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区的护理管理

合集下载

病区护理管理制度内容

病区护理管理制度内容

病区护理管理制度内容一、护理人员管理1、护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尊重患者,关爱生命,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2、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按时上下班,不迟到、早退、旷工。

3、着装整齐,仪表端庄,佩戴胸牌,举止文明,服务热情周到。

4、积极参加医院和科室组织的业务学习、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

二、护理质量控制1、建立健全护理质量控制体系,成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定期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评估和反馈。

2、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和护理常规,确保护理工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加强对重点环节、重点人群和重点时段的护理管理,如手术患者、危重患者、新生儿、节假日等。

4、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及时报告、分析和处理,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三、患者管理1、新入院患者应热情接待,妥善安排床位,进行入院介绍和健康评估,建立护理病历。

2、加强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做好护理记录。

3、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保持患者的床单位整洁、干燥,协助患者进行饮食、排泄、洗漱等活动。

4、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隐私权,保护患者的个人信息和医疗资料不被泄露。

四、护理安全管理1、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如医嘱查对、服药查对、注射查对、输血查对等,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3、加强对病房设施、设备和药品的管理,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处于完好状态。

4、做好防火、防盗、防跌倒、防坠床等安全防范措施,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五、病房管理1、保持病房整洁、安静、舒适、安全,定期进行消毒和通风,控制探视人员和陪床人数。

2、病房内物品摆放整齐,固定位置,标识清晰,便于取用。

3、加强对病房设施、设备的管理,如床、床头柜、呼叫器、氧气装置等,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

4、严格执行病房管理制度,如病房消毒隔离制度、探视陪床制度、物品管理制度等。

病区护理管理制度内容

病区护理管理制度内容

病区护理管理制度内容一、护理人员管理1、护理人员的资质要求所有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持证上岗。

新入职的护理人员需经过严格的岗前培训,包括医院规章制度、护理操作规范、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上岗。

2、岗位职责与工作流程明确各级护理人员(护士长、责任护士、辅助护士等)的岗位职责,确保工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制定详细的护理工作流程,包括患者入院流程、护理评估流程、治疗护理流程、出院流程等,以规范护理工作的开展。

3、排班制度根据病区患者的数量、病情特点和护理工作量,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班次,确保 24 小时不间断的护理服务。

实行弹性排班制度,在患者病情变化较大或特殊情况下,及时调整护理人员的工作安排。

4、绩效考核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从护理质量、工作效率、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

绩效考核结果与护理人员的薪酬、晋升、奖励等挂钩,激励护理人员积极工作,提高工作质量。

二、患者管理1、入院管理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协助办理入院手续,介绍病区环境、规章制度和主管医生、护士。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包括病情、心理状态、生活自理能力等,为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2、住院管理严格执行医嘱,按时为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操作,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加强患者的生活护理,包括饮食、起居、个人卫生等方面,确保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慰,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3、出院管理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应做好出院指导,包括疾病康复知识、用药注意事项、复诊时间等。

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清理患者物品,征求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三、护理质量管理1、护理质量标准制定明确的护理质量标准,包括基础护理质量、专科护理质量、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等方面的标准。

定期对护理质量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以适应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患者的需求。

2、质量控制与监测成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定期对病区的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

病区护理管理制度

病区护理管理制度

病区护理管理制度病区护理是医院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为了提高病区护理的质量和效率,加强对患者的全面护理,医院制定了病区护理管理制度。

一、制度目的病区护理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规范病区护理工作,保障患者的安全与舒适,提高护理质量。

通过明确岗位职责,确保病区护理人员的工作流程科学、有序,达到高效率、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二、护理岗位职责1. 护士长护士长是病区护理的核心管理者,负责协调和组织全病区护理工作。

她应具备较高的护理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指导和监督护理人员开展工作。

护士长的主要职责包括:- 确保病区护理工作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的规定;- 协调、安排护理人员的工作,确保护理工作有序进行;- 监督并指导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确保护理质量;- 负责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 协调病区和其他相关科室的工作合作。

2. 主治医生主治医生是病区护理工作的重要参与者,主要负责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他应积极与护理人员合作,制定符合患者病情的护理计划,并及时解答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的问题。

3. 护理人员护理人员是直接面对患者的主力军,他们应具备扎实的护理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他们的主要职责包括:- 负责患者的日常生活照料,如晨昏检查、洗漱、饮食等;-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和报告异常情况;- 根据医嘱执行相关护理操作,如给药、更换伤口敷料等;- 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关心患者的心理和情感需求;- 做好护理记录,及时向上级报告患者病情变化;- 积极参与病区会诊,提出护理建议。

