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灭火安全知识参考文本

合集下载

2024年森林防火基本方法及防火安全常识(三篇)

2024年森林防火基本方法及防火安全常识(三篇)

2024年森林防火基本方法及防火安全常识一、森林火灾的危害森林火灾是森林最危险的敌人,也是林业最可怕的灾害,它会给森林带来最有害,具有毁灭性的后果。

森林火灾不只是烧毁成片的森林,伤害林内的动物,而且还降低森林的更新能力,引起土壤的贫瘠和破坏森林涵养水源的作用,甚而导致生态环境失去平衡。

尽管当今世界的科学在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但是,人类在制服森林火灾上,却依然尚未取得长足的进展。

二、森林火灾的起火原因森林火灾的起因主要有两大类:人为火和自然火(一)人为火包括以下几种:1.生产性火源:农、林、牧业生产用火,林副业生产用火,工矿运输生产用火等;2.非生产性火源:如野外吸烟,做饭,烧纸,取暖等;3.故意纵火在人为火源引起的火灾中,以开垦烧荒、吸烟等引起的森林火灾最多。

在我市的森林火灾中,由于吸烟、烧荒和上坟烧纸引起的火灾占了绝对数量。

(二)自然火:包括雷电火、自燃等。

由自然火引起的森林火灾约占我国森林火灾总数的1%。

三、扑救森林火灾(一)脱险自救方法有哪些退入安全区。

扑火队(组)在扑火时,要观察火场变化,万一出现飞火和气旋时,组织扑火人员进入火烧迹地、植被少、火焰低的地区。

二是按规范点火自救。

要统一指挥,选择在比较平坦的地方,一边按规范俯卧避险。

发生危险时,应就近选择植被少的地方卧倒,脚朝火冲来的方向,扒开浮土直到见着湿土,把脸放进小坑里面,用衣服包住头,双手放在身体正面。

四是按规范迎风突围。

当风向突变,火掉头时,指挥员要果断下达突围命令,队员自己要当机立断,选择草较小,较少的地方,用衣服包住头,憋住一口气,迎风猛冲突围。

人在7.5秒内应当可以突围。

千万不能与火赛跑,只能对着火冲。

(二)森林防火基本方法①人工扑打。

用打灭工具压火头,减少氧气的供应;用扑火工具扫除已着火的可燃物和火灰、火炭、火星,使未着火的可燃物脱离火源,破坏预热作用。

其做法:灭火队员编成3~4人一组,用鲜树枝或手持灭火工具不停地轮流打火头,轻举重压带拖,边打边扫,直到火势控制蔓延为止。

森林消防安全知识内容摘抄

森林消防安全知识内容摘抄

森林消防安全知识内容摘抄森林消防对于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了解森林消防安全知识,掌握正确的应对措施,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本文将从火源防范、火灾报警、初期扑救等几个方面,摘抄关于森林消防安全的重要知识。

1. 火源防范在森林中,合理防控火源是预防森林火灾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火源防范措施:(1)禁止乱扔烟蒂:烟蒂是引发森林火灾的常见原因之一,每个人都应养成不乱扔烟蒂的良好习惯。

(2)禁止野外用火:严禁在森林中进行野外做饭、生火等行为,尤其是在干燥季节更要提高警惕。

(3)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燃放烟花爆竹不仅容易引发森林火灾,而且对动植物造成极大的伤害,切勿违规操作。

2. 火灾报警当发现森林中出现火灾迹象时,及时报警是保护森林的重要步骤。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火灾报警方式:(1)拨打紧急电话:掌握当地应急电话号码,一旦发现火灾,立即拨打相关电话报警,并提供准确的火灾位置信息。

(2)使用应急信号:在没有手机信号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大声呼喊、吹哨等方式发出求助信号,引起他人的注意。

