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3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合集下载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联系?
变化
Ⅱ 变化、性质和用途间的关系
体现 决定
性质
决定 体现
用途
二氧化碳使燃 着的木条熄灭
二氧化碳既不能燃 烧也不支持燃烧
可制作二氧化碳 灭火器进行灭火
课堂小结
物质的变化
体现 决定
物质的性质
决定 体现
物质的用途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 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 表现出来的性质
探究: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1. 观看实验视频,观察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颜色 2. 观察木条燃烧的现象并记录发生的变化
归纳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物质
物理性质
氧气
无色无味的气体
化学性质 能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
无色无味的气体
不能支持燃烧
注意 闻气体应该小心,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 飘进鼻孔。
思考与讨论: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思考利用哪些方法可以区分氧气(O2) 和二氧化碳(CO2)这两种气体?
氧化性
腐蚀性
稳定性
燃烧中,氧 气的氧化性
还原性
浓硫酸 腐蚀翡翠
毒性
真金不 怕火炼
酸碱性
一氧化碳冶炼金属
远离毒性物品
酸碱性不同的食物
2.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颜色、气味、 密度、 溶解性
气体的密度
固体的密度
2.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冰的熔点0℃
随堂练习
1.下列四种性质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请把这种性质选出
A. 密度
B. 颜色
C. 毒性
D. 熔点
(C)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ppt课件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ppt课件

实验分析
思考:两个实验中物质的变化有何规律?
水的沸腾: 液态水
气态水
液态水
胆矾的研碎:块状
粉末状
一.物理变化 1.物理变化概念: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如:酒精挥发,矿石粉碎,水蒸发, 汽油挥发等 2. 特征:
没有其他(新)物质生成
3.伴随现象特征:
形状,状态的改变(三态:固体、气体、液体)
练习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9、火药爆炸
(物理变化) 10、酒精挥发
11、用食醋清除水壶中水垢
12、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化瓶学变子化外)壁迅速附着一层水雾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思考一下
为什么说蜡烛燃烧时既有物 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呢?
石蜡溶化、汽化是物理变化;石蜡燃烧是化学变化。
总 4.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结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①不能根据现象来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例如,电灯通电时发光、放热是物理变化。
②爆炸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 例如,锅炉、气球、轮胎的爆炸是物理变化。
练一练:
1、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类型不同,这种变化是 ( D)
是否生成新物质
【思考】这些物质发生了变化之后还和原来的物质一样吗? 它们属于什么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1、水滴成冰
(物理变化) 2、西瓜榨汁
(物理变化)
3、苹果酿醋 5、石蜡熔化 7、花香四溢
4、冲泡咖啡 (化学变化) 6、海市蜃楼 (物理变化) 8、面包发霉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ppt课件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ppt课件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常伴随放热、发光等现象
B.化学变化一定有其它物质生成。
C.化学变化一定比物理变化剧烈。
D.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 课题一 物质的变化及性质(2)
新课导入
日常生活中,酒精的用途广泛。这都是利用了酒精某 些性质。
新课讲解 观察一杯酒精,说出它有哪些性质?
实例
矿石粉碎,水蒸发,汽油 挥发等
木炭燃烧,铁生锈,食 物腐烂等
思考与讨论:
1.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2.伴随有颜色变化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3.伴随有气体产生的现象一定是化学变化? 4.有爆炸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不一定!如:白炽灯通电发光发热为物理变化。
变化和性质的区别 变化是过程:描述的是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了的过程.
例如:汽油挥发、镁条燃烧、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性质是属性:描述的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
例如:汽油易挥发、镁条能燃烧、大理石可以与稀盐酸反应
演示实验1-2
(1)分别取一集气瓶氧气和一集气瓶二氧 化碳,仔细观察它们的颜色和状态,闻 一闻气味。 (2)取一根小木条在空气中点燃,分别慢 慢地放入盛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集气瓶 中,观察木条燃烧情况的变化。
物质的变化及性质
世间万物不停的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是否一样? 有怎样的规律?
花瓶摔碎
水结成冰
食物变质
金属生锈
燃放烟花
蜡烛燃烧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一 物质的变化及性质(1)
新 课 讲 解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演示实验1-1(1):水的沸腾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PPT课件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PPT课件

熔点:

色:

