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常规压井方法
四种常规压井方法

四种常规压井方法四种常规压井方法1、边加重钻井液边循环压井法。
这种处置方法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防喷制住溢流,使井控装置承受的压力最小、承压时间最短,可以减少钻具粘卡等井下事故,因此是最安全的,但这种处置方法计算较复杂,需要进行许多的计算。
2、继续关井,先加重钻井液,再循环压井(等待加重法或工程师法)法。
该处置可以在一个循环周完成,所需时间最短,井口压力较小,也较安全,压井多采用这种方法,但是关井时间长,对循环不利,因此该方法效果的好坏关键取决于是否能迅速加重钻井液。
以不变的泵速循环注入加重钻井液;在加重钻井液到达钻头的过程中,调节节流阀使立压由初始循环值下降到终了循环值(加重钻井液低泵冲泵压),使套压值保持不变;当加重钻井液到达钻头后向环空上返过程中,立压值保持不变,套压值逐渐下降,当加重钻井液到达井口时,套压降为零,重建起地层——井眼压力平衡,压井结束。
3、先循环排出受侵污的钻井液,关井、加重钻井液,再循环压井(两步控制法或司钻法)法。
这种处置相对来说是安全的,技术上也比较容易掌握,但需要最长的时间和最大程度的应用井口装置。
钻井液在第一个循环周内未加重,因此立压不变(或初始与终了循环压力相等),同时第一循环周结束,关闭节流阀时,套压应该等于立压。
4、先循环排出受侵污的4、先循环排出受侵污的钻井液,然后边加重钻井液边循环压井法。
这种处置方法既复杂又需要时间更长。
附件1-13井压井施工单年月日设批人:工程师法压井步骤1、在关井套压小于最大允许关井套压值的情况下,继续关井,先加重泥浆,再循环压井(工程师法)。
组织一切力量迅速加重配浆是关键。
2、以进入目的层后最后一次低泵冲试验的泵冲及排量,循环注入加重泥浆;在加重泥浆到达钻头的过程中,调节节流阀使立压由初始循环值下降到终了循环值(加重泥浆低泵冲泵压),使套压值保持不变。
3、当加重泥浆到达钻头后向环空上返过程中,调节节流阀使立压值保持不变,此时套压值逐渐下降,当加重泥浆到达井口时,套压降为零,重建起地层——井眼压力平衡,压井结束。
第九章 井底常压法压井

SV0 ( 1 0 ) G1 S 1
式中
G1---定量钻井液加重时所需加重材料的 重量; v0---原钻井液容积。见例-
例 已知原浆密度0=1.20g/cm3,要加重到1=1.35 g/cm3,欲配制新浆容积V1=191m3。
求(1)重晶石的袋数; (2)重晶石增加的体积。
过最大允许关井套压,否则会压漏套管鞋处的裸眼地层。这
时开大节流阀,使套压值等于最大允许关井套压。
练习题
• 某井在2500米处发现天然气溢流,已知数据:井深2500 米,钻头直径216毫米,钻杆直径为127毫米,内径为109 毫米,技术套管外径为244毫米,内径为222毫米,下至 井深1500米处,地层破裂压力梯度为0.0185MPa/m,使用 泥浆密度为1.20克/厘米3,关井前测得,低泵速为30冲/分、 排量为18升/冲时的循环泵压为3MPa。气侵后关井立压为 2MPa,套压为3MPa,泥浆池增量为3米3 。(经计算:钻 具内容积为23.3米3 ,环空容积为63米3 ) • 求:(1)地层压力 (2)压井泥浆密度 • (3)初始循环压力 (4)终了循环压力 • (5)压井液从井口到井底的时间 • (6)压井液从井底到井口的时间 • (7)最大允许关井套压
司钻压井法操作具体步骤
第一循环周
缓慢启动泵,同时打 开节流阀,使套管压力 保持不变。将泵排量调 整到压井排量。
如果套压小于关井套压则关 小节流阀,如果套压大于关 井套压,则开大节流阀
当排量调整到压井排量时,立管 压力表上呈现的压力便是初始循环 立管压力,在第一循环周向井内注 入原浆时,首先要保持压井排量不 变,然后要调整节流阀使立管压力 始终等于初始循环立管压力不变。
6、压井液从井公升/秒
四种常规压井方法

四种常规压井方法四种常规压井方法1、边加重钻井液边循环压井法。
