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情况
审计结果及其整改情况汇报

审计结果及其整改情况汇报一、审计结果。
根据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审计,我们发现了以下问题:1. 财务记录不完整,部分财务记录缺失或不完整,导致无法准确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
2. 内部控制不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未能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导致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3. 资金使用不规范,部分资金使用未能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存在管理混乱和资金流向不清的情况。
4. 财务报表错误,部分财务报表存在错误,未能真实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二、整改情况。
针对上述问题,公司已经采取了以下整改措施:1. 完善财务记录,公司已经加强了对财务记录的管理和保存,确保财务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加强内部控制,公司已经对内部控制进行了全面的审查和调整,建立了更加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了对财务风险的防范。
3. 规范资金使用,公司已经对资金使用进行了规范化管理,建立了资金使用的流程和制度,确保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透明度。
4. 修正财务报表,公司已经对存在错误的财务报表进行了修正,并加强了对财务报表的审核和核实工作,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三、整改效果。
经过整改措施的实施,公司取得了明显的整改效果:1. 财务记录的完整性得到了有效保障,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得到了有效提升。
2. 内部控制的完善使得公司的财务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公司的财务安全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3. 资金使用的规范化管理使得公司的资金流向更加清晰,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得到了有效保障。
4. 修正财务报表使得公司的财务报表更加真实和准确,客观地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四、下一步工作。
为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我们将继续加强对财务管理的监督和检查,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规范财务行为,确保公司财务的安全和稳定。
五、结语。
通过本次审计及整改工作,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各项财务问题得到了及时解决,公司的财务状况得到了有效改善。
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情况

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情况第一篇: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情况三、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情况(一)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2009年,三峡集团补提已出售固定资产在以前年度少计提的折旧4588.86万元,导致多计2009年成本4588.86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已调整相关会计报表。
2.2009年,三峡集团合并会计报表少抵销内部往来24988.42万元,导致多计资产、负债各24988.42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已调整相关会计报表。
3.2009年,三峡集团购建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作为周转使用的175套住房,在编制三峡工程竣工财务决算时未单独确认固定资产。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对上述职工周转房资产进行了会计处理,单独按净值确认资产并调整相关会计账目。
4.所属长江三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未按公允价值确认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导致2009年少计长期股权投资718.79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该公司已调整相关会计账目。
5.2007年,三峡集团为职工购买经济适用房垫款22540.33万元,因部分房屋未售出,截至2009年底尚有7001.33万元垫款未收回。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已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清理,尽快收回垫支款项。
6.2007年至2009年,三峡集团为职工支付住宅物业管理费用86.28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已收回为职工支付的住宅物业管理费用。
(二)对外投资、招投标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1.2006年至2009年,三峡集团在可行性研究不充分的情况下,投入10.68亿元建设两座抽水蓄能电站。
两项目当前处于停滞状态,面临损失风险。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采取与地方政府加强沟通协调、控制工程造价等措施降低投资风险,并计划对其中一个电站项目以整体移交方式收回前期投入成本。
2.2008年至2009年,三峡集团参股投资建设的陕西蒲城二甲醚项目和云南先锋煤化工项目,均未经发展改革委核准。
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报告范文(精选多篇)

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报告范文(精选多篇)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报告3 篇第一篇: 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报告审计局关于2022 年同级财政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受县政府委托,现将__年度县本级财政审计中所发现的主要问题整改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关于县本级预算执行方面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关于预算编制不够规范、科学、细化问题。
县政府办公室印发了《__ 县财政预算多部门联审办法》,建立财政预算多部门联审机制,协调县直相关部门对涉及职能领域内的预算项目及相关事项进行审核、论证,提高预算编制的规范化水平。
县财政部门不断加强项目预算编制管理,依托部门预算编制软件,对预算项目实行滚动管理,建立滚动预算项目库,协调多部门加大对立项依据、经济效益、执行条件、预期绩效等方面的审核力度,力求纳入部门预算的项目可执行、有绩效。
积极推行专家公开评审、人大参预式预算审查制度,__年部门预算编制中,累计核减项目支出预算8479 万元,项目预算安排的合理性、准确性逐年提升。
关于社保基金预算编制不够完整问题。
