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病人的临床特点及护理

合集下载

艾滋病合并结核的护理医学ppt课件

艾滋病合并结核的护理医学ppt课件

学习交流PPT
5
随着人们生存环境的改变,人口流动增加,耐药菌株的增多 及HIV患者的流行,综合的社会因素与流行因素致使全球结核病 疫情严峻,AIDS并结核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我国 在艾滋合并结核患者治疗管理上存在缺陷,资源投入不足,相 关政策没落实等因素,造成患者丢失和传染源潜在传播,是不 能阻止艾滋合并结核双重感染增加的原因。在现有的结核病控 制规划下,艾滋并结核发病率,耐药菌株和病死率不断上升。
4 结核菌检查阳性率低
主要是因为巨噬细胞内的结核杆菌容易丧失抗酸性,而且 肺外结核和播散性结核多。
学习交流PPT
12
治疗要点
结核病不论是否合并HIV感染,是可以治愈的,但合并HIV 感染后的抗结核治疗更复杂,耐药菌增加,治疗效果差,不良 反 应 多 。 主 要 包 括 针 对 AIDS 的 抗 结 核 药 物 和 调 节 免 疫 治 疗 , AIDS合并结核病在治疗上面临着治疗时机的选择,药物相互作 用,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药物性肝损伤等问题。
学习交流PPT
9
胸片表现不典型。HIV感染早期的肺结核病变与未感染HIV 者差异不大。病灶多位于肺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可呈双侧 浸润,有空洞形成,肺有纤维化和皱缩,当HIV感染进展,机体 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时,X线上呈现不典型性改变,以中下部病变 为多,空洞形成少,胸腔积液,纵隔淋巴肿大较多。
学习交流PPT
学习交流PPT
4
HIV主要感染人体的CD4T淋巴细胞,导致CD4T淋巴细胞进行 性耗减,继而导致多种免疫细胞功能低下,特别是巨噬细胞杀 灭结核杆菌的能力降低。结核性肉芽肿形成受抑,结核杆菌大 量繁殖,经血液循环向全身播散,可引起全身播散性结核病, 结核性脑膜炎及其他肺外结核。结核病是HIV感染者最常见的机 会性感染,许多HIV感染者无症:状期常因结核相关症状就诊而明 确诊断。

艾滋病合并纵隔淋巴结结核的临床及CT特点

艾滋病合并纵隔淋巴结结核的临床及CT特点

艾滋病合并纵隔淋巴结结核的临床及CT特点张宏伟;俞文恪【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and CT features of HIV(AIDS) with mediastinal lymph node tuberculosis, in order to raise awareness on it.[Methods] 26 cases of HIV(AIDS) combined mediastinal lymph node tuberculosis were col ected as the study group and 26 cases of non-immune damage mediastinal lymph node tuberculosis as a control group, the clinical and radiological features comparative analysis was made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AIDS combined mediastinal lymph node tuberculosis clinical features: ①PPD-positive rate, the combined group 2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of 19 patients, P=0.000≤0.0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 y significant. ② CD4+ T lymphocyte count consolidated group(6~108) ×106/L, the control group(425 ~ 557) ×106/L, t= 55.75,P<0.001≤0.01,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 y significant. CT features: ① lesion involving more than 3~5 lymph nodes, combined group of 20 patients, 6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00≤0.0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 ical y significant; ②unenhanced lesions density, the combined group of four cases, 15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03≤0.0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 y significant; ③lesions unenhanced low-density areas, the combined group of 20 cases, 10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05≤0.0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 y significant; ④ calcified lesions combined group 2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of 12 patients, P=0.004≤0.0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 y significant; homogeneous enhancement; ⑤4case s in combination group with control groups 15 cases, P=0.012≤0.0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 y significant; ⑥ points trel is strengthen the combined group of 16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of six cases,P=0.033≤0.0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 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and CT findings of combined mediastinal lymph node tuberculosis have some characteristics that wil help prompt diagnosis ofHIV(AIDS) .%[目的]探讨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合并纵隔淋巴结结核的临床及CT表现特点,以提高对其的认识。