(3)寻找自然高地:在火势蔓延较慢时,可以寻找离火场较远但视野较好的位置,用旗帜、火炬等方式发出求救信号。

3. 初期扑救初期扑救是指当森林火灾刚开始时的紧急处置措施,有效的初期扑救能够将火势控制在较小范围内。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初期扑救方法:(1)用土埋掩火源:当发现小火苗时,可以用泥土、砂土等将其埋掩控制住,并定期巡视防止复燃。

(2)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如果被浓烟包围,应及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免吸入有害物质。

(3)用湿毛巾或水湿化被躯干:若身上被火焰侵袭,可以使用湿毛巾或将身体躺倒在有水的地面上,以保护自己免受烧灼。

4. 防范森林火灾对环境的影响森林火灾不仅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还对环境产生严重的破坏。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防范措施:(1)保护森林生态:积极参与森林保护活动,不乱砍乱伐,合理开展绿化造林,保护森林生态平衡。

森林防火知识宣传

森林防火知识宣传

森林防火知识宣传第一篇:森林是人类的重要资源之一,它们为我们提供了空气、水、食物和住所,但是森林防火也是我们必须要关注的问题。

火灾不仅会破坏自然环境,还会对人类社会造成极大的伤害,因此,必须提高公众的防火意识,保护我们的森林资源。

1.了解森林防火知识了解基本的森林防火知识是非常必要的,这可以帮助您在森林中更加安全。

您应该学习如何正确使用燃料,如何使用火源,以及如何扑灭火灾。

了解天气和气候条件也同样重要,因为这些因素会影响火灾的扩散和控制。

2.不随意使用火源焚烧垃圾、点烟火、烧炉灶等行为,都可能会引起森林火灾。

在大自然中使用火源前,最好检查天气条件并获得许可。

如果没有得到许可,请屏息止火。

3.森林中的行为要想保持森林的安全,您必须在游客中遵循以下规定。

请勿点燃篝火,遵循指定的步行路线,在禁止區域游玩,不采集植物和动物,不擅自进入病虫及枯枝落叶等集中区域。

4.保护森林资源每个人都有保护森林的责任。

避免野营和野外烧烤,以减少森林火灾的可能性。

避免在森林中使用车辆,这些活动可能会损害森林的地形和动植物群落。

在森林中活动时留下的足迹是必须照顾的问题。

5.向他人宣传森林防火知识向他人宣传森林防火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您应该告诉人们如何保持森林的安全,提醒他们要遵守规定,保护大自然。

通过普及防火知识,让公众能够认识到防火的重要性,不仅维护了森林的健康,也保障了社会的稳定。

第二篇:森林防火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减少森林的损失。

森林防火措施包括预防、监控、扑灭和后勤保障。

下面将详细介绍森林防火措施。

1.预防森林火灾森林防火的首要任务就是预防火灾的发生。

应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火意识。

同时,对于重要的森林资源区域应该加强巡逻管控,维护森林安全。

对于一些风险较大的区域,如松林、干旱区等,应加强卫星监测和火情排查,发现火情及时处理。

2.监控森林火灾监控森林火灾非常重要,这需要安装火灾监控设施,比如卫星监测系统、地面监测设施和无人机等。

森林火灾消防安全知识

森林火灾消防安全知识

森林火灾消防安全知识森林火灾消防安全知识第一部分:森林火灾的危害和原因第一节:森林火灾的危害森林火灾是指在森林地带发生的具有破坏性的火灾。

森林火灾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损失:森林火灾会造成广泛的经济损失,烧毁森林资源,破坏野生动物和植物的生存环境,使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同时,森林火灾还会影响农田和城镇等人类居住区域,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

2.环境破坏: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氧气来源之一,当森林火灾发生时,大量的氧气会被消耗掉,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同时,森林火灾还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和灰尘,对地球的大气和水资源造成污染。

3.生态灾难:森林火灾会破坏森林生态系统,导致大量动植物种群死亡。

一些野生动物失去了栖息地,很难找到新的适宜居住的环境,导致种群减少甚至灭绝。

植物也会受到火灾的破坏,导致森林植被减少,生态平衡受到破坏。

第二节:森林火灾的原因森林火灾的发生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为因素:人为原因是引发森林火灾的主要因素之一。