__年,县财政部门在政府性基金年初预算中,安排了9600 万元被征地农民保障金,已按照《__县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实施办法》规定的资金筹集渠道和标准以及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核定的__年度国有土地出让和划拨亩数,足额将7523 万元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拨入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基金专户。
从2022 年起,县财政将严格按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要求以及审计意见,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完整纳入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关于预算管理、执行中存在问题1.少计部份普通公共预算收入问题。
__年2 月6 日,县财政局根据《财政部关于加强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和教育资金征收管理的通知》规定,已将少计提的教育资金__万元、农田水利建设资金__万元全部计提到位,并缴入国库。
2.部份国有土地出让收入未及时足额征缴入库问题。
县国土资源部门、财政部门已分别于__年1 月6 日、__年4 月29 日,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受让人安徽华星智能停车设备有限公司、安徽强晟环保装备创造有限公司欠缴的土地出让款1094 万元,足额征缴入库。
审计出的问题整改报告

审计问题整改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旨在详细阐述对于近期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的整改措施及其实施情况。
通过此次审计,我们发现了若干在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和业务流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为确保公司的规范运作和持续发展,我们针对这些问题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并已经付诸实施。
二、审计问题概述财务管理方面:存在财务报表编制不规范、成本核算不准确等问题。
内部控制方面:部分业务流程缺乏明确的操作规范,审批流程存在漏洞。
业务流程方面:部分业务操作不透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三、整改措施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制定了以下整改措施:财务管理方面: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提高财务报表编制和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建立健全财务内部审核机制,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内部控制方面:对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制定详细的操作规范;完善审批流程,确保各项业务的合规性和风险控制。
业务流程方面:增加业务操作的透明度,建立监督机制,确保业务操作的合规性和公正性;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与协作,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四、整改实施情况目前,我们已经按照整改措施的要求,逐步推进了各项整改工作。
具体实施情况如下:财务管理方面:我们已经组织了一系列的财务培训活动,提高了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同时,我们建立了财务内部审核机制,对财务报表进行定期审核,确保其真实性和合规性。
内部控制方面:我们已经完成了对业务流程的全面梳理,并制定了详细的操作规范。
此外,我们还对审批流程进行了优化,加强了风险控制。
业务流程方面:我们增加了业务操作的透明度,建立了监督机制,确保业务操作的合规性和公正性。
同时,我们加强了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与协作,优化了业务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五、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整改工作,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整改措施,确保公司的规范运作和持续发展。
同时,我们也希望审计部门能够继续给予我们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我们更好地改进工作。
审计出现问题整改报告

审计出现问题整改报告审计整改报告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尊敬的领导:在审计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经过认真分析,现将整改情况报告如下:一、问题概述在本次审计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财务数据不准确:在审计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财务报表数据存在误差,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2. 内部控制不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存在一些漏洞和缺陷,容易引发财务风险。
3. 税务处理不当:部分企业的税务处理不够规范,存在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
二、整改措施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整改措施:1. 财务数据不准确:我们将对财务报表进行重新审核和调整,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同时,我们将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责任心。
2. 内部控制不健全: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和风险控制,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同时,我们将加强员工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素养。
3. 税务处理不当:我们将加强税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责任心。
同时,我们将加强企业的税务合规管理,确保企业遵守税收法律法规。
三、整改效果通过以上整改措施的实施,我们取得了以下效果:1. 财务数据准确性和真实性得到了提高。
2. 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控制得到了完善和加强。
3. 税务处理规范性和合规性得到了提高。
以上是我们对本次审计整改情况的报告。
我们将继续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确保企业的稳定发展和合规经营。
同时,我们也欢迎各位领导和同事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的整改报告

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的整改报告整改报告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一、背景介绍本次整改报告是基于我公司进行的审计工作后发现的问题及相关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