艾滋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护理进展

艾滋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护理进展

艾滋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护理进展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严重、不可逆转的免疫系统疾病。

而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PTB)则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常见于全球范围内。

两者的合并病情十分恶劣,极易导致患者死亡。

因此,对于这类患者的临床护理非常复杂和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艾滋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护理进展,以提高相关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

一、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病情分析HIV感染和PTB感染在全世界的分布都非常广泛。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全球共有有360万例HIV合并TB的感染者。

而在这些感染者中,约有36.8万人死亡,这一数字占到了所有PTB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一。

由此可见,艾滋合并肺结核是一种十分严重的疾病,并且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应引起相关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在艾滋合并肺结核的患者中,由于其免疫力下降,PTB往往呈现出更加恶劣的病情。

患者很可能出现肺弥漫性结核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重症。

而且,在这类患者中,往往会出现药物治疗不良和治疗失败的情况,这是因为HIV感染的存在降低了肺结核的治愈率。

因此,对于艾滋合并肺结核的患者,需要进行复杂的治疗方案,并进行综合性的临床护理。

二、临床护理方案的制订1、病情的评估对于患有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患者,首先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的评估。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初步的病史询问和相关的生理指标测量,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以制订相应的治疗方案。

以往的病例研究表明,对于患有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患者,血培养、尿培养和骨髓液培养等病原筛查技术具有较高的筛查价值。

因此,在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时,还应按照这些项目进行检查,以明确病原体信息,并更精确的制订治疗方案。

艾滋病合并结核感染的临床表现及病原学诊断特征

艾滋病合并结核感染的临床表现及病原学诊断特征
闻 际 流 行 病 学 传 染 病 学 杂 志 2021年 6 月 第 4 8 卷 第 3 朗丨nter J Epidemiol Infec丨Dis, June 2021, Vol. 48,No.3
• 191 •
•H IV 感 染 •论 著 •
艾激病合并结核感染的临床表现及病原学诊断特
张 炜 1> 2 瞿 章 书 2 姚 茂 军 2 徐 小 平 2 何 艳 1 1 中 南 大 学 湘 雅 二 医 院 感 染 科 ,长 沙 410011 ;2 湘 西 自 治 州 人 民 医 院 (吉 首 大 学 第 一 附 属 医 院 ) 感 染 科 ,湖 南 吉 首 416000 通 信 作 者 :何 艳 ,Email:hy3 7 5 3 @
பைடு நூலகம் • 192-
国 际 流 行 病 学 传 染 病 学 杂 志 2021年 6 月 第 4 8 卷 第 3 期丨mer J Epidemiol Infect Dis, June 2021. Vol. 4 8 ,No.3
two groups. The positive rates of PPD and respiratory tract sample mezzanine cup acid-fast staining (sputum and bronchial lavage fluid) were further analyz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different CD4+T cell counts. Results The ma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repeated high fever (82.76%) and weight loss (75.00%), and the incidence of extrapulmonary tuberculosis (56.89%)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10.911, P<0.05).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lung lesions were in 2 and ^ 3 lung fields (30.17% and 46.55%), and millet-like changes were common (21.55%), which were all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7.160,7.310 and 4.709, P<0.05). The positive rates of routine PPD test, respiratory tract sample mezzanine cup acid stain and the initial T-SPOT.TB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14.66% , 34.48% and 46.67% , which were all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40.68%, 52.54% and 82.35% in the control group (^=14.763, 5.290 and 10.471, P<0.05). The positive rates of T-SPOT.TB (after review) and XPERT were high in both groups,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1.857 and 0.405, P>0.05). The positive rate of sample mezzanine cup acid-fast staining from extrapulmonary tissue and puncture flui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00.00%, which was higher than 66.67% in the control group (^= 12.291,P<0.05).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lower the CD4*T cell count the lower the positive rates of PPD and sample mezzanine cup acid-fast staining in respiratory tract samples. Conclusions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HIV/AIDS patients co-infected with tuberculosis are atypical, and the positive rate of routine immunological examination is low. The XPERT testing of sputum and extrapulmonary specimens, the modified TSPOT.TB test of blood, and sample mezzanine cup acid-fast staining of extrapulmonary tissue and puncture fluid are helpful to improve the diagnosis of AIDS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tuberculosis.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治疗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治疗

