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描写马鞍山的诗词,李白咏马鞍山诗词
马鞍山市情简介

◆马鞍山市情简介马鞍山位于安徽省最东部,横跨长江、毗邻南京。
1956年10月建市,现辖3县3区,总面积4049平方公里,总人口228.5万,其中市区面积70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93.3平方公里,城镇化率65.15%。
马鞍山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在中国版图上有明显的标记:万里长江到了马鞍山掉头北流,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此留下的千古绝唱《望天门山》“碧水东流至此回”,描写的就是这一景观,长江两岸也因此称为江东、江西。
楚汉战争中项羽乌江自刎时说“无颜见江东父老”,江东就是指马鞍山一带,马鞍山也素称江东大地。
马鞍山自然风光秀丽:素有“九山环一湖、翠螺出大江”的美誉,山清水秀、风景宜人。
马鞍山规划建设富有特色:城市依山环湖拥江而建,容积率、建筑密度低,人口不多,公园、广场众多,是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马鞍山是一座文明程度比较高的城市。
是中部地区首个全国文明城市,去年连续三届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马鞍山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文人墨客流连忘返的地方,刘禹锡的《陋室铭》、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李之仪的《卜算子》、周兴嗣的《千字文》等千古名篇均成就于此。
李白一生在此写下53首壮丽诗篇和7篇文章,并长眠于大青山脚下,至今在采石矶还流传着李白跳江捉月、骑鲸升天的故事。
为了纪念诗仙李白,马鞍山每年举办一届李白诗歌节,因此被誉为“诗城。
马鞍山是一座工业城市。
因钢设市,先有马钢、后有马鞍山市,又被称之为“钢城”。
全市二产比重60%,以钢铁为基础材料的下游产业比较发达,还有汽车、电力、化工、建材、食品、铸造等一批优势产业集群。
工业城市有两个特征:一是崇尚工业、崇尚企业家的文化蔚成风气;二是各类加工设备齐全,人才、产业配套能力较强。
这几年,也发展了一些新兴产业,如电子信息、光伏、光电、风电、新能源等。
诗词学会采风丨飞花三月访诗城——马鞍山之行

诗词学会采风丨飞花三月访诗城——马鞍山之行巍巍大青山,清清姑溪水,养育了热情好客的马鞍山先人,是他们最终挽留并接纳了为报国理想而奋斗一生的李白,一代诗仙最终魂系青山。
从此,李白雄奇奔放、创新求变的文化基因便深深埋进这片散发诗性光芒的沃土。
3月30日,明光市诗词学会带着对这座具有深厚诗歌传统城市的向往,欣然接受中国十七冶集团工程设计公司的盛情邀请,前往贵地开展诗书画交流。
诗人们追寻诗仙的足迹,饱览了三月江城秀丽的风光,再一次重温了震古烁今的华美诗章。
运漕古镇,桨声欸乃,波影摇荡,青石老街,车辙深深,美酒飘香。
采石河重现渔舟唱晚,人间仙境。
雨山湖碧波荡漾,龙舟竞渡。
采石矶千古一秀,太白楼灵动庄严,三台阁玉树临风,小九华紫烟袅袅。
这些都为本次活动入了诗的元素和诗的灵感。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诗人们的作品。
感受这座城市的浪漫和诗韵。
作品陈文亮登采石矶感怀登高远眺古矶头,风月江天极目收。
碧水扬波銜远岫,金沙逐浪枕寒流。
悬崖栈道无穷景,洞锁三元不尽愁。
纵未举杯人自醉,眼前陈迹越千秋。
点赞十七冶设计院(藏头诗)点石成金竞一流,赞歌曲曲醉江舟。
十年聚力磨锋剑,七里荒原变绿洲。
冶逸风华三甲冠,设文立誓创国优。
计期可待腾飞日,院有宏才气壮遒。
王武亭采石矶空江生绝壁,楚水去吴家。
浪急舟来速,树高云作花。
登峰怀太白,捉月上浮槎。
客做仙乡久,长天一望赊。
大青山李白墓园千载诗无敌,风流一丈夫。
青山仙去早,樽满欲呼无。
林散之艺术馆(江上草堂)竹径横斜入,草堂人到迟。
龙吟思破壁,草书林散之。
采石矶公园海棠林三月江风暖,海棠开正浓。
林前欲留照,不忍踩花红。
李晓云临江仙.谒李白墓梦里思他几百遍,今朝得见山边。
当时明月照长安。
纵情二十载,遗草一千篇。
弹指流年如逝水,依然邀月花间。
