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2014年浙江省金华市十校联考作文题审题及例文
十校联考考场作文佳作评析

十校联考考场作文佳作评析(2篇:杨兆瑜、宣超敏)By 仁智山水发表于 2009-12-18 15:30:00 作文: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诗歌除外)那是临近高考的一个晚上,儿子正在家里复习功课,可突然停电了,儿子坐在书桌前不停地埋怨。
父亲听见了,走进书房,对儿子说:“孩子,现在你要做的,是去点亮一支蜡烛。
”点亮心烛(高三生物班杨兆瑜)当黑暗突然闯入临近高考的学子,他不知所措,怨天怨物,他沉浸在黑暗中,忘却了点亮光明。
其实,是心压负了太沉重的负担,而忘却了点亮心中的蜡烛。
(“黑暗突然闯入”,营造氛围,承接材料,不至偏题。
继而,追寻原因,点题。
)还要抱怨多少次树木的凋落其实凋落的是我们的心灵。
还要叹息多少次生活的乏味其实苍白的是我们的眼睛。
还要数落多少次深夜的漆黑其实暗沉的是我们的心智。
(独句成段,简洁明快。
“抱怨”“叹息”“数落”,“凋落”“苍白”“暗沉”,“心灵”“眼睛”“心智”,词汇变幻丰富,情景若在眼前。
)在韶华而逝中,渐渐失去了原本明亮的心灵,被外物染上了不净的尘埃。
点亮心烛,是一份迫切的需要。
(深入一层,追寻原因,再次点题。
)在那个悠长的雨巷中,有一个寻觅丁香般结着凝愁姑娘的彷徨人,他渴望,渴望啊和平、渴望幸福,他的心烛若隐若现,似欲熄灭。
可在中国风雨征程中,他毅然地点亮了心烛,他迫切地需要信仰。
戴望舒,最终等来了胜利,幸福。
(“戴望舒”“心烛若隐若现”,事例典型,语句舒缓,长短相间,善用形象词汇。
点出“信仰”,明确“心烛”,很好。
这就是具体形象,具体到“和平”“幸福”,“信仰”。
)在风雨交加的情形中,渐渐滋生了迷茫不知所措的心态。
点亮心烛,是一次明志的坚定。
(这是第一层次,概括明确。
)朱自清踏着夜的笙箫走近荷塘,月色极美,可心颇不平静,国愁,内心的悸动,使其无法入眠,他一番散步,却是点上了心烛,他坚定了志气。
在食物缺乏的年代中,他宁饿也不食美国资助之食。
浙江省金华十校2014年4月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word版)

浙江省金华十校2014年4月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浙江省金华十校2014届高三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整理录入:青峰弦月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吱声(zī)豇豆(gāng)香饽饽(bō)蟾宫折桂(chán)B.戏谑(xuè)期间(qī)节骨眼(jiē)以儆效尤(jǐng)C.劲爆(jìng)框架(kuàng)挑大梁(tiǎo)一塌糊涂(tà)D.旋转(xuán)拖累(lěi)一溜烟(liū)管窥蠡测(lí)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以来,有关放射性污染和清理等方面的信息批露缺乏透明度,日本政府和相关企业的不断遮掩、欺瞒之举让本国民众和国际社会长期不安。
B.仰望夜空,总是会有不可名状的失落感涌上心头。
多么怀念幼时曾见的如金钢钻般闪耀的星辰,那些闪烁的光亮总能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
C.“十一”长假,杭州西湖出现“只见人头不见桥头”的画面,游客们涌入各大景区,万头攒动,磨肩接踵。
根据统计,2日当天游客量破天荒达到100万人次。
D.“土豪”称谓的流行,与其说是揶揄,不如说是焦虑。
焦虑的背后,则是物质日渐走向丰裕之后,对精神生活更上层楼的迷茫和向往。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近年来,空气污染加剧,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
在过去的一年中,自年初至年末,由北向南,雾霾波及大半个中国。
B.等待的同时,各方传来的信息引起了人们各种猜测。
一天之后,马航客机失联一事似乎更加扣人心弦。
C.树立大国风范,涵养大国心态,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开放、包容和自信,看到中国人民的团结、理性和智慧。
D.在陕西谢朝平事件、江西宜黄血拆事件中,微博狙击潜规则的表现可圈可点,对事件最终走向良性解决,几乎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余额宝取消”问题在新浪微博上被报道98700次、在百度新闻中被提及41900次,从而超越雾霾问题,位居热点话题榜首。
2014年浙江高考作文分析及训练——门与路

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女儿却认真
地说:“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博文引起了广大网民的热议。
• 网民甲:坐在路边鼓掌其实也挺好。
• 网民乙:人人都在路边鼓掌,谁在路上跑呢?