肺结核是AIDS患者群体中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也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AIDS病患机体免疫能力低下,尤其是CD4<150个/μL时,若染上肺结核,如果未及时接受有效治疗,则将会增加结核性胸膜炎、结核空洞形成等发生的风险,毒血症控制难度相应增加,大部分患者会因为呼吸衰竭或者大咯血死亡[1]。

近些年,吸毒人数有不断增长趋势且性生活开放混乱,AIDS感染率有增长趋势,因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症状缺乏典型性,会增加病患临床治疗难度,故而临床医师实践中应不断总结归纳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提升疾病的认识水平,进而更有效的对症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该次研究方便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2月入住该院的120例AIDS合并肺结核病患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该病症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案,现DOI:10.16662/ki.1674-0742.2021.10.082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治疗邵竞楠,王艳红齐齐哈尔市第七医院肝病四科,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探究相关治疗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方法方便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20例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抗结核加AIDS抗病毒治疗,统计入选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入选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并气促、咳嗽、消瘦较为常见,占比依次为53.33%、43.33%、36.67%、60.00%。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痰涂片检查阳性率为18.33%,低于对照组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14,P<0.001);观察组CD4+、CD8+及CD4+/CD8+依次为(14.51±1.04)%、(51.27±1.07)%、(0.31±0.07),和对照组(7.36±0.27)%、(64.58±1.68)%、(0.14±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54、7.201、6.654,P<0.001)。

肺结核合并艾滋病的护理

肺结核合并艾滋病的护理

肺结核合并艾滋病的护理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1例中,其中男性11例,女性10 例,年龄23-56 岁,平均31.6 岁,干部 3 例,工人 5 例,农民8 例,外出打工 5 例。

感染途径:静脉吸毒10 例,性途径8 例,既静脉吸毒又有不洁性交 6 例,输血引起 2 例,其他 1 例。

均经我院金标法和酶联免疫法检测阳性后,标本送北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蛋白印迹法检测HIV 抗体阳性。

1.2 临床表现21例患者中有咳嗽咳痰17例,持续低热1周以上 5 例,痰中找到抗酸杆菌15例,气促6例,胸痛 5 例,乏力、食欲不振13例,消瘦20例,大咯血3例,血尿 2 例,同时病毒性肝炎12 例,合并淋病、梅毒各 6 例。

1.3 胸部X 线表现浸润型肺结核15例,结核性胸膜炎 6 例。

1.4 治疗15例浸润型肺结核病例按2HRZE/4HR( H:异烟肼、R:利福平、Z:吡嗪酰胺、E:乙胺丁醇)抗痨治疗,6例结核性胸膜炎按2HRZE/10HRE(H:异烟肼、R:利福平、Z:吡嗪酰胺、E: 乙胺丁醇)抗痨治疗,同时给予营养、对症治疗。

2 护理2.1 心理护理大多数患者不能接受现实,感到受歧视,被社会抛弃,甚至被家庭抛弃,产生自卑、恐惧心理,有抑郁及自杀倾向,甚至有报复社会偏激行为。

因而孤独厌世,不配合治疗。

护理人员应提供心理支持,同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针对性开导安慰患者,帮助解除其心理压力,保护患者的隐私权,生活上给予关心照顾,给予解释和安慰,禁用不良的语言、歧视的态度及给患者悲观的评价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

平时注意多关心体贴病人,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实行保护性治疗,针对不同病人、不同发病时期出现的不同心理问题,根据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的社会境况及不同个性素质,因人而异地提供个性化心理护理,使病人的心理问题得到解决,并详细讲解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和应对方法,使患者密切配合治疗及护理。

