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南大学混凝土的结构设计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完整word版)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题库及其参考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题库及其参考答案一、判断题(请在你认为正确陈述的各题干后的括号内打“√”,否则打“×”。
每小题1分。
)第6章受扭构件承载力1.钢筋混凝土构件在弯矩、剪力和扭矩共同作用下的承载力计算时,其所需要的箍筋由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所得的箍筋与纯剪构件承载力计算所得箍筋叠加,且两种公式中均不考虑剪扭的相互影响。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于剪扭构件承载力计算采用的计算模式是混凝土和钢筋均考虑相关关系。
()3.在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设计时,《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要求,受扭纵筋和箍筋的配筋强度比应不受限制。
()第8章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变形和裂缝1.受弯构件的裂缝会一直发展,直到构件的破坏。
()2.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两条裂缝之间的平均裂缝间距为1.0倍的粘结应力传递长度。
()3.裂缝的开展是由于混凝土的回缩,钢筋的伸长,导致混凝土与钢筋之间产生相对滑移的结果。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定义的裂缝宽度是指构件外表面上混凝土的裂缝宽度。
()5.当计算最大裂缝宽度超过允许值不大时,可以通过增加保护层厚度的方法来解决。
()6.受弯构件截面弯曲刚度随着荷载增大而减小。
()7.受弯构件截面弯曲刚度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小。
()8.钢筋混凝土构件变形和裂缝验算中荷载、材料强度都取设计值。
()第9章预应力混凝土构件1.在浇灌混凝土之前张拉钢筋的方法称为先张法。
()2.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可以避免构件裂缝的过早出现。
()3.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制作后可以取下重复使用的称为锚具。
() 张拉控制应力的确定是越大越好。
()4.con5.预应力钢筋应力松弛与张拉控制应力的大小有关,张拉控制应力越大,松弛越小;()6.混凝土预压前发生的预应力损失称为第一批预应力损失组合。
()7.张拉控制应力只与张拉方法有关系。
()二、单选题(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入题中括号内,每题2分。
)第6章受扭构件承载力1.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中受扭纵筋和箍筋的配筋强度比7.1<ζ说明,当6.0<构件破坏时,()。
中南大学砼结构及砌体结构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1. 1.对周边支承矩形板,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当长边与短边的边长比l y /l x (≥3 )时,可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当l y /l x (≤2 )时,应按双向板计算。
2.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方板A 和B 沿两边支承:板A 为对边固定,属于( 单 ) 向板;板B 为邻边固定,属于( 双 ) 向板。
3.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等跨连续梁内力重分布的结果是,支座弯矩(变小),跨中弯矩(变大 )。
4.钢筋混凝土塑性铰的转动能力与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ξ有关,当ξ增大时转动能力(变小),故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连续梁、板时,应满足ξ(ξ≤0.35 )。
5.设计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中梁的纵向配筋时,跨中截面按(T)形截面考虑,支座截面则按(矩形)形截面考虑。
