(1)海洋与陆地之间。

简称海陆间循环,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是最重要的循环,又称为大循环。

(2)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

简称陆地内循环,数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

(3)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简称海上内循环,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对于全球的热量输送有着重要意义。

水循环示意图4、水循环的环节(1)海陆间循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人类主要影响的环节:径流输送(2)陆地内循环:植物蒸腾、蒸发、降水(3)海上内循环:蒸发、降水5、水循环的意义:①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②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过程之一,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③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1、洋流: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

2、洋流按性质划分:(1)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称为暖流,如低纬到高纬。

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称为寒流,如高纬到低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题/调/研 (2013 上海卷)下图为不同水体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读图, 回答 3~5 题。
3.在下列月份中,箭头 a 代表的补给主要发生在( C )
A.1~2 月
B.3~4 月
C.6~7 月
D.11~12 月
4.甲代表的水体类型是( B )
A.冰川、地下水
B.雨水、地下水
C.雨水、海洋水
陆地上相互联系的水体
基础清单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体存在有三种类型:海洋水、__陆__地__水____、大气水。 2.陆地水体类型及补给关系 陆地水体主要包括___河__流__水___、地下水、__湖__泊__水____及冰川水 等类型,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如图所示:
二、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 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和地质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 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
解析 据图 c 可知,A 处河流径流量变化大,D 处河流径流 量较为平稳,因此可判断 D 处径流受到了湖泊的调蓄作用,A 应位于湖泊上游,D 应位于湖泊下游,故 DE 段河流流向为从 D 点流向 E 点,即自南向北流,故 A、B 项错误。根据河流流向从 C 流向 B,可以判断等潜水位线 a<b<c<d,则等潜水位线出现“凸 低为高”,故河流水位高于两侧的潜水位,因此河水补给潜水, 故 D 项正确。
(1)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2)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
答案:(1)气温仍较低,湖面蒸发弱;受冰雪融水补给;补 给大于蒸发。(2)有河流汇入,带来盐分;无出水口,盐分无法 排出;地处内陆,蒸发强烈,导致盐度升高。
解析 本题以里海海—湖演化及性质变化为背景,考查了陆地 水体的演变过程;同时考查了学生地理学科的四大能力;凸显了区 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体现了尊重自然规律和科学探究的 观念。(1)淡水湖的盐度小,据此从淡水补给大于湖水蒸发的角度分 析即可。注意题干中的“末次冰期晚期”的提示。(2)咸水湖的盐度 高,从盐分的汇入、排出分析即可。
角度Ⅲ.植被对水文特征的影响
试/题/调/研 6.(2019 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吉林省珲春市(下图)是我国离海最近的内陆城市,辖区内的聚 落多沿河谷分布。
图们江流域的森林曾被大量砍伐。近年来由于保护措施得当, 使流域内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
森林植被的恢复,会使图们江在俄、朝两国交界处河段的水文 特征发生哪些变化?
B.河谷变宽
C.湖泊分流
D.湖水补给量减小
解析 第 3 题,由流量曲线图可看出,该地在暴雨过后,甲水 文站洪峰高过乙水文站,甲水文站最高水位出现的时间早于乙水文 站,且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差值大,因此可判断暴雨出现在甲水文 站的上游地区,故 D 项正确。第 4 题,本题考查湖泊对河流水量的 调蓄作用。湖泊调蓄河流水量主要影响湖泊以下河段,使得湖泊以 下河段流量季节变化减小,洪峰流量降低,洪峰出现的时间推迟。 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甲、乙水文站之间的湖泊 蓄洪的作用,使流向乙水文站的流量大幅减少,水位差减小,故 C 项正确。
2.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 C )
A.湖泊水
B.地下水
C.冰雪融水 D.沼泽水
解析 本题考查河流补给及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从图中可 知,该地降水较少,冬季气温在零度以下,夏季气温高,应为温 带大陆性气候区。夏季河流径流深度大,远远大于降雨量,最有 可能是因为气温高,冰雪融水补给河流造成的,因此 C 项正确。
热带草原 当地夏季(湿季)
气候区
径流季节变化大
地中海气
候区
当地冬季(冬雨)
冬汛,径流季节 变化大
(2)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冰雪或季节性积雪融水补 给: ①冰雪融水补给:夏季气温最高——夏汛,河流冬季断流, 总体流量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②季节性积雪 融水补给:春季气温回升——春汛,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年 际变化小。 (3)径流量稳定——地下水或湖泊水补给: ①湖 泊水补给:对湖泊以下河段起调节作用,调蓄洪水。 ②地下水 补给:与河流有互补作用。
能力提升
能力 河流的补给 角度Ⅰ.不同地区的河流补给类型
试/题/调/研 1.(2015 江苏卷)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即将修建的“中巴铁路”北起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德尔 港。下图为“中巴铁路”规划线路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印度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___雨__水_____、____冰__川__融__水________。
角度Ⅴ.地下水与河流的补给关系
试/题/调/研 7.(2020 安徽模拟)下面有 a、b、c 三幅图,其中图 b 是图 a 的对应河段及其附近的等潜水位线图,图 c 中的年径流量曲线是从 图 b 中 A、D 两处测得的。关于河流 DE 段、BC 段的说法,正确 的是( D )
A.DE 段流向为由北向南,BC 段河水补给潜水 B.DE 段流向为由北向南,BC 段潜水补给河水 C.DE 段流向为由南向北,BC 段潜水补给河水 D.DE 段流向为由南向北,BC 段河水补给潜水
解析 印度河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有冰川融水补给,流 经巴基斯坦的过程中主要是雨水补给。
重/难/突/破 (一)不同地区的河流河水补给类型
(二)我国不同地区河流的补给类型
角度Ⅱ.根据河流的径流变化特点判断河流补给类型
试/题/调/研 (2014 四川卷)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 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 深度。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 读图,回答第 2 题。
重/难/突/破 1.地下水与河流的补给关系判断
2.通过等潜水位线图判断潜水与河水的补给关系 等潜水位线图是指潜水水位的等值线图。
能力 河流的水文特征 角度Ⅰ.湖泊对水文特征的影响
试/题/调/研 (2020 山东潍坊模拟)阿克库勒湖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阿尔泰 山南麓、准噶尔盆地北缘),因其湖水呈乳白半透明状又称“白 湖”。下图为该湖泊周围河流入湖和出湖水量统计图和该地区等高 线示意图。读图,回答 1~2 题。
重/难/突/破 根据河流的径流变化特点判断河流补给类型
(1)径流随降水量变化而变化的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 (2)径流随气温变化而变化的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汛期出 现在春季的河流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3)地下水和湖泊水的补给对河流径流具有调节作用,使河流全 年径流变化趋于平缓。
角度Ⅲ.湖泊与河流的补给关系
【提示】 河流补给类型的判读 一条河流往往有多种补给形式,判断其最主要的补给形式主要 是分析其径流量的变化特点。 (1)径流量随降雨量的变化而变化——雨水补给:
气候区 补给时间
径流特点
热带雨林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流量大,径流季
气候区 全年(年雨)
节变化不大
季风气候 当地夏季(夏雨)