这种处置方法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防喷制住溢流,使井控装置承受的压力最小、承压时间最短,可以减少钻具粘卡等井下事故,因此是最安全的,但这种处置方法计算较复杂,需要进行许多的计算。
2、继续关井,先加重钻井液,再循环压井(等待加重法或工程师法)法。
该处置可以在一个循环周完成,所需时间最短,井口压力较小,也较安全,压井多采用这种方法,但是关井时间长,对循环不利,因此该方法效果的好坏关键取决于是否能迅速加重钻井液。
以不变的泵速循环注入加重钻井液;在加重钻井液到达钻头的过程中,调节节流阀使立压由初始循环值下降到终了循环值(加重钻井液低泵冲泵压),使套压值保持不变;当加重钻井液到达钻头后向环空上返过程中,立压值保持不变,套压值逐渐下降,当加重钻井液到达井口时,套压降为零,重建起地层——井眼压力平衡,压井结束。
3、先循环排出受侵污的钻井液,关井、加重钻井液,再循环压井(两步控制法或司钻法)法。
这种处置相对来说是安全的,技术上也比较容易掌握,但需要最长的时间和最大程度的应用井口装置。
钻井液在第一个循环周内未加重,因此立压不变(或初始与终了循环压力相等),同时第一循环周结束,关闭节流阀时,套压应该等于立压。
4、先循环排出受侵污的4、先循环排出受侵污的钻井液,然后边加重钻井液边循环压井法。
这种处置方法既复杂又需要时间更长附件1-13井压井施工单年月日设计人:审批人:工程师法压井步骤1、在关井套压小于最大允许关井套压值的情况下,继续关井,先加重泥浆,再循环压井(工程师法)。
组织一切力量迅速加重配浆是关键。
2、以进入目的层后最后一次低泵冲试验的泵冲及排量,循环注入加重泥浆;在加重泥浆到达钻头的过程中,调节节流阀使立压由初始循环值下降到终了循环值(加重泥浆低泵冲泵压),使套压值保持不变。
3、当加重泥浆到达钻头后向环空上返过程中,调节节流阀使立压值保持不变,此时套压值逐渐下降,当加重泥浆到达井口时,套压降为零,重建起地层——井眼压力平衡,压井结束。
压井方式介绍范文

压井方式介绍范文压井是石油工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用于控制油井异常压力或井底情况的技术手段。
在进行钻井作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高压油气井或油井喷流事故,这时需要采取压井方式来处理。
常见的压井方式有以下几种:1.高密度水泥压井方式:高密度水泥压井是一种较常用的压井方式。
其原理是通过泵送高密度水泥浆进入油井井筒,形成一个压力屏障,防止井底油气返吸到井口。
这种方式适用于井底不太复杂的情况。
2.重力压井方式:重力压井是利用井口井筒液面的高度差来控制井底压力的一种方法。
将密度较大的液体(如钻泥或水)注入井口,使井口液面提升,形成一定的压力。
这种方式适用于井底压力较低的情况。
3.液力压井方式:液力压井是通过注入辅助液体来增加井口液面的压力,进而控制井底油气压力的一种方法。
液力压井可以用于控制井底油气井涌或是缓慢排油的情况。
4.气体压井方式:气体压井是利用气体的轻质性和良好的可压缩性,通过注入轻质气体(如天然气或氮气)来控制井底压力的一种方法。
气体压井适用于井底压力较高或有大量气体产生的情况。
5.平衡压井方式:平衡压井在注入压井液的同时,通过调整压井液的密度控制油井井底压力与井口压力的平衡。
平衡压井方式可用于较复杂的井底情况,比如井底有多个油层。
压井方式的选择取决于井底情况、井口条件和施工条件等因素。
对于不同的情况,需要进行相应的工程设计和计算,以确保压井过程的安全有效进行。
在进行压井操作时,需要密切监控井底压力、井筒液位以及注入液体的流量和密度等参数。
通过实时监测,及时调整压井操作,保证压力控制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此外,压井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井底油管和环空之间的压力差,避免产生太大的差压,导致井漏或环空坍塌等问题。
压井操作还需要保证液体注入的持续性和连续性,以充分填充井筒,并形成压力屏障,避免油气从井底返吸。
