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环境下工业企业的生产管理变革

合集下载

新质生产力下的工业4

新质生产力下的工业4

新质生产力下的工业4.0时代。

现代社会正处于不断发展和变革之中,科技的进步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影响了各行各业的发展。

工业领域正迎来一场新的革命,即工业4.0时代。

这一时代的特点是基于新兴技术和新型生产力的发展,为工业生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和机遇。

一、智能制造工业4.0时代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智能制造的兴起。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企业能够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工厂里的机器设备可以相互通信协作,实现整个生产链的智能化管理。

二、定制化生产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定制化生产成为了工业4.0时代的重要趋势。

通过数字化技术,企业能够根据客户的需求快速调整生产线,实现小批量、多样化生产,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三、柔性制造工业4.0时代强调柔性制造,即生产线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进度灵活调整生产线,实现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

四、人机协作在工业4.0时代,机器设备和人类工人将更加密切地合作。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使得机器可以承担更多的劳动工作,而人类工人则可以通过监控和管理生产过程,发挥创造性和智慧性的作用。

五、数字化管理工业 4.0时代强调数字化管理,即通过信息化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

企业可以实时获取生产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预测,及时调整生产策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六、安全保障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安全性成为了工业4.0时代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企业需要加强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管理,防范数据泄露和网络攻击,确保生产运营的稳定和安全。

七、人才培养工业4.0时代需要具备高端智能技服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

企业需要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不断提升员工的技术水平和创新意识,以适应新时代的工业发展需求。

八、产业升级工业4.0时代将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企业需要不断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实现产业链的优化和升级,提升整体竞争力。

株冶循环经济生产运营管理浅析

株冶循环经济生产运营管理浅析
2:
【 文章 摘 要 】 按 循 环 经 济的 发展 理 念 完 善 企业 的
生 产运 营过 程 , 实 现 企 业 可持 续 发展 是
的重要 步骤 。本 文 以循 环 经 济理 论 为指
导, 通过 对株 冶生产运 营管理 中存在的
问题 的 分析 , 出 了按 照 循环 经 济 理 念 提 来解 决 问题 的 办 法和 途 径 。 【 键词 】 关 循环 经 济 ;生 产 运 营 ;铅 锌 冶 炼 ;可持
续 发展
铅锌冶 炼 业足 我 国 经 济基 础
・存 其 统 生 产 模 式 J资 源 消 , 1. 牦 , 源 消 耗 高 , 境 污 染 严 重 , 与 能 环 这 建 设 阿 型 社 会 、 发展 循 环 经 济 的 心 路 格 不 入 。 如 何 改 铅 锴 冶 J 单一 的 末 端 污 染 治 珲 模 式 , 、 利 州 自然 资 源 , / 寅 竹 工 业 染 的 全 控 制 , 现 铅 锌 冶 烁 企 、 可 持 续 发眨 , 哉 罔发展 产 、 的 足 I 循环 经 济 的 卜分 照 嘤课 题 。

