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生物学2离子通道和神经元电活动

合集下载

神经生物学知识点

神经生物学知识点

神经生物学知识点神经生物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结构、功能和作用的学科,涉及到神经元、突触、神经传递等一系列生物学过程。

本文将介绍一些重要的神经生物学知识点,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这一领域。

一、神经元和突触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元,主要负责信息的接收、处理和传递。

它由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组成。

1. 细胞体:神经元的细胞体包含细胞核和细胞质,是神经元的代谢中心。

2. 树突:树突是一种短而分支的突起,负责接收其他神经元传递的信息。

3. 轴突:轴突是一种长且单一的突起,可将信息从细胞体传递到其他神经元。

4. 突触: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点,信息通过神经递质在突触间传递。

二、神经传递神经传递是指信息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包括电信号传递和化学信号传递两种方式。

1. 电信号传递:神经元内部存在负离子和正离子的电荷差异,当神经元受到刺激时,离子通道打开,电荷发生变化,产生电脉冲信号。

这种信号的传递速度快,主要发生在轴突内。

2. 化学信号传递:当电脉冲信号传递到轴突末梢时,会释放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将信号传递给其他神经元。

神经递质会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新的电信号,从而传递信息。

三、神经系统的分布与功能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CNS)和周围神经系统(PNS),分别负责感知、控制和调节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1. 中枢神经系统(CNS):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是指挥和控制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的中心。

大脑负责高级认知、情绪调节等功能,脊髓负责传递神经信号。

2. 周围神经系统(PNS):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将感觉信息从感受器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并将指令从中枢神经系统传递给肌肉和腺体。

四、神经调节与神经递质神经调节是指神经系统通过释放神经递质来调节机体内各种生理过程。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神经递质及其作用:1. 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简称ACh):ACh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递质,在神经-肌肉接头传递信号时起重要作用。

6 7神经生物学 离子通道

6 7神经生物学 离子通道

第三节 膜片钳技术(单通道记录)

膜片钳技术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电Neher和 sakmann及其同事发展起来的
第四节 电压依赖性离子通道
一、钠通道、钙通道和钾通道的分子结构
(一)钠通道分子结构 (二)钙通道分子结构 Mr接近208000
(三)钾通道分子结构
果蝇Shsker基因编码的大约7x104的蛋白质构成 钾通道果蝇Shsker基因有5种不同的产物,它们均能 编码钾通道。 钾通道多样性 (四)电压依赖性通道的S4段可能是一个电压感受器 通道的门控过程必然伴有限内电荷的移动 钠通道门控电流需要6e-移动才能打开通道的门 (五)S5和S6段之间的非螺旋区形成了钾通道的衬里

Ca 2+是神经细胞内一种重要的第二信使 ① Ca 2+内流触发神经递质释放 ② Ca 2+通过与其他第二信使、蛋白磷酸化、 递质合成和代谢作用相联系发挥作用 ③ Ca 2+在突触可塑性、发育、学习记忆等 神经细胞功能中起重要作用。
一、细胞内钙浓度的测定
测定胞质Ca 2+浓度比较因难,原因是胞 质Ca 2+浓度很低 内:0.1—0.2umol/l ;外;1.8mmol/l
①以疏水性图为基础的多数蛋白质模型中,把这一结构位于细 胞外,而非膜内;②这一结构不形成α 螺旋,而形成更为伸 展的β 折叠
二 钠通道
(一)钠通道特性 1.激活特点
钠通道在膜静息状态时是关闭的,在去极化状态时开 放,最长开放时间能维持几ms
2.钠通道和钾通道的离子选样性是相对的
可以通透其他的无机离子和合机离子
(二)钙通道的多样性
1. 2.
3.
4.
L型 很强的去极化作用才能开放,但 不失活 兴奋 T型 持续时间很短,很快失活 树突 整合 N型 调节突触前终未递质的释放 IB型 一种独立的、非常缓慢的Ca 2+ 电流