总之,压井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程技术,在油气开采中起到了控制井底压力、确保作业安全的关键作用。
不同的井底情况可能需要不同的压井方式,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将为开采过程提供可靠的支持。
压井

现象:立管压力和套管压力均要下降,
处理:此时不能用控制地面压力的方法进行压井作 业。
①发现小漏,可适当地减小压井排量,适当地降 低压井钻井液密度,继续施工;
②如发现大漏,可以起钻至适当位置,再循环钻 井液;
如漏,再起,再试循环,一直起到能建立起循 环的井深为止,调整好钻井液性能,再分段下钻循 环,将井压稳;
第二循环周:用重钻井液将环空中的钻井液,顶替到 地面,恢复井内压力平衡。 (2)工程师法压井(又称一次循环法压井,循环一周完成 压井)
用重钻井液将受污染的钻井液顶替出井,恢复井内压 力平衡。
(3)、边循环边加重压井法
溢流量较小使用。(一般不采用此法)
1、只有在下列情况下才被迫使用:
a、未安装井控装置;
2、调整泵排量到压井排量,并保持不变,原浆进行循环, 直到环空受污染的钻井液被排出地面; 要求:在此过程中,调节节流阀保证立管压力为初始 循环立管压力。
3、环空受污染的钻井液被排完后,停泵、关节流阀,观 察关井套管压力是否等于关井立压。
(相等、则排污顺利,配置井眼容积1.5-2倍的重钻井液; 若关井套压>关井立压,则需继续以上工作)
如在下钻的过程中,井涌加剧,在条件许可时,可 利用防喷器在关井的情况 下强行下钻。
强行下钻的方法:
a、利用多效能防喷器,在钻杆接头通过防喷器时,要控 制好防喷器的关闭压力,使密封胶皮有一个轻微的“呼 吸”动作,钻杆接头要非常缓慢地通过防喷器心子,通 过钻杆本体时,防喷器心子不能发生泄漏。
b、交替使用多效能防喷器和管子闸板防喷器 强行下钻,当钻杆接头通过多效能防喷器时, 打开多效能防喷器。关闭管子闸板防喷器;
b、虽安装了井控装置,但表层套管下得太浅,不敢关 井,只能导流放喷。
压井方法优选与存在的问题

压井方法优选与存在的问题压井是利用井控设备和压井方法向井内注入一定比重和性能的压井液,重新建立井下压力平衡的过程。
选取合适、有效的压井方法关系到压井是否成功的关键,一旦发生井喷失控,将会造成重大损失,甚至巨大社会影响,因此,发生溢流或井涌后编制压井方案, 选择最优的压井方法是压井成功的前提。
一、压井方法及优缺点压井方法包括常规压井法和非常规压井法,常规压井法含司钻法、工程师法、边循环边加重法;非常规压井法含平推压井法、置换压井法、低节流压井法、体积控制压井法。
1. 常规压井法⑴司钻法压井。
司钻法又称二次循环法,是指当溢流发生时并且完成关井工作后,考虑先利用钻井液循环将溢流排除,然后再结合钻井液压井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比较容易掌握,并且最关键的是操作时间短。
缺点是设备承压高,风险相对较大⑵工程师法压井。
工程师法又称一次循环法,是指当发生溢流时,要实现迅速的关井行为并记录重要的溢流数据,通过计算填写压井施工单,然后利用加重钻井液,保证全部工作的实现在一个循环内完成。
工程师法压井的最大优势是装置所承受的压力小,相对风险小,经济效益高。
缺点是:①精确控制井底压力难,影响因素多,一旦控制不好,容易引起油气侵,造成反复压井。
比如:井眼轨迹、井身质量、泥浆密度与循环压降的精确计算困难,高密度泥浆差距大,另外,地面装置在压井过程中,地层砂子反出堵塞通道,需要反复开大、关小节流阀。
因此,立管压力的控制难度大。
②在压井过程中井底漏失量不好掌握,若漏失严重,压井泥浆不够用,也会造成压井失败。
⑶边循环边加重法压井。
边循环边加重法又称同步法或循环加重法。
是指当溢流关井求得地层压力之后,采用边循环边加重的办法压井。
它的优点是在重浆储备不足,边远地区能够很快的开展压井作业。
但是,这种方法的最大缺点是压力的计算比较复杂,因此在实践中很少采用。
2. 非常规法压井⑴平推法压井。
平推法又称压回地层法、挤压法或顶回法,是指从地面管汇向井内注入钻井液将进入井内的地层流体压回地层的压井方法。