• 网民丙:路边鼓掌与路上奔跑,都应该肯定。
• 从上述网民的议论中,选取一种看法,写一篇文章,你可 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 注意:1、立意自定,角度自选;2、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
• 作文要求:文体不限,字数800左右。
2009年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题: (“绿叶对根的情意”材料)
阅读下列歌词,根据要求作文。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 春风中告别了你,今天这方明天那里。 无论我停在哪片云彩,我的眼总是投向你, 如果我在风中歌唱,那歌声也是为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路上充满回忆。 请你祝福我,我也祝福你, 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2014浙江高考作文真题练习
新材料作文——材料自拟题作文
高 考 作
话题作文
材料话题作文
文
无材料话题作文
类
型
材料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
无材料命题作文
浙江历年高考作文
2004年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题: (“人文素养的提高和发展”材料
话题)
• 有关部门调查显示:某省公众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总体达 标仅为7.5%,与该省的经济发展颇不相称。该调查认为: 人文素养反映了一个人的基本修养和品质,体现了人们处 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价值观;缺乏 人文素养、失落人文精神,必然会制约个人乃至社会、国 家、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在建设物质家园的同 时,应高度重视精神家园的建设。
浙江省2010至2014高考语文作文真题审题立意

可以由抒写生活中的具体的“门与路”到抒写怎样跨人大学之门以及如何走好 大学之路。
4.选择一扇门。走好一条路。 从小就规划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怎样跨入一所理想的大学之门。“我”应该小 把选择的期待错看成终点,这样才能摊开理想的大门,才能走好人生之路。
5.人生路,一扇门。
之人,而我更愿为那卑渺角落里的慷慨发出敬仰的声音,即使 他们如微尘,淡泊而无闻。
•
这个世界时常显得过于忙碌,利益的争夺早已让古者恬然
处世默然奉献之言束之高阁。身边不缺勇于追求注目成功之人,
看那选秀无休止海选中浮起的欲望与期待,看那层出不穷争先
恐后在书架上占去一席之位的青春言情与致富“秘籍”。不错,
他们不失为社会前行的推力,正如古代西方有言:“人无欲望
• 网民甲:坐在路边鼓掌,其实也挺好。
• 网民乙:人人都在路边鼓掌,谁在路上跑呢?
• 网民丙:路边鼓掌与路上奔跑,都应该肯定。
• 从上述网民的议论中,选取一种看法,写一篇文章, 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 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④不得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物理时间随着时钟的指针分分秒秒匆匆地流逝,而人
生的时间,则由大大小小的悲喜堆叠而成过去,由错
错对对的选择建构而成未来。所以,人生的真谛不在
复制别人的成功,而是认识自己,在合适的时间里做
好该做的事!
