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全国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

全国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一、参赛资格:1.选手必须是中国公民,并通过各级传统武术协会或相关组织的选拔方可参赛;2.参赛选手必须具备一定的武术基本功和技巧,并根据不同级别的比赛要求具备相应段位或等级证书;3.参赛选手必须身体健康,无感冒、发烧等疾病,无传染病史;4.参赛选手年龄一般要求在12岁以上,男女选手分别参加男子组和女子组。
二、套路选择:1.比赛分为固定套路和自选套路两种方式,选手可以根据自身特长和水平选择参赛套路;2.固定套路一般由主办方提供,选手需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学习和演练;3.自选套路需要事先申报,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套路视频或书面说明,由主办方审核通过后才能参赛。
三、比赛项目:1.赛事一般设有单人套路、对练套路、器械套路和对抗等项目;2.单人套路:选手独自完成指定的套路动作,评分主要根据动作的规范性、协调性、美感和技术难度等因素;3.对练套路:两名选手配合完成套路动作,评分主要根据两人之间的默契度、配合度和技术难度等因素;4.器械套路:选手使用特定的传统武器进行套路表演,评分主要根据武器的使用技巧、动作规范性和道具的表现效果等因素;5.对抗:选手进行实战对抗,评分主要根据选手的攻防技术、灵活性和实战表现等因素。
四、评分标准:1.评分一般由专业裁判团进行,根据技术、艺术和表演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判;2.技术评分主要根据动作的规范性、技巧的熟练程度和难度的实现程度等因素;3.艺术评分主要根据形体美、动作流畅性和舞台表演效果等因素;4.表演评分主要根据选手的自信度、气场展示和动作的连贯性等因素;5.比赛判定一般采用打分制,评委根据选手表现给出分数,最后取最高分和最低分作废,其余分数求平均得到最终得分。
五、裁判要求及纪律:1.裁判必须具备一定的武术功底和竞赛经验,同时要进行专业的裁判培训;2.裁判应公正、客观地进行评分,不得有偏颇行为;3.裁判在比赛中应服从主裁判的指挥和组织,严格遵守竞赛纪律;4.裁判应保持专业形象,不得使用歧视性言语或行为。
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及裁判法

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及裁判法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兴起,传统武术套路竞赛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体育项目。
而为了保证竞赛的公正性和规范性,制定一套合理的竞赛规则和裁判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传统武术套路竞赛的规则以及裁判的职责和评分体系。
一、竞赛规则1. 套路分类传统武术套路竞赛一般分为两大类:器械套路和空手套路。
器械套路是指使用各种兵器进行演练的套路,如刀、剑、棍等;空手套路则是以空手技巧为基础。
在竞赛中,选手可以自行选择参赛的套路形式,以展现他们的技艺和风采。
2. 套路内容每个套路有固定的动作要求和顺序,选手需要准确地完成套路中的动作组合。
同时,套路还要求选手在节奏、力量、舞姿等方面表现出流畅、协调和美感。
3. 时间限制为了保证竞赛的公平性,每个套路都会规定一个时间限制。
选手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套路的展示,时间超出或不足都会引扣分。
4. 裁判评分裁判将根据选手的技术难度、动作准确度、呼吸配合、节奏感、稳定性、整体表现等多个方面对选手进行评分。
评分一般分为十级,从0分到10分,其中10分代表完美表现。
二、裁判法1. 裁判组成传统武术套路竞赛的裁判组由主裁判、副裁判和计分员组成。
主裁判负责裁判组的整体工作,副裁判负责协助主裁判判定动作和计分,计分员负责记录选手的得分。