产业 之

生产 运 营管 理存 在 问题及 原 因
株 冶 地 处 境 齐 量 本 泡 l 的 “ f 【 】 K 二 、循环 经 济理 念 下株 冶 生产 运营 } 潭 ” 融 城 觇 划 巾 『 带 的 株 I 清 水 求 J 、 地 市 管 理 的 改 进 塘 地 区 , 于 “ 投 人 、舟 消 牦 、 排 放 ” 属 高 高 循环 经 济 是 一 种 以 资 源 的 高 效 利 用 的 典 型 的 钎 钎 烁 龙 企 、 。 最 近 儿 出: 币】 环 利 用 为 核 心 , 【 循 以 “ 嚣 化 、 再 利 减 株 冶 的 船 量 节 节 高 . 2 0 年 , 06 ( ) 高 排 污 生 与 外 部 环 境 力 的 1 用、 资源化 ” 为 则 , 以低消耗 、 低排 放、 铅 锌 产 罩 禽 计 4 . 吨 .0 7 达 到 )3 20 年 唇 。 株 冶 作 为 传 统 的 铅 锌 冶 炼 业 , 高效 率 为基 本特 征 , 合 可持 续 发展理 符 5 . 吨 , ( 卜 0 . 1 吨 , 0 9 09 !) ( ) 92 2 0 年 4 具 有 高 排 污 的 特 点 。 佴 该 公 司 又 处 |环 . r 念 的 经 济 增 长 模 式 , 对 “ 量 牛 产 、大 是 大 3 吨 , 售 收 入 足 怏 述 埔 长 ,0 6 销 20 印 ‘ 境容 量 纂夺 饱 千 的侏 洲市 清 水塘地 , u 量 消 费 、 大 量 废 弃 ” 的 传 统 增 长 模 式 的 举 突 破 自亿 大 关 , 为株 I 成 Ⅲ ‘ 销 是 “ 株 潭 ”融 域 规 划 的 l 心 地 带 , 境 家 长 } l 环 根本 变革 。 售 收 入超 可 的 介 、 。 t 分 大 。 1 循 环 经 济 模 式 下 株 冶 生 产 运 营 管 理 f 是 , 朱 的 销 利 润 率 叶 仃 随 l I }清 ( 2) 资 源 浪 费 与 资 源 短 缺 的 予 盾 。 的 原 则 着 产 量 规 模 的 增 I而 j , 眨 现 出 J - l 曾 l 怕 怍l 、 勺人 的 铅 锌 冶 炼 业 , 冶 卜游 没 株 株 衙 费 依 椭 , 经 济 原 理 , 能 源 盾耶 使 } 的 趋 势 ( 丧 1 。 经 过 人 的调 查 有任 何 矿 山资源 口 言, 降 ) 『 资源短 缺 制约 r 分 析 , 知 出 现 这 种 现 象 得 原 是 : 该 公 珂存 生 ,运 营 管 删 念 、 生 运 营 J = 表 1 株 冶 2 6 2 0 年 产 量 、 销 售 收 入 和 利 润 情 况 表 00 — 0 9 年 份 2006 年 2O07 年 2008 年 2009 年 管 理 指 标 体 系 和 生 J 等 方 面 存 在 问 艺 _1 譬 卤 J = : 蠢 ( ) 45 .3 5O .9 49 .2 1 54 .3 题 和小 足 。 销 售 收 入 (亿 ) 111. 1 .45 47 37 83. 8 11 8 1 生产运 营管理 理念方面 幂U 涧 ( 亿 ) 7 5 . 2 1 41 . O .7 O. 5 8 5 朗 以 来 , 冶 的 牛 产 运 营 珲 念 片 侏 销 售 利 润 率 % 6.7 1. O2 O. 84 O.7 2 而 追 求 产 晶 产 量 。 对 超 产 能 邙 分 的 产 晕 衷 2 株 冶 j 金 属 ll 牢 及 疗 耗 旨标 L 夕卜 埘 【 分 J 收 邑 q 氽 = 匕 产 牛 的 边 际 收 天汪 过 小 。 系统 的 产 量 \一 : t j 车 川 收 埤 辛I } 收 碑i Il 牢 煤 耗 kg ! … 乍 I 收 J /l 屯 过 设 计 能 后 , 分 技 术 经 济 指 标 下 株 冶 88 % 88 % 61 % l 8OO 降 , 浸 出 率 、 吲 收 率 等 , 时 消 耗 指 标 如 同 特 6 ( 0 也) 98 99 3 5O 增 加 , 成 单 位 成 本 增 l , 终 影 响 企 业 造 J 最 J 0 卓 如I 、 J 86 91 88 湖南长沙 4 0 0 8 1 3

“节能宣传周知识竞赛”题

“节能宣传周知识竞赛”题

一、问答题1。

清洁生产的概念是什么?答: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2.家庭节约用电有哪些具体方法?答:(1)家里各房间的照明灯、电风扇等在无人的情况下要及时关掉(2)电视机、电脑、空调等在不用时要拔掉插头(3)空调温度的设定要合理(4)洗衣机要根据所洗衣服的量和实际需要设定程序。