2.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
变化产生的是( D )
A.电熨斗通电产生的能量 B.电灯通电发出的光
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 D.液化石油气燃烧
放出的能量
3.以下有关物质的变化为化学变化的是( B )
①酒精挥发
②白糖溶于水
③食物腐烂
④铁矿石炼铁
⑤汽车胎爆炸 ⑥电灯发光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④⑤
化学性质: 氧气能支持燃烧〔有助燃性〕
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
练习:
1、将钠从煤油的底部取出,用小刀切下一
小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可看到钠在水面
迅速移动,嘶嘶作响,很快熔化成一个银白
色的小球,并渐渐缩小,直至消失。据此判
断:
较小
比煤油大而比水小
较低
银白色
钠的物理性质有:
硬度:
度:



放热
注意
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不能单单依据 是否有明显的现象,而应该看是否生成 了其他物质,或者判断原物质的构成微 粒有没有发生变化。电灯通电时发光也 放热,但它是物理变化。
【议一议】下面的各种变化中,哪些是
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1.煤燃烧2. 矿石粉碎 3. 钢铁生锈
4.粮食酿酒5. 钨丝灯泡发光,发热 6.食物腐烂
2.化学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响。
常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颜色改变、放出气体、
生成沉淀等,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吸热、放热、
发光等)。 3. 二者本质区别:变化时是否有其它物质生成。 4.二者的联系: 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2.水加热沸腾时,试管口有什么现象?
3.干冷玻璃片上有什么现象?
【实验1-1】
实验 序号
实验 1-1
变化前的 变化时发生 变化后产 变化前后
物质
的现象 生的物质 有其他物
质生成
液态的水
产生气泡,遇 液态的水
冷凝结成水珠

水的沸腾
【实验1-2】取少量的胆矾(或称蓝矾) 放入研钵内,用杵把胆矾研碎。观察并记
两种变化的联系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往往同时发生,在化 学变化中,生成新物 质的同时,物质的状 态、形状、大小也改 变,所以同时伴随物 理变化,但在物理变 化中,不一定伴随化 学变化!
知能训练
1、白糖在加热的过程中,首先,固体的白糖在加热的情 况下变成液体状的白糖,是否产生新物质?所以这 是 物理变化 。
9、活性炭吸附色素 10、木炭燃烧
11、潮湿衣服变干
12、加油站爆炸
物理变化: 1、2、5、6、7、9、11 化学变化: 3、4、8、10、12
总结归纳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项 目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观 特 征
一般是物质的状态、 形状发生改变
不但形状、状态改变,还伴随着 发光、放热、颜色改变、放出 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序号 物质
现象
生的物质 他物质 生成
实验 硫酸铜、 产生蓝色沉淀 氢氧化铜 1-3 氢氧化钠

实验 石灰石、 石灰石逐渐变 二氧化碳
1-4 稀盐酸
小,产生气泡,等 石灰水变浑浊

思考:
(1)两个变化有何共同特征?
(2)这两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吗?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优质课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优质课件

讲授新课
学习目标
01 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识别。
能区分物质的物理变化与物理性质,化学变化与化
02
学性质。
03 明确物质用途所运用的性质,判断该性质属于物理
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课程回顾
什么是物理变化?什么是化学变化?物 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是什么?
物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 化学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 区别: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烧也不支持燃烧
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比较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区别
物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性质判断
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可判断。 直接(眼看、鼻闻、耳听、手
常用“能、会、可以、易、难 掂量等)或由仪器间接观察
等”词语描述物质的化学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观察与思考
将红纸剪成窗花与将红纸点 燃,二者有什么相同点,有 什么不同点?
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相同点 都发生了变化
不同点 纸张变成窗花仍然是纸; 纸张燃烧后就不再是纸。
从化学的角度看,物质的这些变化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将纸剪成窗花
例2 分析蜡烛燃烧的过程:
蜡烛熔化 蜡烛燃烧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同时 发生
在化学变化中,生成新物质的同时,物质的状态、形状、 大小也随之改变,所以化学变化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但 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随堂训练
1.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D ) A.电熨斗通电产生的能量 B.电灯通电发出的光 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 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能量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一课时 物质的变化
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变化
瓷碗被打碎
折纸艺术
天然气燃烧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这些变化有什么特点?本质是否相同?
食物腐烂
如何观察实验现象,要从哪些方面观察?
实验前
有几种物质 参加反应; 物质的颜色、 状态、气味 等
实验过程中
实验记录与分析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 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蓝色的硫 生成蓝色 酸铜溶液等 沉淀
蓝色的氢氧 化铜沉淀等
有新物质 生成
实验1-1
(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
在盛有少量大理石的试 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将产 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记录与分析
①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②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对比辨析,思考回答 思考一: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化 学 变 化
木柴燃烧
物 理 变 化
灯泡通电发光
结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对比辨析,思考回答 思考二: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到底是什么?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生成了新物质——化学变化 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
思考:蜡烛燃烧时发生了哪些变化?其中哪些是 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蜡烛熔化
物理变化
蜡烛燃烧
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蜡烛熔化,即化学 变化中伴随着物理变化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PPT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PPT