2. 裁判标准裁判在评分时将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1) 技术难度:选手所展示的技术动作是否较为高难度,是否包含了独特的技巧和组合。
(2) 动作准确度:选手完成动作的准确程度,包括姿势和动作的规范性,是否流畅自然。
(3) 呼吸配合:选手的呼吸是否与套路要求相符合,呼吸是否稳定自如,是否能够与动作的力量和力度相匹配。
(4) 节奏感:选手完成套路时是否能够把握好节奏感,使整个表演连贯流畅。
(5) 稳定性:选手在完成动作过程中是否能够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性,是否有摇摆或踉跄情况发生。
(6) 整体表现:评估选手整体的表现力、舞台魅力和表演技巧。
武术竞赛规则及裁判法

武术竞赛规则及裁判法第一篇:武术竞赛规则及裁判法武术竞赛规则及裁判法开展武术竞赛的目的,在于广泛的交流经验,该进教学与训练工作,推动群众性武术运动的开展,不断的促进武术技术水平的提高。
竞赛通则一、竞赛性质:个人赛。
二、竞赛项目:棍术。
三、进场、退场、起势、收势、套路计时、配乐、礼节。
1.运动员听到点名后,应立即进场待裁判长示意后,即可走向起势位置。
运动员身体任何部位开始动作即为起势(计时开始)。
2.运动员完成整套动作后,须并步收势(计时结束),再转裁判长行注目礼,然后退场。
3.运动员应在同侧场内完成相同方向(左右不得超过90度)的起势与收势。
4.计时以临场裁判组的计时表为准。
5.除集体项目外,任何项目在比赛时均不得配乐。
6.运动员听到上场比赛的点名和赛后示分时,应向裁判长行抱拳礼。
评分办法与标准一、棍术评分及标准(1)评分裁判员的组成:由评判动作规格和演练水平的裁判员四名组成。
(2)裁判员评分:各项比赛的满分为10分,其中动作规格分值为7分,演练水平分值分,服装要求为1分。
1.动作规格分的评定(1)裁判员根据运动员现场发挥的技术水平,按照各竞赛项目的动作规格要求,减去该动作规格中出现的错误扣分和其他错误的扣分,即为运动员的动作规格分。
(2)动作规格的评分标准:该类分值满分为7分。
(见附表)① 动作规格扣分②其他错误扣分2.演练水平的评定(1)裁判员根据运动员现场表现的整套演练水平,按照各竞赛项目在功力(劲力、协调)、演练技巧(精神、节奏、风格)、编排(内容、结构、布局)等方面的标准,整体比较,确定扣分,从该类分值中减去应扣分数,即为运动员的演练水平分。
(2)演练水平的评分标准:该类分值满分为3分。
(见附表)① 劲力水平分值为1分(劲力、协调各占0.5分)。
② 演练技巧分值为1分(精神、节奏各占0.5分)。
3.裁判员的示分裁判员所示分数可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小数点后第二位数必须是0或5。
4.应得分数的确定(1)动作规格应得分与演练水平应得分之和即为运动员的应得分数。
武术比赛的竞赛规则有哪些

武术比赛的竞赛规则有哪些武术竞赛规则产生于新中国成立以后,是对套路表演水平的评价标准。
是为套路运动服务的。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武术竞赛规则。
欢迎阅读!武术竞赛规则一:武术套路(一)拳术设其他传统拳,即流行于各地、除规则规定的自选拳术内容以外的拳术(如形意、八卦、意拳、八极、地躺、醉拳等)、南拳、各式太极拳三项。
器械设长、短、软、双器械四项。
对练设一项,2-3人均可,男、女可混编。
比赛在长14米,宽8米的地毯上进行。
(二)套路比赛各项高低采用裁判评分的办法。
各项比赛的最高得分为10分,评分和扣分标准如下:1、刀、枪、剑、棍、南拳、太极拳等评分扣分标准:动作规格的分值6分;劲力协调的分值2分; 精神、节奏、风格、内容、结构、布局的分值2分。
2、扣分,根据不符合要求的程度,分别给予扣分,每次扣0.1以上,有些严重不符者,最高一次可扣2分。
3、其他项目和评分标准:姿势正确、方法清楚4分; 劲力顺达、动作协调3分; 风格独特、内容充实2分; 精神贯注、节奏分明1分。
4、对练评分标准:攻防合理,方法准确4分; 动作熟练、配合严密3分; 内容充实、结构紧凑2分; 意识逼真、风格突出1分;传统拳(形意,八卦,意拳,八极,翻子等)南拳太极拳; 长器械; 短器械; 软器械; 双器械; 对练; 散手比赛武术竞赛规则二:散手(水上擂台)散手比赛在高0.6米、长8米、宽8米的台上进行,水上擂台在长、宽各7米,高出水面0.5米的台子上进行。