•
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以“我的时间”为标
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要求】①选择角度,明确立意。②除诗歌
• 材料第一部分关于“门”和“路”的辩证关系, 实则是为后面对“大学之门”的定位做铺垫。这 种由面(人生之门)到点(大学之门)的材料设 计,实则极具指向性:“人生之门”当然可以写, 但我更希望你去写“大学之门”。
2014年高考满分精选作文浙江卷:一点青春气,千里快哉风

2014年高考满分精选作文浙江卷:一点青春气,千里快哉风 2014年下考谦分做文浙江卷:一点芳华气,千面快哉风南岛正在《波兰去客》外写叙:“这时咱们有梦,闭于文教,闭于恋爱,闭于穿梭世界的游览。
现在咱们深夜喝酒,杯子撞到一同,皆是梦破裂的声音。
”欢壮的诗人果芳华的逝来而口殇。
只否叹,现在沙丁鱼涌动于潮流外似的咱们,也染了诗人的忧伤,肆意叹嫩。
那实际上是一种玄妙的心思:误认为年纪才是芳华的标签。
尔忍不住念到一些人,尽是黍离之欢:外国传统五千年汗青,到底嫩了啊!他们理直气壮:诺罚的红毯总洗澡欧风美雨,这才是芳华文教。
外国文教实如祥林嫂般“嫩失落了”吗?外国文明泥土血虚吗?传统精华缺钙了吗?没有!芳华气的渐消怕是咱们记了蜕化,一度轻于“进化”外。
蜕化是外国文明找归芳华的必要救赎,是一种繁殖簇新取深入血髓的自救。
当莫言一罚惊人时,他说:“尔的获罚代表没有了社会对文教的器重。
”只要社会更多天用一火悠扬的眼神给文教更温顺的凝视,能力以一点芳华气味引发千面快哉风!永葆芳华没有是象牙塔的高慢傲世,它必需接天气,扎根于现真。
当做名做野正在暂违的舶去文明外狂悲时,这群未老先衰的知青做野邪掀起“觅根文教”的一角衣襟。
不管是王安忆的《小鲍庄》,借是韩长罪的《尔口回去》,皆是原土文明正在得后进的借魂芳华。
“岁月”号轻出,芳华正在嗟叹。
韩国邪团体深思“从命”文明,舟倾楫摧欲轻时,二百多名长年从命舟圆指挥,舱外期待,终极熟命退色;不平从者反而获救。
芳华之气象征着有感性、有主意的些许“背叛”。
只会暖吞吞取中物媾和,最多不外成为“社会挖充物”,芳华的梦想战黑甜乡正在剥蚀嫩化。
出有人的对抗,都会只是火泥林场,王小波的话深入炭凉。
正在东北联年夜传授吴宓眼外,雾外的昆亮是曹雪芹笔高的空灵幻景。
当他驻足陌头,看到“潇湘馆”时,怕是一味易尽。
他念到的是黛玉的吟箫于影高,酌梅瓣上雪酿的酒;否其时,一群人饮酒划拳,芳华被老气肢解了。
吴宓白叟愤但是来。
2014年高考浙江卷满分作文

2014年高考浙江卷满分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
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向未知。
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
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浅,有的很深。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注意:(1)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
(2)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3)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
(4)不得抄袭、套作。
【命题意图】材料的前一段以人生的“门与路”为着眼点,提供考生一个较为广阔的构思空间;后一段以大学的“门与路”为着墨点,要求考生以此为具体内容,展现自己对如何进大学之门和如何走大学之路的思考和想象。
【写作立意】题目材料分两段。
前一段是在抽象意义上讨论门与路的关系,可以看作为后一段讨论大学的门与大学的路的材料作铺垫,同时也议论了门与路的辩证关系。
后一段材料把讨论落实到了“大学的”这个定语上。
“综合上述材料”告诉我们,要把全部材料综合起来审题,任何只涉及材料中一段文字的写法,都属于偏题。
所以,写作时必须展现三个关键词:门、路和大学。