6.无梁楼盖在计算时可以按照(经验系数法)和(等代系数法)两种方法计算。
7.钢筋混凝土梁纵筋弯起应满足的三个条件是:保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保证(斜截面抗剪)承载力;保证(斜截面抗弯)承载力。
8.根据受力特点,常用的现浇楼梯可分为(板式) 楼梯和(梁式) 楼梯两种。
9.梁式楼梯梯段板的受力钢筋应沿(水平)方向并靠(外)层布置,分布钢筋则应沿(倾斜)方向布置。
10.板式楼梯梯段板的受力钢筋应沿(倾斜)方向并靠(外)层布置,分布钢筋则应沿(水平)方向布置。
11.单层厂房结构的变形缝有(伸缩缝 沉降缝 防震缝)三种。
12.单层厂房的支撑体系包括(屋盖支撑 柱间支撑 )两大类。
13.一单层双跨等高排架中,从基础顶面到柱顶的距离为H ,三根柱均为等截面矩形柱并用相同的材料制作,其编号及相应的截面宽度、高度、面积和惯性矩分别为:①柱b 1、h 1、A 1、I 1,②柱b 2、h 2、A 2、I 2,③柱b 3、h 3、A 3、I 3。
则在柱顶水平集中力P 作用下,①柱顶部剪力为( P I I I I 3211++ ),②柱底部剪力为(P I I I I 3212++ ),③柱底部弯矩为( 3213I I I PH I ++ )。
中南大学2021年《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选择题及答案

二、选择题1.地面上顶制一块钢筋混凝土板,在养护过程中发现表面出现微细裂缝,其原因可能为(B )。
A.钢筋伸缩变形的影响B.混凝土干缩变形的结果C.混凝土与钢筋产生热胀冷缩差异变形的结果D.混凝土受到外荷载的作用2.两组棱柱体混凝土试件①和②,它们的截面尺寸、高度、混凝土强度等级均相同,对它们进行轴心受压试验。
①组试件的加荷速度是200N/min;②组试件的加荷速度是20N/min,则两组试件抗压强度平均值(B )。
A.①组的极限荷载和极限变形均大于②组B.①组的极限荷载大而②组的极限变形大C.②组的极限荷载大而①组的极限变形大D.②组的极限荷载和极限变形均大于①组3.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B )。
A.箍筋的外皮至混凝土外边缘的距离B.受力钢筋的外皮至混凝土外边缘的距离C.受力钢筋截面形心至混凝土外边缘的距离D.箍筋截面形心至混凝土外边缘的距离4.梁中受力纵筋的保护层厚度主要由(C)决定。
A.纵筋级别B.纵筋的直径大小C.周围环境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D.箍筋的直径大小5.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剪、扭复合受力构件,当满足(A )时,可忽略扭矩的影响。
A.KT≤0.175f t W t B.T k≤0.35f t W t C.KV≤0.35f t bh0 D.T k≤0.175f t W t6.结构设计的安全级别愈高,其失效概率就应B.。
A.愈大B.愈小C.二者无关D.不确定7.受弯构件减小裂缝宽度最有效的措施是(C )。
A.增加钢筋的直径B.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C.加大受拉钢筋截面面积,减少裂缝截面的钢筋应力D.增加混凝土保护层厚度8.梁的受剪承载力公式是根据何种破坏形态建立的(A )。
A.剪压破坏B.斜压破坏C.斜拉破坏D.剪拉破坏9.剪力和扭矩共同作用下的构件承载力计算,《规范》在处理剪、扭相关作用时(C )。
A.不考虑二者之间的相关性B.混凝土和钢筋的抗剪扭承载力都考虑剪扭相关作用C.混凝土的抗剪扭承载力考虑剪扭相关作用,而钢筋的抗剪扭承载力不考虑剪扭相关性D.钢筋的抗剪扭承载力考虑剪扭相关作用10.设计计算大偏心受压柱时,利用基本公式求A s、A s'时,补充条件是(A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中南)知识讲解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复习一、 选择题:1.下列钢筋中,( )种钢筋是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
A .热轧钢筋B.碳素钢丝C.热处理钢筋D.钢铰线2.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保证率为( )。
A .50%B .85%C .95%D .75%3.混凝土的双向受压强度与压应力的比值有关,当横向应力与轴向应力之比为0.5时,双向受压强度最大可提高( )A .25%B .35%C .10%D .16%4.所谓线性徐变是指( )。
A.徐变与荷载持续时间成线性关系B.徐变系数与初应力为线性关系C.徐变变形与持续应力为线性关系D.瞬时变形和徐变变形之和与初应力成线性关系5.使混凝土产生非线徐变的主要因素是( )。
A .水泥用量;B .水灰比的大小;C .应力的作用时间;D .持续作用的应力值与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比值的大小。