神经生物学——神经元电活动

神经生物学——神经元电活动
第二章 神经元的电活动和神经元间信息的传递
生物电研究简史 刺激 (stimulus), 兴奋性 (excitability), 兴奋 (excitation) 伽伐尼(Galvani,L. 1737-1798)的实验 伽伐尼(Galvani,L. 1737-1798)的实验 无金属收缩实验 二次收缩实验 • 20年代Gasser和Erlanger将阴极线示波器等近代电子 20年代Gasser和Erlanger将阴极线示波器等近代电子 学设备引人神经生理学研究,获1944年诺贝尔奖。 学设备引人神经生理学研究,获1944年诺贝尔奖。 • Hodgkin、Huxley 和Eccles三人分享了1963的生理学 Hodgkin、 Eccles三人分享了1963的生理学 或医学诺贝尔奖。(胞内记录) • Katz用微电极技术开展了神经肌肉接头突触的研究, Katz用微电极技术开展了神经肌肉接头突触的研究, 为此于1970年也获得了诺贝尔奖。 为此于1970年也获得了诺贝尔奖。
动作电位的传导
动作电位,(即神经冲动impulse)一旦在神经元的一 动作电位,(即神经冲动impulse)一旦在神经元的一 处产生,便以恒定的速度和振幅传遍整个细胞。 阈膜电位 除极化过程中,由局部电位发展为动作电位时的临 界膜电位称阈电位 (threshold membrane potential)。也 potential)。也 就是由去极化引起的Na 通透性的升高,达到Na 就是由去极化引起的Na+通透性的升高,达到Na+的内流 量恰好超出K 量恰好超出K+外流时的膜电位。 局部电位的出现提示g 开始上升,但g 仍大于g 局部电位的出现提示gNa开始上升,但gK仍大于gNa , 故膜电位终将恢复至静息膜电位水平。而当去极化达阈电 位时, gNa大于等于gK时,膜将向去极化方向发展,这又 大于等于g 会进一步导致g 会进一步导致gNa的上升, gNa上升更加促进去极化,如此 自我再生地发展,直至Na 自我再生地发展,直至Na+的平衡电位时为止。这过程称 即是Na电流的活化(activation 即是Na电流的活化(activation of sodium current)。 current)。

神经元的电生理学特性

神经元的电生理学特性

神经元的电生理学特性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其电生理学特性对于我们理解神经信息传递和神经网络功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神经元的电生理学特性,包括静息膜电位、动作电位和突触传递。

一、静息膜电位神经元在静息状态下,存在静息膜电位。

静息膜电位是维持神经元内外电位差的结果,通常为-70mV左右。

该电位的维持与细胞膜的离子通道活性有关,主要由钾、氯离子和钠-钾泵共同调节。

正常神经元在静息状态下,离子通道平衡,维持静息膜电位的稳定。

二、动作电位当神经元受到足够强度的刺激时,会发生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

动作电位是一种电压快速上升和下降的电信号,用于神经信息的传递。

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依赖于钠和钾通道的开关机制。

当细胞膜的电压达到一定阈值时,钠通道迅速开启,钾通道逐渐关闭,导致电位快速上升。

随后,钠通道关闭,钾通道逐渐开启,导致电位快速下降,恢复到静息态。

动作电位的传导是通过细胞膜上的电位变化引发相邻区域的电压变化,从而进行信号的传递。

三、突触传递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主要通过突触完成。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点,包括突触前细胞、突触间隙和突触后细胞。

突触传递包括化学突触传递和电突触传递两种类型。

化学突触传递通过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受体的结合实现信号传递。

电突触传递则通过突触间隙中的细胞直接电耦联实现信号传递。

突触传递的性质和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包括突触前的刺激频率、突触前细胞和突触后细胞的特性等。

四、神经元网络的电生理学特性神经元不仅存在单个细胞的电生理学特性,还存在于神经网络中的相互作用。

神经元网络的电生理学特性包括同步振荡、空间编码和可塑性等。

同步振荡是指神经元网络中部分或全部神经元的活动呈现出固定的周期性变化,常见于电活动节律性的脑区。

空间编码是指神经元网络中不同神经元对于特定信息的编码方式,通过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和活动模式来表达不同的信息。