例如,烟民乱扔烟蒂、无序野火、焚烧垃圾、烧秸秆等行为都可能引发森林火灾。

此外,一些人为活动也会导致森林火灾,例如燃放烟火、焚烧农田等。

2.气象因素:气象因素也是引发森林火灾的重要原因。

干旱和高温天气是火灾发生的主要气候条件。

干燥的气候容易引发森林火灾,高温天气会促使火势蔓延。

3.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是引发森林火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例如,闪电击中林木会引发火灾,林木过于密集也会增加火灾的风险。

此外,一些地质运动也会引发山火,例如火山喷发会将岩浆和熔岩带入森林,引发大规模火灾。

第二部分:森林火灾防控的措施和技巧第一节:森林火灾防控的措施为了预防和控制森林火灾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对公众加强火灾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自我防火意识和能力。

通过宣传教育,向公众普及火灾的危害和防控措施,引起公众对森林火灾的关注和重视。

森林防火应知应会知识

森林防火应知应会知识

森林防火应知应会知识一、森林是人类诞生的摇篮,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石。

保护森林,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保护森林让青山更绿,家乡更富裕,国家更富强。

二、护林防火,人人有责。

记住:护林防火,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三、森林火灾重防范,严控火源是关键。

四、依法用火,违者必究。

防火期禁止野外用火,家长要监督小孩野外不要玩火。

五、防火就是防人。

人人防火,树立平安,时时防火,国泰民安。

只有管住人,才能管住火源,杜绝人为火的发生。

六、护林防火无节气,全年都是防火期。

七、护林防火“十不准”(1)不准放野火赶兽、驱蜂;(2)不准在林区烧火取暖,烘烤食物和烧饭;(3)不准在林区吸烟和乱丢烟头;(4)不准在林区烧香,烧纸,放鞭炮;(5)不准在林区熏鼠洞、蛇洞、兽洞;(6)不准在林地边烧地坎,田埂;(7)不准在林区内玩火,(8)不准放野火烧荒,烧牧场,柴场;(9)不准在夜间用火把照明赶山路;(10)不准在林地内烧木炭,烧灰积肥。

八、水火无情,人命关天。

扑火要讲究科学,量力而行,把握时机,克服盲目。

九、扑救森林火灾的基本原则是“打早、打小、打了”。

打早是灭火的前提,打小是灭火的关键,打了是灭火的核心。

十、森林消防的方针是:“预防为主,积极消灭。

”立足群防群治,自防自治。

十一、植树造林福荫子孙,烧山毁林千古罪人。

为了森林的安全和您的幸福,请自觉遵守防火制度。

十二、我国刑法第115条之规定,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致他人重伤,死亡或公共及他人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应追究刑事责任。

森林火灾灭火常识

森林火灾灭火常识

森林火灾灭火常识森林火灾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往往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防范和应对森林火灾,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了解一些基本的灭火常识。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森林火灾灭火常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面对潜在的危险。

一、提前预防为主预防森林火灾永远是最重要的。

在林区野外活动时,一定要注意防火意识,不随意扔烟蒂、玻璃瓶等易燃垃圾,避免使用明火烧烤,注意车辆停放时不要将车辆停在干燥的草地上。

同时,及时清理山林废弃物,减少易燃物质的堆积,有效降低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二、及时报警求救如果发现森林火灾,不要慌张,要沉着冷静,及时报警求救。

拨打当地森林防火部门的电话,告知详细的火情位置,以便救援人员及时到达现场处置。

千万不要擅自冒险进入火场,以免发生意外。

三、有效利用灭火工具在灭火过程中,可以利用各种灭火工具进行扑救。

常见的灭火工具包括水枪、湿毛巾、湿布等,可以用来扑打火焰和封锁燃烧点。

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通过挖沟、翻土等方式切断火势蔓延的路径,有效控制火势的扩散。