注意: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时,不能只看有无现象,而应该 看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有些化学变化是没有明显现象的, 物理变化也可伴随有明显的现象如通电时发光也放热。
新知探究
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经验,说一说酒精的常见性质:
1.颜色: 2.状态: 3.气味: 4.挥发性:
无色 液体 有气味 易挥发
5.点燃能否燃烧: 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等
新知探究
观察实验,填写表格:
实验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有无新物质生成 实验1-3 实验1-4
新知探究
观察实验,填写表格:
实验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有无新物质生成实验1-3胆源自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氢氧化铜
有新物质生成
实验1-4
块状
的石灰石
2. 下列物质表现出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氧气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BCD )
B. 碳在常温下的性质稳定
C. 碳点燃时,可以燃烧
D. 碳高温时,可以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E. 4℃时水的密度最大
F. 醋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
G. 铁可以打成铁片,磨成铁粉
课堂练习
3. 铜是人类发现最早的金属之一,也是较好的纯金属之一。铜的性质如下,
其中属于铜的物理性质有: ①、②、③、④、⑤、⑥

铜的化学性质有: ⑦、⑧、⑨、⑩

①呈紫红色光泽;
②熔点为1 083.4 ℃;
③沸点为2 567 ℃;
④密度8.9 g/cm3;
⑤具有很好的延展性;
⑥导电、导热性较好,但含杂质时则导电性大受影响;
⑦在干燥的空气里很稳定;
⑧在潮湿的空气里表面可生成一层绿色物质,俗称铜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2课时
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1、冰雪融化; 3、汽油挥发; 5、钢铁生锈 ; 7、山体滑坡; 9、酒精燃烧;
2、牛奶变酸; 4、灯泡通电发光; 6、人的呼吸; 8、自行车胎胀破; 10、铁铸成锅;
1.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的类型不同,这种 变化是 ( D ) A.蒸发 B.变形 C.水变成冰 D.物质燃烧
很稳定;⑧在潮湿的空气里表面可生成一层绿色物质,俗
称铜绿;⑨高温时可被氧化,生成一层黑色氧化铜; ⑩铜
能与硝酸和热浓硫酸反应。阅读完这段话后,请回答下列
问题:
铜的物理性质有:
①、②、③、④、⑤、⑥ ⑦、⑧、⑨、⑩
铜的化学性质有:
练习:
2.将钠从煤油的底部取出,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水的烧杯 中, 可看到钠在水面迅速移动,嘶嘶作响,很快熔化成一个银 白色的小球,并渐渐缩小,直至消失。据此判断:
2.判断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C )
A.产生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白色固体
D.镁带消失
学习目标
1、理解掌握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的概念; 2、能区分物质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1.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如物质的可燃性、助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 原性、腐蚀性、毒性、酸性、碱性等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钠的物理性质有: 硬度: 较 小 , 密度: 比煤油大而比水小 。 熔点: 较 低 , 颜色: 银 白 色 。
化学性质有:
该金属能够与 水 发生反应。
【实验1-2】
操作:
1.分别取一集气瓶氧气和一集气瓶二氧化碳气体。 2.仔细观察它们的颜色和状态,闻一闻气味。 3.取一根小木条在空气中点燃,分别慢慢地放 入盛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2.物理性质
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 做物理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 沸 点、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挥发性、吸水 性、延展性等。
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镁带在空气中点燃后会燃烧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密度大,二氧
化碳能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的大。
A是化学性质,B是物理性质,C是化学性质 D是物理性质,
练习:
1. 铜是人类发现最早的金属之一,也是较好的纯金属之一。
①呈紫红色光泽;②熔点为1 083.4 ℃;③沸点为2 567 ℃;
④密度8.9 g/cm3;⑤具有很好的延展性;⑥导电、导热性
较好,但含杂质时则导电性大受影响;⑦在干燥的空气里
现象:
1.它们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燃着的木条在氧气瓶中燃烧得更加剧烈。 3.燃烧的木条在二氧化碳瓶中熄灭。
1.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试试尽可能 多地描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2.利用哪些方法可以区分它们?
(物质的区分要根据物质的不同性质)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