3。

节能减排指什么?答:节能减排有广义和狭义定义之分,广义而言,节能减排是指节约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减少废弃物和环境有害物(包括三废和噪声等)排放;狭义而言,节能减排是指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有害物排放。

4.节能减排措施有哪些?至少例举5项.1.首先控制增量,调整和优化结构;2。

强化污染防治,全面实施重点工程;3。

创新模式,加快发展循环经济;4。

依靠科技,加快技术开发和推广;5。

夯实基础,强化节能减排管理;6。

健全法制,加大监督检查执法力度;7。

完善政策,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8。

加强宣传,提高全民节约意识;9。

政府带头,发挥节能表率作用。

5.如何较经济的(节能)使用空调?答:1、夏季温度设定在26~28摄氏度,冬季设定在18摄氏度左右2、制冷时风向调节页面朝下,制热时页面朝上,提高制热或制冷效果;3、空气滤网每2~3周清洗一次;4、长时间不用时,切断总电源而不要仅使用遥控器关闭使其处于待机状态,消耗电力;6。

节能的定义是什么?答:节能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减少从能源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中的损失和浪费,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7.低碳的含义答: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

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油、节气,从点滴做起。

国开电大本科《城市管理学》历年期末考试题题库

国开电大本科《城市管理学》历年期末考试题题库

国开电大本科《城市管理学》历年期末考试题题库(2016年7月至2021年1月试题)说明:试卷号:1186课程代码:00206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行政管理;本科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2021年1月试题及答案一、不定项选择题1.居民委员会的性质可以总结为(ABCD)。

A.基层性 B.群众性C.自治性 D.社会性2.关于社区的管理,国外主要的组织管理模式是(BCD)。

A.集中型B.混合型C.政府主导型 D.自治型3.城市规划是伴随着(D)的产生而出现的。

A.农业 B.工业C.服务业D.城市4.城市经济管理具有(ABCD)的特征。

A.综合性 B.兼顾性C.综合性 D.区域性5.(BC)属于我国城市政府财政收入的预算外收入来源。

A.利润收入B.上级财政的转移支付C.政府公债 D.税收收入6.公共住房一般具有(AC)的性质。

A.社会商品 B.公共性C.社会福利 D.服务型7.城市规划是伴随着(D)的产生而出现的。

A.农业 B.工业C.服务业 D.城市8.我国目前的城市环境污染主要表现(ABD)。

A.水污染 B.固体废弃物污染C.视觉污染D.大气污染9.西方国家区域协调的多元调控模式主要以(ABC)为代表。

A.德国 B.英国C.丹麦 D.美国10. 一个理想的循环经济系统通常主要包括的行为者是(ABCD)。

A.处理者 B.消费者C.废物处理者 D.资源开采者二、名词解释11.市民参政:是指市民个人或群体通过一定途径和形式向政府及其领导人员提出各种要求和建议(亦称市民的利益表达),向有关部门进行检举揭发,行使选举、罢免、监督等权利,阻止或促成某项政策的行为,参与城市管理与决策的各项活动。

12.居民身份证制度:是为了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一种管理制度。

13.城市物流规划:是指为促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内物流业在一定时期的发展,综合考虑城市物流与区域经济的相互关系及物流活动所带来的影响,而做出的财物流政策、措施及物流基础平台的整体设计。