愧无佳作对青莲。
自知才学浅,杯酒祭坟前。
咏采石矶重游采石矶,已是久相违。
登岭观江水,行舟逐玉晖。
云携鸥鹭远,梦带谪仙归。
醉意不关酒,乘风下翠微。
再咏采石矶江边伫立待朋俦,采石矶头雾渐收。
李白诗词《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的诗意赏析

李白诗词《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的诗意赏析本文是关于李白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为友人赵炎所画的粉画山水的题画诗。
此诗通过对一幅山水画的传神描叙,再现了画工创造的图景,再现了观画者的心理活动,表现出诗人神与物游的审美情趣,篇末表达了诗人向往出世的愿望。
诗人把对画家的赞美、画的内容和自己看画的感受,交织在一起,写得情景交融而又层次分明,视野开阔,气势磅礴,表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手法。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年代】:唐【作者】:李白【内容】峨眉高出西极天,罗浮直与南溟连。
名公绎思挥彩笔,驱山走海置眼前。
满堂空翠如可扫,赤城霞气苍梧烟。
洞庭潇湘意渺绵,三江七泽情洄沿。
惊涛汹涌向何处,孤舟一去迷归年。
征帆不动亦不旋,飘如随风落天边。
心摇目断兴难尽,几时可到三山巅?西峰峥嵘喷流泉,横石蹙水波潺湲。
东崖合沓蔽轻雾,深林杂树空芊绵。
此中冥昧失昼夜,隐几寂听无鸣蝉。
长松之下列羽客,对坐不语南昌仙。
南昌仙人赵夫子,妙年历落青云士。
讼庭无事罗众宾,杳然如在丹青里。
五色粉图安足珍?真仙可以全吾身。
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杀人。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天宝十四载(755年)作者游当涂时。
当涂,唐属江南东道宣州,今为安徽马鞍山市属县。
赵炎,即赵四,天宝中为当涂县尉,与李白过从甚密,李白诗中有《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寄当涂赵少府炎》等诗,均是赠赵炎之作。
作品赏析:李白题画诗不多,此篇弥足珍贵。
诗通过对一幅山水壁画的传神描叙,再现了画工创造的奇迹,再现了观画者复杂的情感活动。
他完全沉入画的艺术境界中去,感受深切,并通过一枝惊风雨、泣鬼神的诗笔予以抒发,震荡读者心灵。
从“峨眉高出西极天”到“三江七泽情洄沿”是诗的第一段,从整体着眼,概略地描述出一幅雄伟壮观、森罗万象的巨型山水图,赞叹画家妙夺天工的本领。
什么是名公“绎思”呢?绎,是蚕抽丝。
这里的“绎思”或可相当于今日的所谓“艺术联想”。
安徽工业大学图书馆地方文化特色馆藏资源建设构想秦明玉

2012年10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Octo ber 2012 第19期总第269期Inner M o ngo lia Science T echnolo gy &Economy N o .19T o tal N o .269安徽工业大学图书馆地方文化特色馆藏资源建设构想秦明玉(安徽工业大学图书馆,安徽马鞍山 243000) 摘 要:安徽工业大学坐落于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终老之乡、长眠之地——安徽省马鞍山市,文章就学校图书馆如何利用这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研究论证,科学规划,成立一个有安徽工业大学特色的“李白文化研究中心”,提出建议对策,从而进一步促进马鞍山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提高图书馆自身的社会竞争力。
关键词:李白;地方文化;特色馆藏;安徽;大学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 253(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2)19—0144—02 地方文化是某一特定区域人文及自然环境等诸方面在发展和积淀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总是带有一定的地域性。