四、采取有效的灭火措施面对森林火灾,我们要采取果断有效的灭火措施,包括控制火源、隔离燃烧点、砍伐易燃物等。

同时,要根据火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避免盲目行动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在灭火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自身安全,避免被火势包围。

五、加强监控和巡查为了防范森林火灾的发生,我们要加强监控和巡查工作。

定期巡视林区,检查火源的可能性,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并加以处理,做到防患于未然。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森林火灾监测系统,实时掌握火情信息,为灭火救援提供科学依据。

六、加强宣传和教育最后,要加强火灾防范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通过开展森林火灾防控知识的宣传活动,提高广大市民的防火意识和自防能力,共同参与到森林火灾的防控工作中来,为维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安全作出贡献。

通过以上对森林火灾灭火常识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如何有效防范和处理森林火灾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森林草原防灭火知识

森林草原防灭火知识

森林草原防灭火知识一、防灭火的重要性森林草原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森林草原火灾频发,给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因此,加强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提高火灾防控能力,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类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火灾的危害火灾不仅会造成大面积的植被破坏,还会导致野生动物和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

同时,火灾还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和有害气体,对空气质量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及时有效地进行火灾防控,对于减少火灾带来的危害至关重要。

三、预防火灾的措施1.加强火源管理。

严禁在森林草原区域内使用明火,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易引发火灾的物品。

加强对野外用火的监管,确保用火安全。

2.建立火灾监测预警系统。

通过安装火灾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火灾的发生情况。

并建立预警系统,及时发布火灾预警信息,便于采取紧急措施。

3.加强巡逻和巡查。

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对森林草原进行巡逻和巡查,发现火源时及时扑灭,防止火灾蔓延。

加强对火源的巡查和管控,减少火灾的发生。

4.提高公众的火灾防控意识。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火灾防控的重视程度。

普及火灾防控知识,加强火灾自救互救能力的培训,提高公众的火灾防控意识。

5.加强火灾扑救能力建设。

组织专业队伍进行火灾扑救,提高扑救效率和成功率。

加强消防队伍的建设和培训,提升火灾扑救的能力。

四、火灾扑救的方法1.机械化扑救。

利用机械设备进行火灾扑救,如使用消防车、灭火器等工具进行灭火。

机械化扑救可以快速有效地将火灾扑灭。

2.人工扑救。

利用人工手段进行火灾扑救,如使用水桶、湿毛巾等进行灭火。

人工扑救适用于小范围火灾,但需要注意安全。

3.航空扑救。

利用航空器进行火灾扑救,如使用直升机、飞机等投放水源进行灭火。

航空扑救可以快速覆盖大面积火灾,但需要配合地面扑救。

五、火灾应急处理1.发现火灾时,要及时报警。

拨打报警电话,通报火灾情况,以便及时调度扑救力量。

森林防火简单知识大全

森林防火简单知识大全

森林防火简单知识大全森林防火小知识1、树立防火意识。

每个人都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森林火灾危害的严重性,在思想上建立起一道防火线,做到防患于未“燃”,个人进入林区活动,要时刻不忘森林防火。

2、严格控制火源,强化火源管理。

严格控制野外生产用火,必需的生产用火,要实施防火措施,认真执行用火审批制度。

不要擅自上山用火,不要在林中生火取暖,不准小孩上山玩火,不在林中乱丢烟头,在林区不要夜间点火把照明等。

3、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确保不因为自己的疏忽而引发森林火灾。

进入林区应自觉向森林防火检查站交出随身携带的火种,移风易俗,不在山区、林区上坟烧纸。

4、建立防火组织。

在防火期内对防火区域进行日常巡查,密切关注林情。

森林防火注意事项1.不应在林内或林边500米内烧荒、焚烧农作物废弃物料等生产性用火或坟头烧纸、烧香、燃放烟花爆竹、吸烟、烤火、野炊等非生产性用火。

2.不应携带火种和易燃品入山入林,不应从事其他易引发森林火灾的行为。

3.在森林内从事野营、登山、祭祀、庙会等活动的,应当遵守森林防火的有关规定,并服从森林经营者的防火安全要求。

4.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进入森林的,监护人应当履行有效的监护义务;森林经营者应当履行监督管理的义务。