循环经济环境下工业企业的生产管理变革

循环经济环境下工业企业的生产管理变革

规 建设仍是薄弱环节 ;而且 ,环境监管面
临着违 法成本低 、守法成本高、执 法成本 更高、执法 力量严重不足导致监管不力的 情形。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业企业 实
施 清洁 生产 的 自觉 性 。 支撑 技 术 和 人 才 储 备 不 足 。 要 实现 物
关 键词 :工业 企业 素 管 理措 施
机结合与统一还 有较 大的欠缺。支撑技 术
的研发 、推广不足 ,在很 大程度上是源于
相 关 人 才 储 备 的 不足 ,缺 乏针 对 循 环 经 济
R u e R c ce R p i) e s , e y l, e ar 的新经济思 想,
并得到一致认 同,从而规范 了循环经济的
理 念 。 循环 经 济 环 境 下 工 业 企 业 的 生 产 管
展 才 能 得 以 实现 。
生态承载能力 ,尽力维持 自然界的 良性循 环 的生态 系统。 新 的生产观。循环经济下的生产观念 是清洁 的闭环生产。清洁生产 ,是指不断
质的循环利 用、可再 生能源的开发、污染
的源头预防等 ,要有先进 的科学技术体 系
来支撑 。这个支撑技术体系主要由替代技 术、 减量技术 、 再利 用技术 、资源化技术 、
系统化技术等构成的还不够先进 ,
循 环 型 工 业 企 业 的 生 产 管 理 新 观 念
20 0 5年 3月 ,世 界 “ 想 者论 坛 ”大 思
会提 出 了 “ 5R”( e h n ,Re c R t ik du e.
有的还未开发出来;各技术体系之间的有
清洁 生 产
制约 因 .
在全发经大 力环个 国国如自 境的企参 球展济环 际竞何身 下的业与 市工怎 大循这 ,争增 场,强 我业样

制造业的新质生产力变革

制造业的新质生产力变革

制造业的新质生产力变革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发展和变革。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制造业也在经历着新的变革,探索出更加高效、智能和灵活的生产模式。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探讨制造业的新质生产力变革。

一、传统制造业面临的挑战传统制造业面临着市场竞争激烈、生产成本上升、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传统生产模式下的制造企业往往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难以保障,难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

二、智能制造的兴起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智能制造成为制造业变革的主要趋势之一。

通过智能制造,企业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

三、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工业互联网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能够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管理和智能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灵活性。

四、柔性生产模式的引入柔性生产是一种适应市场需求快速变化,生产过程灵活、快速调整的生产模式。

将柔性生产引入制造业,可以有效减少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库存压力,灵活应对市场需求变化。

五、直接数字化制造直接数字化制造是将数字化技术直接应用于制造过程中,实现生产过程的全程数字化监控和控制。

这种生产模式能够减少人为干预,提高生产过程的精准度和一致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六、绿色制造和循环经济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制造和循环经济成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废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企业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七、人工智能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通过人工智能算法的优化和调整,企业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理、质量控制和预测维护,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八、自动化生产线的建设自动化生产线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手段。

通过引入工业机器人、自动化设备等先进技术,企业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操作和智能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灵活性。

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定义:循环经济(cyclic economy)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其原则是资源使用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再循环。

其生产的基本特征是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

涵义:学术界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技术范式、经济形态和增长方式等角度对循环经济作了多种界定。

循环经济的实施有三个层面可分为:小循环(企业内部)、中循环(企业之间)、大循环(社会化)。

基本特征:循环经济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模式的根本变革。

其基本特征是:在资源开采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

在资源消耗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在废弃物产生环节,要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

在再生资源产生环节,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

在社会消费环节,要大力提倡绿色消5基本原则减量化(reduce)原则,再使用(reuse)原则,再循环(recycle)原则主要体现:新系统观:新经济观,新价值观,新价值观新消费观主要途径:发展的三个组织层面(1)以企业内部的物质循环为基础,构筑企业、生产基地等经济实体内部的小循环。

(2)以产业集中区内的物质循环为载体,构筑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生产区域之间的中循环。

(3)以整个社会的物质循环为着眼点,构筑包括生产、生活领域的整个社会的大循环。

发展的三条技术路径(1)资源的高效利用。

(2)资源的循环利用。

(3)废弃物的无害化排放低碳经济:定义: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途径: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

