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知识点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知识点
陆地水体是地球上非常重要的资源,它们包括河流、湖泊、湿
地和地下水等。
这些水体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之
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
首先,河流是陆地水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从高处流向低处,将雨水和融化的雪水带到海洋。
河流的水流不仅为动植物提供
了生存所需的水源,也为人类提供了灌溉、饮用水和发电等重要资源。
此外,河流还对地表的侵蚀和沉积起着重要作用,对地形地貌
的塑造具有重要影响。
其次,湖泊是另一种重要的陆地水体。
它们通常是由河流、冰
川融水或地下水形成的。
湖泊不仅是重要的生态系统,也是供应饮
用水、渔业和旅游的重要资源。
湖泊还可以调节气候,吸收和释放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湿地也是陆地水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是自然过
滤器,可以净化水质,同时也是许多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
湿地还
可以减缓洪水和风暴潮的影响,保护沿海地区免受自然灾害的侵袭。
最后,地下水是陆地水体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储存在地下岩层中,是许多地表水体的补给源。
地下水不仅为农业和工业提供了重要的水资源,也是许多地表水体的重要补给源。
因此,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资源对于维护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总之,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对于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当加强对陆地水体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促进不同水体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第4章 课时23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PPT课件

命题方向
明确
1
2
3
4
5
河流特征描述
答题指导5
1.河流水文特征分析
水文特征要素
描述特征
影响因素
水位
高或低,季节变化大或小,汛期出现的时间及长短
主要与补给方式和河道特征有关。河流主要的补给季节为汛期,此时水位高。河流流量相同的情况下,河道的宽窄、深浅影响水位的高低
流量
大或小、季节变化大或小
河流流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河流的补给量与流域面积的大小。一般来讲,补给量与流域面积越大,河流流量越大;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主要取决于河流的补给方式
流速
快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慢
地形坡度
2.河流水系特征分析
1.(2023·北京市丰台区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针对训练
1
2
(1)描述尼加拉瓜的河流水系特征。(6分)
答案 河流较多,流程较短,流域面积较小,自西向东注入加勒比海。
针对训练
1
2
尼加拉瓜湖曾是太平洋伸进美洲大陆的一个海湾,随着岁月流逝,封闭成湖,并由咸水湖逐渐变成淡水湖。(2)推测尼加拉瓜湖的形成过程。(4分)
气候寒冷
易形成湖泊或沼泽
地势较低
可形成较大湖泊
断陷凹地
一、陆地水体
3. 陆地水体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一、陆地水体
讨论
湿地——地球之肾 湿地是地球上水陆交接、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它与森林、海洋并称三大生态系统。湿地为地球上20%的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在一些地方,由于围垦造田、环境污染、工程建设、 生物资源和水资源过度利用等人为活动,导致湿地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因此,通过立法对湿地进行保护、恢复和重建,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
《地理》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全流域比降接近一致的,为直线形纵断面; 河源比降大,向下游递减的,为平滑下凹 形纵断面;比降上游小而下游大的,为下 落形纵断面;各段比降变化无规律的,可 形成折线形纵断面。
三、河流的分段
河流分段:一条河流常常可以根据其地理-地质特征分为河源、上游、中游、下游 和河口五段。
(三)流量
1.流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过水断面的水量。流量变化将引起流水侵积过程和流 速、水位、含沙量等变化。
2.影响河流流量的因素
河流补给 不同的气候类型,降水量不同;多种补给形式造成流量增加;
流域面积 支流多,集水区域越大,流量越大;
蒸发量 气温高,蒸发旺盛,流量损耗多;
下渗量 流经沙漠地区,地下渗多;岩溶地貌区,渗漏严重;
降水落到流域内一部分被植物截留,另一部分被土壤吸收,经过下渗进入土壤 和岩石孔隙中形成地下水。 以降水初期不能立即产生径流。 降水量超过上述消耗而有余时,便在一些分散洼地停蓄起来。这种现象称为填 洼。 对于径流形成而言,停蓄阶段是一个耗损过程,但有利于增加雨水对地下水的 补给和减少水土流失。
植物截留 土壤吸收 填洼
4.下游:河谷宽广,河道弯曲,河水流速小而流量大,淤积作用显著,到处可见浅 滩和沙洲。
5.河口:是河流入海、入湖或汇入更高级河流处,经常有泥沙堆积,有时分汊现象 显著,在入海、入湖处形成三角洲。
四、流域特征对河流的影响
1.流域面积:除干旱区外,一般是流域面积愈大,河流水量也愈大。
2.流域形状:对河流水量变化有明显的影响。圆形或卵形流域降水最容易向干流集 中,从而形成巨大洪峰;狭长形流域洪水宣泄比较均匀,因而洪峰不集中。
4-1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33张)湘教版(2019版)选择性必修1课件

陆地水体的空间分布
陆地水体及相互关系
◆陆地上的各种水体是不断运动的,它们彼此之间通过补给 而相互联系。
陆地水体及相互关系
大气水
冰川水
河流水
地下水
湖泊水
02
河流的补给
河流的补给
◆河流的补给类型
河流补给是指河水的来源。
大气降水
季节性 积雪融水
河流水
高山冰雪融水 湖泊水
地下水
思考:图中河流的补给可能涉及到哪几种水体?