6.钢筋混凝土梁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是指( )。
A .箍筋外表面至梁表面的距离;B .受力钢筋截面形心至梁表面的距离;C .受力钢筋外表面至梁表面的距离;D .受力钢筋内表面至梁表面的距离。
7.在受弯构件的适用条件中( )是为了防止少筋破坏。
A .00.25C c V f bh β>B .b ξξ≤C .s ,s nin A A ≥D .以上都不对8.无腹筋梁斜截面受剪主要破坏形态有三种。
对同样的构件,其受剪承载力的关系为( )。
A .斜拉破坏 > 剪压破坏 > 斜压破坏B .斜拉破坏 < 剪压破坏 < 斜压破坏C .剪压破坏 > 斜压破坏 > 斜拉破坏D .剪压破坏 = 斜压破坏 > 斜拉破坏9.无腹筋梁斜截面受剪破坏形态主要有三种,这三种破坏的性质( )。
A .都属于脆性破坏B .都属于塑性破坏C .剪压破坏属于塑性破坏、斜拉和斜压破坏属于脆性破坏D .剪压和斜压破坏属于塑性破坏、斜拉破坏属于脆性破坏10.一般梁的截面限制条件取00.25c c V f bh β≤,其目的在于( )。
混凝土设计原理试卷和答案(3套)

《结构设计原理》试题1(不错)一、单项选择题1.配螺旋箍筋的钢筋混凝土柱,其其核心混凝土抗压强度高于单轴混凝土抗压强度是因为【 C 】A. 螺旋箍筋参与混凝土受压B. 螺旋箍筋使混凝土密实C. 螺旋箍筋横向约束了混凝土D. 螺旋箍筋使纵向钢筋参与受压更强2.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极限承载力N u有哪项提供【 B 】A. 混凝土B. 纵筋C. 混凝土和纵筋D. 混凝土、纵筋和箍筋3.混凝土在空气中结硬时其体积【 B 】A. 膨胀B. 收缩C. 不变D. 先膨胀后收缩4.两根适筋梁,其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同,其余条件相同,正截面抗弯承载力M u【 A 】A. 配筋率大的,M u大B. 配筋率小的,M u大C. 两者M u相等D. 两者M u接近5.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要求钢筋有足够的保护层厚度是因为【 D 】A. 粘结力方面得考虑B. 耐久性方面得考虑C. 抗火方面得考虑D. 以上3者6.其他条件相同时,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与平均裂缝间距、裂缝宽度(指构件表面处)的关系是【 A 】A. 保护层愈厚,平均裂缝间距愈大,裂缝宽度也愈大B. 保护层愈厚,平均裂缝间距愈小,裂缝宽度也愈小C. 保护层愈厚,平均裂缝间距愈小,但裂缝宽度愈大D. 保护层厚度对平均裂缝间距没有影响,但保护层愈厚,裂缝宽度愈大7.钢筋混凝土梁截面抗弯刚度随荷载的增加以及持续时间增加而【 B 】A. 逐渐增加B. 逐渐减少C. 保持不变D. 先增加后减少8.减小预应力钢筋与孔壁之间的摩擦引起的损失σs2的措施是【 B 】A. 加强端部锚固B. 超张拉C. 采用高强钢丝D. 升温养护混凝土9.预应力混凝土在结构使用中【 C 】A. 不允许开裂B. 根据粘结情况而定C. 有时允许开裂,有时不允许开裂D. 允许开裂10.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钢筋强度按下列哪项取值【 D 】A. 比例极限B. 强度极限C. 弹性极限D. 屈服强度或条件屈服强度二、填空题11. 所谓混凝土的线性徐变是指徐变变形与初应变成正比。
中南大学砼结构及砌体结构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3.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等跨连续梁内力重分布的结果是,支座弯矩(变小),跨中弯矩(变大 )。
5.设计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中梁的纵向配筋时,跨中截面按(T)形截面考虑,支座截面则按(矩形)形截面考虑。
6.无梁楼盖在计算时可以按照(经验系数法)和(等代系数法)两种方法计算。
7.钢筋混凝土梁纵筋弯起应满足的三个条件是:保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保证(斜截面抗剪)承载力;保证(斜截面抗弯)承载力。
9.梁式楼梯梯段板的受力钢筋应沿(水平)方向并靠(外)层布置,分布钢筋则应沿(倾斜)方向布置。
10.板式楼梯梯段板的受力钢筋应沿(倾斜)方向并靠(外)层布置,分布钢筋则应沿(水平)方向布置。
16.对排架柱控制截面进行最不利内力组合时,通常考虑的四种组合是(+M max及相应的N、V,-M max及相应的N、V, N max及相应的±M、V,N min及相应的±M、V)。
17.牛腿设计的主要内容是(确定牛腿尺寸和计算牛腿配筋)。
19.对钢筋混凝土柱下单独板式基础进行设计计算的一般步骤为:(1)根据(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尺寸);(2) 根据(混凝土冲切、剪切强度)验算(基础高度和变阶处高度);(3) 根据(基础受弯承载力)计算(基础底板配筋)。