三、工作流程为确保病区护理工作的高效率和高质量,病区护理管理制度明确了以下工作流程:1. 接诊与入院评估当患者到达病区时,护理人员应及时接待和登记患者相关信息,并进行入院评估。

评估包括患者的病情、生命体征、需求和健康教育等内容。

2. 制定护理计划根据患者的入院评估结果,护士长与主治医生一起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护理计划包括护理目标、护理措施及其执行时间。

病区管理制度(三篇)

病区管理制度(三篇)

病区管理制度1、病区在科主任领导下由护士长负责管理,病区其他工作人员支持并积极协助。

2、保持病房整洁、舒适、安全,并做到走路轻、说话轻、开关门轻、操作轻,严禁大声喧哗。

3、病区床单位的陈设和其他物品原则上应定位放置摆放整齐,未经护士长或主班护士同意不得随意搬床,对住院时间长的病员应每周更换一次床单、被套、枕套等,遇有脏污随时更换。

4、定期向病员做卫生宣教,坚持每天按时进行卫生清扫,注意病室通风。

5、在班医务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工作衣帽、佩带胸牌、着装整洁,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必须洗手、戴口罩,病区内禁止吸烟。

6、护士长全面负责保管病区财产、设备,并分别指派专人管理,建立帐目,定期清点,如有遗失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处理。

管理人员变动工作时要办好交接手续。

7、病员出院时清点收回被具,出院后及时做好终末处理(用消毒液擦拭床单位、用紫外线照射被褥、床垫等)。

8、急救器械及贵重仪器设备一律不得外借,如遇院内急需经护士长同意方可借出,借出物品要登记并签名,借用科室要保证完好及时归还。

9、节约水电,按时熄灯,洗刷后及时关水龙头,杜绝长流水、长明灯现象。

10、认真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病区管理制度(二)以一定数量的医生、护士、卫生员和病人组成的病区,它以全员参与、通力协作的方式开展有目标有医疗、护理活动,完成医、教、研三大任务。

要使病区的各项工作能有秩序、有效率的正常运转,就必须对病区的人、财、物、技术、设备、时间、信息等运动过程进行____计划、协调、监督和控制,以期实现预定的目标(任务),这就是病区护理管理的任务1、病房由护士长管理,科主任、主任医师、总住院医师协助管理。

2、保持病室整洁、安静、舒适、安全,避免有噪音。

做到“四轻”(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说话轻)、“四无”(病室无污物、无痰迹、无便器、无不良气味)。

3、病房陈设统一,室内物品和床位要摆放整齐,位置固定,要做到“五条线”(床、床头柜、床旁椅、暖水瓶、被尾成线),“四不落地”(脸盆、室外鞋、痰盂、被服),未经护士长同意不得随意搬动。

病区护理7S管理

病区护理7S管理

病区护理7S管理随着医疗制度不断完善和临床技术的快速发展,病区护理管理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为了提高病区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许多医疗机构开始引入7S管理法,以优化护理流程、提高工作环境和提升病人满意度。

1. 简介病区护理7S管理法是一种通过规范、整理和优化病区护理工作环境以及护理流程的管理方法。

它的理念是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素养、风景”七个方面的管理,来改善护理团队的工作效率、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体验。

2. 整理(Sort)整理是指将病区内的物品分类、整顿和清理。

通过从根本上减少物品的浪费和杂乱,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和高效。

比如,在病区内设立指定存放物品的区域,将相关物品放置于容易获取的位置。

3. 整顿(Set in order)整顿是指将整理后的物品进行排列和布置,使其更加易于使用和管理。

例如,将相关的药品和设备放在一起,并使用标签进行标识,以便护士快速找到所需物品。

4. 清扫(Shine)清扫是指保持病区内的清洁和整洁。

护士应定期进行打扫和擦拭,清除病区内的灰尘和污渍,保持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这不仅能够提高护理质量,还可以减少感染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5. 清洁(Standardize)清洁是指建立一套标准的护理流程和操作规范,以确保每一位护士都能按照相同的标准进行工作。

通过规范化的清洁方法,可以减少错误和疏漏,提高护理质量。

6. 安全(Safety)安全是整个病区护理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环。

病区应制定科学的安全规章制度,确保病人和护士的安全。

护士应时刻关注病人的安全状况,并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处理可能存在的风险。

7. 素养(Self-discipline)护理团队应培养自律和专业素养。

护士们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积极参与专业培训和学习,提高个人素质。

只有在素养达到一定水平的情况下,才能够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8. 风景(Sustain)病区护理7S管理并非一次性的工作,而是要持续不断地推行。