对地方文化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挖掘本地区的传统文化资源,打造本地区的特色名片,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高校图书馆,作为信息文献资源的中心,代表着一方文化的最高水准,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主动承担起地方文化资源研发的工作,打造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馆藏资源,充分揭示地方文化资源的潜在价值,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1]。
安徽工业大学坐落于有“山水诗都”之称的马鞍山,这里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终老之乡、长眠之地。
安徽工业大学图书馆应利用这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打造李白文化特色馆藏资源,成立“李白文化研究中心”,研究李白文化,弘扬李白精神,促进马鞍山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提高图书馆自身的社会竞争力。
1 成立“李白文化研究中心”的资源优势1.1 实物遗存丰富马鞍山作为李白的终老之乡、长眠之地,有着丰富的关于李白的实物遗存,大多集中在李白墓园和采石风景区。
李白的诗原文赏析

李白的诗原文赏析李白的诗原文赏析李白的诗原文赏析1南都行唐代李白南都信佳丽,武阙横西关。
白水真人居,万商罗鄽闤.高楼对紫陌,甲第连青山。
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
陶朱与五羖,名播天壤间。
丽华秀玉色,汉女娇朱颜。
清歌遏流云,艳舞有馀闲。
遨游盛宛洛,冠盖随风还。
走马红阳城,呼鹰白河湾。
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
译文南都果然是佳丽之地,名不虚传。
巍峨的武阙山就横在西关。
这是白水真人汉光武帝的老家。
市井繁荣,万商云集。
峨峨高楼对着紫色的大道,房宅栉次鳞比,直连城外的青山。
此地出了许多英豪,他们的业绩巍巍,渺不可攀。
如号曰陶朱公的范蠡和五羖大夫的百里奚,他们都名播天地。
这里还是出美人的地方,如以美色著名的汉光武皇后阴丽华,娇艳美丽的汉皋游女等。
她们清歌响遏流云,舞姿优游从容,令人赞叹。
南阳之盛与洛阳齐名,古来都是有名的游览胜地,冠盖来往,车马不断。
我在红阳城外走马,在白河湾呼鹰逐猎,有谁能像刘备那样的明王来识我这个的卧龙客呢?长吟着诸葛亮的《梁父吟》,我的头发都要愁白了。
注释南都:即南阳之旧称,唐时为山南东道邓州,即今河南南阳市。
武阙:山名。
《文选》张衡《南都赋》:“尔其地势,则武阀关其西,桐柏揭其东。
”李善注:“武阙山为关,在西也。
”西关:即武关。
在今陕西丹凤县东南。
白水真人:指汉光武帝。
汉光武帝起于青陵之白水乡,故曰白水真人。
《文选》张衍《东京赋》:“我世祖忿之,用龙飞白水。
”薛综注:“世祖,光武也。
白水,渭南阳白水县,世祖所起之处也。
”《文选》张衡《南部赋》:“真人革命之秋也。
”李善注:“真人,光武也。
”鄽闤:指市井。
鄽,市宅。
阛,市垣。
陶朱,即范蠡。
五羖:指百里奚。
虢为晋所灭,百里奚逃至楚,被执为奴,秦穆公闻其贤,以五羖羊皮赎之,授以国政,号曰五羖大夫。
见《史记·秦本纪》。
史载,范蠡和百里奚皆南阳人。
丽华:即阴丽华,汉光武帝皇后。
汉女:汉水旁的女子。
《文选》张衡《南都赋》:“游女弄珠于汉皋之曲。
讴歌马鞍山山水人文诗词

讴歌马鞍山山水人文诗词马鞍山,位于中国安徽省,是一座充满山水人文之美的城市。
这里有壮丽的山峦,清澈的江河,还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让我们一起来讴歌马鞍山的山水人文,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马鞍山的山峦起伏,如同一条巨龙蜿蜒盘旋。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马鞍山风景区,这里有奇峰峻岭,瀑布飞泉,景色壮丽。