可塑性是指神经元网络结构和功能的可变性,包括突触前后的连接强度调节、突触可塑性以及整体神经网络的可塑性等。

神经元细胞的电生理特性

神经元细胞的电生理特性

神经元细胞的电生理特性神经元是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细胞单位,负责处理和传递信息。

神经元与其它细胞最为显著的区别在于其具有电刺激传导的能力。

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主要是由离子通道、离子泵和细胞膜的通透性决定的。

离子通道离子通道是神经元膜上的蛋白质通道,可以让特定离子通过。

钠离子(Na+)通道和钾离子(K+)通道是两种最常见的离子通道。

在静息状态下,神经元的膜上Na+通道关闭、而K+通道部分打开,细胞内部电势为负。

当神经元受到足够大的刺激,Na+通道会迅速打开,Na+离子进入细胞内部,细胞内部电势迅速变正,即发生了动作电位。

在细胞内部电势达到顶峰后,Na+通道会立刻关闭,K+通道打开,K+离子从细胞内部流出,细胞内部电势迅速变负,恢复到静息状态。

这一过程被称为反相电位,是神经元传递信息的基础。

离子泵神经元的离子泵负责将离子从低浓度区域向高浓度区域进行转移。

其中最常见的是钠钾泵,它将三个Na+离子推出细胞外,将两个K+离子移到细胞内,以维持神经元的静息状态。

同时,钠钾泵还消耗大量ATP能量。

神经元膜的通透性细胞膜的通透性决定了离子在细胞内外的移动速度。

除了Na+和K+通道以外,还存在一些钙离子(Ca2+)通道和氯离子(Cl-)通道。

钙离子是神经递质和细胞内信号的重要递质,而氯离子与钠离子相反,进入细胞会使其电势变得更负。

在某些情况下,神经元膜的通透性发生变化,会导致离子通道的活动与利用模拟神经递质的药物作用来影响神经元的轴突释放。

总体来说,神经元细胞的电生理特性复杂而精密,这为神经系统的信息处理和传递提供了强大的物理支持。

通过对神经元的电生理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神经元的功能和神经系统的特性,并为脑科学和神经药理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神经生物学离子通道

神经生物学离子通道
感谢您的观看。
在神经信号处理中的作用
04
CHAPTER
神经生物学离子通道的发现与探索
科学家首次发现神经细胞膜上存在可通透离子的物质。
19世纪末
科学家开始研究神经细胞膜上的物质,并发现存在一种可调节离子通透性的蛋白质分子。
20世纪初
科学家通过电生理学技术,发现神经细胞膜上存在一种可调节电信号的蛋白质分子,称为“离子通道”。
激活和失活
某些离子通道在受到刺激后可以逐渐激活或失活,这种动力学特性对于神经信号的传递和调节具有重要意义。
频率依赖性
离子通道的开关频率可以受到刺激频率的影响,这种特性有助于神经元对不同频率的信号进行编码。
动力学特性
1
2
3
离子通道可以通过磷酸化、去磷酸化等化学修饰来改变其活性,从而调节神经元的兴奋性。
化学修饰调节
一些离子通道可以与特定的配体结合,改变其构象和活性,如乙酰胆碱、谷氨酸等神经递质。
配体调节
离子通道可以对机械刺激产生反应,如膜的拉伸或压缩,这种特性在感觉神经元中尤为重要。
机械调节
调节特性
03
CHAPTER
神经生物学离子通道的作用
在神经元兴奋中的作用
维持静息电位
离子通道控制神经元在静息状态下的电荷分布,从而维持神经元的静息电位。
结合多尺度研究方法,探讨离子通道在神经环路中的调控作用,以及与动物行为之间的联系,以揭示其在神经系统中的整体功能。
离子通道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03
深入研究离子通道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中的作用机制,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靶点。
离子通道在神经信号处理中的研究展望
THANKS
离子通道与疾病的关系