比赛分红方、黑方,拳套重量:65公斤级及以下为320克;70公斤以上级别为280克。
(一)使用方法,得分标准等:1、禁击部位:后脑、颈部、裆部。
2、得分部位:头部、躯干、大、小腿。
3、禁用方法:用头、肘、膝和反关节的动作进攻对方;用迫使对方头部先着地的摔法或有意砸压对方;用腿攻击倒地方的头部;用拳连击对方头部。
4、得分标准:以下情况得3分:在一局比赛中,一方第一次下台,对方得3分(水上擂台则对方胜一局);用转身摆腿击中对方躯干部位而自己站立得3分;用主动倒地的动作致使对方倒地,而自己即刻站立者;使用勾踢将对方踢倒而自己站立者。
武术套路规则和裁判法

编码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注:1.“晃动”是指支撑状态时,上体出现双向或多向位移。 2.“碾动”是指单脚着地时脚掌或脚跟出现拧动。 3.“移动”是指双脚或单脚或一脚一腿支撑时,任何一脚出现的位移。 4.“附加支撑”是指由于失去平衡造成手、肘、膝、头部、非支撑脚触地或借助器械撑地。 5.“倒地”是指双手、上臂、肩、躯干、臀部触地。 6.“器械变形”是指器械弯曲变形的角度超过 45 度。 7.“平衡静止时间”以首次出现静止状态开始计时。 8.在一个动作中连续出现两个以上其它错误,应累计扣分。 9.以上错误均按出现的人次累计扣分。 10.未标明扣分分值的均为扣 0.1 分。
上步、退步、进步、跟步、侧行步 59 ▼脚拖地(特殊动作要求除外)▼移动时重心起伏▼抬脚过高
手型 剑指
04 ▼食指与中指未伸直并拢▼拇指未压在无名指上
器械 挂剑、撩剑 方法 握剑
60 ▼直腕▼未成立圆 66 ▼食指扣握在剑盘前沿触及剑刃
注:1.动作规格出现错误内容,扣 0.10 分;一个动作出现多种规格错误,均一次性扣 0.10 分。 2.一个组合动作出现两个以上同一器械方法错误,均一次性扣 0.10 分。 3.一个组合动作出现两个以上同一步法错误,均一次性扣 0.10 分。
腾空飞脚、腾空飞脚向内转体 180°、旋风脚、腾空外摆腿 30 ▼击响腿脚尖未过肩▼击拍落空▼外摆腿脚尖未过肩
跳跃
侧空翻
32 ▼腾空腿弯曲
腾空盘腿 360°侧扑
40 ▼摆动腿脚未过头
跌扑 鲤鱼打挺
41 ▼手撑扶地面
腾空双侧踹
42 ▼踹出腿未并拢▼踹出腿弯曲
弓步
50 ▼前腿未接近半蹲▼后腿脚跟离地
马步、半马步
全国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优秀范文五篇]
![全国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优秀范文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ca5c5ef7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c0.png)
全国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全国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全国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一)竞赛的一般常识⒈ 执行裁判人员组成:总裁判长1人、副总裁判长1-2人。
裁判组设裁判长1人、副裁判长2人;A组评分裁判员2-3人;B组评分裁判员3人;C组评分裁判员2-3人。
编排记录长1人,检录长1人。
⒉ 竞赛按类型可分为:个人赛、团体赛、个人及团体赛。
按年龄可分为:成年赛、青少年赛、儿童赛。
⒊ 竞赛项目:长拳、太极拳、南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太极剑、南刀、南棍、传统拳术、传统器械、对练项目和集体项目。
⒋竞赛年龄分组:成年组、青少年组和儿童组。
5.比赛顺序:在竞赛监督委员会和总裁判长的监督下,由编排记录组抽签决定比赛顺序。
6.检录:运动员须在赛前40分钟到达指定地点报到,参加检录,并检查服装和器械。
7.礼仪:运动员听到上场点名时和完成比赛套路后,应向裁判长行抱拳礼。
8.得分相同的处理:个人分别以难度分高者、以完成高等级难度数量多者、以演练水平分高者、以演练水平扣分少者、以动作质量扣分少者顺序排列名次。
全能或团体以比赛中获单项第一名多者列前,依次类推。