A06 常规压井技术

第6节常规压井技术常规压井技术是指管柱在井底的常规压井法,简称井底常压法压井。
主要包括一次循环法、二次循环法和边循环边加重法等。
6.1 溢流控制原理若井内压力受到控制便不会形成溢流、井涌。
发生溢流迅速关井是井控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即便把井安全关住了,控制也是暂时的。
没有排除油气侵,井液密度不能平衡地层压力,不可能实现开井恢复生产。
6.1.1 井底常压法压井原理井底常压法压井是一种保持井底压力保持恒定并始终等于或略大于地层压力,而排出井内受油气侵修(压)井液的压井方法。
6.1.1.1 压井的概念压井是井下作业施工过程中最常见最基本的作业环节,往往是实施其他作业的前提。
压井是将一定量的符合性能要求的修(压)液泵入井内利用其液柱压力平衡地层压力的过程,或者说是利用专门的井控设备和技术向井内注入一定密度和性能的修(压)井液建立井内压力平衡的过程。
压井的成败会直接影响到后续施工作业。
正确地确定地层压力,正确地选用符合性能要求的修(压)井液,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动用有效的井控装备是压井作业的关键。
6.1.1.2 井底常压法原理井底常压法的基本原理是在实施压井过程中始终保持井底压力与地层压力的平衡,不使新的地层流体流入井内,同时又不使控制压力过高,危及地层与设备。
6.1.1.3 井底常压法的优点井底常压法计算简单,操作方便,容易在现场实现。
井底常压法的优点可以概括为:1.它是一个通用的方法,包括大多数作为特殊情况的现有方法。
2.能处理井涌时遇到的各种情况。
3.简单而易为油田井下作业人员使用。
4.包括了现用方法所忽略的一些情况。
5.适用于油田井下作业且为实践所证明。
井底常压法是排除油气侵的一种合乎逻辑的概念。
通过一步一步的程序,在压井过程中即使遇到偶然的复杂情况,也能使你正确地操作泵和控制节流压力。
6.1.2 “U”形管原理要正确实施井底常压法压井,就必须充分了解井底压力、油(立)管压力和套管压力之间的关系。
四种常规压井方法

四种常规压井方法四种常规压井方法1、边加重钻井液边循环压井法。
这种处置方法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防喷制住溢流,使井控装置承受的压力最小、承压时间最短,可以减少钻具粘卡等井下事故,因此是最安全的,但这种处置方法计算较复杂,需要进行许多的计算。
2、继续关井,先加重钻井液,再循环压井(等待加重法或工程师法)法。
该处置可以在一个循环周完成,所需时间最短,井口压力较小,也较安全,压井多采用这种方法,但是关井时间长,对循环不利,因此该方法效果的好坏关键取决于是否能迅速加重钻井液。
以不变的泵速循环注入加重钻井液;在加重钻井液到达钻头的过程中,调节节流阀使立压由初始循环值下降到终了循环值(加重钻井液低泵冲泵压),使套压值保持不变;当加重钻井液到达钻头后向环空上返过程中,立压值保持不变,套压值逐渐下降,当加重钻井液到达井口时,套压降为零,重建起地层——井眼压力平衡,压井结束。
3、先循环排出受侵污的钻井液,关井、加重钻井液,再循环压井(两步控制法或司钻法)法。
这种处置相对来说是安全的,技术上也比较容易掌握,但需要最长的时间和最大程度的应用井口装置。
钻井液在第一个循环周内未加重,因此立压不变(或初始与终了循环压力相等),同时第一循环周结束,关闭节流阀时,套压应该等于立压。
4、先循环排出受侵污的4、先循环排出受侵污的钻井液,然后边加重钻井液边循环压井法。
这种处置方法既复杂又需要时间更长。