【评分标准】把“门”“路”“大学”三个关键词都写入作文,有所偏重,但没有缺少任何一个词,可得49分以上。
没有把这三个关键词写全,或流连于对“门”与“路”的哲学探讨,或一头沉入对大学生活的想象,得42―49分。
只写“门”或“路”,得36―41分。
偏题、套作严重的,得分不超过35分。
当然,打分还需综合考虑材料、语言、文体、结构以及书写和卷面等因素。
2014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两篇及解析

2014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两篇【作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完成作文。
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
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向未知。
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
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浅,有的很深。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满分作文】我的路我的门陈越看到这个题,我有一种莫名的近乎落泪的感动。
禁锢已久的已逝的和我憧憬着的闪着光的日子不知从哪里涌出来,让我既熟悉又陌生,既欣喜又不知所措。
早晨起床,对爸爸妈妈感慨一句:“这么着,我就要高考了。
”他们都笑了。
三年一瞬,曾经认为漫长的高考路已到尽头,我记得怀揣着分班成绩踏入教室时的踌躇满志;我记得第一节化学课校长坐在讲台上我们的小心翼翼;我记得发了高烧数学老师允许我睡一节课我的心满意足;我记得无数个夜晚我的挑灯夜读;我记得无数个清晨我的闻鸡起舞……现在回想,这一切或成功或失败的努力,或欣喜或忧伤的经历,于不经意间早已一寸一寸地为我铺平前方道路,承载着我最初的梦想让我坚强地前行了。
而今,我在路上奔跑着,我看到了不远处的那扇门,虽然我仍只是望着它遐想,但我知道,那是与未来,与更广阔天地的连接点。
门口,有自由的风气,有大师的思想,有无所畏惧的新的征程。
我渴望着在一片更广阔的领空翱翔,然后在我所最钟爱的一片绿荫中停歇;我渴望着在更辽阔的海洋遨游,然后在某处深潜下去,去和其他鱼儿嬉游争食,去和海底的珊瑚问好。
门后,是又一块如此适合我的梦想的起飞之地。
而现在,我已正在不远处眺望着它,过不多久,我就要一踮脚够到它了。
门与路,真是天生一对如此玄妙的组合。
路上挥洒汗水,门后收获惊喜;路上风雨兼程,门后自有既定的目的之地,作为对执着的人最好的回报。
路给了我明确的方向,门给了我拼搏的动力。
而即将走完一程路、推开一扇门的我,无疑是个最满足的人了。
我的路上有温暖同行,我收到了妈妈关切的电话,我也看到从不参加什么祭拜的父亲在普陀双手合十给我许愿时弯下的宽阔脊背。
浙江省金华十校2014届高三4月高考模拟自选模块试题

浙江省金华十校2014年高考模拟考试自选模块试题本试题卷共18题,全卷共10页。
满分6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2.将选定的题号按规定要求先用2B铅笔填写在答题纸上的“题号”框内,确定后再用签字笔或钢笔描黑,否则答题视作无效。
3.考生可任选6道题作答;所答试题应与题号一致;多答视作无效。
题号:01科目: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分)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桂州腊夜[唐]戎昱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注]赊,远。
(1)分析“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一联的艺术特色。
(5分)(2)简析整首诗的结构特点。