分为轴心受压和偏心受压。
21.从承重方案来看,框架结构的布置一般有三种形式,即(横向承重,纵向承重,纵横向承重)。
23.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层数越(多),梁柱线刚度越(大),则柱的反弯点位置越接近柱高中点。
25.根据原料成分,常用砂浆可分为(水泥)砂浆、(石灰)砂浆、(黏土石)和混合砂浆。
28.块体的厚度越(大)、抗压强度越(高),砂浆的抗压强度越(高),则砌体的抗压强度越高。
29.砂浆的弹性模量一般比砖的(小),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砂浆的弹性模量越大,则砌体的抗压强度越(大)。
33.混合结构房屋的三个静力计算方案是(刚性方案、弹性方案、刚弹性方案),其划分主要取决于(房屋的横墙间距、楼(屋)盖的刚度、房屋的空间刚度)。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题及答案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题及答案1、1.工程结构的可靠指标β与失效概率Pf之间存在下列()关系。
A、β愈大,Pf愈大B、β与Pf呈反比关系C、β与Pf呈正比关系D、β与Pf 存在一一对应关系,β愈大,Pf愈小答案: D2、2.对于无腹筋梁,当剪跨比1<λ<3时,常发生()破坏。
A、斜压B、弯曲C、斜拉D、剪压答案: D3、3.矩形截面纯扭构件中,最大剪应力发生在()。
A、短边中点B、不确定C、角部D、长边中点答案: D4、4.对构件施加预应力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承载力B、对构件进行检验C、提高构件破坏的延性D、避免裂缝或在使用阶段减少裂缝宽,发挥高强材料的作用答案: D5、5.提高截面刚度的最有效措施是()。
A、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B、增大构件截面高度C、增加钢筋配筋量D、改变截面形状答案: B6、6.偏压构件的抗弯承载力()。
A、随着轴向力的增加而增加B、随着轴向力的减少而增加C、小偏受压时随着轴向力的增加而增加D、大偏受压随着轴向力的增加而增加答案: D7、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A、 C20B、 C30C、 C35D、 C40答案: B8、8.钢筋混凝土梁剪切破坏的剪压区多发生在()。
A、弯矩最大截面B、剪力最大截面C、剪力较大,弯矩较小截面D、弯矩和剪力都较大截面答案: D9、9.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按()确定。
A、B、C、D、答案: B10、10.五等跨连续梁,为使第三跨中出现最大弯矩,活荷载应布置在()。
A、 2、4跨B、 1、2、5跨C、 1、2、4跨D、 1、3、5跨答案: D11、11.荷载代表值有荷载的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其中()为荷载的基本代表值。
A、组合值B、准永久值C、标准值D、频遇值答案: C12、12.混凝土强度的基本指标是()。
A、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B、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C、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D、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答案: C13、13.螺旋箍筋约束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的原因是()。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1

中南大学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一、 填空题:1.衡量钢材力学性能的四大指标是: 、 、 、 。
2.钢筋经过冷拉加工后,其强度会 ,而塑性会 。
3.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按 确定的。
4.当采用边长为 100mm 的非标准混凝土试块时,应将其抗压强度实测值乘以 换算系数 ,转换成标准试件(边长为 150mm )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值。
5.当采用边长为 200mm 的立方体混凝土试件时,须将其抗压强度实测值乘以 换算系数 ,转换成标准试件(边长为 150mm )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值。
6.钢筋按其外形特征可分为变形钢筋和光面钢筋两类。
Ⅱ、Ⅲ、Ⅳ级热轧钢筋,刻痕钢丝及钢绞线为 。