中国工业链条发展的五个阶段

中国工业链条发展的五个阶段
2.正文
2.1第一阶段:手工业阶段
第一阶段:手工业阶段
在中国工业链条发展的五个阶段中,第一阶段可以追溯到早期的手工业阶段。这个阶段是中国工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原始的阶段。
2.1.1手工业的特点
手工业阶段的特点是劳动力密集型和产品多样性低。在这个阶段,生产过程主要依赖于人工操作,手工工具和传统的生产方式被广泛使用。工人通常以个体户或者小作坊的形式进行生产,没有规模化的生产设施和专业化的工作分工。
在信息工业阶段,中国工业链条的生产过程和管理方式得到了极大的改进。信息技术的引入使得生产过程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例如,生产中的传感器、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设备之间能够实现互联互通,实现了生产线的智能化管理和远程监控。这使得企业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生产计划、库存管理和质量控制。
第四阶段是信息工业阶段,这是工业链条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各个领域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中国工业链条也逐渐从传统制造业转变为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制造业。
第五阶段是现代工业阶段,这是中国工业链条发展的最新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国工业链条呈现出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特点。新兴技术的应用不断推动着工业链条变革的进程,同时也对人们的工作方式和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机械工业阶段,中国的工业链条逐渐从手工业向机械化生产转变,为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提供了关键支持。这个阶段的发展使得中国工业实力得到显著提升,并为后续阶段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的来说,机械工业阶段是中国工业链条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通过引进西方的机械设备和技术,中国的工业开始实现机械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能。纺织、钢铁和煤炭等重要行业的发展也为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奠定了基础。这个阶段为中国工业链条向现代化迈进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环经济环境下工业企业的生产管理变革
我国的工业企业如何获取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提出工业企业要以“5R”为基础树立新的生产管理观念,实施清洁生产。

关键词: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制约因素管理措施
在全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这个大环境下,我国的工业企业怎样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如何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不是有技术有产品就可以高枕无忧的,而是需要进行绿色生产,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成为循环型工业企业,可持续发展才能得以实现。

循环型工业企业的生产管理新观念
2005年3月,世界“思想者论坛”大会提出了“5R”(Rethink,Reduce,Reuse,Recycle,Repair)的新经济思想,并得到一致认同,从而规范了循环经济的理念。

循环经济环境下工业企业的生产管理要创新,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生产管理新观念,并把它贯彻于管理过程中,这是大势所趋、与时俱进的必然选择。

新的目的观。

传统经济下的生产目的是:通过最大限度地开发自然资源、创造社会财富来获取利润。

循环经济的理念是: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自然资源、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因此,循环经济下的生产目的除了创造社会新财富以外,还要保护被破坏的最重要的社会财富,维系生态系统。

这就是说,企业应当根据自己的能力均衡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新的知识观。

循环经济理念的“循环”不仅包括资本循环、劳力循环,还包括资源循环。

新的目的观也要求企业在经济生产中尽可能实现自然资源循环。

这就意味着,企业的生产管理者和设计者必须应用系统分析,包括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生态学和资源系统工程管理等新学科知识。

新的自然观。

循环经济下的工业企业在生产中,不仅要把自然界视为可利用的资源,而且要遵循生态学规律,要考虑其生态承载能力,尽力维持自然界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新的生产观。

循环经济下的生产观念是清洁的闭环生产。

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
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工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制约因素
工业化程度不够高。

可以说,实现循环经济的条件是比较苛刻的。

在循环经济理念的“5R”中,无论减量化、再利用还是再循环,对工业规模、工业体系配套程度、物流效率等都有较高的要求。

我国的工业化程度还不够高,还没有足够全的产业配套,不同利益主体、不同产业、不同规模的企业要将其物流按照循环经济要求组织起来,是很不容易的。

资源价格不合理。

实现“再利用”、“再循环”的前提是:废弃物都能转化为商品,有市场。

这样才可能实现资源的梯级利用和再生利用。

可是,以大规模、高速度为特征的现代生产技术体系使许多原材料开采、加工的直接经济成本日益降低,而废弃物处理技术的发展则相对滞后。

因此,在很多情况下,把废旧物品和废弃物变成有用资源的再生成本比购买新资源的付出更多。

这使企业从生产经营源头上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的动力不足,要让“循环”自发,即便是局部领域,实现的难度也很大。