(5分)题号:02科目: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分)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节选)顾城也许/我是被妈妈宠坏的孩子/我任性我想画下早晨/画下露水/所能看见的微笑/画下所有最年轻的/没有痛苦的爱情/她没有见过阴云/她的眼睛是晴空的颜色/她永远看着我/永远,看着/绝不会忽然摔过头去我想画下遥远的风景/画下清晰的地平线和水波/画下许许多多快乐的小河/画下丘陵——/长满淡淡的茸乏/我让他们挨的很妙让它们相爱/让每一个默许/每一阵静静的春天的激动/都成为一朵小花的生目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我想涂去一切不幸/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我想画下风/画下一架比一架更高大的山岭/画下东方民族的渴望/画下大海——/无边无际愉快的声音我在希望/在想/但不知为什么/我没有领到蜡笔/没有得到一个彩色的时刻/我只有我/我的手指和创痛/只有撕碎那一张张/心爱的白纸/让它们去寻找蝴蝶/让它们从今天消失/我是一个孩子/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我任性1981年3月(1)请概括出诗人所描绘的美好世界有哪些要素。
(4分)(2)以本诗为例,请简要分析顾城“童话诗人”的特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浙江省金华市十校联考作文题审题及例文'1、浙江省金华市十校联考2014年4月卷作文题“木桶长短板、桶箍的对话”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有一只取水用的木桶,它由若干木板箍成,其中一块比其他的要短一截,另两块连着拎手的要比其他的长一截,每次盛水都只能到短板为止,再也没法装更多一些。
于是,有一天,木板们开始讨论这个问题。
不长不短的木板说:“都是短板不好,影响了我们大家的效益,不如不要它。
”长板说:“要是你们都像我就好了,可以装更多的水,不如都拼接得像我—样长。
”短板说:“没有了我,你们一滴水也盛不了,你们长也没用,不如把你们裁短了。
”……最后桶箍说话了:“没了我,你们就是一堆零落的木板,我们谁也少不了谁,谁都有自己的位置需要坚守。
”对于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
②不得脱离材料及其含义的范围作文。
③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④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角度:短板效应、取长补短、人尽其才、角色定位、分工合作、团队精神、自我审视等。
2、2014年浙江省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这世上没有一朵不期待盛开的花,即便是尊贵如牡丹,抑或微小如野花,似乎在天地间粲然地开放,便是它们一生唯一的追求。
但是又有谁听到过花开的声音?人们总是于突然间在嘴边或在心头惊诧:花开了!是的,人们很少看见花开的过程,更是听不到花开的声音,但是花确实在无声无息中盛开了,而且鲜妍芬芳。
这“花开无声”的境界会使你产生怎样的联想、感慨?得到怎样的启示呢?请你以此材料的内涵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
④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角度:(1)卑微的积累可以绽开惊艳的灿烂;(2)在平淡中开创生命的奇迹;(3)摒弃张扬,人生的成功更需要沉静。
3、安静的夜来香《语文报·高考版》2014-3-1216:02:15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一位雕刻大师,接收了一位十分聪明的弟子。
不久,他发现这位聪明的弟子,稍有进步就在师兄、师弟面前夸夸其谈,好像无所不通……雕刻家把他叫过来,送他一盆夜来香。