9、竞赛有关规定:(1)难度填报:参赛的运动员必须根据竞赛规则和规程要求选择难度和必选主要动作,于赛前20天在规定网站填报“武术套路难度及必选动作申报表”,并确认打印,签字、盖章后寄往赛会(以到达邮戳为)。
(2)套路完成时间:长拳、南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南刀、南棍套路:成年不少于1分20秒;青少年(含儿童)不得少于1分10秒。
太极拳、太极剑自选套路为3—4分钟;太极拳规定套路为5—6分钟。
对练不得少于50秒。
集体项目为3—4分钟。
传统项目,单练不得少于1分钟。
(3)比赛音乐:规程规定的配乐项目必须在音乐(不带歌词)伴奏下进行,音乐可以根据套路的编排自行选择。
(4)比赛服装:裁判员应穿统一的服装,佩戴裁判等级标志;运动员应穿武术比赛服装。
(5)竞赛场地:个人项目14米长,8米宽。
中华武术的比赛规则和裁判标准

中华武术的比赛规则和裁判标准中华武术比赛规则和裁判标准
中华武术是中国传统武术的统称,包括了许多不同的流派和招式。
在中华武术
比赛中,有一套严格的规则和裁判标准,以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和准确性。
首先,中华武术比赛通常分为套路和对抗两个项目。
套路是指参赛者按照预先
规定的动作序列进行表演,评分依据包括动作的难度、流畅性、节奏感和表现力等。
对抗项目则是两名选手进行实战对抗,评分主要考虑技术运用的准确性、力度和快速度等。
在套路比赛中,裁判会根据参赛者的表演进行评分。
裁判根据动作的标准化执
行和技术难度来评分,同时还会考虑动作的节奏感和舒展度。
裁判需要具备丰富的中华武术知识和经验,以便准确评判选手的表现。
对于对抗项目,裁判将根据比赛规则和技术要求来评分。
裁判需要严格遵守比
赛规则,确保选手在比赛中遵守规定动作和禁止动作。
裁判还需要保证比赛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选手受伤。
在中华武术比赛中,裁判的准确性和公正性至关重要。
裁判需要具备专业的中
华武术知识和丰富的裁判经验,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和准确性。
裁判还需要保持冷静和客观,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
总的来说,中华武术比赛的规则和裁判标准是为了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和准确性。
裁判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严格遵守比赛规则,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
选手也需要遵守比赛规则,展现出中华武术的精湛技艺,为观众带来精彩的比赛。
中华武术比赛不仅是一种体育比赛,更是一种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方式,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喜爱中华武术。
武术套路的竞赛规则和裁判方法

是指对劲力、协调、精神、节奏、风格、内容、结构、布局等演练方面的抽象内容,由于不易采取量化的标准进行衡定,所以对这类错误的出现要在运动员全套技术演练完毕之后,通过整体比较,全面衡量,根据演练水平,一次性确定扣分。
(3)其他错误出现扣:
是指运动员临场所出现的其他错误,如器械变形、遗忘、失去平衡等,要依据规则中的“其他错误扣分”,每出现一次,根据程度不同予以扣分。
二、套路竞赛裁判法简介
裁判员不但要精通规则,更须熟悉裁判方法。武术裁判员在套路竞赛中的裁判经验,主要可以概括为:规格错误随时扣,演练水平一次扣,其他错误出现扣等方法。
(1)规格错误随时扣:
是指对动作规格方面的内容,如手型、步型、手法、步法、身法、腿法等,要严格按照其动作规格的具体要求进行评判。对动作规格所出现的错误,随时发现,随时记录,按要求进行实扣。
武术竞赛类型可分为个人、团体、个人和团体赛三种。
2.竞赛项目
武术竞赛项目主要分为长拳、太极拳、南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其他拳术、其他器械、对练项目和集体项目等内容。
3.抱拳礼