2.2 腹泻的护理注意观察患者大便次数、性状、量,患者排便后,应用温肥皂水清洗肛周皮肤,用软纱布轻轻拍干,防止皮肤破裂,并涂以凡士林保护,协助留取标本送检,腹泻频繁者可遵医嘱给予止泻剂,注意观察用止泻药和调节肠道功能药物后症状改善情况。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特点是什么,如何治疗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特点是什么,如何治疗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特点是什么,如何治疗艾滋病主要因机体感染HIV病毒引起,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该病毒后将对人体免疫系统造成一定的攻击,以致于最终丧失免疫力及疾病抵抗力,导致因严重性感染而死亡。

艾滋病属于诱发结核病的重要性因素,数据显示,艾滋病患者感染结核菌的机率属于非艾滋病群体的30倍,同时结核分枝杆菌和会促进HIV病毒的不断复制,很多人面对艾滋病合并结核病,就如同世界末日来临一般,实际上,此病尽管预后不良,但是采取接受科学有效治疗,也可达到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的效果。

问题一: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特点是什么?1.临床症状表现特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会出现典型的纳差乏力、发热、体重减轻、咳嗽咳痰、盗汗及咯血等不良症状表现,对于女性患者而言,还会出现月经异常的情况。

对于该病症患者典型的肺结核临床症状并不多见,相对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为体重减轻及高热。

同时,相较于单纯肺结核患者而言,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肺功能衰竭程度更为显著,且病情进展速度也相对较快。

1.临床检查特点研究发现: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若以抗酸染色对结核分枝杆菌阳性进行判断,其阳性率比HIV病毒阴性率相对较低,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与:感染HIV病毒后造成细胞免疫反应及变态反应遭受抑制因素有关。

需对患者经常性、多次采取常规涂片检查,有效发现抗酸杆菌,必要时,可进行PCR-TB检查,使之提高确诊率。

与单纯性结核病患者对比,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在影像学表现出将出现粟粒性影像、弥漫性浸润现象,但是其空洞征象机率却低于单纯结核病患者而言,此外,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还会出现典型的胸腔积液现象。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疾病多常见于肺外结合,结核病变经累及淋巴系统,其次才会引起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胸膜炎及肠结核疾病。

对于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而言,出现以上典型临床影像学表现与单纯性结核病患者而言典型特征并不多,因此,当怀疑艾滋病患者存在有结核病时,需进一步结合相关临床检查问题二:艾滋病合并结核病如何治疗?1.抗病毒治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属于治疗艾滋病的主要方法,但是对于艾滋病合并肺结核双重感染患者而言,为在不增加治疗安全性的基础上,提高治疗效果,需合理选择抗病毒治疗药物。

全程优质护理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双重感染住院患者中的应用

全程优质护理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双重感染住院患者中的应用
参 考 文 献
[ 刘莉 . 1 】 经皮 椎 间盘 髓核 射 频靶 点 热凝 术 的护 理 [ _ 空航 天 医药 , J航 】
2 1 ,2() 10 . 0 0 1 : 77 9
不要坐低凳子、软沙发,不要 睡软床 ,不要久坐,因长时间被迫 体位容易引起腰部疲 劳 ; 部注意不要受凉 ,因受 凉易引起腰部 腰 肌 肉的肌张力增高,从而挤压腰椎间盘,致使症状加重。 射频 热凝靶点消融术 治疗 腰椎间盘突 出症 时间短 ,疗效 好, 26名患者的护理 ,笔者深感术前、术后 的护理干预对手术成功 1 和疗 效的巩 固非常重要, —定要让患者知晓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
所有住 院 患者 均有不 同程 度 的恐 惧 、焦虑 、抑 郁 、偏 执、 悔恨及人际关系敏感 等心理表 现,甚至有 敌对、报复、厌世、绝
害性大 、病死率 高的慢性传 染病 ; 核病 是由结核分枝 杆菌感染 结 引起 的慢性传染病 ,是 MD S患者最 常见 的机会性 感染 之一,如 望情绪 。但是往往他们又渴望得到心理支持的帮助。然而,艾滋 果艾滋病患者同时合并肺结核 , 对患者生理 和心理将是双重打击。 病 、肺结核都是传染病,这类 患者 的心理 问题是社会的问题 ,患
97 —