病区护理工作管理制度

病区护理工作管理制度

病区护理工作管理制度一、概述病区护理工作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和优化病区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确保患者安全和满意度而制定的一系列行为准则和工作要求。

二、职责与权限1. 病区护士长病区护士长是病区护理工作的核心管理者,负责统筹和协调病区护理工作。

她(他)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 资源管理:确保病区护士人力、物力和财力的科学合理配置。

- 护理质量控制:监督和评估病区护理质量,制定和实施相关质量管理措施。

- 人员培训与绩效考核:负责护士的培训与发展计划,同时对护士的绩效进行评估和考核。

- 患者安全与满意度:积极参与医院的患者安全管理,并关注患者满意度,及时解决患者反馈的问题。

- 与其他科室的协作与沟通:积极与其他科室进行合作与沟通,保持良好的跨学科团队合作氛围。

2. 护理班长护理班长是病区护士长的助手,协助病区护士长完成病区的日常管理工作。

她(他)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 组织护理工作:根据病区护士长的要求,组织并安排护理人员的工作任务。

- 安全管理:负责病区的安全、卫生、消防等管理工作,保证病区的安全稳定运行。

- 患者护理指导:协助护士长对病区护士进行指导和培训,并及时解答护士的疑问和困惑。

- 医患沟通协调:协调医患之间的沟通工作,确保医嘱的准确执行和患者需求的及时满足。

3. 护士护士是病区护理工作的承担者,其职责包括但不限于:-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嘱制定和实施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 严格遵守有关护理操作和规范,确保操作准确和安全。

- 负责记录和汇报患者相关信息,协助医生进行诊疗。

- 积极参与护理质量提升的培训和学习。

三、工作流程1. 接班交接护士在接班前应仔细阅读交接班信息,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并与前一班次的护士进行交接。

交接班应包括患者情况、医嘱执行情况、特殊注意事项等。

2. 护理计划制定与执行根据患者病情和医嘱,护理人员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护理操作。

护理人员要全程跟踪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和记录。

病区护理工作管理制度

病区护理工作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病区护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人性化,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病区护理工作,包括病房、监护室、急诊室等。

三、护理工作原则1. 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2. 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程,确保护理安全。

3. 注重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4. 强化护理团队协作,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5. 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护理水平。

四、护理工作制度1. 病区环境管理(1)保持病区环境整洁、安静、舒适,温度、湿度适宜。

(2)定期进行病区消毒,预防交叉感染。

(3)保持病房通风,减少空气污染。

2. 患者护理(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患者信息准确无误。

(2)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制定个体化护理计划。

(3)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4)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5)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保健能力。

3. 护理文书管理(1)严格执行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确保文书真实、准确、完整。