第二天一早,弟子兴致很高地对雕刻家说:“夜来香真是太奇妙了!它晚上开放,清香四溢……”雕刻家就问弟子:“它晚上开花的时候,吵你了吗?”“没有。
”弟子高兴地说,“它的开放和闭合都是静悄悄的,哪能吵我呢?”“哦,原来是这样啊。
”雕刻家说,“我还以为花开的时候会吵闹着,炫耀一番呢!”学生的脸刷地一下就红了,诺诺地对雕刻家说:“弟子明白了!”注意:①立意自定,但不要超出材料涉及的范围;②标题自拟;③文体自选;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⑤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夜来香”是理解材料的关键所在,由此入手方能把握材料真谛,同时,它是雕刻家用来启迪弟子的一个比喻,因此,考生审题,要把精神集中在对夜来香开放时间(夜晚)、情态(开放和闭合都是静悄悄)的思考上,从中领悟其比喻意义。
花开花落,了无声息,或灿然而放,或飘然而逝,从不虚张声势,从不显扬卖弄,一切出于淡然、本真。
然而,生活的各个角落,却都充斥着心浮气躁、骄傲自满,充斥着“嘭,嘭,嘭彭,嘭嘭嘭……”的急躁开花声,充斥着“我要开花”“我将开花”的吵闹声。
事业的花朵也好,心灵的花朵也罢,都是开给自己的,自然天成是谓美,源自心灵是谓真,香飘溢远是谓善,如此说来,却又何必吵吵闹闹,干扰别人视听呢?由此,考生可从以下角度立意:1.浮躁中走不出天才。
①什么是浮澡?轻浮、急躁,不沉稳,不冷静,不踏实,对待生活、学习、事业缺乏“执著”的精神,持久的耐力;②浮躁的危害是什么?浮躁使人心急功近利,浮躁使事业浅尝辄止,浮躁使人生潜藏危机;③怎样消除浮躁?冷静善思、脚踏实地、尊重规律。
2.非宁静无以致远。
文章可以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于首段总说“心灵宁静”之于实现人生远大目标的关系,然后从不同的角度或层面进行论述,如“只有宁静,才能坚守心灵的方向”“只有宁静,才能产生拒绝各种诱惑的精神力量”“只有宁静,才能培养追求事业的毅力”“只有宁静,才能淡泊处世,提升人格修养”等,最后,将对不同层面的论述进行总结、强调。
3.满招损,谦受益。
“满招损,谦受益”这个观点本身包含正反对比的因素,它强调了“谦虚”的重要性,也涉及“自满,骄傲”的危害。
这就为考生构思行文提供了一个简便实用的结构模式:正反对比式。
4、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高考科目质检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60分)2014年2月13日,在京打工的18岁姑娘石芳丽骑电动车经过燕郊一个路口时,将76岁老人韩健撞倒昏迷。
石芳丽立即送老人就医,并辞去工作,打算陪护老人。
老人被她的行为所感动,放弃了索赔,还让家人帮助石芳丽找到了一份新的工作。
消息传到石芳丽老家,很快,当地政府决定树石芳丽为典型,不仅召开专题会议作出向石芳丽学习的决定,要求掀起学习石芳丽的热潮,而且县长带队专程从广西飞到河北,前往燕郊看望石芳丽,代表政府向石家发放了慰问金。
对当地政府的做法,你有怎样的看法?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以议论为主,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角度:(1)、弘扬社会良心值得称道(2)、小题大做,捧不出正面典型(3)、坚守做人底线,无需过分拔高(4)、不正常的多了,正常的就成了典型新闻链接:打工女孩撞人没跑县长带队千里慰问(五千慰问金+四万建房补助)2014-3-109:22:02新京报讯(记者何光实习生钟婧圆)18岁打工女孩石芳丽,2月13日在燕郊撞倒韩大爷后立即将其送至医院,并辞去工作,打算陪护老人,受感动的老人及家属放弃了索赔,并帮女孩找到了工作。
如今,石芳丽在其家乡广西南宁市上林县,也成为当地学习的典型。
上林县县长蓝宗耿昨日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将就石芳丽的精神在全县进行三个层面的宣传:“一个是干部要学习;另一个是学生要学习,在学校范围内宣传;再一个就是在社会上发起对这种精神的学习。