激励政策和监管法规体系不完善。

循环经济的最高形式是将废弃物资源化后再生利用。

废弃物资源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政府的指导和推进。

目前,有效的激励政策、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和合理的费用机制尚不完善,特别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方面的法规建设仍是薄弱环节;而且,环境监管面临着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更高、执法力量严重不足导致监管不力的情形。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自觉性。

支撑技术和人才储备不足。

要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污染的源头预防等,要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体系来支撑。

这个支撑技术体系主要由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等构成。

当前,我国还处于工业化中期,上述各种技术有的还不够先进,有的还未开发出来;各技术体系之间的有机结合与统一还有较大的欠缺。

支撑技术的研发、推广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相关人才储备的不足,缺乏针对循环经济技术储备的研发机构、科研院所和咨询服务中介。

循环型工业企业生产管理的措施
(一)政府方面
1.制定激励政策,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政府要通过完善扶持政策和激励措施,包括用行政手段、经济政策引导,加大对循环型工业企业的支持力度;制定和实施资源价值计量制度、资源环境有偿使用制度、环境标志制度、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及政府绿色采购制度等等,使企业循环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行为有利可图,避免“循环不经济”现象的继续发生。

2.完善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

发展循环经济,没有法律给予支撑,就很难形成统一行动,也很难整合有效的资源。

因此,政府要加大对现有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并加快相关立法,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对工业垃圾、污水排放采取计量收费制度,对破坏环境者、违法者加大处罚力度,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设立生态工业园区的主管机构,指导园区的发展。

生态工业园区是最具环境保护意义和生态绿色概念的工业园区。

因此,政府应当设立各级生态工业园区的管理机构,由它们通过物质流分析、引入物质流管理理念,来负责规划、指导与协调园区的建设。

通过物质流分析,可以控制有毒、有害物质的投入和流向,分析物质流的使用总量和使用强度;可以在空间上将具有耦合效应的工业企业配置在一起,在园区中形成能源、物料的循环利用网络,建立不同生产环节间物料的闭路循环生态链;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废弃物的生成以及不必要的资源消耗。

通过物质流管理,能够充分挖掘园区内的物质和能源潜力,提高园区的附加值。

(二)企业方面
1.树立科学发展观,拒绝短期行为。

在通常情况下,企业往往忌讳高投入,即使在相关方面有了一些投入,也不肯持续作为,因而“先污染后治理”、“污染了不治理”现象比比皆是。

不言而喻,这是不可取的。

企业管理者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树立科学发展观,拒绝短期行为;要以循环经济“5R”的新理念为指导,树立新的生产管理观念,用发展的、辩证的、前瞻性的眼光看问题,强化环保意识,并把它贯彻于管理过程中,以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拥有积极有利的态势,从而赢得长远的更大的强盛。

2.建立“责任延伸”制度,促进清洁生产。

传统的生产者责任一般只限于产品的生产,而不涉及产品使用后的处理。

由前文可知,循环型工业企业的清洁生产概念内涵丰富得多,它不仅要求生产出合格的产品,而且要求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因此,有必要建立和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规定生产者必须对所生产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负责,并对不能较好履行甚至不履行责任者加大处罚力度。

3.加大资金投入,推动支撑技术的研发和人才的培养。

由于环境科技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水平比较落后,导致循环经济的推进颇有难度。

因此,
要加大资金投入,设立专门的研究基金,加强与同行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关键技术的开发、研制和应用;引进并消化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扶持人才的培训计划,培养出不同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

只有拥有了发展循环经济的人才资源和先进的支撑技术,才能做到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尽可能把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中,从而实现少投入、多产出、高效率、低污染。

参考文献:
1.吴季松.循环经济理念的最新规范与应用[J].环境经济,2005
2.冯之浚.论循环经济[J].中国软科学,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