(2)及时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护理措施及效果。

(3)妥善保管护理文书,防止遗失、损坏。

4. 药品管理(1)严格执行药品管理制度,确保药品安全、有效。

(2)核对药品名称、剂量、用法,确保无误。

(3)定期检查药品有效期,及时更换过期药品。

(4)做好药品的领用、退回、报废等工作。

5. 医疗器械管理(1)严格执行医疗器械管理制度,确保医疗器械安全、有效。

(2)定期检查医疗器械的性能,及时维修、更换。

(3)做好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保养工作。

(4)妥善保管医疗器械,防止遗失、损坏。

6. 护理人员管理(1)严格执行护理人员岗位职责,确保护理工作有序进行。

(2)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护理水平。

(3)关心护理人员身心健康,保障护理人员合法权益。

(4)定期开展护理人员业务考核,提高护理质量。

五、护理质量管理1. 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病区护理管理知识

病区护理管理知识
保障病人安全
病区护理管理的核心是保障病人的安全和健康。通过有效的管理,可以确保病人得到及时 、准确的护理和治疗,从而减少医疗事故和纠纷的发生。
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通过合理的人力资源调配、工作流程优化等措施,可以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少医疗资源 的浪费。
病区护理管理的历史与发展
起源与发展
病区护理管理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西方国家。随着医学和护理学的发展,病区护理管理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 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
落实制度与规范
通过加强监督和管理,确保护理工作制度与规范的落实 ,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护理质量的评估与改进
建立质量评估体系
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建立适合本医院的质量评估体系,包括患者 满意度调查、护理过程质量控制、护理效果评估等。
定期质量评估
定期组织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断优化护 理服务流程和质量。
THANKS
感谢观看
理人员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考核,确保其能够胜任工作。
护理工作的制度与规范
制定护理工作制度
根据国家卫生部门的相关规定和医院实际情况,制定适 合本医院的护理工作制度,明确护理工作的职责、流程 和标准。
制定护理规范
针对不同疾病类型和护理需求,制定相应的护理规范, 包括护理操作流程、护理文书书写、患者沟通与健康教 育等。
持续改进
鼓励护理人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通过持续改进,不断提高护理 质量和管理水平。
护理安全管理
预防感染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防 止医院感染的发生。定期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和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确保医疗安全。
防范意外伤害
加强患者安全教育,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对 高风险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和重点监护,采取有效 措施防范意外伤害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区的护理管理
单项选择题
1.特别护理记录单一般不用于()。

A.大手术后的病人
B.需要严密观察病情的病人
C.一般瘫痪病人
D.行特殊治疗的病人
E.抢救的病人
2.不符合一级护理的要点是()。

A.严格卧床休息
B.保证满足病人生活上的需要
C.加强心身两方面的护理措施
D.定时检测生命体征
E.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
3.病情重但尚稳定的病人应给予()。

A.监护
B.一级护理
C.二级护理
D.三级护理
E.特别护理
4.一级护理适用于()。

A.肾功能衰竭
B.脏器移植手术后
C.年老体弱
D.发热
E.大面积灼伤
5.下列不属一级护理的是()。

A.高热患者
B.瘫痪患者
C.昏迷患者
D.休克患者
E.病情较重,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者6.应给予特别护理的患者是()。

A.胃大部分切除术后
B.高热
C.肾脏移植术后
D.癌症
E.瘫痪
7.一级护理内容,下述哪项错误()。

A.每2h巡视患者
B.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C.及时填写护理记录单
D.按需要备齐急救药品和器械
E.认真做好各项基础护理
8.病区护理管理的核心是()。

A.服务态度
B.病区环境
C.护理质量
D.陪伴探视
E.病人康复
9.按分级护理要求,应2h巡视1次的病人是()。

A.高热病人
B.脏器移植病人
C.瘫痪病人
D.手术后病情稳定者
E.术前准备阶段病人
10.护理管理的内涵不包括()。

A.以病人为中心
B.遵循管理学的理论
C.以护理质量为核心
D.以经济效益为导向
E.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11.病区护理管理的特点不包括()。

A.护理工作的独立性和主动性
B.护理工作的教育性和可行性
C.护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技术性
D.护理工作的艺术性和协调性
E.护理工作的时间性和连续性
12.在病区护理管理中,起着主导作用的是()。

A.科主任
B.护士长
C.医生
D.护士
E.病人
13.病区护理管理的核心是()。

A.护理质量管理
B.病区环境管理
C.住院病人管理
D.病区物资管理
E.护理人员管理
14.医院分级护理的划分是根据病人的()。

A.年龄
C.病情
D.病种
E.自理能力
15.护士工作分配原则中错误的是()。

A.必须24小时连续性护理
B.全面安排、新老搭配
C.应常备机动人员
D.保持各班工作量均衡
E.经常轮换搭班人员
16.针对住院病人的管理内容不包括()。

A.病人入院管理
B.病人出院管理
C.探视制度管理
D.陪护制度管理
E.病区环境管理
17.召开工休座谈会的目的是()。

A.稳定病人及家属的情绪
B.及时与医生汇报病情
C.及时征求病人的意见
D.征求其他医务人员的意见
E.叮嘱家属为病人做护理工作
18.不符合交接班制度的做法是()。

A.认真贯彻交接班制度
B.建立日夜交接班记录本
C.按交班本逐项认真交班
D.交班内容应全面、有条理
E.毒、麻药品等可书面交班
19.实施分级护理制度主要是为了()。

A.保证病人安全
B.避免事故发生
C.防止医院感染
D.保证工作连续
E.密切护患关系
20.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的病人应给予()。