本报告旨在做出全面的分析和总结,以保证问题的整改措施得到有效的实施和监管。
二、问题概述在审计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系列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 财务管理问题:a) 财务记录不准确:存在记账错误、数据录入不及时等问题;b) 资金使用不规范:存在未按照规定流程使用资金、超过预算控制等问题。
2. 内部审计问题:a) 审计程序不健全:内部审计程序不完善,存在遗漏或重复检查的情况;b) 审计文件存档不完备:审计文件保存不规范,缺乏备份和索引。
3. 商业运营问题:a) 市场竞争力下降:缺乏对市场变化的及时反应,与竞争对手相比劣势明显;b) 僵化的组织结构:内部组织结构僵化,流程不顺畅,耗费资源且效率低下。
4. 内部控制问题:a) 内部控制缺陷:存在资产记录不准确、违反审批程序、采购程序不规范等问题;b) 风险防范措施不足: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和防范措施,对可能的风险缺乏足够的预测和应对措施。
5. 人力资源管理问题:a) 岗位职责不清晰:部分岗位职责不明确,容易引发工作责任模糊问题;b) 岗位培训不足:员工所需技能培训不足,无法适应新的工作需求。
三、整改措施在审计过程中,我们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整改建议和措施,具体如下:1. 财务管理整改措施:a) 加强财务记录:要求财务人员严格按照规定流程和标准进行准确的财务记录;b) 优化资金使用流程:建立科学的资金使用流程,确保资金使用的及时性和合规性。
2. 内部审计整改措施:a) 完善审计程序:依据相关法规和规程,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程序,确保审计工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b) 完善审计文件管理:建立审计文件管理制度,确保审计文件的完备性和可追溯性。
3. 商业运营整改措施:a) 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强对市场的调研和分析,优化产品和服务,完善销售渠道,提高市场竞争力;b) 优化组织结构:重新评估组织结构,优化流程,提高组织效率。
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报告

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报告【报告编号】:2022-001【报告日期】:2022年1月1日报告概述:本报告是根据对贵公司进行的审计工作所得出的结果,旨在指出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
经过全面、客观、信息充分的调查与研究,将重点放在贵公司内部控制、财务管理、运营流程等方面,以便为贵公司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审计发现问题及整改建议1.内部控制方面问题描述:在审计过程中,我们发现贵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存在以下问题:1.1 财务数据记录不准确,缺乏核对和审批程序;1.2 存在资金流向不清晰的现象;1.3 未建立健全的审批制度,容易出现管理权限滥用的情况。
整改建议:在内部控制方面,贵公司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整改:1.1.1 加强财务数据的记录和核对程序,确保准确性和完整性;1.2.1 建立完善的资金流向跟踪机制,确保各项资金使用合规;1.3.1 建立审批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审批权限,并加强对权限的监督和管理。
2.财务管理方面问题描述:在财务管理方面,我们发现以下问题:2.1 财务预算与实际支出严重偏差;2.2 未建立完善的成本管控体系;2.3 存在资金沉淀和闲置资金较多的情况。
整改建议:在财务管理方面,贵公司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整改:2.1.1 加强财务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的监控,确保预算与实际支出的一致性;2.2.1 建立成本管控体系,设立成本控制指标,加强对各项成本的管理和分析;2.3.1 加强资金管理,优化资金使用,减少资金的闲置和沉淀。
3.运营流程方面问题描述:在运营流程方面,我们发现以下问题:3.1 员工工作任务分配不明确,工作流程不畅;3.2 供应商管理不规范,供应链管理薄弱;3.3 没有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
整改建议:在运营流程方面,贵公司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整改:3.1.1 建立明确的员工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确保流程畅通;3.2.1 加强供应商管理,建立供应链管理体系,确保供应商的合规性和稳定性;3.3.1 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对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
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报告

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报告
一、问题概述。
根据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审计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 财务数据不够准确和完整,存在错误核算和漏报现象;
2. 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存在资金管理混乱和流程不规范的情况;
3. 财务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存在审批流程不清晰和责任不明确的问题;
4. 对外披露信息不够及时和透明,存在信息披露不规范的情况。
二、整改措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公司决定采取以下整改措施:
1. 完善财务数据核算和报告制度,加强财务人员培训,提高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
2. 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严格的资金管理流程和规范的审批程序,加强内部监督和管理;
3. 加强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明确审批流程和责任分工,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
4. 加强对外披露信息的规范管理,及时公开披露公司财务信息,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三、整改效果。
经过整改措施的落实和执行,取得了以下成效:
1. 财务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得到提高,错误核算和漏报现象明显减少;
2. 内部控制制度得到加强,资金管理和流程规范性明显改善;
3. 财务管理制度执行得到落实,审批流程和责任分工更加清晰;
4. 对外披露信息的规范管理得到加强,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规范性明显提高。
四、未来展望。
公司将继续加强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和流程,确保财务数
据的准确性和透明度,为公司的稳健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务保障。
同时,公司也将继续加强对外披露信息的管理,提高信息披露的规范性和透明度,增强公司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信力。