夏汛,径流季节 变化大
补给类型
雨水补给 (图 1) 季节性积雪 融水补给 (图 2)
补给 季节 多雨 季节
春季
主要影响因水量的多 普遍,尤以东
少、季节变化 部季风区最
和年际变化 为典型
气温高低、积
雪多少、地形 东北地区
状况
永久性积雪和 冰川融水补给 (图 3)
湖泊水补给 (图 4)
地下水补给 (图 4)
1.关于湖泊和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图中①③河流补给类型相同
B.该湖泊为咸水湖
C.①河与②河相比,流速快
D.③河流量季节变化小于①河
2.该湖泊水位最高的月份大致是( D )
A.3 月
B.4 月
C.10 月
D.11 月
解析 第 1 题,从河流和等高线的关系可知,①河与②河注入 阿克库勒湖,湖水通过③河流出,因此①与②主要来自冰川融水补 给,而③来自湖泊补给,其径流量较稳定。图示“白湖”的主要补 给水源为冰雪融水,且该湖泊海拔较高,温度低,蒸发弱,故该湖 为淡水湖。由图可知,①处等高线比②处稀疏,地势相对平缓,① 河流速慢于②河。③处河流受湖泊调节作用较大,流量季节变化小, 而①河受冰雪融水补给,流量季节变化大。第 2 题,从图中可知, 4 月至 11 月入湖水量始终大于出湖水量,因此湖泊水位持续增加, 并在 11 月达到最高。
下图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图 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 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图 b)。读图,回答 3~ 4 题。
3.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 a 中的( D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4.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
水文站之间( C )
A.河道淤积
角度Ⅱ.地形、气候对水文特征的影响 试/题/调/研
5.(2017 天津卷)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6 年吉林省内水运交通逐月累计旅客发送量统计表
月份
1
2
3
4
5
6
发送量(万人) 0.0 0.0 0.0 0.0 15.6 42.5
月份
7
8
9
10 11 12
发送量(万人) 72.8 110.8 135.1 156.3 156.3 156.3
D.海洋水、冰川
5.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可导致( D )
A.丰水期 a 变小,枯水期 b 变大
B.丰水期 a 变小,枯水期 b 变小
C.丰水期 a 变大,枯水期 b 变小
D.丰水期 a 变大,枯水期 b 变大
解析 第 3 题,本题考查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洞庭 湖是长江流域的湖泊,能够对长江径流量起到调节作用。长江丰水 期,长江水补给洞庭湖水,降低长江水位;长江枯水期,洞庭湖水 补给长江水,提高长江水位。箭头 a 表示长江水补给洞庭湖水,此 时长江应该处于丰水期。6~7 月份,长江流域降水量大,为长江的 丰水期,故 C 项正确。第 4 题,本题考查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 关系。据图可知,甲水体与长江水、洞庭湖水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补 给的关系。地下水与长江水和洞庭湖水之间存在相互补给的关系; 冰川水可以补给长江水,但是长江水不能补给冰川水;长江水可以 补给海洋水,但是海洋水不能直接补给长江水;长江水和洞庭湖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