7.钢筋按其外形特征可分为两类,HPB235 级级热轧钢筋、碳素钢丝为 。
8.变形钢筋的粘结力有三个方面组成:混凝土握固钢筋的摩擦力;水泥胶凝体与钢筋间的胶合力;钢筋表面凹凸不平与混凝土之间的 。
9.变形钢筋与光面钢筋比较,在其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 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大。
10.结构的可靠性是指结构在正常设计、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条件下,在预定的使用年限内完成预期的安全性、适用性和 功能的能力。
11.当结构构件因过度的塑性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时即认为超过了 状态。
12.当结构构件或连接件因材料强度被超过则认为超过了 状态。
13.当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时,我们认为其超过了 极限状态。
14.按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实用设计表达式为R S ≤0γ,其中0γ表示 ,S 表示 ,R 表示 。
15.适筋梁从开始加载到破坏要经过三个阶段。
构件的变形验算和裂缝宽度验算是建立在第 阶段受力状态的基础上。
16.钢筋混凝土梁由于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同,可能有适筋、超筋、少筋破坏三种形式。
梁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以 破坏形式为基础,通过 避免超筋破坏,通过 避免少筋破坏。
17.在受弯构件中,要求b ξξ≤,是为了防止 破坏。
18.纵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如在梁底的直线段长度不够时,则可以 ,使其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2009 -- 2010 学年二学期时间120分钟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二)课程 24 学时学分考试形式:卷专业年级:土木工程2007级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 70 % 注:此页不作答题纸,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6分)1. 先张法和后张法对混凝土构件施加预应力的途径不同,先张法通过(预应力筋与混凝土间的黏结力)施加预应力,后张法则通过(锚具)施加预应力。
2. 按照预应力筋与混凝土的粘结程度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分为(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和(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3. 预应力混凝土中所用的锚具种类很多,但按照传力方式分,主要可分为:(摩擦型)、(粘结型)和(承压型)三类。
4.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由于预应力构件中建立的有效预压应力 pcⅡ高低不同,使用阶段先张法构件的消压荷载N0和开裂荷载N cr均(小于)后张法构件,但先张法构件的极限承载力(等于)后张法构件的极限承载力。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 预应力混凝土轴拉构件及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均是以(构件破坏)时的受力状态为计算依据,计算方法和步骤均类似于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
6. 铁路桥涵中普通钢筋混凝土铁路桥梁按(容许应力)法计算,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梁按(破坏阶段)法计算。
7. 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计算是以应力阶段(Ⅱ)的应力状态为依据,但轴心受压构件的计算则以(破坏)阶段的截面应力状态为依据,但形式上按容许应力法表达。
8. 根据《铁路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2.3-2005),普通钢筋混凝土单筋矩形截面梁的受压区高度完全取决于截面尺寸、材料及(配筋率),而与荷载弯矩无关。
9. 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的计算与受弯构件相同,同样以(平截面假定)、(弹性体假定)及(受拉区混凝土不参加工作)三个基本假定基础,截面应力采用(应力叠加)原理或(静力平衡)条件进行计算。