主要是加大对“痴、聋、呆、哑、精神病人”五种人的监督力度,并应与其监护人签订监管责任书。

5.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森林火情,应当立即向当地人民政府或公安、消防、林业等有关部门报告。

森林火灾扑救方法1、上山火的顺势打法。

扑救人员跟在火尾两翼顺火势拍打,边打边向前推进。

2、下山火的堵截打法。

根据火情利用有利时机沿火线展开多点同时拍打。

在火势较弱、蔓延较慢时可在下山火的前方堵截打,以提高扑救效率。

3、树冠火的阻隔打法。

采取间接灭火的方法阻止林火蔓延,然后再扑灭,如开辟隔离带、火攻、飞机灭火等方法。

4、顺风火的跟进打法。

采取在火烧迹地后侧跟进扑打。

5、山岙火的边沿打法。

可沿谷地火线边沿跟进扑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森林灭火安全知识参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森林灭火安全知识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森林火灾在全世界频繁的发生及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被世界公认为八大自然灾害之一。

森林火灾因受气象、地形和可燃物三大自然因素的影响,火场变化无常,给扑火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危险。

目前,国内外在扑救林火中人员伤亡还时有发生,在世界上森林火灾造成人员伤亡最多的一起达l500余人,我国森林火灾造成人员伤亡最多的一起达200余人。

为此,我们要认真学习森林灭火安全知识,提高组织避险的能力,对灭火安全引起高度重视,减少灭火中的伤亡事故。

第一节发生伤亡的主要原因及三大自然因素一、发生伤亡的主要原因在扑救森林火灾中发生伤亡的原因有很多,但由于林火行为固有的特性决定了发生伤亡的主要原因,在众多的伤亡事故中主要原因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顺风逃生;(二)向山上逃生;(三)经鞍部逃生;(四)翻越山脊线、鞍部接近火场;(五)迎风扑打火头及接近火场;(六)在山林中避险。

二、指挥员需掌握的三大自然因素地形、可燃物及气象因素的变化会改变林火行为,正是由于火行为的突然变化,会造成人员伤亡。

为此,指挥员在组织指挥扑火时要对危险地形、可燃物分布及气象因素引起高度重视。

(一)危险地形环境1.陡坡;2.山脊;3.鞍部;4.狭窄山谷;5.单口山谷;6.草塘沟。

(二)危险可燃物分布1.梯形可燃物分布梯形可燃物分布是指异龄级的林地,可燃物为垂直分布,火一旦烧入易产生树冠火形成立体燃烧。

2.大载量可燃物分布大载量可燃物分布区域在燃烧时会产生高强度火。

3、草本可燃物分布草本植物燃点低、蔓延速度快、释放能量迅速。

4、易燃灌丛可燃物分布易燃灌丛密度大、人员行走困难,燃烧强度高。

(三)危险气象因素1.气温变得越来越高时气温变得越来越高,预示火强度将变得越来越高,对扑火人员的危险性在逐步增大。

2.风速变得越来越大时风速变得越来越大,预示火的蔓延速度越来越快,接近火场和在火场外的人员,易受到大火的突然袭击。

3.风向变得多变不定时风向变得多变不定,预示火头的位置不定,林火蔓延方向多,变,易造成扑火人员受到大火突袭和包围。

第二节灭火危险情况与灭火安全安全灭火中的危险情况是指在实施间接灭火和接近火场过程中遇到的危险情况。

灭火阶段安全是指在实施接近火场、直接灭火和休息时应注意的问题。

紧急避险是指在扑救森林火灾中灭火人员遇到大火威胁人身安全时所采取的紧急措施。

一、指挥员应掌握的危险情况国内外的大量伤亡案例证明,扑救林火时的危险情况主要有以下6种:(一)火场外宿营、休息时;(二)接近火场时;(三)附近有火而看不到火时;(四)周围烟尘大而不知火的方位时;(五)离火场很近对火场情况不明时;(六)当有火从头上飞过可能引起的火点时。