登上山顶,俯瞰整个城市,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每年的春天,山上的樱花盛开,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樱花的粉色与山峦的绿色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马鞍山的江河纵横,水质清澈见底。
最著名的就是长江,它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马鞍山的母亲河。
长江两岸的风景如画,河水波光粼粼,岸边的杨柳依依。
每年的夏天,人们会来到江边避暑,感受凉爽的江风,欣赏美丽的夕阳。
在江边散步,听着江水的潺潺流淌,心情也变得宁静而愉悦。
马鞍山的人文底蕴深厚,历史悠久。
这里有许多古迹和文化遗址,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和变迁。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马鞍山博物馆,这里陈列着丰富的文物和艺术品,让人们了解到马鞍山的历史和文化。
此外,马鞍山还有许多古老的寺庙和庙会,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和祈福。
这些寺庙和庙会是马鞍山人民信仰和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鞍山的诗词文化源远流长,许多文人墨客都在这里留下了千古传世的作品。
他们用诗词来歌颂马鞍山的山水人文之美,表达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和赞美。
他们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文景观的描绘,让人们感受到了马鞍山的独特魅力。
马鞍山,这座充满山水人文之美的城市,让人们流连忘返。
无论是山峦的壮丽,江河的清澈,还是人文的底蕴,都让人们为之倾倒。
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也可以领略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博大。
马鞍山是一座值得讴歌的城市,它的山水人文诗词,将永远流传下去。
浅谈马鞍山的历史文化底蕴

浅谈马鞍山的历史文化底蕴马鞍山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与六朝古都南京毗邻,素有"金陵屏障、建康锁钥"之称。
众所周知,万里长江自天门山起折为北上,"碧水东流至此回",江南变为江东。
马鞍山由此得名为"江东第一城"。
马鞍山地区西周时属吴国,春秋战国时属越国和楚国;秦统一时,属丹阳。
马鞍山悠久的历史积淀了璀璨的文化,历代名人荟萃。
1956年马鞍山建市后,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当我们以国家卫生城,全国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为荣的同时,还要自豪地强调:地处"江东第一城"的马鞍山还是一座文化名城!一、历史悠久马鞍山位于三个地方:和县猿人,唐山猿人,繁昌人字洞。
古人类遗址的中心属于长江流域中华文明摇篮的中心。
透过市内众多的古文化遗址,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
37处文物保护单位和1000多件珍贵出土文物准确地展示了马鞍山地区的悠久历史。
(1)马鞍山地区早期遗址种类繁多,文化信息丰富。
烟墩山、七亩塘、高子山、贾政等新石器时代遗址表明,马鞍山新石器时代有发达的农业文明。
烟墩山遗址出土的石器、陶器、瓷器、玉器、青铜器等400多件文物,充分证明马鞍山地区早在5000年前就有着非常突出的宗教和政治地位。
五担岗、邓嘉、船墩、黄庙墩等地出土的文物表明,在商周时期,马鞍山的手工业文明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人们开始使用制作精美的青铜器。
根据五担岗遗址出土文物的类别和遗址的布局,可以初步判断这是一座早期的中心城市。