神经生物学中的钠离子通道

神经生物学中的钠离子通道

神经生物学中的钠离子通道作为一种重要的离子通道,钠离子通道在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递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神经生物学中的钠离子通道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1. 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递在神经系统中,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是通过神经元动作电位来实现的。

神经元动作电位是由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所引起的离子流动所产生的一个电流信号,该信号沿着神经元轴突快速传递,实现了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

2. 钠离子通道的特点钠离子通道是一种跨膜蛋白质,在细胞膜上形成了一个长长的蛋白管道。

当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这个管道会通过一系列的通道蛋白分子的协同作用,产生出大量的钠离子通道的开放,使得神经元内外的电位差迅速发生了变化。

这种变化会进一步导致其他离子通道的开放关闭,最终形成了神经元动作电位。

3. 钠离子通道失调会引起哪些疾病?如上所述,钠离子通道在神经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钠离子通道的失调会直接导致神经系统的疾病。

目前,有许多与钠离子通道相关的疾病已经被发现,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癫痫、震颤等神经系统疾病。

4. 钠离子通道药物的发展现状由于钠离子通道的重要性,以及许多相对于钠离子通道失控引起的疾病的重要性,研究者们对钠离子通道开发治疗手段的兴趣与热情一直很高。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许多药物被开发出来,例如抗癫痫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等。

这些药物都能够通过改变钠离子通道的特性,从而抑制神经元动作电位的发生,以达到治疗效果。

5. 钠离子通道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钠离子通道的研究也将迎来更多的挑战与机遇。

钠离子通道药物的研发将会越来越精细化,钠离子通道的结构与功能研究也将会越来越深入,这些都将会为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更加精准和高效的手段。

总之,钠离子通道在神经生物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的结构和功能研究,钠离子通道药物的研发都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钠离子通道的研究将会进一步深化,从而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做出更加突出的贡献。