灭火安全威胁主要来自高温、烟尘和一氧化碳。

高温产生灼伤和中暑,可引起扑火队员大量出汗,在极端热负荷下,排汗失盐过多,就可能产生中暑,患者很快就处休克或昏迷状态,会导致死亡或永久性脑损伤。

中暑时给患者采取降温、湿润皮肤并立即送医院。

高温烟尘可使受害者咽喉水肿造成窒息死亡。

一氧化碳中毒使灭火队员感到身体不适,头痛、乏力或恶心,这要引起高度重视。

二、灭火阶段安全指挥员在掌握伤亡发生的主要原因、注意的问题、危险环境和危险情况的前提下,在组织指挥扑火时,要抓好接近火场、灭火及休息宿营三个重要环节。

(一)接近火场时的安全1.随时注意地形变化,避开狭窄山谷、陡坡及鞍部地带;2.避开草高且宽大的山坡草塘、大载量可燃物地域和梯形可燃物分布地带;3.随时注意风向、风速变化;4.明确撤离路线,并有应急准备。

(二)灭火时的安全1.在急进地表火和树冠火前方开设隔离带时,必须设立安全避险区。

2.扑救地下火时,禁止在火烧迹地内行走。

3.扑打火头时,应从火头的两翼接近火线扑火,严禁正面迎火头扑打。

4.扑打火线时,遇大火突袭,应迅速进入火烧迹地紧急避险。

(三)休息、宿营时的安全禁止在下列环境选择营地:1.三面环山、山脊、鞍部和狭窄草塘沟,防止受到大火袭击;2.无植被沙土疏松或岩石裸露的陡坡山脚,防止山体滑坡;3.低洼干涸的河床,防止山洪暴发。

第三节火场紧急避险与自救紧急避险是在大火威胁人身安全时,灭火人员为保存生命所采取的紧急措施。

在各种天气、地形及植被条件下,都可以采取以下四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避险:(一)利用地形避险在附近有河流、耕地、沙石裸露地带、火前方下坡地带及无植被或植被稀少地域时,可利用这些有利地形避险。

(二)利用地形点火避险当大火威胁人身安全时,如附近有可利用的公路、铁路、林间小路、河流、小溪,可依托下风地段点火避险。

(三)点顺风火避险在没有可避险的有利地形时,在无道路、小溪等为依托,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使用点火器点顺风火,扑火员跟火进入火烧迹地避火,并用手扒出地下湿土,紧贴湿土呼吸,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四)冲越火线避险当不具备点火或其他避险条件时,选择地势相对平坦、火焰高度相对低的地带,用衣物护住头部,快速逆风冲越火线,进入火烧迹地避险。

当灭火队员被山火包围,情况紧急时,必须在3秒钟内迅速作出突围决定,以最快的速度面对火冲过火线,要敢于下火海,才能保住生命。

在扑救林火中,造成人员伤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气象变化、地形复杂、可燃物载量大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二是灭火人员缺乏灭火和紧急避险知识,是造成人员伤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通过对灭火指挥员、灭火人员进行灭火方法和安全常识的培训是可以减少人员伤亡的。

第四节灭火时的安全工作及基本要求灭火中的安全工作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即准备阶段的安全工作、开进阶段的安全工作、实施阶段的安全工作和结束阶段的安全工作。

一、灭火准备阶段的安全工作(一)前线指挥所及各扑火参战单位必须建立安全组织机构,确定人员,明确职责。

(二)各级扑火安全组织机构根据火场实际,及时分析火场安全形势,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并落实责任。