现 代 护理 Xa d iui 《 外 学 in ah l 中 医 研究》 0 第1卷第1期( 第1 期)0 年6 7 总 6 21 月 9 2
3 用药护理 无感到痛苦而愿意接受治疗。同时在饭前或睡觉前使 用维生素 E
抗逆 转 录病 毒治疗 可以有 效延 缓艾 滋病 的进 展,也是 目前 涂于患处 ,因为维 生素 E具 有抗 氧化活性 ,能阻 止不饱和脂肪 治疗 的首选药物。它可以延长患者生命并且改善和提高其生活质 程服用,可是药物副作用及不 良反应 ,往往 使一些患者难 以坚持 因而中断治疗,而患者服药依 从 I 生的高低直接影 响到疾病 的治疗 和转归。面对这种矛盾,笔者针对病毒药物 和抗结核药物服用方 法的特殊性和药物副反应 ,科学地设 计了给药时间,如抗病毒药 物要求进餐前 3 i 0m n服用,抗结 核药物需要 饭后服用 ,这样既 可以达 到治疗 目的,又可 以减轻药物不 良反 应。如服 药期 间出现 恶心呕吐、肝功 能损害、粒 细胞减少等不 良反应 ,要及时调整用 药剂量。一些 住院患者在服药后恶心、呕吐,常常吃不下饭,就 思想 工作 ,对他们表示理 解和同情 ,向他们讲明不遵 医嘱服药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病人的临床特点及护理
发表时间:2017-06-19T15:55:30.427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第7期作者:易冬梅
[导读] 艾滋病(AIDS)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文山州富宁县人民医院云南省富宁县 663400
摘要:目的:探究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主要临床特点以及综合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88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实施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健康教育等在内的护理干预措施,统计患者的病情康复情况。

结果:通过实施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大大提高,且死亡率显著减低。

结论:通过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实施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控制疾病的发展,营造和谐的护患关系,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艾滋病;结核病;临床特点;护理对策
艾滋病(AIDS)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它对于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很强的破坏性,使人体的免疫力大大降低,致使机体更容易被致病菌感染,而结核病就是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

艾滋病最早被发现是在1981年,发现地点为美国。

结核病的发现更早,且流传范围更广,两病的传播途径也存在较大的不同,但两病也存在一定的关联,即容易出现两病的双重感染。

当两种病同时出现时,可加速病情的恶化,大大增加死亡率。

艾滋病和结核病的双重感染目前已受到医学界的普遍重视。

据美国疾控中心报道,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发病率比正常情况下患结核病的几率高100倍。

因此,了解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主要临床特点,做好相关预防及护理,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控制病情的发展至关重要。

1资料研究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36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8例。

年龄最低21岁,最高62岁,平均年龄(42.2±7.8)岁,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胸闷气短、乏力等症状。

经调查,这些患者HIV感染途径为:有性乱史29例,吸毒史5例,其余2例。

本次调查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双重感染,且均愿意积极配合本次调查。

1.2艾滋病并发结核病的临床特征
1.2.1病死率高
HIV患者感染结核病后,病情恶化进程会加快,这是由于又一种疾病的侵袭致使机体免疫力大大降低,HIV病毒趁此机会将加速复制,反之,机体免疫力的降低也会加速结核病的发展,患者的死亡率大大增加。

据研究,结核病是艾滋病患者晚期感染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它的致死率是单纯性肺结核的4倍。

1.2.2具有传染性
艾滋病与肺结核都具有传染性,因此,及时根据相关症状发现疾病并进行早期治疗,对于自身和身边的人都十分重要。

两种疾病的前期征兆主要有:发热、咳嗽、咳痰、体重下降,以及口腔溃疡等等,严重情况下可能出现淋巴结肿大。

1.2.3临床诊断困难
HIV感染早期的肺结核病变没有显著的特征,胸部X线片检查可显示正常,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可表现为浸润性病变。