以上为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报告,希望各部门能够认真执行整改措施,共同努力,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情况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情况三、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情况(一)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2009年,三峡集团补提已出售固定资产在以前年度少计提的折旧4588.86万元,导致多计2009年成本4588.86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已调整相关会计报表。
2. 2009年,三峡集团合并会计报表少抵销内部往来24988.42万元,导致多计资产、负债各24988.42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已调整相关会计报表。
3.2009年,三峡集团购建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作为周转使用的175套住房,在编制三峡工程竣工财务决算时未单独确认固定资产。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对上述职工周转房资产进行了会计处理,单独按净值确认资产并调整相关会计账目。
4.所属长江三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未按公允价值确认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导致2009年少计长期股权投资718.79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该公司已调整相关会计账目。
5.2007年,三峡集团为职工购买经济适用房垫款22540.33万元,因部分房屋未售出,截至2009年底尚有7001.33万元垫款未收回。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已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清理,尽快收回垫支款项。
6.2007年至2009年,三峡集团为职工支付住宅物业管理费用86.28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已收回为职工支付的住宅物业管理费用。
(二)对外投资、招投标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1.2006年至2009年,三峡集团在可行性研究不充分的情况下,投入10.68亿元建设两座抽水蓄能电站。
两项目当前处于停滞状态,面临损失风险。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采取与地方政府加强沟通协调、控制工程造价等措施降低投资风险,并计划对其中一个电站项目以整体移交方式收回前期投入成本。
2.2008年至2009年,三峡集团参股投资建设的陕西蒲城二甲醚项目和云南先锋煤化工项目,均未经发展改革委核准。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正在积极敦促相关项目控股单位补办核准手续。
3.2007年至2009年,三峡集团超出国家规定的标准,多支付招标代理费1670.92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制定了《招标代理取费标准》,要求自2011年起招标代理费用统一按国家规定的标准执行。
4.2007年至2009年,三峡集团合同金额为3.58亿元的7项机电设备采购招标活动不规范,未进行公开招标;部分项目存在评标过程不够规范、通过内部关联交易直接委托给子公司、部分附属项目被违规转包或分包等问题。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进一步加强了招投标管理,制定了《三峡枢纽建设运行管理直接委托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对关联交易直接委托项目等实施严格监管。
(三)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
1.2009年,三峡集团在整体上市过程中,资金安排不当,导致部分贷款资金投向低收益理财产品,增加了集团整体财务费用1.21亿元,并存在直接指定中介机构、中介费用支付依据不足、重复聘请财务顾问公司等问题。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已采取建立“资金日报管理系统”等措施,并修订完善了中介机构选聘管理办法。
2.2004年至2009年,所属三峡财务公司违规向不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累计发放贷款11.17亿元,截至2009年底贷款余额为6.48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财务公司已收回贷款15550万元,并计划严格按期或提前收回其余贷款。
3.三峡集团领导人职务消费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标准不具体。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已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领导人年度职务消费情况,正在制定集团公司领导人职务消费范围及标准,实行年度预算管理。
4.至2009年底,三峡集团及其所属24个单位在22家银行的94个分支机构开设银行账户231个,资金存放比较分散。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组织对银行账户进行了清理,已撤销银行账户69个,其余账户正在清理之中。
5.三峡集团管理层次较多,2009年管理层级达到5级。
3级以下子公司24家,占33.33%,不利于实施有效控制。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对所属企业进行了清理整顿,已清理3级以下企业12户。
6.三峡集团在对外股权投资方面存在管理体制不够完善、非主业投资扩张较快、部分对外股权投资效益不佳等问题。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制定了《投资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制度,建立投资项目风险预警机制,加大对投资项目的风险监控力度,进一步完善对外投资管控体系。
此外,审计还发现三峡集团及所属单位以前年度存在的问题:2007年,所属金沙江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筹建处建设的成都三峡大厦项目,在未向国资委报告、未及时办理用地性质变更手续的情况下,增加投资3.58亿元建设了高标准酒店。
2008年,三峡集团多支付宜昌青云公司土建项目工程款431.55万元;所属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批准按成本价向职工出售北京地区的4套商品房;所属长江三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在合并重组过程中对资产评估结果审核不严,导致虚增评估净资产425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正在向国资委报告,并补办有关手续;已收回多支付的工程款,履行相应报批手续,并采取措施加强对资产评估结果的审核,严格执行国家规定。
三、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情况(一)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 2007年至2009年,所属大唐吉林发电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未按规定及时结转固定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等,造成多计资产3.62亿元、多计利润1.14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上述企业已调整了相关会计账目和报表。