(三)各参战单位依据有关规定,对车辆和灭火装备技术状况进行安全检查。

(四)各参战单位根据火场实际,适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增强防范意识。

二、灭火开进阶段的安全工作(一)汽车开进时的安全工作1.指挥员必须对乘车安全进行检查,指定安全员和观察员,并落实安全责任。

2.加强对驾驶人员的安全教育和管理,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及有关规定。

3.开进途中严格控制车速,保持车距。

(二)徒步开进时的安全工作1.开进前,各级指挥员明确扑火人员编成、携行装备、开进时间及路线,进行安全教育,提出安全要求,落实安全责任,做好开进准备。

2.开进中,随时清点人员和装备,保持通信联络。

派出侦察组、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情况。

3.夜间开进时,必须携带照明设备,增加清点人员和装备次数,未经允许,人员不得擅自离队。

4.开进途中,通常每2小时组织一次小休息,时间不超过20分钟。

三、灭火实施阶段的安全工作(一)火场侦察及部署兵力时的安全工作1.到达火场地域后,在不了解火场态势的情况下,不得投入灭火战斗。

必要时,选派经验丰富人员组成侦察组,携带必要的安全装备和通信器材实施侦察,提供准确信息,确保灭火安全。

2.禁止在火头正前方近距离部署扑火队员,需向火头部署人员时,同时必须向两翼部署。

3.在向火线部署兵力时,禁止由山上向山下部署。

4.禁止向梯形可燃物分布明显、易燃灌丛密集地域部署人员。

(二)接近火场时的安全工作1.随时注意地形变化,避开狭窄山谷、陡坡及鞍部地带,以防大火突袭时处于危险境地。

2.避开草高且宽大的草塘,随时注意可燃物的变化,防止进入危险可燃物分布区域。

3.随时注意风向、风速变化,防止被火突袭。

(三)常规灭火时的安全工作1.在地表火火头和树冠火前方开设隔离带时,必须设立安全避险区。

2.扑救地下火时,禁止在火烧迹地内行走。

3.扑救树冠火时,一般不采用直接灭火手段。

4.扑打火头时,应从火头的两翼接近火线灭火,严禁正面迎火头扑打。

5.扑打火线时,遇大火突袭,应迅速进入火烧迹地。

6.扑救地下火及在枯立木较多区域灭火时,应设观察哨。

7.夜间清理火场及返回营地时,必须有照明设备,以防坠崖。

8.灭火机具需加油时,机具熄火后在扑灭火线的侧后方20米处实施,禁止在火线附近和火烧迹地内加油。

机具重新启动前,擦拭洒落在机具外表的油迹,离开原地启动。

9.燃料员应经常检查油桶是否漏油,接近火场后必须手提油桶,跟进位置在扑灭火线外侧后方20米处。

遇大火袭击时,迅速扔掉油桶。

特殊情况下需进入火烧迹地时,严禁油桶置地。

10、特别要注意着装安全,避免着化纤服装,包括化纤的内衣、内裤和袜子。

11.完成灭火任务后,沿被扑灭的火线返回出发地,禁止穿插火烧迹地。

(四)机械灭火时的安全工作1.使用油锯前,必须检查制动系统是否灵敏。

操作时,倒板前端严禁触碰岩石等硬物,以防油锯反弹。

2.使用水泵灭火时,严禁将喷头置地,以防在高水压状态下弹跳伤人。

熄火后需移动时,禁止触碰消音器,以防烫伤。

3.使用推土机开设隔离带时,必须设立安全避险区。

4.使用森林消防车灭火时,车上灭火人员应避免刮伤和树倒伤人。

夜间严禁高速行驶。

四、灭火结束阶段的安全工作(一)撤离火场前及时收拢人员,清点人数、装备,确定撤离时间、路线、方式,进行安全教育,提出要求,做好准备。

(二)撤离火场时,严密组织,加强管理,严格执行撤离要求。

适时清点人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