A.特别护理
B.一级护理
C.二级护理
D.三级护理
E.家庭护理
21.病情危重需卧床休息的病人应给予()。

B.一级护理
C.二级护理
D.三级护理
E.特别护理
22.病情稳定的年老体弱者一般给予()。

A.监护
B.一级护理
C.二级护理
D.三级护理
E.特别护理
23.疾病恢复期的病人一般给予()。

A.监护
B.一级护理
C.二级护理
D.三级护理
E.特别护理
24.某病人不慎受到严重创伤,需随时观察、抢救,此时应给予()。

A.特别护理
B.一级护理
C.二级护理
D.三级护理
E.个案护理
25.在护理工作中,发生差错事故时应首先()。

A.认真登记
B.向病人道歉
C.向护理部汇报
D.向护士长汇报
E.提出防范措施
26.物资保管制度的要求不包括()。

A.定量配置
B.定人使用
C.定时清点
D.定期维修
E.定点安放
27.病区业务技术的管理内容不包括()。

A.创造一个舒适的病区环境
B.护理质量的控制和监测
C.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D.病人出入院的护理管理
E.护理职业素质、技术教育
28.陈某,女,因患胆石症入院,拟行手术治疗,根据病情可给予()。

A.监护
B.特别护理
C.一级护理
D.二级护理
E.三级护理
29.林某,男,因上消化道大出血急诊住院,对病人的护理措施不妥的是()。

A.备好抢救药物和器材
B.生活上给予必要的协助
C.每15~30分钟巡视1次
D.观察病人病情和生命体征
E.请家属在规定时间内探视
30.吴某,男,72岁,因急性心肌梗死入院,根据病情需要应给予()。

A.特别护理
B.一级护理
C.二级护理
D.三级护理
E.家庭护理
31.孙女士,孕29周,今晨分娩一男婴,对婴儿的护理不妥的是()。

A.给予婴儿一级护理
B.及时填写护理记录单
C.备好急救药物和器材
D.探视婴儿要保持安静
E.认真做好各项基础护理
32.周某,男,40岁,因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入院,现病情平稳,拟近期出院,对病人护理应()。

A.每30分钟巡视一次
B.给予卫生保健指导
C.填写特别护理记录单
D.备好抢救药物和器材
E.生活上给予必要协助
赵某,女,30岁,孕38周。

因妊高征于2小时前行剖宫产,手术顺利,现平安返回病房休养。

33.根据赵女士的情况,应给予()。

A.特级护理
B.一级护理
C.二级护理
D.三级护理
E.家庭护理
34.为赵女士提供的护理内容不妥的是()。

A.每半小时巡视一次
B.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
C.严格执行各项诊疗措施
D.备好抢救药品和器材
E.生活上给予必要协助
35.赵女士家人前来探视,不符合管理规定的是()。

A.在规定时间内来探视
B.遵守病区的规章制度
C.保持良好的病区秩序
D.去婴儿室应保持安静
E.每次探视不超过2人
A.溃疡病活动期
B.病情较重,生活不能自己料理者
C.病重或大手术后需严格卧床休息者
D.病情危重,需随时进行抢救者
E.急性气管炎的病人
36.特别护理对象是()。

37.一级护理对象是()。

38.二级护理对象是()。

39.三级护理对象是()。

A.交接班制度
B.分级护理制度
C.消毒隔离制度
D.差错事故管理制度
E.物资保管制度
40.有效防止医院感染的管理制度是()。

41.保证临床医护工作连续性的制度是()。

A.早产婴儿
B.年老体弱的病人
C.肾移植术后病人
D.即将出院的病人
E.疾病恢复期病人
42.适用于特别护理的病人是()。

43.适用于一级护理的病人是()。

44.适用于二级护理的病人是()。

45.适用于三级护理的病人是()。

多项选择题
46.特别护理记录单适用于()。

A.进行特殊治疗的病人
B.大手术后的病人
C.危重病人
D.需记录出入量的病人
E.须严密观察病情的病人
47.召开工休座谈会的主要目的包括()。

A.密切护患关系
B.开展健康教育
C.开展医教研工作
D.及时征求病人的意见
E.稳定病人及家属的情绪
48.对住院病人的护理管理内容主要包括()。

A.探视和陪护管理
B.病人入院管理
C.病人出院管理
D.病区环境管理
E.召开工休座谈会
49.病区护理管理应做到()。

A.管理标准化
B.工作制度化
C.操作规范化
D.设置规格化
E.职责全面化
50.病区的业务技术管理是指()。

A.住院病人的管理
B.病区环境的管理
C.护理质量的管理
D.工作人员的管理
E.护理教育的管理
51.护士长在病区护理管理方面应做到()。

A.在病区护理管理中起着主导作用
B.协助科主任负责病区管理工作
C.对护士负指导和监督的责任
D.严惩差错事故,酌情向护理部汇报
E.一旦发生了差错事故及时组织讨论
52.在护理工作中如果不慎发生了差错,应注意()。

A.认真登记
B.马上向病人道歉
C.立即向护士长汇报
D.及时清理差错现场
E.认真分析和总结教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