2. 2000年至2010年,所属龙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在库区征地及移民补偿费中,列支发展改革委批复项目概算之外的费用2.73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大唐集团已责成龙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编制调整预算,并按规定程序报批。
(二)经济决策事项管理存在的问题。
2008年至2009年,大唐集团未经发展改革委核准, 开工建设福建大唐宁德发电厂等11个项目,涉及金额304.39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11个项目目前已全部报经发展改革委核准。
(三)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
1.大唐集团同时设有资金结算中心和财务公司,资金管理机构设置和职能划分不合理,资金归集率比五大发电集团平均值低13.75个百分点,影响资金使用效率。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大唐集团将资金结算中心并入了财务公司,实行资金的统一结算与调度。
2.2008年至2009年,大唐集团82个重点项目的946份合同中,有345份未按规定进行公开招投标,涉及合同总金额103.27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大唐集团修订了《工程招标管理办法》,并对工程建设领域存在问题进行了全面清理规范。
(四)企业经营存在的问题。
2004年至2009年,大唐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均在70%以上,2009年达到了87.79%,部分火电企业现金支付能力持续减弱,面临经营风险。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大唐集团制定了《债务风险分类管理办法》,积极改善财务状况,对资不抵债企业重点监控,采取了扭亏增盈、债务重组、注入资本金、盘活资产及关停并转等多种措施,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
此外,审计还发现大唐集团以前年度存在的问题:2007年,大唐集团所属企业违反与德国鲁奇公司的合同约定,自行采购设备金额6462.79万元,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171.55万元;在克旗电厂项目未获得发展改革委核准的情况下,违规向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公司订购设备并支付预付款2.18亿元;2008年,未完成资产评估即收购青海真兴电力有限公司股权,涉及金额6.2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大唐集团已与上述设备生产厂家终止项目合作,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了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要求今后严格执行《中国大唐集团公司资本运营管理办法》。
三、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情况(一)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 2009年,所属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合并报表核算不准确,多计资产1.54亿元、多计负债0.6亿元,以及未将实际控制的企业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2. 2006年至2009年,所属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因收支确认不完整、坏账计提不规范等原因,造成少计利润1.12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两个问题后,中建总公司已组织相关企业调整了相关会计账目,并将有关企业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3. 所属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存在违规出借账户、利用个人账户存储单位资金以及拆借资金等问题。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建总公司已组织有关企业调整了相关会计账目,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银行账户管理规定的通知》等制度,对不规范账户进行了清理,并制定了收回对外拆借资金计划。
4. 中建总公司少缴企业所得税2.52亿元,所属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等3家单位未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建总公司已与税务部门进行沟通,将在2010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进行纳税调整,并组织有关单位核查,补缴个人所得税,严格按照规定范围和标准代扣代缴员工个人所得税。
5. 2010年,所属唐山市建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累计亏损情况下向股东预分配利润1900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建总公司已督促有关单位召开股东大会,协商退回预分配的利润。
(二)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
1.中建总公司管理层级较多,且设立多家离岸公司,对合资合作企业、部分海外工程项目等管控力度不够,经营过程中存在直接经营房地产的利润占比较大等风险。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建总公司已采取措施加强内部管理,压缩管理层级,对没有实际业务的16家离岸公司进行了清理和关闭;逐步加强对合资合作企业和海外投资项目的管控力度,并调整公司经营结构、推进资金集中管理等措施,防范经营风险。
2. 所属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擅自对外担保,承担连带责任2308.26万元。
对此,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已起诉反担保单位并胜诉。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该公司已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3. 所属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在650个工程建设项目中存在违规转包、分包、出借资质、垫资施工等问题。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建总公司组织有关单位进行了认真核查,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强化项目的授权审批程序,杜绝违规转包、分包,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免职处理。
4. 所属2家企业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未按规定向国资委备案。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建总公司已向国资委汇报有关备案事宜。
5. 所属中建三局东方装饰公司等2家单位在会计资料管理中存在档案保管时间短、部分发票与真实业务不符、部分资料遗失和毁损等不规范问题。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建总公司已组织有关单位清理了现有档案,修订了财会档案管理制度,还对不规范发票进行了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