”县长带队千里慰问“诚信女孩”昨日中午,蓝宗耿带队一行四人从广西来到石芳丽所在的燕郊镇冯家府村,看望了石芳丽,考虑到石芳丽家境贫寒,蓝宗耿还代表政府向石家发放了5000元慰问金。
蓝宗耿介绍,石芳丽与韩大爷的事迹被曝光后,该县由县委牵头,县委书记亲自坐镇,召开专题会议作出向其学习的决定。
他表示,会议同时要求学习韩健老人的包容和大爱。
上林县政府也将对石芳丽贫困家庭予以帮助,承诺会根据具体的情况对石芳丽给予4万元左右的建房补助金。
据《广西法制日报》报道,南宁市委宣传部拟把石芳丽列为2014年度南宁市道德模范典型,准备强力推出。
而在石芳丽的母校上林县中学,也组织师生开展班会活动,“学习石芳丽讲诚信友善,做勇于担当的上林人”。
时评例文:撞人不跑正面典型(有删节)18岁打工女孩石芳丽,在北京燕郊撞倒老人后立即将其送至医院,并辞去工作,打算陪护老人,感动了老人家属。
石芳丽家乡广西上林县县长带队千里慰问,代表政府向石家发放了5000元慰问金,承诺会根据具体的情况对石芳丽给予4万元左右的建房补助金。
同时要求全县学习,南宁也拟把她列为典型强力推出。
(2014年2月28日《新京报》)有几个堪称奇葩的细节需简单概括:一是事情发生后,县长飞赴千里送去5000元慰问金,并号召全县学习;二是县长承诺,对石芳丽给予4万元左右的建房补助金,医院帮扶一万元;“诚信女孩”在各方关注下经过三个月培训将去某高尔夫球场就职,而对女孩用什么交通工具撞的人以及老人伤势如何只字未提。
石芳丽忽然就火了,她自己怎么看?“很无语。
”她说。
这说明她并未被从天而降的“荣誉”和奖励砸昏头脑,保持了一份淡定和清醒。
她觉得不过是尽了自己的本份、负起了应该承担的责任。
仅此而已。
无须拔高,更无须小题大做,为此掀起轰轰烈烈的制造“正面典型”的运动。
我个人没被蹂躏前的三观价值是这样认识的:撞人不跑,是起码的道德底线与法制要求。
撞人与不跑是正常的因果关系,既然撞人就要承担送伤者去医院救治并根据事故责任认定进行赔偿的责任。
就像你不会因为商贩没有缺斤短两而感恩戴德;有人图财害命,被法院判定有罪,你不能因为法官没有徇私舞弊就感激涕零是一样的道理。
你做错了公司的账目,总经理因为你及时把数字改过来提拔你当副总,那才是脑子有毛病。
当然,对没有缺斤短两的小贩,对公平执法的法官,我们可以恰当的表示对他们职业操守的赞美。
退一步来说,如果谁给小贩一面诚信的锦旗我也认了,但你会不会调动一切优质的社会资源,给小贩找一份更体面的工作,给他四万块钱补助金还觉得理所应当?如果“撞人后不跑”也成了政府大力宣扬和“弘扬”的正能量,在某些官员的心目中“正能量”的标准似乎也太低了点。
同时,是不是也等于在暗示:当今社会,“撞人后不跑”很稀缺,“撞人后逃逸”很常见?很显然,社会现实并非如此。
虽然一些不良现象的存在,难免让人对社会风气和道德底线产生担忧,但毋庸置疑的是,好人和正常人依然是大多数。
非要对正常现象大张旗鼓进行宣传,或者是某些人的认知能力出了偏差,或者是有着“不足为外人道”的“小算盘”。
现在的某些官员,非常热衷于树立“典型”。
为何会这样?有的可能是为了弘扬正气、引领“时代新风尚”;但也不排除有人不过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政绩需要——我的“治下”出了先进人物,说明我领导有方嘛。
宣传一下、折腾点大动静出来,我这个“父母官”不仅很有面子,说不定还能为今后的升迁提拔提供资本呢。
小题大做,往往不是为了表扬当事人,而是一干官员试图以此给自己脸上贴金、自我表扬罢了。
官员爱典型、典型出干部,类似的官场逻辑或许正是某些官员千方百计树立典型的原动力。
迄今为止,我不知道在世界哪个地方会把“撞人不跑”作为担当精神、英雄事迹以权力调动全县资源号召人民去深刻领会,认真学习。
倒是有网友查到县长携3名工作人员,发现英雄之路产生的费用:从广西到河北机票价格1300元,4人合5200元,送去的慰问金是5000元。
把先进人物树为榜样号召其他人学习,或许也并不为错,“见贤思齐”也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一大动力。
但如果榜样过多过滥,反倒可能产生反作用。
做工作需要踏踏实实,不需要轰轰烈烈作秀,也不需要表面上的花团锦簇,“小题大做”捧不出“正面典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