第二节-离子通道

第二节-离子通道
③在选择性和作用上最强旳钠通道阻断剂,明显地克制0相,明显减慢心 肌传导速度,但对复极化过程影响较小旳药物,Eneainide(哌茴苯胺)、 flecainide(哌氟酰胺)和Propafenone(苯丙酰苯心胺)等为1c类药物。
Ⅰ类抗心律失常药对钠通道旳阻断作用依赖于心率,即当心率 快时阻断作用强,而心率慢时作用不明显或看不出其阻断作用, 称之为频率依赖性。药物与通道间旳相互作用及其频率依鞍性 阻断与药物对钠通道作用旳状态依赖性有关。处于开放或失活 关闭状态旳通道对药物亲和力高,而在静息关闭时通道不与药 物结合,或药物只在通道开放时才干进入到其结合位点。所以 高频率电脉冲(如快心率)时通道更多处于开放状态而易被药物 阻断;被阻断旳通道在静息时复活减慢,更长时间地处于失活 关闭状态,更使药物作用加强。所以,药物对钠通道旳阻断作 用取决于通道进入开放(使用)状态旳频率,故又称为开放状态 阻断或使用依赖性阻断。不但钠通道阻断剂,钙通道阻断剂如 维拉帕米等也具有这一特征。
都存在此类通道。
另外,还有非门控通道,经常开放,主要与静息电位有关。
在整个动作电位时程中,离子通道至少经历三种不同状态旳 循环转换,即静息关闭状态(closed resting state)、开放状态 (open state),失活关闭状态(closed inactive state)。处于 静息关闭状态旳通道遇到合适旳刺激时即可进入开放状态,即 激活过程(activation)。有旳通道在开放后将伴随时间逐渐进 入失活关闭状态,即失活过程(inactivation)。失活关闭状态 旳通道不能直接进入开放状态而处于一种不应期。只有使通道 从失活关闭状态进入到静息关闭状态后,通道才干再度接至外 界刺激而激活开放,这一过程称为复活(reactivatio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iffusion
• Temperature-dependent random movement of ions and molecules tends to distribute the ions evenly throughout the solution so that there is a net movement of ions from regions of high concentration to regions of low concentration.
• Generating a steady electrical potential difference across a membrane requires
– An ionic concentration gradient – Selective ionic permeability
25
Before moving on to neurons, four important points should be made:
Each of the different polypeptides contributing to a protein with quaternary structure is called a subunit (亚基).
1.4 Channel Proteins
• Channel protein is suspended in a phospholipid bilayer, with its
• The protein channels can be highly selective for specific ions. (离子通道对离子具有高度的选择性)
• The movement of any ion through channel depends on the concentration gradient and the difference in electrical potential across the membrane. (离子的跨膜运动依赖于膜两侧的浓度梯度和电位差)
Electrical current flow across a membrane
• Driving an ion across the membrane electrically requires
– The membrane possesses channels permeable to the ions – There is a electrical potential difference across the membrane
Electricity
• Two important factors determine how much current (I) will flow:
– Electrical potential (V, 电势) – Electrical conductance (g, 电导)
• Electrical conductance Electrical resistance (电阻, R=1/g) Ohm’s law: I = gV
• Ion selectivity (离子选择性) – The diameter of the pore – The nature of the R groups lining it
• Gating (门控特性) – Channels with this property can be opened and closed-gated by changes in the local microenvironment of the membrane:
– hydrophobic (疏水的) portion inside the membrane
– hydrophilic (亲水的) ends exposed to the watery environments on either side
A Membrane Ion Channel
10
Two Properties of Ion Channels
Vm = - 80 mV
Before moving on to situation in real neurons, four important points should be made:
② The net difference in electrical charge occurs at the inside and outside surfaces of the membrane (膜内外两侧电荷的不同 仅仅分布于膜的内外侧 面,而不是分布于整个 细胞的内外液)
Ion channel and Neuronal Electric Activities
王志举 Dept. of Physiology 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
1. Neuronal membrane
1.1 Cytosol and Extracellular Fluid
1.6 THE MOVEMENT OF IONS
• A channel across a membrane is like a bridge across a river.
• An open channel A net movement of ions across the membrane.
– The membrane possesses channels permeable to the ions
– There is a concentration gradient across the membrane
Electricity
• Another way to induce a net movement of ions in a solution is to use an electrical field (电场), because ions are electrically charged particles.
① Large changes in membrane potential are caused by minuscule changes in ionic concentrations (仅需要微小的离子浓 度改变就可以引起膜 电位大幅度的变化)
100 mM Vm = 0 ement requires that external forces be applied to drive ions across.
• Two factors influence ion movement through channels:
– Diffusion (扩散) – Electricity (电势差)
5
1.3 Protein
• These proteins provide routes for ions to cross the neuronal membrane. •The resting and action potentials depend on special proteins that span the phospholipid bilayer.
2. THE IONIC BASIS OF THE RESTING MEMBRANE POTENTIAL (静息电位)
• 2.1 The membrane potential (膜电位) is the voltage across the neuronal membrane at any moment, represented by the symbol mV or Vm (membrane potential ).
1.2 The Phospholipid Membrane (磷脂膜)
The lipids of the neuronal membrane forming:
a barrier to water-soluble ions a barrier to water
头端-极性磷酸盐-亲水
尾端-非极性碳氢化合物 -疏水
• Microelectrode (微电极) and mV measurement
2.2 Establishing Equilibrium Potential
20 :1
No potential difference Vm = 0 mV
The diffusional force = The electrical force
This movement is called diffusion (扩散).
• A difference in concentration is called a concentration gradient (浓度梯度).
15
Diffusion
• Driving ions across the membrane by diffusion happens when
• Opposite charges attract and like charges repel.
The movement of ions influenced by an electrical field
Opposite charges attract and like charges repel
Protein – Amino Acids
The Peptide Bond (肽键) and a Polypeptide (多肽)
Protein Structure
The tertiary structure
The primary structure The secondary structure The quaternary structure
• Chemically-gated channel • Voltage-gated channel • Mechanical-gated channe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