10.预应力受弯构件的变形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荷载)产生的挠度,另一部分是由(预应力)产生的反拱,这两部分的代数和即为构件的总变形。
11.用作图法布置斜筋时,还应检查纵筋弯起后所余部分能否满足(截面抗弯)要求,即要求材料图覆盖(包络图)。
12.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就是在结构承受外荷载之前,预先采用人为的方法,在结构内部形成一种预应力状态,使结构在使用阶段产生拉应力的区域预先受到 (压) 应力,从而达到推迟或限制 (裂缝)的出现或开展,提高结构抗裂度的目的。
二、简答题(共5题,计34分)1.什么是张拉控制应力?为什么要对钢筋的张拉应力进行控制?(7分)答:张拉控制应力是指张拉预应力钢筋时所控制达到的最大应力值,其值为张拉设备所控制的总的张拉力除以预应力钢筋面积得到的应力值。
(2分)从充分发挥预应力优点的角度考虑,张拉控制应力应尽可能地定得高一些,张拉控制应力定得高,形成的有效预压应力高,构件的抗裂性能好,且可以节约钢材,但如果控制应力过高,会有构件的延性较差、对后张法构件有可能造成端部混凝土局部受压破坏、预应力损失增大等缺点。
张拉控制应力也不能定过低,它应有下限值。
否则预应力钢筋在经历各种预应力损失后,对混凝土产生的预压应力过小,达不到预期的抗裂效果。
(5分)2.什么是换算截面?为什么计算施工阶段的预应力混凝土的应力时,先张法构件用0A 、后张法构件用净截面n A ?而计算外荷载引起的截面应力时,为什么先张法和后张法构件都用0A ?(7分)答:换算截面是按整体工作阶段应变协调的原则将纵向非预应力钢筋和纵向预应力钢筋截面面积换算成混凝土截面积再加上混凝土的净截面积三者的总和,即0c E s E p A A A A αα=++。
(2分)在计算施工阶段的混凝土应力时,对后张法构件,由于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之间还没有粘结,预应力合力相当于外力作用在钢筋混凝土净截面上,张拉力是与钢筋混凝土净截面n A (n A =c E s A A α+)上的内力平衡的,因此用净截面n A 。
而先张法构件的预应力钢筋和混凝土是有粘结的,两者共同变形,因此用换算截面0A 。
(3分)但是,当计算外载引起的截面应力时,因先张法构件和后张法构件中的预应力钢筋和混凝土之间都已是粘结的,因此,都采用0A ,当然,对于不灌浆的无粘结后张法构件,则不能采用换算截面0A ,而仍用净截面n A 。
(2分)3.什么是预应力损失?在设计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时,应考虑哪些因素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哪些属于第一批预应力损失,哪些属于第二批预应力损失?(8分) 答:由于预应力施工工艺和材料性能等原因,导致预应力钢筋中的初始预应力,从制作、运输、安装及使用过程中不断降低的现象,称为预应力损失。
(2分) 要考虑的预应力损失有: (4分)1) 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l 12) 预应力筋与孔道壁间的摩檫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l 23) 构件养护过程中由于温差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l 34) 预应力筋应力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l 45) 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l 56) 环向构件混凝土被挤压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l 67) 混凝土弹性压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对先张法构件,第一批预应力损失为:1)+2)+3)+4) 第二批预应力损失为5) (1分) 对后张法构件,第一批预应力损失为:1)+2) 第二批预应力损失为4)+5)+6) (1分)4. 受弯弯构件容许应力法设计中,什么是平衡设计、低筋设计,为什么不能采用超筋设计?(6分)答:平衡设计:[],[]s s c b σσσσ==同时 (2分)低筋设计:[],[]s s c b σσσσ=<但 (2分) 超筋设计:[],[],c b s s σσσσ=<但超筋设计构件发生破坏时是脆性破坏,并且钢筋强度不能充分利用,因此采用超筋设计即不安全也不经济,应尽量避免。
(2分)5.按容许应力法进行腹筋设计时,应根据梁中主拉应力最大值的大小、分那几种情况处理?(6分)答:应根据梁中最大主拉应力的大小,分三种情况:Case1:σctmax >[σtp-1] (2分)[σtp-1]为主拉应力容许限值,任何情况下不得超过,此时必须采用箍筋和斜筋以外的措施,如增大截面宽度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Case2: σctmax <[σtp-2] (2分)不需要按计算只须按构造要求设置一定数量的腹筋。