附件1-13井压井施工单年月日井填表井号井队深M人H0垂深原浆密钻进H1M度γMg/m3排量Q L/S低泵冲漏失压压井泵力压P Ci MPa梯度GfMPa/M排量Q k L/S 钻柱内钻头位套管鞋容置深度h M积系数L/M M斜深HV A压井附环空容钻头位加密度γg/cm3积置L/M系数V B垂深H2 e关井关井溢流量M3立压P d MPa套压Pa MPa△VP=P d+0.0098γH1e=MPa 地层压力压井泥浆γ1=γ+P d/(0.0098H1)+γe=g/cm3密度初始循环P Ti=P d+P Ci=MPa 立压终了循环P TF=γ1/γ*P ci=MPa 立压V j=H0D2/2000=井筒容积M3加重材料W=V1*γ0(γ1-γ)/(γ0-γ1)=吨用量T1=V A H/(60*Q K)重浆到钻头时间T2=V B H/(60*Q K)重浆从钻头到(分)井口时间T=T1+T2压井总时间(分)备注:γ0:加重材料比重(石灰石2.42,重晶石 4.2),D:井眼直径,″(81/2″井筒容积36L/M,91/2″井筒容积45L/M,5″钻杆外容积13L/M,5″钻杆内容积9.2L/M),V1:所需加重量,一般所需加重量按井筒容积的2倍计算,即V1=2V j=H0D2/10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种常规压井方法
四种常规压井方法
1、边加重钻井液边循环压井法。
这种处置方法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防喷制住溢流,使井控装置承受的压力最小、承压时间最短,可以减少钻具粘卡等井下事故,因此是最安全的,但这种处置方法计算较复杂,需要进行许多的计算。
2、继续关井,先加重钻井液,再循环压井(等待加重法或工程师法)法。
该处置可以在一个循环周完成,所需时间最短,井口压力较小,也较安全,压井多采用这种方法,但是关井时间长,对循环不利,因此该方法效果的好坏关键取决于是
否能迅速加重钻井液。
以不变的泵速循环注入加重钻井液;在加重钻井液到达钻头的过程中,调节节流阀使立压由初始循环值下降到终了循环值(加重钻井液低泵冲泵压),使套压值保持不变;当加重钻井液到达钻头后向环空上返过程中,立压值保持不变,套压值逐渐下降,当加重钻井液到达井口时,套压降为零,重建起地层——井眼压力平衡,压井结束。
3、先循环排出受侵污的钻井液,关井、加重钻井液,再循环压井(两步控制法或司钻法)法。
这种处置相对来说是安全的,技术上也比较容易掌握,但需要最长的时间和最大程度的应用井口装置。
钻井液在第一个循环周内未加重,因此立
压不变(或初始与终了循环压力相等),同时第一循环周结束,关闭节流阀时,套压应该等于立压。
、先循环排出受侵污的4
然后边加重先循环排出受侵污的钻井液,、4钻井液边循环压井法。
这种处置方法既复杂又需要时间更长。
.
附件1-13
井压井施工单年月日
填井井M
原浆钻垂深
Mg/L/S
M
Q排漏失低泵压
MPaMPa/ML/S 排梯Gf
C钻柱钻头套管M
L/M
M
h
深积系H
斜压井环空钻头L/M
g/c密系垂深2B e
关关溢流
MPa
MPa
V
立套Pa
P=
+0.009=MPa 1地层压
压井泥g/cm+/(0.0098)=
密
初始循=+=MPa CT立终了循*=MPa γcT立/2000= D=
井筒容
加重材W=)/)= 用
=H/(60*)重浆到钻头时)
=H/(60*)重浆从钻头) 井口时
T=
+
)分(压井总时
备注:加重材料比石灰2.4(″井筒容D井眼直径,重晶4.2″井筒容45L/M,″钻杆外容36L/13L/M,″钻杆内容9.2L/M:所需加量,一般所需加重量按井筒容积倍计算,/100= =2j设计人:
审批人:
工程师法压井步骤
1、在关井套压小于最大允许关井套压值的情况下,继续关井,先加重泥浆,再循环压井(工程师法)。
组织一切力量迅速加重配浆是关键。
2、以进入目的层后最后一次低泵冲试验的泵冲及排量,循环注调节节流阀使立压由初在加重泥浆到达钻头的过程中,入加重泥浆;
始循环值下降到终了循环值(加重泥浆低泵冲泵压),使套压值保持不变。
3、当加重泥浆到达钻头后向环空上返过程中,调节节流阀使立压值保持不变,此时套压值逐渐下降,当加重泥浆到达井口时,套压降为零,重建起地层——井眼压力平衡,压井结束。
4、停泵后关闭节流阀观察立压、套压值,此时立压、套压应该均为零。
若立压、套压均为零时,可开井循环观察两周,正常后继续钻井作业。
若立压为零、套压不为零时,可节流循环继续观察,循环直到套压为零为止,再开井循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