刘永莉等报道,影像学多表现为肺叶斑片或大片肺实变影,为不典型的肺结核病变,可出现于任何肺段。

1.3护理方法
1.3.1基础护理
研究数据表明,当人们的眼、鼻、口腔暴露于污染血液和体液中,感染HIV的几率为0.1%,而暴露于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液或体液时,感染率为6%~30%。

因此,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人应该执行血液隔离、体液隔离以及呼吸道隔离。

具体措施如下:①尽量减少患者与他人的亲密接触,室内设有专用厕所,并派专人定期清理和消毒,监督患者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禁止随地吐痰,室内每日需用紫外线消毒。

②患者的所有物品均需专用,且用过的物品需及时消毒。

1.3.2心理护理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长期遭受疾病的折磨,还可能受到一定的社会歧视,心理上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很多患者不能正视自身的疾病,产生自卑、厌世等负面情绪,因此,加强此类患者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

心理护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①医务人员应做好保密工作,在未经患者同意的情况下,为患者保守相关病情的秘密,尽量降低无关人员的知情率。

②加强与患者间的沟通交流,多了解患者的内心想法,并进行针对性的开导,多鼓励和关心患者,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

③医务人员应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家属是患者重要的精神支柱,使家属充分了解疾病的知识和传播途径,从而更好地监护患者的疾病发展,鼓励家属经常与患者沟通,用亲情的力量感化患者,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决心。

1.3.3饮食护理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长时间经受疾病的折磨,往往会出现消瘦、乏力等症状。

因此,加强饮食护理,及时为患者补充营养十分重要。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的饮食应以高纤维素、高钙、高热量、高蛋白,并且富含多种维生素为主。

每天适当多食蔬菜和水果以及豆类和奶类制品,并叮嘱患者多饮水,禁止食用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特殊病人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对于病情严重难以进食者,可经静脉给予营养物质。

1.3.4 健康教育
①普及艾滋病和结核病相关知识。

首先使患者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它主要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体液传播以及母婴垂直传播四种方式进行传播,但一般日常生活接触,比如握手、共同使用一套餐具等不会导致疾病传染,当患者身体出现伤口时,家属应提高警惕,避免接触到患者的伤口,在进行性生活时,注意使用安全套。

而肺结核疾病的传播途径主要为呼吸道传染,其中以飞沫传播较为普遍。

因此,应禁止患者随地吐痰,并指导其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护住口鼻。

吐出的痰液须经灭菌处理。

②艾滋病患者身体免疫力较差,应避开人多拥挤的地方,防止出现交叉感染。

③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在服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药品间不良反应,因此,家属及护理人员应加
强监视,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肝肾功能,以及血常规的变化,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④指导患者科学服药,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在未经医生允许的情况下,患者不得擅自停药、改药及减少药量等。

2 结果
通过实施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大大提高,
在本次调查的88例患者中,79例(89.77%)患者表现出良好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之前记录的同类数据,同时,患者的致死率也大大降低,88例患者中有5例(5.68%)在半年内死亡,死亡率显著降低。

3讨论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双重感染的出现,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形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控制疾病的恶性发展,应完善相关护理措施。

在本文的研究中,通过对88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实施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大大提高,且死亡率显著降低,说明适当的护理干预对于此类患者意义重大。

希望将来有更多相关的研究出现,真正造福于艾滋病合并肺结核双重感染患者。

参考文献:
[1]张红梅,杨大国,杨丽贞,等.艾滋病合并结核病与单纯性结核病的临床特点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6):821-822.
[2]陆仕昌.肺结核合并艾滋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1,10(11B):3061-3063.
[3]吴乔仙.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护理[J].中国中医药,2011,9(1):132-133.
[4]黄绍萍,卢水华,卢洪洲.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并发结核病死亡病例的特点[J].医药导报,2010,29(3):295-297.
[5]刘永莉,黄瑛.艾滋病合并肺结核64例临床特点分析[J].海南医学,2009,20(11):70-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