河流补给类型
补给水源
永久性冰 雪融水
湖泊水 地下水
补给季 节
夏季
全年 全年
补给结果及原 因
影响因素
温度较高的夏
季,冰雪融化,
形成夏汛,冬 季温度降低,
气温高低
冰雪封冻,河
流断流
对河流径流量 起着调节作用
湖泊水与河 水的相对水 位
是河流稳定而 地下水与河
可靠的补给水 水的相对水
源
位
中国分布 (主要)
西北和青藏 高原地区
普遍
普遍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示意(以我国为例)
河流补给类型
补给水源
补给季 节
补给结果及原因
影响因素
中国分布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主要) 示意(以我国为例)
雨水
雨季
河流最主要的补 给形式,并在雨 季形成汛期
降雨量
东部季风 区
季节性积 雪融水
春季
温带、寒带的冬 季积雪,春暖后 融化,但因积雪 量较少,仅形成 春汛
显的干湿季
冬季寒冷干燥
河流的补给类型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河流径流量变化特点
影响因素 补给类型 补给季节 我国主要分布地区
陆地水体及相互关系

5.该大口井最主要的直接补给水源是( C) A.大气降水 B.河流水 C.地下水
6.与泉水相比,该大口井井水(D ) A.水量小 B.水温恒定 C.含沙量小
D.泉水 D.水质差
流量
水位
河流
水文特征
汛期
含沙量 结冰期 流速
思考方向
流量
水位
水
文
汛期
特 含沙量
征 结冰期
描述
流量大(小);流量季节变化大(小) 水位高(低);水位季节变化大(小) 汛期长(短),早(晚);汛期出现夏季(或其他季节) 含沙量大(小) 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有(无)凌汛现象
流速(水力) 流速快(慢);水力(能)资源丰富
读“三种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箭头a代表的现象一般发生在( C ) A.1~2月 B.3~4月 C.6~7月 D.10~11月 4.若在鄱阳湖区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将导致箭头a、b流量的变化趋势是( B ) A.a变大 B.a变小 C.b变稳定 D.b在枯水期变大
河旁大口井往往在河流附近开挖建设,通常深度为7~8m,口径为8~10m。 井坑开挖后,用石块护砌井底及四周井壁。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河旁大口井 示意图,该大口井井底坐落在基岩之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降 水
冰雪 融水
降 水 积雪 融水
湖泊、地下水
02 陆地水体之间的联系
补给 类型
雨水补 给
季节性 积雪融 水补给
补给 季节
补给特点
主要影响因 素
夏秋 两季 为主
①时间集中 ②不连续 ③水量变化 大
①降水量的 多少 ②降水 量的季节分 配 ③降水量 的年际变化
①有时间性 ①气温高低 春季 ②连续性③ ②积雪多少
课件4:4.1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三)河流水与冰川、积雪的关系
③在高山永久积雪地区, 夏季气温高,冰川融水 量大,河流出现夏汛。
④在冬季有积雪的地区, 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 化,河流出现春汛。
活动:了解影响科罗拉多径流的因素
科罗拉多河发源于美国西部的落基山脉,源头海拔超过3 000 米,自东北向西南流入太平洋,全长2 300多千米。上游山区 年均降水量400—500毫米,贡献了86%的河流径流量。下游 地处温带半干旱和干旱区,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科罗拉 多河年内径流量变化显著,夏季径流量占全年的70%。干流 上陆续修建了胡佛大坝等多座水坝。图4.7示意胡佛大坝修建 前后坝下某断面流量的年际变化。 1.说出科罗拉多河上游和下游河流的主要补给。 2.推测科罗拉多河夏季径流量较大的原因。 3.比较胡佛大坝建成前后大坝以下河段流量年际变化特征。
(二)河流水与地下水的关系
➢ 1、河流水与地下水的互相补给关系
河湖水位高
河湖水
地下水
河湖水位低
互补作用
枯水期
丰水期
地下水位表面的海拔
➢ 2、河流水与地下水的互相补给关系的意义:削高补低
①在涨水时不至于过高 ②在没有雨水补给时也能长流不断
(三)河流水与冰川、积雪的关系
①冰川、积雪是河流重要的补给水源 ②冰川积雪对河流的补给随着气温变化而变化
➢ 4、湖泊——发育河流:例如,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
案例:洞里萨湖与湄公河的相互补给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泊,通过洞 里萨河与湄公河相通(图4.4),具有调节湄公 河水量的功能。 每年5月到10月,是东南亚的雨季,湄公河涨 水,河水进入洞里萨湖,湖泊面积能增加到 1.6万平方千米,水量达到80立方千米,从而 大大减轻了湄公河下游地区的洪水威胁。11 月到翌年 3月,是东南亚的旱季,湄公河水 位降低,湖水进入湄公河,湖泊面积退缩到 2400平方千米,水量骤减。因此,湄公河水 位在旱季不会降得太低,有利于维持航行并 保证下游地区的灌溉。
4.1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精品课件)高二地理(新教材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与鄱阳湖作用的频率分布。
(1)说明长江与鄱阳湖的相互作用。
长江与鄱阳湖相互作用为相互补给的关系。
长江与鄱阳湖相互作用为相互补给关系。当长江水位高于鄱阳湖水位时, 长江补给鄱阳湖;当鄱阳湖水位高于长江水位时,鄱阳湖补给长江。
解析
课堂检测
(2)简述长江与鄱阳湖相互作用对长江 径流的影响。