Case3: [σtp-2]≤ σctmax ≤[σtp-1]必须按计算设置腹筋,但σct <[σtp-3]部分梁段内,可仅按构造要求配腹筋。
(2分)三、计算题(共3题,计40分)1、 某铁路桥涵矩形截面混凝土简支梁,计算跨度l 0=6.0m ,承受均布荷载为20kN/m (含自重),截面尺寸及配筋如下图1。
采用C30混凝土,[σb ]=10.0MPa ,受力纵筋采用Q235级钢筋,[σs ]=130MPa ,10φ16,单根钢筋面积为201mm 2,n=20。
要求:(1)复核该梁跨中截面混凝土及钢筋的应力;(2)按正截面强度计算该截面能承担的最大弯矩。
图1 简支梁计算简图 解:(1)内力计算:跨中弯矩最大, 221120 6.090.0.88M ql KN m ==⨯⨯= (2’) (2)受压区高度x 计算 (4’) 截面有效高度 06004550/2530h mm =--=配筋率 min 020100.012640.2%300530s A bh μμ===>=⨯ 受压区高度:20200.012640.2528(()2)5300.502266n x h n n n mm μμμμ=⨯==+=⨯=(3)截面应力复核 (5’)[]602290.010 5.11MPa (/3)300266(530266/3)c b M bx h x σσ⨯⨯===<-⨯⨯- []6090.010101.5MPa (/3)2010(530266/3)s s s M A h x σσ⨯===<-⨯- []max 10101.5()(60026645)111.1MPa 530266ss b h x a h x σσσ=--=⨯--=<-- 满足要求(4)截面能承担的弯矩 (4’) [][]010300266(/3)(530266/3)176.09kN.m 22b c bx M h x σ⨯⨯=-=⨯-=[][]001530266(/3)1302010(530266/3)105.34()60026645s s s h x M A h x h x a σ--=-=⨯⨯-⨯=----[]M 105.34kN.m =所以截面能承担的弯矩2、 现有一后张法预应力简支梁,计算跨度l 0=8.7m 。
该梁承受的均布恒载标准值 g k =14.0kN/m ,均布活荷载标准值q k =12.0kN/m 。
预应力钢筋A p =624.8mm 2,A ’p =156.3mm 2,a p = a ’p =65mm ,αE =6.15。
净截面A n =7.48×104mm 2,重心至底边的距离为y n =465mm ,距顶边距离y ’n =335mm ,惯性矩I n =7.28×109mm 4;换算截面A 0=9.85×104mm 2,重心至底边的距离为y =450mm ,距顶边y ’=350mm ,惯性矩I 0=8.36×109mm 4,详见图2。
已知受拉区张拉控制应力σcon =1029N/mm 2,受压区σ’con=735N/mm 2,第一批预应力损失为lI σ=96N/mm 2,'lI σ=86N/mm 2,第二批预应力损失为lII σ=150N/mm 2,'lII σ=44N/mm 2。
试计算:(1)完成第二批预应力损失时跨中截面下缘混凝土的预压应力σpc ;(2)使用阶段设计荷载条件下跨中截面下缘混凝土的应力值。
(10分)(a )净截面 (b )换算截面 图2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的截面参数解:(1)内力计算 (1’) 均布荷载设计值:p =1.2×14.0+1.4×12.0=33.6kN/m 跨中弯矩设计值:221133.68.7317.9kN.m 88M pl ==⨯⨯= (2)总预应力损失 (1’) 296150246/l lI lII N mm σσσ=+=+='''28644130/l lI lII N mm σσσ=+=+=(3)完成第二批预应力损失时混凝土的预压应力 (3’) 49()('')'()('')''(1029246)624.8(735130)156.39.8510(1029246)624.8(46565)(735130)156.34657.281018.6pII p II pII pc n n n con l p con l p con l p pn con l p pn n n n N N e y A I A A A e A e y A I σσσσσσσσσ=+-+-+---=+-⨯+-⨯=⨯-⨯⨯---⨯⨯+⨯⨯=(335-65)27/N mm(4)使用阶段设计荷载作用下跨中截面混凝土下缘的应力 (3分)6922317.9104508.361017.11/17.2/Mc pc M y I N mm N mm σσ=⨯=⨯⨯=<= 混凝土下缘的实际应力 (1分) 218.6717.11 1.56/()c pcII Mc N mm σσσ=-=-=压3、某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其截面尺寸及配筋图如图3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