运动员听到点名后,先向裁判长行抱拳礼,并立即进场,运动员身体任何部分开始动作即为起势(记时开始)。运动员完成套路动作后,须并步收势(记时结束),再转向裁判长行注目礼,而后退场。赛后示分时,运动员应向裁判长行抱拳礼。
②演练技巧方面(1.5分),要求达到精神饱满,节奏分明,风格突出者;
③编排方面(0.5分),要求达到内容充实,结构合理,变化多样,布局匀称。
(3)创新难度动作:
运动员临场较好地完成了申报的创新难度动作,由裁判长按确认的分值予以加分。
(4)裁判长的扣分:
裁判长对起收势不符者扣0.1分;运动员重做扣1分;出界扣0.1~0.2分;平衡时间不足扣0.1~0.2分;太极拳、剑和集体项目套路完成时间超出规定时间5秒,扣0.1分,依此类推,其他项目不足规定时间在2秒内,扣0.1分,依此类推;器械、服装不符合规定取消其该项成绩;自选套路每少一个规定动作组别,扣0.3分;规定套路的动作缺少或增加,扣0.2分;每附加、漏做或改变一个指定动作,扣0.3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传统武术套路竞赛是指通过比赛的形式来展现不同传统武术套路所包含的动作、精神和技巧,同时也是对选手综合表现能力的考验。
而为了确保比赛的公正、公平和规范,必须制定相应的竞赛规则和裁判法。
竞赛规则
1. 套路分类
传统武术套路竞赛中,根据运动员的年龄、性别、参赛经验等因素,将套路分为少年组、青年组、成年组、高级组、自选组等不同组别。
其中,少年组适用于14岁以下的选手,青年组
适用于15岁至19岁的选手,成年组适用于20岁至34岁的选手,高级组适用于35岁以上的选手,自选组用于独创、改编
或传承非适用其他组别套路的选手。
2. 技术要求
在比赛中,运动员需按照规定的套路执行各项技术动作,包括进步步法、稳定站姿、动作节奏、力度控制、呼吸节律等。
同时,需要依据裁判的要求进行技术调整和改进,确保动作标准、精准和优美。
3. 赛制安排
传统武术套路竞赛的方式多样,包括现场评分、录像投票、公开互评等。
无论采用何种形势,都需要考虑运动员参赛规模、比赛地点、时间安排等因素,使得比赛流程合理、顺畅、公正。
4. 裁判评分
传统武术套路竞赛的裁判评分应遵循如下原则:
(1)依据套路的基本技术要求和比赛细则进行评分;
(2)对于运动员的每一个动作,按照其动作难度、精度、整
洁度、力度等要素进行全面评估;
(3)对于运动员的整体表现,应综合考虑他们的外姿、气质、动作配合、身法流畅度等方面,制定合理的比分标准。
裁判法
1. 裁判人员的选择
传统武术套路竞赛的裁判人员应从相关人员中选取,包括高水平教练、著名裁判、专业选手等。
同时,需具备足够的经验、知识和审美观念,确保比赛的公正与权威。
2. 裁判流程
传统武术套路竞赛的裁判流程应包括以下环节:
(1)赛前:裁判人员对比赛规则、比赛套路、评分标准等进行讲解和准备;
(2)比赛前:裁判人员各项技术和考评标准,确保裁判员之间统一规范;
(3)比赛中:裁判员按比赛规则和评分标准评分,注重独立思考和判断,避免出现偏见、失误等问题;
(4)比赛后:裁判人员根据选手表现进行综合评估,公布比赛结果、裁判得分及相关建议。
3. 裁判的职责
传统武术套路竞赛中,裁判的职责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审查报名选手的身份、技能水平和年龄要求;
(2)制定比赛规则和评分标准,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和规范;
(3)在比赛中对运动员动作的难度和技术要素进行评估和打分;
(4)保证比赛时裁判的中立性和客观性,且有效避免利益冲突和人际关系的困扰;
(5)在比赛结束后,进行评分总结并公布比赛结果,并给予
选手相关的反馈和建议。
总结
传统武术套路竞赛是展示传统武术套路的重要平台,也是考验选手独立思考能力、技术水平和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
为了确保比赛的公正、公平和规范,应制定严格的比赛规则和裁判法,并注重裁判人员的培训、选派和质量提升,以确保全面有效、可靠稳定的评判结果。
很抱歉,我无法根据上下文了解到需要针对哪种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请提供更具体的内容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