(2)马鞍山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三国的古蜀城和东晋的牛柱城。
公元222年,三国孙权筑城姑孰。
347年,东晋镇西将军谢尚筑城牛渚(今采石一带)。
虽然,这"城"与现代的"市"内涵有别,但是,其军事地位、政治地位显赫,且有较大的地域规模(牛渚城达10多平方公里),别处无可比拟。
由此,我们可以把这两城视作马鞍山城市的源头。
夜泊牛渚怀古的原文及解析

夜泊牛渚怀古的原文及解析夜泊牛渚怀古的原文及解析【作品简介】《夜泊牛渚怀古》由李白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这首诗叙写诗人望月怀古,抒发不遇知音之伤感。
首联开门见山点明“牛渚夜泊”及其夜景;颔联由望月过渡到怀古。
颈联是由怀古回到现实,发出感慨,抒发不遇知音的深沉感喟。
末联宕开写景,想象明朝挂帆远去的情景,烘托不遇知音之凄凉寂寞。
写景清新隽永而不粉饰,抒情豪爽豁达而不忸怩作态。
这首诗是一首五律诗,却无对偶。
有人认为李白才高,放逸不羁,兴之所至,随口讽诵,不顾及对偶。
此说自有其理。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站”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原文】《夜泊牛渚怀古》作者:李白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解】⑴牛渚:山名,在今安徽当涂县西北。
⑵西江:古称约自南京至今江西一段长江为西江,牛渚也在西江这一段中。
⑶谢将军:东晋谢尚,今河南太康县人,官镇西将军,镇守牛渚时,秋夜泛舟赏月,适袁宏在运租船中涌已作《咏史》诗,音辞都很好,遂大加赞赏,邀其前来,谈到天明。
袁从此名声大振,后官至东阳太守。
⑷高咏:谢尚赏月时,曾闻诗人袁宏在船中高咏,大加赞赏。
⑸斯人:指谢尚。
⑹挂帆:扬帆。
【韵译】秋夜行舟停泊在西江牛渚山,天空湛蓝湛蓝没有一丝游云。
我登上小船仰望明朗的秋月,徒然记起了东晋的谢尚将军。
我也是一个善于吟唱的高手,但识贤的谢尚如今难得有闻。
知音难遇明早只好挂帆远去,前景宛若深秋枫叶飘落纷纷。
【写作背景】在一个有着许多动人传说的地方夜泊,很自然地会发出许多的联想。
山水胜地的文化积淀往往比山水的美自身,更为动人。
它常常把人带进一种如梦如幻的境界。
这时候,眼前的秀丽景色,便跨越时间的阻隔而进入历史,今与古,便衔接起来了。
牛渚就是这样一个充满历史魅力的地方。
它是一个兵家要地,周瑜曾屯兵于此。
东晋的镇西将军谢尚,亦曾镇此。
谢尚是谢鲲的儿子,鲲是东晋名士,以放纵不羁,善饮酒而名显一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白描写马鞍山的诗词,李白咏马鞍山诗词
李白62岁时终老在马鞍山市的当涂县,在当涂县的青山脚下,埋葬着诗人的仙骨。
李白生前至少7次居留在当涂,在他的诗中反映出的地点就有22处之多,有时隐居采石矶,有时隐居横山的石门,尤其是他在生命的最后两年,定居于马鞍山的当涂。
李白《望天门山》诗人:李白朝代:唐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①天门山:在今安徽当涂西南长江两岸,东名博望山,西名梁山。
两山夹江而立,形似天门,故得名。
②楚江:流经湖北宜昌县至安徽芜湖一带的长江。
因该地古时属于楚国,所以诗人把流经这里的长江叫做楚江。
李白《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横江词六首》其一人道横江好 ( 道一作言 )侬道横江恶一风三日吹倒山 ( 三日一作一月) ( 一作猛风吹倒天门山 )白浪高于瓦官阁其二海潮南去过浔陽牛渚由来险马当横江欲渡风波恶一水牵愁万里长其三横江西望阻西秦汉
水东连扬子津 ( 汉一作楚 ) ( 连一作流 )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风愁杀峭帆人其四海神来过恶风回 ( 来一作东 )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其五横江馆前津吏迎向余东指海云生郎今欲渡缘何事如此风波不可行其六月晕天风雾不开 ( 月一作日 )海鲸东蹙百川回惊波一起三山动公无渡河归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