课堂检测 右图为“我国新疆某河流连续两日的
流量变化图”。据此完成1~2题。
1.该河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A.大气降水
B.冰川积雪融水
C.季节性积雪融水 D.地下水
图中河流位于我国新疆,流量较小,有明显的昼夜变化,可判断出该 河流量受气温的日变化影响明显,故补给形式为冰川积雪融水。
课堂检测
2.关于该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珍惜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陆地水体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调节气候
发电
淡水资源
航运
陆地水体对 自然环境的影响
水产养殖
塑造地形
2、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
合作探究
河流补给是指河流水的 来源。读右图,思考并 回答: 1、图中展示的河流补 给类型可能包括哪几种 水体? 2、大气降水除了补给 河流之外,还能补给哪 几种水体? 3、其他水体还有补给 关系吗?尝试写出水体 之间的补给关系?
1、陆地水体
陆地水体
1.水圈的组成及特征
(1)组成:由 气态、固态和液态 三 种形式的水体构成。 (2)特征:连续但不规则 。
2. 水体空间分布
海洋水:储量最多,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8% 大气水:分布最广。 陆地水:储量较少,但类型多样。主要包括 河流水 、湖泊水、 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 冰川水、生物水等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4章水的运动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归纳总结

第四章水的运动第一节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 1 - 第二节洋流.................................................................................................................. - 5 - 第三节海—气相互作用 ............................................................................................ - 11 -第一节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一、陆地水体1.主要类型:包括河流、湖泊、冰川、沼泽、地下水等。
2.特点水量虽然只占全球水储量的3.47%,但是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非常巨大。
3.与自然环境关系(1)受自然环境制约:陆地水体的类型、水量、分布。
(2)关系4.[案例探究] 贝加尔湖——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泊 (1)形成原因:地壳断陷形成。
(2)地质状况:所在区域构造运动活跃、多地震温泉、目前仍在不断加深。
(3)水文状况:冬季封冻期长、蒸发量小、湖泊最深水体交换周期长。
1.实质:陆地水体之间存在水的交换和转化。
2.河流是连接其他水体的纽带 (1)河流与湖泊①河流中下游的湖泊——调节河流径流。
②山地的湖泊——可成为河流源头。
③内流区的许多河流最终注入湖泊。
(2)河流与地下水相互补给⎩⎨⎧丰水期:河流补给地下水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河流 (3)河流与冰川、积雪补给水量随气温变化而变化⎩⎨⎧高山永久积雪地区:夏季河流径流量大冬季有积雪的地区:河流会出现春汛[微思考] 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都在夏季。
这种说法对吗? [提示] 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不一定都在夏季,如地中海气候区冬季降水丰富,河流汛期在冬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龙泉二中教研组
背景
地理必修一,第三 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 循环》。该图是一幅示 意图,把几种水体类型 高度浓缩在一个空间范 围内。说明了水体相互 补给关系。
一、读图名
1、《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 互补给关系》 2、得出关键词: 陆地上的水体 补给关系
二、挖掘图中信息及应用
(一)新授课 1、图中水体类型 (1)海洋水 (2)陆地水 设计填空:河水、湖泊水、 冰川水、地下水、生物 水、土壤水 (3)大气水
二、挖掘图中信息及应用
2、水体补给关系 设问:(1)观察河流,及其 补给来源有哪些? (2)其中补给来源中有哪些 属于陆地水? 这两问请基础较差同学回答。 (3)小组讨论:陆地水体的 相互关系?论河流与湖泊的相 互关系。
二、挖掘图中信息及应用
3、其余信息提取:图中箭 头还代表了什么含义? (承上启下为后面学习水 循环知识作铺垫) 4、读图方法总结: (1)读图名 (2)读图例(如无图例关 注图中文字和符号) (3)信息挖掘
二、挖掘图中信息及应用
(二)复习课: 在新授课基础上还可挖掘: (1)水系特征:如流向, 流程,形状。 (2)湖泊在河流不同位置 中对河流的作用。 (3)河口三角洲的相关知 识。 此类知识可结合高考第二 卷进行相关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